糖尿病患者的异常脂类代谢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脂类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脂类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显 著 降低 ( P<0 . 0 5 ) ; 对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s d L D L — C、 胰 岛素 抵 抗 指 数 进 行 多元 逐 步 回 归分 析 , s d I D L — C与 T G( L o g ) 、 I D I 一 C / HDI 一
C及 TG HDI 一 C( I o g ) 呈 正 相 比 关性 ( r 一0 . 6 3 8、 0 . 6 0 1 、 0 . 2 9 O, P< 0 . 0 1 ) , 与 TG/ HDI ( Lo g ) 和 LDI 一 C/ a p o B呈 负相 关 关 系 ( r 一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2型糖 尿 病 患 者血 清 小 而 密 低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 s d L D L — c ) 水平与脂类代谢异常及胰 岛素抵抗 的关 系。
方 法 1 9 3例 2型糖 尿 病 患 者按 胰 岛 素抵 抗 情 况 分 为 胰 岛 素抵 抗 组 1 4 4例 与 非胰 岛 素抵 抗 组 4 9 例 。 采 用 奥 林 巴斯 A U2 7 0 0全 自

0 . 5 8 9 、 一0 . 3 4 2 , P< 0 . 0 1 ) ;HOMA- I R 与 TG/ HDI 和 s d L DL - C 呈 正 相 关 关 系( r 一0 . 2 8 l、 0 . 2 5 0, Pd 0 . 0 1 ), 而与 TC 呈 负相 关
( r 一 一0 . 2 3 3 , P<0 . 0 1 ) 。 结 论 S d I D L — C 能 较 好 地 反 映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胰 岛 素 抵 抗 对 脂 类代 谢 的 影 响 , T G/ HD I c、 I D L — C /
R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s ma l l d e n s e l o w- d e ns i t y l i po pr ot e i n c h ol e s t e r o l t o d y s l i pi d e mi a a nd i ns u l i n r e s i s t a nc e i n t y pe 2 d i a b e t i c pa t i e nt s

糖尿病与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与脂代谢异常
1 资 料 与 方 法
“ 脂 病 ” 意 为 脂 代 谢 异 常 在 糖 尿 病 发 生 中起 重 要 的 主 导 作 糖 , 用 _ 。本 文 结 果 提 示 糖 尿 病 患 者 存 在 明 显 的 脂 类 代 谢 紊 乱 , 2 ] 血 脂 异 常 的 特 点 主 要 为 TG水 平 的 增 高 和 HD — L C水 平 的 降 低 并 伴 有 L — 的增 高 , 三 联 征 ( G 升 高 、 D — DLC 这 T L L C升 高 、 L C HD - 降低 ) 是 2 糖 尿 病 脂 类 代 谢 紊 乱 的 特 点 _ 。 就 型 3 ] 2型糖 尿 病 除 高 血 糖 的 继 发 性 因 素 外 , 能 亦 存 在 原 发 性 可 血 脂 代 谢 紊 乱 及 遗 传 性 缺 陷 因 素 。在 血 糖 控 制 正 常 后 再 根 据 血 脂 情 况 决 定 是 否 进 行 血 脂 代 谢 紊 乱 的治 疗 , 血 脂 代 谢 紊 乱 而 是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出 现 血 管 并 发 症 的 重 要 危 险 因 素 。 大 量 流
产后 均 发 生 显 著 改 变 , 分 娩 动 力 学 中 的一 个 重 要 因 素 。 l 是 临产 后 宫 颈 结 缔 组 织 胶 原 纤 维 基 本 已降 解 , 滑 肌 的 活性 直 接 影 响 平 宫 口扩 张 的速 度 。 l 实 践 也 证 明 , 宫 颈 质 硬 而 厚 时 , 加 临床 当 增 催产素是无效 的, 配合应 用降低 宫颈肌 张力及 痉挛 的药物 , 应
6 3 注意 给 药 方 法 . 催 产 时 应 避 免 肌 肉注 射 给 药 、 位 注 射 及 穴
6 6 宫 缩 及 胎 心 率 的监 测 最 好 采 用 内 监 护 , 准 确 了解 宫 缩 . 可

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变化与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变化与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变化与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的变化与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载脂蛋白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清中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高密度脂蛋白及APOA1/APOB比值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或P<0.01)。

而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APOB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

结论:糖尿病患者已具备了引发动态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

APOA1/APOB比值降低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个值得重视的指标。

糖尿病除糖代谢紊乱外,还有明显的脂类代谢异常。

动脉粥样硬化(AS)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血清载脂蛋白APOA1和APOB的异常改变对预示和判定AS性心血管疾病是有特异性的生物化学指标[1-5]。

为探讨糖尿病与血清脂质及载脂蛋白的关系和对AS的影响,以便找出DM脂质代谢紊乱的早期发现指标,笔者将80例DM患者的血脂、APOA1和APOB水平与健康人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糖尿病组80例,男36例,女44例,年龄38~70岁,均为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

对照组80例,男40例,女40例,年龄40~68岁,均为在笔者所在医院体检的健康人。

1.2 方法取受检者晨起空腹(禁食12 h)静脉血,分离血清。

空腹血糖(GS)用过氧化物酶法、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用酶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用直接法测定。

试剂均由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血清载脂蛋白APOA1及APOB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试剂由浙江东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使用日产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陈平胃散化裁治疗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PPT演示课件

二陈平胃散化裁治疗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观察PPT演示课件
脂代谢异常的中医认识与治疗
中医认为脂代谢异常与脾胃运化失职、痰湿内停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多 采用健脾化湿、祛痰降脂等方法。
研究目的和意义
探讨二陈平胃散化裁治疗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 …
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验证二陈平胃散化裁治疗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 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中医治疗糖尿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入研究。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临床疗效显著
二陈平胃散化裁治疗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合 并脂代谢异常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 床症状,如口渴、多饮、多尿、乏力等。
安全性良好
治疗后,患者的血脂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包 括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改善脂代谢异常
随着全球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 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的特点
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是中医糖尿病的一种常见 证型,主要表现为脾虚运化失职,湿邪内停,导 致气血运行不畅。
脂代谢异常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生理特征之 一,与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密切相 关。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表明二陈平胃散化裁治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调节血糖水平
二陈平胃散化裁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空 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1 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
进一步探讨二陈平胃散化裁治疗脾虚湿困型2型糖尿病 合并脂代谢异常的作用机制,包括对相关信号通路和基 因表达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中医治疗糖尿病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和治疗手段,推动中医 药在糖尿病治疗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类代谢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类代谢分析

例组 G U明显 高于健 康对 照组 ,差异 有统 计 学意 义 ( < L P 0 5 。血清 T A o .) 0 G、p B明显增 高, pA、 D A o H L明显降低 , pM Ao Ao pB显著 降低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 o 尸 0O
3 讨

本 次 试验 中提 示 的老 年 2型糖 尿病 的典 型 脂谱 为: 高甘油 三酯 血症 、 接近 正常 的低 密度 脂 蛋 白胆 固 醇 (D . 、 密度脂 蛋 白胆 固醇 ( LC) L LC)高 HD . 和过 多 的 残粒 堆积 。 我们认 为 , 老年糖 尿 病患 者 的血脂异 常 既 包括 脂蛋 白数 量 和质 量 的异常 又包 括脂 蛋 白代 谢 的
( < . ) tesrm A oA l e dcesd( < . ) tesrm tgyei T ) ee icesds nf at P 00 ) P O0 ,h e p vl erae P O0 ,h e i cr e( G lvln r e i icnl < .1 , 5 u e 5 u rl d a gi y(
【 摘
要 】 目的 探讨老年 2 型糖 尿病 患者血清脂类代谢 变化及 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我所 4 例老年 2 5
病例组与健康对照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 , 同期 5 8例老年人为健康对照组 , 分别检测血清脂类各项指标 。结果
异有统计学意义( . ) 火00 。结论 5
组相 比较 , 血清甘油三酯明显增高 , 载脂蛋 白( D ) A oA明显降低 , pB增高 、p AA o Ao A o /p B降低 、 高密度脂 蛋 白降低 , 差
性 脂 酶 活性 增 强 l1 脂 肪 组 织 释放 大 量 的 游 离脂 5, 1使 6 肪 酸 ( F 并 使 肝 脏合 成 极 低 密度 脂 蛋 白( L L , F A) VD ) T 胆 固醇 增加 。 G,

代谢疾病的实验诊断--血脂脂蛋白

代谢疾病的实验诊断--血脂脂蛋白

代谢疾病的实验诊断—血脂脂蛋白血脂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脂类代谢紊乱的疾病可以由遗传因素引起,可因环境因素导致,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

目前对脂质代谢紊乱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已从脂质和脂蛋白水平进入载脂蛋白、脂蛋白受体、相关酶、基因等的研究。

多数血脂和脂蛋白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子。

1、血脂测定与动脉粥样硬化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等测定已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心血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领域,但是必须了解这些项目只能用于评估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和由其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而不能对这类疾病如CHD作出诊断;但是对于遗传性异常脂蛋白血症等类疾病,则必须用这些试验作为诊断指标。

⑴危险因素的概念:人体的某些生理特征对某些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人们就称这些特征为某种疾病的危险因素。

现在都很重视血脂水平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实际上血脂就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只能用于估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而不能用做特异性的诊断指标。

以冠心病(CHD)为例,CH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血脂异常只是CHD的发病因素之一,不是所有CHD患者血脂都增高,也不是所有血脂增高者都必然患CHD,所以它对CHD来说不能做为一个诊断指标,只能作为一个危险因素看待。

其它脂质和脂蛋白测定如HDL-C、LDL-C、apoA、ApoB等也都是属于危险因素而非诊断指标。

⑵血脂检查的临床应用血脂检测是临床常用的检验指标之一,血脂代谢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临床血脂检测主要用于:①作为健康普查指标,预防和早期发现高脂蛋白血症,起监控作用;②协助判断动脉粥样硬化,进行病情观察和指导治疗;③评价冠心病,脑梗塞等动脉粥样硬化疾患的危险度;④对少见的遗传性脂蛋白异常性疾病进行诊断;⑤对继发性血脂异常的疾病进行监测和评估;⑥监测和评价饮食和药物治疗效果;⑦其他。

⑶血脂试验项目的选择:血清中主要的脂质有TG、TC,脂蛋白有HDL、LDL、VLDL、Lp(a),临床上可以分别选择测定这几种脂蛋白。

6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分析

6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分析
析仪 Nhomakorabea) 。
表1 6例2 6 型糖尿病 患者血脂及血糖情; ( m l , ± ) i m o L s  ̄ /
危险作用更加 明显目 。
征 医学科 学 有 限公 司 ;检测 HD - 、 D - L C L L C试 剂购 自 日本 第

化学 药 品株式 会 社 ; 检测仪 器 为 日立 7 7 A全 自动生 化 分 10
大量 研究显示 , 尿病 、 糖 高血压 、 血脂异 常和肥 胖均是 心血 管病 发病 的“ 独立 ” 危险因素 , 具备这些危 险因素 越多的个 体 , 发
低, 与正 常对照组 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 0O ) P< .1 。见表 1 。
1 材料 与 方法
11 一般 资料 .
3 讨论
2 型糖尿病患者不仅有糖代谢紊乱 , 且与正常健康人相 比有 明显 的脂类代谢异常 , 特点是 T G水平增高、 L C水平 降低 。2 HD - 型糖 尿病患者血 脂异 常的机制阁 ( ) 岛素缺乏及 ( ) 岛素 :1 胰 或 胰 抵抗 ,使体内脂代谢相关的脂蛋 白脂酶 L L及肝脂酶的活性发 P 生变化 ; 糖尿病时常伴有高血糖 、 高血脂 、 高血压 、 高凝血症 等聚
异常 的患者 与脂代谢正 常的患者相 比,冠状动 脉各 主要 分支病 变、 多支病 变 、 漫性 病变 的 比例 明显升 高r。本文 通 过 对 2 弥 3 1 型糖 尿病 患者 的血 脂测定 , 分析 患者脂类代谢 的情况及 其与血
糖 的关系 。
正常 对照组 比较有极 显著性 差异 ( 00 )而 H L C明显 降 P< .1 ; D-
集 的“ 代谢综合征 ” 出现显著的高甘油三酯血症。( ) DL c低 , 2H _ 下 是由于富含 T G的脂蛋 白经胆 固醇转运蛋 白与 HD L颗粒 中胆

糖尿病代谢紊乱

糖尿病代谢紊乱

(四)微血管、大血管病变、神 经病变
• 2高血糖使粘多糖合成增多,在主动脉和较 小血管中沉积增加,加之高脂蛋白血症, 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四)微血管、大血管病变、神
经病变
• 3 糖尿病时葡萄糖含量增加经醛糖还原酶和山梨醇脱氢 酶催化导致山梨醇和果糖含量增多,

在脑组织→脑细胞内高渗→突然用胰岛素降血糖时→
(二)脂类代谢紊乱
• 2酮症酸中毒:脂肪组织的脂解速度大大加 速,肝中脂肪酸升高,酮体大量生成。当 酮体生成量超过肝外组织氧化利用它的能 力时,就发生酮体堆积,出现酮血症和酮 尿症,严重时可发展为酮症酸中毒。
(三)体重减轻和生长迟缓
• 1体重减轻: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均下 降,而分解则加速,这是病人体重减轻的 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葡萄糖由肾排出造 成的渗透性利尿,大量失水,使体重进一 步减轻。
一糖代谢紊乱
• 2糖尿:血糖过高可经肾脏排出,引起糖尿, 并产生渗透性利尿。
(二)脂类代谢紊乱
• 1高脂血症: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胰高血 糖素比值降低,脂肪分解加速,使大量脂 肪酸和甘油进入肝脏。过多的脂肪酸再酯 化成甘油三酯,并以VLDL的形式释放入血, 造成高VLDL血症(Ⅳ型高脂血症)。此外, LPL(脂蛋白脂肪酶)活性依赖胰岛素/胰 高血糖素的高比值,糖尿病时此比值低下, LPL活性降低,VLDL和CM难以从血浆清除, 因此除VLDL进一步升高外,还可以出现高 CM血症。糖尿病人由于存在高脂血症,所 以容易伴发动脉粥样硬化。
易发生脑水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神经组织→吸水而引起髓鞘损伤→影响神经传导→
糖尿病周围神经炎。
糖尿病代谢紊乱
• 1糖代谢紊乱-高血糖和糖尿;

简述糖脂蛋白质代谢之间的联系

简述糖脂蛋白质代谢之间的联系

糖脂蛋白质代谢之间的联系一、介绍在生物体内,糖脂蛋白质是三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在细胞内起着各种关键的功能作用。

糖脂蛋白质代谢是指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相互转化、合成和分解的过程。

糖脂蛋白质代谢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彼此相互影响和调控,共同维持着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稳态。

二、糖脂蛋白质代谢之间的联系1. 能量代谢糖类和脂类在代谢过程中可以转化为能量供给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所需。

糖类主要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能量,在细胞质中分解为乳酸或产生ATP。

脂类则通过脂肪酸氧化途径产生能量,在细胞质中进行β-氧化反应产生乙酰辅酶A和ATP。

这些产生的能量可以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制造更多ATP,供给细胞和整个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

2. 结构支持糖脂蛋白质作为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细胞和组织的结构支持。

糖脂蛋白质可以在细胞膜上形成双层结构,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脂质还可以形成胆固醇,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

3. 信号传导糖脂蛋白质在细胞间传递信号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类和脂质可以通过糖基化和脂质调控细胞表面的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和活性,参与到细胞信号传导的过程中。

这些信号可以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其他生物学过程,从而维持整个生物体的稳态。

4. 代谢调节糖脂蛋白质之间的代谢联系和调节是相互影响的。

例如,糖类和脂质的代谢能力会影响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速率。

糖类和脂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TP,而蛋白质的合成和降解也需要能量的供给。

因此,糖脂蛋白质代谢之间的平衡和调节是相互依赖的。

三、糖脂蛋白质代谢异常与疾病关系1. 糖脂代谢异常糖脂代谢异常是一类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脂症等。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正常,导致血糖升高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

高血脂症是由于脂质代谢紊乱,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升高,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2. 蛋白质代谢异常蛋白质代谢异常常见的疾病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蛋白质过敏等。

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患者血脂变化的临床观察
吉林医学2 1年2 0 2 月第3卷第6 3 期
l5 15
管显示不清。若上述 i项具备第一项加后两项中任何一项即可确
诊 脂肪 肝 。
起脂 肪肝 这 一点 ,知 者不 多 。高 血脂增 加 了肝脏 代谢 的 负担 ,久 而久 之影 响 了肝 功能 。而 肝功 能低 下 又使脂 类代 谢能 力 降低 , 更 易导 致血 脂异 常 ,使脂 类 大量 沉积 于肝 细胞 而形 成脂肪 肝 。糖尿 病也 是引 起脂 肪肝 的一 _ 凶。这是 因为糖 尿病 患者 常常伴 有脂 人元 类 代谢 紊 乱 ,体 内的葡 萄糖 和脂 肪酸 不 能被很 好地 利用 ,大 多数 葡萄糖 和脂 肪 酸在 肝脏 内转 变成 脂肪 而 积存 下来 。有资 料显 示 ,
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心 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 素,当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时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也会进
配。平时经常饮酒者必须彻底戒酒。多食用燕麦 、玉米、海带 、 大蒜 、苹果 、牛奶 、洋葱 、甘薯 、胡萝 卜、山楂等食物 ,可起到 降脂作用。按照中医 “ 酸人肝”的说法 ,夏季可喝酸梅汤增强肝
脏代 谢 功能 。体 育运 动运 动可 消耗 体能 ,促 进脂 肪代 谢 ,有利 于 脂 肪 肝 的治疗 。脂 肪肝 是一 可逆 性 病变 ,关键 措施 是减 肥 、降 血 脂 和 护肝 治疗 ,通 过饮 食 、运 动和 药物 综合 措施来 达 到使脂 肪 肝 减 轻或 消失 的 目的 。

种常见的临床现象 ,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
析[ I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5: 7 ] 2 01() 4 . 0 5 [ 袁景云馋 康体检人员脂肪肝相关因素调查与对策[ . 5 ] J齐鲁护理 ]
杂 志, 0,71) 0 2 91(0: . 0 4 『 收稿 日期 :2 1-10 编 校 :苏建东 】 0 11-9

糖代谢与脂代谢对糖尿病的影响

糖代谢与脂代谢对糖尿病的影响

• 糖被消化成单糖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肠上段,己糖尤其是葡萄糖被 小肠上皮细胞摄取是一个依赖Na+的耗能的主动摄取过程,有特定的 载体参与:在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着与细胞膜结合的Na+-葡 萄糖联合转运体,当Na+经转运体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 葡萄糖随Na+一起被移入细胞内,这时对葡萄糖而言是逆浓度梯度转 运。这个过程的能量是由Na+的浓度梯度(化学势能)提供的,它足 以将葡萄糖从低浓度转运到高浓度。当小肠上皮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 增高到一定程度,葡萄糖经小肠上皮细胞基底面单向葡萄糖转运体 (unidirectional glucose transporter)顺浓度梯度被动扩散到血液中。 小肠上皮细胞内增多的Na+通过钠钾泵(Na+-K+ ATP酶),利用ATP提 供的能量,从基底面被泵出小肠上皮细胞外,进入血液,从而降低小肠 上皮细胞内Na+浓度,维持刷状缘两侧Na+的浓度梯度,使葡萄糖能不 断地被转运。

葡萄糖不能从血液里面进入肌肉组织进行利用,变成能量的供体。正常人在 吃饭以后,一个小时左右血糖就完全恢复正常了,恢复到空腹血糖的水平。 糖尿病人就会出现明显的脱尾现象,两个多小时仍然下不去,甚至于一直都 是持续处于高血糖状态。从而会导致诸多症状,如皮肤易感染,高渗性利尿 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吃,体重下降。另外糖尿病 人除了糖代谢异常,脂质代谢有问题的。大多数糖尿病人,血清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浓度是明显增加,它是由于在高血糖状态下的时候,由于糖无法利 用,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包括转化为甘油三酯,从而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 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另外严重的持续的高血糖,可以引起酮 症酸中毒。严重的会导致酸中毒,导致死亡,导致呼吸衰竭,这是糖尿病的 直接的危害。那么间接危害呢,可以引起很多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还有糖尿病族,如眼体的变化,视网膜的变化,糖尿病肾病的 变化,导致很多的健康问题。所以糖尿病就是一定要进行饮食治疗,这是非 常重要的,而且它是一切治疗的基础。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新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新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5.05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新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陈蓉武警贵州总队医院内一科,贵州贵阳550002[摘要]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与血脂检验在糖尿病新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武警贵州总队医院内一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将同一时期收治的健康志愿者共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hs-CRP与血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TG)以及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C),同时分析血糖与hs-CRP、血脂(HDL-C、LDL-C、TG、TC)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血糖、hs-CRP与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空腹血糖患者的hs-CRP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糖水平与血脂水平、hs-CRP均为正相关关联。

结论在糖尿病新发患者的临床检验中不仅可通过血糖观察疾病严重程度,同时还可利用hs-CRP与血脂评估患者的病情状态与疾病治疗效果,对临床诊断与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糖尿病;新发[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8(a)-0058-04Application Value of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Blood Lipid Test in Newly Occurred Patients with DiabetesCHEN RongInternal Section One, Guizhou Armed Police Corps Hospital, 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02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blood lipid test in new occurred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thods A total of 50 newly diagnosed diabetes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Internal Section One of Guizhou Armed Police Corps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total of 50 healthy volunteers admitt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blood glucose, hs-CRP,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triglyceride (TG) and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C)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lood glucose and hs-CRP, blood lipids (HDL-C, LDL-C, TG, TC).Results The blood glucose, hs-CRP, and lipid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s-CRP and blood lipid levels among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s (P<0.05). Blood glucose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lood lipid level and hs-CRP level.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new pa⁃tients with diabetes, not only the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can be observed by blood sugar, but also the condition status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disease can be evaluated by hs-CRP and blood lipi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 words]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Blood lipid; Diabetes mellitus; Newly occurred[作者简介]陈蓉(1975-),女,本科,副主任技师,研究方向为医学检验。

脂类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联与治疗

脂类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联与治疗

脂类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联与治疗脂类代谢异常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其包括了血脂、脂蛋白以及脂肪的异常积聚。

这种异常的出现不仅表现为一些基因遗传的因素,还可能与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营养习惯有关。

脂类代谢异常不仅仅是个人健康问题,它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健康疾病。

血脂异常是脂类代谢异常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体内的脂质实际上由三种主要成分组成: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脂蛋白。

其中,脂蛋白是负责将这些脂质从肝脏带到全身的物质。

当脂质在人体内过度积累时,就可能导致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其实是一种人体内的脂类紊乱,其中高脂血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以及脂蛋白(a)升高都是其表现。

血脂异常引起的危害不容小觑。

血脂异常可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异常等等。

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脑中风等都和血脂异常有很大的关系。

在临床上,血脂异常常常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调节,而治疗的基础则是长期的生活方式和营养习惯的改变。

除高脂血症外,代谢性异常也是脂类代谢异常的另外一种表现。

代谢性异常可以分为三类:体内生成过多代谢物、代谢物分解减少以及吸收过多代谢产物。

代谢异常也可能引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如肥胖症、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等。

其中,肥胖症常常是代谢性异常最为普遍的表现形式。

肥胖症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其主要存在于因生活方式和营养习惯而导致的储存能量过多的人群中。

肥胖症可以引发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临床上,肥胖症不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体重,也需要改变个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才能达到维持正常体重的效果。

脂肪积聚是脂类代谢异常的另外一种表现。

人体内的脂肪在成年后几乎不会再增加,但是如果摄入的脂类物质过多、摄入量少但是消耗量小则不会减少,就会导致脂肪的积累。

脂肪的积累不仅仅会形成肥胖,还会引发疾病。

肝脏脂肪沉积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表现,它可以导致脂肪性肝病,从而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

胰岛素抵抗与糖、脂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与糖、脂代谢紊乱

胰岛素抵抗与糖、脂代谢紊乱【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在众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中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处于核心地位,IR可先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多年而存在。

目前将胰岛素抵抗、中心性肥胖、糖耐量减低、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多种疾病的组合,统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尽管有很多遗传因素可诱导IR产生,但目前认为IR最主要的诱因是过量的糖和脂肪。

高糖和高脂均能引起肌肉和脂肪组织的IR,高脂还能导致肝脏IR 的产生。

高脂喂养动物或者静脉输注高脂均能破坏葡萄糖的转运而迅速形成IR。

血浆中脂类水平的升高,主要是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含量增加是导致IR的重要原因〔1〕。

2型糖尿病血糖过高会引起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高血糖本身还进一步导致IR 〔2〕。

现就IR与糖、脂代谢紊乱的关系综述如下。

1 脂代谢紊乱与IR1.1 FFA升高与IR FFA是引起IR的最主要非激素物质之一,可通过多种方式干扰胰岛素的作用和葡萄糖代谢,能破坏胰岛素敏感组织中的胰岛素表达。

肝脏高水平的FFA使肝糖异生和糖原分解增加,还抑制肝细胞对胰岛素的灭活〔3〕,同时,FFA能启动纤维蛋白原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在肝脏的合成〔4〕。

在骨骼肌主要是抑制葡萄糖的摄取和氧化〔5〕。

体内FFA长期升高还会耗竭胰岛β细胞的分泌,导致其凋亡。

在脂肪组织中,FFA抑制脂蛋白脂酶的活性,该酶由胰岛素激活,酶活性下降导致循环过程中的FFA进一步积累,不能被及时清除,转移至其他非脂肪组织中堆积〔6〕。

肥胖者FFA水平升高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而且血浆FFA水平快速升高产生的IR具有剂量依赖性。

Randle〔7〕早在40多年以前提出葡萄糖脂肪酸循环假设,认为肥胖和2型糖尿病人血浆FFA水平升高,脂肪酸β氧化增强,可竞争性抑制葡萄糖氧化利用,产生和加重IR。

脂类代谢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脂类代谢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脂类代谢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脂类代谢是人体能量代谢的一个重要方面,脂类的合成、运输、储存和分解等过程涉及多种酶、激素以及转运蛋白等调控因素的参与。

正常的脂类代谢维持着人体内脂质的平衡,为人类提供能量,形成神经细胞膜,维持生理正常运作。

但是,当脂类代谢发生紊乱时,就会导致多种疾病,例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等。

脂类的合成与运输脂类的合成通常发生在肝脏和肠道中。

人体中主要合成三种脂类,分别是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

合成甘油三酯的过程始于饮食中的脂肪被水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并于肝脏中合成甘油三酯。

而磷脂则是合成自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等氨基酸,它是构成神经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

胆固醇的合成则始于肝脏中的醇酸被转化成为甾类亚细胞分泌物,在肠道中被吸收后再经过肝脏内部调配,异构成胆固醇后被存储或运输出去。

脂类的运输一般发生在血液中,运输脂类的主要载体有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是富含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脂质颗粒,高密度脂蛋白则主要负责将多余胆固醇从组织中收集并转运到肝脏中,从而避免高血脂症发生。

脂类的储存与分解脂类的储存主要发生在脂肪细胞中,脂肪细胞是一类能够储存大量脂质物质的细胞,可以通过合成甘油三酯和磷脂存储脂类化合物。

当人体的能量需求不足时,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会被分解成为脂肪酸和甘油,进而被运输到肝脏等器官中进行氧化分解,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

脂类代谢紊乱与疾病正常的脂类代谢对人体至关重要,但当脂类代谢发生紊乱时,就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

其中最为常见的脂类代谢紊乱疾病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等。

肥胖症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造成身体质量指数 BMI 超过 30 的一种疾病。

高热量饮食、久坐不动和缺乏运动等都是引发肥胖症的因素之一。

在肥胖症患者的体内,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增加,甘油三酯含量也会随之增多。

患者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引发多种合并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病、关节炎等。

高血糖饮食禁忌

高血糖饮食禁忌

高血糖饮食禁忌高血糖饮食禁忌血糖高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不知道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不知道怎么从饮食上来控制血糖。

因为血糖主要是来自食物,那么高血糖饮食禁忌有哪些呢?1、忌促使血糖水平迅速升高的食品。

摄入食用糖(白糖、红糖、葡萄糖、麦芽糖、水果糖、奶糖、巧克力)、糖类制品(蜜饯、水果罐头、各种含糖饮料、含糖糕点、果酱)等,会导致血糖水平迅速上升,直接影响糖尿病病情发展,干扰糖尿病的有效治疗。

因此,以上的含糖量高的食品均在血糖高的人的禁食之列。

2、限制脂类物质。

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严重者会产生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而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为糖尿病主要合并症,因而必须限制过多脂类和高胆固醇物质的摄入,如各类动物油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虾和蟹黄等。

3、避免盲目摄入蛋白质物质。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蛋白质摄入并非多多益善。

过量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负担,容易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限制在每干克体重1克。

4、含糖高的水果。

水果中含有果糖和葡萄糖等单糖,消化吸收快,容易使血糖升高。

所以一般来说糖尿病人不宜吃水果。

但是,由于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对增强机体抵抗力、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排泄功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糖尿病人在病情较轻和较好的情况下,可适当吃些水果。

控制高血糖疾病的方法1、控制总热量:要根据病人的营养状况、体重、年龄、性别和体力活动情况来确定总热量,原则是使病人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

一般老年人,每日摄人热量在1500~1800千卡,胖人宜减少到1200~1500千卡。

其中碳水化物占总热量60%左右,相当于主食300~400克。

粗杂粮中的糖类分解较缓慢,适于糖尿病人。

还应供给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每日可吃瘦肉类(包括鱼、蛋和大豆制品)150~200克,牛乳250克。

2、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要充分:高纤维素食物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有利于平衡血糖。

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研究

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研究

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的关系研究近年来,糖尿病和脂代谢紊乱成为了健康领域的热门话题。

它们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许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在探索这一领域的奥秘。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疾病,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过高。

而脂代谢紊乱则是指体内各种脂类代谢失常的情况,通常表现为血液中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脂蛋白水平升高。

研究发现,糖尿病和脂代谢紊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其一是高血糖导致脂代谢紊乱。

高血糖时,人体胰岛素的分泌会受到影响,导致脂肪无法得到良好的代谢,从而使血液中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的水平升高。

此外,高血糖还会导致脂蛋白水平升高,使得脂类更容易被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

其二是脂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发生。

高胆固醇水平会影响胰岛素的产生和敏感度,从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同时,高三酰甘油水平也会使胰岛素分泌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胰岛素阻抗和胰岛素抵抗等问题,使得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血糖。

除此之外,糖尿病和脂代谢紊乱还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危险因素。

肥胖、不良饮食、缺乏运动和血压异常等因素都可能导致这两种疾病的发生。

针对以上的问题,目前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预防和治疗。

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运动,可以有效降低血脂和血糖水平。

其次,针对糖尿病和脂代谢紊乱,药物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例如,利用胰岛素增敏剂和胰岛素分泌剂等药物,可以提高身体利用和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从而降低血糖和血脂水平。

总的来说,糖尿病和脂代谢紊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为治疗和预防这两种疾病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人们应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并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控制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从而维护良好的身体健康。

糖尿病与血脂代谢异常

糖尿病与血脂代谢异常

摘要: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是冠心病的独立致病因素。

目前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大量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是罹患心血管疾病的直接致病因素,而动脉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人的直接死因。

所以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引起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就糖尿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及其产生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作一综述关键词:血脂异常糖尿病一、糖尿病及其血脂异常在我国的发病情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在我国的患病率明显增加,从1980年的0.67%上升到1996年的3.21%,增加了近5倍,至目前为止,我国的糖尿病病人已达3000万人以上。

糖尿病是关心病的独立致病因素,糖尿病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并发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80年代统计,52.5%住院糖尿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因为心血管并发症。

新近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调查资料显示,65%左右的糖尿病人合并有心血管并发症,Haffner报道发展中国家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较发达国家高2~4倍。

1998年公布的英国UKPDS前瞻性研究,除证明严格的控制血糖和血压可以部分减少糖尿病心血管事件外,仍有59%的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分析这些心血管病人相关的危险因素,除高血糖外,另外重要的危险因素就是血脂异常,特别是高LDL-C和高TGJ及低HDL-C。

美国Franmingham大系列前瞻性心脏病研究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0mb/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45mg/dl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LDL-c100mg/dl、HDL-C85mg/dl 者的2.25倍。

目前糖尿病的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已成定论,甚至有美国科学家认为诱发糖尿病进一步恶化的最危险因素不是糖而是脂肪。

丹麦诺和诺得公司医学部1997年开始在亚洲6个国家和地区赞助了糖尿病资料收集,表明我国在有血脂资料的糖尿病患者中有48%患者甘油三酯(TG)≥4.8mmol/L,51%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1.0mmmol/L.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人群占了很大比例,而血脂异常又是糖尿病病人病情恶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对糖尿病血脂异常给予足够的重视。

糖尿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在人单核巨噬细胞中代谢异常

糖尿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在人单核巨噬细胞中代谢异常

糖尿病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在人单核巨噬细胞中代谢异常刘克年;刘乃丰;陈日新;张丽容
【期刊名称】《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年(卷),期】1994(2)1
【摘要】近年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病灶中泡沫细胞来源于单核巨噬细胞,已发现糖尿病患者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增高,代谢异常。

本文以放射受体分析法比较12例糖尿病患者及12例年龄。

性别配对的健康人血LDL在人外周血巨噬细胞中的代谢,发现糖尿病患者LDL的摄入和降解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其孵育过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明显增高。

提示糖尿病患者LDL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易形成泡沫细胞,高血糖引起的LDL糖基化及其代谢异常可能是糖尿病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总页数】4页(P26-29)
【关键词】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巨噬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刘克年;刘乃丰;陈日新;张丽容
【作者单位】南京铁道医学院心血管病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202;R543.5
【相关文献】
1.糖基片低密度脂蛋白在人单核细胞源巨噬细胞中代谢过程 [J], 冯毅
2.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脂类代谢异常及胰岛素抵
抗的关系 [J], 林杰;陈力平;孔维菊;肖立;袁俊菲;于长春;王申
3.内质网应激在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引起的人单核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J], 陶建瓴;李航;阮雄中;李学旺
4.维拉帕米对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代谢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J], 罗骏;沈成兴;刘乃丰;陈日新
5.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在人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中的代谢 [J], 罗骏;沈成兴;刘乃丰;陈日新;张丽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糖尿病患者的脂类变化观察

糖尿病患者的脂类变化观察

糖尿病患者的脂类变化观察
戎秀格;梁雅莉;姚淑香
【期刊名称】《河北医药》
【年(卷),期】2001(023)010
【摘要】@@ 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40%~50%合并脂代谢异常.而脂代谢异常是其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为此,我们观察分析了2型糖尿病不同血管病变的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脂差异,进一步为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的早期防治提供线索.
【总页数】1页(P766)
【作者】戎秀格;梁雅莉;姚淑香
【作者单位】063000,唐山市工人医院检验科;063000,唐山市工人医院检验
科;063000,唐山市工人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老年糖尿病患者脂类代谢与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意义 [J], 卢丹;刘波;曲臣;赵树林
2.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脂类、载脂蛋白、血浆蛋白代谢变化的探讨 [J], 张立军;钟利若;梁训宏
3.糖尿病患者脂类代谢与纤溶系统的变化及意义 [J], 张葵妹
4.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变脂类变化 [J], 王欣;张静
5.基于脂质组学的不同原料茯茶"发花"前后脂类变化研究 [J], 赵燕妮;刘欢;陈丹;陈雪峰;曾桥;许牡丹;李华;胡歆;梁艳;赵洁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应该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该检查一次血脂(包括LDL-C.总 胆固醇.甘油三酯.及HDL-C)。接受调脂药物治疗者,根据评估疗 效的需要可增加检测次数
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调脂治疗时应将降低 LDL-C作为首要目标
• 糖尿病患者无论基线血脂水平如何,应在生活干预基础上使用他 汀药物: • (1)有明确的心血管疾病,LDL-C的控制目标是<1.8mmol/L • (2)无心血管疾病,但年龄大于40岁并有一个或多个心血管危 险因素者(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高血压.血脂紊乱和蛋 白尿),LDL-C的控制目标是小于2.6mmol/L • (3)对低风险者(如无心血管疾病且在40岁以下),如果患者 LDL-C大于2.6mmol/L或具有多个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在生活方 式干预的基础上应考虑他汀药物治疗,使LDL-C的控制目标小于 2.6mmol/L
糖尿病患和质的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 油三酯升高,也包括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 • 长期的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脑血管的发病率和死 亡率 •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2004年)》报道,我国成人血脂 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患病人数1.6亿
1.76---2.26
大于等于2.27
两种脂蛋白的功能
• 低密度脂蛋白:主要功能是将胆固醇转运到肝外组织,为导致动 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脂蛋白 • 高密度脂蛋白:主要功能是将外周组织包括动脉壁在内的胆固醇 晕倒肝脏进行代谢,这一过程称为胆固醇的逆转运
• 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类异常主要为甘油三酯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 的降低,这两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变的高风险相关。 多项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进而显著 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和死亡的风险
血脂的正常值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
TC 合适范围 小于5.18 HDL-C 大于1.04 大于等于1.55 小于1.04 LDL-C 小于3.37
单位mmol/L
TG 小于1.76
边缘升高
升高 降低
5.18---6.18
大于等于6.19
3.37---4.13
大于等于4.14
2型糖尿病患者甘油三酯和HDL-C的控制目标
• 甘油三酯小于1.7mmol/L,男性HDL-C大于1.0mmol/L,女性HDL-C大 于1.3mmol/L
调血脂药物
一、他汀类:(一)具有降胆固醇和LDL-C的作用 (二)非降脂作用:1、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血 管内皮对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2.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值和迁移, 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3.减少动脉壁巨噬细胞及泡沫细胞的形 成,使动脉硬化斑块稳定和缩小4.降低血浆C反应蛋白,减轻动脉 硬化过程的炎性反应5.抑制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黏附和分泌功能6.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提高纤溶活性。这些作用亦有助抗动脉粥样硬化 二、贝特类:(一)降低TG和VLDL (二)非调脂作用:具有降低某些凝血因子活性, 减少纤溶酶原激活物质抑制物的产生
• 如果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药物未达到上述治疗目标或LDL-C大于 2.6mmol/L而具有他汀适应证的患者,采用他汀类药物将LDL-C从 基线降低30%--40%也可以带来明显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 若甘油三酯超过11.0mmol/L,课先在生活干预的基础上使用(贝 特类)药物降低甘油三酯,以减少发生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