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解放运动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与主流思想
![专题三 中国传统文化与主流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305fc8f6bec0975f465e267.png)
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与主流思想专题解读:1、2、考点点击:1、中国传统文化——知道汉字的演变;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兴起;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的著名作者及其代表作;《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古代书法、绘画和雕塑的主要成就和京剧的形成。
2、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理解孔子、老子的思想以及“百家争鸣”。
一、中国古代思想解放:百家争鸣1、含义(性质):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互相辩论的学术繁荣局面。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原因:政治上——分封制崩溃、诸侯纷争,社会大变革,人们思想活跃;经济上——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产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文化思想的发展;思想上——私学兴起、各地讲学的出现,造就了一大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二、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及其发展1、产生: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提出“仁”的学说。
主张“仁者爱人”,在政治上提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发展: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仁政”的思想,提出“民贵君轻”。
3、沉重打击:秦朝时期——“焚书坑儒”实现了学术思想的统一,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4、确立正统地位: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巩固:隋唐时期——随着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唐朝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注重对儒家经书的考查。
6、深层发展:北宋——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新儒学。
”7、衰落:明清——对君主专制的猛烈批判使儒学的正统思想受到冲击,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8、动摇: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时期绝对否定儒学,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封建正统地位。
9、毁灭性打击: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对儒家文化进行全民规模的、彻底的破坏,最终将反传统文化的运动推向了历史的顶点,绝对否定了儒家文化。
三、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及其发展1、汉子的演变:甲骨文(商朝)——金文/“铭文”(商周时期)——大篆(西周)——小篆、隶书(秦朝)——楷书、草书、行书(魏晋)2、佛教的传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沿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道教兴起: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张陵。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f0a6eb5027d3240c8547ef0c.png)
人文主义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为欧洲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奠定思想文 化基础
民主、自由、平等 伏尔泰 1、2、3
共同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逐步发展
解放思想,推动社会进步;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为资产阶级取得政 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
共同作用
共同性质
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中考链接
“百日维新”犹如流星划过黑暗的天际,虽然短 暂却光芒耀眼。它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体 现在: A.完成了社会制度的更迭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D. 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温故知新 辛亥革命
领导人物: 孙中山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毛泽东思想 与中国建设实践相结合邓小平理论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知识升华
世界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中产生 的进步思想
文艺复兴 启蒙思想 马克思主义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人文主义 自由平等
文艺复兴运动 对新航路开辟 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强 调人的价值和力量鼓舞了航海家们 的冒险精神和自信精神对新航路的 开辟起到推动作用
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二、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魏源
严复
列举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
魏源、严复 (1)魏源:主张(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外国的 长处,抵抗外国的侵略); 时期:鸦片战争; 著作:《海国图志》—系统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 意义:激发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科技,有利于人们研究现实问题。 (2)严复:主张:效法西方,推行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 制; 时期:戊戌变法; 译著:《天演论》; 意义: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 固势力;书的按语里激励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 对外来侵略。
专题六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专题六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2cff8a3a10661ed9ad51f3db.png)
专题六中外思想解放运动【专题解读】思想解放是人类社会发展先导、社会变革的前奏。
中今中外思想家引领时代的思考,散发着智慧的光芒,犹如照亮人类文明进程的灯塔,为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持续的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对有关思想解放内容的考查,各地中考在近年来多次出现。
【考点梳理】一、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解放1.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1)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著作有《道德经》,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2)孔子:我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上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育上,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提出“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教育主张;弟子根据其言行编写《论语》。
(3)百家争鸣:战国时期政治、经济领域的变革和斗争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儒家: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荀子提出“人定胜天”。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与老子合称“老庄”法家: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向前进步的,后代总是胜于前代;主张改革和实行变法。
(战国时期最能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思想)兵家:春秋时期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2.秦汉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大一统(1)秦始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文化专制。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异同比较:秦始皇的坑儒和汉武帝的尊儒,在性质上都是文化专制,禁锢人们的思想,从根本目的上说都是为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思想及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初中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思想及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2b890ff958f5f61fb73666a4.png)
中考链接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
解除这些困扰的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邓小平南方谈话
D.中共十五大
2、“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 海边写下诗篇。”人们用歌曲形式永远记忆的是1992 年发生的哪一历史性的事件?( )
温故知新
(五)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的社会主义
建设和改革开放受到了姓“资”姓“社”问
题的困扰。 主要思想: 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判断姓“资” 姓“社” 的三条标准。 意义: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改革开 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人物
称谓
主要成就
1、编成的《_____》系统介绍了
__________时 _____________。
思 魏源 期的思想家 2、他编写此书的目的是“______”
想
3、最早实践其主张的事件是______
家
1、影响最大的译著是《_____》
严复
___________ 2、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
为《中外纪闻》)
在思想解放方面起到的作用: 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 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中考链接
1、百日维新”犹如流星划过黑暗的天际,虽然短 暂却光芒耀眼。它给中国近代社会带来的影响体现 在( )
A.完成了社会制度的更迭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D. 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时期的启蒙思 “_______,_______”进步观点。
【史料及解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史料及解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https://img.taocdn.com/s3/m/115df3e2360cba1aa811da61.png)
【史料及解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
人民版必修三第一节教材就是“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开了一个好头,思想是自由的,思想是活跃的,但是良好的开端并不一定是成功的一半,紧接着中国的思想界很快就进入了“一家独大”的阶段。
1.含义:“百家”泛指数量多,主要有儒、墨、道、法等思想流派,“争鸣”指诸子百家针对当时各种社会问题展开争论,发表不同见解。
2.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2)道家:
①创始人——老子: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其哲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反对严刑峻法。
②庄子:提出“齐物”的观点和“逍遥”的人生态度;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应顺从自然;在文学、美学方面建树颇多。
(3)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力”“节用”等,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的利益
(4)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
其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3.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成了哲学思想大发展。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3)其中的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五 人类的思想解放浪潮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五 人类的思想解放浪潮](https://img.taocdn.com/s3/m/83e5d45603d8ce2f006623c5.png)
影响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扮演 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其哲学 思想对我国道教文化影响 深远;老子的思想对唯物辩 证法的发展有启迪作用
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 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成为 后来秦朝统治的理论基础, 但严刑峻法导致秦朝的覆 灭
3
一
二
三
四
学 代表 思想主张
派 人物
影响
墨 墨子 主张“兼爱”“非 为统治者选拔优秀人才、创造和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材料二
(3)图1中严复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主要救国主张是什 么?图2中陈独秀领导了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该运动传播了哪 些新思想、新理论? 参考答案:严复:效法西方,推行维新改革。新思想、新理论:民主、 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
22
1 2 3 4 5 6 7 8 9 10
统一战线”等
革命取得了胜利
6
一
二
三
四
三、中国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事件
代表人 物
思想观点
真理标准 问题的大 讨论
邓小平 等
实践是检验真 理的唯一标准
确立了“解放
中共十一 届 三中全会
叶剑 英、 邓小平 等
思想,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 线,停止使用 “以阶级斗争
为纲”的口号
意义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 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 想基础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 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 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 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 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新时期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 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传播创造了条件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ee83b25233687e21af45a9e4.png)
专题: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及运动(一)魏源、严复的启蒙思想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的主张,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世界。
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介绍了“”的进化论思想,为维新变法运动起提供了思想武器,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
(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广泛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
(三)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揭开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
这场讨论席卷全国,促成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
(六)邓小平南方讲话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二、世界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文艺复兴1.时间、地点:14-16世纪;西欧。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性质:4.最先兴起的国家:5.核心思想:6.意义:文艺复兴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二)启蒙运动1、时间:18世纪。
2、地点:以为中心的欧洲。
3、基本观点:自由平等。
4、性质:5、代表人物:(①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一生致力于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尤其是的腐朽黑暗,倡导,主张;②孟德斯鸠提出“”学说,不仅成为批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有力武器,也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政权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③倡导“人民主权说”,提出“社会契约论”,其思想一度成为法国大革命中的“圣经”,成为雅各宾派的革命行动纲领,也为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中国古代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古代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287395e44693daef5ef73df5.png)
中国古代思想解放运动一、百家争鸣1、其发生在什么时间?春秋战国时期2、当时的社会背景如何?(1)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逐渐扩展,文士阶层形成。
(专门的人)(2)社会的大动荡引发出新的社会问题,促使人们去思考解决的方法。
(思考问题、提出主张)(3)各诸侯国为了实现争霸的目的,也需要一定的指导思想来安邦定国。
(主张被采纳后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抱负)“学而优则仕”3、主要的学术流派有哪些,代表人物分别是哪些人、他们的主张分别是什么?儒家:孔子(春秋)“仁”、“德”、“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君子标准等。
道家:老子(春秋)“无为”等;庄子(战国)。
墨家:墨子(战国)“非攻”“兼爱”。
法家:韩非子(战国)“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严刑酷法。
兵家:孙武(春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战国)。
4、对当时的社会发展的影响?各种思想通过相互论争、批判,彼此吸收、借鉴,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思想还成为了中国古代一些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儒家、法家)5、当时的哪些主张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1)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民为本(儒家);(2)教育平等、因材施教(儒家);(3)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道家);(4)和平外交、和谐世界、博爱思想(墨家);(5)以法治国(法家)、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兵家)二、新文化运动1、开始的时间、标志?1915年起陈独秀创办《新青年》2、当时的社会背景如何?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依然信奉君主思想、依然尊崇孔子。
3、主要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哪些人、他们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最早宣传民主、科学思想;李大钊—十月革命后率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胡适—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创作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集中反对旧道德。
【初中历史专题】思想解放运动
![【初中历史专题】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7a9604c5d5bbfd0a79567352.png)
代表人物 侧重学习 思想主张
历史作用
政治制度
变法维新 建立君主立宪制 的资产阶级统治 三民主义 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 共和国
政治制度
新文化 运动
思想文化
民主、科学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两次重要的思想解 放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 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基 础。 2、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 思想,对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 影响。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古代: 百家争鸣 近代: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中 外 思 想 解 放 运 动 中国 现代 2、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外国
无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抨击______和_____ 宣传_______和____ 九上P139
作用
九上P60
相同点: 1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2兴起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都反教会反封建 4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全课小结: 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思想解放运动有力的推动了社会改革和革命; 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________的学术繁荣局面
姓名
孔子 老子 墨子
时期
春秋晚 期 春秋晚 期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学派
思想主张
儒家 道家 法家
中国近代思想家
人物
魏源 思 想 严复
第1、2课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基础知识
![第1、2课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f4d7234453610661ed9f48f.png)
第1、2课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一、百家争鸣(一)背景1.学在官府“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争鸣”指各派学者或思想家,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见解,提出自己治国济世的主张。
(三)实质“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
(四)评价(意义)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此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
3.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
各派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中国古代道德学说的建构——孔子思想(一)思想主张1.核心是“仁”。
“仁”的基本出发点是爱人,涵盖一切美德。
实现“仁”的途径是道德自觉,推己及人,行“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目的是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
2.以“礼”治国,强调等级和秩序。
关于“礼”的做法是“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行为符合周礼),“尊尊亲亲”(卑贱者尊崇尊贵者,最重要的是尊君;子女孝顺父母,弟妹恭敬兄长),“正名”(用周礼所规定的名分去规范人的言行,使长幼有序。
)3.调整“礼”和“仁”的方法:中庸。
只有“礼”,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只有“仁”,会模糊上下尊卑。
恰当地协调“礼”、“仁”关系,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庸”,既贵贱分明又温情和谐。
达到中庸的做法是“和而不同”。
4.以“德”治民(其实是“仁”的衍生)。
百家争鸣意义
![百家争鸣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1f6bfdfd15abe23482f4d78.png)
百家争鸣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春秋孔子:仁,德,礼,私人讲学有教无类战国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战国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春秋老子:世界本原是道,清静无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世间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的运动,相互依存不断转化战国庄子:世界万物是相对的,放弃一切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战国韩非子:以法治国,利用权术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战国墨子:兼爱,非攻,尚贤新儒术: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
汉武帝:选拔品行好又有才能的人入朝为官,接受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大兴儒学,五经为教科书,兴办太学,在全国各郡设立学校。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程颐程颢: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格物致知。
朱熹: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影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南宋后的官方哲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科举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传及日本朝鲜欧洲。
陆九渊:心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心就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
王阳明:心外无佛即心是佛,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影响: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贽:自称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王取代一家之法,工商皆本。
评价: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天下郡国利病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考历史精讲篇 知识专题探究四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中考历史精讲篇 知识专题探究四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e56bfae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13.png)
发展 战国时,孟子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提出“仁政”的思想 压制 秦朝时,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的发展受到压制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 确立
术”,儒家思想被推崇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进一步巩 巩固 固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老子 双方可以相互联系和转化;主张顺应 教文化影响深远;
道家
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的思想对唯物
庄子 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辩证法的发展有启 迪作用
主张改革,以发展眼光看问题;强 是秦朝中央集权制的
法家 韩非 调“法治”;君主有至高无上的权 理论基础;对后世法制
威,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 建设具有深远影响
建和谐社会。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是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却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黄金 年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外交家,导 演了一出出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历史话剧;这是一个创造的时代,孔 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思想巨人一个又一个接连出现。 百家争鸣,争相著述,互相辩驳,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的绚烂夺 目的思想井喷。
——引自[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其成果就是解决了在一个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 方大国,开展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课题。
——摘编自付丽、冯广通《浅析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创新轨迹》
材料三 新中国在 1953 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这一年, 在全党空前团结的基础上,全国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生气勃勃的革命和建 设活动。到 1957 年,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 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建设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 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历史上的重大思想解放运动
![历史上的重大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40eab2a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4.png)
历史上的重大思想解放运动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思想解放运动宛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社会进步的道路。
这些运动不仅打破了旧有的思维枷锁,还为人类带来了新的观念、知识和价值观,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潮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当时,哲学家们对宇宙、人生、道德等诸多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和辩论的方式,挑战传统观念,追求真理和智慧。
他强调自我反思和对道德的追求,引导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柏拉图则构建了一个宏大的理念世界,提出了著名的“洞穴比喻”,启发人们超越表象去探寻事物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更是博学多才,他在逻辑学、物理学、政治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其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在中世纪的漫长黑暗之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古典文化的价值,并对人性和人的尊严给予了高度重视。
艺术家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创作出了众多杰出的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等,展现了人体之美和人类的创造力。
文学领域也涌现出了像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这样的经典之作,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宗教权威,宣扬了人性的自由和解放。
宗教改革运动则对基督教的教义和教会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改革。
马丁·路德提出了“因信称义”的观点,强调个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否定了教会作为中介的权威性。
这一思想的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方式,还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加尔文的预定论也激发了人们的奋斗精神,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启蒙运动是18 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盛宴。
思想家们倡导理性主义,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
伏尔泰主张自由、平等和宽容,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卢梭则强调社会契约和人民主权。
这些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现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古代也曾经历过多次思想解放运动。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8fc8d710581b6bd97f19ea39.png)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启蒙思想及运动(一)魏源、严复的启蒙思想魏源的《海国图志》,提出“”的主张,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世界。
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介绍了“”的进化论思想,为维新变法运动起提供了思想武器,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
(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广泛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它促进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解放。
(三)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五)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场讨论席卷全国,促成了全国性的思想解放。
(六)邓小平南方讲话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二、世界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文艺复兴1.时间、地点:14-16世纪;西欧。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实质:资产阶级新思想文化的运动。
4.最先兴起的国家:5.核心思想:人文主义6.意义:文艺复兴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二)启蒙运动1、时间:18世纪。
2、地点:以为中心的欧洲。
3核心思想:理性主义4、基本观点:自由平等。
5、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6、代表人物:①被誉为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一生致力于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尤其是批判的腐朽黑暗,主张由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和,②孟德斯鸠提出“”学说,不仅成为批判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有力武器,也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政权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98e899dd76eeaeaad1f33026.png)
主要内容: 反教会、反封建专制、提倡自由平等 指导思想:理性主义 主要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主要意义: 对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影响和推 动的作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而且对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起了催化 剂作用
五、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社会进步为思想解放提供良好的环境
六、典型例题
1、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 从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 A、肯定人的价值及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征 C、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A
14—16世纪,西欧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 化,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 B.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封建神学的统治 D.文人学者的推动
B
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 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 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 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 B.舍生取义 C.民贵君轻 D.得道者多助
C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学者分别描述为:“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 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劳苦大众的行动 帮会”,“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 制君主的参谋集团”。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 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墨、道、法 B.儒、道、墨、法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思想解放运动
一、中国古代思想大解放 ——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历史 由分立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 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思想和政治 主张。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 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 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 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 非常深刻的影响。
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____中外思想解放运动[1]
![九年级历史复习专题____中外思想解放运动[1]](https://img.taocdn.com/s3/m/caf2ee787fd5360cba1adb58.png)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知识梳理】一、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二、西方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14-16世纪)、启蒙运动(17、18世纪)、马克思主义(19世纪中期)1.文艺复兴运动:核心人文主义。
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2.启蒙运动:核心自由平等。
反映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追求民主.自由.平等愿望,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理论基础,是资产阶级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3.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二【点拨】: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a.先进的思想引领社会的进步;b.国家要发展,就要不断的解放思想;c.开拓创新,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三【达标检测】1、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
到目前,全球已建成孔子学院有140所。
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A.《离骚》B.《论语》C.《道德经》D.《孙子兵法》2、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3、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孔子名言,被认为是处理国家间往来的至高准则。
这则名言是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4、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设计理念是“渊源共生,和谐共融”。
下列思想家的思想能体现之一理念的是①孔子②孟子③墨子④韩非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这位思想家是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孙膑6、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百家争鸣”一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fe3babe869dc5022abea001c.png)
反封、自由、平 等,君主立宪
三权分立
都都都促文的冲促促进 化 产击进进了 的 生思 繁 奠了了了想 荣 定封思社解 , 了建想会放 为 思制解的, 欧 想度 放 进推 洲 文及,步动资化精开;了本基神启欧主础洲义。支了思社柱民想会天智主,教宣促政促想会扬进治进解;了了上了放资思取欧运产想代洲动阶解封的。放 建 社级, 贵 会思为 族 进想新 提 步;兴 供 和的 了 亚资 有 洲产 力 国阶 支 家级 援 的在 , 思 (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二: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 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 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 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许多事,流了多少血,德、赛 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 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二:列宁说:“现代文明的美国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 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材料三:“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 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1)材料一中的“17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的是?此次革命中所颁布 的法律文献是?此法律文件使该国在政治制度上有何创新?
欧洲思想解放运动
三、马克思主义诞生(代表无产阶级)(见资料P135)
【知识深化】 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
材料一:(它)促使欧洲人逐步从以基督教神学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 心,体现了人性的觉醒。它在精神方面为17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开辟了道路,是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前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近代 欧洲的第一道曙光。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ee07342011ca300a6c390f9.png)
专题四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二、近代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1、文艺复兴(14—16世纪):(1)地点:最先兴起于意大利,并迅速波及西欧。
(2)代表人物及代表作:①但丁(先驱)—《神曲》。
②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
(3)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4)历史意义:冲破了几百年来封建制度和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2、启蒙运动(18世纪):(1)地点: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①启蒙运动领袖和导师——伏尔泰:倡导“自然权利学说”,主张“开明专制”。
②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理论基础)。
③卢梭倡导“人民主权说”,提出“社会契约论”(其思想一度成为法国大革命中的“圣经”)。
(3)历史意义:开启了民智,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除外)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3、新文化运动(20世纪初):(1)地点:中国。
(2)兴起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
(3)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4)主要内容:①前期: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是白话小说的典范之作。
)②后期:主要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近代中国最早较为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传播和发展: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了国际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理论。
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结果失败)是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民主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
2025年四川省益州市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课件
![2025年四川省益州市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f78ab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0f.png)
事件
思想主张
影响
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
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
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
邓小
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
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
平南
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
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
方谈话
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
张“兼爱”“非攻”
发展奠定了基础
事件
思想主张
影响
戊戌 维新变法,救 变法 亡图存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广泛宣传了 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
辛亥 三民主义
革命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 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前期宣传民主、 新文
科学,后期宣传 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思想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 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的 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2. 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思想解放有利于促进社会政治文明的进步,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
展。中外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一切进步和发展都必须从思想观念的 变革开始。
3. 谈谈你对思想解放运动的认识 (1)经济发展是思想解放运动的基础。 (2)思想解放运动是要冲破思想束缚,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3)思想解放运动能促进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4)思想解放运动能为新时代的到来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5)思想解放运动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2)第二阶段: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 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 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思想文化层 面。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 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第三阶段:从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 登上了政治舞台。其间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国 特色的革命道路”的思想历程,中国人民第一次真正找到了适合自己 的革命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思想解放运动
一、百家争鸣
1、其发生在什么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2、当时的社会背景如何?
(1)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逐渐扩展,文士阶层形成。
(专门的人)
(2)社会的大动荡引发出新的社会问题,促使人们去思考解决的方法。
(思考问题、提出主张)
(3)各诸侯国为了实现争霸的目的,也需要一定的指导思想来安邦定国。
(主张被采纳后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抱负)
“学而优则仕”
3、主要的学术流派有哪些,代表人物分别是哪些人、他们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儒家:孔子(春秋)“仁”、“德”、“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孟子(战国)“仁政”、“民贵君轻”、君子标准等。
道家:老子(春秋)“无为”等;
庄子(战国)。
墨家:墨子(战国)“非攻”“兼爱”。
法家:韩非子(战国)“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严刑酷法。
兵家:孙武(春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战国)。
4、对当时的社会发展的影响?
各种思想通过相互论争、批判,彼此吸收、借鉴,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一些思想还成为了中国古代一些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
(儒家、法家)
5、当时的哪些主张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仍具有指导意义?
(1)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民为本(儒家);
(2)教育平等、因材施教(儒家);
(3)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道家);
(4)和平外交、和谐世界、博爱思想(墨家);
(5)以法治国(法家)、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兵家)
二、新文化运动
1、开始的时间、标志?1915年起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2、当时的社会背景如何?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依然信奉君主思想、依然尊崇孔子。
3、主要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哪些人、他们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最早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李大钊—十月革命后率先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胡适—率先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创作第一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集中反对旧道德。
4、宣传的口号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口号:“民主”、“科学”。
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对当时的社会发展的影响、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对当今的社会发展有何影响?民主和科学是我们一直的追求;要有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要有爱国意识,积极追求进步;白话文等。
都发生在特定的社会转型期
都是新势力对旧势力的思想斗争
都是社会变革或者社会革命的先导
作用都表现为:促进观念更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对我们的启示?
1、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前提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关键在于与时俱进。
2、思想解放活动既要有思想和观念的解放和更新,还
要有相应的实际行动跟进。
3、国家制度、政策要允许、鼓励、支持思想解放活动
的开展,营造好氛围、创造好条件。
4、要善于学习、敢于质疑、大胆创新;要具有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勇于付出的魄力与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