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三个重要判断的重新认识与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思考

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思考
第二个伟大发现和重要事实就是彻底弄清了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即揭示了在现代社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怎样进行的也就是发现了资本家阶级对无产者雇佣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剥削
马克思主义论苑 T E RTC L O I N H O EI RZ AH O
关 于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 和 三 个 组成 部 分 的 思 考
灭哲学” ;反过来 ,也不要 以为 ,“ 不消灭哲学 ,就能 够使哲学成为现实” [ 14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指 。5 5 8
出,在思辨终止 的地方 ,在现实生活面前 ,正是 描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它就还够不上科学 ,它终将被实证科学—— 自然科学 和历史科学——所取代 。德 国古典哲学 已经开始被马 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所取代 了。因此 ,马克思主义
还能靠 旧形而上学的残渣过 日子 ,这就使得哲学还能 苟延残喘。当 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本身都接受 了辩证 法 的时候 ,一切哲 学的废物都会成为多余 的东西 ,从
而在实证科学 中消失掉 。 M 根据马克思 和恩格斯 的论 []
述 ,哲学 是一个历史 范畴 ,只要哲学还仍然 是哲 学 ,
实 。因此 ,必须使哲学成为现实 。要求对哲学的否定 是正当的 ,但是 ,“ 不能使哲学成为现实 ,就不能够消
想 ,在他们的著作中也找不到根据。
T E R T A O I N 马克思 主义论苑 H O EI L R O C H Z
先说 德国古 典哲学 。早在 14 年马克思就指 出 , 83
的学说 ,即逻辑和辩证法 。 第七 ,由于 自然研究家 [
德 国古典哲学是德 国历史在观念上 的延续 ,而不 是现
并彻底地 发展 ”了斯 密和李嘉 图确立 的劳动价值论 , 并 “ 继续 了他们 的事业” 。第三 ,“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 学说”解决 了空想社会 主义未能解决 的问题 ,即为消

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理论逻辑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核心的三大要素,包括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实践唯物主义是指将实践作为人们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就是认识的源泉”。

人们通过实践来发展自己的思想和知识,而非依靠语言和推理,因此他们可以以实践为基础,直接认识客观事物,洞穿其本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把握真实客观事物的变化,才能改造它们,改变过往的不公正,充实现在的Rights,确保未来的期待,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类解放。

历史唯物主义则是指认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历史的进化而成形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哲学制度等,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会推动历史的发展。

被动接受客观现实,不要按照过去的模式从容接受,而是要改造它,去除不公正,实现真正的解放。

最后是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法是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和指导方式,它是从客观真理出发进行研究,在这种过程中,一个人要知道真理,就要先能把握客观事物发展的道理,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即内部的发展规律是复杂的,不能简单的总结,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实践情况寻求解决之道。

三重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它告诉我们要用实践的眼光看待事物,历史的耳朵去听取事物,从客观真理出发进行研究,用辩证法来把握发展的规律,不断改造社会,以求实现真正人类解放。

推行马克思主义行的三重理论逻辑,是要改造客观事物,是要深入洞察人性,最终达到真理自由的境地。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读后感

读《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有感其实很早就接触马克思主义了,只不过当初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真正对马克思主义形成概念是在高二,当时我翻开《思想政治》课本第一眼看到的一句话是很醒目的黑体字: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这句话说的多经典啊!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句话,进而喜欢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列宁在1913年作的。

当时俄国的政治形势十分严峻,沙皇政府统治腐朽,阶级和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的工人以及各个阶级展开了革命斗争。

列宁撰写此文一是为了纪念马克思这位无产阶级的导师逝世30周年;二是进一步向广大党员和工人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的开展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本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也即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列宁在文章开头就指明了:马克思学说在整个文明世界中引起全部资产阶级科学(官方科学和自由派科学)极大的仇恨,也不能指望有别的态度,因为建筑在阶级斗争上的社会是不可能有“公正的”社会科学的。

这看似“调侃”的说法恰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性。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正确的,因为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绝不同于任何迷信、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作辩护的学说的完整的世界观。

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德意志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黑格尔的哲学虽然包含辩证法思想,但是是唯心主义辩证法,是不彻底的。

费尔巴哈进一步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但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论断的认识与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论断的认识与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本质与发展规律的论断的认识与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论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以下是对他们主要观点的认识与思考:1. 资本主义的本质-资本主义的本质在于生产剩余价值。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揭示了商品、货币、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并让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工资所代表的价值(即劳动者的必要生活资料价值),从而获取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劳动的剥削,这种剥削关系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是资本积累的源泉。

2.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日益社会化,但生产资料却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这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社会不公。

-此外,还存在另一个基本矛盾:生产和消费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无限制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经济危机。

3. 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见到了资本主义会集中化和垄断化,形成金融寡头和垄断组织。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内部存在着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造成的。

每一次危机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大规模破坏和重新调整,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变化。

4.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马克思和恩格斯预言,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阶段,由于上述矛盾的不断激化,社会主义革命成为可能。

他们认为,随着工人阶级意识的觉醒以及物质条件的成熟,资本主义最终将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消除剥削和压迫,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5. 当代意义-在当今时代,尽管资本主义历经多次改革与自我调整,但仍无法根除其内在的根本矛盾。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对于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不平等现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其后果,以及探索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我的马克思你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你主义观

我的马克思你主义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作为一名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我深信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以下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几点认识和体悟:一、历史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具有阶段性和规律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人类历史的发展存在着历史趋势和规律,历史不会倒退,只会不断前进。

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有其阶段性和规律性,只有真正理解历史的阶段性和规律性,才能更好地在历史的漩涡中前进。

二、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资本主义社会,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是无法避免的。

只有消除阶级之间的矛盾,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景。

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思想是我在学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颇有感触的两个重要思想。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的存在决定着意识的存在和发展。

辩证法思想强调了矛盾普遍存在的事实,并强调了矛盾的斗争和转化,这种思想是深刻的,具有普遍的应用性,是我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应用最多的思想方法之一。

四、共产主义的美好愿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人民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物质财富丰富并向所有人均等分配的理想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虽然仍是一个远大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并为世界各国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奋斗的方向和目标。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强大的思想武器,这种伟大的理论和伟大的工人阶级的实践不断地证明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可靠和正确的。

我们应该在新时代深入学习、领会、贯彻和落实马克思主义,将其贯穿于日常学习和工作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五个重大问题杨耕*【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无疑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题实现了从世界何以可能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的根本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是实践、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哲学批判和资本批判的关系是重大基本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科学”之所在正是其深刻把握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及其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仍然是一个艰难的理论创造、文化创新过程,仍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解放哲学批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江苏省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们在一起交流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体会,我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

今天,我主要讲五个问题:一是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主题;二是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三是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哲学批判与资本批判的关系,或者说,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四是深刻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所在;五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

2015年第1辑总第14辑一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从世界何以可能到人类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无疑是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用文学的语言来说,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犹如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哲学这片思想的园地沐浴在“新唯物主义”的明媚的阳光之中。

在我看来,由新唯物主义的创立所导致的哲学变革的实质就在于,它使哲学的主题发生了根本转换,这就是,从“世界何以可能”转向“人类解放何以可能”,与此同时,使哲学聚焦点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本体,从解释世界转向改变世界。

哲学主题的这一转换并不是马克思个人主观意志的产物,更不是马克思本人的漫步遐想,而是时代的要求。

哲学体系往往以哲学家个人的名字命名,但它并非仅仅属于哲学家个人。

黑格尔说过,哲学是“思想所集中表现的时代”。

马克思把这一观点发挥为“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由哲学家们创造的哲学体系不管其形式如何抽象,不管它们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或“个性”,都和哲学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三重释义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三重释义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三重释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三重释义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其意识形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三重释义,是指对这一思想进行多重角度的解读和理解。

第一重释义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

在这种解释中,意识形态被视为一种对现实的理论性解释,通过这种解释可以认识到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并指导人们的实践行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意识形态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受到阶级斗争和经济基础的制约,它反映了阶级利益的诉求和意识形态的压制。

这种解释下的意识形态思想,强调了思想观念的基础、功能和影响。

第二重释义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

在这种解释中,意识形态被视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宗教和哲学等各种意识形态。

这种解释下的意识形态思想,强调了社会结构对意识形态形成的制约和影响。

第三重释义是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

在这种解释中,意识形态被视为一种权力的工具,用来维护和巩固统治者的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统治者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对被统治者进行思想上的压制和控制,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这种解释下的意识形态思想,强调了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政治手段和机制的作用和效果。

以上三重释义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的。

通过多重角度的解释和理解,可以更加全面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核心要义,并进一步推动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三重释义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角度来理解和分析意识形态的本质和作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意识形态思想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认知的影响。

首先,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强调了意识形态在社会实践中的根源和功能。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意识形态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受到阶级斗争和经济基础的制约。

物质_实践_世界_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本范畴的再思考_杨耕

物质_实践_世界_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本范畴的再思考_杨耕

物质、实践、世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基本范畴的再思考杨 耕 物质、实践和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范畴,对这三个基本范畴的规定实际上是以浓缩的形式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本文拟就物质、实践和世界这三个范畴作一新的考察与审视,以深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体系的研究。

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及其确认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但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范畴。

从哲学的视角看,对于物质范畴可以从两个向度来规定:一是从本体论向度界定物质范畴,并以此来统一认识论;二是从认识论向度界定物质范畴并以此来回答本体论问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看,恩格斯和列宁就是分别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向度界定物质范畴的,并在这种认识框架中把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发挥到了极致。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一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这个词“无非是个简称”,“我们就用这个简称,把许多不同的,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把握住”(恩格斯:《自然辩证法》,2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在我看来,恩格斯着重是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以及自然界的统一性这个角度来界定物质范畴的。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实际存在的是各种特定的,具有质的差异的“实物”,人们可以通过感觉感知它们;而物质本身并不是感性存在物,它是从各种特定的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用以把握各种实物的共同属性,所以人们只有“通过认识个别的物”相应地认识“物质本身”。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认为,“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

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同上书,233页)。

这里,可以看出恩格斯的基本思路,即确定实物是人们感觉的客观对象,同时从不同的实物中抽象出物质这一范畴,并表明“物质本身”并不是感性存在物,它只存在于“许多不同的,可以感知的实物”中。

马克思五观心得体会

马克思五观心得体会

马克思五观心得体会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进程。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石,马克思的五观是其思想的核心,也是深刻的哲学思考。

本文将分享我对马克思五观的心得体会。

第一观:历史观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科学分析和阐述,是从历史和实践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我认为,历史是一部丰富多彩而又曲折离奇的故事,是拓展人类智慧和价值的母亲般存在。

历史的发展没有终结点,它不断地演进,没有完美的一刻。

我们需要通过历史的教训来吸取经验教训,总结规律,开拓前进之路。

第二观:唯物论唯物论是指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思想是物质的产物,人类意识具有阶级性。

我认为,唯物论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能够帮助我们理性看待世界和时代。

我们需要依据物质的规律和趋势,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保持对物质世界的敬畏之心。

第三观:辩证法辩证法是一种反映事物各个方面相互关系的思维方法,它认为世界依靠着矛盾来运动和发展,是从矛盾中不断地发展。

我认为,辩证法是一种启迪智慧和提高思维能力的思维方式。

我们需要用辩证的思考方式去理解事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此来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第四观: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社会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它们之间不断地进行着斗争。

马克思主张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实现社会主义。

我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在阶级斗争中实现的。

我们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第五观: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指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马克思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我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我们需要从社会的进程中获得启示和教益,推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总之,马克思五观是一种准确的哲学思考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社会现象和规律,推动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我们需要不断地深化对五观的理解和认识,以此来积极地投身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助推社会全面发展的步伐。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的态度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中应当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问题。

马克思主义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连续性中包含阶段性,阶段性中体现着连续性。

不讲连续性,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根基;不讲阶段性,马克思主义就缺少生命力和创造力。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列宁主义、 *** 思想、 *** 理论、“ *** ”重要思想这个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都体现着连续性。

由于时代、国情、历史任务、革命道路等方面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必然表现出阶段性。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 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 ”重要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是基本原理和具体结论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具体结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我们应着重学习的是基本原理,而不是具体结论;应着重把握的是完整体系,而不是只言片语;应着重运用的是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个别论断。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不坚持就丢了根本,就会在政治上迷失方向,我们的事业就会归于失败。

具体结论是把基本原理运用于特定条件下的具体问题或运用于考察特殊对象得出的结论。

具体结论也有各种不同的情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些结论在当时是正确的,现在仍然符合实际;有些结论在当时是正确的,但随着客观实际或对象本身发生变化,现在过时了;有些结论由于对情况的掌握不够全面、准确,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得不够透彻,甚至当时就有程度不同的错误。

我们不能因为一些具体结论的错误,就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不能因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就认为经典作家所说的一切都不可改变。

对某些结论和个别观点进行修正和突破,丝毫不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恰恰相反,这是一切科学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8年马克思教材的思考题答案解析

2018年马克思教材的思考题答案解析

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具有哪些鲜明的特征?①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逻辑紧密的有机整体,它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它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并以实验为检验标准;②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③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二不断发展的学说;④人民性: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⑤发展性: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教授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

一个月下列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

这些评选结果对你有何触动和启发?请详细了解评选情况,从与其他上榜思想家的比较中深入认识马克思。

3. 结合当代世界所面临的课题和当代青年所肩负的使命,谈谈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

正如德里达所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分析,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的解决,无不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始终聚焦于改变世界。

我们应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答时代的课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三重维度及其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三重维度及其启示

中图分类号:d0-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0037-04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1]这段论述,突出强调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同时也是对当下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社会问题做出的回应,即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必然涉及到如何认识和评价社会制度优劣的问题。

当然,认识和评价一个社会制度的优劣有多重标准或参照系,但是其中必有一个是根本性的。

马恩分别从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维度、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力维度和科学社会主义意义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维度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得出:一个社会制度的优劣,从根本上讲就是看它是否尊重和有助于人类那种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否促进了社会成员自由全面的发展。

因此,只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才是能够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最理想的制度。

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践维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标志性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进行思想统治的一个趋势就是:“占统治地位的将是越来越抽象的思想,即越来越具有普遍形式的思想。

”[2]100也就是说以全社会利益代表的面貌出现的抽象普遍性的思想观念是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而使用的一种形式,抽象性在真正意义上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其中“抽象的人”就是资产阶级社会“抽象化”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学者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永恒的出发点。

而马克思超越了资产阶级学者的“思辨的抽象”和“单纯的直观”的狭隘眼界,从现实的、实践的人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众多违反“人类本性”的社会现实,用现实的普遍性化解了抽象的普遍性,克服了哲学意义上从抽象的人出发无法做到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和超越的局限性。

1.现实的人的实践是马恩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起点。

[原创]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三大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原创]谈《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三大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谈对《马克思主义原理》三大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郑义苗摘要:马克思的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适用性。

对我们理解现实生活和认识世界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对这三大规律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结合现实提出自身的一些理解。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一部经历了160多年历史残酷检验的经典著作,同时也是我党的指导思想。

马哲中提出的唯物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实践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的观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要求的观点等等。

都是非常经典也具有很大实用性的,对于我们理解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建立起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提供一整套完备的方法。

同时我也坚信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最高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在将来实现的。

读完马克思主义原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马克思的超前性,如为什么资本主义一定会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家阶级剥削雇佣工人,占有剩余价值的本质。

而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积累必将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本身,最终被社会主义所替代。

其次马克思还超前性的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这也是让我最震撼的),提出了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过程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并呈现周期性。

而且新时代的经济危机表现出周期更短,持续性更久,破坏性更大,涉及面更广的特点。

这也是08年金融危机出现后,西方掀起马克思热的原因,因为马克思在160年就已经提出了经济危机的完备理论。

同时对于目前的国际形势,欧债美债危机的升级,欧元区面临解体,英国,爱尔兰,冰岛,迪拜等国家面临着破产危机。

青年组工笔谈: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个视角

青年组工笔谈: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个视角

青年组工笔谈: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个视角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个视角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新时代新使命的考验下,理解马克思主义成为当前青年组工的首要任务。

而掌握马克思主义,不仅需要理论功底,还需要具备多种视角的思考和理解。

本文将从实践、历史、社会三个维度,探讨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原因。

一、实践视角-以革命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正确性“马克思主义不是神学”,正是因为它能够被实践证明正确性而被广泛接受。

实践视角无疑是理解马克思主义行之有效的视角之一。

先进的生产力决定了先进的生产关系,进而影响了先进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深入人心,恰恰是因为它可以在实践中证明和体现出来。

在中国,毛泽东思想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吸收了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从南昌起义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深深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正确性。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个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得到了新的历史拓展。

二、历史视角-从历史变革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正是与历史变革的实践需要紧密相关。

历史视角的探究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面向现代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的法国,是法国社会学家厄尔东与同事所创建的“社会学派别”之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是与工业革命、伦理经济学、市场经济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紧密相连的。

进入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各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践。

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大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

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蕴含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一种有无限生命力、富有创造力的思想武器,糅合了无数年代的独到妙语,历经各种时代的奋斗,焕发出了耀眼的辉煌。

三、社会视角-从社会发展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前社会治理模式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视角无疑是理解马克思主义行之有效的新视角。

在新时代面前,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问题,让人们不得不对事物本质进行重新的思辨。

青年组工笔谈: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个视角

青年组工笔谈: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个视角

青年组工笔谈: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个视角青年组工笔谈: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个视角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历史渊源。

其基本思想源自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社会的充沛动荡。

工业革命使得工人阶级迅速壮大,在过度剥削和极度贫困的环境下,工人阶级不断发起抗争,争取自己的权益。

同时,国家和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发展壮大,不仅对剥削阶级追求更大利润、增加剥削强度,深化了社会的分裂和不公,也为对抗剥削阶级形成了适宜的条件。

面对社会的矛盾和冲突,马克思及其合作者恩格斯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调研和思考。

他们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他们准确地预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方向和灭亡命运,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以消灭私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具有非凡的科学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对事物的全面性、连续性、发展的规律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是有条不紊地发展,是由各种矛盾、冲突和斗争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其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剖析,提出了创造性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从物质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此外,马克思主义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认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关注人的解放和自由,主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还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理念,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

三、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价值无以言表。

首先,马克思主义促进了无产阶级及工人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宣称无产阶级要通过革命来实现自己的解放,这一思想为工人阶级提供了指导。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重维度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重维度

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三重维度
马克思主义对于“行”有三重维度:理论行动、分析行动和实践行动,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行动系统。

马克思主义理论行动是马克思主义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在实践行动之前,必须先从理论上剖析和证明其正确性,要正确驾驭马克思主义实践,必须先形成清新的理论认识和高度的理论旗帜,这就是理论行动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分析行动,即发掘真实的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实现其真谛的发现,无论是处理各种机构、制度事务,还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社会问题,都必须以分析行动为前提,客观地观察社会现实,发掘其背后潜藏的社会问题;正是通过这种行动,重新审视社会问题,将社会问题理解为机构和制度的事实,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思考方式的具体操作,从而把马克思主义普遍性原理付诸于实践。

实践行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通过运用自身权力,以联结与实现的改变现实的方式,推进社会变革的行动,这是一种具有创意的行动,归源于马克思主义自由、民主、独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对三大精神的看法和认识

对三大精神的看法和认识

对三大精神的看法和认识
三大精神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我对这三大精神的看法和认识如下:
1.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矛盾和斗争推动发展的,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我认为这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能够揭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2.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生产、交换和分配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和不可持续性,并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于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寻求解决经济危机和社会不平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级阶段,包括了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揭露,以及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和实践。

我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预见和实践探索,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社会理论。

它强调解放生产力和消除剥削,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

总的来说,我认为三大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内容,它
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是人类社会理论与实践的宝贵财富。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三大精神,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谈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

谈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

当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测评。

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

在有人宣传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终结论的今天,这个评选结果的确令人深思。

在人类社会即将过去的1000年中,思想大师群星璀璨,马克思逝世已经100多年,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表明以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具有无穷的思想魅力,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160年了,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深入人心,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他的产生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在人类思想史上树立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一首先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他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

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理论和政治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告诉我们: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因而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等部分组成,是一个十分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按照恩格斯的论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正是这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客观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工人阶级在这一伟大革命变革中的历史使命。

二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马克思三个重要判断的重新认识与思考摘要众所周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时期曾经充满信心地认为:全世界无产者会联合起来,19世纪的“秘密”是工人阶级的解放。

然而,为什么马克思的设想没有能够实现?关键是马克思作为理论前提而提出的三个重要判断或者在当时就不能成立,或者后来的历史发展完全超出了马克思的设想而在事实上没有成为现实。

从19世纪中后期世界经济与政治事实出发,仔细分析马克思的这三大判断,有助于我们对国际共运或世界社会主义的诸多方面形成新的认识与见解。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三个重要判断;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马克思在给研究生上课或平时聊天时,经常会有人提出:“为什么在巴黎公社之后,欧美发达国家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革命?”“马克思凭什么断言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一定会联合起来?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革命有可能爆发吗?”如此等等。

应该说,这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并且至今困扰着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的认识。

面对这些问题,模棱两可、模糊是非的态度肯定是不可取的。

恩格斯在逝世前留下的《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一再坦承:“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我们”当然包括马克思在内,而“当时的看法”之所以最后被历史证明“只是一个幻想”,主要因为“当时的”马克思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及历史进一步发展的三个重要判断存在认识偏差。

『判断一:工人的生活“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马克思对后来被人们概括为“两个必然”的第一次完整表述,是在《共产党宣言》第一章最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是结论,在此之前,文章首先详细阐述“资产者和无产者”的产生及其内在对抗性矛盾;紧随其后,为了让结论更加坚定有力,马克思使用了三段论逻辑推导:大前提:在阶级社会里,“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小前提:在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工人的生活“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资产阶级“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结论:所以,“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社会再不能在它的统治下生存下去了,就是说,它的生存不再同社会相容了”。

大前提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出在小前提。

诚然,19世纪初期英、法等国工人阶级的生存状况确实非常糟糕。

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此做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另外我们从英国作家狄更斯和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中,能够获得更为形象生动的认识。

这既是当时爆发工人运动甚至是武装起义的条件,也是马克思分析工人异化劳动的可靠依据。

但是,马克思在对问题的分析中存在两方面失误:一是他没有看到在工业化早期阶段,所谓的工人阶级,其中大部分是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第一代或第二代移民。

他们进入城市和工厂之后,尽管从城市“文明人”的眼光来看,处境非常悲惨,几乎过着不是“人”的生活,然而和他们原来在乡村的状况比较,或许还有较明显的改善。

其情形可能恰如英国社会史家阿萨·布里格斯所分析:“工人们通常是在较高的工资和更大的社会机遇的吸引之下,而不是在强迫之下进入工厂的。

”另外,就是马克思没有充分意识到在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地位之后,特别是在大工业生产逐步走向成熟之后,就总体趋势而言,工人阶级的生活“随着工业的进步”,非但不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而是不断获得改善。

历史学家研究认为:“19世纪20年代之前英国工人的平均收入是呈递增趋势的”,而到19世纪中叶,开始真正“享受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大量物质利益”。

英国的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是享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其研究结果显示:工人的平均工资1875年较1862年提高了40%,而1900年则比1875年高出三分之一,比1850年提高84%;同时在1870—1900年间,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不但总体上“变得大为便利也更加丰富”,而且第一次“在工业社会获得了坚实的归宿和依托”。

资本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仍然存在,特别是在19世纪末,首都伦敦也仍然有3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中。

然而与此同时,大约70%的工人阶级却生活得比较舒适,他们“也开始享受工业文明的物质成果”,以前拼命工作都“无法赚取每日面包”的工人阶级现在“却丰衣足食,吃穿不愁”。

这在客观上,无疑大大缓解了工人阶级对于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异化感”(借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提法)。

当工人改善生活的愿望获得表达并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尤其是工人的物质生活在维持基本需求的基础上还不断有所提高,以暴力为内涵的革命是很难发生的。

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知道这些情况吗?或者,他们又是如何认识的呢?或许与恩格斯的工厂主身份有关,应该说是恩格斯最早指出这一事实。

例如在1858年10月给马克思的信中,恩格斯就认为英国无产阶级实际上已经“日益资产阶级化了”。

后来,马克思在1878年2月给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信中也坦率地承认:“由于1848年开始的腐败时期,英国工人阶级渐渐地、愈来愈深地陷入精神堕落,最后,简直成了‘伟大的自由党’即他们自己的奴役者——资本家的政党的尾巴。

”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后来多次提出这一观点,例如1882年9月12日给考茨基的信和1892年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二版序言。

相反,马克思却较少这方面的论述。

其实不但是英国,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大体差不多。

到了19世纪后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依然存在,但尖锐程度有所缓和;斗争仍在继续,然而“火药味”在减少。

客观地想一下:在工人的收入能够填饱肚皮,特别是一家老小的生活大体还过得去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愿意走上街头、流血牺牲?回顾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1871年巴黎公社是工人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方式建立自己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在发达国家惟一取得过短暂成功的一次尝试。

此后至今,欧洲范围就再也没有爆发过马克思所期待的“新的革命”;相反,一次次危机却不断推动这些国家生产的无限扩张和资本重组……『判断二:“工人没有祖国”』这也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判断,理由是当时的国家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完全体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为资产阶级服务,因而它不属于工人;另外还因为工人所受到的剥削、压迫是国际性的,而工人阶级的解放是一项“世界性的事业”。

这个判断是“全世界无产者”能够“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然而在马克思提出这个判断之后,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首先,世界现代化的前提是民族国家普遍建立,在现代国家与国家的纷争中,民族情感、民族大义通常超越于阶级情感、阶级矛盾之上。

为了更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欧洲历史上的民族及其国家问题稍作分析与回顾。

现代民族学研究认为,“民族”不同于“族群”,前者是与国家相联系的。

在欧洲古代,“民族”观念是非常模糊的,因为人们认同和效忠的对象主要是领地及其领主,“国家”在一定意义上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所谓“英格兰人”“法兰西人”等等也主要是一些地理概念,而不具有政治实体性质。

到了中世纪后期,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欧洲一系列战争不但造就出第一批现代意义的民族,而且促成了民族与国家的结合。

到17世纪末,欧洲逐渐进化为一个“国家社会”,主权原则和领土原则在国家间不断获得认可。

新兴的欧洲国家社会在国际法层面,被概括为“威斯特伐利亚模式”。

该模式产生自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平协议,但真正得到普遍遵守和成为国际交往的基础,是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即在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阻碍现代国家发展的最后障碍被消除了。

促使民族国家迅速成长的动力一方面来自工业化、现代化的需要。

因为工业化、现代化必须在一定的政治实体下进行,而民族国家是最有效的单位形式;同时工业化、现代化的不均衡发展必然造成不同“民族”间差距日益明显,竞争与冲突更加激烈,因而“民族”愈加需要“国家”提供保护和支持。

这在《共产党宣言》里,有着生动的描述:“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

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

由此必然产生的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

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和统一的民族。

”民族国家全面成长的推动力量还来自于外部:资本的全球扩张无不在国家支持下进行,扩张本身成为国家活动和权力增长的主要理由与源泉,成为民族优越感膨胀的基础;同时对于落后国家,反抗外来入侵和被殖民化也必然促成民族意识、“祖国”意识的全面形成和空前高涨。

于是19世纪中后期,势必成为民族国家广泛建立并得到巩固的时期。

——法国到路易·波拿巴第二帝国后期,政治上的长期动荡和反复终于相对稳定下来,同时国家也真正成长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随着50、60年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世界市场竞争的发展,1871年,长期分裂的德意志终于成为拥有共同语言、共同社会心理和共同经济利益的统一的民族国家。

——19世纪初,意大利人民就开始了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为目标的“民族复兴运动”,到1871年首都由都灵迁往罗马,终于实现了统一,意大利第一次开始以民族国家的形象出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

——美国虽然在独立战争结束后就获得了民族独立,但经过南北战争,才真正成为一个强大的、具有同质性的民族国家。

在将民族与国家相等同,民族国家的建立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的背景下,原本主要作为地理概念或种族概念的“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等等,也就具有了特定的政治内涵。

与此同时,国家也不再单纯是资产阶级的国家,而是整个民族的制度载体;“祖国”的民族性质远胜于阶级性质,如在普法战争期间,“法兰西万岁”成为整个国家或全民族的价值追求与奋斗目标。

其次,随着选举权的扩大和民主选举逐渐成为欧美国家建立政权的主要方式,工人阶级也开始参与国家政治和成为国家的“主人”。

现代国家之所以“现代”,主要在于政权的构成及其建立方式。

在近代自由主义政治思潮兴盛之后,“神圣权利”受到挑战和侵蚀,在固定领土和民族范围内的国民认同与忠诚,成为任何一个现代国家尤其是统治集团都不得不努力争取的内容。

国民认同与忠诚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获得:政治领域——普选权的扩大与兵役制;思想文化领域——义务教育和民族主义思想情感的培育;经济领域——税制与社会福利政策。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实现民族统一、国家统一后,西欧各主要国家的资产阶级都需要通过这些方面的成就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尤其是民主选举权的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