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原理及应用
![中子测井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a5238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b3.png)
中子测井原理及应用中子测井是油气勘探和开发领域常用的测井工具,它通过检测埋藏层中的中子强度变化来获取有关岩石成分、流体含量和孔隙结构等信息。
本文将对中子测井的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中子测井的原理主要基于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特性。
中子是核反应中不带电荷的粒子,可以穿透厚度较大的岩石层,并与原子核发生弹性散射或非弹性散射。
当中子穿过地层时,会与原子核发生散射,其中弹性散射使中子的能量损失,而非弹性散射会引起中子与原子核碰撞后释放出γ射线。
中子测井主要有三种类型:全反散射中子测井、氢反散射中子测井和共振中子测井。
全反散射中子测井是最常用的中子测井方法。
测井仪器发射中子束入井,中子在地层中与核子发生弹性散射,并回到测井仪器。
仪器检测到回散射的中子数,通过测量散射中子的能量损失来计算出地层中的处于中子束路径上的原子核的密度。
氢反散射中子测井主要是测量地层中氢的含量,因为氢含量与流体含量有关。
仪器发射中能量较高的中子入井,中子在地层中与氢发生非弹性散射,失去一部分能量,被探测器检测到。
通过测量散射中子的能量损失来计算地层中的氢原子的密度,从而估计出岩石中的流体含量。
共振中子测井是利用中子与原子核共振能级耦合的原理。
测井仪器发射中子束入井,中子在与地层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落入共振能级,通过共振吸收释放出γ射线。
测量这些γ射线的能量和强度,可以获取地层中特定原子核的密度和含量信息。
中子测井在油气勘探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中子测井可以提供岩石成分和密度信息,从而帮助确定地层的岩石类型和性质,判断潜在油气储集层的存在和质量。
其次,中子测井可以测量地层中的氢原子密度,从而帮助估计油气水饱和度和流体类型。
此外,中子测井在解释地震数据和构建地层模型时也发挥重要作用。
除了油气勘探领域,中子测井还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勘探、地质工程和环境行业。
例如,用于地下水勘探时可以通过测量含水层的水含量和孔隙度来评估地下水资源量和流动性。
中子测井和孔隙度的关系
![中子测井和孔隙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b0ffc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e.png)
中子测井和孔隙度的关系
中子测井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用来确定地层的孔隙度。
孔隙度是指岩石或土壤中孔隙的比例,它是岩石或土壤的重要物理性质,对于地质、工程和环境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中子测井通过测量地层中的中子散射来确定孔隙度。
中子是一种电中性粒子,能够穿透大部分物质而不受其影响。
当中子穿过地层时,会与地层中的原子发生散射作用。
不同种类的原子对中子的散射效应不同,从而可以通过测量散射中子的能量来确定地层中的原子组成和孔隙度。
中子测井仪器中通常包含一个放射源和一个探测器。
放射源会产生中子,并将其发射入地层中。
当中子与地层中的原子发生散射时,探测器会测量散射中子的能量。
根据散射中子的能量与原子组成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地层的孔隙度。
孔隙度是地层中的孔隙空间占总体积的比例,它对于石油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在石油勘探中,孔隙度可以帮助确定油气储层的含油含气量,从而指导开发策略。
在水资源开发和环境工程中,孔隙度可以帮助评估地下水储量和水文特征,从而指导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
中子测井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石油、水资源和环境等领域。
通过测量地层中的中子散射,可以确定
地层的孔隙度,为地质和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第四章核测井—中子测井
![第四章核测井—中子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262c872367ec102de2bd8982.png)
(四)热中子扩散与被俘获 形成热中子后, 中子不再减速, 热中子与周围介质的 原子核处于热平衡状态,热中子不停地运动着,中子与物 质的作用进入扩散与被俘获阶段。 1.热中子的扩散 热中子在介质中的扩散与气体分子的扩散相似,即从 热中子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扩散,一直到被原子 核俘获为止。 2.俘获核反应 靶核俘获一个热中子而变为处于激发态的复核,恢复到 基态时,以辐射射线方式释放能量,这种反应叫做辐射俘 获反应,或称(n,γ)反应。
由地层对中子减速和俘获的两个特性可知,中子- 伽马 射线强度决定于岩层的含氢量和含氯量,其中含氢量多少 反映岩层的孔隙度大小,含氯量反映地层水的矿化度高低。 这就是中子-伽马测井研究煤层特性的原理。
二、中子-伽马射线与源距的关系 由于计算公式较复杂,通常采用实验的办法来定量研 究,下面讨论不同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情况下,中子-伽马射线的特点。
(二)中子源 由于自由中子的平均寿命较短,自然界中往往不存在 自由中子 ,所以必须通过核反应获得中子。 比较简单的中子核反应有(α,n)、(d,n)、(p,n) 及(γ,n) 等。 1.中子源的主要性质 通常选用一些轻原子核作为靶核,这是因为带电粒 子轰击靶核要受到库仑力的排斥,它们与轻核反应时能 量不需要太高,较易实现。测井中所用的中子源常选用 9 3 4 Be和1 H作靶材料。 描述中子源主要特性除了本篇第三章第一节已讲的 活度、半衰期、能量外,还经常用到“产额”这个概念。 所谓产额,就是每个轰击粒子在靶上产生的中子数。
线称为次生活化伽马射线。 对测井有实际意义的活化核反应有硅化核反应和铝 化核反应,称为硅、铝测井, 用以识别岩性和测定泥质 含量。
(三)快中子的弹性散射和减速过程 1.快中子的弹性散射 快中子由中子源发射出来后,在与原子核发生1~2 次 非弹性散射中,很快就失去很大的能量而不能发生非弹 性碰撞和(n,p)核反应,这时中子与原子核的作用转入了 以弹性碰撞为主散射过程。
地球物理测#(第三章)中子测井
![地球物理测#(第三章)中子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c7ff4e1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c.png)
中子测井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能够测量地层的孔隙度、含油饱 和度等参数,不受地层水矿化度 影响,测量精度较高。
缺点
对地层岩性敏感度较低,不适用 于所有地层,且对放射性同位素 源依赖较大。
03
中子测井的实际应用
油气勘探中的中子测井
确定地层孔隙度
中子测井通过测量地层中热中子的衰 减程度,可以推算出地层的孔隙度, 进而评估油气储量。
智能化和自动化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中子测井数据的自动解释和异常 检测。
中子测井与其他地球物理方法的结合
与电阻率测井结合
利用中子测井和电阻率测井的互补性,提高对地层性质的识别精 度。
与地震勘探结合
将中子测井与地震勘探数据相结合,提高对地下构造和油气藏的探 测精度。
与磁力勘探结合
利用中子测井与磁力勘探的联合测量,实现对地层和油气藏的全方 位探测。
中子源的选择与使用
放射性同位素源
常用的有镅-241和铯-137等,具有稳定、安全、 寿命长的特点,但需定期更换。
加速器源
能够产生高能中子,适用于深井和复杂地层,但 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
混合源
结合同位素源和加速器源的特点,具有较好的综 合性能。
中子探测器的设计与选择
01
02
03
探测器材料
常用有锗、硅等半导体材 料,要求具有高灵敏度、 低噪音和稳定性。
识别油气层
确定地层岩性
中子测井通过测量地层中热中子的速 度和扩散系数,可以推断地层的岩性 和矿物组成,进而评估油气勘探的潜 力。
中子测井能够检测到地层中的油气层, 通过测量地层中氢的含量和分布,判 断油气层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煤田勘探中的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和孔隙度的关系
![中子测井和孔隙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ab051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b.png)
中子测井和孔隙度的关系
中子测井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用于确定岩石中的孔隙度。
中子测井仪器发射中子束到岩石中,中子与岩石中的核发生作用,
产生散射,通过测量散射中子的能量和数量来推断岩石的孔隙度。
中子测井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中子测井测量的是岩石中的氢含量,而孔隙度是指岩石
中孔隙的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由于水和油等流体中含有丰富
的氢原子,因此中子测井可以间接地反映岩石中的孔隙度。
当岩石
的孔隙度增大时,岩石中的流体含量也会增加,从而导致中子测井
测量到的散射中子数量增加。
其次,中子测井测量的是岩石中的总含氢量,而孔隙度则是反
映岩石中孔隙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在一定条件下,孔隙度越大,岩
石中的含氢量也会相应增加,这会对中子测井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此外,中子测井还可以通过测量散射中子的能量来推断岩石的
密度,而岩石的密度与孔隙度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孔隙度较大的岩石密度较低,孔隙度较小的岩石密度较高,这种关
系也会影响中子测井的测量结果。
综上所述,中子测井和孔隙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子测井可以通过测量岩石中的氢含量来间接反映孔隙度的大小,但需要结合岩石密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在实际勘探和开发中,中子测井技术可以为确定储层孔隙度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
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f8e01641f7ec4afe04a1df37.png)
弹性散射的结果是使中子减速。
能量较低的快中子(5mev以下)通常 以这种作用为主。
一、中子源及岩石的中子特征 ①快中子与地层间的作用
使原子核活化:
快中子与稳定的靶核作用,生成新的 放射性核素,新的放射性核素发生核衰变 产生伽马射线。
活化作用的结果:
Ⅰ中子被吸收 Ⅱ产生伽马射线(称为活化伽马射线)
一、中子源及岩石的中子特征
e r1 / Le e r1 / Lt K1 KQL N t1 2 2 r1 4Dt ( Le Lt ) r1
2 t
r2 / Le r2 / Lt K1 KQL2 e e t Nt2 2 2 r2 4Dt ( Le Lt ) r2
地层中是否存在使中子容易发生非弹性
散射和弹性散射的核素;
中子与核素之间每发生一次作用,其能量损
失的多少。
一、中子源及岩石的中子特征
⑤地层的减速特性
研究结果表明:
中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散射的几率最大(45%)
中子与氢核每发生一次散射损失的能量最大
(≈100%) 所以,地层对快中子减速能力主要取决于地 层中的含氢量。含氢量越多,则对快中子的减速 能力越强。
N f (H )
二、超热中子测井(井壁中子测井SNP)
原理
④超热中子的测量结果(计数率):
N f (H )
H (1 )H ma H f
对于某一类岩石,Hma= C1,当Hf=C2时, H的值的高低就仅由φ决定。
二、超热中子测井(井壁中子测井SNP)
原理
⑤超热中子的输出(记录的内容): 在已知岩性和孔隙流体的条件下用各种 孔隙度的岩石对测井值进行刻度就可确定:
中子密度测井
![中子密度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67985e1c6c175f0e7cd13726.png)
快中子从发出到10-8~10-6秒内发生非弹性散射 在10-6~10-3秒发生弹性散射。
12
井壁中子测井
13
通过中子源发射快中子,照射地层减速形成热中子或者超热中子,中 子探测器探测热中子或者超热中子的密度。不同地层,减速能力不同, 计数率不同,以此来寻找储集层、确定孔隙度的一类测井方法,包括 热中子测井、补偿中子测井和超热中子测井(也称井壁中子),统称 中子孔隙度测井。
1)饱和淡水纯石灰岩的含H指数 H=Hma(1-por)+Hw*por 中子孔隙度测井在饱和淡水的纯石灰岩刻度井中进行含H指数刻度, 使它测量的含H指数即为饱和淡水纯石灰岩的por。 饱和淡水地层:砂岩: φN略小于φ;白云岩: : φN略大于φ; 石灰岩: : φN等φ;以上是骨架宏观减速能力不同造成(砂岩骨 架的宏观减速能力小于石灰岩,白云岩骨架的减速能力大于石灰 岩),这种差别是中子测井的岩性影响,也是识别岩性的依据。
15
2、孔隙度的影响 地层中所有核素中,H核减速能力远远超过其他核素。因此,地层减速能力取决于地层 总H含量,H主要存在于孔隙流体中,因此孔隙度增大,减速能力增强。 3、源距对计数率的影响 孔隙度、岩性不同,造成超热中子的空间分布不同。 孔隙度增大,减速长度越小,则在源附近的超热中子越多; 孔隙度越小,减速长度越大,则离源较远的空间超热中子越多。 探测器离源较近:孔隙度越大,计数率越高 探测器离源较远:孔隙度越大,计数率越低 探测器离源某一位置:计数率与孔隙度无关,对应零源距。实际应用的均为长源距中子 测井。 4、地层含H指数 氢是最重要的减速剂,因此,H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地层的减速能力,实际应用含H指数 来反映地层中H元素的多少。根据规定,淡水含H指数为1,而任何其他物质的含H指数 将与其单位体16积内的H核素成正比。
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5d3eef3887c24028915fc3b8.png)
• Φ=ΦN/(1+Shr((ΦN)hr-(ΦN)mf)/((ΦN)mf-(ΦN)ma) • ΦN=(ΦN-(ΦN)ma)/(ΦN)mf-(ΦN)ma)为中子测井视孔隙度 • 有油气影响对,ΦN减小,计算孔隙度低。
• • • • • • • • • • • • •
利用上求Φ时,对于油(Φ N)hr=ρ油-1.03 对于气(Φ N)hr=2.25ρ气 ρ油和ρ汽分别表示油和气的密度 用(ΦN)sh表示泥质的中子孔隙度,若孔隙中充满水时 Φ=(ΦN-(Φnma))/((ΦN)f-(ΦN)ma-SH(ΦN)sH-(ΦN)ma(ΦNf-ΦN)ma 若探测范围内充填泥浆滤液和残余油气时 Φ= (ΦN-(ΦN)ma)/((ΦN)mf-(ΦN)ma) -SH((ΦN)sh-(ΦN)ma)/((ΦN)mf-ΦN)ma) -ΦShr((ΦN)hr-(ΦN)mf)/((ΦN)mf-(ΦN)ma) Φ=(ΦN-SH((ΦN)sh-(ΦN)ma)/((ΦN)mf-(ΦN)ma)) /(1+Shr((ΦN)hr-(ΦN)mf)/((ΦN)mf-(ΦN)ma)) 中子测井孔隙度 ********用中子测井计算的孔隙度是地层的含氢孔隙度或总孔隙度,当地层中有含氢 量很高的石膏存在时,计算的孔隙度比实际值偏高,此时,需求石膏含量加以校正。
• 六、刻度 • *******
• •
• •
• • • • • • •
• • • • • • •
石膏层:中子-中子和中子-r测井曲线上显低值,自然r上为低值(含结晶水) 岩盐层:中子-中子低值,中子-r高值。 ②中子测井确定地层的孔隙度 中子测井读数是和岩石中含氢的总量有关,所以它反映的是总孔隙度。 含氢指数:单位体积中的氢原子数与单位体积纯水中氢原子数之比。 • VH= VmaHma+VΦHf Φ、Φma、Φf 中子孔隙度与含氢指数呈正比 • ΦN=(1- Φ)(ΦN)ma+ Φ(ΦN)f • Φ=((ΦN-(ΦN)ma)/((ΦN)f-(ΦN)ma) 一般ΦN刻度是用石灰岩刻度的 流体(水)的中子孔隙度(ΦN)f=1 (ΦN)ma对于不同岩石,不同中子测井法、有不同的值,见表2-6。 地层为含油气纯地层 ΦN=(1- Φ)(ΦN)ma+Φ(ΦN)mf(1-Shr)+ΦShr(ΦN)hr Φ =(ΦN-(ΦN)ma)/((ΦN)mf-(ΦN)ma) -(ΦShr· ((ΦN)hr-(ΦN)mf)/((ΦN)mf-(ΦN)ma)
第四章核测井-中子测井1
![第四章核测井-中子测井1](https://img.taocdn.com/s3/m/12bd542a5acfa1c7ab00cc4d.png)
2.斯伦贝谢公司(GST)
输出的各种比值曲线及其意义
比值
测量性质
参数名称
符号 其它意义
C/O
非弹性射散射
指示油气
COR Φ ,岩性
Cl/H
俘获
指示含盐量比值 SIR Φ、Sw Vsh
H/(Si+Ca) 俘获
指示孔隙度比值 PIR 岩性, Φ
Fe/(Si+Ca) Si/ (Si+Ca)
俘获
指示铁含量比值 IIR
俘获及非弹性射散 指示岩性的比值 LIR 射
Vsh、获及非弹性射散 指示硬石膏含量 AIR
射
的比值
岩性
元素俘获ECS测井简介
(ECS:Elemental Capture Spectroscopy )
1.仪器结构和测量原理:
AmBe中子源,发射5Mev的中子
锗酸铋 BGO闪烁晶体探测器(对高能的伽马 光子探测效率高),记录非弹性散射伽马和俘获 伽马能谱 解非弹性散射伽马(占15%)谱,得到 C,O,Si,Ca,Fe等元素的含量 解俘获伽马(占85%)谱,得到 H,Cl,Si,Ca,S,Fe,Ti,Gd,K等元素的含量
H K Na x
M
1 cm3物质中的氢原子核数
H K Na x
M
式中: x ——每个分子中的氢原子数 K ——待定系数
淡水:H=1,x=2,=1,M=18, 代入得:H=kNa2/18=1,kNa=9
H 9x
M
3.油气的含氢指数
油气的分子式为:CHx 分子量为:12+x 密度为:h
中子寿命测井:发射快中子,测量俘获伽马 计数率
三、中子的探测
5 B10 0 n1 3 Li7 α 2.792MeV 3 Li6 0 n1 1 H3 α 4.780MeV
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689d51d028ea81c758f5781a.png)
• 地层对热中子的俘获截面越大,则对热中 地层对热中子的俘获截面越大, 子的俘获能力越强, 子的俘获能力越强,热中子扩散距离及寿 命越短。 命越短。 • 氯核素的俘获能力强。 氯核素的俘获能力强。
– 地层水(地层水矿化度) 地层水(地层水矿化度)
NMR
• 中子测井反映的是地层中含氢指数,因此 天然气水合物中子测井响应取决于单位体 积的氢原子数。当水合物形成时,要从相 邻地层中吸收大量淡水,同时单位体积水 合物中有20%的水为固态甲烷所取代,这就 导致一单位体积沉积物内的含氢量大大增 加。即便因水合物形成引起的沉积物密度 降低会减少沉积物的含氢量,但最终还是 会导致单位体积内沉积物的含氢量增加, 从而导致中子孔隙度增加。
中子测井的类别
• 超热中子测井(SNP)—井壁中子测井 (SNP) 井壁中子测井
– 由快中子源发出的快中子在地层中运动,与地 由快中子源发出的快中子在地层中运动, 层中的各核素发生弹性散射,能量逐渐减小, 层中的各核素发生弹性散射,能量逐渐减小, 速度降低,成为超热中子, 速度降低,成为超热中子,其减速过程的长短 与地层中的核素类型及数量有关。 与地层中的核素类型及数量有关。 有关 – 探测探测器周围中子变为热中子之前的超热中 子密度,以反映地层的中子减速特性, 子密度,以反映地层的中子减速特性,进而计 算储层孔隙度和对储集层进行评价。 算储层孔隙度和对储集层进行评价。
• 热中子测井(CNL)—补偿中子测井 (CNL) 补偿中子测井
– 由中子源发出的快中子在周围介质中减速成热 中子, 中子,探测热中子密度的测井方法叫热中子测 井。 – 补偿中子测井一是通过测量热中子计数率,确 补偿中子测井一是通过测量热中子计数率, 定地层的减速能力, 定地层的减速能力,判断地层岩性和计算地层 孔隙度的一种测井方法。补偿中子测井CNL CNL是 孔隙度的一种测井方法。补偿中子测井CNL是 较好的一种热中子测井方法。 较好的一种热中子测井方法。
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fe7d7d5a9b6648d7c1c746ee.png)
Lf 定义为:
def
Lf
ln(E0 / Et)
(sH 's ')(sH 3s ')
Σs.H 岩石中氢的宏观散射截面 ζ’除氢以外岩石对中子的能量减缩 Σ’s除氢以外岩石中的宏观散射截面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4、热中子扩散和俘获
(1) 热中子的扩散
中子测井
二零一四年六月十七日
中子测井(NUETRON LOGGING):种用中子和地层的相互 作用的各种效应,来研究钻井剖面地层性质的各种测井方 法的总称。它包括中子—热中子、中子—超热中子、中子 —伽马测井、中子活化测井以及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测井 和中子寿命测井等具体方法。
测井时,由下井仪器中的中子源向地层发射快中子, 快中子在地层中运动与地层物质的原子核发生各种作用, 由下井仪器的探测器探测超热中子、热中子或次生伽马射 线的强度,研究地层的孔隙度、岩性及孔隙流体性质等地 质问题。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2、快中子对原子核的活化
快中子除发生(n,n’)反应外,还可发生(n,a),(n,p )核反应。这些反应产生新原子核。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放 射出带电粒子和γ射线,其中伽马射线称为次生活化伽马射线 。
活化测井:如:硅测井,铝测井,钙测井,氯测井
硅活化:
14 Si 28 0 n1 13 Al 28 1p1
(4)热中子寿命τ
从热中子的生成时起到它被吸收为止所经过的平均时间, 在数值上等于平均扩散自由程(1/Εa)与热中子平均速 度的比值。它和宏观俘获截面的关系为: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6) 岩石宏观散射截面
中子测井原理
![中子测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5d680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f.png)
中子测井原理中子测井是一种利用中子与地层中核子相互作用的物理现象来确定地层孔隙度、含水量和岩石类型的测井方法。
它是目前油田勘探开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测井技术,具有测井深度范围广、测井响应灵敏、测井解释简便等特点。
中子测井原理的理解对于油田勘探开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中子测井原理的核心在于中子与地层中核子的相互作用。
当中子进入地层后,会与地层中的核子(主要是氢核)发生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是指中子与核子碰撞后改变方向但能量不变,非弹性散射是指中子与核子碰撞后能量发生改变。
通过对中子在地层中的散射过程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地层的孔隙度、含水量等信息。
在进行中子测井时,通常会使用中子发生器和探测器。
中子发生器会产生一定能量的中子束,这些中子束会照射到地层上并与地层中的核子发生相互作用。
探测器则用于检测散射后的中子,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通过分析这些电信号的强度和时间分布,可以得到地层中核子的散射信息,进而推断地层的性质。
中子测井原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用于确定地层的孔隙度。
由于中子与地层中的核子相互作用,不同孔隙度的地层对中子的散射响应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中子测井来估算地层的孔隙度。
其次,中子测井还可以用于确定地层的含水量。
由于地层中的水含有氢核,因此对中子的散射响应也不同于其他地层成分,通过对中子的散射信号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地层的含水量。
此外,中子测井还可以用于识别地层的岩石类型。
不同类型的岩石对中子的散射响应也不同,通过分析中子的散射信号,可以推断地层的岩石类型。
总的来说,中子测井原理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它通过对中子与地层核子相互作用的测量和分析,可以得到地层的孔隙度、含水量和岩石类型等信息。
在油田勘探开发中,中子测井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为勘探开发工作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和数据支撑。
通过深入理解中子测井原理,可以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并取得更好的勘探开发效果。
中子测井原理
![中子测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a9abf99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9.png)
中子测井原理中子测井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它通过测量地层中子散射的特性来获取地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信息。
中子测井原理是基于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通过测量中子在地层中的散射情况来推断地层的性质。
本文将对中子测井原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该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子测井原理的基本过程是,测井仪器向地层发射中子,中子与地层原子核发生散射,然后测量散射中子的能量和数量。
根据散射中子的能量和数量,可以推断地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参数。
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主要有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两种情况,它们对应着不同的物理现象。
在弹性散射过程中,中子与原子核碰撞后改变方向,但能量基本不变。
而在非弹性散射过程中,中子与原子核碰撞后会失去能量,这种过程通常会导致中子的散射损失。
通过测量中子的散射能量和数量,可以区分出地层中的不同元素,并推断地层的性质。
中子测井原理的关键在于对中子与原子核相互作用过程的准确理解和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中子测井技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包括时间中子法、反散射中子法、电子共振中子法等。
这些方法在测井仪器设计、数据处理和解释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中子与地层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来获取地层参数。
中子测井技术在石油、地质、水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提供地层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重要参数,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
同时,中子测井技术也在地下水、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总之,中子测井原理是基于中子与地层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来获取地层参数的技术。
通过对中子散射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推断地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重要参数,为地质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信息。
中子测井技术在石油、地质、水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地质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九章--中子测井分析
![第九章--中子测井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576c8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b.png)
地层
探测器
井眼
中子源
图9-1、井壁中子测井仪示意图
图9-2:孔隙度相
同时,白云岩、
石灰岩、砂岩的减
速长度依次增加;
减 速
岩性相同,随含水 长
孔隙度的增加,减 度
速长度减小,减速
能力增加。
砂岩 石灰岩
白云岩
孔隙度
图9-2 减速长度与孔隙度的关系(饱含水纯地层)
超热中子在空间的分布规律:以源为球心, 呈对称分布,即超热中子密度在整个球面上是相 同的。距源某一距离处,超热中子密度与介质的 减速能力有关,减速距离越短,则在源附近的超 热中子密度越大;反之,在远处超热中子密度大。
产生的几率与中子能量有关,中子能量越 高,产生的几率越大。
结果:1)、快中子能量降低; 2)、产生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 3)、快中子与不同靶核产生的非弹性散
射伽马射线的能量不同
2、快中子对原子核的活化 快中子与稳定的原子核作用会发生(n,
α)、(n,p)核反应。生成新的放射性核 素。此作用为活化核反应。
4 Be9 2 He4 6C12 0 n1 Q(5.701MeV )
加速器(脉冲)中子源(D-T中子源):
D T 2 He4 0n1 17.588MeV
二、中子与物质的作用 根据入射中子的能量,中子与物质的作用分
为: 1、快中子非弹性散射 快中子先被靶核吸收形成复核,而后再放出
一个能量较低的中子,靶核处于较高能级的激 发态,激发态的靶核以伽马射线的形式释放出 能量以回到基态,释放出的伽马射线为非弹性 散射伽马射线,此作用为非弹性散射。
特点:活化形成的新核素,油一定的半衰期, 其衰变产生的伽马射线为活化伽马射线。
如 Si28 (n, p)Al28 ,
中子测井
![中子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bfb7dfc46137ee06eff918bf.png)
中子测井一、超热中子测井用点状同位素中子源向地层发射快中子,在离源一定距离的观察点上选择记录超热中子的测井方法叫超热中子测井。
超热中子测井仪器有普通管式和贴井壁两类,用后一种仪器进行测井通常称为井壁中子测井。
1. 超热中子测井原理1) 地层的含氢指数 前面已经讲过,地层对快中子的减速能力主要决定于它的含氢量。
含氢量高的地层宏观减速能力大、减速长度小。
为了方便,在中子测井中把淡水的含氢量定义为一个单位,用它来衡量所有地层中其物质的含氢量。
单位体积的任何物质中氢核数与同样体积的淡水中氢核数的比值,称为该物质的含氢指数,用H表示。
H与单位体积介质里的氢核数成正比,因而它可用下式表示(9.6.1)式中ρ是介质密度,单位为克/厘米 3;M是该化合物的克分子量;x是该化合物每个分子中的氢原子数;K是比例常数。
2) 纯水的含氢指数按规定,淡水的含氢指数为1,由此确定出(9.6.1)式中的K值。
因水的分子式为H2O,所以x=2,M=18,而水的密度ρ=1,由此求出K=9。
代入上式得(9.6.2)用(9.6.2)式可求出任何密度为ρ、分子量为M且每个分子中有x个氢核的单一分子组成的物质的含氢指数。
3) 盐水的含氢指数NaCl溶于水后占据了空间,而使盐水的氢密度减小。
计算盐水含氢指数的一般公式为(9.6.3)-8)。
式中ρw为盐水的密度,p为NaCl的浓度(单位为ppm×10在测裸眼井时,地层一般都有侵入,中子测井探测范围内的水的矿化度,可以认为与泥浆滤液的矿化度基本相同。
4) 油、气的含氢指数液体烃的含氢指数与水接近,然而天然气具有很低的氢浓度,并且随温度和压力而变化。
因而当天然气很靠近井眼而处于探测范围时,中子测井测出的含氢指数就较小。
烃的含氢指数可根据其组分和密度来估算。
分子式为CH X(其分子量为12+x)和密度为ρh 的烃的含氢指数为(9.6.4)3,用此式可算出甲烷(CH4)的含氢指数为2.25ρ甲烷,而石油(nCH2)的含氢指数为1.28ρ油。
中子测井原理
![中子测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2d7de4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f.png)
中子测井原理中子测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和地质勘探领域的测井技术,它利用中子与原子核发生作用的原理,通过测量中子在岩石中的衰减情况,来获取地层岩石的物性参数。
中子测井原理的核心在于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提供有关地层中岩石类型、孔隙度、含水量等重要信息,为油气勘探和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中子测井的原理基于中子与原子核的作用机制,当中子入射到岩石中时,会与岩石中的原子核发生作用。
这种作用主要包括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和吸收三种方式。
在这些相互作用中,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是主要的作用方式,而吸收则相对较小。
通过测量中子在岩石中的散射和吸收情况,可以得到有关地层岩石性质的信息。
在中子测井中,中子源发射中子束,中子束经过减速剂减速后进入地层,与地层中的原子核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中子束会发生散射和吸收,散射和吸收的情况取决于地层岩石的物性参数,如孔隙度、含水量等。
测量探测器接收到的散射和吸收信号,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可以得到地层的物性参数信息。
中子测井原理的关键在于根据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推断地层岩石的物性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对中子测井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可以获得地层的孔隙度、密度、含水量等重要信息,为油气勘探和地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中子测井原理是基于中子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测量中子在地层中的散射和吸收情况,来获取地层岩石的物性参数信息。
这种测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和地质勘探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为地下岩石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地层的储集性能和勘探潜力。
中子测井介绍
![中子测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8370813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9.png)
岩石对热中子的宏观俘获截面Εa:
微观俘获截面σ:一个原子核俘获热中子的几率; 宏观俘获截面Εa:一立方厘米所有原子微观俘获截面的总和。常 见元素中:
几种核素的微观俘获截面
Cl
H
C
O
Mg
31.6Βιβλιοθήκη 0.329 0.0045 0.0016
0.40
Ag
Si
Ca
0.215 0.13
0.43
结论:氯元素的俘获截面最大。岩石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主 要取决于含氯量(矿化度、地层水含量)
内容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第二节 超热中子测井(探测超热中子密度SNP) 第三节 补偿中子孔隙度测井(探测热中子密度CNL) 第四节 中子伽马测井 (探测伽马射线NG)
第一节 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一、中子和中子源 二、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三、中子探测器
一 、中子和中子源
1.中子
中子—— 原子核中不带电的中性微小粒子, 与质子以很强的核力结合在一起。
快中子+靶核=>激发态复核=>能量较低中子+非弹性散射伽玛 射线=>基态靶核
特点:将入射中子靶核作为一个系统,碰撞前后能量(动能) 发生损失,所以是非弹性散射,或称(n,n’)核反应,放 出的伽马射线称为非弹性散射伽马射线。
能量大于14MeV的中子发生非弹性散射的几率较大, 而能量<5MeV的中子发生非弹性散射的几率较小。
中子测井
利用中子和地层的相互作用的各种效应,来研究井剖 面地层性质的各种测井方法的总称。它包括中子—热中 子、中子—超热中子、中子—伽马测井、中子活化测井 以及非弹性散射伽马能谱测井和中子寿命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第九章中子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第九章中子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67812cb90975f46527d3e16f.png)
通过电解海水,可以得到大量的氘;锂也 要从海水里提取,但要比提取氘难度大
2006年,中国、印度、日本、俄罗斯、韩国、 美国和欧盟的代表在法国(反应堆地址所在国) 签署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ITER) 联合实施协定,总投资额为100亿欧元,欧盟承 担50%;预计35年
V3(水)
N= V3 Hw= 3
V1( 石灰岩)
V2(气) V3(水)
N< V3 Hw= 3
三、补偿(热中子)中子孔隙度测井(CNL)
1.仪器
同位素中子源:产生5MeV快中子
近探测器(35 40cm) 远探测器(50 60cm) 得到热中子计数率
比值
API单位
中子孔隙度
记录孔隙度曲线(视石灰岩孔隙度单位)
1 H 3 1H 2 2 He 4 0n1 17.588 Mev
14Mev 靶
用直流高压加速到0.126Mev能量
优点:强度高,发射单色中子,可人为控制 (产生脉冲中子) 缺点:寿命短,一般只有几百个小时
核聚变(核能) 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而释放能量
最常见是氘和氚聚合成较重的氦,释放出能量
热中子的寿命τ:中子从变为热中子的瞬间 起,到被吸收的时刻止,所经过的平均时间。
1
v a
4、超热中子和热中子通量的空间分布 中子通量:每秒钟内通过1cm3岩石的中子数
中子探测器的计数率与中子通量成正比
超热中子的通量:
e (r)
er / Le
4Der
热中子的通量: t (r)
3-3中子测井
![3-3中子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6375d0cada38376baf1fae1e.png)
出电离能力很强的带电粒子来记录中子。
目前广泛应用的有三类探测器,即硼探测器、锂 探测器、氦三(He3)探测器。
利用核反应所产生的带电粒子等使探测器的计数 管气体电离形成脉冲电流,产生电压负脉冲,或使探测 器的闪烁晶体形成闪烁荧光,产生电压负脉冲来接收记 录中子。 探测超热中子与探测热中子的探测器的区别在于: 前者在探测器外层加有对热中子吸收能力很强的镉,吸 收掉热中子,以增大对超热中子的计数效率。
τ 当地层中含有高俘获截面的核素时,τ就大大减小。 t
高矿化度水层的τ要比油层小得多,因此可以确定油水界面 式中为热中子移动速度,常温下,=0.22cm/s, 和区分油水层。 所以上式可写成: 4.55
a
1
τ t
a
三、中子探测器
中子测井探测的是超热中子和热中子。利用超热
中子、热中子和探测器物质的原子核发生核反应,放
弹性散射截面(b) 9.5 10.0 1.7 4.2 4.8 45.0
每次散射的 最大能量损失(%) 8 10 12 21 28 100
热化所需平 均散射次数 371 316 261 150 115 18
可以看出,氢(H)是对中子的最好的减速核素。所以,
中子减速过程的长短,物质对中子的减速能力的 大小和物质所含核素的种类以及数量有关。
平均散射次数列于下表:
核素名称 钙 Ca 氯 Cl 硅 Si 氧 碳 氢 O C H 弹性散射截面(b) 9.5 10.0 1.7 4.2 4.8 45.0 每次散射的 最大能量损失(%) 8 10 12 21 28 100 热化所需平 均散射次数 371 316 261 150 115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活化: 20 Ca 48 0 n1 20 Ca 49
钙是碳酸盐岩的指示元素。
氯活化:
17 Cl 37 0 n1 17 Cl 38
特点:反应过程中,中子被吸收,产生新核,这 些新核有些具有放射性。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1
中子和中子加源速器中子源
加速器中子源
或称脉冲中子源:用人工的方法(加速器)加速带 电粒子,去轰击靶核,产生快中子,特点是人为控 制脉冲式发射。
如(D-T)中子源:利用加速器夹带电粒子氘核加速 到0.126MeV的能量,然后轰击靶核氚,生成α粒子 和中子,中子的能量平均为14Mev。
(4)能量减缩ζ:每次碰撞后中子能量的自然对数差的平均值,表示
物质对快中子的减速能力。
1 ( A 1)2 ln A 1
当A 10:
2A A1
2/(A 2/3)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n
• 中子与化合物的弹性散射
i Ni si
又有
13 Al 28 14 Si28 Q
快中子能量14MeV,反应截面为0.22b,Al28的半衰期2.3min, 发射伽马光子的能量为1.782,探测之可以探测硅的含量。有 效区分砂层和碳酸盐岩 。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铝活化:
13 Al 27 0 n1 12 Mg 27 1p1
0.03eV—100eV 热中子约为0.025 eV, 热中子标准速度2200 m/s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1
中子和中子源
2、中子源:将原子核中的中子释放出来的装置。
质子和中子在核中存在很强的核力作用,要使 之从核中释放出来,必须提供足够的能量。用高能 (带电)粒子轰击作靶的原子核,引起核反应,释 放出中子。一般选用轻原子核作靶核(A小,结核能 小,易产生中子),如4Be9和1H3。
0.40
0.215
0.13
0.43
结论:岩石对热中子的俘获能力主要取决于含氯量 (矿化度、地层水含量)。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另外:硼的Εa =710b,即使含量微小,也对测井将会有很 大影响。即使硼B含量很少,也会造成地层水或岩石宏观俘 获截面的显著增大,现在发展了注硼中子寿命测井。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7) 减速时间τf和减速长度Lf 减速时间τf:快中子从初始能量E0减速为热中子能量Et所需时间; 减速距离L:在减速时间内,中子移动的直线距离。
减速距离平方的平均值
2
L
6 ln(E0 / Et)
(sH 's ')(sH 3s ')
D T 2 He 4 0 n1 17.588 Mev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1
中子和中子源2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3
中子探测器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1、快中子的非弹性散射 高能快中子与地层发生作用时,快中子被靶核吸收
形成复核,然后放出能量较低的中子,靶核仍处于激发 态,而激发态的核放出特定能量的伽马射线后回到基态 。例如,12C和16O都能与14Mev的中子发生非弹性散射而 激发释放出γ射线,这是C/O能谱测井的基础。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1
中子和中子源
(4)中子的分类
当中子与原子相互作用时,和核外电子几乎没有 库仑力作用,而直接与原子核碰撞,其反应几率主要 取决于核的性质。因此,中子入射物质后,主要是与 原子核发生作用。中子能量不同(速度不同),它与 物质相互作用的行为也就大不相同,因此,目前使用 的中子测井包括使用同位素中子源和加速器中子源, 提供不同能量的快中子。
(3)弹性碰撞能量损失
弹性碰撞能量损失与靶核的A、入射中子能量E0及散射角φ(中 子散射方向和入射方向的夹角)有关。当为正碰撞时,中子损失能
量最大。实验证明,中子一次弹性碰撞可能损失的最大能量和平均
能量分别为:
E max
(1 a)E0 , a
( A 1) 2 , E A1
2A ( A 1)2
如镅铍(Am-Be)中子源,利用镅衰变产生的a粒子去轰击铍,引 起核反应释放出中子,产生中子能量平均为5Mev。
95 Am24193 Np237 2 He4 (a) 4 Be9 2He4 6 C12 0n1 Q(5.701Mev)
产生的中子的平均能量是5MeV。该类中子源的特点是连续发射中子。
快中子经减速到能量与地层原子处于热平衡状态时, 中子不再减速,而像气体分子一样处于扩散过程。由密度 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区域扩散,直到被地层原子核俘获为 止。
(2)辐射俘获核反应
靶核俘获一个热中子而变为激发态的复核,然后, 复核放出一个或多个几个光子,回到基态。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的平均对数能量减缩
i 1 n
Ζi为第i种核的平均对数能量减缩;
Ni si
i 1
Ni为单位体积物质中第i种核的个数;
σsi为第i种核的微观散射截面,b;
N物质中有n种原子。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ξ 随着散射核质量数增加而减小,与中子能量无关。H、C、O、 Mg、Al、Si、Ca的ξ分别为1、0.158、0.120、0.075、0.07、 0.07、0.05。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3、快中子的弹性散射
(1)快中子的弹性散射
中等能量的中子与靶核碰撞,将部分能量传给靶核,使 之能量(动能)增加,仍处于稳态,而快中子速度减慢,系 统总的动能守恒,此过程即为快中子的弹性散射。对于同位 素中子源中子测井,中子的初始能量较低,因此,从开始就 以弹性散射为主。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1
中子和中子源
(2)中子的质量1.00887u;1.6749286×10^-27千克
质子的质量1.00758u;1.672621637×10^-27千克
(3)中子的半衰期
中子的静止质量大于质子和电子的静止质量之和, 会自发的发生β-衰变,它的半衰期为11.7±0.3min, 自然界几乎不存在自由中子。
Lf 定义为:
def
Lf
ln(E0 / Et)
(sH 's ')(sH 3s ')
Σs.H 岩石中氢的宏观散射截面 ζ’除氢以外岩石对中子的能量减缩 Σ’s除氢以外岩石中的宏观散射截面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4、热中子扩散和俘获
(1) 热中子的扩散
测井用的中子源有两类:同位素中子源、加速 器中子源。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1
中子和中子源
同位素中子源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核衰变时放出的高能粒子(а粒子)去轰击 靶核,引起核反应,释放中子,这种中子源的特点是连续发射 中子。发射中子的平均能量为4~5Mev。
(a,n)中子源:利用同位素镭、钋、镅等核素核衰变产生的a粒 子轰击靶核铍,发生(a,n)反应,发射中子。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3) 岩石对热中子的宏观俘获截面Εa:
微观俘获截面σ:一个原子核俘获热中子的几率;
宏观俘获截面Εa:一立方厘米所有原子微观俘获截
面的总和。
a
n i 1
Ni ai
N A
n i 1
Pi ai
Ai
Cl
H
C
O
Mg
Ag
Si
Ca
31.6
0.329 0.0045 0.0016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1
中子和中子源
中子的能量指的是它的动能
En =
1 2
mv2
5.22695109 v2
根据中子的能量可将中子分为:
高能中子 能量〉10 MeV 穿透能力极强
快中子 10MeV—10KeV 穿透能力很强
中能中子 慢中子
100eV—10KeV 超热中子约为0.2~10 eV
14Mev的高能快中子经一两次非弹性散射后就不能再发生 非弹性散射或核活化反应,只能发生弹性散射而继续减速, 直至其能量为0.025ev左右,成为热中子。
勘探开发工程监督管理中心
一、中子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2)特点
入射中子+被碰原子核系统,在碰撞前后总动能不变,中子损失 的能量全部变成被碰核的动能,而核仍处于稳态,纯减速过程。
2
中子和物质的作用
2、快中子对原子核的活化
快中子除发生(n,n’)反应外,还可发生(n,a),(n,p )核反应。这些反应产生新原子核。有一定的半衰期,衰变放 射出带电粒子和γ射线,其中伽马射线称为次生活化伽马射线 。
活化测井:如:硅测井,铝测井,钙测井,氯测井
硅活化:
14 Si 28 0 n1 13 Al 28 1p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