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教学大纲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初稿)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到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必备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为学习其他课程服务,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信息社会道德准则及信息安全的重要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二、课程教学目标
1.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能应用Internet获取信息,能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应用、办公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职业相关能力,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应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步养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习惯,并能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使学生树立科学态度及知识产权意识,自觉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计算机文化内涵,为今后的职业活动、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为96~108学时。
(2)职业模块是为适应相关专业学生学习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为32~36学时。本模块是学生完成基础模块内容学习后,为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而设置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选择该模块中的相关内容(3~5个模块)进行学习,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3)拓展模块(打*内容)是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拓展学习而推荐的选修内容,不做
学时安排,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安排。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本大纲对教学要求的层次表述如下:
(1)对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指对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复述和辨认。
理解:指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能用正确的语言进行叙述和解释。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与所学知识相类似的应用问题。
(2)对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和熟练两个层次
会:指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独立操作。
熟练:指完成操作时,动作正确,连贯娴熟,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自己的操作,以适应特殊的装置或满足具体情景的需要。
1.基础模块与拓展模块(打*号部分为本课程各模块的拓展内容)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本知识
第二单元操作系统的使用
第三单元 Internet应用
第四单元文字处理软件应用
第五单元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
第六单元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七单元演示文稿软件应用
2.职业模块
五、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 学时安排建议
基础模块学时安排建议(三年制和四年制必修)
职业模块学时安排建议
实施学分制的学校,按16~18学时折合1学分计算。学生修满基础模块的学分即可视为完成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对于在初中阶段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的地区,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拓展、加深本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建议
在教学方法上,应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客观条件。它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具,还是学生能动学习的认知工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人潜能。在本课程中建议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成果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本课程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强调学做结合,可采用项目、案例等形式组织教学内容。
(3) 基本教学设施建议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要配备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等设施;配备数量合理、配置适当的计算机和相应的外部设备(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具备上网条件。
2.教材编写建议
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材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学校的计算机设备条件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组织适合教学需求的内容,合理安排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至少应涵盖基础模块内容,并与课时安排相匹配。职业模块部分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在本大纲职业模块中选择相关内容。
教材中选取的内容与呈现方式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选取与学习、工作、生活相关的案例,注重实践技能的应用,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应该能够适应不同教学模式的需要,如项目式教材、任务驱动式教材、案例式教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材等。
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环境的变化,逐步开发并完善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使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教材建设过程中应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教学工具和教学环境。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收集与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合理应用多种媒体组合,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完成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大容量、多媒体、超文本、交互性、共享性的特点,与各种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数字化教学资源(如教学演示软件、多媒体光盘、虚拟仿真实训软件、电子试题库等)可作为辅助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