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种间关系”教学案例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种间关系”教学案例
摘要:高中生物“种间关系”教学案例,以学案为基础,以资料分析为主线,辅以网络资源,较好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教学效果不错。
关键词:生物;种间关系;学案;资料分析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种间关系”是高中生物课本新人教版必修3第4章第3节“群落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课本中讲到了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及寄生4种关系;课本主要以概念和“资料分析”(包括大、小两种草履虫的混合培养,猞猁与雪兔的种群数量关系。)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将本内容放在了本节教学内容的中间。此内容在课本中呈现的篇幅仅1页多点,但它既是前一节中“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的拓展和深入,也为下一章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学生对几种种间关系的概念容易理解,但往往对相关种间关系图表的分析感到困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清晰构建出相关关系的数学模型。而培养学生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建构数学模型等是高中新课标的重要要求[1]。根据本节教材的内容,笔者将“种间关系”单独作为本节教材的第2课时,其它内容作为第1课时。教学中以学生的课堂学案为基础,以资料分析为主线,辅以网络资源进行本课时内容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常见的四种种间关系及所对应的数学函数模型。
2.能力目标
根据提供的资料信息,尝试构建种间关系的数学函数模型,以提升对科学信息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构建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利用构建的种间关系函数模型,对群落中的物种关系进行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赞同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命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点。赞同每种生物都是生命体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三、教学过程
1.新颖视频导入新课
向学生播放一段约2min的配以轻音乐的草原景观视频:草地,上面生活的牛羊和兔子,天空中展翅的雄鹰,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指出,群落中的各种群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利用问题“上述视频中有哪些常见的种间关系,你能建立他们的数学模型吗”进入到新课的学习。
2.竞争关系
(1)一种胜利一种失败的竞争关系学生阅读分析课本72-73页“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的草履虫实验”内容,完成下列学案填空:草履虫的生活繁殖都需要一定的空间、食物等。两种草履虫单独
培养,呈 s 型增长;混合后的培养结果:小草履虫种群数量上升,达到环境容纳量,但小于单独培养时的最大种群数量;大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先上升,后来种群量下降,最后种群消失。(注:下划线内容为学生填写内容,后同。)
现象解释:混合培养中,开始两种群都上升,说明开始的时候,空间、食物等丰富,两物种相互影响不大;后来,随着种群数量不断增大,两种群个体对食物、空间的竞争激烈,最后大草履虫逐渐竞争失败,数量越来越少。
总结上述竞争特点:一个物种竞争胜利,另一个物种竞争失败。据此,学生在学案中画出上述竞争模式下两种群的数量变化图(图1)
思考:如果某外来物种比当地物种的竞争能力强,结果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能够想到会出现上述的竞争模式。教师进而提醒,所以外来物种的引进,可能导致某些当地物种的灭绝。我们在外来物种引进时一定要慎重。让学生课后收集当地有哪些外来物种,组织小组调查对当地其它物种有怎样的影响。
(2)种群出现交互波动的竞争模式展示资料:社鼠和中华姬鼠同属鼠科物种,体型相似,均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在一些地方同域分布。2008年某自然保护区阔叶林中社鼠和中华姬鼠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如下(表1):
如果2009年的变化与2008年的变化情况一样,用描点法作出二
物种在2008和2009年中的种群数量变化图。
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描点作图;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完成上述作图。教师观察作图情况。
分析黑板上的作图。指出描点作图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描点不明显,曲线不平滑等。修正图形后,要求学生观察图形特征。重点注意曲线的波峰和波谷的关系及曲线的走向特征。
总结图形特征:波峰波谷相对,曲线走势完全相反。(学案内容)
要求学生根据总结出的图形特征,在学案中画出此种竞争关系的模式曲线图(如图2所示)。
3.捕食关系
学生观察课本课本73页“资料2”——猞猁与雪兔的关系,完成学案中的填空:
(1):捕食者是猞猁,被捕食者是雪兔;多数时候雪兔种群数量大,猞猁种群数量小。
(2):曲线的波峰是否完全重叠?否(是或否);每上下相对应的波峰中,雪兔的在前,猞猁的在后。
课本中两物种数量关系图学生不容易看懂,我们网络连接到美国耶鲁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系(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的教学资源站点(http:
///courses/envsci/interactives/ecology/eco logy.html),展示捕食关系的动态曲线。界面如下(图3):
动态演示举例:点击“物种选择区”的兔子和青草,然后点击运行按钮“run”,然后“种群数量动态显示区”如下图(图4):
总结曲线(前半部分)特点:①一般,捕食者的最大种群数量小于被捕食者;②上下同一组波峰中,被捕食者的波峰在前,捕食者的波峰在后。(学案中)
根据曲线特征,要求学生在学案中画出二者关系的模式曲线图。(如图5所示)
问题:有没有捕食者数量大多时候多于被捕食者的情况?
学生大部分说没有。原因是如果是这样,捕食者就没有食物了,这样的情况是不会存在的。
师:这种情况是有的。比如说某种捕食者食物来源有多种,如某种鸟要吃多种虫子。而图中只画出这种捕食者与其中一种被捕食者的关系,所以就有可能出现捕食者数量多于被捕食者的情况了。
这下学生明白了。
有学生提出,自动模拟模型中,为什么后来捕食者与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趋于平衡,没有出现波动现象了呢。
师:提得好。想想前面学习过得内容,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种内的,种间的捕食与被捕食,非生物的气候,空间等,有很多种因素。在多种因素下,是有可能达到相对平衡的。即使如课本中猞猁与雪兔的种群变动关系,最新有研究认为,这不是由于捕食关系造成的[2]。所以说,群落中各物种间,物种与环境之间是密切联系,关系是非常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