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速度-时间图像(复习课)
V-t图像
Vt V0 at
V tV0 0 10 t2 5s a 2
∴汽车在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
∴汽车在5s内的位移为
V tV0 10 0 s t2 * 5 25m 2 2
0
t
V-t图像练习题6
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 其末速度为v,在时间t内,下列关于物体的平均速 度和加速度a说法正确的是 ( )
v0 v A.v 2 B.v v 0 v 2 v0 v C.v 2 v v D.v 0 2
,a随时间减小 ,a随时间增大 ,a随时间减小 ,a 随时间减小
(2)t轴之上的部分表示向 正方向 运动。 t轴之下的部分表示向 负方向 运动。 思考一下:S-t图像中的规律?
二、V-t图像
4、计算加速度
二、V-t图像
3、总结规律
(1)图像与纵轴的交点初速度 。 图像与纵轴的交点速度变为0的时刻。 图像与纵轴的交点 同速 。 (2)t轴之上的部分表示向正方向运动。 t轴之下的部分表示向负方向运动。
(3)一条斜线上的加速度 相同 。 斜右上方的加速度为 为正 。 斜右下方的加速度为 为负 。
二、V-t图像
5、位移
如何计算位移?
如何计算路程?
V/ms-1 1 0 -1 1 2 3 4 5
t/s
v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v v
v0
0
t
O
t
t
v/m/s 3 甲
o
-3
1
2
3
乙
t/s
V-t图像练习题1
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第2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高考物理新课标总复习配套讲义:第27课时功和功率含解析
第27课时功和功率(双基落实课)[命题者说] 功和功率是高中物理的根本概念。
高考常考查功和功率的计算。
复习本课时应注意掌握功的几种计算方法、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分析、机车启动问题等。
一、功的理解和正负判断1.做功的两个要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2.公式:W=Flcosα(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是物体对地的位移。
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3.功的正负(曲线运动中α是力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夹角功的正负α<90°力对物体做正功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α>9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小题练通]1.判断正误只要物体受力且发生位移,那么力对物体一定做功。
(×)(2)如果一个力阻碍了物体的运动,那么这个力一定对物体做负功。
(√)摩擦力可能对物体做正功、负功,也可能不做功。
(√)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
(×)力对物体做功的正负是由力和位移间的夹角大小决定的。
(√)力始终垂直物体的运动方向,那么该力对物体不做功。
(√)(7)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
(×)2.如下列图,拖着旧橡胶轮胎跑步是身体耐力训练的一种有效方法。
如果某受训者拖着轮胎在水平直道上跑了100m,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轮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对轮胎做负功B.轮胎受到的重力对轮胎做正功C.轮胎受到的拉力对轮胎不做功D.轮胎受到的地面的支持力对轮胎做正功解析:选A根据力做功的条件,轮胎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都与位移垂直,这两个力均不做功,选项B、D错误;轮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与位移反向,做负功,A项正确;轮胎受到的拉力与位移夹角小于90°,做正功,C项错误。
3.如下列图,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μ,在外力作用下,斜面以加速度a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加速运,体m与斜面体相静止。
关于斜面m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以下法中的是A.支持力一定做正功B.摩擦力一定做正功C.摩擦力可能不做功D.摩擦力可能做功解析:B支持力方向垂直斜面向上,故支持力一定做正功。
2021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学课件:第一章运动图象问题
3.“面积”的含义: (1)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内的_位__移__。 (2)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_位__移__方向为正方向;若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 表示_位__移__方向为负方向。
【情境转换】
说出图中各物体的运动性质,其中图像3、6为抛物线。 提示:物体1静止,物体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3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4匀速直线运 动,物体5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6变加速直线运动。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1)位移—时间图象反映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移。 (2)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解析】选B。因x-t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开始时甲的速度 大于乙,后来乙的速度大于甲,A错误;由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甲、乙位移相 同,B正确;甲、乙均向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则甲、乙的路程相同,C错误;由斜率 等于速度可知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D错误。故选B。
考点1 准确解读各种运动图象(d) 【要点融会贯通】 1.读图:
2.作图和用图:依据物体的状态或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作出与之对应 的示意图或数学函数图象来研究和处理问题。
【典例考题研析】 【典例1】(2019·浙江4月选考真题)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 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 () A.甲的速度总比乙大 B.甲、乙位移相同 C.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 D.甲、乙均做加速运动
【加固训练】 1.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
【解析】选C。A、B选项中的左图表明0~3 s内物体匀速运动,位移正比于时
间,加速度为零,3~5 s内物体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v =2 m/s2,A、B
t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件 专题:速度---时间图像(第五节之后讲)
10
0
-10
12
3 4 5 t/s
思考:
✓物体做怎样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v/m/s
✓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少?
➢0
8
✓物体前3s内的位移? 6
➢18m
4
2
0
t/s
12345
物体的位移大小和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大小相等
v-t图像
请同学上台表演 说明什么问题?
✓图线在上方,与时间轴 所围成的面积表示正方 向的位移大小
0 5 10 15 20 t/s
匀减速直线运动
x-t图象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的位置坐标x 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X/m
400
300
A
200
B
100
0 5 10 15 20 t/s
v-t图象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的速度v 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
v/(m/s)
400
300
A
200
B
100
0 5 10 15 20 t/s
✓图像在下方,与时间轴 所围成的面积表示负方 向的位移大小
结论:
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对 应时间内通过的位移。
说明: ①非匀变速也适用 ②时间轴上方表示正向位移, 时间轴下方表示负向位移。
X/m
v/(m/s)
400 300 200 100 A
0 5 10 15 20 t/s
专题2:速度时间图像
1.速度变化的快慢 2.对比位移速度图像 3.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 4.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难点:描述物体的运动;计算物体加速度;计算物体的位
高考复习专题——速度-时间图像
t/s
位移-时间图像
x-t图斜率的意义:
图像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
图像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v的方向
斜率为正(斜线向上) →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斜率为负(斜线向下) →速度方向为负方向
斜率为零 →速度大小为零
03
两种图像的对比
典型考点一
x-t 图像与 v-t 图像的对比
是(
)
答案 C
答案
03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多选)某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 AC )
A.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
B.0~5 s内的位移为10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
速度方向相同
D.第1 s末与第5 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2.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
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15、某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V/(m/s)
A、因为图线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故其速度一直在
增大
B、速度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C、加速度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D、加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v / m s 1
A.第1s末运动方向改变
x
B.第2s末回到出发点
2
0
C.前3s的总位移为3m
D.第4s末回到出发点
2
1
2
3
4
t/s
3.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_运动的描述 第三课时 运动的图像
图1-3-9
解析 质点a从x0=5 m处,t0=0时出发, 质点b从x0=0处,t0=1 s时出发, 选项A正确、B错误; 0~3 s内,Δxa=(0-5) m=-5 m. Δxb=5 m-0=5 m,选项C正确; 因为b的斜率大于a的斜率, 所以b运动的速率大于a运动的速率,选项D错误. 答案 AC
解析
选项 A B
逐项分析如下:
诊 断 结 √ √
由图可知,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乙由原 点出发,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
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 直线运动 甲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计时后t1时刻才 出发,故甲比乙早出发时间为t1
C
√
D
甲、乙图线的斜率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表 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甲、 × 乙运动方向相反
——通过v-t图象认识速度、加速度的方法
【变式2】
(2012· 山东新泰高三模拟)四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 度图象分别如图1-3-11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图1-3-11
A.四个质点在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相同 B.在第2秒末,质点(3)回到出发点 C.在第2秒内,质点(1)、(3)、(4)做加速运动 D.在第2秒末,质点(2)、(3)偏离出发点位移相同 解析 质点(1)在第1秒内向负方向运动,而其他三个质点 在第1秒内均向正方向运动,而平均速度是矢量,所以选项 A错误.质点(3)在前2秒内一直向正方向运动,不可能回到 出发点,选项B错误.第2秒内,质点(1)、(3)、(4)的速度 大小都在增大,选项C正确.前2秒内质点(2)、(3)都向正方 向运动,且第2秒末位移相同,所以选项D正确. 答案 CD
故选A、B、C. 答案 ABC
—从x-t图象上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第04讲运动图像问题追及相遇问题(课件)-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 知识点3 与v2-v02=2ax有关的图像
夯基·必备基础知识
知识点4 a-t图像
提升·必备题型归纳
考向1 v-t图像
1.如图所示,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路口,当行驶至距路口停车线20m处时 ,绿灯还有3s熄灭。而该汽车在绿灯熄灭时刚好停在停车线处,则汽车运动的v-t图
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乙车运动18m后停车 B.两车同时到达6m处 C.乙车停止运动时两车间距为18m D.乙车停止运动时两车间距为6m
提升·必备题型归纳
提升·必备题型归纳
考向3 与v2-v02=2ax有关的图像
5.随着汽车在我国居民的生活中日渐普及,汽车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某公司为检测某新型汽 车的刹车性能,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测得刹车过程中汽车的速度v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设 刹车过程中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t=0时刻汽车的速度大小为40m/s,取g=10m/s2,不计空气阻
像不可能是(AD )
提升·必备题型归纳
提升·必备题型归纳 考向2 与位移和时间有关的图像
2.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位置坐标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
提升·必备题型归纳
提升·必备题型归纳
考向2 与位移和时间有关的图像
3.WorkingModel是一款仿直软件。可以记录物体的运动过程并描绘出运动图像。如图是该软件导出 的x/t-t图像,t为时刻。为0~t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已知t0时刻前图像为直线,t0时刻后图像为反比 例曲线。该图像模拟某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的滑动情景,取重力加速度为
映龙舟甲与其它龙舟在途中出现船头并齐的有( BD )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6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高一物理第二章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复习导入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
V=v0+at
v
V2 V1
0
2 1
3
t
问:v—t图象中1、2、3三条图线各表示物 体做什么运动?
图线1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图线2是初速度为V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S梯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C+AB)×OA/2
代入各 物理量
x12(v0
v)t
又
得:
v=v0+at
得: x v0t
1 2
at
2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 a t2 2
xv0t
1at2 2
1、位移公式: 2、对位移公式的理解: (1)公式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公式是矢量式,适用匀变速直线运动. (3)若v0=0,则 x= ,即位移与时间的二次 方成正比.
谢谢!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Thank you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泰国代怀孕 泰国代怀孕 华鬻搋
t
t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v
t
0
t1 t2 t3 t
粗略地表示位移
t 0 t t1 t2 t3 t4 t5 t6 t7
较精确地表示位移
探究结果:
结论: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位移对应着v-t图像
v v
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
梯形面积.
v0
面
积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精讲与2022高考题模考题训练专题03 运动图像(含详解)
三种x-t图象的特例
甲为匀速直线运动,乙为变速直线运动,丙为静止。
2、速度图象(v-t图象)
①.它反映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②.根据速度的正负判断运动的方向,速度为正,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速度为负,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
D.0~6s内骑手的加速度大于8~9s内烈马的加速度
11.(2022广东湛江模拟)2021年7月30日,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决赛,朱雪莹以56.635分夺得金牌。朱雪莹第一次从空中最高点竖直下落到蹦床最低点的过程中未做花样动作,如图所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此过程中朱雪莹下落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2023高考一轮知识点精讲和最新高考题模拟题同步训练
第一章直线运动
专题1-03运动图像
第一部分知识点精讲
1、位移图象(s-t图象)
.它表示的是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②.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凡是直线表示物体速度不变,向上倾斜的直线表示沿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向下倾斜的直线表示沿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根据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0~t1时间内速度逐渐增大,t1~t2时间内速度不变,t2~t3时间内速度逐渐减小,则汽车行驶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A。
第三部分最新模拟题精选
1.(2022山东临沂二模)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 ,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速度图象(v-t图象)
①.它反映了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复习课件(共37张PPT)
0
12
34
56
-1
7 t/s
-2
-3
远离时间轴为加速,靠近时
间轴为减速
思考:v-t图象如图所示,代表物体做什么运动?
速 度
4 v/ms-1
物体的初速度
图
3
象
2
1
0
12
34
56
-1
7 t/s
-2 A: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3
思考: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思考:v-t图象如图所示,代表物体做什么运动?
速 度 图
2、下列描述中指时间的是 A.会议准备在什么时间召开 B.会议准备召开多长时间 C.主席在什么时间作报告 D.主席的报告预计多长时间
3. 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碰到地面反 弹 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 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
分别是( D ) A、7m、7m B、5m、2m C、5m、3m D、7m、3m
(1)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
联系 (2)都是过程量
(3)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应的路程,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
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对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比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易
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一位移所用 定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
混
时间的比值.与一段时间或位移 义
对应
的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对应
a
v t
(3)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
物理量。 (4)单位: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 (m·s-2)
对
1.时刻和时间间隔
比
易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复习课课件
(2)末速度大小为 10 m/s,其方向可能与 v0 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 当 v=10 m/s 时,由 vt=v0+at 得 t=vt-a v0=10--218 s=4 s 当 v=-10 m/s 时,t=vt-a v0=-1-0-2 18 s=14 s. (3)由题图知,v0=18 m/s,vt=0,t=9 s 则 s= v t=v0+2 vtt=182+0×9 m=81 m. [答案] (1)见解析 (2)4 s 或 14 s (3)81 m
14
1.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相距为 s 的 A、B 两点 时的速度分别为 v 和 7v,从 A 到 B 的运动时间为 t,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经过 AB 中点的速度为 4v B.经过 AB 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4v C.通过前2s位移所需时间是通过后2s位移所需时间的 2 倍 D.前2t 时间通过的位移比后2t 时间通过的位移少 1.5vt
27
D [由题图可知,0~2 s 两物体同向运动,2~4 s 两物体相向运动, 故 A 错误;4 s 时两物体的位置坐标相同,说明两物体相遇,故 B 错误; 在相等的时间 4 s 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2 m),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 C 错误;从位移—时间图像来看,两个物体在 2 s 时纵坐标读数之差最大, 即两物体相距最远,可知 2 s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最大距离为 Δs=4 m-1 m=3 m,故 D 正确.]
16
2.(多选)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与公路平 行的一行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距离均为 50 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 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 1 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 度大小为 v0=5 m/s,假设汽车的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10 s 末汽车恰 好经过第 3 根电线杆,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1
t0
图中直线F表示物体以V0为初速度开始向做匀减速 直线运动,t0时刻速度减小到0,然后继续做匀减 速直线运动(反向运动),从开始运动到t1物体的位 移为s=1 V0t0- 1 V1(t1-t0)
2 2
V/(ms-1)
V0
E
0
t/s
t1
t2
t3
图中折线E表示物体从起点位置到t1时段做匀加速直线 运动,t1到t2段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t2到t3段做匀减 速直线运动, t3时刻速度减小到0,位移为折线与横 1 轴围成的面积,即s= 2 [(t2-t1)+t3] ×V0
匀速图像
匀 如图所示,以下为A、B两个物体的v-t图像,他们 速 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v/m ·s-1 直 v/m ·s-1 线 2 运 0 0 t /s t/s 动 -2 图 像 A B
相同点: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不同点:A的速度方向为正,B的速度方向为负。
匀变速图像
匀 变 速 运 动 的 图 像
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 (x-t图) (v-t图)
为何引入x-t
要掌握图像物理意义
点 线
面积
斜率 截距
x—t图象为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向上倾斜:沿正方向运动;向下倾斜:沿负方向运动
x
x
x
O x x
t
0
t
x
O
t
O O 2 t O t
图像交点
t
思考:
甲、乙两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x -t图象如图所示,其相交点表示什么?
S/m
D
α
0
t/s
t
图中曲线D表示物体从起点位置开始做 变速直线运动。
S/m
S0 F
t0
0
t/s
图中直线F表示物体从离原点S0处开始向 原点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t0时刻到达原 点,然后继续向前做匀速
t2
t3
图中折线E表示物体从起点位置到t1时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t1到t2段静止, t2 到t3段做反向运动,回到出发点。
X-t图像
x/m
3 0 t/s
3 0 t/s
物体以初速度为3m/s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物体从离坐标原点3m处开 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坐标 原点
V-t图像
v/(m/s) 3
X-t图像
x/m 3
0
t/s 0
t/s
物体以初速度为3m/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物体从离坐标原点3m处开始 做匀速直线运动回到坐标原点
速度均匀变化的物体v-t图像是一条 倾斜的直线.
时间s
速度m/s
0 0
1 2
2 4
3 6
4 8
5 10
v/(m•s1) 12
8 4
特点:速度变化均匀
0
1 2
3 4
5 6
7
t/s
图像比较加速度
从图像看,谁的加速度大? v/m· s-1 6 4 2 O 5
A B
v-t 图像的斜率就是加速度
10 15 t/s
物体从坐标原点开始做变速 直线运动离开坐标原点
头 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以下三个 脑 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风 (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 暴 有一定的初速度?具有一定的初速度
(2)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是 (3)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 化? 变化;
先变大,再不变,再变小,最后反向变大
表格对比
x—t图像:纵轴表示初速度,横轴表示时刻
从图像上可以得到的信息: 1、任何时刻位置的大小、方向
2、得出速度大小、方向 匀速直线运动:x-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是一条曲线的直线。
v—t图像: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刻
从图像上可以得到的信息: 1、任何时刻速度的大小、方向 2、可以看出速度变化的情况 3、算出加速度的大小,方向 v—t图像的面积表示的是位移 匀速直线运动: 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 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x/m x0
O
甲
乙
图象交点 表示两物体
t/s
t0
相遇
斜率表示速度
根据 x -t图象,A、B两物体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x/m
B
斜率,表示一条直线相对于 横坐标轴的倾斜程度。
A 结论:
C
x1
x2 α
β
t0 t/s
倾斜程度反映了物 体运动的快慢。斜率越 大,速度越大。
V-t 图像
用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速度v,图象称为 速 度 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简称速度图象。 v/m ·s-1 - 时 物理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 间 化规律。 图 像 0 t/s 注意!!!它并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所有的V-t图象表示的运动都是直线运动!
例题1.下述四种不同的运动分别应该用 下图中的哪一个速度图线来表示: (1)竖直上抛运动,抛出后又落回原处. C (2)前进中的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然后又立即加速动 行驶. A (3)电梯从楼房的高层先加速下降,然后减速,最后停 止。 B (4)一球自由下落,与桌面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后,弹回 到原来高度. D
速度图像是表示物体运动时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纵坐标 表示速度V,横坐标表示时间t。
V/(ms-1)
V0 A
t/s 0 t0
图中直线A表示物体以速度V 从原点开 始做们速直线运动, t0段时间内的位移 等于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S= V t0
0 0
V/(ms-1)
Vt
B
α
0
t/s
t
图中直线B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 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tgα,位移为 1 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即s=2 at2=vtt/2
V/(ms-1)
Vt
C
V0
α
0
t0
0
t/s
图中直线C表示物体以初速度V 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为图像与坐标 轴围成的面积,即s=V t0+ (V -V )t0
0 t 0
1 2
V/(ms-1)
D
α
0
t/s
t
图中曲线D表示物体从起点位置开始做变 速运动。
V/(ms-1)
V0
S1
0
F
t1
t/s
完
图像的倾斜度
位移图像是表示物体运动时位移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纵坐标 表示位移S,横坐标表示时间t。
S/m
S0
A
t/s 0
图中直线A表示物体静止在离起点位置 为S0的地方。
S/m
B
α
0
t/s
t
图中直线B表示物体从起点开始做匀速 直线运动。
S/m
C
S0
α
t/s 0
图中直线C表示物体从离起点位置为S0 的地方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图像解释运动
头 脑 风 暴
0
v/m
·s-1
0 t/s
v/m ·s-1
t/s
B A:向正方向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加速运动 B:先静止一段时间,后向负方向做加速运动
A
图像解释运动
头 脑 风 暴
v/m
·s-1
v/m ·s-1
0
0
t/s
t/s
C C:先向正方向做减速运动,后向负方向做加速运动;
D
D:先向负方向做减速运动,后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
图像解释运动
对 比
V-t图像
X-t图像
x/m
v/(m/s)
5
5
0
t/s
0
t/s
物体以5m/s的速度做 匀加速直线运动
物体静止在距离坐标原点5m处
V-t图像
v/(m/s)
X-t图像
x/m
0
t/s 0
t/s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 匀加速直线运动
物体从坐标原点开始 做匀速直线运动
V-t图像
v/(m/s)
两相同图像对比
练 习
下图所示是形状相同的 v- t图象甲和 x- t图象乙.试分析两 图各自表示的运动情况.
解析
甲图:0~2 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
2~4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 m/s; 4~5 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乙图:0~2 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5 m/s; 2~4 s内,物体静止; 4~5 s内,物体做反向的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 小为3 m/s.
课堂问答题
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同一点出 发,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做匀加速 __ 直线运动 匀减速 (2)乙做____直线运动 不是 (3)t0时刻甲和乙相遇吗? 乙 (4)__的初速度更大。 乙 (5)t1时刻__离出发点更远。 乙 (6)__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V-t图像
v/(m/s) 甲 3 vt 乙 0 t t/s
X-t图像
x/m 3 xt 乙 0 t t/s 甲
交点:甲乙两物体在t时刻 速度相同均为vt
交点:甲乙两物体在t时刻xt m处相遇
V-t图像
v/(m/s)
X-t图像
x/m
0
t/s 0
t/s
物体以初速度为0 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 变加速直线运动
图 像 对 比 分 析
x/m
5 ① ② ③
v/m/s
5 4 3 2 1 1 2 3 4 5
①
4
3 2 1
② ③
0
t/s
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