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诊断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感诊断标准
流感流行期间,单纯型流感的诊断并不难。因为大多数病人的临床比较典型,又有流感流行病学情况及密切接触史供参考。然而,流感流行初期或流行间歇期,单纯型流感和轻型流感的诊断并不容易。因为流感的临床并无特异性,与许多急性发热伴有呼吸道炎症的疾病相类似,如易误诊为普通感冒等。故确诊往往有赖于实验室诊断。(一)常规实验诊断
1 病毒分离与鉴定用棉花拭子采集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或含漱液,接种9-11日龄的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分别收尿囊液和羊水,测红细胞凝集活性,如具有活性,可用当前人群中流行的甲3(H3N2),甲1(H1N1)亚型和乙型毒株的抗血清,用红细胞凝集抑制法(HI) 进行鉴定。如分离物红细胞凝集活性均不被鉴定血清所抑制,则应考虑它可能为新亚型流感病毒或丙型流感病毒。如果分离物来自3岁以下儿童可先用丙型流感病毒抗血清鉴定之,如来自3岁以上患者就得用火箭电泳或免疫荧光或ELISA或型特异的补体结合试验进行型鉴定;如不具有血凝活性,应将所收获的标本混合后,按同法盲传一代,如再查不到HA活性则弃之。
由于当前刚从人群中分离出的甲型流感病毒具有“O”相特性,用鸡胚难分离到并鸡红细胞不发生凝集,故对它们分离时最好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 cells), 或鸡胚与MDCK细胞并用,查HA活性时用豚鼠或人的“O”型红细胞。
2 血清学在同一条件下,同时检查患者急性期(采集于发病后头3天)和恢复期(采集于发病后2-4周)血清,如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高4倍或以上即可确诊。
测定抗原为当前人群中流行的甲3(H3N2),甲1(H1N1)亚型和乙型毒株。常用的测定方法为:红细胞凝集抑制测定;细胞系统上微量中和试验和单扩溶血测定。
(二)快速诊断法由于流感潜伏期短,恢复快,测IgM抗体结果不够理想。因此,通过血清抗体测定来达到快速诊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直接从患者采集的标本中测定病毒颗粒或病毒特异的蛋白亚单位或核酸。常用的方法有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测定法,Directigen Flu A 和RT-PCR法。
(三)群体快速诊断
这种情况在处理疫情时常遇到,主要是通过查抗体来进行判断。1 到一个正在疑似流感流行的地区或单位,可遇到急性期和恢复期病人。这时可采集急性期(正在发病者)和恢复期(得病后已痊愈者)的血清各10-20份,但两组要注意年龄,既往史等均衡。同时测定其对当前甲型和乙型流行株的血抑抗体,也可测补体结合抗体。如恢复期病人血清抗体几何均数≥4倍于急性期病人的血清抗体几何均数,就可认为该地区流感在流行。如高不出4倍,需进行t测定。
2 到达某地区或单位时,流感流行已过去,这时可采集曾经发病过和未发病的血清各10-20份,两组同样要注意各方面的均衡。测定和判断方法可同上。但也可进行型特异的补体结合实验,如发过病的多数补体结合抗体为≥1:16,而多数未发病的均<1:16,就可认为某单位或某地区近期内发生过流感流行。
由于近来已进入信息社会,交通极方便,常常到达疫区时,类流感爆发刚开始。这时就得用常规诊断或一般快速诊断法加以判断。
临床表现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3日。起病多急骤,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
或不明显。发热通常持续3~4天,但疲乏、虚弱可达2~3周。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胃肠型。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是诊断流感的主要依据之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但在流行初期,散发或轻型的病例诊断比较困难。确诊往往需实验室检查。主要诊断依据如下:
1.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
2.临床症状: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一旦发生常呈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
3.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②病毒分离:鼻咽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分离出流感病毒。③血清学检查: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④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⑤标本经敏感细胞过夜增殖I代后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4.诊断分类: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检查符合②或③或④或⑤。
鉴别诊断
①普通感冒:流感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相混淆。除了注意收集流行病学资料以外,通常流感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而普通感冒呼吸道局部症状较重。②其它全身或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流感治疗的基本原则
1.隔离患者:流行期间对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和空气消毒。
2.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只有早期(起病13天内)使用,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3.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易于消化,特别在儿童和老年患者更应重视。密切观察和监测并发症,抗生素仅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
4.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大多数能有效改善症状。病程已晚或无条件应用抗病毒药物时,可对症治疗,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物、止咳祛痰药物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因为此类药物与流感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即Reye
综合征相关,偶可致死。
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有两类:即离子通道M2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中M2阻滞剂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治疗患者中约有30%可分离到耐药毒株。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耐药发生率低。
1.离子通道M2阻滞剂:有金刚脘胺(amantadine)1~9岁5 mg/kg/d, 分2次,10~16岁100 mg,每天2次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13~16岁100 mg,每天2次。
其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有神经质、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轻微头痛等,其中金刚脘胺较金刚乙胺的发生率高。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和呕吐,这些副作用一般较轻,停药后大多可迅速消失。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调整:金刚脘胺的剂量在肌酐清除率≤50ml/min时酌量减少,并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必要时可停药,血透对金刚脘胺清除的影响不大。
流感的诊断要点一般情况下,流行性感冒的诊断可根据以下四点确定:
一、接触史及集体发病史:短期内有较多患者出现感冒症状体征;
二、典型症状和体征:流感发病较急,全身症状较重,病人持续高热,体温高达40℃,肌肉关节酸痛,而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出现较迟;
三、流行性:流行性感冒发生突然,传播迅速,同时有明显的地区性流行;
四、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消失,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如合并细菌感染,则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偏高。
病毒分离:早期可获得70%的阳性结果,一般发病七日后即不能再获得阳性结果。
免疫荧光技术: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应用荧光抗体技术加以检测,结果出现快,灵敏性高,有助于早期诊断。血清学检查:血凝抑制试验的特异性较高,而补体结合试验的灵敏性较高。
一般情况下,依据前三点就可诊断,实验室检查非诊断所必需,仅作为回顾性诊断,不适于快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