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必修一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必修一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01cf4f0479563c1ec5da7186.png)
第 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1.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形势与世界格局的特点,分析其成因。
2.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重难点阐释】1.怎样看待“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趋势?(1)“极”的含义: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
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2)原因:①根本原因: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②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主导的单级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③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④反对一国独霸,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3)现状:迄今为止,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没有成为一种稳定的世界格局。
建立多极化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二战后至今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1)二战后到50年代中期,雅尔塔体系确立,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兴起。
(3)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4)90年代至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预习自测】1.当今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对“交替”的正确认识是()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社会制度的对立向经济竞争过渡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D、由区域集团向全球化过渡2.基辛格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
”这句话反映出()A.当今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B.国际新秩序与旧秩序完全不同C.当今世界政治呈现多极化的趋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D.美国依然可以独霸世界3.近年来,国际上消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以前那种敌视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向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演变。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质教学课件(31张)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质教学课件(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7f1c0e51e518964bce847c1f.png)
3、影响: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合 作 探 究:
有学者认为:东欧 剧变和苏联解体说明 社会主义失败了,你同意 这种观点吗?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给我们 什么启示?
启 示: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 是硬道理。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行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 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惩腐败 ④从本国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别 国模式。
D)
3.下列史实与苏联解体无关的是: A.政治经济困境严重 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指导 C C.戈尔巴乔夫与美国全面对抗 D.民族纷争迭起
4、当今世界的外交政策与以往相比,新添 加的内容是 A.反殖民主义 B.反恐怖主义 C.反霸权主义 D.反帝国主义
5.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8、当今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过渡 C.由意识形态的对抗向政治对抗过渡 D.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外部:
1)苏联的欧洲体系全线崩溃 2)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背景: (2)主要内容:
经济: 政治:指导思想 多党制 外交:“新思维外交” 战略收缩
(3)影响: 国内:政局失控
外部:东欧剧变
返 回
2、过程
(1)1991年“8.19事件(解体的催化剂)
(2)独联体的成立,苏联解体
外 交 力
年增长 综合 率 国力
131 0.43% 8639
2 日本 2158 1111 806
3 法国 1588 4 英国 1602 5 德国 1762 994 856 854 814 830 623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岳麓版必修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岳麓版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aea9062358fb770bf78a55eb.png)
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示威
别了,列宁
苏联的解体对欧洲产生的影响
首先,苏联的解体使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北约东扩,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 其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 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其三,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 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 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最后,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 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 的困难。
美军战斗机从“杜鲁门”号航母上起 飞,攻击伊拉克。
英国第七装甲师士兵在通往伊拉克南部 城市巴士拉的路上巡逻
美军坦克攻入伊拉 克首都巴格达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
一超多强
美国推行“单边主义” 多种政治力量壮大
你对未来世界格局的构想
欧盟 总部 大楼
多极力量对美国单边主义的牵制
法国总统希拉克
德国总理施罗德
俄罗斯总统普京
在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伊拉克战争后,法、德、 俄领导人公开发表讲话,反对美国单边行动。
• 俄罗斯经济持续稳定地增 长,军事实力有较大恢复。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俄 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日趋活 跃,在维护国家重大利益 问题上多了几分强硬,国 际影响迅速扩大。
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戈尔巴乔夫:“现在的世界局势非 常复杂,十分紧张。我甚至可以用 一触即发来形容。”
里根与戈尔巴乔夫:我们谈判
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于1987年签 订《华盛顿条约》,结束了双 方在中程导弹上的军备竞赛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1)背景
经济改革遇阻 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 2、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ab4642b7d1f34693daef3ec3.png)
3、影响
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4、我们该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 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 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A.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因素之一 B.恐怖主义是国与国关系紧张的主要根源 C.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D.因恐怖主义的泛滥,国际战争威胁已经不存在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 了当今世界恐怖分子不断制造恐怖主义事件,恐怖主义严重
威胁世界和平,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其不是主题。
①社会主义国家也必须始终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 ②社会主义主义国家必须加强民主 法制建设。 ③必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从严惩 治腐败现象。 ④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本国实际出 发,不能照搬别国模式。
1.2009年11月9日,德国各界人士及各国政要参加纪念柏林墙
倒塌20周年活动。20年前柏林墙倒塌的国际背景是( A.两极对峙局面已经开始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多极化局面形成 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遭遇“严冬”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东欧剧变、社会主义 运动遭受挫折,东德与西德实现了统一,故选 D项。 )
东欧剧变的原因:
①照搬苏联模式,受制于苏联; ②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③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苏联戈 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④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等。
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 经济体制的弊端; ②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 革; 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 平演变。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秀教学课件(28张)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秀教学课件(28张)](https://img.taocdn.com/s3/m/18cb3bf0102de2bd9705881f.png)
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 国家分裂:一个主权国---15个国家 1、含义:
2、原因:
社会制度变化: 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直接原因:
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经过: 4、影响: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
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三:
民族矛盾
巴以冲突
2003年,美国怀疑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发动的伊拉克战争。
2011年,利比亚的国内骚乱,演变成美国 主导的多国部队与利比亚之间的利比亚战 争。
霸权主义
二、两界格局瓦解后的世界
(一)、世界形势:
1.特点: 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 2.原因与表现:
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直接原因:
外部原因: 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经过: 4、影响:
苏联解体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 戈尔巴乔 “8.19事件” 夫改革 1991年
“独联体” 成立
1991年12月
1991年12月25 日苏联国旗从克里 姆林宫悄然降下, 俄罗斯国旗缓缓升 起。
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 国 家 分 裂:1个主权国→15个国家 1、含义:
2、原因:
社会制度、社会性质变化: 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历史根源: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
3、经过: 4、影响: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1)背景: 80年代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困境; (2)过程: 经济改革 政治改革;
B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不够成熟
【公开课课件】高中必修一: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公开课课件】高中必修一: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da583fae4afe04a1b071de52.png)
②、多极化趋势加强
被掩盖的旧矛盾暴露 2、形成原因
新的不稳定因素出现
3、主流:和平与发展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科索沃战争
1990年8月2日:伊 拉克军队于当地时 间凌晨2时入侵科 威特。1991年1月 17日:美国总统布 什于16日美国东部 时间19时宣布,美 国已经向伊拉克发 起代号为“沙漠风 暴”的进攻。图为 美军发射导弹瞬间
特点: 针对平民的暴力袭击,
没有时间、地点、对象。 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 手段残忍,活动日益猖獗。 是人类的一大毒瘤。
布什曾于二00二年一月二 十九日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时, 首次使用“邪恶轴心”一词,且 将矛头直指朝鲜、伊朗和伊拉 克。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 1、形成原因:
(1)两极格局对峙时期,随着经济多极化 出现,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海湾战争中美 国使用的武器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 2006年12月30日上午11时被绞刑处死。
耶路撒冷位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 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6 5万。全城由旧城(东城)和新城 (西城)两部分组成。旧城多宗教古 迹,是巴勒斯坦人主要居住区。新城 是在19世纪后逐渐建设起来的,主 要是犹太人的居住区。耶路撒冷问题 是指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是 巴以关系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对于巴 勒斯坦人来说,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 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夜行到此登霄的 地方,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圣地。而犹 太人则称早在公元前10世纪,他们 的祖先大卫王就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 首都的“以色列王国”,因而耶城应归 他们所有。
1、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的最大的经验教训 • A.改革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 • C、改革应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 2、苏东剧变说明了 • A.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理论 • B.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自我完善 • C.是西方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彻底胜利 • D.发展社会主义的条件仍然不成熟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00f8ec7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3.png)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研究,共同探讨世界格局变迁中的重要事件和文化现象。这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3.历史事件回顾:简要介绍冷战结束后的世界重要事件,如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为学习本节课内容做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政治格局演变:详细讲解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影响: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阐述各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竞争,以及我国在这种趋势下的发展策略。
1.了解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掌握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等主要国家的外交政策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2.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分析各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与竞争,以及我国在这种趋势下的发展策略。
3.探讨世界文化多样性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了解如何尊重和保护文化多样性。
4.关注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化,认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2.作业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课后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化,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播放历史事件纪录片和模拟联合国会议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世界格局的变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种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质课件(33张)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质课件(33张)](https://img.taocdn.com/s3/m/10052b17f78a6529657d531f.png)
东欧剧变的原因?
①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模式; ②经济发展缓慢,导致经济危机; ③政治上忽视民主与法制,苏联戈尔巴乔夫 改革思想的影响; ④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等。
东欧剧变对苏联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政治 :摆脱了苏联的控制,转向西方 经济: 经互会解体 军事: 华约解体
八一九事件
俄 罗 斯 国 旗 取 代 苏 联 国 旗
实质:共产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 化,由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制度。
二、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
(1)原因: 1.缓和: (2)表现:
2.动荡: 不稳定因素及表现
(1)国际力量对比失衡,民族、宗教纠纷, 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 巴以冲突等 (2)霸权主义:1999年,科索沃战争(美国) 恐怖主义: 2001年,“9·11”事件 (3)地区冲突、局部战争:1992年波黑战争
■多极化趋势加强
课标要求: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 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巴乔夫的政治改革——直接原因
(1)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2)主要内容: (3)影响:国内政局逐渐失控,诱发三种并发症:
《阿拉木图宣言》签署 ( 标志“独联体”建立)
戈尔巴乔夫辞职
史料链接
材料1: 然而我却至今对1985年春天开始的民主改 革的历史正确性确信不疑。… …业已完成的事情 应当得到应有的评价: ──社会获得了自由,政治上和精神上得到 解放。这是最主要的成就,我们却没有充分意识到, 因此也尚未学会利用自由。 … … ──消灭了那个早已使我国无法成为富足安康、 繁荣昌盛国家的极权主义体制。 ──戈尔巴乔夫《告苏联公民书》 莫斯科出版的《独立报》则直接指出:“是的, 材料2: 戈尔巴乔夫造成了苏联的混乱,毁灭了这个帝国。”
历史必修一: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历史必修一: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e0abaaf31eb91a37f0115c8d.png)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背景: 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困境;戈尔巴乔夫经济 改革受阻,转向政治改革。 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
内容: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影响: ①引起国内思想混乱、局势动荡,民族矛盾爆发,苏联迅速
1989年波兰统一 工人党下台, 1990年波兰团结 工会主席瓦文萨 当选波兰总统
1990年9月签订德国统一条约,两德合并
概念 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丧失政权
实质 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 东 欧 形式 大部分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
剧 各国政权易手
变
结
德国统一
果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地区性战争不断
谢
走向解体; ②对东欧剧变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我却至今对1985年春天开始的民主改革的历史正确 性确信不疑。国家复兴和国家社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 其复杂程度大大超过了原先的一切预料。业已完成的事情应 当得到应有的评价:
──社会获得了自由,政治上和精神上得到解放。这是 最主要的成就,我们却没有充分意识到,因此也尚未学会利 用自由。尽管如此,已经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
民族矛盾——巴以冲突 五年来的血雨腥风,在巴以冲突中已有5000多人死亡。
美 一超
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欧盟
俄
中
多强
美“摩比尔湾”号巡洋舰 美军坦克攻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攻击伊拉克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特点: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2)形成原因:两极瓦解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2.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质课件(31张)
![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优质课件(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31b272235727a5e9846a611f.png)
C
2.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A.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旗号 B.执政党向反对派妥协 C.各国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D.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3.苏联在历史上存在了 A.67年 B.69年 C.73年 D.74年
4、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 ①冷战局面和两极格局结束 ②当前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有利于世界 的安全和稳定 A.①②均正确 B.①②均不正确 C.①正确②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7、苏联解体后,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是 A.走向缓和 B.缓和与紧张并存 C.和平与动荡并存 D.区域性合作加强 8、当今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由民族冲突向地区冲突过渡 C.由意识形态的对抗向政治对抗过渡 D.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
9、当今世界的外交政策与以往相比,新添 加的内容是 A.反殖民主义 B.反恐怖主义 C.反霸权主义 D.反帝国主义 10、下列历史现象符合当今历史潮流的 ①和平与发展 ②单极世界的建立 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课后作业
课后解析与探究
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动
美军轰炸机在阿富汗上空投掷炸弹
北京时间2003年3月20日凌晨,美英对伊拉克开 始实施军事打击,巴格达市区发生爆炸后起火。
日 本 首 相 麻 生 太 郎
日本:已经成为 当今第二大经济 强国,谋求政治 大国和军事大国。
俄 罗 斯 联 邦 总 统 梅 德 韦 杰 夫
格局特征: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 局面;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 影响因素: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 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盟、 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 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 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 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第27课_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第27课_跨世纪的世界格局](https://img.taocdn.com/s3/m/4a081ae15ef7ba0d4a733bac.png)
2、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
冷战结束
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1、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 为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
2.原因
• ①两极结束了两大集团的对峙,军事对抗 和军备竞赛减弱。 • ②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 ③“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 等矛盾暴露出来 • ④新的不稳定因素 • 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 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 恐怖主义也危害世界
知 识 归 纳
跨 世 纪 的 世 界 格 局
苏联解体
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国内局面混乱。 步骤 ②“8.19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过程。 ③独联体于1991年12月成立,苏联解体。 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
缓和与动 世界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荡 并 存 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海湾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等。 多 极 化 趋势加强
第27课 跨世纪的 世界格局
课标要求: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 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对史实,认 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 影响。
本 课 知 识 框 架
跨 世 纪 的 世 界 格 局
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影
形势:缓和 与动荡并存
响 格局:多极 化趋势加强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5.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这一格局得以长期维持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第三世界力量弱小B.联合国作用软弱 C.美苏力量均势D.多极化逐步发展
• 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下 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 ( ) ①欧共体的成立 ②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 ③不结 盟运动的兴起 ④美国霸主地位丧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历史岳麓版必修ⅰ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
![历史岳麓版必修ⅰ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c56516f78a6529647d535e.png)
[解析]
题干中并未表明 A 项意思;B 项观点错误,
欧洲走向联合、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等因素促使 世界格局多极化开始出现;D 项在题干中没有表现。 [答案] C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有利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
用,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
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
②对外政策:改变与美国全面对抗的方针,寻求缓和。
③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取 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 多党制 。
(3)后果:
①国内政局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②促使东欧发生剧变。
③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全线崩溃。 a.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合并到德意志联邦共和 国,德国实现了统一。 b.1991年,经互会和 华约 组织相继解散。
第 七 单 元 复 杂 多 样 的 当 代 世 界
背核心语句
第 27 课 跨 世 纪 的 世 界 格 局
晨背关键信息
记知识纲要 教材全解读
理解教材新知
知识大迁移
考向一 考向二 随堂基础巩固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课时跟踪训练
背核心语句 1.20世纪80年代,苏联政治经济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 改革加速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独联体”成立,苏联完 全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宣告结束。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政治经济 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全力构筑以自己为主 导的“单极世界”。 (2)欧洲的统一进程加快,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向多 极化方向发展。 (3)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的步伐。
2023岳麓版必修1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ppt
![2023岳麓版必修1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d9ed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1.png)
3、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意义
世界多极化趋势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 流。
(1)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 治;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 济新秩序;
(3)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你认为如何解决恐怖主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当前世界局势
1999年,反对以美国为首的 北约轰炸南联盟
2010年,印度教和 伊斯兰教武装冲突
被冷战掩盖的 旧矛盾暴露
2003年,伊拉克战争
美国霸权主义 导致局部冲突
2001年,911事件
恐怖主义 日益突出
2、当前世界局势
总结: 1、缓和: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
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 2、动荡:局部动荡和冲突时有发生
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1989年开始,东欧各国共产党 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转向资本主义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8.19事件:苏联解体 的催化剂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1991.12,苏联正式 解体,冷战结束,两 届格局瓦解
2、当前世界局势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主流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
(2)列举‚群雄竞起‛的表现。 “群雄竞起‛的表现: 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第三世界的崛起。
(3)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 同意:当今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
美国面临许多问题,如严重的金融危机、深陷伊拉克 战场、不断攀升的失业人数、持续不断的恐怖威胁等。 不同意:当今世界,尽管美国遇到很多问题,但其经 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仍然强大,无人能比。
①日本跻身世界政治大国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 进一步发展 ③南联盟发生科索沃危机 ④欧 洲联盟成员国逐渐增多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①③④ D.②③④
5.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战 争与革命‛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20世纪下半叶,求和平, 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和平与发 展‛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以下对于20世纪后半期的时代 主题转变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①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发展和瓦解 ②全球化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程度加深 ③广大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努力争取民族的繁荣富强 ④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强烈愿望, 也是世界各国共同责任 A.①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3)试结合中国在参加当今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
重要活动表现,谈谈中国外交对国际社会起到的作用。
活动: 1、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和、裁军等; 2、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如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推 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重视发展与欧盟、东盟的关系 等。 作用: 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维护了世 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
【答案】C
6.下列关于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历史现象,按时间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 ①美国大学教授罗伯特· 佩普说:‚在21世纪头十年,美国 的相对实力不断下降,而中国的相对实力却一直增强‛ ②朝鲜战争结束后,大批朝鲜、韩国民众因为战争而离散 ③东、西德统一后在同一面国旗下组队参赛 ④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 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 克松 A.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B.②④③① D.②③④①
B.美苏关系趋于缓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答案】B
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提出与美国‚和平共处、 和平竞赛与和平过渡‛的‚三和‛方针,美国也提出 ‚和平演变‛战略,表明( ) A.美苏准备再次合作 B.双方用‚冷战‛方式争夺世界霸权 C.世界出现了和平的契机 D.接受中国‚求同存异‛主张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 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 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1)上述三则材料中,有的观点可以互相印证,有些观 点却互相矛盾。请你就这两方面的情况,用史实加以 说明。 相印证:三则材料都承认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经济 的恢复与发展。 相矛盾:材料二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不涉及意识 形态问题,美国向所有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材料三却 认为,马歇尔计划把苏联和东欧排斥在外,目的是遏 制苏联。
D.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已接近形成
[备选题] (2011年天津市河东区一模)当代制约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
【答案】A
针对训练3:(2011年福建厦门质检)下图为美国与四国 (英国、法国、日本、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 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示意图。它表明( )
1.(2011年山东文综)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日 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 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答案】A
2.(2011年海南单科)日本自民党从1955年开始长期执政, 在六七十年代出现下表中所反映的变化。 日本众议院席位变化表 1958 1963 1967 1972 1976 年份 283 277 271 249 自民党议席 287 184 209 220 262 在野党议席 180 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自民党( ) A.以农村为主的社会基础受到削弱 B.未能提出保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政策 C.长期执政违背议会民主制原则 D.与美国结盟的政策遭到强烈反对 【答案】A
[备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 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 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 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2)概括指出‚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后美国时代‛世界格局的主要 表现:1、欧盟成立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特点。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4、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5、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点:多极化趋势; 和平和发展成为历史的主流。
材料二 在好莱坞大片《2012》中,可以看到中国人抗 震救灾的情节,展示了中国形象,打破了好莱坞大片中 美国人一直被塑造为拯救世界英雄的惯例。
美国的好莱坞大片能展示中国形象,打破美国人拯 救世界的惯例说明了什么?
改革开放后: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国际地位的提高, 民生的改善, 国际形象的提升等。 言之有理即可。
[备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者法里德· 扎卡里亚的文章称:当今世界已 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 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 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 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
(1)结合15世纪前后的欧洲历史扼要阐述‚西方世界的崛 起‛? 1、政治上:以天主教会为统治核心的封建统治受到挑战。 2、经济上: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 展。 3、思想文化上: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代表的人文主 义的兴起。
材料二 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1948年) 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 定。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 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 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 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 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 的。然而,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 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A.动荡紧张成为当今世界形势的主流 B.‚冷战‛结束后开始出现多极化趋势 C.民族、领土等矛盾及大国插手使世界局势动荡
D.当今世界是美、欧、中、日、俄共同主导的多极化 世界
【答案】C
针对训练4:(2011年宁波统考)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格 局经历了由两极对峙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演变。中国 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 化,不断调整外交政策,取得了重大外交成果。 (1)两极世界格局的形成标志是什么?中国在20世纪50 年代的国际舞台上先后参加了哪两项重大的外交实践 活动?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 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 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 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 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 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著《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 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回答西欧崛起和美国 能主导世界的主要因素。 ①西欧崛起的因素: 1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 2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议制民主制度; 3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4科技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 ②美国能主导世界的因素: 1、独立战争的胜利和1787年宪法确立共和政体; 2、第三次科技革命;
【答案】B
7.(改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 第一次是西方世界(欧洲)的崛起,此转变始于15世纪, 在19世纪急剧加速;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 的崛起……上个世纪的全球经济、科技、文化和理念, 大半时间由美国主导;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 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 代。
3.(2010年福建文综)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 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答案】B
4.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 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 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 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 性。‛下列选项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答案】D
A.美、欧、日形成
三足鼎立局面 B.美国的经济霸主 地位开始动摇 C.资本主义国家的
经济出现衰退
D.‚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形成
【答案】B
2010年以来世界局势动荡,朝韩由于延坪岛炮击事 件关系紧张,泰柬边境发生冲突,突尼斯、埃及出现 了大规模的反政府示威,利比亚、巴林爆发的骚乱及 流血事件不断升级等。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评述正 确的是( )
【答案】A
约瑟夫· 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 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 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 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 分散。下列表述与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 A.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 力并未削弱 B.‚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 异常明显的优势 C.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 比较准确的说法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