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浅谈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浅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及教材的特点,我认为:应用题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抓一个“早”字。
从低年级认数、计算起就向学生渗透有关简单应用题的一些数量关系,进而抓好简单应用题这个基础工程。
通过启蒙教学使学生对应用题有较深刻的认识。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在进行看图认数的过程中,,就应该引导他们依照课本上的图意,进行说话训练。
开始可以进行说一句话的训练,如:“2位同学在读书”,“河岸上有3只鸭”,“树上有5只小鸟”。
然后结合教材再要求学生看图说两句话,如:“草地上有4头大牛,3头小牛”。
“院子里有4只母鸡,2只公鸡”。
“校园里有5个男同学,又来了2个女同学”。
随着认数、数数的逐步加深,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每一幅插图,按要求训练学生说三句话。
三句话一般来说就能组成一道完整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如:“河岸上有7只鸭,又游来1只,一共是8只。
”“操场上有5个男同学,3个女同学,一共是8个同学。
”当学生学会说三句连贯的话后,再发展一步,要求把第三句话改成问话的形式。
如在教“得数是3的加法”时,引导学生观察图后说出:“有两位小朋友在扫地,又来了一位小朋友,一共是3位小朋友在扫地。
”然后启发学生“请你根据整幅图的意思提出一个问题,你该怎么说?”学生经过思考,说“一共有几位小朋友在扫地?”接着让学生连起来完整地说一遍,就成为一道求总数的简单应用题了。
当学生写出算式并进行计算后,再要求学生对照图和算式说一说2+1=3的意思:“2”表示原来有2个小朋友在扫地,“1”表示又来了一个小朋友参加扫地,“3”表示现在一共有3个小朋友在扫地。
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找一些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说三句话,如:“我家有3个大人,2个小孩,一共5个人。
”“芳芳有4支铅笔,5支圆珠笔,一共是9支笔。
”这样,通过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口述训练,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浅谈简单应用题的教学
浅谈简单应用题的教学简单应用题是小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开始,也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
从简单应用题的数学意义来看,通过数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初步了解运用所学四则运算知识解决最简单的实际问题,也能初步获得有关解答应用题的知识,以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同时,它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复合应用题的基础。
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重视简单应用题教学。
下面,我根据自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浅浅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加强简单应用题的启蒙教学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实际上从10以内的加、减法就开始了。
学生刚入学,还不认识字,不可能出现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对什么是“应用题”、“已知条件”、“问题”等,也较难理解,也不能教给学生这些术语,主要是结合加、减法的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实物或图片演示,教师用语言来叙述应用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教师演示和叙述的事物,都是他们生活中常遇到的计算问题,同时也初步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和应用。
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要求不能过高,只要求学生注意看和听,按照教师的问题来回答:题里说的是什么事?先告诉了什么?后告诉什么?问的是什么?然后让学生选择算法,写出算式,口述答案就行了。
到学20以内的加、减法后,已逐步出现了完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给学生提出“应用题”、“已知条件”、“问题”等术语,学生就较容易理解了。
接着,再使学生先了解简单应用题的结构,知道一般都有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并学习应用题的解答步骤。
二、努力使学生掌握答简单应用题的步骤这一点很重要,从一开始就注意培养学生有步骤地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良好习惯,可以防止不认真审题、乱猜算法的毛病。
1.读题和解答题意这是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础。
最初,学生识字少,独立读题有困难,可以由教师来带读,或把生字加上拼音,在教师的帮助下来读,要让学生边读边想,弄清题意。
然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题意,并引导学生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学生理解有困难的,特别使涉及数学概念的术语,如“比X多X”、“是X的X倍”等,要先用实物演示或画图说明。
应用题的起步教学点滴谈
应用题的起步教学点滴谈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怎样突破这一难点呢?我认为抓好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是关键,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直观图示,建立表象在数的认识与简单的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一定的题图和插图,这正是进行应用题启蒙教学的好材料,因此,应用题教学应当提早孕伏,与认数、计算同步并进。
例如:在“7的认识”这一节教学中,有一幅小朋友喂鸡的题图:1只公鸡,7只母鸡;2只黄母鸡,5只其他鸡;3只黄鸡,4只红鸡。
这幅图的作用,无疑是为“7的认识”和“7的组成”服务的,但其中也蕴含了部分数和总数关系的求和应用题的雏形。
因此,教学中既要利用图使学生掌握“7的组成”,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这样的表象: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就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
在简单的计算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或通过“看图列式”和“说图意列式计算”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逐渐会用“三句话”讲清图意。
例如:在教学3—2=1这道算式之前,教师先在贴绒板上并列贴上3只燕子,然后拿起其中两只贴到“空中”。
接着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动态演示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原来有几只燕子?(2)飞走了几只?(3)还剩下几只?之后,再请学生把刚才的三个问题连起来,用“三句话”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及时抽象概括出:3—2=1,使具体的实物图示与抽象概括的数量关系相沟通,并能从教师演示的全过程中体会到: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二、学具操作,充分感知通过学具操作,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让学生充分感知,从中获得直接经验,建立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7的认识”时,指导学生操作,把3个黄圆片(代表3只黄鸡)摆在一旁,隔开一点距离,把4个红圆片(代表4只红鸡)摆在另一旁,让学生用语言表述:3只黄鸡和4只红鸡合起来是7只鸡,7只鸡分成3只黄鸡和4只红鸡,通过比较全体和部分,教师指出:7是总数,3和4 是部分数。
如何搞好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是4×8=32。
师:第二组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多少?积呢?生:各位上的数的和是1+2+3=6,各位上的数的积是1×2×3=6。
师:第三组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多少?积呢?生: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1+5=9,各位上的数的积是3×1×5=15。
师: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积与3有什么关系?生: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都能被3整除,但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积不一定能被3整除。
师:这个“不一定”用得非常好,那么我们怎么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呢?生:看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应该看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而不应该看这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的积。
生:如果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总评:这一部分老师主要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和要点,提示学生在观察中注意思考,抓住感性材料的共性特征,积极进行探索,让学生逐步发现能被3整除的一组数的排列顺序不同,但它们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积都不变。
最后在进一步思考比较过程中,得出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这里,老师仅仅提供机会和条件,在关键处及时设问,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地进行创造,真正成为创造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老师还注重进行激励性评价,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搞好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广东深圳市育才第一小学 李江萍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搞好第一册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打好基础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六点经验:一、早孕伏,早起步,为应用题教学做好准备小学数学第一册应用题,是根据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的原则分三个阶段进行编排的。
讲到“7的认识和加减法”后,开始出现图画应用题;讲到“9加几”以后出现了半图半文的表格式应用题;讲到“7加几”以后出现了全文字应用题。
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比较合适呢?通过教学实践知道,不要等到应用题出现后才开始教学,应该早孕伏、早起步。
浅谈如何进行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浅谈如何进行一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一、以看培养思维。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要多看即多观察。
“解答应用题有助于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应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但教材在编排应用题时不急于求成,而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最开始出现的是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应用题,图画运用数数等已有知识直接获取一些表层信息。
教学时,可向学生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获得了哪些信息,提出了什么问题,让学生细看,多数。
只有重视学生的观察训练,效果就会好得多。
这样可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以读见其意。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要多读即反复读题,审题前必先通读题中文字,理解在图画应用题中主要是通过观察获得表层信息,而对于图文表格应用题及文字应用题则看不出所以然,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即使都认识,一年级孩子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极容易无意识地分散,让学生看获取信息效果远不如读文字。
例如:商店里有9枝铅笔,卖了5枝,还剩多少枝?先让学生把题目自由读,分组读,全班齐读,在读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中获得题里的已知信息,“有9枝铅笔和卖了5枝”这两个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剩多少枝?”,通过读明确“铅笔总枝数-卖出去的枝数=剩下的枝数”。
对于理解这类应用题,多读既可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可加深学生对结构的印象和题意的理解。
三、鼓励学生多说。
为让学生弄懂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题意,教师应将说的机会和时间让给学生,当老师在“灌输”知识时,学生的思维多处于消极状态。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其中的应用题更是考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评估方式。
如何有效地教学小学数学应用题成为了每一位数学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理解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列出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问题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教师还可以运用教具、图片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问题,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二、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生活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需要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将其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运用,从而达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问题求解的目的。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学生更容易理解问题并得出解题的方法。
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要让学生理解问题,更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不同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四、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学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给出解题方法,而是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方法。
在学生掌握了解题的方法后,再引导他们进行训练和巩固。
通过启发式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多种教学手段灵活运用六、注重课外拓展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教师还要注重课外拓展,通过安排一些课外拓展活动来加深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应用题启蒙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应用题启蒙教学论文概要: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多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不断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要密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是全部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前的应用题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1.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阶段在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阶段,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说完整的一句话。
譬如,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8页第2题,老师问:“有多少只蜻蜓?”很多学生都是回答:“5只。
”这时,笔者就会要求他们把话说完整:“蜻蜓一共有5只。
”学生能够说完整的一句话后,老师要逐步地引导他们说两句至三句话。
比如,在教学《7以内的加减》时,出示主题图,图上的意思大概是左边有5个土豆,右边有2个土豆。
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左边有5个土豆,右边有2个土豆,一共有多少个土豆?”让学生完整地说出来,但是,很多学生会直接说出:“一共有7个土豆。
”这时,老师就要让学生说多几遍正确的说法,使学生明白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有图画表示的应用题老师首先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理解题意,知道图上说了什么,要求的是什么,再叙述完整。
譬如,笔者在教学《5的加法》时,先让他们认真观察图画,再让他们叙述完整:“有3只小鸡在吃米,又来了2只,现在有多少只小鸡呢?”让学生知道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再引导学生根据加减法的含义选择应用题计算的方法,然后列式计算,以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3.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教学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时,教师要让学生说出“已知条件”是什么和“问题”是什么,加深对简单应用题结构的了解,而且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联系,运用加减法的含义得出计算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文字形的应用题做好铺垫。
浅议聋校低年级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浅议聋校低年级应用题的启蒙教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是指用文字叙述应用题的奠基工作。
从聋校数学教材安排来看,二年级才开始文字应用题。
而一年级出现的是图和图文结合的形式,这是根据聋童直观、形象的思维特点和听觉缺陷导致语言障碍的双重特点而考虑的。
标签:直觉感知强化图表图文结合理解题意我们在一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聋童的实际出发,根据教材抓住学习应用题有关内容,聋童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设计教具,创设情境,从激发聋童认识事物兴趣着手,进行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一、直觉感知,认数识词(名词和量词),形成概念刚入学的一年级聋童由于没有语言,更不会用语言来表述事物。
他们不像正常学生在学前已经会说许多话,掌握大量的词汇,会正确表述实物的名词、量词。
而聋童即使给他一个苹果,也不知道苹果的名词,只会用手势比划着,更不知道苹果应用量词“个”来表示,所以在认数的教学中,不仅要让聋童去掌握认识1、2、3、4、······这些数字,而且结合教材中的插图及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事物,如水果、小动物、学习用品等有关的名词、相应的量词教给聋童。
如认识数字2,除让聋童会读、会写、会数、掌握数序、比较大小外,还结合课堂上出示的实物图片,让聋童掌握名词、量词。
将实物的名词写在卡片上,并标上汉语拼音贴在图片下面。
如ping guo(苹果)(2个苹果图)。
老师一边读2个苹果,一边手中还要打指语。
这样的教学直至识数10为止。
在这一教学阶段,教师已教给学生较多的实物名词及量词。
如水果的名词有苹果、梨、西瓜、香蕉、橘子等;动物的名词有猴子、熊猫、小鸡、小狗、小猫等;学习用品的名词有铅笔、尺子等;量词有“个”、“只”、“条”等,当然,仅在这一期间,要聋童全部掌握是不可能的,还有待于今后教学中加强训练。
二、强化表述图意的训练一年级教材中有许多插图,我们根据插图内容制作动态教具,使图上的内容更形象的显示出来,并充分应用看图知识,实际操作,培养聋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初步形成语言能力。
应用题启蒙教学的几点体会
求 一 个 数 是 另一 个 数的 几 倍 关键 是把 两 数 进 行比较 求出两数 的 倍数关 系 接 春 我 让 学 生 看 图 口 编求 二
。
,
,
个 数是 另一 个 数的几 倍的应用 题
了例题
。
。
这就 很 自然 地 引人
一 共是几 只 ?
62
1 卯合 《 耘学教 孕 参考少 单带 其痊期 尹
2
,
支 笔 多 4 支 ; 有 的说
,
:
2
支笔比
:
6
支笔 少
4
编应 用题
,
。
经 常 训 练 不 但使 学生 的 口 头 表 达能力 得
,
,
支 有 的说 老师 的笔的支数 和 该同 学的 笔 的支数相 差
4
到 提高 而且 使学 生逐步 认识 了应 用 题 的 基 本结 构 还
支 我肯定 了 学生 的 回 答 进 一 步提 问 老师 和 该 同
6
:
,
,
6
支笔 对
:
花 妹妹做 了 3 朵花 姐 姐 和 妹妹 一 共 做 了 8 朵花
三 步 教学生把 叙 述 式 改成提 问 式
, ,
第
6
支 笔 某 同学有 支笔 用 老师笔 的支
2
,
,
,
例如
”
小 红 家里
数 与这 个 同学笔 的 支 数相 比 应 怎样 比? 有 的 学 生 讲 支笔 比
;
。
一 共有 7 只 鸡 卖 了 2 只 还 剩 几 只 ? 实际 上 这是 口 头
。
二 姐步培 养学 生 解 答半 圈 文 应 用题 的能力 为 学
习 文字 应 用 顺 打 下墓础
谈谈一年级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谈谈一年级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一年级的应用题虽然简单,却是教学中的难点。
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难点,我认为不能简单地按大纲规定的教学程序操办,而应根据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把这一阶段性任务的意识分解到各个教学环节,适时地抓好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具体地讲,要做到三个坚持:一、坚持从识数起就注意应用题的启蒙一年级教认数时,总要凭借实物或直观图引导学生去数一数:这个图中有几个人?那个图中有几只鹅、几艘军舰?而后把数的共同结果用一个数字表示出来,以帮助学生认识这个数。
学生认识一个新数,又总是在已知数的基础上,加上1引出的。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种学习新数的方法,有意识的按应用题的陈述顺序组织学生观察和说话。
如老师在计数器上拔上2颗珠后,问:“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当老师再拔上1颗后,又问:“又拔上了几颗珠子?”这样教师问,学生答,尽管没有涉及应用题,却渗透了这样的意思:“第一次在计数器上拔上2颗珠子,第二次又拔上1颗珠子,现在计数器上一共有几颗珠子?”从而把学生的认识思路引向同应用题相一致的轨道,既让学生认识了数,又为以后应用题的学习作了准备。
二、坚持从计算与图画的结合中进行应用题的启蒙小学教材中,计算是从最简单的加减开始的,要引导学生做加减法,就得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求什么问题要用加法计算,在什么情况下,求什么问题要用减法计算。
即让学生初步把算理与算法联系起来,而计算与图画应用的相互渗透,正是算理与算法的最早结合。
为了让学生理解2+1=3,教材用一幅并集图,图意是:原来有两个容易看出,并集图是为引出(2+1=3)而安排的,但图的本身是一道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学时,老师不能单纯注意“2+1=3”,还应及时注意应用题的渗透。
三、坚持从图表应用题的过渡转化中进行应用题的启蒙教材在正式出现应用题之前,安排了很多题图表式应用题,这种题介于图画应用题与文字叙述应用题之间,是由图画应用题向文字叙述应用题的过渡。
这种图表应用题具有以下特征:(1)每道题分三栏写在表中,上两栏是两个条件,最后一栏是问题,这样就把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揭示得很清楚;(2)第一个条件用图画揭示,第二个条件用文字叙述。
浅谈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浅谈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小学三年级是数学学科的重要时期,因为它是孩子们开始接触数学应用题的阶段。
数
学应用题涉及到一定程度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对于孩子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
此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 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在开始讲授应用题之前,老师先要给孩子们科学安排好数学
基础知识课程,如数的认识和计数,算术运算等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
2. 注重概念的建立:在讲解应用题时,重要的是建立概念,而不是简单的机械计算。
教师应该通过生活实例和各种教学工具来让孩子们理解和建立正确的概念,如重量、容积、长度等等。
3. 教师演示,学生跟随:在讲解应用题时,老师应该先进行清晰的演示,让学生可
以理解教学中的重点。
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跟随,不一定要求答案完全正确,
可以让学生在慢慢掌握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4. 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竞赛、合作等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应用题教学,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短小精干的应用题:为了使学生不会感到学习疲劳,老师应该挑选那些短小精干、有趣味性的应用题,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等,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
应用题,从而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识点。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而数学应用题更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阶段,数学应用题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成为了每一位数学教师都需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应用题所涉及的问题往往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学生具备问题意识,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主动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实例或故事来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通过故事中的情节或者实例中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数学应用题的含义,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应用题往往需要通过分析问题、提炼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以及验证结果等一系列步骤来解决问题。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解题过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如概念图、案例分析等,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愉快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浅谈一年级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学 生 对 运 算 意 义 有 了 一 定 的 理解 之 后 出 示 计 算 题 如
5
+
认 数 和 计算中 仅单 纯 地 认 数和 计算 在 应 用 题 出 现 后3=来自口 8,一
,
2
二
口 让 学 生根 据 运算 意 义 结 合 实 物
, ,
口
才开 始 应 用 题 的 启 蒙 教 学 那 将 破 坏 知 识 点 之 间 的 联
:
、
了加减 的 初 步 认 识及 相 应 的 加减计 算题
,
、
。
在 计算 时
,
条件 一 个 问 题 题
。
、
。
缺少 任何 一 个 要 素 都不 构 成应 用
,
,
根 据 加 减 法 的运 算 意 义 有 目 的 有 步 骤 地 训 练 学 生 口
应用题的概念 基本形成 后 让学 生 做应 用 题 的 判
”
,
朋 友? 合起来一 共有 几个 小朋 友 ? 在认数 的 同时 经
口述
中 只 是 没 有抽象 出来 向学生 挑 明
,
,
。
在反 复练 习
。
过 这 样 的反 复 练 习 建 立 起 应 用 题 的 表 象 为 今 后 学 习
, ,
此类 题 目 的 基 础 上 出 现 表 格 式 图 加 文 的 应 用 题
★教 法研 究
浅谈 一 年 级 应 用 题 的 启 蒙教 学
. 柳铁 六 小
应用 题是 小学 数学 的 重 要 内容 也 是学 生 较难 掌
,
周 素云
合并在 一 起 一 共是 多 少 用 加法 计算 ; 从 一 个 数里 去
, ,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例谈
2019摘要:在中低年级时期教师就可以相应进行应用题教学的启蒙。
很多中低年级的知识教学中就能够成为学生应用题基础构建的依托,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且灵活运用。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这种考察方式,还可以让学生以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吸收相应的知识点。
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启蒙教学应用题是小学阶段的一种非常典型的训练方式,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接触到的应用题会越来越多,因此,在中低年级时期教师就可以进行应用题教学的启蒙。
很多中低年级的知识教学中就能够成为学生应用题基础构建的依托,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且灵活运用。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这种考察方式,让学生可以以一个新的角度来理解吸收相应的知识点,这也是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一种培养,会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点间的内在关联,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
一、结合认数过程进行教学启蒙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认数是很重要的构成,这也是培养与锻炼学生基本的数理知识的教学环节。
很多教师会认为,认数教学很难和应用题产生关联,并且不会想到构建两者间的联系,这其实是教师教学思维的局限,是教师可以相应进行拓宽的教学实施范畴。
灵活的组织与构建认数的过程,这会带给学生非常有效的应用题学习的启蒙,在建立学生数的组成关系的过程中,为学生今后应用题的解答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灵活的展开认数教学的实施过程,多将学习活动和教学实例引入课堂,作为学生知识吸收的依托。
这样的背景下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会更高,对于教学知识的接受程度会更广,这样才会起到很好的教学铺垫效果。
在认数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数的组成”,渗透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这在很多应用题的解答中都会用到,是引导学生形成一些基本解题思路的有效实施方法。
如教学“3的组成”时教师可以列举这样的范例:左边有2个文具盒,右边有1个文具盒,合起来就是3个,3是由2和1组成的,3个文具盒,拿去2个,还剩下1个,3可以分成2和1。
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逐步领会合与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为以后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夯实基础。
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题的启蒙教育
过说 的训 练 , 既可打破应用题 的分类 界限 , 又可训练学生 的语青 ( 1 ) 说过程 : 个体尝试说不够连贯互相说补充 、 个体再尝试老 表达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师评判并复述( 桌上有 6个 △, 去掉 4个 △, 还 剩几个△) 。 再如 , 看算式编题训练 。用“ 8 0 — 5 7 ” 编一道应用题 , 不但要编 ( 2 ) 说想法 : 因 为是去掉 了 4个 , 所 以用减法计算 , 是从 6个 出来 “ 求剩余 ” “ 求两数差 ” 类 的应用题 , 同时还应编 出“ 求一个加 里面 去 掉 的 , 所 以算 式 是 : 6 — 4 = 2 。 数” “ 求 比一数少几 ” “ 求 比一个数 多几” 和“ 反叙 的” “ 求 比一 个数 3 . 算 出得数后 , 看桌面 上是否还有 2 个 △, 最后 口答 。
( 3 ) 在 让 学 生 把 左 边 的去 掉 , 放 回学 具 盒 , 老 师 把 黑 板 左 边 的 用 虚 线 圈起 来 。 2 . 说一说
引导学生分析线段 图中的数 量关 系 , 并讲述 : “ 男生有 1 2 0 人, 比女生多 3 5人 , 求女生有多少人?” 这样用线段分析思考 , 通
课 程 篇
小 学低 年级数 学应 用题 的启 蒙教 育
王 飞
( 甘 肃 省 兰 州 市红 古 区窑 街 学 校 )
摘
要: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应根 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 知识结构 , 适时渗透 。老 师正确 引导 , 突破难点 , 巩固重点, 加强基础训练 , 做
好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 篮球和排球一共有几个” “ 篮球 比排球 多几个 ?” “ 排球 比篮球少 所述 , 低 年级应用题教学要根据学生 的年 龄特点 、 知识结构 , 适时 几个 ? ” 这 样 的 练 习 既 丰 富 了学 生 的数 学 语 言 , 又激 发 了学 生 的思 渗透 。通过学 习, 使其初步掌握解 答应用题的一些方法 。与此 同 维, 培养 了他们 的创新意识 。 再如 : “ 小 明有 , 蓝铅 笔比红铅 时, 还应 重视学习心理 的基本启蒙教育 , 激发学生学 习的兴趣 , 使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例谈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例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启蒙教学例谈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一、结合认数教学进行启蒙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而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让学生在动中学。
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的认数内容中,安排了很多插图,其意图不仅是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而且能用来训练学生用语言表达意图,为以后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奠定基础。
例如在准备课上,结合看图数数,包括以下内容:1.正确使用单位名称(量词),如1面红旗、2张桌子、5棵小树、8只小鸟……本文由收集整理;2.初步了解大小、多少、长短、高低、同样多的含义,如上面的铅笔比下面的长,下面的铅笔比上面的短,红花和蓝花同样多,一只杯子对一个盖子等;3.初步了解“原来”、“现在”、“又”等表示时间顺序的词意,如有两个小朋友向老师行礼,后面又来了一个小朋友等;4.初步领悟老师人数和学生人数可以在一起数,白兔和黑兔可以比多少,渗透同类量可以加、减的道理。
在认数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教学数的组成,渗透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如教学“3的组成”,左边有2个文具盒,右边有1个文具盒,合起来就是3个,3是由2和1组成的,3个文具盒,拿去2个,还剩下1个,3可以分成2和1。
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逐步领会合与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为以后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夯实基础。
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二、结合计算教学进行启蒙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加、减的意义,教材也配了很多插图。
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可以渗透看图叙述条件和问题的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应用题的启蒙教学
我的教学对象是彝族儿童,这些学生多数来自边远山区,汉语能力几乎为零,生活经验也不丰富,在解答应用题时相
当困难。
所以我比较注重应用题的教学。
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年龄小,误字少,抽象思维差,根据这些特点,必须抓好应用题启蒙教学。
启蒙教学的要求是,初步认识应用题的答构解答等基础知识,这阶段主要在一年级上学期。
一年级的小学生,开始学习应用题,对应用题“解答”、“条件”“问题”“答句”等用词及“一共”“还剩”等词语的意义,几乎一无所知,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逐步引导他们从所熟悉的事例中,抽象出数学中的有关概念和规律。
并应用这些概念和规律去分析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
这个启蒙教学,对学生的思想和今后的的学习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具体来说,启蒙教学应注意抓好下列几点:
1 说好“一句话”培养说出应用题一个条件的能力。
一年级小学生从认数写字开始学习数学知识的。
在认识“了”
以后,教材出现加法。
它是以看图列式,计算来进行启蒙教
学的。
在读写1、2、3时,就应帮助学生看图认数,并逐步
教会他们正确完整地用单位名称说明数量,说好“一句话”,
例如:我有3个苹果,帑爷家有2只鸡,小红有3张邮票等。
为学习应用题时,摘录条件和应用题叙述作准备。
2 说好“三句话”接触应用题目的初胚,在学习“了”
以后开始学习加法,学习了“5”以后开始学减法。
这时教
师要充分利用教具和教材的实物图,讲清加法、减法的意义,
例如:指导学生看图左边有2朵花右边有3朵花,要把左右
两边的共合起来有多少朵求总数,用加法计算,使学生初步
接触到应用题的初胚。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反复看图,说好
“两句话”(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在教师指导下,提出
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说好“三句话”应用题的表述形式过渡。
通过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一共”“还剩”等词语的意义,
并能正确运用加法、减法的概念去分析、判断什么样的问题
用加法计算,什么样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这里的“三句话”
也就是认识应用题的雏形。
3 提高对应用题结构的认识和口述完整的应用题。
我每天上课之前都要口述两道加法应用题和两道减法应用
题,学生听完后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要注意培养学生口述
答案的能力。
使学生对解应用题的步骤逐步了解。
这时要特
别注意学生对答案中单位名称的正确迭取。
如,答:有12马。
学生要明确马的计数单位用“匹”,而答“马”。
要随时纠正。
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能力,例如:奶奶家有8只公鸡,4只母鸡,一共有多少只鸡?我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结构的认识。
4 适当进行一些练习。
a)培养学生观察图形,认识图形顺序的读题能力
的练习。
b)补充应用题的条件的练习。
c)补充应用题的问题的练习。
d)鉴别什么样的提问恰当,什么样的提问不恰当,
例如:已知条件是:爷爷家有8只公鸡.5只母
鸡,问题是爷爷家有多少只公鸡?这样的问对
不对?强调,已知条件已经知道的。
问题就不
能再问了,只能根据已知条件提问。
e)“找朋友”的练习,把几适应匿题的条件和问
题拆开,打乱后排列起来,让学生用线段连接
其中能组成应用题的句子。
f)进行口编应用题的训练。
通过以上练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同化,
克服了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的弊病,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的认识,加深对应用题的表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