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在二次运移解析

合集下载

油气二次运移名词解释

油气二次运移名词解释

油气二次运移名词解释
油气二次运移是指油气在脱离生油岩后,在储集层中或大的断裂、不整合面中的传导过程,包括初次运移后的所有运移过程。

油气二次运移实际上是油气在含水介质中的机械渗流过程。

油气的二次运移必须具有一定的油气饱和度,只有当油气饱和度大于临界油气饱和度时,才有相对渗透率和有效渗透率。

二次运移的阻力即孔隙介质对油气的毛细管力,油气势差是二次运移的动力源。

油气二次运移主要发生在从烃源岩到圈闭的过程中。

与一次运移相比,油气二次运移的特点包括具有足够的浮力和水动力来克服毛细管阻力,油柱必须大于临界油柱高度等。

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机理的差异

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机理的差异

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机理的差异
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是油气形成后从母质中向储集层或采集层移动的过程。

它们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渗流机制:初次运移是指油气在岩石母质中的原位生成后,沿着孔隙或裂隙流动到储集层的过程。

初次运移主要依靠孔隙连通性和岩石的渗透性来实现。

相比之下,二次运移是指油气在储集层内发生相态变化或因受到外部力的作用重新分布的过程。

它主要依靠岩石孔隙中的静态毛细力和动态流体驱动力来实现。

2. 运移速度:初次运移速度相对较慢,通常为几百米到数千米的数百万年时间尺度。

而二次运移速度通常更快,可以是千分之一毫米至数十厘米的几十万年时间尺度。

3. 作用力驱动:初次运移主要受天然地层压力驱动,油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

而二次运移则由于外部力的作用,如构造活动、地质应力变化、重力等因素的影响。

4. 温度和压力影响:初次运移过程中,油气往往处于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导致原始油气的组分和性质相对稳定。

而二次运移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条件的变化,油气会发生相态变化,例如油气的溶解和挥发。

综上所述,油气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机理存在较大差异。

初次运移主要是母质中的油气流动至储集层的过程,依靠孔隙和渗
透性;而二次运移则发生在储集层内部,依靠渗流机制和外部力驱动。

欢迎追问!。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油气运移与聚集
• 油气运移概述 • 油气聚集概述 • 油气运移与聚集的关系 • 油气运移与聚集的实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油气运移概述
油气运移的定义
定义
油气运移是指油气从源岩向圈闭构造的迁移过程, 包括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
初次运移
指油气在生成后从源岩向储层或运移通道的迁移 过程。
二次运移
指油气在储层中通过水动力或浮力作用向圈闭构 造的迁移过程。
总结油气运移与聚集的研究成果
成果一: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机理研究
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机理是油气地质学 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油气运移与 聚集机理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油气 的形成过程和分布规律,为油气勘探 和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总结油气运移与聚集的研究成果
成果二: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模拟方法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油气运移与聚集的模拟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预测油气 的分布和运移规律,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该盆地的油气聚集模式呈现出多种聚集模式的复合特征。 在盆地的不同地区和不同层位上,油气聚集的模式有所不 同。通过对盆地内各聚集模式的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的研 究,揭示了盆地内油气的分布规律和主控因素。
总结词
烃源岩对油气聚集的影响
详细描述
该盆地的烃源岩对油气的聚集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类型 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油气的 运移和聚集也有所不同。通过对烃源岩的分布、演化及生 烃过程的研究,揭示了烃源岩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04
油气运移与聚集的实例分析
实例一:某油田的油气运移路径
总结词
复杂的地质条件
详细描述
该油田位于一个复杂的地质环境中,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条油气运移路径。 通过分析地层和构造特征,确定了油气的主要运移方向和路径,为油田的开发 提供了重要依据。

临南洼陷油气二次运移的输导系统及运移时期研究

临南洼陷油气二次运移的输导系统及运移时期研究
曲 8 曲 9馆 陶 组 油 藏 。 其 次 沙 三 段 下 部 源 层 生 成 的 、 油 气 被 沙 三 中 段 厚 层 泥 岩 油 页 岩 封 盖 不 得 不 沿 E 3 Es s / 4不 整 合 面 运 移 至 较 远 处 , 可 能 在 沙 四 段 、 并 孑 店 或 更 老 的地 层 中 成 藏 。 L
向 不 连 续 的 砂 岩 和 粉 砂 岩 , 向 上 是 冲 积 扇 水 道 沉 再 积 构 成 了侧 向运 移 的 网络是 最 有 利于 接 受 油 气 的 , 随 着 压 实 作 用 的 增 强 , 岩 中产 生 更 大 的 超 压 , 始 源 如 终 不 足 以 使 围 岩 破 裂 , 会 形 成 原 生 油 气 藏 ; 足 以 则 如 使 围 岩 破 裂 , 致 封 闭 失 败 , 油 气 进 入 较 为 连 续 的 导 使 砂 层 , 在 异 常孔 隙流 体 压力 和 浮 力为 主 的 流 体势 并 的推 动下 沿树 枝状 伸入 洼 陷 内部的 砂体 中主运 移输 导 网络进 行运 移 。油气 进入 砂层 的 多少和 运 移距离 的长 短 受 源岩 的 丰 度 、 岩 与 砂 层 间 的孑 隙 流体 压 源 L
2 0 年第 2 期 o8 4
内 蒙古 石 油化 工
19 1
临南洼陷油气二次运移的输导系统及运移时期研究
吕金 玲 张 守 军 董 双 平 。 , ,
( . 利 油 田 临盘 采 油 厂 地 质 研 究 所 , 东 临 邑 2 l O ;. 油 工 程 西 南 公 司 临盘 钻 井 分 公 司 , 东 临 邑 1胜 山 55 7 2 石 山 3 胜 利 油 田临 盘 采 油 厂 工 艺 所 , 东 临 邑 2 l O ) . 山 5 5 7 摘 要 : 南 洼 陷 油 气二 次 运 移 输 导 系 统 由 下 第 三 系 的 砂 层 、 层 、 整 合 面 、 成 岩侵 入 临 断 不 火 构 成 。 它 们 相 互 连 接 成 一 个 由 统 一 流 体 势 控 制 的 复 杂 的 三 维 空 间 网 络 , 气就 运 移 其 间 , 源 油 从 聚 集 成 藏 。在 洼 陷 不 同 地 区 袖 气 运 移 的 不 同阶 段 它 们 所 起 的 作 用 不 同 。砂 层 中 的 孔 隙 和 裂 缝 移 的 基 本 通 道 ; 层 可 以是 二 次 运 移 的 良好 通 道 ; 整 合 面 可 以 是 二 次 运 移 的 重 要 通 道 。 临 南 断 不 二 次 运 移 时 期 出 现 在 东 营 末 期 , 大 规 模 的 二 次 运 移 是 在 馆 陶 和 明化 镇 末 期 。 但 关 键 词 : 南 洼 陷 ; 气 二 次 运 移 ; 导 系 统 ; 移 时 期 临 油 输 运 、

石油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

石油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的运移

四、地层压力与异常地层压力
(5)异常地层压力: 如果某一深度地层的压力明显高于或低于静水压力, 则称该地层具有异常地层压力。
(6)压力系数:某一深度的地层 压力与该深度静水压力的比值。
压力系数>1:异常高压 压力系数<1:异常低压
埋深(m)
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二、岩石的润湿性与毛细管力
(1)润湿性:
润湿作用是指固体表面的一种流体被另一种液体取
代的一种作用。
(流体附着固体的性质)
θ=0:称完全润湿 θ<90:称润湿
接触角: θ>90:称不润湿
润湿流体:易附着在固体上的流体,又称为润湿相 非润湿流体:不易附着在固体的流体,又称非润湿相
(2)岩石的润湿性 ①水润湿的(water-wet):
③沉积物恢复压实平衡状态




颗粒+流体
2.烃源岩内部的异常高压
0
(1)沉积盆地异常高压十分普遍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辽东湾地区地层压力与埋深关系
深度(m)
预测压力(MPa)
30
60
90
120
测井资料预测地层压力 地震资料预测地层压力 静水压力趋势线
常压带
第一超压带 第一压力过渡带
②烃源岩中含水很少,初次运移的相态是什么?
一、运移相态
①石油主要是以游离相态运移的; ②水溶相态和游离相态对天然气的初次运移都是 重要的,天然气还可以呈扩散状态运移
③油气可以以互溶(油溶气、气溶油)相态运移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油气田的盖层或圈闭遭到破坏,油气逸散到地表。有
的则保存至今,成为能源生产基地。
1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盖层 储油层
圈闭
四大要素 生油层
保存
油气田的形成 三个过程 运移
聚集
2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一、 生油气层
• 通常把能够生成油气的岩石,称为烃源岩(或 称为生油气母岩),由烃源岩组成的地层为生 油气层。
15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三、 油气的盖层
图 生储盖层纵向分布示意图 因为生油层一般都是暗色的泥岩,经地层压力压实后 是很致密、不渗透的岩层,大多数是实际油藏中的好盖层。
16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三、 油气的盖层
• 良好盖层具备的条件: • ①盖层要有一定的厚度,能承受地层巨
大的压力; • ②盖层的分布要稳定,防止储集层上方
下来的,它们可能是沙丘、海滩或沙漠,可能是珊瑚礁,也
可能是泥沙淤积的河流。这些沙子被掩埋后,受力被压缩,
沙粒结合在一起,最终被掩埋到地层深处,直到今天成为我
们发现石油的地方。
• 储集层出现在岩石中,在你我看来这种岩石似乎是实心的,
而事实上它具有非常微小的孔隙空间,这些微细孔隙正是石
油或气体郁积的地方。我们就是从这样的岩石中取出每天都
27
五、 油气运移 7. 构造运动力
28
五、 油气运移
3.2 油气的运移与聚集
促使油气运移的动力
• 8. 浮力
• 当油气进入饱含水的储集 层之后,由于油、气、水 的密度不同而发生重力分 异作用,即气轻上浮,水 重下沉,油居中间。这种 促使油、气、水发生分异 作用并使油气上浮的力, 即为浮力。

石油地质学-8. 油气的运移

石油地质学-8. 油气的运移
产生异常高压的动力因素。
Clq 2019/7/7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温压条件和岩石介质孔渗性
• 油气初次运移的温度: 应与生成油气时温度相近,可能在50-250℃±。对应的深
度取决于地温梯度。 • 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压力,主要受控于深度。 • 油气初次运移时岩石介质的孔渗性:
烃源岩,孔渗条件很差;需克服巨大的Pc。
Clq 2019/7/7
但是普遍认为,石油呈单独液相从生油岩中进行 初次运移是不大可能的。石油的初次运移应以高分散 烃相为主。只有在石油进行二次运移方以分相单独运 移为主。
关于石油以高分散游离相态从生油岩中向 外运移的理论已为实践所证实,而且可能是初 次运移的主要形式。
Clq 2019/7/7
第三节 油气的二次运移
在岩石学上,我们已知道,泥岩的压缩率很大,而 砂岩却较小,从而造成了泥岩中流体所处的压力较大, 而砂岩中流体的压力较小(理解时可先假设两岩层的流 体相互未流动运移)由此造成了二岩层之间的流体压力 差,从而使得生油岩中流体向储集层中运移。
Clq 2019/7/7
对于较薄的生油岩层,在上覆沉积物的均衡压实作 用下,油气运移的载体水在1000m左右时即被很快排出。
Clq 2019/7/7
第一节 概 述
油气运移: 地壳中石油和天然气在各种天然因素作用下发
生的流动。 油气运移可以导致石油和天然气在储集层的
适当部位(圈闭)的富集,形成油气藏,这叫做 油气聚集。也可以导致油气的分散,使油气藏消 失,此即油气藏被破坏。
Clq 2019/7/7
油气运移的证据
Clq 2019/7/7
流体运移方向为其受力减弱方向。 此外,构造运动造成地层倾斜,产生裂缝,沟通 岩石中各种孔隙,形成不整合风化带,为油气二次运 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油气运移研究进展综述

油气运移研究进展综述

和 新 方 法 不 断 地 被 应 用 到 这 方 面 的研 究 之 中 , 并 对 其 研 究
作 出一定 的贡献 。总之 ,科学家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油气
二 次 运 移 这 方 面 的研 究 和 探 讨 ,二 次 运 移 的研 究 也 将 会 在 科 学 家 的联 合 努 力 下 发 展 得 更 加 完 善 。
Hale Waihona Puke 中烃类 相态 的判断 ,则更加 的精 准 ;再次 ,有机 地化指 标
对 比 油一 油 和 油 一 岩 技 术 , 町以 从 宏 观 上 判 明 油 气 运 移 的
方向 。
2 1油气二次运移的发展现 状 .
对 于 油 气 运 移 的有 关 机 理 和 运 移 路 径 的 有 效 识 别 方 法 的研 究 已经 经 历 了一 段 时 期 的 发 展 , 大 约 有 8 多 年 的 历 史 O 了 。上 世 纪 8 年 代 之 前 , 对 油 气 运 移研 究 的 定 位 主 要 是 靠 0 定 性 实 验 ; 除 此 之 外 , 其 研 究 的 范 畴 也 包 括 机 理 认 识 和 有
地 质 作 用 最 终 结 果 的 表 现 。
要是压实过程 中产生 的瞬 时剩余压力 ,而在成岩 晚期则主
要 是 异 常 高 流 体 压 力 ( 常 高 流 体 势 ) ; 而 二 次 运 移 的 动 异
2 油气运移的发 展历史及发展趋势
油 气 运 移 的 概 念 是 由 我 国 北 宋 科 学 家 沈 括 首 先 提 出 的
成 果 Ⅲ。
则 为 流 体 势 差 。 由 于 石 油 是 三 相 混 合 物 ,而 天 然 气 为 单 一 的气 相 ( 时 只 含 少 量 的液 态 烃 和 水 ) , 因 而 岩 石 对 天 然 气 有

油气运移规律

油气运移规律

油气运移是指油气由生油(气)层进入运载层及其以后的一切运移,它发生在烃源岩、储集层内,或者从一个储集层到另一个储集层的过程中、运载层出了渗透性地层外,还可以是不整合、微裂缝、断层或断裂体系、古老的风化带和刺穿的底辟构造带。

油气运移机理还包括油气运移相态、动力、运移通道、运移方向、运移距离、运移时期、运聚效率和散失量等,它是油气成藏的核心问题,也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初次运移的动力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 由于泥岩的异常压实等原因所导致的异常过剩地层压力是陆相生油岩系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鄂尔多斯中生界及古生界的油气初次运移研究相对较少,其中中生界延长组发育有广泛的泥岩欠压实现象。

欠压实起始层位主要分布于延长组上部油层组,层位分布存在着由西向东逐渐变老的趋势,由于延长组沉积后,盆地经受了数次大的构造运动,上覆地层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剥蚀。

同时,异常压实起始深度的差异性对各地区油气初次运移的时间将产生一定影响。

初次运移的通道以微裂隙作为油气运移主要通道的观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承认,当孔隙流体压力增大到超过岩石的机械强度时,泥岩中便可产生极微裂隙。

微裂隙对油气运移的作用:①增大了通道,降低了阻力;②增大了生油岩和储集岩的接触面积。

流体释放后,压力减低到一定限度时,极微裂隙又会封闭,开始再一个循环。

因此,油气的排出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运移是断续、脉冲、幕式进行的。

地下油气总是按照沿阻力最小的途径由相对高过剩压力区向相对低过剩压力区运移的总规律进行。

因储集层或输导层具有较好的渗透能力,烃源岩中侧向过剩压力差总是小于烃源岩与相邻储集层或输导层之间的过剩压力差。

同时,沿烃源岩本身进行侧向运移的阻力又比从烃源岩进入相邻储集层或输导层的垂向运移阻力大得多。

因而,下部地层具有更高的过剩压力,本区初次运移的方向应以垂向向上运移为主。

已生成的油气在过剩压力的驱动下将首先进入邻近的储集层或输导层,其方向既可向上也可向下。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是指油气在地下因自然因素所引起的位置迁移。

油气必须经过运移才能聚集成为油气藏,如今看来好象是一个勿需证明的简单道理。

但油气在地下是否存在运移也曾经有过争论。

比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卡里茨基就积极主张石油原地生成说,即发现石油的地方就是石油生成的地方。

他认为砂岩中的石油是其所含的藻类所生成的;甚至认为正是因为砂岩中生成的石油起润滑作用,才导致背斜的形成。

油气运移是不能回避和否认的客观存在。

首先,油气是流体,可以流动是其自然属性;这是油气运移的客观基础和先决条件。

再说,有限的油(气)田范围内拥有巨大的油气储量,如科威特的布尔干油田的石油储量为107×108t;前苏联乌廉戈依气田的天然气储量为4.5×1012m3。

如此大量的油气聚集显然是分散的油气经过运移的结果。

其次,油气藏中油气水按比重分异,反映了地下油气运移的客观存在;地表渗出的油气苗则是地下油气经过运移的直观表现;还有,象墨西哥黄金巷油田的最高产油井初产日产量达37,140t;美国和加拿大的超巨型气井日喷气数千万立方米,最高纪录达77×108m3;这必是井筒周围产层中的油气向井中运移汇集的结果。

这是快速、急剧的油气运移,也是最现实的油气运移。

总之,油气运移的客观存在是不容置疑的。

油气运移是与油气成因紧密联系的。

无论是有机学派还是无机学派,都存在油气运移问题。

只是不同的油气成因理论对油气运移的方式、动力、途径等主张各异。

无机成因学派一般认为深大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渠道;而有机学派则将连通的孔隙、裂缝、断层、不整合面视为油气运移的路径。

在有机学派中,早期成油说对晚期成油说的责难也主要在油气运移问题上。

按早期成油说的观点,油气形成时沉积物还尚未固结成岩石,仅靠随后上覆沉积物的压实作用即可实现油气运移。

而对晚期成油说来说,油气运移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

本章主要讨论与油气成因的现代概念(晚期成油说)相联系油气运移机理。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石油地质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每题分)、石油:一种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氧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门限温度: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开始大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门限温度。

、相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地层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或者是由于储集层的连续性发生中断而形成的圈闭。

、油气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生油岩后,在孔隙度、渗透率较大的储集层中或大的断裂、不整合面中的传导过程,它包括聚集起来的油气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再次运移。

、油气聚集:油气在储层中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油气聚集。

、二级构造单元:盆地中由一系列相似的单一构造所组成的构造带称为盆地中的二级构造单元。

、值:称碳优势指数,是指原油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中奇数碳正构烷烃和偶数碳正构烷烃的比值。

、油田水矿化度:即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水加热至℃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子总量来表示。

、烃源岩:指富含有机质能生成并提供工业数量油气的岩石。

如果只提供工业数量的天然气,称为气源岩。

、有效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油气水分别用、、表示。

、岩性圈闭:主要是由于储集层岩性发生了横向变化而形成的圈闭。

、排烃:是指生油层中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从生油层向储集层(或输导层)中的运移,称排烃。

、油气聚集带:在沉积盆地中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带所控制的,油气聚集条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和。

、有利生储盖组合:是指不仅生油岩、储集层和盖层三者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利于高效输导,富集并保存大油气藏,有利于勘探和开发。

、值: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因此,根据温度和时间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方法称法。

4-3油气二次运移解析

4-3油气二次运移解析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任课人:逄 雯 山东胜利职业学院
第四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第一节 油气运移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油气初次运移
油气二次运移 油气运移研究方法
二次运移: 油气进入储层之后的一切运移。包括 在储集层内部、沿断层或不整合面、 油气藏调整和破坏的再运移。
第三节
油气二次运移
主要内容:相态、动力和阻力、通道、时期、 方向和距离
σ:油水界面张力;rt:孔隙的喉道半径;rp:孔隙的半径
把石油体积V换成单位面积的高度,则石油运移
的临界高度:
Zo = [2σ(1/rt-1/rp)] / [(ρw-ρo)g ] 石油在储层中开始运移的条件:油柱高度大于 临界高度。临界气柱高度: Zg = [2σ(1/rt-1/rp)] / [(ρw-ρg)g ]
或沉积间断,往往使下伏地层遭受风化剥蚀和溶解
淋滤,形成区域性稳定分布的高孔高渗古风化壳或
古岩溶带,有利于油气长距离运移。若不整合面上
覆地层不具备封闭性,则地层不整合就只能成为类 似一般具孔渗性的地质单元。
4、地层不整合面
不整合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在时空上具有稳定
性,不仅能大面积汇集油气并形成长距离的运移通
油气在岩石中会选择最小阻力方向通道运移, 即沿最大孔隙和喉道所组成的路径运移。
(一)二次运移的阻力
油气在多孔介质中最主要的 阻力是孔隙介质对油气的毛细管力 毛细管力:在水润湿系统中,毛细 管中油气界面所产生的指向石油的 压力。其大小取决于孔隙半径,烃 水界面张力、润湿角。 毛细管压力的
方向由润湿相指向非润湿相(如由水指向 油)。
3、断层
断层可作为油气二次运移的良好通道。 油气以断层作为通道的运移有两种方式:一 是横穿断层的横向运移,一是沿断层面的垂 向运移。断层能否作为运移通道取决于自身

4-4油气运移研究方法

4-4油气运移研究方法

馆上段
馆下段
油的运移路径
连续充注:
①首先油进入主断层(F1),并向上运移,充注其两侧的砂体A1、C1或C2; ②油在馆下段(B和D)的顶部发生侧向运移; ③侧向运移的油进入次级断层(F2),并向上运移,充注次级断层两侧的 砂体A2、A3或A4。
幕式充注:
①首先油充注主断层(F1)的下部和馆下段的(B、D)砂层。 ②沿主断层上升,并在馆下段(B和D)砂层侧向运移。 ③进入次级断层(F2),同时充注主断层和次级断层两侧砂体。
馆上段
馆下段
(5)石油密度、粘度降低。
从鸭儿峡向老君庙、 石油沟方向,原油 正烷烃主峰值逐渐 降低,C22以上与C23 以下的比值逐渐增 加,原油比重、粘 度、含蜡量逐渐变 低
酒泉盆地老君庙背斜带油气运移方向
天然气13C同位素的含量从隆起上向凹陷 方向(天然气来源的方向)变大,而在隆 起顶部(运移的前方),其含量逐渐减小
双 喜 岭 高 垒 带 高 曙 升 光
三、四区
二、地球物理方法--利用压实曲线研究油气运移
分析泥质烃源岩的排烃深度(时期)、排烃方向,估算 排液量和地层压力
三、实验模拟方法
模拟排烃:砂泥岩层 模拟二次运移:连续充注、幕式充注, 运移通道
压实排液物理模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中人工泥岩的构成
为30%石英砂与70%粘土矿
四川泸州古隆起阳新统,嘉陵江组天然气13C含量分布图
运移过程中氧化作用占主导时, 沿运移方向:原油由轻变重,由稀变稠, 其它参数也呈有规律性的变化
表 4-5 辽河西部凹陷各油田原油性质数据(据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977) 粘度 部位 凹 陷 内 部 凹 陷 中 部 凹 陷 外 缘 油田 双台子 兴 隆 台 马圈子地区 兴隆台北部 曙 二 光 区 相对密度,d420 0.829 0.8420 0.8873 0.8597 0.8621 0.9461 0.9489 (50℃) ×10-3Pa·s 2.79 4.5 14.87 18.54 20.44 1598 258.7 (100℃) 凝固点 ℃ 24 15 -12 30 35 4 34 含蜡 % 6.7 4.197 5.54 10.23 13.33 3.96 6.58 7.25 19.92 3.85 (沥青质) 37.5 46.6 0.127 0.154 0.097 0.53 0.3449 胶质+沥青质 % 6.22 含硫 % 0.078 备注 双7井 马 50 井 兴 58 井 2-6-6 井 双 12 井 高3井 曙 13 井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

高地温区 低地温区 深 浅 盆地中心 盆地边缘
3.粘土矿物的脱水作用
蒙脱石 失去热结力合水伊利石自由水水载V体(压运力移)
4.甲烷气的作用(有机质的生烃作用)
有机质向烃类转化过程中,伴随有CH4等烃类产生
提供动力和通道:异常高压 产生微裂缝; 提供载体: 促使烃类增溶,与水一起运移出生油层
烃源岩生烃过程也孕育了排烃的动力,由此推断油气的 生成与运移是一个必然的连续过程。
❖欠压实
——泥质岩类在压实过程中由于压实流体排出受阻或来不及 排出,孔隙体积不能随上覆地层压力的增加而减小,导致孔 隙流体承担了部分上覆地层压力,出现孔隙流体压力高于其 相应的静水压力的现象。
欠压实带中异常高压驱动油气水——欠压实中心向上下排出
2.水热增压作用
—温度对流体运移的影响
H,T,泥岩中的 流体体积膨胀,P,促 使烃类初次运移。
一、油气的初次运移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物理状态
石油游离相
为主分连散续状状
水溶相(少量)
水溶相 天 然 气 油 溶 相
游离相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
1、压实作用
——生成油气的沉积物质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 导致孔隙缩小,流体不断被排出的作用。
❖正常压实:
——在压实过程中,岩石孔隙体积随上覆重力负荷(S)的 增加而相应减小,沉积物密度增大,流体相应排出,此时 孔隙流体基本保持静水压力的现象,即地层压力≈静水压力
4.距离:Tissot研究结果,有效排烃厚度28米。
二、油气的二次运移
(一)油气二次运移的物理相态
运移环境:运移通道粗,多样,毛细管阻力小。
油——游离相(连续的油珠或油条)为主。 气——游离气相为主、可呈溶解相。

油气运移

油气运移
天然气都是流体,它们具有流动的趋势。油气可 以从源岩运移到储集层(输导层),从储集层运移到圈闭中 形成油气藏,油气也可以由于地质条件的改变而从圈闭沿输 导层运移到别的储层中,再运移再聚集形成次生油气藏,或 者通过断层或封闭性差的盖层向上运移到达地表形成油气苗。
因此,油气运移贯 穿于油气藏的形成、 调整和破坏的整个 过程。研究油气运 移不仅具有理论意 义,而且具有重要 实际意义,搞清油 气运移的特点,对 油气勘探、开发都 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56
2/56
二、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 渗滤与扩散是油气运移的两种基本方式。但两者 的条件和效率不同。 1、渗滤
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称为渗滤,是一种机械 运动方式,流体在渗滤过程中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它 总是由机械能高的地方向机械能低的地方流动。油气 渗滤可以用达西定律来描述,即单位时间内液体通过 岩石的流量(Q)与通过岩石的截面积(S)、岩石的渗透 率(K)及液体压力差(P2-P1)成正比,而与液体的粘度 (μ)和液体通过岩石的长度(L)成反比:
20/56
2、欠压实作用
泥质岩类在压实过程中由于压实流体排出受 阻或来不及排出,孔隙体积不能随上覆负荷增加 而减小,导致孔隙流体承受了部分上覆沉积负荷, 出现孔隙流体压力高于其相应的静水压力的现象 称欠压实现象。 (1)由于欠压实泥岩孔隙中存在剩余压力, 它具有驱动孔隙流体向低剩余压力的方向运移的 潜势。 (2)特别是当欠压实程度进一步强化,孔隙 压力超过泥岩的承受强度,泥岩则会出现破裂, 形成微裂缝,结果超压流体会通过泥岩微裂缝涌 出,达到排液目的,随着流体排出,孔隙超压被 释放,泥岩回到正常压实状态。 21/56
Q=[K· (P2-P1)]/(L·μ) S·
3/56
2、扩散

4.油气运移(11)

4.油气运移(11)

2. 蒙脱石脱水增压作用
蒙脱石
随D T
104.4—110 C,加入钾云母
脱去层间水和有机质分子(进入粒间孔隙)
伊利石
蒙脱石脱水的结果:
• V水↑>V孔↑,Pf↑,促使排烃 • 封闭性地层条件下,产生超压, 产生超压 出现微裂缝——排烃 • 矿物蒙脱石转变为伊利石
膨胀性粘土(蒙脱石)向非膨胀性粘土 (伊利石)转化的数量随深度增加的曲线
油或气、水同时存在时,油或气相运移所需的最 小饱和度。
某相流体饱和度低于一定数值时,相对渗透率为0,不流动。 烃源岩中油相运移临界饱和度可小于10%,甚至可降到1%。
五、地静压力、地层压力、静水压力、测压面
•地静压力:
由上覆沉积物的基质和孔隙空间流体的总重量所引起的 压力,又称静岩压力:s=ρ rgh
砂泥岩间互 层层组中,泥 岩的孔隙度, 流体压力和 孔隙水含盐 量分布特征
•页(泥)岩中水的含盐量与孔隙度成反比:含盐量增加, 则孔隙度减小。 •含盐量与渗透压力成反比关系:含盐量高则渗透压低。 •渗透流体运动方向:从含盐量低流向含盐量高部分。
6. 其它作用
构造应力作用:导致岩石产生微裂缝系统,有利于流体的运移 毛细管力的作用:一般表现为阻力,仅在源岩和储集层的界面 处才表现为动力。因为不同大小孔喉造成的毛细管压差,
其合力的方向指向孔喉大的一侧
扩散作用:在岩石致密和高压地层中对天然气可在浓度梯度下 进行分子扩散 胶结和重结晶作用:是碳酸盐岩源岩排烃的主要动力,胶结和 重结晶作用使得碳酸盐岩孔隙度变小
4.2 油气初次运移
三、油气初次运移的通道
——较大孔隙、微层理面、构造裂缝与断层、微
裂缝、缝合线、有机质或干酪根网络。
4.油气运移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第4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1)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第4章  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1)
16
•油气二次运移的阻力和动力
动力:浮力、构造作用力、水动力 阻力:毛细管力、水动力
油气二次运移的过程就是这些动力和阻力相互作 用的结果。
17
•水流方向的确定——折算压力:
测点相对于某一基准面的压力,相当于由测压 面到折算基准面的水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
★水流方向: 从折算压力高向折算压力低的方向。
★油气运移: 地壳中石油和天然气在各种天然因素作用
下发生的流动。
初 次 运 移 :油 气 自 烃 源 岩 层 向 储 集 层 或 运 载 层 (输 导 层 )的 运 移
二 次 运 移 :油 气 进 入 储 集 层 或 运 载 层 以 后 的 一 切运移
1
➢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剩余压力:孔隙流体实际压力与静水力之差。 •流体沿剩余压力变小的方向运移。
生油期后第一次大规模构造运动时期 或主要生排烃期后构造相对活动时期 •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多期运移成藏期
•方向
取决于:运移通道连通性、类型;驱动力大小、方向
油气沿着形态不规则的立体线状输导系统运 移,沿阻力最小路径(运移高速公路)运移。 总方向:盆地中心→边缘,深层→浅层 主要指向:生油凹陷中或邻近地区长期继承性 发育的正向构造带。
2 欠压实
泥质岩类在压实过程中,由于压实流体排出受阻或来不 及排出,孔隙体积不能随上覆负荷增加而减小,导致孔隙流 体承受了部分上覆沉积负荷,出现孔隙流体压力高于其相应 的静水压力的现象称欠压实现象。
欠压实泥岩流体总体运移特征:
•剩 余 压 力 差 驱 动 孔 隙 流 体 向 低 剩 余 压 力 的 方 向运移; •孔 隙 压 力 超 过 泥 岩 的 承 受 强 度 — — 产 生 微 裂 缝——微裂缝排烃——释放超压,恢复正常压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祝厚勤; 庞雄奇; 姜振学; 董春晖;
相控和气洗分馏作用对油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油藏条件下的相控和气洗分馏作用使得油藏中油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发 生了明显变化。通过不同温压条件下的 PVT实验及其产物测量为该观点提供 了十分有意义的科学证据,其主要结论如下: (1)总的来看,气洗分馏作用 较由温度和压力引起的相控分馏作用明显,气洗作用是油藏中原油性质(如: 含蜡量、密度和粘度等)发生重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2)PVT分馏不仅导 致凝析油中饱 /芳比值的异常高值,而且饱 /芳比值在凝析油和正常油中存 在相反的分馏变化规律; (3)与温度变化和气洗作用相比,压力变化是导致 油藏中天然气碳同位素产生明显且规律性分馏的主要因素(实验中天然气δ 13C值变化幅度高达 1.3‰左右); (4)轻烃参数的某些规律性变化与相控和 气洗分馏过程有关,揭示了重要的成藏信息,可以用来区分和确定温压相控 分馏和气洗分馏这两种最基本的成藏过程。
油气在二次运移过程中:组成的变化; 聚集系数;相控分馏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几个应用实例
油气二次运移研究(特别是其中的确定二次运移距离问题)是石油地 质综合研究中至关重要又最为薄弱的环节。在二次运移过程中,具有 官能团、能形成氢键或其它离子键的化合物会通过液-固两相分配而 进入输导层中的固相有机质和矿物基质,其中的咔唑类含氮化合物最 有希望成为油气二次运移的化学示踪剂;但中性氮化合物的浓度和组 成与特定原油的直线运移距离之间不应存在一成不变的关系。在应用 咔唑类和苯并咔唑类参数研究某地区的二次运移距离或方向之前,一 定要充分利用各项烃类参数首先确定原油的母源特征、成熟程度和成 因类型,强调多馏分、多参数横向对比的重要性。以在加拿大的阿尔 伯塔盆地和威利斯顿盆地、中国的渤海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进行的油 气二次运移研究为例,说明在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的研究过程中,既 要相信基本物理化学原理的普遍性,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始终坚 持多学科、多项参数综合运用的原则。
------------孙同文; 吕延防; 刘宗堡; 付晓飞; 付广;
塔河油田油气运移与聚集规律
通过对塔河油田油气地球化学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储层沥青、储层自生粘土矿物、 今古水动力场和今古流体势的分析以及油气输导条件等与油气运移与聚集关系的研究, 认为塔河油田油气总体存在着“三期五次”油气充注期,即海西晚期(第一次)、印支—燕 山期(第二次)和喜马拉雅期(第三、四、五次),其主成藏期为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晚期。 海西晚期油气运移方向总体为由南向北,喜马拉雅期油气运移方向总体为由南向北、由 东向西。研究认为,规模巨大的寒武—奥陶系主力烃源岩,为多期供烃、多期成藏提供了 可靠的资源保障;处于古隆起、古斜坡有利区域构造位置,是油气长期运移的指向区;大 型不整合面、岩溶输导网络、断裂带是塔河油田油气成藏的重要输导条件;多套储层、 多套储盖组合、多种圈闭类型以及大型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集体发育是形成塔河大 型复式油气田的重要条件;“早期成藏改造、晚期充注调整”是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重要 的成藏机制,成藏封闭条件的形成与演化是塔河油气成藏的重要控制因素。
----------宋国奇;
苏北盆地油气聚集系数的确定
油气聚集系数是油气资源评价中最为关键的参数之一。从苏北盆地的实 际情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发,统计分析30多年来的勘探成果和探井成功率,应用概率中值 法和探井网格统计法,结合地质综合研究选取聚集系数,并应用于油气资 源评价。苏北盆地主要构造单元的油气聚集系数集中在35%~43%之间。 该成果为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更为客观参数,对地质条件相似地区的油气 聚集系数研究和选取具有参考意义。 ------------宋宁; 陈莉琼; 戴祉平;
----黎茂稳
油气聚集系数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油气聚集系数是油气资源评价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参数,影响因素复杂,如何科 学取值一直困扰着石油地质工作者.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油气运聚单元(油气 成藏体系)定量评价结构模型,对油气成藏体系进行定量评价;根据“三高” 原则选取刻度区,利用生烃潜力法和油藏规模序列法求取刻度区的油气聚集 系数,将各油气成藏体系与刻度区类比求取相应油气成藏体系油气聚集系数. 运用该方法求取苏北盆地高邮凹陷上含油气系统各油气成藏体系油气聚集 系数.结果表明,高邮凹陷上含油气系统各油气成藏体系油气聚集变化较大, 在9%~14%之间,用该聚集系数求取的资源量较过去用一个统一的聚集系数 求取的资源量更接近地质实际.实践证明,利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评价成藏体系, 结合生烃潜力法和油藏规模序列法,可以对聚集系数进行定量预测,减少资源 量计算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资源评价更加客观.
---------------苏爱国; 张水昌; 向龙斌; 王小强;
多因素油气聚集系数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聚集系数是油气资源评价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参数。 国内外大量调研资料表明,研究油气聚集系数的 方法虽然有多种,但是尚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技 术系列。该文从东营凹陷的实际情况出发,系统 地论述了以地质综合研究为主、福克-沃德法和 探井网格统计法为辅,采用多因素综合选取石油 聚集系数的方法,并应用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第 三次油气资源的评价。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油气运移与富集
为了系统查明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油气运聚过程和富集特征,详细研究 其油气运移条件,并通过油田开发动态数据验证,总结油气富集的主要特征。 大庆长垣以东地区具有垂向-侧向双重油气运移方式,垂向运移主要发生在上 覆烃源岩垂向排烃范围内,油气在超压作用下,沿开启的T2油源断层"倒灌"进入 下伏扶余油层;侧向运移主要有3种类型:源内沿砂体向油源断层上升盘短距离 侧向运移;近源沿构造轴向向继承性局部隆起带短距离侧向运移;远源沿砂体 沟通的Ⅱ类断裂密集带向朝阳沟阶地长距离侧向运移。油源断层发育部位和 烃源岩垂向排烃范围附近、构造轴向与断层走向近一致的鼻状构造为富油区 带;因特征不同,断裂密集带在三肇凹陷不是主要富油部位,而在朝阳沟阶地为 有利储油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