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控制系统分析

合集下载

张力控制系统类型与原理

张力控制系统类型与原理

张力控制系统类型与原理1.张力控制系统的类型:(1)张力控制系统可以分为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两类。

闭环控制是通过测量张力信号,并根据信号与给定值之间的差异进行反馈调整,从而实现张力的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可以进一步分为单点调节和多点调节两类。

单点调节是指在整个张力控制系统中,只对一个点进行测量和调节。

多点调节是指对多个点进行张力测量和调节,从而更精确地控制张力的分布。

开环控制是根据张力的经验数值进行控制,缺乏对实际张力的测量和反馈,因此控制精度较低。

(2)在闭环控制中,根据传感器的位置和张力调节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控制方式:①高速控制方式:传感器安装在张力调节位置之前,这样可以使系统对速度的变化更加敏感,适用于对速度较高的工艺,例如纺织品的绕线操作。

②低速控制方式:传感器安装在张力调节位置之后,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调节张力,适用于对速度较低的工艺,例如纸张的抄造过程。

2.张力控制系统的原理:(1)传感器测量张力信号:根据不同的控制方式,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张力调节位置的前后。

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所受到的张力大小,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并传送给控制器。

(2)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处理:控制器接收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通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得到一个与实际张力相关的数字信号。

(3)张力调节装置:根据控制器输出的信号,调节张力装置以实现需要的张力。

张力调节装置通常包括电机或气缸等控制元件,并通过调整传送装置的速度或张力装置的力来改变张力。

(4)闭环控制:如果采用闭环控制方式,控制器会将实际测量到的张力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并根据误差调整控制信号,以实现张力的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能够适应不同工艺的要求。

总结:张力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对物体的张力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张力装置,以实现张力的控制。

控制系统可以分为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两类,闭环控制通常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能够适应不同工艺的要求。

张力控制系统分析

张力控制系统分析

1 引言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的现代电气传动技术。

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变频调速系统,凸显了交流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工作可靠和维护方便等优点,为冶金处理线的张力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 带钢张力的作用采用张力控制防止带钢堆拉现象发生,同时,张力在生产过程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 防止带钢跑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带钢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跑偏,而且会随着运行而越来越严重。

为了防止跑偏,可以采用纠偏辊或八字辊,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时滞,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适当调节张力值,维持张力稳定,带钢可以在一定的张力作用下平稳的运行,张力反映迅速,无时滞,所以是防止带钢跑偏的有效方法。

2.2 有利于控制带钢的板形板形是衡量带钢质量的重要指标,板形良好指的就是带钢的平制度好,如边部起浪,中部浪皱等,这主要是由于变形不均匀,使带钢中的残余应力超出了稳定所允许的拉应力。

当采用微张力控制时,使带钢沿宽度方向上的拉力不超过所允许的拉应力,由此来保持带钢板形的平直。

2.3 有利于控制加热面积的控制炉区的入口段是预热炉,里面没有炉棍,是一段悬空的带钢。

两边喷嘴加热带钢。

利用张力可以调节带钢的悬垂度,保证在预热炉内的带钢充分加热。

此外,张力在煅烧过程中可以适当调节张力辊电机的负荷。

可见张力控制对于正常生产是非常重要的的保证。

而通过张力产生的原理分析,我们可以找出控制或影响张力的有关原因。

3 带钢张力控制方案以冶金处理线的控制为例,介绍具体控制方案。

图1表示了一条简单处理线的主要传动设备,由开卷机、卷取机、活套和若干张力辊组成。

开卷机,卷取机,活套分别建立各段张力,张力辊根据工艺需要分断上下游张力。

处理段br2参与tm1(张力计)的直接张力控制,其他张力辊作为各速度区域(活套将全线分成入口、中部、尾部三段)的速度基准[2]。

络纱张力控制系统分析

络纱张力控制系统分析
统 的 发展趋 势 。
关键 词 : 自动络 简机 ;络 纱张 力 ;控制 ;开环 ;闭环 ;混合环
中图分类号 : S143 T 0.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 03—3 2 (0 6 5—0 7 0 05 2 0 )0 4 0 4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征 张

络纱张力是络筒工序中决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
由于离心力的原因 纱线的退绕张力与纱线 的特数成
正比。
要参数 。 络筒张力适当 能使络成 的筒子成形良好 结构 紧密而不损伤纱线的物理机械性能 . 并有利于筒子在后道
工序 中能 顺利退 绕 。张 力过 大 将使 纱线丧 失弹 性 , 利 不
其实, 络纱速度 导纱距离和纱线特数等虽然都与退
利用传感器将检测量 ( 络纱张力)转变成相应 的电
信号 。 2 )控制
维修 .调节滞后 .控制反应速度慢。
2 . 混合 环 系统 .3 2
混合环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同时采用开环和闭环的控制 系统 .如图3 所示。它综合了开环和闭环两种控制系统的
优点 控制 精度 高 . 合 性能好 .但 结构 复杂 .不便于 设 综
1 1 退绕 张力 .
影响退绕张力的主要 因素 : 1 )退绕高度
满 管时张 力极小 . 随着 退绕进 行 绕张 力逐渐 增加 , 退
早期 的张力装置结构简单 . 不具有 自动控制的功能
所产生的附加张力是事先设定的一个不变的张力补偿值 它不会 因纱线退绕张力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 由退绕张 力和附加张力两部分叠加后实际运行的络纱张 力必然是 波动的 .它会造成卷绕不匀 和在下游工序退绕 时纱线张 力的波动。
将检测量与给定量相比较后得出误差信号. 将误差信

完整版张力控制详解

完整版张力控制详解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利用张力检测器进行扭矩控制

速度
INV
设定
+
CMP
-
INV

张力 设定
?张力控制精度较高
?保持一定速度运转, 则张力也会稳定
?加减速时,需要进行 控制补偿
?通过长度较长时,不 利于控制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优。 品质 ? 产品价值 ?收卷时经常出现因材料卷紧引起“菊花花纹”
等问题。 ?胶片、薄膜等薄的材料。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恒定张力、锥度张力和恒定扭矩
?因张力控制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差异
张力
恒定张力控制
一定
锥度张力控制 恒定扭矩控制
卷径
递减 反比例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保护层的结构
PET PET 镀膜
防静电剂
胶粘剂
处理剂 ?防腐剂 ?抗擦伤剂
胶粘剂 防静电剂
PET(基材) 处理层
PET(剥离膜) 胶粘剂
防静电剂 PET(基材)
处理层
一次加工
腹膜
涂层
二次加工
裁切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制器的张力控制更理想?
? 6. 对绕线机及捻线机进行张力控制时,使用三菱的哪种张力控制器产品比较好。
?
现在只使用磁粉产品对绕线机和捻线机进行张力控制,三菱张力控制器一台也没使用,该如何使用呢?

张力控制系统介绍

张力控制系统介绍

欢迎!机电工程学院··复合材料缠绕装备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徐东亮XDL556@纤维张力微机控制系统的是实现纤维预制产品和缠绕制品生产过程的纤维张力全自动控制系统。

缠绕制品不同区段、不同缠绕层的预应力控制 多股纤维合并的总纤维张力大小控制各股纤维张力的均匀性控制大张力控制过程各级施加大小最佳分配控制应用本系统可明显提高纤维制品的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

系统组态灵活、功能强大、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界面直观。

在尺寸公差控制、预应力施加、材料载荷均衡控制等高性能制品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纤维张力微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合并后总纤维张力大小控制合并前分纤维张力均匀控制施加过程各阶段张力最佳分配通过简单的软件设置不动硬件即可实现任意指定纱团向任意工位供纱,自动完成纱团张力和总张力控制,不会对没有使用的纱团产生断纱误操强大的应用适应能力作。

高度自动化缠绕换层时张力系统自动更改张力设定;断纱自动检测并停机报警,给出断纱位置;自动记录张力数据、自动张力图形数据显示;缠绕启动时可自动启动张力控制系统。

完善的前后处理功能一次性设定各层控制张力、设置控制过程具体功能、用户级图示可逆标定传感器;查看控制曲线、结果数据及其统计结果、打印生成美观、高效的产品控制结果报告;系统参数和张力设定文件的备份与恢复、控制结果数据备份保存和调入处理、处理方式依用户设定进行。

系统具有工厂级简单、明了的应用界面和研究级丰富、多功能界面。

控制窗口、字体等的大小可以随意调节。

灵活友好界面典型设备多工位高压气瓶缠绕机MCPM MCPM--5-1J 布带预浸机同时预浸5条不同宽布带,恒速、恒张力、恒胶量控制I型微机张力控制系统J型张力微机控制纱架A型微机张力控制机械结构I型微机张力控制机械结构伺服电机张力微机控制系统力矩电机张力微机控制系统生产数据系统纤维张力微机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1控制制品尺寸。

张力控制系统

张力控制系统

目录1. 毕业实习的目的、意义、要求...................................2. 总体介绍.....................................................3.张力控制系统..................................................3.1组成.....................................................3.2原理.....................................................3.3分类.....................................................3.4调试.....................................................4.编码器........................................................4.1工作原理.................................................5.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的影响......................................6.总结..........................................................7.参考文献......................................................1. 毕业实习的目的、意义、要求目的:1、熟悉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了解张力检测装置、熟悉编码器的种类。

3、初步掌握S7-300PLC和G120变频器的应用。

4、了解张力控制系统的调试步骤和方法。

意义:在工业生产的诸多行业,经常会遇到卷绕控制问题。

张力控制系统类型与原理

张力控制系统类型与原理

张力控制系统的控制类型与原理(天机传动制动器离合器提供,仅供参考之用)目前广泛应用的张力控制方式主要有三种:手动控制型、半自动控制型和全自动控制型。

即全自动器张力控制器、半自动张力控制器以及手动张力控制器。

一、手动控制,在收料、放料或过程中不断调整离合器或制动器的扭矩,从而获得所需的张力,这就要求用户必须随时检查被控材料的张力,随时调节输出力矩,若用气动制动器或离合器时,手动控制器可直接选用精密调压阀,可使用户节约一定的设备成本,但仅适用于一些低速的复合机、挤出机、纺织机械等张力控制要求不高的场合。

二、半自动方式:利用超声波原理等自动检出卷径,从而调整卷料张力,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张力的半闭环控制,不仅可以自动测出卷经、控制扭矩输出,同时还具有缓冲启动、防松卷和惯性补偿等功能。

该方案的实施成本较低,因此在中档机械中应用广泛。

三、全自动方式:一般也有两种检测方式。

一种是通过张力传感器测定卷材的张力,然后由控制器自动调整离合器或制动器来控制卷料张力。

这种方式是张力的全闭环控制,原理上来讲,此种方案能够实时反映出张力的变化因此控制精度最高,因此一些高档的精轧机、高速分切机等冶金上采用全自动的张力控制系统。

高精度的张力控制器可用在收放卷及牵引等环节,在张力闭环的同时在放卷控制时可实现缓冲启动、防松卷模式、换辊控制等,在收卷时可实现锥度张力控制(无需传感器输入卷径信号)、启动惯性补偿、停车惯性补偿和换辊控制。

在张力控制点较多时先进的张力控制器可实现一台控制器多路检测及多路控制输出。

在卷径较大的情况下采用恒定张力卷取收料,随着料卷的增大时相对于卷心较近材料的力矩变大,产生打滑、收缩。

再有由于卷曲过程中材料的收缩及卷心的压力加大材料被挤坏或被横向窜出。

靠近卷芯的地方产生绉纹,使表面凹凸不平。

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卷径逐渐变大时张力应逐渐减小,即锥度控制)另一种全自动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浮辊电位器的检测信号来实现的,然后通过浮辊张力控制器来自动调整离合器及制动器。

张力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张力系统的原理及应用

张力系统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张力系统是一种通过施加拉力或压力来保持物体的平衡或稳定的系统。

在各个行业中,张力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维持物体形状、控制运动和传输力量等关键任务中。

本文将介绍张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应用领域。

2. 张力系统的原理张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平衡力的原理。

当物体受到外部力或负荷作用时,张力系统通过调节拉力或压力来实现平衡。

以下是张力系统的基本原理:2.1 张力的定义张力是指绳线或其他类似结构中作用于某一截面上的拉力。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张力在相反方向同时作用于相邻的两个截面上,使得整个结构保持平衡。

2.2 张力系统的要素张力系统包括以下要素: - 张力元件:通常是绳、链或带状物等。

- 支撑点:用于支撑、固定张力元件的点。

- 外部力:通过张力元件传输给物体的力。

- 物体负荷:施加在物体上的外力。

2.3 平衡条件张力系统的平衡取决于以下条件: - 任何两个支撑点之间的张力力量相等。

-外部力和物体负荷的合力为零。

- 张力元件维持恒定的长度。

2.4 张力系统的调节当外部力或物体负荷发生变化时,张力系统会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来保持平衡。

该调节机制可以通过改变张力元件的长度或调整支撑点的位置来实现。

3. 张力系统的应用张力系统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材料加工张力系统在材料加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在纺织业中,张力系统通过维持纱线的张力来保持纱线的平稳传输和控制织物的质量。

类似地,在印刷业中也广泛使用张力系统来保持纸张和印刷带的稳定性。

3.2 运动控制张力系统在运动控制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旗帜或帆布悬挂中,张力系统通过调整绳索的张力来控制旗帜或帆布的展开和收束。

此外,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张力系统在输送带和绳索传动系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航空航天在航空和航天领域,张力系统被广泛用于控制和平衡飞行器的运动。

例如,在卫星部署和空中加油中,张力系统被用来控制绳索和油管的张力,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张力控制系统

张力控制系统

张力控制系统MAGPOWR(型号美塞斯MC026/400/830/1898)工作原理这种控制对机器的任何运行速度都必须保持有效,包括机器的加速、减速和匀速。

即使在紧急停车情况下,也应有能力保证被分切物不破损。

张力控制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分切产品的质量。

若张力不足,原料在运行中产生漂移,会出现分切复卷后成品纸起皱现象;若张力过大,原料又易被拉断,使分切复卷后成品纸断头增多。

一套典型的张力控制系统主要由张力控制器,张力读出器,张力检测器,制动器和离合器构成。

根据环路可分为开环,闭环或自由环张力控制系统;根据对不同卷材的监测方式又可分为超声波式,浮辊式,跟踪臂式等,下图为一个典型的闭环张力控制系统。

人工控制MAGPOWR <1ll人工张力控制系统是适合于收卷,点到点和一些特定的放卷应用场合使用的低成本解决方案.我们的手动电源供应器可以让f~ 淌除剩磁,15可以通过莫独特的皮向电流性能而用到制动器或离合器的完整的功率范围。

该系统最适合应用于:( 1 )需要自然锥角的收卷场合( 2 )卷装成形保持不变的点到点应用场合( 3 )从满卷到卷芯的放卷过程中允许有少量张力变化的场合人工电源供给采用电流调节方式,当离合器或制动器从环境温度变化到工作温度时,莫输出仍保持不变。

可选用带有跳结器的90VDC 和24VDC 电压供给,额定电流可以调节,还可匹配磁粉制动器满足榕的应用需求。

可选安装方式DIN 标准导轨(C E) .撞墙式安装,印刷电路板。

举例开环跟踪臂:这些安装简单的系统可以基于卷筒直径的变化实现张力控制。

可选的控制输出范围:O - lOVDC. 4-20 mADC. 90VDC可选安装方式: DIN 标准导轨(C E) .印刷电路板开环超声波:该系统设计简单、精确,易于安装。

张力控制可墓于变化的锦简直径,不会和卷材有任何物理接触.同样支持在收卷时调整梯度张力当装卷快满时,可输出直径的倒数来使电机减速以减少离合器的;青移发热量可控输出: 0 - 10VDC f 4 阳20mAD f - 10 - 10VDC f90VDC , 24VDC可选安装万式:挂墙式安装(CE) , DIN 标准稽体安装(CE) 自由环超声波张力控制:该系统使用简单,是控制速度的低成本解决万案,适用于靠卷材的自重就可以提供足够张力应用场台。

冷轧开卷机张力控制系统分析

冷轧开卷机张力控制系统分析

冷轧开卷机张力控制系统分析作者:游思佳于旭来源:《数字化用户》2013年第07期【摘要】冷轧是带钢生产中一个最重要的工序,而开卷机是冷轧生产的关键设备,简单论述了首钢京唐1700酸轧开卷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原理。

同时对开卷机张力断带保护及卷径记忆测量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从而达到为技术人员更好地控制开卷机,便于日后维护优化工作目标,以满足高质量产品的需求。

【关键词】开卷机张力控制卷径一、前言在冷轧薄板生产中,为了得到高质量的带钢产品,必须在入口张力辊与开卷机机之间建立足够的带钢张力,能抵抗各种干扰并保持张力恒定。

如果张力波动,对带钢开卷时会产生时紧时松的现象,造成钢卷层间窜动和推拉,很容易堆钢,甚至断带,无法进行生产。

因此,酸洗入口的开卷机张力控制十分重要。

二、张力控制系统原理首钢京唐1700酸轧开卷机的张力控制通过PLC计算出电流调节器的给定值来对开卷机的电动机进行控制,以达到保持张力恒定的目的。

电流计算方式如下:(1)式中:为张力电流给定值;为电机张力电流;为电机加减速电流;为机械损耗电流。

(一)张力电流计算电机的力矩公式是:(2)带钢对开卷机产生的张力力矩:(3)为了保持带钢张力T的恒定,电机应该提供与钢卷卷径D成正比的张力力矩,即(2)式应该等于(3)式,得到(4)式中:T为带钢张力;I为电枢电流;D为钢卷直径;为交流电机力矩常数;为电机力矩;g为重力加速度;为开卷机力矩。

从(4)式中可以看出,为了保持带钢张力T的恒定,就要保持电机电枢电流I 与不断在减小的钢卷直径D成正比的关系。

(二)动态补偿开卷机、电动机和带钢均有运动惯性,在加减速时电动机将要消耗动态力矩,如不加以补偿将使带钢张力发生波动,必须对电枢电流进行补偿,才可以克服加减速对带钢张力的影响。

根据公式:转矩=转动惯量*角加速度,得到:(5)式中:为升降速时的动态转矩;J为转矩惯量,,将上述关系代入(5)式得到:(6)式中:为飞轮惯量;N为电机转速;t为加速/减速时间。

矿井提升尾绳张力监测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矿井提升尾绳张力监测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矿井提升尾绳张力监测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摘要: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矿井提升尾绳张力监测系统。

首先,我们介绍了矿井提升尾绳张力监测系统的概念,以及其结构和性能特点。

然后,我们讨论了在实际应用中,尾绳张力监测系统可以满足什么样的需求,以及如何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消除任何潜在的问题。

最后,我们展示了尾绳张力监测系统在采矿行业中的应用,并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需求,为未来提供了改进提升系统的方案。

关键词:矿井提升,尾绳张力监测系统,分析,优化正文:1. 绪论随着采矿行业逐渐发展,安全对生产现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尾绳张力监测系统作为一种常见的提升设备,在实现安全、高效的生产运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就矿井提升尾绳张力监测系统的性能分析和改进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2. 尾绳张力监测系统基础知识尾绳张力监测系统是用于监测矿井提升尾绳张力的自动调节控制系统,它主要由传感器、信号处理器、显示器和控制器等部件组成。

系统的核心部件是传感器,其可以准确测量矿井提升尾绳的张力,以确保它们处于理想的拉力范围内。

通过安装好的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将被传输到信号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将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然后发送给控制器,根据该信号可以控制相应的设备,并将参考信号发送给显示器,以便使用者可以实时监测尾绳的变化。

3. 尾绳张力监测系统的性能分析矿井提升尾绳张力监测系统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原理,以保证其有效的运行。

例如,在设计和安装时,需要确保系统能够有效检测出矿井提升尾绳的张力变化,并能及时将变化信号发送给控制器,进而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防止出现意外。

同时,为提高尾绳张力监测系统的可靠性,还需要对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参数进行合理的设置,使其能够适应各类工况的变化。

另外,为了确保该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它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以保证它能够正常运行。

4. 尾绳张力监测系统的应用目前,随着采矿行业的快速发展,矿井提升尾绳张力监测系统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采矿行业的不同系统中。

张力控制系统及常见故障排除

张力控制系统及常见故障排除

5 2 2014/05 印刷技术·包装装潢
敬请关注本刊官网 www.ke yinprintech. cn
50-55经验交流.indd 52
2014-4-30 14:56:11
放卷
张力 传感 器
磁粉 制动 器
张力 控制 器
图1 放卷张力控制系统示意图
牵引 辊
转轴
低摩 擦气 缸
电位 器
摆辊 图2 牵引张力控制系统示意图
故障一:印刷套印不准 故障现象:在印刷设备正常运行 过程中,摆辊发生不规则摆动,且摆 动幅度较大,进而造成套印不准。 故障排除:张力控制系统的结构 较为复杂,因此该故障产生的原因较 多,对此,笔者进行了归纳总结,主 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摆辊 气 缸 的气 控 回路 元 器 件容 易发生损坏,从而导致活塞漏气,摆 辊气缸加载气压不稳定。对此,可考
这种控制方式是目前的主流方式。 间接张力控制又称补偿控制,其
可以对影响张力稳定的参数进行调节 补偿,以避免将要出现的张力变化, 间接地保持张力稳定。相比直接张力 控制,间接张力控制的随机性较差, 且控制精度较低。
构成与工作原理
安 装于 凹 印机 、 涂布 机 、 复合 机、分切机等设备上的张力控制系统 主要由放卷张力控制系统、牵引张力 控制系统和收卷张力控制系统三部分 组 成, 通过 张 力传 感器 、张 力 控制 器、变频控制器、磁粉制动器等元器 件实现卷筒材料的恒张力控制。
故障二:张力不稳定 故障现象:在收卷过程中,当卷 径较大时,收卷张力显示值往往会随 卷径的增大而不断减小,此时驱动器 的输出电流会不断增加,当输出电流 超过电机的额定电流后,便会引起驱 动器过流保护,发出故障报警。 故 障排 除 :笔 者 首先 检 查 驱动 器的负载和电机测速编码器,二者均 正常。通过对收卷张力控制器进行校 准,发现其中一个张力传感器发生了 故障,从而使得检测到的收卷张力信 号值是实际收卷张力值的一半,随着

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

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

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研究郑轩韩佳吟韩蕾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54;2.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分析了目前涂布机的两种基本的张力控制方式和原理,并结合实际生产中设备出现的故障,根据张力系统的原理进行故障的排查和维修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在现有两种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执行部分提出进行改造的设想,使用力矩电机进行替代,做到优化结构,提高控制精度的目的。

关键词: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力矩电机中图分类号:TM3文献标识码:A1前言涂布机是一种专用的机械设备,它将涂布液均匀的涂布到运动着的支持体上,使其具备一些新的用途或达到一些特殊的性能,并能使涂覆产品的涂层厚度、涂层均匀度、涂层与支持体的粘接牢度等性能以及产品涂布的速度达到设计要求。

涂布机的主要结构是通过支持体或者称之为基材在多个导辊上缠绕形成一定的片路,并由设备产生一定的张力将基材张紧来运行的。

涂布装备主要是指涂布机及其相应的辅助系统,具体包括涂布机、干燥系统、供收卷等辅助系统三大部分。

涂布机:涂布头是其重要部件,它的不同构造或形式决定了不同的涂布方式。

干燥装置:涂布工艺与干燥工艺是涂布工程先后连续进行的两个工艺过程。

这也组成了涂布设备的两大部分,涂布速度的快慢往往受干燥能力的限制,而干燥能力的大小又以涂布机的最高车速为设计依据。

当前主要采用空气干燥,即以经过处理的干空气为介质进行干燥的形式。

辅助设备:主要包括供料系统、拖动系统、张力调节装置、静电消除装置、调偏装置等。

在涂布机中使基材运动的源头是设备产生的张力以及张力控制系统,这是涂布设备能够正常生产和生产出合格产品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张力系统的研究越深入,越能保证设备的良好使用。

2张力控制系统原理与分析2.1张力概述张力是通过机器设备的动力,它适用于在机器相邻区域二者之间的支持体,这个力的作用是趋向于拉伸支持体的。

多数的支持体被传输通过机器设备是利用张力值来达到的,那个张力值高的足够允许支持体完全通过机器而且使支持体断片低到最小化。

剑杆织机前馈-反馈张力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剑杆织机前馈-反馈张力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t i p ov hec to yse ’ e f r a e O nt t rha d, i e o i lous dt si a et e ls tm Sp r o m nc . heo he n r h t sm t d sas e o e tm t h e dia i ai n h i
di c t ,a s tbl aog l w ・ a sfle sc os n o le i ehi h—r q n y i a nd r d i f uly uia e a l o p s t ri h e f r f trng t g fe ue c sg la a om oie n i i h n n n s .W hie i e l t n h
剑杆 织机 前 馈 一 反馈 张 力控 制系 统 的分析 与设 计
l3 7
文章 编号 : 0 61 5 (0 10 .1 30 10 —3 52 1)40 7 .5
剑 杆 织 机 前 馈 . 馈 张 力控 制 系统 的分析 与设 计 反
宋亚男 , 徐 荣华 , 王钦若
( 东工业大学 自 广 动化 学院, 广州 5 00 10 6)
能; 另一方面, 采用频谱 分析定周期+ 相干平 均法定信号 的方法估计模拟低 通滤波器前 的周期性振动 噪声, 进行前馈补
偿 , 高控 制 性 能 。运 用 Mal 及 仿 真 , 证 分 析 和 设 计 有 效 性 , 为 实 际系 统 滤 波 器 及 控 制 器 分 析 和 设 计 提 供 依 据 。 提 tb a 验 并 关 键 词 :声 学 ; 前馈 补 偿 ; 波器 ;张 力控 制 ; 杆 织机 : 动 估 计 滤 剑 振
p ro i a w— e u n y n ie p o e sn t e f q e c p cr m n l ssi s d t e e mi et ep r d o e n ie a d e d c l o f q e c o s r c s i g,h r u n y s e tu a ay i su e o d t r n e o f o s i l r e h i h t n t e c h r n a e o s d t b i e sg a . e , ep ro ia i r t n n ie b hn e a ao w— a sfl r h o e e t n m t d i u e o o t n t i n 1 Th n t e d c l b ai o s e i d t n l g l p t me h s a h h i v o h o s i e

浅谈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

浅谈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

浅谈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印刷包装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再加上入世以后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需要,都要求我国的印刷包装机械和包装工艺的质量要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特别是一些涂布复合设备的制造,大多数都是根据客户要求单件定做,这就不仅要求涂布设备的制造企业具有很强的机械设计实力,同时能够提供稳定的张力控制系统。

在现代制造产业中,张力控制系统已经成为包括涂布行业在内的多个行业的共性技术之一。

尤其在太阳能背板、集成电路、光学膜等精密涂布行业,高精度张力控制系统已经成为支撑性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光学膜引言涂布产品的需求量因为包装工业的高速发展而日益增大,因此部分厂商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对涂布机系统进行技术升级与改造,从而对传统涂布工艺进行升级,进而提升涂布质量与产量,并且可以增加涂布的样式与花色。

此外,控制涂布机系统的张力是改造过程中的关键,并且产品的数量、质量、涂布基带的物理特性、基带的使用年限等均与涂布机系统中的张力大小有直接联系。

因此,科学、合理的控制涂布机张力大小对于提升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涂布机的组成部分涂布机主要由放料单元、储料单元、涂布头、复合单元以及收料等单元组成。

2涂布生产过程放卷辊、涂布辊、牵引辊、烘箱和收卷辊等是涂布机主要的机械结构。

完整的生产过程:在放卷辊上放置待涂的基带,通常为白纸或塑料薄膜,随后在导向辊的作用后,基带被拉到涂布辊与橡胶辊的中部,紧接着基带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压紧与涂布辊上,并在料池中将涂布辊的下部浸入,涂料在涂布电机转动过程中会吸附在涂布辊表面,随后其与压紧的基带相接触,从而使基带中吸附涂布辊中的燃料,随后牵引电机将涂好的潮湿基带送入烘箱中完成干燥作业,涂料在出烘箱后呈现烘干状态,最后将收卷辊收成整卷,涂布过程便完成。

3张力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涂布机的张力控制系统中,PLC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

工作时在触摸屏上设定工作参数,这些参数通过紫色电缆写到PLC的相应寄存器。

张力控制系统原理

张力控制系统原理

张力控制系统原理
张力控制系统原理指的是通过对物体施加合适的张力,实现对物体运动过程中张力的准确控制的一种系统机制。

该机制经常应用于各种需要保持物体线形平稳、防止松弛或过紧的应用场景,比如纺织品生产、电线电缆生产、印刷机械、包装机械等。

张力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张力的测量和反馈控制来实现。

通常,该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上的张力,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测量得到的张力信号与设定的目标张力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并通过调节执行器实时调整张力,使其趋近于目标张力。

为了实现有效的张力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首先,它需要精确测量张力,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传感器选择要考虑到测量范围、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以保证准确性。

其次,控制器需要具备高精度和高速度的运算能力,能够根据测量值和目标值计算出误差,并迅速调整执行器以实现即时控制。

最后,执行器应具备良好的响应能力和可调整性,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调整物体的张力。

在实际应用中,张力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在纺织品生产中,张力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到织物的材质、宽度、速度等因素,并通过调整辊筒的张力和速度来实现对织物的准确控制。

在印刷机械中,系统需要根据印刷材料的特性和印刷速度等因素,合理控制张力,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之,张力控制系统原理是通过测量和反馈控制,准确调整物体的张力,实现对物体线形平稳、防止松弛或过紧的控制机制。

它在各种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需要根据具体场景进行定制和优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张力控制系统介绍

张力控制系统介绍

张力控制系统所谓张力控制是指在一般的造纸、印刷、纺织、橡胶、冶金等卷材控制及生产设备中,当处理一些如纸张、薄片、丝、布等长尺寸材料或产品时,材料张紧度的控制。

例如:在瓦楞纸印刷的过程中,在放卷、收卷以及过程中,都要保持一定的张力(或者称之为拉伸力),过大的张力会导致材料变形、甚至断裂,而过小的张力又会松弛,导致褶皱,多层之间材料粘合不好、翘曲、塌楞等弊病,张力控制不稳也会造成不匀、切断长度不稳定等现象。

因此保持恒定的张力对于卷曲生产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力控制的作用就是保持恒定的张力,抑制外来干扰引起的张力抖动,更好地保证材料的印刷、分切、卷取等质量。

广泛应用于高性能纤维、电线电缆、薄膜、造纸加工、金属板材、胶片加工、印刷、染色织物、金属拉丝等行业。

一套典型的张力控制系统主要由张力控制器,张力传感器、执行机构组成。

一般控制方式分为手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高精度系列传感器张力传感器是张力控制系统的灵魂,只有张力张力传感器精度高且灵敏度高,才能使张力控制更加精度高,我们的传感器全部选用德国霍尼西曼(Honigmann)和施密特(Schmidt)进口产品,他们一直都是专业的张力测控公司,以张力传感器精度高、稳定性高而闻名。

同时,这两家公司以张力仪表和传感器种类齐全而知名,因此,我们的张力控制系统在传感器选择上可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安装方式、不同量程选择相应的传感器,包括轮式、轴承式、辊式等,也可为用户根据需求量身定做特制的传感器。

中德技术结合的完美控制北京欧立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张力测控技术的高科技公司,我们从初始的简单代理国外产品到目前集生产,研发和销售为一体。

随着纸,铝箔,薄膜,带材和线材等设备对张力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收卷放卷处理时,材料的张力控制对提高设备品质和性能变得越发重要。

公司积累了多年的张力测控领域的先进技术,依托德国(Honigmann)和(Schmidt)两家公司适合各种应用系列张力传感器,为客户提供基于德国高精度传感器的高性价比的张力控制系统,我们同时承接卷绕设备的改造和提供一体化的设计方案。

张力控制系统

张力控制系统

张力控制器的研究1张力控制器的作用在国防和民用工业领域,缠绕工艺得到愈來愈广泛的应用。

纤维缠绕机(FWM):在缠绕火箭发动机壳体、圧力容器时,纤维张力对制品的性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彫响。

如果张力选择不当或不稳定,可使缠绕制品的强度损失20〜30%,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产品,各部分张力的要求乂有所不同。

因此张力控制是FWM 的一项关键技术。

较早的张力控制方式有机械式、液压式、气动式等类型,为适应微机控制的需要,近儿年以磁粉离合器作为执行元件的张力控制系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图11. 1.2为张力控制器实图。

1.1张力控制器1.2张力控制器1.1张力的产生在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为了得到满足成型工艺要求的张力,必须有摩擦力或阻力施加于缠绕材料上,摩擦或阻力的产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缠绕过程中,在缠绕材料表面设置摩擦带或皮带,由于芯模的旋转收线,摩擦辘或皮带与缠绕材料之间必然产生摩擦力,摩擦馄与芯模之间的缠绕材料形成张力。

在这种情况中,缠绕材料张力不随卷轮或纱团半径变化而变化,整个系统结构比较简单。

但由丁摩擦银对缠绕材料表面有正压力和摩擦力,因而对有些材料不适用。

另一种张力产生办法是对开卷辗施加阻力矩,即开卷規放线时,在卷辗中心轴上设置可产生阻力的装置。

在这种类型中,如阻力矩保持不变,缠绕材料张力就会随卷報半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使张力变得更为复杂,但这种方式使用较为广泛,数控纤维缠绕机的张力控制系统大多采用这种方式。

1.2张力控制方法的选择张力的控制方法按照不同的工艺要求,可以分为间接张力控制和直接张力控制两种。

间接张力控制是通过控制维持张力恒定的传动系统的电参数(往往是速度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实现张力控制,一般采用最大力矩控制或恒功率控制等方式,适用于一般要求不高的场合,可简单实现一般张力控制要求。

克接张力控制系统采用张力传感器并构成张力闭环调节,视传感器结构不同, 可分为位置式张力控制和反馈式张力控制。

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原理

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原理

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原理摘要:1.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原理概述2.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3.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4.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5.结论正文:一、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原理概述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是用于控制涂布机在生产过程中张力变化的一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涂布机在运行过程中,涂布材料的张力能够保持在一个恒定的水平,以确保涂布质量。

张力控制系统通过对涂布机的放料储料架、放料牵引电机、涂胶单元、收料储料架和收料部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实现对涂布机张力的精确控制。

二、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张力控制器:负责对整个张力控制系统进行集中控制,根据设定值和反馈信号,对涂布机的张力进行调整。

2.张力读出器:通过检测涂布机上的张力传感器,将张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提供给张力控制器。

3.张力检测器:通过监测涂布机的运行状态,检测涂布材料的张力变化,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张力控制器。

4.制动器和离合器:根据张力控制器的指令,对涂布机的放料牵引电机和收料牵引电机进行制动或离合,以实现对张力的控制。

三、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设定张力值: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定涂布机的张力值。

2.张力检测:张力检测器对涂布机的张力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张力控制器。

3.反馈调整:当张力检测器检测到的张力值与设定值存在偏差时,张力控制器根据偏差大小,对涂布机的放料牵引电机和收料牵引电机进行调整,以使张力恢复到设定值。

4.系统自锁:当涂布机的张力达到设定值后,张力控制系统自动进入自锁状态,保证涂布机在运行过程中张力恒定。

四、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在电池制造、印刷、包装等行业中都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锂电池制造过程中,涂布机张力控制系统可以精确控制电极材料的张力,保证涂布质量,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新型自动络筒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新型自动络筒机张力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2 络 筒 张 力 的 组成
络筒 张力 是 由管 纱轴 向退 绕产 生 的退绕 张力 和
张力 装 置产生 的 附加 张力 以及 摩擦 张力 组成 。 退 绕 张力 : 线 自管 纱上 退 解 出来 至 进入 导 纱 纱 器 前所 产 生 的张力 , 称退 绕 张力 ; 附加 张力 : 力装 置对 纱线 所产 生 的张力 ; 张 摩 擦 张 力 : 线 在 纱路 中 与导 纱 机件 接 触 摩擦 纱
时纱线 容 易嵌 入筒 子 内部 , 头时不 易 找头 , 接 因而 降
绕 下来 , 因受 到摩擦 和拉伸作 用 而产生 了络 筒张 力 。
络筒 张 力是 络筒 工序 中决定 产 品质量 和生 产效 率 的
重 要参数 。络筒 张 力 适 当 , 能使 络 成 的筒 子成 形 良
好 , 构均 匀 紧密而 不损 伤纱 线 的物 理机 械性 能 , 结 并
成 。由退绕 张 力和 附加 张力 两部 分叠 加后 的 实际络
筒 张力必 然会 引起 波 动 , 着 机 电一 体 化 技 术 的迅 随
猛发 展 , 张力 自动控 制 装 置 在 新 一 代 自动 络筒 机 上 获得 广泛 使用 , 所 产 生 的 附加 张 力会 随 着退 绕 张 其
2 ・ 究与应用 ・ 2 研
纺织机械
21 0 2年 第 4期
新 型 自动 络 筒 机 张 力 控 制 系 统 的 分 析 与 研 究
姚 水 莲
( 岛宏 大 纺 织机 械 有 限 责任 公 司 2 60 ) 青 6 1 1


络 筒机 的作 用是把 细纱从 管纱 上导 出, 成具有 较 大容积 的 筒子 , 络 以满足后 续工序 高速 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逐步形成了集多种高新技术于一身的现代电气传动技术。

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变频调速系统,凸显了交流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工作可靠和维护方便等优点,为冶金处理线的张力控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 带钢张力的作用
采用张力控制防止带钢堆拉现象发生,同时,张力在生产过程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2.1 防止带钢跑偏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带钢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跑偏,而且会随着运行而越来越严重。

为了防止跑偏,可以采用纠偏辊或八字辊,但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时滞,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适当调节张力值,维持张力稳定,带钢可以在一定的张力作用下平稳的运行,张力反映迅速,无时滞,所以是防止带钢跑偏的有效方法。

2.2 有利于控制带钢的板形
板形是衡量带钢质量的重要指标,板形良好指的就是带钢的平制度好,如边部起浪,中部浪皱等,这主要是由于变形不均匀,使带钢中的残余应力超出了稳定所允许的拉应力。

当采用微张力控制时,使带钢沿宽度方向上的拉力不超过所允许的拉应力,由此来保持带钢板形的平直。

2.3 有利于控制加热面积的控制
炉区的入口段是预热炉,里面没有炉棍,是一段悬空的带钢。

两边喷嘴加热带钢。

利用张力可以调节带钢的悬垂度,保证在预热炉内的带钢充分加热。

此外,张力在煅烧过程中可以适当调节张力辊电机的负荷。

可见张力控制对于正常生产是非常重要的的保证。

而通过张力产生的原理分析,我们可以找出控制或影响张力的有关原因。

3 带钢张力控制方案
以冶金处理线的控制为例,介绍具体控制方案。

图 1表示了一条简单处理线的主要传动设备,由开卷机、卷取机、活套和若干张力辊组成。

开卷机,卷取机,活套分别建立各段张力,张力辊根据工艺需要分断上下游张力。

处理段br2参与tm1(张力计)的直接张力控制,其他张力辊作为各速度区域(活套将全线分成入口、中部、尾部三段)的速度基准[2]。

图上红色表示主速度辊。

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我们采取不同的传动方案。

图1 带钢处理线
3.1 主速度辊控制
主速度辊控制如图2所示。

转速设定与编码器负反馈比较后,经过速度环pi调节,作为转矩给定输入电机模型,电机模型再通过矢量控制法对马达进行控制。

其中 a为附加转矩,b为转矩限幅。

以br1为例,它需要分断开卷张力和活套张力,而且是入口段的速度基准。

因为主要任务是保证入口速度按设定运行,它应采取纯速度控制方案。

见图1:其中a处附加转矩可以作为预设值放在速度调节器的后面,使得马达启动时按我们计算的转矩运行,速度调节器再此基础上微调,保证速度的精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加速度、摩擦力等损失以及上下游张力差经过计算后作为预设值。

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线启动过程的
图2 主速度辊控制
3.2 直接张力控制
根据带钢上下游速度差产生张力,直接张力控制系统如3所示。

在基本的速度调节方案的基础上,将张力设定值与实际张力比较,经过pi调节产生速度差,附加到速度调节器上。

这样,我们就通过控制张力辊与生产线的速度差达到精确控制张力的效果。

就拿br2为例,如果tm1检测到的张力小于设定张力,br2减速,反方向扯紧带钢,以增加张力。

这样,br2与tm1就形成了闭环张力控制。

a处附加转矩的作用上文已经提到,在此做类似处理即可。

图3 直接张力控制系统
3.3 间接张力控制
间接张力控制如图4所示。

开卷机、卷取机、活套需要建立张力,而此区域并无张力计。

我们只能采用开环张力控制,即间接张力控制。

与方案2类似,将张力设定值换算成转矩,与实际转矩比较,经过pi调节产生速度差,附加到速度调节器上。

不难看出,间接张力控制的实际控制对象是转矩。

图4 间接张力控制
3.4 其它张力控制技术
除了利用速度差控制转矩,还有别的转矩控制方案吗?
直接转矩控制。

即将速度环旁通,直接把设定转矩加在速度调节器后面,马达模型会直接按给定转矩运行。

很多厂家的变频器还设计了速度环自动激活的功能,也就是在速度反馈超过限幅后,速度调节器自动激活,防止飞车。

不过,这种保护能对付飞车,却对付不了
打滑。

下面介绍转矩限幅的控制方式,如图5所示。

图5 转矩限幅的控制
我们在速度设定值的基础上附加一个固定的超速,让控制对象始终与生产线的速度不符,速度调节器将处于饱和状态,我们通过改变速度调节器输出(即转矩给定) 的限幅(b)来控制转矩。

如果我们需要正转矩,则让速度环处于正饱和状态,超速给正值,反之亦然。

由于速度环的p一般在20左右,超速给到10%,速度调节器就能瞬间输出200%的转矩了。

这样,我们能够得到很快的转矩相应。

在打滑的情况下,带钢限制不了控制对象的速度,传动对象的速度将按照给定速度(主速度给定加超速)运行,因为超速只有10%左右,打滑造成的摩擦不会太明显。

至于速度环达不到饱和,转矩乃至张力无法控制,光靠电气的控制,就无能为力了,因为辊子与钢带产生的摩擦力无法满足实际工艺的要求,只能从机械方面想办法了。

方案3和方案4都能满足间接张力控制的需要,各自有其优劣。

方案3中,为了实现输出转矩的稳定,速度环和附加的转矩环都要精调,而且即使这两个环调的很好,也无法保证马达的转矩和设定完全一样。

方案4中,速度环已经饱和,只要有足够的p,就能正常工作了,相比前者,调试省了很多麻烦。

但是由于速度调节器在饱和状态,它对外界速度的扰动就没有反应了。

如果控制区域的钢带很长(如活套),钢带的弹性就可能造成速度的振荡,而饱和了的速度调节器对此近乎无视。

3.5 软化张力控制
以上介绍了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的控制方案。

一些相对较小的线上设备(如多个炉辊)要想和生产线速度保持完全同步,需采用软化张力控制。

因为哪怕很小的速度差,也会由速度调节器积分产生很大的力矩,这既容易打滑,又容易损坏电气和机械设备。

软化张力控制的特点就是让控制对象的机械特性软一点,跟着其他设备一起出点力就好。

如图6所示,软化张力控制其实和方案3差不多,只是外加的转矩环只有p。

我们的目的只是让控制对象跟大部队保持一致,消除速度差,并不一定要它精确的按我们设定的转矩跑,大概出那么多力就行。

实际应用中,c处可以设0,也可以根据需要给点力,用于损失补偿,或拉紧带钢。

图6 软化张力控制
4 结束语
在工业生产的很多行业,诸如造纸、印刷印染、包装、电线电缆、纺织、皮革、金属箔加工、纤维、橡胶、冶金等行业都要进行精确的张力控制,保持张力恒定,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以plc结合变频器组成的各种张力控制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以粗线条的形式讨论的冶金处理线中应用到的几种典型的传动方案,希望能给读者在实战中慢慢体会各种方案的特点,找到最优的控制思路提供帮助。

作者简介
李祥(1981-) 男助理工程师/工程硕士,冶金自动化系统集成方向。

参考文献
[1] 冷轧带钢张力及其控制工艺探讨. 特钢技术,2001年第3期
[2] 肖白. 我国冷轧板带生产技术进步20年及展望[j]. 轧钢,2004,21(6):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