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

合集下载

40年代文学小说1

40年代文学小说1
18
二、钱钟书
• (一)钱钟书简介 • 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
聚,江苏无锡人。 • 作品主要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
(1941年)、短篇小说集《人·兽·鬼》 (1946年)、长篇小说《围城》(1947 年)、诗学著作《谈艺录》(1948年)、 学术著作《宋诗选著》、《管锥篇》等。
• 爵青的《欧阳家底人们》。
• 冯至的历史诗剧:《伍子胥》。
• 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果园城记》、《结 婚》等。
• 汪曾祺:继承了沈从文文化小说的路子,《复 仇》、《老鲁》、《鸡鸭名家》
• 骆宾基的《北望园的春天》
• 夏衍的《春寒》
17
• (四)通俗与先锋——都市新小说 • 予且的新市民小说 • 张爱玲(1920-1996):见后。 • 苏青的《结婚十年》、《歧途佳人》 • 梅娘的《蚌》、《鱼》、《蟹》(水族系列) • 徐訏的《鬼恋》、《风萧萧》 • 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等
22
• 5)小说的艺术特点
• 学识与智慧:小说是充满机智和书香的讽刺大文章,被 称为“学人小说”。语言博喻多讽。
• 象征与讽喻:小说的标题就是一个整体象征寓言。 • 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与智慧的讽刺艺术巧妙的结合在一
四十年代文学
1
• 一、战争对文化的制约
• 30年代末期和40年代是民族解放和人民解放的战 争时期,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转折时期,文学自 觉的担负起了民族救亡的使命,战争与救亡成为 这个时期文学的特色。战争与救亡影响到作家的 创作心理、创作方式、题材、风格与审美选择, 不同区域的社会状况与政治文化背景直接影响和 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决定了文学的潮流与趋向。 本阶段文学的区域化特征很明显,可以分为:国 统区文学(重庆、昆明为中心)、解放区文学 (延安为中心)、沦陷区文学(北京为中心)、 以及上海为中心的孤岛文学。

40年代散文综述(一)

40年代散文综述(一)

40年代散文综述(一)40年代散文综述(一) 一、抗战初期抗战初期,报告文学、通讯等散文形式形成蓬勃发展的高潮,如范长江的报告文学《台儿庄血战经过》,骆宾基以淞沪战役为背景所写的《救护车里的血》等。

二、抗战中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一)国统区及沦陷区1.报告文学国统区此时的报告文学、通讯等在题材和风格上较初期更多样化。

如宋之的的《从仇恨生长出来的》、老舍的《“五四”之夜》、沈从文的《人性的恢复》等。

2.杂文坚持鲁迅杂文传统,围绕文学杂志《野草》形成了以聂绀弩、秦似、夏衍为代表的杂文作家群。

3.散文随笔(散文小品)散文随笔方面梁实秋、钱钟书、张爱玲的成绩较为突出。

(二)解放区抗战中后期以来,解放区的报告文学、通讯、速写等熔政治性、新闻性、真实性于一炉,比以前的同类文体跃进了一步。

如赵树理写边区妇女翻身模范的《孟祥英翻身》等。

杂文较为稀少。

产生一定影响且付出沉重代价的有王实味的《野百合花》、丁玲的《三八节有感》等。

延安整风后很少有人再写杂文了。

小品散文有何其芳的《星火集》、《星火集续编》等。

40年代散文综述(二) 40年代梁实秋的系列散文集《雅舍小品》一、梁实秋生平与创作简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等。

北京人,祖籍浙江杭州。

散文家、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

1921年开始诗歌与杂文创作。

1923年赴美科罗拉多大学英语系就读。

后入哈佛大学研究所,获文学硕士学位。

回国后历任东南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

其间曾任一些报刊的主编,与徐志摩等人组织新月派。

1949年6月去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台湾编译馆馆长等职。

1966年退休。

出版散文集有《雅舍小品》等十余部,文艺理论集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梁实秋论文学》等,译作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二、关于散文集《雅舍小品》1.40年代梁实秋客居重庆北碚一间陋室,却写下了《雅舍》。

自此陆续写作出一系列“雅舍小品”,先后出版《雅舍小品》一集、续集、三集、四集等散文集。

第十七章:40年代小说

第十七章:40年代小说

二、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张爱玲既对西方的文化艺术感兴趣,又受到中国 古典小说、诗词的熏染,还受到“五四”新文化 的、新思潮的影响,她的创作反映了较为复杂、 丰富的色彩,表现出中外艺术、新旧文艺、新旧 意境的揉和与交错,极具艺术个性。 1、苍凉的底色 2、中西、雅俗、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3、丰盈而繁富的意象 张爱玲善于捕捉各种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官 现象,使意象常新。如《金锁记》几次出现的月 亮的意象,《茉莉香片》中“绣在屏风上的鸟” 这一意象

路翎是七月派最重要的小说家。 他的创作,带有“七月派”作品
的典型特征:注重主观感情的渗 入,追求心理描写的深度,富于 慷慨悲壮的悲剧美。

其作品写出了爱好思索的知识者 在人生道路上的艰苦探索及痛苦 紧张的精神历程。在整个现代文 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


第二节 沙汀
一、生平与主要作品 沙汀,原名杨朝熙,四川安县人。1921年就读 于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1年在上海开始 创作。在上海时期,著有《法律外的航线》、 《土饼》、《苦难》、《祖父的故事》等短篇小 说集,成为左翼文坛中具有独特现实主义风格的 新人。1938年赴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 代主任。1939年冬回四川工作。皖南事变后还 乡蛰居七八年,专事写作。

4、卓越的心理表现技巧 她善于在苍凉的铺叙中,把客观世界“内化” 于心头,又将内心动作“外化”为行为与言 语。内在与外在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在她 笔下人物的动作具有丰富复杂的心理涵量, 如七巧对姜季泽的掷扇子动作,流苏和范柳 原的接吻,许小寒同他爸爸的对话,人物的 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无不呈现出内心的搏 斗与变动 5、富有色彩感的语言
(1910~1941)
2.社会批判和世情讽刺小说 重要作品有张天翼的《华威 先生》 、艾芜的《石青嫂 子》 、张恨水的《八十一 梦》、钱钟书的《围城》 等。

40年代新诗概述

40年代新诗概述

“联大三星”: 联大三星”
穆旦、杜运燮、 穆旦、杜运燮、郑敏
西南联大诗群
引导者: 引导者:冯至 代表作: 十四行集》 代表作:《十四行集》 以客观体验的方式去领悟个体生命的存在, 思想 : 以客观体验的方式去领悟个体生命的存在,对抽象个体生命深刻
沉思。他一双有穿透力的眼光去透视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习见现象, 沉思。他一双有穿透力的眼光去透视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习见现象,接受生 命存在之宇宙律的启迪。 命存在之宇宙律的启迪。 的诗有对生命蜕变的发现 对万汇同一的发现、 对生命蜕变的发现、 这种启迪化的诗有对生命蜕变的发现、对万汇同一的发现、对生 命尊严的发现、对众生相融的发现、对存在孤独的发现。 命尊严的发现、对众生相融的发现、对存在孤独的发现。
田间 (1916—1985) 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著名诗人,在民族 解放战争时期很有影响。 田间的诗形式多样,信天游、新格律体、自由体都有尝试。 在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方面,他作过一些探索,以平朴的描 述和激昂的呼唤形成了明快质朴的风格。其诗作《假使我们不 去打仗》传遍全国,被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 擂鼓诗人” 擂鼓诗人 手”。 他发表了长诗《给战斗者》,这是他最优秀的政治抒情诗。 《给战斗者》 富于战斗性和现实性依然是他这部长诗的思想特色。这部诗的 富于战斗性和现实性 艺术特色是:诗句短促、节奏强劲、语言质朴、铿锵有力,全 诗跌宕有致。 绿原( ),原名刘仁甫。又名刘半九。著名作 绿原(1922— 2009), ), 家、诗人、翻译家、编辑家。湖北黄陂人。 七月诗派的绿原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具代表性的诗人,他出 版首部诗集《童话》在1942年12月被胡风编进了“七月诗丛” 中的第一集出版,《七月诗丛》第二辑,又收入了绿原的两 部诗集《又是一个起点》和《集合》。 1944年写成的《给天真的乐观主义者们》宣告他转入政治抒 情为主的创作,他的诗以凄厉的声调嘶喊出满腔悲情,以神 异的意象拟喻政治理念,显示着战斗的浪漫主义特色。

15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15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p 15
5.1945-1949关于现实主义和主观主义的长期论争 论争始于1945年1月胡风在《希望》创刊号上 发表的文章《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舒芜的 《论主观》同时发表。胡风的主观意图是反对文学 创作的教条主义,公式化倾向,推进现实主义的创 作风气,他认为,主观战斗精神是艺术创造的源泉。 舒芜从哲学上支持胡风的观点,他把主观提到决定 性位置,说成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引起了普遍批评。 何其芳、冯雪峰、乔冠华等都有文章批判他们。 1948年,胡风又在《论现实主义的路》中进一步阐 述自已的观点,对批评文章,一一加以反驳,论争 到建国前结束,双方并未取得一致意见。
p 13
3.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这一讨论于在1939-1941年间,国统区、 解放区都进行。论争的焦点是如何看待民 族形式的来源,论争的一方是向林冰,他 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文中一再 强调创造新民族形式的途径就是运用民间 形式,并认为新文学是以欧化的形式代替 中国作风,是中国气派的畸形发展形式, 反对的一方是葛一虹,他在《民族形式的 中心源泉在所谓“民间形式”吗》等文中 全盘肯定五四文学,完全否定民间形式的 有可继承的合理成份。
40年代文学思潮
p1
40年代文学(第三个十年)指 从芦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 日)的12年,包括抗日战争、解放 战争两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活动。
p2
由于大片国土沦陷,中国国土被分 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 (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日伪 统治下的沦陷区和上海英法等外国租界 的孤岛四大部分。文学也因此构成国统 区文学、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孤 岛文学。
p 12
2.文化界对“战国策”派的批判 “战国策” ,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不是一个 纯文学或以文学为主的社团,而是一个政治、哲学、 历史、文学相统一的一个综合性社团流派。以汇集 于西南的一些教授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为代表。 他们在昆明创办《战国策》,于昆明共出17期,在 重庆创办《大公报·战国》副刊共出31期,他们的 哲学基础是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超人哲学,他们声称 当时是战国时代的重复,在文学上主张以恐怖,狂 欢和虔恪作为创作的“三大母题”。他们着重宣扬 以反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主观唯心论,鼓吹自我中心, 强调心灵表现,提倡超阶级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 这一派中只有陈铨是作家,剧作《野玫瑰》是其代 表作。

新第二十一章40年代戏剧、散文新课件

新第二十一章40年代戏剧、散文新课件
18
第三节 四十年代散文
40年代杂文形成了以下特点:
• 一、杂文创作向全国扩展。 • 二、作者队伍迅速壮大。 • 三、杂文数量大大增加。 • 四、在风格流派上更趋多样化。
“鲁迅风”杂文流派
“鲁迅风”杂文流派出现于“孤岛” 时期的上海,主要作者有巴人(王任叔)、 周木斋、唐弢、柯灵、孔令境等。1939年 1月,《鲁迅风》杂志创办,是这一流派最 终形成的标志。1941年,周木斋病逝,巴 人奉调印尼,“鲁迅风”杂文流派解体。
40年代戏剧、散文
第一节 40年代戏剧概述 一、40年代戏剧特点 1)抗战开始时戏剧趋向小型化、轻型化、通俗化,
后逐渐为多幕剧,如“好一计”鞭子等,后夏衍戏 剧、郭沫若戏剧、陈白尘戏剧都为大戏。 2)多为紧跟形势,为社会服务的现实题材戏剧:夏 衍、田汉、宋之的、于伶、陈白尘、吴祖光。 3)后期出现了讽刺喜剧如陈白尘的《升官图》等; 郭沫若、欧阳予倩、阳翰笙等的历史剧影响较大。
• 在大关节目上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历史剧既以历史为题材,要有客观 的根据,科学学的性质,不能完全违背历史的事实。对于所处理惯,时代 的风尚、制度、精神,总要尽可能的收集材料,务求无懈可击。如: 《屈原》的主要内容基本符合历史真实:屈原是诗人兼政治家,坚决 主张联齐抗秦,曾被楚怀王信任重用。后来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 襄王继位,重用亲秦派,将屈原放逐汉北,屈原抱负不能实现,不忍 祖国沦亡,抱石自沉汨罗江。
• “失事求似”:是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失 事”是可以与历史事实有出入,“求似”是要准确 地把握历史精神。郭沫若认为历史剧最重要的不是 外在的历史事实,而是内在的历史精神。郭根据这 一原则“据今推古”创作了一批取材于战国时代的 历史剧-以“仁”反奴。
• 郭沫若历史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屈原、如姬、聂 政等)1、是时代的和民族的英雄,具有人格美;2 、要求以仁义打破旧束缚,反对投降、分裂和倒退 ;3、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有悲剧的命运,具有 历史的悲壮性。

40年代小说概述

40年代小说概述

面对自己:
在抗战旳广阔背景下,描写爱国知识 分子旳苦难历程,于是出现了当代文学史 上又一种知识分子题材作品旳创作高潮, 产生了路翎《财主底子女们》、夏衍《法 西斯细菌》等作品。
美学特点:都自觉地追求历史感,具有史诗
性品格,这一时期旳文学在审美风格上具 有沉郁、凝重、博大旳风采。
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年9月1949年9月) : 文学旳主题和题材大致上沿着前一时期旳 开拓继续发展,而又更集中于两个领域: 对黑暗旳诅咒与对腐朽旳现实政治旳否定, 以及知识分子在新时代到来之前旳自我反 省与历史总结。
转向历史:
★或者从漫长旳民族历史中,寻找民族脊梁, 发掘民族美德,总结民族历史经验教训, 作为现实旳借鉴,由此也形成了以郭沫若 《屈原》为代表旳历史剧创作热潮;
★ 或者从生活旳再现中去探讨民族文化老式、 民族性格旳优劣得失,萧红旳《呼兰河 传》、老舍旳《四世同堂》、曹禺旳《北 京人》、《家》都是这么旳代表作。
各类题材、体裁旳作品几乎都笼罩着时代大 转折时期特有旳气氛:紧张、愤激、嘲谑 和痛苦,希望、待、焦躁和不安,从而 呈现出繁复旳音响,但依然能够看出挖苦 旳主调。突出旳体现是挖苦暴露性旳喜剧 增多。
如丁西林旳《三块钱国币》、陈白尘旳 《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升 官图》,宋之旳《群猴》 。其他文学题 材也大都突出显示了以挖苦为主要手段 旳喜剧性色彩,如小说中旳《围城》、 张恨水旳《八十一梦》,诗歌中旳袁水 拍旳《马凡陀山歌》、臧克家旳《宝贝 儿》等等都是明显旳喜剧性作品。
二、国统区文学发展概况:
国统区文学创作是40年代文学旳主流。
●在不同旳战争阶段,文坛旳变化巨大,呈 现出不同旳基调和风貌。
●抗战早期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到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

40年代文学

40年代文学
40年代文学
国统区文学思潮
名词解释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在武汉成立“中华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 “文协”,机关刊物为《抗 战文艺》,由老舍主持,会
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
入伍”的口号,鼓励作家深 入战争现实生活。实现了文 艺界的大联合,是现代文学 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文艺 界的大联盟。它标志着文艺 界
沈从文支持梁实秋的观点,
又发表《文学运动的重造》
但是施蛰存否定抗战初期文
学所取得的价值,又发表了 《文学之贫困》
(五)对“战国策派”的批

“战国策派”是抗战时期出 现的一个综合性团体,但是 他们主张的“盛世文学”遭 到了左翼文化界的猛烈批判。
解放区文学思潮
1942年召开了延安文艺工作
座谈会,在会上毛泽东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 话》于1943年发表在《解放 日报上》
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之下组成
了最广泛的的民族统一战线。
一、关于文艺“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文学大众化”的倾向,40
年代初关于“大众化”问题 的阐明。
向林兵《论“民族形式”的
中心源泉》,认为是“民间 形式”。
对立观点:葛一虹《民族形
式的中心源泉是在所谓的 “民间形式”么》
二、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生活”的 论争
(一)在解放区
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以 前出现了“革命现实主义的 潮流” 周扬的《文学与生活漫谈》
丁玲的小说《在医院中》,
批判小生产者的习气和作风。 杂文《三八节有感》《我们 需要杂文》
(二)国统区
1945年围绕着茅盾的话剧 《清明前后》和夏衍的话剧 《芳草天涯》展开座谈。
(三)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

16四十年代小说(一)

16四十年代小说(一)

总之,方鸿渐是作者精心塑造的性格 复杂的艺术典型,他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 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相 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 因而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 懦、迷惘和盲动性。他心地善良,也不缺 乏聪明才智,却缺少人生最宝贵的竞争进 取的现代精神。他既能看透恶劣环境,极 想超脱社会,却又不能免俗。其悲剧既有 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其悲剧原因: 1、是半封建殖民地的黑暗的社会制 度造成的。 2、传统文化原因。 3、性格原因
孙柔嘉:特别老练、有城府。虽受 过教育,但是骨子里是很旧的,刻 薄,在家庭生活里面有一种占有欲。
另外,还有孤芳自赏,高傲矜持的 苏小姐、才学空疏,狗屁不通的曹元 朗、号称“中国新哲学创始人”的褚 愼明、老奸巨滑的色迷校长高松年、 招摇撞骗的流氓政客李梅亭、欺世盗 名的韩学愈等。
1949年,先生回到清华任教;1953 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 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 的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 生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杨先生一 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9年, 《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 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 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 出版。1998年12月19日,先生在北京逝 世,享年88岁。
第二节 钱钟书与《围城》 一 作者简介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 江苏无锡。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十岁入东 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 学教育,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3 年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 学任教。1935年,先生与杨绛先生完婚,然 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以后,先生以《十七十八 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之 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 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 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谈艺录》 的写作。

20世纪40年代服饰资料

20世纪40年代服饰资料

1947年,战时配给制 结束,双拱形线迹重新 出现。因此。由特定的 历史原因造成的二战期 间精简版的牛仔裤更显 得与众不同,成为现在 牛仔裤收藏家的大热门。 例如,1944年至1946 年Levi’s出品的501xx、 1947年版的 Levi’s501都是众多藏 家的最爱
永恒“牛仔”百变配搭
T恤配上牛仔裤可谓最经典的搭配, 牛仔裤的代表性款式大致可分以下几种: ●直筒型:牛仔裤最基本的款式,如 Levi's501、EDWIN505、Lee101等牌号。 ●瘦窄型:强调体姿美的款式,如 Levi's606、EDWIN506、Lee301等牌号。 ●小喇叭裤管型:考虑到穿高帮鞋时 的方便,裤管稍大,如Levi's517、 EDWIN101F、Lee102等牌号。 ●大喇叭裤管型:上世纪七十年代风 行一时的款式,膝盖以下的裤管极大,如 Levi's646等牌号。
20世纪40年代服饰
欧美and亚洲
小组成员:李修忠 (主讲人) 林佳伟 骆才军 张京丰
服饰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服饰 从它诞生之日起,不仅具有反映人类社会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多层内涵功能,而且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 服饰文化渗透在人们的 生活之中。一定时代的 服饰文化显示着一定时代物质生产和科学技 术的水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时代的社 会意识形态乃至整个社会风貌。真所谓“管 中窥豹”,从一个特定时代的服饰发展状况, 就能够看出这一时代的文明程度。 寻求人类服饰艺术发展既保持民族特色又相互影 响与相互融合的演变规律,由此更加有效地 推动人类文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仍然继续着当时工 装的风格,颜色以灰色调为主,是如今时尚潮流服装的标志 之一,成为了潮男潮女们追捧的对象。

40年代文学(或称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指从卢沟桥事变到

40年代文学(或称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指从卢沟桥事变到
40年代文学或称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指从卢沟桥事变到新中国成立的12年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运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抗战时又称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三大部分
• 40年代文学 (或称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 指从卢沟桥事变到新中国成立的12年, 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运 动。) •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 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抗战时 又称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 三大部分。 • 文学因此形成国统区文学、解放区文学、和沦陷 区文学同时并存的格局,并生发出各具特点的文 学景观。
• 1936年,鲁迅发表了《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 战线问题》,指出:“国防文学”口号没有指明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整个文学运动的领导权问题, 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正是要表明 这种关系。同时他还指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 • 1936年9月20日,鲁迅、巴金等21名文艺界知名 人士发表了《文艺界同仁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 宣言》,宣告“两个口号论争”的结束。
• “国防文学”的缘起 • 1934年10月,周扬发表《国防文学》一文, 1935年12月,周立波的《关于国防文学》 一文重提这一口号,得到热烈的反映, 1936年,就把“国防文学”作为一个正式 的口号提出来,又相继提出了“国防戏 剧”、“救亡音乐”等口号,大加宣传。 “国防文学”等口号就这样很快传播开来, 吸引了知识界的注意。
• “两个口号”论争的主要观点分歧 • 于是“论战”的序幕急速拉开,冯雪峰说:“文 艺界本来已经不很团结,两个口号论争一起来, 对立的现象还更厉害。”这场论争牵涉面非常之 大,上海、北平、东京等地的革命作家纷纷参加。 • 论争双方在要不要实行策略转变,要不要在全国 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问题上基本没有 分歧,分歧发生在如何建立统一战线问题上。

40年代戏剧

40年代戏剧

剧作主要描写了一个在上海十分常见的弄堂里五户人家一天的生活经历, 写了他们一天中“几乎无事的悲剧”。住灶披间的是小学教师赵振宇一 家。赵收入低微,生活困难,但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常用“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的思想来麻醉自己。赵的妻子狭隘自私,牢骚满腹,常为一 些琐事与赵吵吵闹闹,怨天尤人。亭子间住的是黄家楣夫妇。黄是靠父 亲典房、卖地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可如今患了肺病,失业在家,一筹莫 展。现在父亲正住在他家,但他却连尽孝心的能力都没有,这使他非常 痛苦。黄的窘境引起了妻子的不满,为此两人常常发生口角。前楼上住 的是摩登少妇施小宝。丈夫是海员,常年不在家,不寄钱给她。她为生 活所迫,不得以做了流氓的情人,靠出卖肉体生活。她想挣脱,但怎么 也跳不出流氓的魔掌。阁楼上住的是老报贩李陵碑。儿子在“一二八” 抗战中阵亡,因此他无依无靠,孑然一身,常因思念儿子而痛哭流涕, 神经失常。客堂间住的是纱厂小职员林志成一家。林的好友匡复十年前 因投身革命被捕入狱,他受匡复托付,承担起了照顾匡复妻女的义务。 但时间一长,他与匡复的妻子杨彩玉同居了。从表面上看,他们平平稳 稳,但实际上精神上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每人都有一种沉重的负罪感。 然而,就在这一天,匡复出狱回到了家中。面对突然出现的匡复,他们 更加感到无地自容。同时,匡复也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何去何从,他 们必须做出选择。林志成与杨彩玉、匡复之间的矛盾纠葛,是全剧的中 心故事。 总之,剧作塑造了一群都市中的平凡的小人物,写了他们在黑暗压迫下 丧失了人的价值和生活的权利的非人的生存,对现实生活进行了强烈的 控诉。是谁导致了匡复的悲剧?这一问题值得思索。
《上海屋檐下》杰出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第一,突破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以艺术图解政治理念的倾向,通过生 活在“上海屋檐下”的五户人家灰暗的生活和“人生的零碎”,让 人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夏衍是一个现实主义剧作家,一直重视“忠实地去刻画人生的严 肃”。对此,他在谈到这部剧作的创作意图时曾说;“反映上海这 个畸形的社会中的一群小人物,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从小人物的 生活中反映了这个大的时代,让当时的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时代 的脚步声。” 剧情反映的是1937年春的上海。那时,“西安事变”已经发生,但 抗战尚未全面爆发,上海正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时刻, 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形势异常复杂。正是在这样一幅凄风苦雨的画 面中,作者将笔触伸向了上海普通市民社会的一角,展示了他们悲 凉的人生图画。

40年代文学思潮

40年代文学思潮

什么是“孤岛”文学?
指从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日军
进入租界止,存在于上海租界的文学。由于 四面都是沦陷区,故称“孤岛”。期间产生 了大量出版刊物,反映了作家对抗战时期战 斗和生活的记录。孤岛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 杂文和戏剧。杂文以唐弢为代表,带有强烈 的“鲁迅风”;戏剧以于伶和阿英为代表, 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和斗争,歌颂爱国主义 和民族气节,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3.四十年代初延安的“杂文运动”(丁
玲、王实味、艾青、萧军)。
丁玲:《我们需要杂文》《“三八节”有感》 艾青:《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罗烽:《还是杂文的时代》 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野百合花》
萧军:《论同志的“爱”与“耐”》《杂文还废
不得说》
这些文章大多写于1941——1942年延安整风
第一节
环境:
四十年代文学概况
一、第三个十年(1937-1949)的文学
1.战争背景下文化中心散落、转移和重新汇聚
(上海、南京、北京——武汉、重庆——昆明、 桂林——香港); 2.政治的、军事的等意识形态色彩愈加浓厚; 3. 大部分作家在颠沛流离中从呼号走向了反思; 4.来自社会下层的现实呼声成为文学表现的重 点。
第二节 延座讲话及四十年代文艺思潮
一、延安整风前的文学背景回顾:
1.文协(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抗日战争时期为广
泛团结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国性文艺团体。简 称“文协”。1938年 3月27日成立于武汉。发 起人包括文艺界各方面代表97人,由老舍主持 文协日常工作。文协成立会上,提出了“文章 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鼓励作家深入现实 斗争。“文协”在全国各地设置分会,创办了 会刊《抗战文艺》,是贯通抗战时期的唯一刊 物。 2.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作家、有志文学青年涌

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

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

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1如果按地域划分,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划分为三块:一是解放区文学,二是国统区文学,三是沦陷区文学。

从时间上看,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战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界就已经形成了在文学观点,创作方法等方面存在极大不同的三种文学力量:一是左翼革命文学,这一文学力量后来向着延安文学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影响甚至主导着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社会政治色彩比较浓重的延安文学。

在这一支力量中也有一部分在40年代的国统区继续活跃着,如郭沫若、夏衍、胡风等。

二是民主艺术型文学,如巴金、老舍、沈从文等,他们在三、四十年代创作出了不少有分量的作品,令人瞩目。

三是国民党右翼文学,也就是称之为民族主义文学运动(30年代)的一批作家的创作,延续到40年代,则为“战国策派”(以陈铨为代表)所替代。

可以说,在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界继续呈现出多元并存、相互竞争的局面。

相比之下,解放区文学则显然具有单一化的特点。

2从审美风格上看,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倾向于讽刺性、悲剧性创作。

如陈白尘的《升官图》、张恨水的《八十一梦》、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巴金的《寒夜》、钱钟书的《围城》、郭沫若的《屈原》,等等,都是优秀的讽刺性或悲剧性作品。

3理性精神和深邃的历史感是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又一特点。

如巴金,其40年代的创作与初期创作相比,对社会人生的观照明显多了一份冷静,少了一份激情,(如《寒夜》与《家》相比就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

又如,钱钟书的《围城》、夏衍的《法西斯细菌》等、老舍的《四世同堂》等,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作家社会人生或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4在创作方法上,40年代国统区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

但不同作家其现实主义的运用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如茅盾(《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沙汀(《淘金记》)、艾芜(《还乡记》)等以关注社会为主;巴金、老舍等则坚持着现实主义创作的文化取向;胡风、路翎(胡风主观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主要代表作是《财主底儿女们》)等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鲁迅的现实主义传统,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表现作家的主体意识,表现人的心灵世界;钱钟书的现代现实主义,则吸收了不少现代主义的表现技法,另外,以穆旦等为代表的“九叶诗派”,也不是纯正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而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底蕴。

论述40年代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各自特征

论述40年代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各自特征

论述40年代国统区和解放区的各自特征,你更倾向哪个?为什么?国统区文学是与解放区文学相对而言的,起止时间是以七七事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国民党统治区之内的文学成就。

国统区文学1938-1948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文学的基调是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文学活动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中心;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为最热门的文学题材。

强调了文学的战斗性、时代性、功利性、宣传性,丧失了文学的多样话和个性化。

第二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现实中的黑暗;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史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找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的借鉴;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询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

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

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

一、文学思潮、论争:40年代文学论争多,一方面固然与时代与政治的左右相关,但从另一层面看,则又是新文学理论建设更深入的探讨与建树。

这几次论争,几次重要的论争是:(1)1940年以后国统区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事件的发生:由于民族意识的高扬,如何在文化领域突出民族特色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议论的焦点:如何看待“民族形式”的来源。

代表性的观点与理论探讨林冰:比较重视民间旧形式,但又错误地否定五四以来新文学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

葛一虹:全盘否定民间旧形式,全盘肯定五四新文学。

1940年下半年,论争不再停留于“中心源泉”上,而是更深入地接触到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上,郭沫若、茅盾、胡风等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观点。

第一节国统区作家的创作一、有关抗战几个阶段国统区小说创作的变迁:1、初期偏重纪实性的小说“报告文学化”现象:抗战初期,作家走向前线,走向大众,或者写起了报告文学,或者写的小说“报告文学化”,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和记事性。

中国40年代至今服装简介

中国40年代至今服装简介

近百年,是中国翻天覆地的百年。

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长衫,到五六十年代的工装,再到七八十年代的中山装,最后发展成现在的时尚着装,这些不同时代的代表性服装,都将我们带入对历史的回味之中。

“流行”的概念来自19世纪法国高级时装出现之时,而我国大众虽然近年来才对此有所理解和接受,其实它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并伴随我们度过了千百年悠久的岁月。

1949年以前关键词:长袍马褂、旗袍、褂子这个时期,中国乡村男子的着装通常是长袍马褂,妇女服装多为旗袍或者中式短装配长裙。

城镇居民的服装表现为新旧交替、多样并存。

基本穿短褂子。

而女子旗袍的穿着时间拉得比较长,它起源于十六世纪中期满族妇女的民族服装,从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吸收了西方女装盛行的短袍装束,旗袍随之变短,到了30年代中期,旗袍又渐渐变长甚至曳地,40年代,旗袍再度缩短,而袖子则短到直至全部取消。

而近年来,旗袍款式又有了新的改革。

应该说,旗袍是贯穿了半个世纪的服装,也把中国女性的柔美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老百姓没什么好衣服穿,也没地方做,没有缝纫机,都是自己在家拿蓝色黑色的土布剪出形状后用手缝起来的,所以裤子的裤腰很大,可以穿好多年。

我们还自己种棉花,纺线后织布,拿来做冬天的棉袄。

夏天的褂子就是对襟的那种,像现在的汗衫。

”———老姚,81岁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关键词:中山装、列宁装、便衣、老粗布在这个时期,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无不以前苏联为模仿对象,前苏联服装也成为当然的革命象征,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民,于是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

中山装是辛亥革命后流行起来的服装,毛泽东主席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也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外国人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

它具有我国民族的特点,穿着简便、舒适、挺括。

另外,中山装也被一些青年学生追捧,也有很多人开始穿上了军便服。

穿上这类服装、留起短发,外观干练、飒爽英姿。

另外,从前苏联过来的“布拉吉(连衣裙)”也十分流行。

40年代小说

40年代小说

2.艺术特色: ⑴生活的原始粗放却又紧张冲突。 ⑵颂扬强者,追求悲壮。 ⑶展示近乎“病态”的欲望和巨大的苦闷。 ⑷作品有一种强烈执拗地追求。 ⑸情节的戏剧让位于情绪的戏剧。
“吸人的是他的热情,不是他的理论” ——李健吾
⑹“不透明”的带有“附加成分”的语言。
“他年青,淳朴,对生活极敏感,能深入地理解生活中的人物, 所以谈起来很生动。……后来《七月》上几乎期期都有他的作 品。……我对他的作品一直很满意。” ——胡风
上海“孤岛”与沦陷区小说
❖ 特征: ❖ 1,“通俗”与商业文化的联姻 ❖ 2,“通俗”与“先锋”的汇合:
❖ 徐訏:爱与人性的多重性的“大众传奇”——《风 萧萧》、《鬼恋》
❖ 无名氏:浪漫言情小说——《北极风情画》
张爱玲:
“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轻松,可是嫌它不 够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 可是嫌它不够严肃。” “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 普通人,在普通人里面寻找传奇。” (1944) 书写的人物——“上海人”。 “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 的书。”“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 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 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鲁迅、钱钟书、老舍幽默之不同: 鲁迅幽默的特点是老辣深刻,入
木三分。像庖丁解牛一样,拿着一 把短刀,一刀刺进去正是要害,这 是鲁迅了不得的地方。
钱钟书幽默的特色在于机智、非 常灵动、迅捷。他的幽默是一种学 者型的智慧型的幽默,而后面透露 的是一种学问。
老舍的幽默是温和、随和的,是 让人开心、比较市民化的。
(1923-1994)
⑵知识分子类:长篇《财主底儿女们》(1948年) 人物:长子蒋蔚祖、次子蒋少祖、三子蒋纯祖,长子媳金素 痕。: 蒋纯祖:逃离、流浪、碰壁、心灵搏斗。现代知识分子的 一个异端的典型,他“举起他底整个的生命在呼唤着”, 猛兽般地冲出家庭的废墟,奔突在一片布满泪痕和血迹的 苦难的旷野。 蒋少祖:崇拜超人哲学和反抗思想,后追逐权力、当了参 议员,苟同于流俗,沉浸在旧诗和文献版本的静穆中。

40年代文学思潮

40年代文学思潮

1 现实的参与:民族和民主两大主题
抗战初期,文学凸显战斗性和时代性、同时也暴露 出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 “文协”)在武汉成立,提出“文章入伍、文章下乡” 的口号。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38),及皖南事变(1941) 后,高昂激愤的社会情绪开始落潮,作家们开始更 冷静深入地观察和思考危机重重的中国与人生。
提高农民文化”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胡风(1902—1985,湖北蓟春人)文艺理论以
“主观战斗精神”为中心,特别强调创作的主体性 因素,主张“主观精神和客观真理的结合或融合” 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
胡风文艺理论与鲁迅改造国 民性的思想一脉相承,体现 出鲜明的启蒙精神与知识分 子精英意识。他也受到厨川 白村《苦闷的象征》的启发。
.
1.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2.关于文艺与政治、时代关系的论争 3.对“战国策派”的批判 4.关于《清明前后》和《芳草天涯》的讨论 5.关于胡风文艺理论的论争
.
“所谓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
民。” 革命的文化即“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
以讽喻现实、暴露问题的文学形式张扬民主精神与社 会意识,成为很多作家自觉的选择。
张天翼、沙汀、袁水拍、陈白尘、丁西林、郭沫若等
文协会刊《抗战文 艺》“发刊词”提 出:“要把整个的 文艺运动,作为文 艺的大众化运动, 使文艺的影响突破 过去的狭隘的知识 分子的圈子,深入 于广大的抗战大众 中去”。
.
.
在动荡、苦难与危机的大背景下,民族、时 代与个人三个命题——三种文学精神的激荡、 互渗与转换,驱动着40年代中国文学的生成 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年代新诗
4、代表诗人及诗作: (1)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戴梦 鸥,浙江杭州人,是现代诗派最重要和最有代表性的诗人.著名代表作《 雨巷》,《我用残陨的手掌》。 《雨巷》是他的代表作,《雨巷》是诗人在黑暗现实和孤寂的生活中一 种美好而朦胧的理想象征。作者希望找回那失落的理想,然而,这位“ 丁香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和“芬芳”,也有着“丁香一样的 忧愁”,“哀怨又彷徨”,“有着太息一样的目光”“像梦一般地凄婉 迷茫”的幻想。整首诗如一首迷离飘忽的梦幻曲,回荡着浓重的感伤情 绪。

剧作赏析——《雷雨》
人物分析: 周朴园既是尊崇旧道德的资本家,又是在外国留学过的知识分子。对于 这个人物隐藏在“仁厚”、“正直”、有“教养”等外衣下的伪善、庸 俗、卑劣的精神面貌,以及由此产生的罪恶,作家通过富有表现力的戏 剧情节——例如他对侍萍的“忏悔”、对繁漪的专横、处理罢工的手段 等等,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他对物质、名誉的追求,最后遭到的 是上帝的惩罚,承担现实的罪恶:子女死亡、家庭散去、清醒的接受命 运无情的审判。
30年代戏剧





(二)几个重要的戏剧作家 洪琛、欧阳予倩、田汉被称为“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 洪琛(1894-1955):名洪达,字浅哉,江苏武进人。 1916年到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戏剧,是中国到国外专攻戏剧的第一人。回 国后从事戏剧工作,他创立了中国话剧的正规表演、导演体制。作品有 :《赵阎王》、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洪琛的戏剧创作思维侧重理性化,具有概念化倾向。 洪琛积极倡导“国防戏剧”,创作有剧本《走私》、《咸鱼》、《飞将 军》、《鸡鸣早看天》等作品。
曹禺
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会见社会人士时,赠言曹禺“足下春秋鼎盛,好自 为之”。有剧本《雷雨》(1934年),《日出》(1936),《原野》( 1937)《蜕变》(1939)《明朗的天》(1954),《胆剑篇》(1961 )、《王昭君》(1979)等剧本。 解放后担任戏剧协会主席。 曹禺的戏剧创作受到莎士比亚性格悲剧、古希腊命运悲剧和奥尼尔心灵 悲剧的影响。
30年代戏剧
30年代戏剧——曹禺
一,曹禺生平: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 。我国著名戏剧大师,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之一,戏剧教育家。他生 于一个封建没落的官僚家庭,幼年丧母,父亲为军人,曾留学日本,任 过黎元洪秘书等职,能诗书。 1923年入南开中学 1925年加入南开新剧团,开始了戏剧生涯。在导师张彭村指导下,在易 卜生戏剧《娜拉》、《国民公敌》中扮演娜拉等角色而崭露戏剧才华。 1928年中学毕业保送南开大学政治系 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 1933年毕业进入清华研究院 1934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雷雨》,同年9月回天津在河北女子师 范学院外文系任教。 1936年发表《日出》,同年8月到南京戏剧专科学校任教。 1937年发表《原野》。

剧作赏析——《雷雨》
《雷雨》对挣扎和残酷的表现:周萍——四凤;繁漪——周萍;周冲— —四凤;周朴园——繁漪(现实);周朴园——鲁侍萍(情感);“这 堆在下面蠕动着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情感的火 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然而,“愈挣扎,愈深深 地陷入在死亡的泥沼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 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这种带有神秘的宿命论的无知力量对命运 的把持更加增添了戏剧情节的残酷。 序幕和尾声在整个戏剧中的意义:对悲剧情节的消解,符合传统的欣赏 习惯,同时,让观众远距离观照戏剧情节,使之超越于现实生活之上, 达到对观众情感的净化、升华和超越。这种结构,有传统中国戏剧的痕 迹,有借鉴了西方戏剧的手法,使观众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角色,凸现 舞台的地位。目的是将观众交还到现实中来。

曹禺戏剧的美学特征: 1完整绵密的戏剧的结构; 2浮雕式的人物性格; 3准确、深刻、富于表现力的戏剧语言; 4浓郁的诗意;崇高美的美学风格。
30年代新诗
一、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 二、现代派诗人创作(戴望舒,卞之琳等。)

30年代新诗
一、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 成立:成立于1932年9月,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等,办 有刊物《新诗歌》。这是属于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与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1937年4月解 体。 特点:对诗歌的大众化追求。“把诗歌写得与大众十万八千里,是不能 适应这伟大的时代的”。要求诗歌表现时代阶级斗争的疾风狂雨,提出 了“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 的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穆木天:《新诗歌》发刊词 ,载《新诗歌》第一卷创刊号,1933年2月11日出版)等口号。 后来抗战爆发,又提出了“国防诗歌”的口号,将爱国激情的鼓动作为 诗歌的己任。如蒲风的《我迎着狂风和暴雨》、《钢铁的海岸线》,穆 木天的《在喀林巴岭上》,焕平的《一二八周年祭曲》等,诗歌呈现出 崇高的美学风格,一扫传统诗歌的阴柔之气。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 姑娘
30年代新诗

(2)卞之琳(1910-):江苏海门人,现代著名诗人,外国文学学者 。代表作品有:《断章》、《尺八》、《圆宝盒》、《距离的组织》等 《断章》原文及其赏析: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剧作赏析——《雷雨》
《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剧本在一天时间在周公馆和鲁家 两个地方展开了周鲁两家30年的复杂矛盾纠葛。其中有周朴园与鲁侍萍 的爱与恨,有繁漪和周平、周冲和四凤的情感纠缠以及鲁大海与周朴园 的劳资纠纷,以此向人们展示了血源的悲剧、爱情的悲剧、阶级斗争的 悲剧、人性罪恶的悲剧以及神秘命运的悲剧。 《雷雨》意象:郁闷。雷雨前的盛夏天气,暗示的是一种情绪、心理、 性格和一种生命的存在方式。《雷雨》的人物都陷入一种欲望与追求的 “情热”之中,人处于一种非理性的渴求与走向自毁之路。人在性、情 欲、忏悔、破坏中生存,这些力量的聚积,超常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 的压抑,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使戏剧中人物表现出雷雨似的性格, 预示着一场毁灭性的“雷雨”的到来。


1930年8月,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改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实践着“演剧大众化”的口号,强调演剧是“一种政治的辅助工作,所 以是武器底艺术,斗争艺术”。(叶沉:《演剧运动的检讨》)推动了 戏剧的大众普及。话剧走入农村,突破了话剧只能在都市剧院演出的狭 小圈子,开始进入工厂、农村,走入民众的生活。 2、共产党领导地区的“红色戏剧”:为“巩固红军,巩固红色政权” 而产生的红色戏剧,具有广场戏剧的特征。 3、国防戏剧:1931年九•一八后,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发 挥戏剧的宣传鼓动效果,配合“国防文学”而产生的“通俗化”、“大 众化”、“方言化”戏剧样式。如“好一计鞭子”(《三江好》、《最 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夏衍的《赛金花》、《上海屋檐下》 等。



30年代散文



根据政治倾向,30年代散文主要分为三大类: 1、左翼作家(有鲁迅、瞿秋白、茅盾、唐弢、巴金、徐懋庸等) 2、自由派作家(周作人、林语堂) 3、京派和其他作家的散文(有何其芳、李广田、吴伯箫、师陀、沈从 文、萧乾等,以何其芳的《画梦录》成就最高。) 一、鲁迅的杂文 战斗风格和文体风格的成熟。
30 年代戏剧 一、30年代戏剧概述
(一)戏剧大众化 1、国统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提出:1929年,上海艺术剧社(上海部 分左翼戏剧家策划成立,成员有冯乃超、郑伯奇、夏衍、钱杏邨等,郑 伯奇任社长)的成立,旗帜鲜明的提出了无产阶级戏剧的主张。 戏剧由社会运动与艺术运动的二元态度转向了一元化的左倾。开始了中 国共产党对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使中国的现代戏剧运动由五四开始的 个性解放潮流转而走向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强调中国戏剧运动要以唯物论的立场、无产阶级的意识,“阐明社会的 矛盾,引导大众发生一种革命的热情来反抗奋斗,达到革命的目的”。 (叶沉:《演剧运动的检讨》,《创造月刊》第2卷第6期(1929年1月 ))

剧作赏析——《日出》
表现的是现代大都市的众生像,对“不足者”和“有余者”两个对立世 界的表现,是对人挣扎困境的描写,人处于一种被捉弄和自然的淘汰之 中,进入大都市的人们将自己的灵魂卖给了大都市。戏剧在高等大旅馆 和下等妓院展开,作者对“不足者”是同情多于嘲讽,对“有余者”是 嘲讽多于同情。 陈白露是一个厌恶一切而又追求物质享受,清醒而又糊涂,热情而又冷 漠,玩世不恭而又空虚绝望性格矛盾的交际花典型,是一个被社会毁灭 ,挣扎不出来的女性。表现了现代社会女性生存的艰难和女性因为自身 弱点而导致的悲剧性。 《日出》在情节上追求生活化,这点不同于《雷雨》的非现实性。

30年代新诗
二、现代派诗人创作 1、是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的(吸收了象征派 的象征手法,去掉了新月派的音乐美,吸收其抒写苦闷、哀叹和意境创 造的特点)。 2、代表人物:有戴望舒、何其芳、施蛰存、废名、卞之琳、金克木等 ,因《现代》刊物得名。

30年代新诗
3、现代派诗歌的特点(4个) 首先,是“纯诗”的艺术观,他们主张写“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 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 诗行”。既是对早期象征诗派“纯诗——贵族化的诗”的继承,又有着 现代性的追求,用现代语言写现代人的现代意识和现代感受是现代诗派 的主要特点。 其次,是病态心灵和虚无的观念,写出了中国现代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 现代社会,不愿舍弃,却又无力挣扎的无奈与哀伤,对人的孤独、感伤 、异化、丑恶的复杂表现,以及对繁复意象所产生的朦胧性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