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学-解析版

合集下载

[推荐学习]八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5.1.2 脊椎动物(讲)(含解析) 新人教版

[推荐学习]八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5.1.2 脊椎动物(讲)(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一、脊椎动物的分类【知识点讲解】脊椎动物是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其中鸟和哺乳动物的体温恒定,不随外界气温变化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其他脊椎动物体温随外界气温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典型例题】下列这些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哪一组都是无脊椎动物?〔〕A.海龟、鱿鱼;B.海蜇、青蛙;C.蜘蛛蟹、章鱼;D.鲤鱼、河蚌。

【答案】C二、脊椎动物的特征【知识点讲解】1、鱼⑴、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

⑵、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有鳞片覆盖,用腮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鱼能够在水中生活,一是靠鳍游泳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⑶、鱼不能离不开水的原因:其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四大家鱼是:草鱼、青鱼、鲢鱼、鳙鱼⑷、与人类的关系为人类提供含蛋白质的食物。

【典型例题】在观察鲫鱼的鳍摆动时,如果剪掉鲫鱼的胸鳍或腹鳍,鱼体将( )A.不能游动; B.不能保持前进方向;C.身体或左或右翻转,不能自控; D.身体向前游,但只能任其自然。

【答案】C【点拨】鱼的运动方式是游泳,游泳的动力来自躯干和尾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

鱼鳍主要起着协调平衡的作用,因此,鱼鳍被破坏后,鱼无法维持身体的平衡。

故选C2、两栖动物⑴、生活环境:大多水陆两栖(青蛙、蟾蜍、蝾螈),少数终身生活在水中(大鲵)。

⑵、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⑶、与人类的关系:农田害虫的天敌(青蛙);.药用(蟾蜍)食用(牛蛙);加大保护力度,禁止对它们滥捕乱杀。

【典型例题】大鲵又叫娃娃鱼,是最大的两栖动物,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B.既可以生活在水中,又可以生活在陆地上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3、爬行动物⑴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15.脊椎动物学-15.脊索动物门5.1

15.脊椎动物学-15.脊索动物门5.1
1.形态特点和机能以及生态环境紧密结合 2.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紧密结合 3.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4.以比较的方法来学习 5.以进化的观点来学习
8
• 教学要求
• 掌握:
• 掌握脊索动物门三大主要特征。 • 脊索动物门三个亚门的主要特征。
• 熟悉:
•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与相似结构。
• 了解:
动物在生活史中经过变态,
失去了一些重要的结构,形
体变得更为简单的发育过程。
称为逆行变态
37


1866年俄国学者柯瓦列夫
鞘 的
斯基研究海鞘的胚胎发育几
内 部
解 其变态后确定其分类地位属 剖

脊索动物门。
三.尾索动物分类 • 本亚门约2000多种,分属于3纲,我国已知有14种左右。 (一)尾海鞘纲(Appendiculariae) (二)海鞘纲(Ascidiacea) (三)樽海鞘纲(Thaliacea)
《脊椎动物学》
Vertebrate Zoology
Miller et al (2016). Zoology
10th Edition
Hickman, C. P et al (2017). Integrated principles of zoology
17th edition
Science,Nature,PNAS,Cell, Current Biology, Bioscience, Zootaxa,Zookeys…
16
➢ 脊索 ➢ 背神经管(CNS) ➢ 咽鳃裂(滤食呼吸)
• 神经管是位于脊索背面的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也称背神经管 • 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形成; • 脊椎动物的神经管前端膨大成脑(brain),脑后的部分形成脊髓

脊椎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脊椎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脊椎动物学试题及答案---2(共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脊索动物2头索动物3脊椎动物4羊膜动物5四足类6颌口类7逆行变态8无颌类9无头类10变温动物11恒温动物12咽鳃裂13有头类14小肾囊15肝盲囊16背裂17脑眼18眼点二、判断与改错(对的填“+”,错的填“-”)1尾索动物是指各种有尾的脊索动物。

(-)2头索动物又称无头类。

(+)3柄海鞘是尾索动物亚门的代表动物。

(+)4原索动物包括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

(+)5所有脊索动物的血液循环方式均为闭管式。

(-)6柄海鞘的血管无动脉和静脉之分,血液也无固定的单向流动方向。

(+)7文昌鱼循环系统属于不完善的闭管式,无心脏,具有搏动能力的腹大动脉。

(+)8脊索动物的背神经管起源于中胚层细胞而脊索起源于内胚层细胞。

(-)9头索动物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脊索终生存在,且达到头部。

(-)10组成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的细胞,能随同动物体发育而不断生长。

(+)11无脊椎动物缺乏脊索或脊柱等内骨骼,通常在体表或体内被有几丁质等外骨骼。

(-)12柄海鞘的生殖方式为雌雄同体,自体受精。

(-)13柄海鞘有出水孔和进水孔与体外相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由进水孔进水,由出水孔排出水。

(-)14从胚胎发生和幼体变态的过程看,柄海鞘出水孔与进水孔两孔之间是柄海鞘的腹部,对应的一侧为背部。

(-)15柄海鞘无专门的感觉器官,仅在入水管孔、出水管孔的缘膜和外套膜上有少量散在的感觉细胞。

(+)16柄海鞘幼体营固着生活,经变态后成体营自由生活。

(-)17文昌鱼口笠和缘膜的周围的触须和触手具有保护和过滤作用,可阻挡粗砂等物随水流入口中。

18文昌鱼体侧“〈”字形肌节呈对称排列。

(-)19文昌鱼的皮肤也具有呼吸的机能。

(+)20文昌鱼无心脏,血液无色,没有血细胞和呼吸色素。

(+)21文昌鱼所产卵为端黄卵。

脊椎动物(第3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脊椎动物(第3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哺乳动物(重点)
1.多种多样的哺乳动物
猕猴在森林中群居生活,栖息在树上,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
以野果为食,也吃鸟卵和昆虫。
主要栖息在亚洲南部热带雨林等地,以植
物的嫩枝、树叶为主要食物。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哺乳动物(重点)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体表被毛
体毛退化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我国四种珍稀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中华鲟游泳时,主要靠各种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莽山烙铁头蛇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C.朱鹮的肺与气囊相通,气囊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D.白头叶猴胎生、哺乳的特征,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课堂练习
解析:A.中华鲟游泳时主要通过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属 于鱼类,A与题意不相符。B.蛇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使水分的蒸发减少, 而不是利于维持体温恒定,B与题意不相符。C.朱鹮的气囊能够储存空气, 可以辅助肺呼吸,但无法进行气体交换,C与题意不相符。D.白头叶猴胎生、 哺乳,对环境的依赖减少,因而能提高后代的成活率,D与题意相符。因此 答案是D。
②母体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 崽,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幼崽的温饱和 营养问题,因而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 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哺乳动物(重点)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4)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动物 兔 狼
牙齿分化
牙齿特点
有门齿和臼齿 的分化
有门齿、犬齿 和臼齿的分化
谢谢观看
知识点一 鸟(重点)
知识讲解
鸟是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天高任鸟飞,
除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以外,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

脊椎动物(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脊椎动物(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鳞片 体表黏液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鱼的主要特征(重难点) 4.鱼的运动 鱼的脊柱能支撑整个身体,它的两侧 附着有发达的肌肉,对运动起着重要 作用。鱼在水中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 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鱼的主要特征(重难点)Biblioteka 鱼的哪些特点适于在水中游泳?
尾部、躯干部摆动(主)
结 构
提供动力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鱼的主要特征(重难点) 讨论 ①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这种体形对鱼在水中运动有什么意义? ②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请推测,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其中溶 解的气体成分会有哪些变化? ③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至关重要?请推测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 亡的原因。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鱼的主要特征(重难点)
第二节 脊椎动物
第一课时 鱼
新课导入
右图所示的是鲫鱼的骨骼。观 察它的脊柱和组成脊柱的一节节的 脊椎骨。
哪些动物是有脊柱的?哪些动 物是没有脊柱的?脊柱与鱼的运动 有关吗?
脊柱
学习目标
1.概述鱼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我国渔业资源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
知识讲解
“波浅戏鱼多,多鱼戏浅波。”鱼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个类群, 占脊椎动物种类的一半以上。鱼类与人类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鳍协调(辅)


流线型的身体
动 减小阻力
体表的鳞片和黏液
与 功 能 相 适 应
功能
结构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鱼的主要特征(重难点) 5.鱼的呼吸 鱼是用鳃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鳃丝,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
鳃盖
鳃耙 鳃弓

专题02 脊椎动物-(人教版)(解析版)

专题02 脊椎动物-(人教版)(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期末易错必杀题专题 02 脊椎动物【易错知识点汇总】1.鱼类: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2.娃娃鱼,鲸鱼,章鱼、鲍鱼、墨鱼、鱿鱼等,不属于鱼类。

3.可通过鳃丝颜色判定鱼是否新鲜。

4.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注意是幼体生活在水中,而不是即可生活在陆地又能生活在水中的动物才叫两栖动物。

5.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可防止水分蒸发;用肺呼吸,脱离了水环境对他的束缚。

6.鸟类有气囊辅助肺呼吸,气囊不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即一次呼吸两次气体交换。

体温恒定7.哺乳动物的显著特点为胎生哺乳。

(鲸、蝙蝠、鸭嘴兽、海豚为哺乳动物。

)【易错过关】1.在观察金鱼时,注意到金鱼的口在水中有节奏地张开、闭合,鳃盖也一张一合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孔排水的意义是()A.排出废物B.进行呼吸C.交换体内外的水分 D.摄取食物【答案】B【详解】鱼类生活在水中,观察活鱼,可以看到鱼的口和鳃盖后缘有交替闭合的现象,这是鱼在呼吸。

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所以鱼类不停地吞水实际上是在呼吸,进行气体交换。

故选B。

2.下列各项中,属于鱼的一组是()A.鲸鱼、金鱼、草鱼B.海马、泥鳅、中华鲟C.章鱼、鱿鱼、鲍鱼D.鳄鱼、甲鱼、带鱼【答案】BA.金鱼、草鱼是鱼,鲸鱼属于哺乳动物,A不符合题意。

B.海马、泥鳅、中华鲟都属于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B符合题意。

C.章鱼、鱿鱼、鲍鱼都属于软体动物,C不符合题意。

D.带鱼是鱼,鳄鱼、甲鱼是爬行动物,D不符合题意。

2.4.2脊椎动物(1)课件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4.2脊椎动物(1)课件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千姿百态的动物 第二节 脊椎动物(1)
1.观察并比较不同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 认识动物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观察和分析脊椎动物的特征,形成动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的观念。 3.举例说出环境中的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4.分析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同脊椎动物可能对人类 生活产生积极或负面的影响。
A.章鱼
B.鲸鱼
C.娃娃鱼 D. 鲨鱼
2.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C)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3.鱼在水中游泳时,即使视线不好,也能顺利躲开礁石,
这是因为( B )
A.嗅觉在起作用
B.侧线在起作用
C.听觉在起作用
D.视觉在起作用
4.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B )
A.章鱼
B.鲨鱼
C.娃娃鱼
D.鲸
5.下列关于两栖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都生活在陆地上
B.成体只用肺呼吸
C.幼体用鳃呼吸
D.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与人类的关系:
有些两栖类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在防治农林害虫方面具 有重要作用,如狭口蛙能挖土钻穴,取食白蚁等害虫。
与人类的关系:
有些两栖类还可以药用,如蟾蜍的蟾酥经过加工后具有解 毒、止痛等作用。
请你判断:两栖动物是指既能生 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
动物么? ×
海龟
蜥 蜴



爬行类被称为真正的陆生动物 鳞或甲
动物的分类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无脊椎动物: 线虫动物
环节动物
动 有无脊柱 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脊椎动物: 两栖类

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脊椎动物学--历年真题及答案

2012年17.草履虫、水螅、乌贼、蟾蜍受到刺激后,均可从体内发出一些物质以攻击或防御敌害,在他们身体上,发出这些物质的结构是(单选l分)A.刺丝泡、刺细胞、墨囊、耳后腺B.刺丝泡、刺丝囊、外套腔、唾液腺C.表膜泡、刺丝囊、墨囊、唾液腺D.表膜泡、刺细胞、外套腔、耳后腺18.在动物卵裂时期,由于不同动物受精卵内卵黄多少及其在卵内分布的不同,卵裂方式也有很大差异,海胆、沙蚕、昆虫、乌贼的卵裂方式依次分别为(单选1分)A.完全均等卵裂(等裂)、表面卵裂、螺旋形卵裂、盘裂B.螺旋形卵裂、完全均等卵裂(等裂)、盘裂、表面卵裂C.螺旋形卵裂、完全均等卵裂(等裂)、表面卵裂、盘裂D.完全均等卵裂(等裂)、螺旋形卵裂、表面卵裂、盘裂19.不同动物类群具有独特的特征,现存棘皮动物、海绵动物、哺乳动物、鸟类所特有的特征依次为(单选l分) A.水管系、水沟系、下颌为单一齿骨、羽毛B.后口、水沟系、胎生、飞翔C.后口、骨针、胎生、羽毛D.水管系、骨针、下颌为单一齿骨、飞翔20.节肢动物类群很多,不同类群的排泄器官亦有差异,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的排泄器官有(多选l分) A.基节腺B.触角腺C.颚腺D.马氏管21.家鸽的一侧体动脉弓退化,雌家鸽的一侧卵巢和输卵管也退化了,退化的这些器官是(单选1分) A.左体动脉弓和右侧的卵巢、输卵管B.左体动脉弓和左侧的卵巢、输卵管C.右体动脉弓和左侧的卵巢、输卵管D.右体动脉弓和右侧的卵巢、输卵管22.在海滨潮间带经常可以见到石鳖和沙蚕,以下不属于它们共同特征的是(单选l分)A.以裂体腔法形成真体腔B.后肾型排泄系统C.具有担轮幼虫期D.开管式循环系统23.以下哪项不是文昌鱼的特征(单选l分)A.具有脊索,背神经管,鳃裂B.有分节的肌肉,有哈氏窝C.有头,有心脏D.有特化的口器24.一家饭店涉嫌出售野生鸟类,检查人员在检查时发现了一种鸟类的足,三趾向前一趾向后,后趾与前面三趾在同一平面上,趾长,基部有蹼相连,这种鸟类是(单选l分)A.鹈形目B.鹳形目C.雁形目D.鹤形目2011年48.节肢动物种类多,形态各异,排泄器官类型也很多,下列排泄器官属于节肢动物的是:(1分)A.触角腺颚腺端囊泪腺B.触角腺颚腺马氏管基节腺C.吴氏管马氏管盐腺基节腺D.米氏管端囊盐腺泪腺49.常被用来判断硬骨鱼年龄的结构有:(2分)A.鳞片B.咽喉齿C.中乌喙骨D.耳石50.在水螅装片的观察中,可先到相关细胞集中的部位观察清这些细胞的结构。

脊椎动物分类学-图文

脊椎动物分类学-图文

脊椎动物分类学-图文爬行类龟鳖目:鳖科、棱皮龟科、海龟科、平胸龟科、龟科1.2.3.4.1.相同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四肢背腹甲的相连方式:鳖科(结缔组织),海龟科(韧带)、平胸龟科(韧带)、龟科(骨缝、韧带)2.头是否能缩入壳中:可以缩入壳中(鳖科、龟科、陆龟科)不能缩入壳中(棱皮龟科、海龟科、平胸龟科)3.头背:覆皮肤(鳖科、棱皮龟科、龟科),覆角质盾片(海龟科、平胸龟科、陆龟科)区别特征1.鳖科:两颚被肉质软唇,吻形成管状吻突,边缘结缔组织形成裙边,体表覆以革质皮肤2.棱皮龟科:体表被有革质皮肤、背有7纵棱、四肢桨状3.海龟科:体型宽扁,近心型,四肢桨状,具下缘盾4.平胸龟科:有下缘盾,颚呈强钩曲状,颞部被骨片覆盖5.龟科:无下缘盾6.陆龟科:头顶具对称大鳞,四肢粗壮具爪蜥蜴目:鬣蜥科、壁虎科、石子龙科、蜥蜴科、双足蜥科、蛇蜥科、巨蜥科、鳄蜥科1.2.3.1.相同特征:可明显区分头、颈、躯干、尾四肢发达具5趾,具爪体表布有覆瓦状角质鳞对比特征:眼睑:有眼睑(鬣蜥科、石子龙科、蜥蜴科、鳄蜥科、巨蜥科),无眼睑(壁虎科(除睑虎外)2.尾:不易断(鬣蜥科、鳄蜥科、巨蜥科),易断(壁虎科、石子龙科、蜥蜴科、蛇蜥科)3.舌:先端完整或有缺刻、分叉(鬣蜥科)、先端完整(双足蜥科)、先端分叉或有深缺刻(蛇蜥科)、先端分叉(鳄蜥科、巨蜥科)4.头顶的大鳞:有对称排列的大鳞(石子龙科、蜥蜴科、双足蜥科),头顶无对称大鳞(鬣蜥科、壁虎科、巨蜥科)5.1.2.3.4.5.瞳孔:除壁虎科部分种类,都为圆形区别特征鬣蜥科:体表有覆瓦状排列的鳞片,起棱;部分种类有鬣鳞双足蜥蜴科:周身为覆瓦状排列的圆鳞,眼隐于眼鳞下,无耳孔,无前肢,雄性有一鳍状后肢6.蛇蜥科:体型似蛇,四肢消失或退化,体侧有纵沟,眼小能活动,躯干、尾7.鳄蜥科:体被覆瓦状排列的粒鳞,杂有起棱大鳞,尾背侧有两行显著的鳞脊8.巨蜥科:背鳞粒状,腹鳞四边形蛇目:盲蛇科、蟒科、钝尾蛇科、闪鳞蛇科、瘰鳞蛇科、游蛇科、眼镜蛇科、海蛇科、蝰科、蝮科相同特征:身体上细长有角质鳞对比特征:1.背腹鳞分化程度:腹鳞不发达(盲蛇科、蟒科、瘰鳞蛇科、海蛇科),腹鳞发达(闪鳞蛇科、游蛇科、眼镜蛇科、蝰科、腹科)2.牙:前沟牙(眼镜蛇科、海蛇科、蝰科、腹科),后沟牙(游蛇亚科:林蛇、瘦蛇、金花蛇、花条蛇、紫砂蛇,水游蛇亚科)区别特征:1.盲蛇科:小型蛇类,似蚯蚓,口小位于头端腹面,眼小,隐于半透明眼睑下,通身被圆鳞2.蟒科:有爪状后肢残余3.盾尾蛇科:头小背腹扁平4.闪鳞蛇科:蛇体鳞片在太阳下闪耀光泽5.瘰鳞蛇科:头背面被小鳞,通身被小鳞,无腹鳞6.游蛇科:头背有对称大鳞,腹鳞横展宽大,上和不能竖立7.眼镜蛇科:有眼镜状斑纹8.海蛇科:体后部及尾侧扁,鼻孔开口于吻背,有可开关的瓣膜,绝大多数卵胎生,生活于海中,均为毒蛇9.蝰科:头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10.蝮科:头大三角,鼻眼间有颊窝水生蛇各科相同及区别特征:瘰鳞蛇科、水游蛇亚科、海蛇科相同:尾短侧扁不同:水游蛇亚科腹鳞发达瘰鳞蛇科无沟牙海蛇科鼻孔开口于吻背,有可开关的瓣膜,绝大多数卵胎生,生活于海中,均为毒蛇两栖类1.犁骨齿着生于犁腭骨上的细齿,其齿列位置、形状和长短对于有尾目分类有重要意义2.肩带固胸型:主要特征是上喙软骨极小,其外侧与前喙软骨和喙骨相连,左右上喙软骨在腹中线紧密连接而不重叠,有的种类甚至合并成1条窄小的上喙骨;肩带不能通过上喙软骨左右交错活动。

2019.竞赛辅导 6.脊椎动物学PDF版有答案

2019.竞赛辅导 6.脊椎动物学PDF版有答案

2000-2014 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真题分类汇编《脊椎动物学》部分除特别标明的外均为单选题脊索动物门、原口纲1、(00年全国联赛)以下所列脊索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点中哪一组是正确的A.脊索、后口、次级体腔B.胚后尾、三胚层、两侧对称C.咽鳃裂、两侧对称、次级体腔D.后口、三胚层、分节现象2、(02 年全国联赛)下列哪一种陈述指出了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真正的不同A.一种是真体腔动物,另一种是无体腔动物B.一种是原口动物,另一种是后口动物C.一种是上皮神经系的,另一种是下神经系的D.一种是后口动物,另一种是上神经系的3、(01年全国联赛)下列关于脊索动物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脊索动物门的种类终生都具有脊索,因此而得名B.尾索动物的幼体在尾部具有发达的脊索C.头索动物的脊索在其头部最发达D.文昌鱼属典形的尾索动物E.脊索动物门的三大特征是具有脊索、腹神经索和咽裂4、(01年全国联赛)以下哪一组特征是脊索动物与高等无脊椎动物共同具有的A.脊索、后口、真体腔 B. 后口、三胚层、真体腔C.咽鳃裂、两侧对称、真体腔D.神经管、三胚层、两侧对称5、(02年全国联赛)脊椎动物精子排出体外的方式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没有生殖管道的排出B.中胚层生殖嵴独立产生一套排精管道C.借用肾脏的原排尿管道的排出D.生殖腺壁本身延伸出管道的排出6、(06 年全国联赛)脊索的形成是在以下哪个发育时期形成的A.囊胚期B.原肠胚期C.神经胚期D.其后的器官形成期7、(02 年全国联赛)高等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为A.具头索、后口、真体腔B.后口、三胚层、真体腔C.有鳃裂、肛后尾、神经管D.有神经管、三胚层、两侧对称8、(11 年全国联赛 B)圆口纲七鳃鳗是较为原始的脊椎动物,它和头索动物文昌鱼有很多共同的结构特征,下列特征哪些是它们所共有的?(多选)A.无成对的附肢B.表皮由单层细胞构成C.脊索终生存在D.具有原始的<形肌节E.不具有生殖管道9、(12 年全国联赛)以下哪项不是文昌鱼的特征A.具有脊索,背神经管,鳃裂B.有分节的肌肉,有哈氏窝C.有头,有心脏D.有特化的口器鱼纲1、(00 年全国联赛)在硬骨鱼中,以下哪一项与食性无关A.咽喉齿的形状与排列B.鳃耙的形状C.肠的长短D.是否具独立的红腺12、(07年全国联赛)下列有5种动物,即:a.金枪鱼;b.鲟鱼;c.澳洲肺鱼;d.银鲛;e.弓鳍鱼。

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 B )1下列关于脊索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脊索是脊索动物所特有的特征之一B、脊椎动物的脊柱是由脊索演化而来C 、脊索为一中空的管状结构D 、脊索位于动物的背面,在动物的某发育阶段对身体起支架作用(D )2下列动物中,是胎生又不具真正胎盘的动物是A、针鼹B、豪猪C、鸭嘴兽D、袋鼠(D )3鸟类和哺乳类中最大的目分别是A 雁形目、食虫目B 鸥形目、啮齿目C 鸡形目、兔形目D 雀形目、啮齿目(D )4.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区系是A、古北界B、东洋界C、新北界D、澳洲界( A )5下列关于4种动物尾巴的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避役的尾巴可攀树B、袋鼠的尾巴是重型武器C、鳄鱼的尾巴能支撑身体D、黄鼠狼的尾巴会发出警告气味( A )6下列动物中哪种动物的尾部肌肉最发达A、鲤B、蛙C、鸽D、兔( B )7我国有俗称“金鸡”“银鸡”“铜鸡”的3种鸟类,它们分别是A、红腹锦鸡、白腹锦鸡、白鹇B、红腹锦鸡、白鹇、白腹锦鸡C、红腹锦鸡、原鸡、白鹇D、褐马鸡、白鹇、原鸡(D )8下列属于卵生动物的是A 蝎子B 灰星鲨C 袋鼠D 针鼹( A )9大象的两颗大牙相当于人类的A 门齿B 大齿C 前臼齿D 后臼齿( A )10大麻哈鱼在秋季由海里游到黑龙江、松花江、图门江去产卵,这种现象称为A、生殖洄游B、季节洄游C、索饵洄游D、溯河洄游( B )11在鱼类养殖业中,下列属于混合放养所依据的原理是A、不同的鱼洄游规律是不同的B、不同的鱼栖息水层和食性的不同C、不同的鱼生殖季节不同D、不同的鱼对氧气的需要量不同( A )12下列脊椎动物中,不具有内鼻孔的动物是A、鱼B、蛙C、蛇D、鸟(C)13陆生脊椎动物的肺,从来源和位置来说,它起源于A、外胚层B、中胚层C、内胚层D、不能确定(C)14犀牛有几个负重的趾A、1个B、2个C、3个D、4个(D )15牛的胃为复胃,其有四室,其中能分泌消化液的是A、瘤胃B、蜂窠胃C、重瓣胃D、皱胃( B )16下列哪一类动物的拇指(趾)与其它指(趾)相对握A、食虫目,如刺猬B、灵长目,如猴、人等C、啮齿目,如松鼠D、翼手目,如蝙蝠(D )17哺乳动物的牙齿和爬行动物的牙齿的主要区别是A、着生位置不同B、结构不同C、功能不同D、齿型的分化程度不同( C )两栖类的头骨与相连。

普通动物学第15章_脊索动物门解析

普通动物学第15章_脊索动物门解析

第四节 尾索动物亚门(Urochordata)
原索动物:无真正的头和脑(无头类)
一、主要特征:
1)、幼虫自由生活,有中空的背神经管,尾部有脊 索, 因此得名“尾索动物” 2)、鳃裂终生存在 3)、身体外面有被囊包被着,又称“被囊动物” 4)、一般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无性生殖(出 芽生殖),有性生殖,及世代交替现象。 5)、从幼体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其变态 为逆行变态。
1. 后口(少数无脊椎动物为后口); 2. 三胚层; 3. 真体腔; 4. 身体分节; 5. 两侧对称。
这些特征说明:脊索动物是由无脊椎动物进化而 来
思考:脊索在动物进化史上的意义?
1)体重的受力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器官 2)完成定向运动:使躯体运动肌肉获得附着点,使捕食、 御敌更准确、迅速 3)有利于椎管对中枢神经的保护,使体型增大成为可能 4)为脊椎动物头骨形成、颌的出现提供了前体条件
• 第二节 脊索动物门的分类概述
现存的脊索动物约有41,000多种,分为3个亚门: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原索动物 (无头类)
脊椎动物亚门 --- 脊椎动物(有头类)
尾索动物亚门 头索动物亚门
尾海鞘纲 海鞘纲 樽海鞘纲
—头索纲
无 原索动物 头

圆口纲 无颌类
脊椎动物亚门
鱼纲 两栖纲 爬行纲 鸟纲
2、脊索动物门的次要特征
二、次要特征
2)肛后尾
1)心脏位于消化管腹面,闭管式循环 2)肛后尾 •脊索动物在肛门后方出现了尾,有些仅见于胚胎期。 3)内骨骼 •具有来源于内胚层可长长和长粗的内骨骼。
区别脊索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 ---具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
无脊椎动物与脊索动物结构的比较

脊椎动物学考研题库答案

脊椎动物学考研题库答案

脊椎动物学考研题库答案脊椎动物学是研究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分类演化和生态分布等的科学。

以下是一些考研题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答案,供参考:1. 问题: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在其背部有一个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无脊椎动物则没有这样的脊柱。

2. 问题:简述脊椎动物的分类。

答案:脊椎动物通常分为五大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每一类都有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和适应环境的方式。

3. 问题:鱼类的呼吸器官是什么?答案:鱼类的呼吸器官是鳃,通过鳃可以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4. 问题:两栖动物的生命周期中有哪些主要阶段?答案:两栖动物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卵、蝌蚪(幼体)、幼年两栖动物和成年两栖动物四个阶段。

5. 问题:爬行动物有哪些特征?答案:爬行动物的特征包括有鳞或甲覆盖的身体、四肢或无四肢、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等。

6. 问题:鸟类的主要飞行器官是什么?答案:鸟类的主要飞行器官是翅膀,翅膀的结构使它们能够在空中飞行。

7. 问题: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什么?答案: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通常是胎生,部分哺乳动物如鸭嘴兽是卵生。

8. 问题:脊椎动物的心脏通常有几个腔室?答案:脊椎动物的心脏通常有两个或四个腔室。

鱼类和两栖类通常有两个腔室,而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通常有四个腔室。

9. 问题:什么是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答案: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由神经纤维构成。

10. 问题: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有哪些主要功能?答案:脊椎动物的骨骼系统主要有支持身体、保护内脏、参与运动和储存矿物质等功能。

这些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中可能需要更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脊椎动物学的考研。

八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5.1.2 脊椎动物(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5.1.2 脊椎动物(测)(含解析) 新人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鱼类()A.小丑鱼 B.海马 C.娃娃鱼 D.中华鲟【答案】C考点:动物分类。

2.常年生活在水中的龟和鳖,它们的呼吸器官是()。

A.鳃 B.肺C.肺和皮肤 D.皮肤【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龟和鳖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甲,体内受精、产大型硬壳卵,用肺呼吸。

考点:爬行动物的特征。

3..鲫鱼适应水中生活。

下列叙述中,属于鱼类特征的是()A.用鳃呼吸,鳍是主要的运动器官B.心脏四腔,体温恒定C.骨骼较轻,气囊起辅助呼吸的作用D.胎生、哺乳,盲肠发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鱼类用鳃呼吸,鳍是主要的运动器官,A正确;哺乳动物的心脏四腔,体温恒定,B错误;鸟类的骨骼较轻,气囊起辅助呼吸作用,C错误;哺乳动物盲肠发达,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D错误。

考点:鱼类特征。

4.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与肺相通,它们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A.肺和气囊 B.气囊C.肺 D.气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鸟在飞行时,外界气体进入肺进行一次气体交换,一部分气体进入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里面的气体出来在肺进行第二次气体交换,所以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5.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高等表现在()A.四肢发达,运动灵活B.幼体和成体都用肺呼吸C.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D.体表有鳞片或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殖发育都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

两栖动物的受精过程在水中完成,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因此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6.下列动物中不属于两栖类的是()A.蟾蜍 B.蜥蜴 C.娃娃鱼 D.青蛙【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7.哺乳动物的后代成活率高,主要是因为()A.体温恒定 B.体表被毛C.胎生、哺乳 D.体内有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

脊椎动物学第三章脊椎动物亚门

脊椎动物学第三章脊椎动物亚门

第三章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概述第一节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脊椎动物是脊索动物门中最高级的一个亚门,与低等脊索动物(尾索动物、头索动物)相比较,在生活方式上和动物体的机能结构上都有显著的不同。

低等脊索动物营少活动的或固着的生活方式,整个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机能都处于较低级的水平;而脊椎动物却相反,是沿着积极主动的生活方式进化的,发展出来更为高级的机能结构(图3-1,图3-2)。

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可归纳如下:1.神经系统发达,分化出具有复杂结构的脑。

同时头部出现了集中的感觉器官。

脊椎动物的脑进一步分化为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延脑等五部分。

愈益发达和集中的神经中枢是脊椎动物重要的特点,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它们是“神经系统获得最充分发展的那种形态”。

脊椎动物出现了嗅、视、听等集中的感觉器官。

有了脑和感官,再加上保护它们的头骨,就构成了明显的头部。

因此,本亚门又称有头类(Craniata)。

2.脊柱(vertebral column)代替了脊索,成为新的支持身体的中轴。

脊柱是由一个个的脊椎骨(vertebra)所组成的。

脊椎动物(vertebrate)就是因为具有脊椎骨而得名。

在低等脊椎动物中,脊索仍起着主要的支持作用,终生保留;而在较高级的脊椎动物中,则只在胚胎时期有脊索,以后就被新的支持结构脊柱所代替,脊索本身仅留残余或完全退化。

脊柱进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增加坚固性,另一方面是增加灵活性;由分化少到分化为颈、胸、腰、荐、尾等五部分。

脊索是脊柱的前驱,脊柱是脊索的承替,在胚胎发生过程中是如此,在脊索动物的系统进化历史上也是如此。

3.咽囊与鳃裂。

脊椎动物在胚胎的早期,咽部的内胚层向两侧各突出6个咽囊(pharyn -geal pouches),与此相对,表面的外胚层也向内凹,最后与咽囊打通形成鳃裂(gill slits)(图3-3)。

水栖脊椎动物鳃裂终生存在,各鳃裂之间的咽壁上形成鳃的结构,作为呼吸器官;陆栖脊椎动物发展了肺呼吸,胚胎时期也都形成咽囊,但只有少数咽囊暂时性地打通形成鳃裂,以后又复关闭,各对咽囊以后转变为其他结构。

专题2.4.2常见的动物——常见的脊椎动物 检索表(原卷版+解析)

专题2.4.2常见的动物——常见的脊椎动物 检索表(原卷版+解析)

20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观察生物2.4-2常见的动物——常见的脊椎动物检索表目录 (1) (3) (6) (8) (12)一、常见的脊椎动物1.脊椎动物的特征(1)脊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体内有脊椎骨。

(2)脊柱是由若于块脊椎骨连接而成的,具有支持、保护作用。

2.脊椎动物的分类【重要提示】(1)五大脊椎动物的特征包括:①体外受精、卵生:鱼类、两栖类;②体内受精、卵生、卵外被壳:爬行类和鸟类;③体内受精、胎生、哺乳:哺乳类;④体温恒定:鸟类和哺乳类。

(2)脊椎动物的进化方向: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卵生到胎生,从变温到恒温。

(3)容易错的动物分类包括:①软体动物:鲍鱼、墨鱼;②鱼类:海马、鲨鱼:③两栖类:娃娃鱼;④爬行类:鳄鱼、甲鱼:⑤鸟类:企鹅、鸵鸟:⑥哺乳类:鲸、蝙蝠。

(4)水陆两栖动物不等于两栖动物①举例:鸭、鹅属于鸟类,龟、扬子鳄等属于爬行类。

②两栖动物的关键含义:两栖动物幼体、成体呼吸方式有差别,且幼体不能离开水,成体可水陆两栖。

二、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生物上常使用检索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

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

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

接着,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如下:【知识拓展】检索表的使用方法当遇到一种不知名的生物时,应当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按检索表的顺序,逐一查找该生物所处的分类地位。

首先确定是属于哪个界、哪个门、哪个纲和哪个目的生物,然后再继续查其分科、分属及分种的检索表。

使用检索表判断某种生物具有的特征时,可先找到检索表末端编制的该生物,然后顺着检索顺序倒推到检索表起始端,这个过程中,检索表上注明的特征即是该生物具有的特征。

1.脊椎动物的代表动物【例1】(青岛中考)小明和妈妈一起去菜市场买鱼,发现卖鱼的叔叔不断地向鱼池里通入气体,这样做的目的是( )A.减少水的阻力,促进鱼的运动B.增加水中的含氧量,使鱼获得足够的氧气C.使鱼向四周散开,充分利用水体D.提高水温,使鱼生活的时间长一些【例2】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上B.在水中生殖,在陆地上发育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主要用肺呼吸D.青蛙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2. 鸟类的身体适于飞行的特点(1)体形呈纺锤形,能减少空气的阻力;(2)体表被覆羽毛,翅膀呈现扇形,利于飞翔;(3)胸部骨骼突出、胸肌发达,利于扇动空气飞行;(4)食量大,消化能力很强;粪便不储存,减轻了体重,利于飞行;(5)心肌发达,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6)有发达的气囊,辅助肺呼吸,满足飞行时对氧气的需要。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2脊椎动物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2.2脊椎动物教案-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脊椎动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脊椎动物》是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介绍了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还涉及了脊椎动物的分类、结构与功能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脊椎动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其他生物类群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描述脊椎动物的基本特征。

2.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脊椎动物类群,并了解它们的分类。

3.学生能够理解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等活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尊重。

2.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和生物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脊椎动物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2.脊椎动物的分类和主要类群。

【教学难点】:1.脊椎动物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2.脊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基础的生物学知识,但对脊椎动物的深入理解还不够。

他们可能对复杂的分类系统和生物结构功能关系感到困惑。

因此,需要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标本等直观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脊椎动物。

2.讲授法:讲解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和各类脊椎动物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各种脊椎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不同脊椎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头索动物亚门
进步特征:具有脊索,鳃裂,神经管。
原始特征:无头,无脑,无心脏,原始分节排列的肌节,无集中的


肾脏,排泄与生殖器官无联系,无生殖管道,表皮为单层细胞,无 脊椎骨形成。 特化特征:口笠,触手,缘膜,轮器,内柱,脊索比神经管长。 文昌鱼雌雄异体。生殖腺26对,按体节排列在围鳃腔壁的两侧,并 向腔内突起。 文昌鱼的卵为均黄卵。卵裂:等全裂。 头索动物分类
4.长颈鹿角由皮肤和骨所构成,骨心上的皮肤与身体其他分的皮肤几乎没有差别.现存2种(长颈鹿\霍加 狓 )。
5.表皮角完全由表皮角质层的毛状角质纤维所组成,无骨质成分,为犀科所特有.角的着生位置特殊,在鼻 骨正中,双角种类的两角呈前后排列,前角生于鼻部,后角生长在颔部.现存仅5种
冷知识
33
18.下列动物中,生殖导管的来源与肾管没有关系的是( ) A.圆口类 B.软骨鱼类 C.硬骨鱼类 D.两栖类
枢),小脑发达,中脑有发达的视叶。大脑主要以纹状体为主(古纹状 体),功能以嗅觉为主。顶器仅见于胚胎中,垂体背面有血管囊。肺鱼的 大脑两半球已具有独立的侧脑室。
两栖类:原脑皮,侧脑室已经完全分开,大脑的主要功能任然是嗅觉,小
脑不发达!蛙的迅速动作仅限于跳跃和游泳。
23
爬行类:皮层出现椎体细胞,出现新脑皮,新纹状体,视叶为高级
中枢,蛇类的中脑背面已分化为四叠体
鸟类:上纹状体(学习中枢),嗅觉不发达。 哺乳类:形成沟回(鸭嘴兽没有沟回)单孔类没有胼胝体,有袋类
不发达,古纹状体称为了苍白球,新纹状体形成了尾状核与壳核, 古脑皮称为梨状叶(在鸭嘴兽,犰狳发达),原脑皮形成海马,四 叠体第一次出现!小脑半球第一次出现。
24
特化的汗腺)皮脂腺,气味腺(多数是汗腺的演化,少数是皮脂 腺)) 蛇和蜥蜴角质鳞,龟,鳄真皮骨板表面的角质盾片和鳞片,鸟胫部 的鳞片,水雉翼角的爪,穿山甲的鳞片,爪(爬行类首次出现), 蹄和指甲,羽毛(与爬行类的角质鳞同源),毛 牛科的洞角(虚角,终生不换),叉角羚角,犀牛的毛角(终生不 换)
34
生殖系统的比较解剖
圆口类:七鳃鳗,生殖腺单一,盲鳗雌雄同体 软骨鱼:胎生(星鲨)只有右侧卵巢发达,胎生鳐类仅左侧卵巢发达,中
肾管为输精管,副肾管输尿,有交接器(全头类还有腹前鳍脚和额鳍脚), 板鳃类牟勒氏管来源于前肾管纵裂
10
7.以下各项结构中鱼眼均不具有的是( ) A.泪腺,虹膜 B.眼睑,玻璃体 C.动眼肌,瞬膜 D.泪腺,眼睑
11
眼的比较解剖
圆口纲:角膜肌调节,瞳孔大小不能改变,无睫状体,适于远视 鱼纲: 软骨鱼:适于远视,晶体牵引肌调节,少数鲨鱼有瞬膜,有睫状体
(不含肌肉),脉络膜中有反光层称为照膜,一般只有视杆细胞 硬骨鱼:适于近视,晶体牵缩肌调节,在巩膜与脉络膜之间有银膜, 脉络膜形成镰状突(营养),多数有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分化
21
12.鱼类的大脑主要是( ) A.嗅觉中枢 B.运动中枢 C.视觉中枢 D.运动和感觉高级中枢
22
中枢神经系统的比较解剖
文昌鱼:无脑和脊髓的分化,神经纤维无髓鞘 七鳃鳗:脑为五部分,有中脑脉络从,间脑顶有顶器,神经纤维无髓鞘,
鱼类:软骨鱼的脑较于硬骨鱼发达,延脑与小脑相接处有耳状突(平衡中
两栖纲:适于远视,晶体牵引肌和脉络膜张肌(可视为羊膜类的睫
状肌,平滑肌),有可活动的下眼睑和瞬膜,出现哈氏腺和鼻泪管
12
爬行纲:适于远视,睫状肌调节(调节晶体的凸度,横纹肌)脉络膜形成锥状突(营养),出现了 泪腺,巩膜出现骨质环片,眼睑灵活,蛇和守宫,蚓蜥等上下眼睑愈合成 一个透明薄膜
D 无名静
14
静脉系统的比较解剖
圆口类:一对前主静脉,一对后主静脉,汇入总主静脉,有肝门静
脉,无肾门静脉 鱼类:H型主静脉系统:一对前主静脉,一对后主静脉,汇入总主静 脉(居维叶氏器),有肝门静脉,软骨鱼的后主静脉与尾静脉失去 联系(通过肾门静脉连接),硬骨鱼右后主静脉与肾门静脉直接相 通,而且多数硬骨鱼不具有侧腹静脉(髂静脉(延伸为侧腹静脉) 汇入后主静脉,锁骨下静脉直接汇入总主静脉(侧腹静脉汇入锁骨 下静脉)) 两栖类:Y型大静脉(腔静脉)系统:前主静脉和总主静脉变为前大 静脉,后主静脉变为后大静脉,出现肺静脉,腹静脉代替了侧腹静 脉(两侧侧腹静脉汇合而成),有尾两栖类出现大静脉系统,但任 然保留退化的后主静脉,无尾两栖类的幼体保留H型主静脉系统
28
真皮衍生物: 鱼鳞:甲胄鱼和盾皮鱼的骨质盾甲:从内到外为骨板层,海绵层,齿质层,类釉质层 整列鳞:古总鳍鱼和古肺鱼,齿质层中有整列质 硬鳞:古鳕型硬鳞:古代的辐鳍鱼,多鳍鱼,海绵层失去,类釉质称为闪光质 雀鳝型硬鳞:只有骨板层和闪光质。 圆鳞和栉鳞:都只有骨板层,前者见于硬鳞鱼的弓鳍鱼,肺鱼和部分真骨鱼,后 者见于高等的真骨鱼(如鲈形目) 鳍条(硬骨鱼为鳞质鳍条,软骨鱼为角质鳍条),骨板(龟的上腹版与锁骨同源, 中腹板,下腹板,臀腹板与腹肋同源,间锁板与间锁骨同源),楔齿蜥和鳄的腹壁 肋,犰狳(yu)的骨质板 鹿科的实角(每年换一次),长颈鹿角(不脱换) 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衍生物:盾鳞,见于板鳃类(全头类无鳞),与牙齿同源
13.鱼类的听觉器官包括( ) A.内耳 B.内耳,中耳 C.内耳,中耳,外耳 D.中耳,外耳
25
听觉器官的比较解剖
盲鳗只有后半规管,七鳃鳗有前后半规管
鱼类仅具有内耳,三个半规管和椭圆囊和球囊,球囊底部有被称为



瓶状囊的小突起(发展成哺乳类的耳蜗管,由于瓶状囊不发达,听 觉不发达),鲤形目有韦伯氏器,有三角骨,间插骨和舟骨 两栖类出现中耳,听小骨出现(耳柱骨),仅有卵圆窗无圆窗。瓶 状囊得到发展,为两栖类的听觉器官 爬行类出现外耳,鼓膜下陷形成外耳道,出现了圆窗,蛇类的外耳 道和中耳缺失。 鸟类有外耳道,无耳壳,但有耳羽丛生,出现科蒂氏器。 哺乳类出现了耳廓,中耳出现了三块听小骨,耳蜗管出现,鲸,鼹 鼠,鼢鼠的耳廓退化
15
爬行类:任然有侧腹静脉,肾门静脉趋于退化(主干直接穿过肾脏
进入后大静脉) 鸟类:肾门静脉更趋于退化,尾静脉和肝门静脉之间出现尾肠系膜 静脉(鸟类特有) 哺乳类:肾门静脉完全消失,仅保留右前大静脉,胚胎期时右后主 静脉退化为奇静脉,左后主静脉退化为半奇静脉。胚胎时期的脐静 脉(尿囊静脉)代表低等脊椎动物的腹静脉,出生后退化为肝圆韧 带
4.下列关于文昌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分类 属于头索动物亚门 B.终生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咽鳃裂 C.咽腔占身体二分之一以上,既是收集食物的场所,又是呼吸的场所 D.文昌鱼的血液循环属于闭管式循环,具有能够搏动的腹大动脉
5
5.七鳃鳗成体的 生殖系统的特点是( ) A.生殖腺成对,有输出管 B.生殖腺成对,无输出管 C.生殖腺单个,有输出管 D.生殖腺单个,无输出管 6.下列属于圆口纲特有的结构是( ) A.鳃笼和内柱 B.内柱和口笠 C.鳃笼和鳃囊 D.口笠和鳃囊
26
14.圆鳞来源于( ) A.外胚层 B.外胚层与中胚层 C.中胚层 D.内胚层 15.下列描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鱼的鳞片是表皮鳞 B.人的毛是表皮衍生物 C.牛角起源于表皮 D.蛇的鳞片是表皮鳞
27
皮肤衍生物
表皮衍生物:
单细胞腺(圆口类,鱼类,非洲肺鱼和美洲肺鱼)
多细胞腺(蟾蜍的耳后腺,鸟类的尾脂腺,哺乳类的汗腺(乳腺是
文昌鱼属 Branchiostoma 偏文昌鱼属 Asymmetron 仅体右侧有生殖腺。
8
七鳃鳗
9
圆口纲
1.七鳃鳗目 Petromyzoniformes 吸附型口漏斗,角质齿。鼻孔在两眼之间。 脑垂体囊为盲管。外鳃孔7对,鳃笼发达。内耳有2个半规管。有背鳍。 雌雄异体,发育有变态。 2.盲鳗目 Myxiniformes 口端位,触须4对,无口漏斗。鼻孔位于吻端。 脑垂体与咽相通。鳃孔1-15对,鳃笼不发达。内耳1个半规管。有背鳍。 雌雄同体(雄先成熟),无变态。眼退化埋在皮下。
16
17
10.判断下列关于鱼鳔叙述的正误,正确的是 A.鱼鳔是鱼类的沉浮器官,可以随时调节身体比重 B.鱼鳔在发生上来自于消化器官 C.所有有鳔类的鳔都有一根鳔管与消化管通连 D.肺鱼可在夏眠时用鳔进行呼吸
18
鱼鳔
小范围缓慢调节
硬骨鱼类
有鳔类 高等 鳔管:
喉鳔 与肠相通 闭鳔
29
鱼类鳞片类型p83
30
16.牛科动物的角属于 A 洞角 B 实角 C 虚角 D 皮角 17.犀牛的角是 A.真皮形成的骨质实角 B.表皮角质形成的,内无骨心 C.表皮角质形成的,内有骨心 D.真皮形成的骨质洞角
31
32
1.洞角由骨心和角质鞘组成,角质鞘即习称之为角,成双着生于额骨上,终生不更换,有不断增长的趋势.洞 角为牛科动物所特有.比如山羊 2.实角为分叉的骨质角,无角鞘.新生角在骨心上有嫩皮,通称为茸角,如鹿茸.角长成后,茸皮逐渐老化、 脱落,最后仅保留分叉的骨质角,如鹿角.鹿角每年周期性脱落和重新生长,这是鹿科动物的特征.除少数 两性具角如驯鹿,或不具角如麝、獐之外,一般仅雄性具角。全世界共有17属,38种。 3.叉角羚角介于洞角与实角之间的一种角型.骨心不分叉而角鞘具小叉,分叉的角鞘上有融合的毛,毛状 角鞘在每年生殖期后脱换,骨心不脱落.这种角型为雄性叉角羚所特有,而雌性叉角羚仅有短小的角心而 无角鞘.现在仅存叉角羚一种。
6
尾索动物亚门
1.全部海产,身体包在胶质或近似植物纤维成分的被囊中。
2.幼体时期尾部具脊索和神经管,少数终生有尾。成体无尾者体形袋



状或桶状,有单体和群体两个类型。鳃裂终生存在。 3.少数有尾种类营飘浮或自由生活,多数无尾种类幼体自由生活,成 体固着生活。 4.一般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有性生殖,及 世代交替现象。 5.从幼体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其变态为逆行变态。 柄海鞘雌雄同体,生殖腺在外套膜内壁上。两种生殖腺紧贴,分别 以单根生殖导管将成熟的生殖细胞输入围鳃腔,开口于肛门附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