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11.《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淳化县方里学区寇润利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扇”。能够正确读写“凉爽、丰收、油亮亮”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
段落,借此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雨的美好。
2、体会修辞手法描写景物的妙处。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熟读课文;制作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激情导入
师:秋天,一个美丽的季节,一个丰收的季节,秋雨也来点缀这个多彩的季节,它不像春雨的缠缠绵绵,不像夏雨的急促暴躁,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秋天的雨是什么样子的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今天,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去欣赏秋天的雨。我们一起空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读写字词
1.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声读),边读边圈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课文,请同学们根据自读提示读第一遍课文。
2.检查学生读文识字情况。
出示:“我会认”。
师:我们现在开始检查同学们自读课文识字情况如何。屏幕上是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所在的句子,请几位同学读一读,看看读对了没有,其他同学可以纠正。
指名读句子。
师:老师要特别强调“匙”“裳”都读轻声。
出示:“我会读
师:大家都会认字,我们来看看词语读的如何。我们来开火车读屏幕上的词语。
出示:“我会写”指导学生书写。学生练习书写“爽、柿、杨”。
师:中国汉字方方正正,我们是否能写的很漂亮呢?我们一起来写字。“爽”笔顺应该是怎样的?跟老师一起来写。同学们注意:柿、杨、枚、仙、粮”这五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左窄右宽,写的时候遵循着让右原则。特别注意:这里有一多音字“扇”。一起来读句子,跟老师念。好,现在开始将“爽、柿、杨”写在书法书上。
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写下来。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师范读课文,感知课文。
师:汉字写的很漂亮,课文能读好吗?(配乐)老师来读课文,同学们可以小声跟着读。读书要求,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你可以想一想课文围绕秋天的雨写了什么?也可以画出你喜欢的词语
或者句子。
2.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把画出的你喜欢的词语、句子读给小伙伴听,并说一说交流读书体会,也就是课文围绕秋天的雨写了什么。
3.完成板书。
出示:仿写句子: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是一把钥匙,它把打开了。
四、背诵积累
出示:课内积累
师:积累一直是我们的好习惯。现在请同学们把屏幕上的好词佳句背诵积累下来。先在书上画下来,再认真读一遍,课后抄写在你的积累本上。
五、课堂检测
出示:课时检测
师:我们分小组完成,一个小组完成一个题目。请同学说说最后一个题目“我会填”。
六、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积累好词佳句。
2、写会课文中的生字。
3、课外积累。
课堂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án sèliánɡshi yóu piào
()() ()
qīnɡliánɡbōluóyánɡshù
()()()
二、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
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 )子,扇( )哪扇哪,扇( )走了夏天的炎热。
2.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 )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三、我会填:
秋天的雨,是一把。
秋天的雨,有一盒。
秋天的雨,藏着。
秋天的雨,吹起了,
它告诉大家,。
课内积累
好词
一枚枚厚厚的油亮亮的五彩缤纷你挤我碰频频点头舒舒服服
佳句
(1)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
的大门打开了。
(2)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3)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4)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5)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6)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课外积累
◆带“秋”字的成语
一叶知秋秋高气爽秋风落叶春华秋实
多事之秋老气横秋平分秋色千秋万岁
一日三秋秋收冬藏明察秋毫春兰秋菊
◆与秋天有关的诗句
1.秋风萧xiāo瑟sè,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解jiě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cuī。——汉乐府《长歌行》
5.自古逢秋悲寂寥liáo,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