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修订版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0d032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d.png)
除颤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除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正确的操作除颤仪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情况:在操作除颤仪之前,首先需要确认患者的情况,包括是否有心脏骤停、是否有其他紧急状况等。
只有在确认患者需要进行除颤治疗时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1.2 检查除颤仪: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检查包括确认电源充足、电极贴片完好、设备连接正确等。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或更换设备。
1.3 保护自己和患者:在操作除颤仪时,需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等。
同时,确保患者周围没有任何金属物品,以免干扰除颤过程。
二、操作步骤:2.1 贴附电极贴片:将电极贴片贴附在患者的胸部,一个贴在右锁骨下,另一个贴在左胸部。
贴附时要确保贴片与皮肤紧密贴合,避免产生空气隙缝。
2.2 设定能量级别:根据患者的情况,设定除颤仪的能量级别。
通常情况下,初始能量为120-200焦耳,根据需要可以逐级递增。
能量级别的选择应根据医生的判断和临床经验。
2.3 发送除颤电击:在确认患者情况和设定能量级别后,可以进行除颤电击。
在发送电击之前,需要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没有任何接触,以免产生电击危险。
操作人员应喊清楚“除颤电击”,确保周围人员注意到。
三、注意事项:3.1 遵循操作顺序:在操作除颤仪时,需要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
这样可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2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在进行除颤电击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出现恢复意识、呼吸正常等情况,应及时停止除颤操作,并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
3.3 记录操作过程:在操作除颤仪时,应及时记录操作过程,包括能量级别、电击次数、患者反应等。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医疗工作提供参考。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1 电极贴片脱落:在除颤过程中,电极贴片可能会出现脱落的情况。
除颤仪的标准使用流程sop (2)
![除颤仪的标准使用流程sop (2)](https://img.taocdn.com/s3/m/6b9022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bb.png)
除颤仪的标准使用流程SOP1. 简介该文档介绍了使用除颤仪的标准操作流程(SOP)。
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复苏的医疗设备,通过传递电击来恢复心脏正常的心律。
正确使用除颤仪能够提高心脏复苏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
2. 准备工作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检查除颤仪•确保除颤仪电源正常,并且充电电量足够。
•检查除颤仪的电极是否完好无损。
•确保除颤仪上的控制按钮和显示屏清洁、易于操作。
2.2 准备使用场地•确保使用场地安全,并清理周围的障碍物。
•确保场地有足够的空间供医护人员操作。
2.3 团队准备•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包括至少一名经过心肺复苏(CPR)培训的人员。
•确保团队成员之间清楚分工和沟通方式。
3. 标准使用流程3.1 确定患者状况•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状况。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立即准备进行心肺复苏(CPR)。
3.2 准备除颤仪•打开除颤仪电源,并确保电量足够。
•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设置适当的电能水平。
•确保除颤仪的电极与患者的胸部充分贴合。
3.3 实施心肺复苏(CPR)•由经过CPR培训的医护人员开始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每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在CPR进行过程中,其他医护人员准备好进行除颤操作。
3.4 停止CPR并进行除颤•停止CPR,并确保除颤仪探头与电极触点没有接触到患者。
•设置除颤仪的电能水平为适当的初次电击能量。
•确保其他医护人员和患者远离患者的身体。
•按下除颤按钮,确保患者体表干燥。
3.5 分析心脏节律•除颤仪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脏节律。
•根据除颤仪的显示结果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击。
3.6 发送电击•如果除颤仪判断需要进行电击,确保所有人员和患者远离患者的身体。
•按下除颤按钮,确保患者体表干燥。
•确保所有人员与患者没有接触,并说出“所有人远离!”。
•按下电击按钮,确保电击传递给患者。
3.7 继续CPR和心脏监测•在电击后立即继续进行CPR,按照之前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心脏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心脏除颤仪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9152306f1aff00bfd51e6b.png)
心脏除颤仪的操作规程1、开机:短促按下开启/关闭键,立即就可开启除颤监护仪,仪器立即进行内部自检,心脏除颤仪所有的指示灯亮起,并持续约2秒。
2、同步与非同步选择:除颤仪开启后系统处于异步驱动状态,如需同步除颤,必须按下SYNC同步键,指示灯亮起,在心电监护器上显示“SYNC”字样。
3、能量的选择: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后,相应的指示灯亮起。
4、充入能量(充电):按下手柄中的任何一白色释放键,能量即可充入。
同时通过一个持续的鸣叫,OK信号灯亮起,显示充电完成。
5、电极的安放:将涂有导电糊的APEX电极放置在左胸的心尖位置,另一电极放在右胸锁骨下方。
把手电极应以约10千克的压力按在胸部。
6、能量的释放(放电):同时迅速按下两手柄上的白色释放键,进行放电。
(异步驱动时,同时按下按键立即进行放电,同步驱动时必须同时按下一直到直流电除颤时刻的到来。
) 7、如需重复除颤,重复4—6的步骤。
二、洗胃机的操作规程1、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
2、调试:将连接“接胃口”的液管和“进液口”液管放入清水桶中,按下工作开关观察自动循环状况,检查洗胃机性能,并排除管内空气。
3、停机将“接胃口”液管过渡接头与洗胃管连接,“进液口”液管放入清水桶中,“排液管”放入污水管中,检查管路。
4、按下计数复位键,使计数显示成零位。
5、按下工作开关,机器进入自动洗胃过程中,如无特殊情况无需人工操作便可完成洗胃工作。
6、观察进胃液量大于出胃时,可点动“液量平衡键”进行控制。
7、确认洗胃工作完成后,停机将胃管取出。
三、吸引器的操作规程1、在使用前先检查储液瓶及管路各连接处密封是否良好,电源线及接插件是否完好。
2、按下电源开关,面板上的指示灯亮起,开启面板上的工作开关或踏下脚踏开关,负压泵即开始运转。
3、将负压调节旋纽按顺时针方向旋进,堵住储液瓶的进液口,观察压力显示达到所需压力数值,松开进液口在储液瓶与大气相通时,压力显示回降至零位,说明机器工作正常。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0e827f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5.png)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停搏或心律失常的紧急情况。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二、准备工作1. 确保除颤仪处于工作状态:检查除颤仪的电源是否连接正常,指示灯是否亮起。
2. 确认除颤仪的电极贴片:检查电极贴片是否完好,无损坏或过期,确保能够良好地贴附在患者身上。
3. 确定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当前状况,确保除颤仪的使用符合患者的需要。
三、操作步骤1. 保护自己和患者:佩戴一次性手套,并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远离水或其他导电介质。
2. 准备患者:将患者平放在硬表面上,解开衣物,暴露胸部。
3. 贴附电极贴片:根据除颤仪的要求,将电极贴片贴附在患者胸部,一个贴片放在右锁骨下,另一个贴片放在左胸肌中线位置。
4. 连接电极贴片:将电极贴片的连接线插入除颤仪的相应插孔,确保连接牢固。
5. 设置除颤能量: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设置合适的除颤能量。
6. 准备除颤:按下除颤仪上的准备按钮,除颤仪将进行自检和准备工作。
7. 确认无人接触:确保没有人与患者或除颤仪有任何接触,包括自己。
8. 发送除颤:按下除颤仪上的发送按钮,除颤仪将释放电能进行除颤。
在此过程中,确保无人接触患者。
9. 监测患者状态:在除颤完成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
10. 根据需要重复操作: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指示,可以重复进行除颤操作。
四、注意事项1. 除颤仪操作应由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
2. 在操作除颤仪时,应注意自身和患者的安全,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环境中。
3. 电极贴片应定期更换,避免使用过期或损坏的贴片。
4. 在贴附电极贴片时,应确保贴附牢固,避免电极脱落或移位。
5. 在设置除颤能量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6. 在除颤过程中,应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或除颤仪,以避免电击伤害。
7. 除颤后应及时监测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抢救措施。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f3988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7.png)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停搏或心室颤动的医疗设备。
本操作规程旨在指导医务人员正确使用除颤仪,以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获得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护士等,以及接受相关培训的急救人员。
三、术语定义1. 除颤仪:一种用于治疗心脏停搏或心室颤动的医疗设备。
2. 心脏停搏:心脏骤停,即心脏停止跳动。
3. 心室颤动:心脏室壁肌肉不协调收缩,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
四、操作流程1. 确定患者病情a. 心脏停搏: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脉搏。
b. 心室颤动:患者意识丧失,出现抽搐,无脉搏。
2. 召唤急救人员a. 在发现心脏停搏或心室颤动的情况下,立即召唤急救人员。
b. 同时通知相关医务人员准备好除颤仪。
3. 准备除颤仪a. 检查除颤仪电源是否正常,连接电源线并插入电源插座。
b. 检查除颤仪电极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更换新的电极。
4. 为患者准备操作环境a. 将患者平放在硬板床上,确保患者胸部裸露。
b. 清除患者胸部上的湿润物、金属物、电极胶等。
5. 进行心肺复苏(CPR)a. 迅速开始心肺复苏,按照C-A-B的顺序进行操作:首先进行30次胸外按压,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b. 每次按压应使胸部下陷至少5厘米,频率约为100-120次/分钟。
6. 连接除颤仪a. 将除颤仪电极连接线插入除颤仪的电极插座。
b. 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贴片放在右侧胸骨下缘,另一个贴片放在左侧胸骨下缘。
7. 设置除颤仪参数a. 打开除颤仪电源,进入设置界面。
b.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除颤能量,一般推荐起始能量为150焦耳(J)。
c. 根据除颤仪提示设置相应的除颤模式。
8. 确定除颤时机a. 在进行心肺复苏后,检查患者心律,如仍为心脏停搏或心室颤动,即可进行除颤。
b. 在除颤前,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确保患者和操作人员安全。
9. 进行除颤a. 确认患者无意识,喊清楚"除颤"。
除颤仪操作使用规范(标准版)
![除颤仪操作使用规范(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4e9197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f.png)
除颤仪操作使用规范除颤仪是临床用于心脏电复律或纠正患者心律失常的抢救设备。
心脏电复律技术通过除颤仪应用高能量脉冲电流短时间内直接或经胸壁间接作用于心脏,使全部或大部分的心肌纤维在瞬间同时除极,消除折返激动和抑制异位兴奋灶,从而转复多种快速心律失常为窦性心律的过程。
【基本结构与功能】除颤仪一般由蓄电部分、放电部分、能量显示器、心电监护仪4个部分组成。
1. 蓄电部分充电时由电压变换器将15V直流低压换成脉冲高压,经过高压转换器将电压升高至7000V,最后通过高压继电器来向电容充电。
也可用充电电池提供电压。
2. 放电部分除颤治疗时,首先高压继电器切断充电电路,接通放电电路,使电容储存的电能经由除颤仪内部的电感、外接导线、电极板及人体构成构成的放电回路产生高压放电脉冲。
放电时,在极短的时间即3.5秒内能达到最大放电300~450J。
一台除颤仪附有2个体外电极板,通过导线与主机相连,电极板我呈圆形或方形,成人用电极板直径为90mm,儿童用为70mm。
除颤仪主要是通过体外电极板向人体放电来实现其作用,电极同时也可监测患者心电图的改变。
3. 能量显示器电复律选择的能量能在显示屏上体现。
4. 心电监护仪有5个心电监护导联线。
使用时按“导联选择”键选择希望观察患者的导联,观察患者的心电波形是否显示展上显示,按“心电波形波幅”键调整QRS波的波幅到适当的的高度,按“心律报警范围键将心律报警的上下限调整到合适的数值。
此外,除颤仪上还有一“同步”开关,主要用于同步电复律的情况,按“同步”键时,除颤仪由R波触发放电。
当仪器处于非同步状态时,放电由人工激发。
【工作原理】除颤仪按放电时间划分同步和非同步两种工作方式。
1. 同步电复律复律脉冲的发放是利用心电图上R波触发同步装置,使电刺激落入心电图上R波降支或者R波起始后30毫秒左右处,即相当于心室绝对不应期中,使电击与心动周期在时间上达到步调一致,从而能够使各种室上性或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转复为正常窦性心律,其目的在于避开心动周期的易损期。
电除颤仪操作规程
![电除颤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7573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7.png)
电除颤仪操作规程
电除颤仪操作规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工作:检查电除颤仪的电源是否正常,确保电极贴片与线缆完好无损。
2. 切断患者与除颤仪之间其他电气连接,移除患者身上的金属物品。
3. 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贴片放置在右侧锁骨下缘,另一个放置在左侧腋中线下方。
4. 将连接线缆插入电除颤仪,确保插头与插孔的正确对应。
5. 打开电除颤仪电源开关,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能量水平。
6. 如有需要,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药物,确保患者安静、平卧且无针刺。
7. 在检查无误后,按下电除颤仪上的电击按钮,确保提前警告声音响起。
8. 确认场地安全,确保没有人接触到患者或者与患者有直接接触。
9. 喊出“不要触摸”,确保所有人远离患者。
10. 口头或书面指令确认电击即将开始,让医护人员准备好。
11. 检查患者情况是否适合电除颤,确认正常心律除颤。
12. 如果可以,确认患者身陷任何可导电介质中的情况,如患
者魔术者。
13. 按下电击按钮,确保电击人可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
14. 完成一次电击,及时观察患者情况。
15. 根据患者反应,采取进一步处理措施,如另一次电击或心
肺复苏。
16. 记录所做的操作,包括电击能量水平、电击次数等。
17. 在操作完成后,及时清理电除颤仪,将电极贴片进行处理。
18. 保存好患者相关数据,办理相关文件工作。
操作电除颤仪是一项技术性操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需保持镇静和专注,确保操作的准确和安全。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80ca41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5.png)
除颤仪操作规程除颤仪是医疗机构中常用的一种急救设备,用于对心脏骤停患者进行电除颤。
正确操作除颤仪可以提高抢救效果,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下面是关于除颤仪操作规程的内容,供参考。
一、除颤仪操作前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完好性:核实除颤仪的电源是否接通,各按键功能是否正常,除颤电极是否完好无损。
2. 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正确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号、姓名等,并与除颤仪上的设置信息核对一致。
3. 与医护人员配合:明确操作除颤仪的责任人员,与其他医护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配合。
4. 准备好必备物品:包括清洁毛巾、电解质胶贴、导电胶贴、手术刀等。
二、除颤仪操作步骤1. 将除颤仪接通电源并打开开关。
2. 根据患者状况选择除颤模式:根据患者的心律状态,选择除颤模式(手动或自动)。
3. 通过导联连接患者:将导联电缆与患者的身体连接,正确连接导联电缆至除颤仪上。
导联电缆连接时应确保电极贴片与患者皮肤贴合良好,接触导电胶接口。
如有必要,可在透明胶带之间放置患者的电极。
4. 设置除颤能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设置合适的除颤能量,如遵循以下规则:- 成人初始除颤能量选择为200J;- 儿童初始除颤能量选择为2J/kg;- 无法确定体重的情况,成人默认体重为70kg。
5. 指示患者及相关人员远离:在除颤之前,一定要确保患者周围没有其他人员,以避免误触电击。
6. 确认无异常情况:检查除颤电极是否正确放置,导联电缆与患者连接是否稳固,确认能量调节转盘设置合适。
7. 电击准备:操作者要确保再次确认患者是否正处于无意识状态,并确保自己与患者没有接触。
8. 发出电击:按下电击按钮进行除颤,确保操作人员不接触患者和设备。
9. 观察除颤效果:除颤之后,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注意心律是否恢复,呼吸是否恢复,若一次除颤不成功,则可重新设置除颤能量并再次电击。
10. 记录除颤过程:在操作过程中,要及时记录除颤的时间、能量、心律状态等重要信息。
11. 完成除颤后处理:除颤完成后,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监护,并提供合适的急救措施。
除颤仪使用的SOP
![除颤仪使用的SOP](https://img.taocdn.com/s3/m/1759d3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7.png)
1.目的:建立除颤仪有关使用、维修和保养的操作规程,规范仪器的日常管理及确保仪器性能良好运行。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仪器日常使用、维修、保养过程。
3.相关材料:无。
4.内容:(1)仪器使用前准备1)使用前确保周围环境安全,有连接直220V并带有接地线的工频电源;2)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需远离导电体(如金属、液体等)与人群;3)确保仪器参数设置无误。
(2)仪器使用操作步骤1)备齐用物至床旁,打开电源;2)暴露病人的胸部,将监护缆线正确连接至病人;3)确定心律:室颤、无脉搏室速;4)涂导电糊:导电糊均匀涂在电极板上;5)选择合适的能量;6)充电:按充电按扭,除颤仪自动充电至显示屏显示到所需值;7)放置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二有肋间及左腋前线第五肋间;8)清场:确认没有人接触床边;9)放电:双手同时按压放电键;10)观察病人的心电图改变,如有必要可重复除颤的操作;11)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12)清洁皮肤,安置病人,监测心率,记录。
(2)仪器的注意事项1)除颤前确认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避开伤口;2)两电极板间距离不少于10cm,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避开起搏器部位2.54cm(尽可远离);3)除颤时无导电糊可用8层以上生理盐水纱布代替;4)除颤前确认操作者本身不能与患者和金属类物品接触,周围人无直接或者间接与患者接触;5)不要把电极短接进行放电,这样会使电极的金属接触点烧坏或烧出凹坑点;6)仪器不使用时,将它连接到交流电源上去,此时能量选择开关放在OFF位置,这是为了让电池保持充足电,且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3)仪器的维修和保养1)每次使用后彻底去除极板上的电极膏保持电极板清洁;2)如果打印机打印出的心电图较淡,或浓度不均匀,则需要对打印头进行清洁,可用酒精或四氯化碳棉球擦拭打印头;3)定期检查仪器性能导联线无划伤、磨损、打死折;4)定期检查除颤仪内电池情况,必要时及时更换。
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除颤仪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46f7d8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c.png)
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除颤仪的操作规程:
① 在使用前确保除颤仪处于充电状态,并检查电极片或电极板是否完好;
② 确认患者心脏骤停,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并尽快准备使用除颤仪;
③ 打开除颤仪电源,按照语音提示或屏幕指示进行操作;
④ 清洁患者胸部皮肤,除去毛发、湿润或汗渍,确保电极与皮肤良好接触;
⑤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指定位置,或握住电极板按指示贴放;
⑥ 确认电极位置正确后,除颤仪会自动分析心律,判断是否需要除颤;
⑦ 如果仪器提示需要除颤,所有人远离患者,操作者按下放电按钮;
⑧ 放电后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⑨ 除颤仪会再次分析心律,根据提示重复除颤过程,直至恢复正常心律;
⑩ 在除颤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任何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⑪ 完成除颤后,记录除颤时间、次数及能量等信息,以备后续救治参考;
⑫ 清理现场,妥善保管除颤仪及其附件,以便下次使用;
⑬ 对操作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确保其情绪稳定,以便继续参与救护工作。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38ee6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3.png)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
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除颤仪的操作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使用的除颤仪。
三、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医疗相关背景知识,了解心脏骤停的基本知识和除颤仪的操作原理。
2.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除颤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3.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医疗人员协调配合。
四、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除颤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电源连接是否稳定。
b.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c. 确认患者是否适用于除颤治疗,包括年龄、体重等因素。
d. 与其他医疗人员沟通,协调好工作流程。
2. 患者准备a. 将患者平放在硬质平面上,确保患者安全。
b. 快速剪开患者胸前的衣物,暴露胸部。
c. 清除胸部上的任何湿润物质,如水、汗水等。
d. 确保患者没有任何金属物品,如首饰、钥匙等。
3. 贴电极片a. 打开除颤仪的电极片包装,检查电极片是否完好。
b. 从电极片包装中取出电极片,注意不要触摸电极片的胶凝剂部分。
c. 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胸部,一个贴在右侧胸骨上方,一个贴在左侧腋中线下方。
d. 确保电极片与患者皮肤紧密接触,避免产生空气隔离。
4. 设置除颤参数a. 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确保除颤仪处于待机状态。
b. 根据患者情况,设置适当的除颤能量和除颤模式。
c. 选择合适的除颤按钮,如单次除颤或连续除颤。
d. 确认除颤参数设置正确,避免误操作。
5. 进行除颤a. 在进行除颤前,确保患者和其他人员远离患者身体。
b. 确认患者没有任何接触电极片的物品,如水、金属等。
c. 按下除颤按钮,触发除颤过程。
d. 除颤仪会释放电能,通过电极片传递到患者心脏,进行除颤治疗。
6. 监测患者状态a. 在除颤后,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等。
b.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处理,如CPR等。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b629e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f.png)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心脏停搏和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
正确操作除颤仪对于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者能够准确、安全地使用除颤仪。
二、设备准备1. 确认除颤仪的电源是否连接正常,电源开关是否打开。
2. 检查除颤仪的电极贴片是否完好无损,是否与除颤仪连接稳固。
3. 检查除颤仪的电极贴片是否过期,过期的贴片应即将更换。
4. 确保除颤仪的控制面板上的按钮和指示灯清晰可见,无损坏或者故障。
三、操作步骤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2. 将患者放置在平整的地面上,确保周围没有可导电的物体。
3. 打开除颤仪的电源开关,确保仪器正常启动。
4.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除颤模式,如手动模式或者自动模式。
5. 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设置合适的除颤能量,通常为120-200焦耳。
6. 将除颤仪的电极贴片正确地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贴片放在右锁骨下,另一个贴片放在左腋窝下。
7. 确保电极贴片与患者的皮肤贴合密切,无气泡或者松动。
8. 确认患者和周围人员远离患者和除颤仪,按下除颤按钮,确保操作者不接触患者或者任何可导电物体。
9. 在除颤仪进行电击之前,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宣布“清除”并确保无人触碰患者。
10. 按下除颤按钮,让除颤仪进行电击。
确保操作者不接触患者或者任何可导电物体。
11. 在电击后,检查患者的心律是否恢复正常。
如若需要,可重复上述步骤。
12. 在操作完成后,关闭除颤仪的电源开关,将电极贴片安全地处理。
四、操作注意事项1. 在操作除颤仪时,操作者应确保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安全,避免触碰患者和除颤仪的可导电部份。
2. 操作者应熟悉除颤仪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方法,遵循厂家提供的操作指南。
3. 在电击之前,操作者应确保所有人员远离患者,以避免电流传导到其他人身上。
4. 操作者应定期检查除颤仪的电极贴片是否过期或者损坏,及时更换。
5. 操作者应定期对除颤仪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电除颤仪操作规程
![电除颤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1488cfbba0d4a7302763ab1.png)
电除颤仪操作规程
一、适应证:
适用于心脏骤停和心室颤动患者的抢救及房颤患者的治疗。
二、操作步骤:
1、患者取平卧位,去除身上所有金属物品及导电体。
2、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放置口咽管或气管插管,给予人工呼吸。
3、接导联线,观察心电图波形,确定心律失常类型,准备除颤。
4、在准备除颤仪的同时,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
5、将两个电极板涂以导电膏,并分别放置于患者右锁骨中线第二肋下方及心尖部,紧贴皮肤,并避开心电导联线。
6、将除颤仪设置为非同步状态(房颤患者设置为同步状态)。
7、首次充电能量200J,紧急救治时可直接设置充电能量360J。
8、充电完毕时,检查术者及他人确无与患者身体接触后开始放电。
9、首次除颤后观察并记录即刻心电图。
如室颤持续存在,可连续电击,能量递增,直至转复成功或停止抢救。
10、转复过程中与转复成功后,均须严密监测并记录心律、心率、呼吸、血压、神志等病情变化。
三、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
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
2、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3、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
4、动作迅速、准确。
5、保持除颤器完好备用。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4c2faa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c9.png)
除颤仪操作规程一、引言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停跳或心室颤动的医疗设备。
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医务人员正确、安全地操作除颤仪,以提供高效的心脏复苏服务。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医院、急救中心、急诊科等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和急救人员等。
三、定义1. 除颤仪:用于心脏复苏的医疗设备,能够通过电击恢复心脏正常的心律。
2. 心脏停跳:心脏骤停,心脏无有效的心律和收缩。
3. 心室颤动:心室肌肉不协调收缩,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泵血。
四、操作步骤1. 确保操作环境安全:将患者从水源、易燃物等危险环境中转移出来,并确保自身和团队成员的安全。
2. 确认患者状况: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有呼吸和脉搏。
若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和脉搏,判断为心脏停跳,需要进行除颤。
3. 准备除颤仪:将除颤仪放置在平稳的表面上,并确保电源连接稳定。
检查除颤仪的电极是否完好无损。
4. 脱衣服和准备皮肤:将患者的上半身裸露,并清除胸部的任何湿润物质,以确保电极与皮肤的良好接触。
5. 设置除颤仪参数:根据患者的年龄和体重,设置合适的除颤能量。
通常情况下,成人除颤能量为150-200焦耳,儿童除颤能量为2-4焦耳/千克。
6. 贴上电极:将除颤仪的电极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贴在右锁骨中线下方,另一个贴在左腋中线下方。
确保电极与皮肤的贴合度良好。
7. 分析心律:按下除颤仪上的分析按钮,仪器将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
8. 进行电击除颤:若除颤仪判断需要电击除颤,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按下除颤按钮,使除颤仪释放电能进行除颤。
9. 继续心肺复苏:若电击除颤后患者仍无自主心律,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等操作。
10. 监测患者状况:在除颤和心肺复苏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心律、脉搏和呼吸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11. 记录操作过程:在操作过程中,详细记录除颤仪参数、电击次数、心律变化和治疗效果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e77034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0.png)
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电复律机也称除颤器,是实施电复律术的主体设备。
心脏直流电复律是用电能来治疗快速异位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
除颤仪操作流程(一)目的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操作流程准备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心电图波形、检测电极连接情况患者准备:平卧,松解衣领,暴露胸部,取下义齿,去除金属饰物及导电物用物准备:除颤仪(带电极板)、导电糊、心电监测导联线、接线板(必要时)、急救药品除颤确认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开机,选择非同步除颤方式同时取下两个电极板,确认电极板与除颤仪连接均匀涂擦导电糊选择能量成人单相:200J→300J→360J双相:150J→150J→200J儿童:2~4J/Kg充电:按充电键或按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底部,即右锁骨中线第2肋间;另一个电极板置于心尖部,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除颤电击:胸骨电极板上的病人接触指示器显示接触良好,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上的“除颤电击”按钮,进行除颤观察心电图变化,如原有心律失常持续出现,立即重复上述步骤,再次除颤。
呼吸、心律、血压电极板接触部位的皮肤情况整理操作完毕,关机清洁皮肤,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监测心率、心律、血压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清洁擦拭除颤仪洗手,记录(三)注意事项1、必须在患者无知觉时进行除颤。
2、涂擦导电糊时,避免两个电极板相互摩擦涂擦导电糊,涂擦应均匀,防止灼伤皮肤。
3、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在皮肤表面形成放电通路,防止灼伤皮肤。
4、安有永久性起搏器或ICD的患者,电极板放置位置应避开起搏器或ICD植入部位至少10cm。
5、除颤时,操作者及周围人员不要接触患者或接触连接患者的物品,尤其金属物品。
6、除颤仪默认的除颤方式为非同步除颤,需同步除颤时按SYNCON/OFF键,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
除颤仪使用规程
![除颤仪使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99d70e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c.png)
除颤仪使用规程除颤仪使用规程一适应症:非同步除颤:室颤、室扑、无脉室速同步除颤:房颤、房扑、室上速二操作规程:病人平卧于绝缘硬板床上,清除靠近床沿的导电物质.裸露病人胸部,注意保暖。
除颤位置:心尖部:左腋中线第五肋间;心底部:右锁骨下第二肋间监护:1.把ECG电极片固定在病人身上2.选择导联键和幅度选择键3.显示后按下报警软键(长按5-10秒关闭报警)4.按参数键——ECG——输入——打开/关闭起搏器探察——返回ID——输入病人信息报警键设置心率高低限记录键打印心电图用除颤板手动除颤:1.将旋钮调到除颤档2.遵医嘱选择合适能量(默认为双向120J),按能量选择键(两组上下箭头按钮用于除颤功率的选择。
一组在面板上,一组在肋下手柄上)并充电。
按下面板上的或锁骨下手柄上的按钮,除颤仪开始充电至所需功率3.双手同时按两手柄的电击按键进行电击(不要接触病人)仪器测试:1.检查两手柄是否在除颤仪上放置牢固2. 将旋钮调制除颤档,选择能量30J3.双手同时按两手柄的电击按键进行电击4.屏幕显示测试正常,并打印出心电图,表明除颤仪为正常使用状态5.将心电图贴于除颤仪测试本上三注意事项:电池维护和保养:1.电池每次使用后及时充电,电池充电一定要充足2.在20℃完全充满电的新电池能60次最大能量为200J的除颤或连续4小时的监护3.机器如长时间不用,需每月充放电一次4.放电开机到监护档,4-5小时,屏幕黑屏或提示电池电量低5.充电:关机,插上交流电。
充电指示灯绿灯亮时,已充满(建议充8-24h)6.每周检查除颤仪电量:绿灯亮时示电量已充满,黄灯亮时示电量不足故障查找及排除:除颤板心电干扰大清洁除颤板表面或者用力压紧除颤板在患者皮肤电池高电压或者充电指示灯交替闪烁更换电池时钟错误“12”或者时钟不准联系厂家,报修时钟振荡器心电图导联脱落检查电极片与患者良好的接触,或者更换导联检查打印机打印纸用完或者打印仓卡纸清洁维护:1.除颤仪及任何部件只能用肥皂水或清水擦拭2.严禁使用酒精等腐蚀性强的溶液擦拭其他:1.仪器不应在易燃物品附近使用.2.不要将两个除颤电极板直接接触以免造成放电.3.除颤时操作者不要接触病人身体,以免触电.4.保持除颤电极板的清洁,导电糊沾污把手时,必须立即清除干净.5.不要使除颤器在空中放电.A04病房2012.5 制定。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https://img.taocdn.com/s3/m/b095ad7271fe910ef02df8e8.png)
除颤仪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OP)一、实施目标(一)尽早正确使用除颤仪;(二)患者无心律失常、低血压、急性肺水肿、肺栓塞、心肌损伤等并发症。
二、实施条件(一)心搏骤停、室颤、室扑非同时电复律(电除颤)(二)室性心动过速(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同时电复律(四)房扑(五)一些房颤三、定义(一)电除颤: 以一定量电流冲击心脏使心肌细胞除极化并终止室颤过程, 其目在于纠正心律失常, 恢复窦性心律。
(二)胸外除颤: 将电极板置于胸壁进行电击者为胸外除颤。
(三)双向波: 完全正弦波, 其优点是在单向波结束心脏干扰杂波后再给一个反方向引导性电波, 从而有效激发心脏正常工作。
(四)同时电复律: 脉冲电流应落在R波下降支上; 如落在T波顶峰前20-30ms以内易损期上, 易诱发心室颤动。
(五)非同时电复律(电除颤): 任何时间放电, 消除心室颤动。
四、警示(一)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患者暂不宜行电除颤。
(二)室上性+完全房室传导阻带(即己知伴有窦房结功效不良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和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房扑不使用电除颤。
五、实施步骤及步骤图(一)实施步骤1、呼救:(1)巡视病房, 患者心电示波为室颤, 问询患者无反应, 立刻呼救。
(2)患者去枕平卧, 位于硬板床, 记时, 立刻CPR。
(3)推除颤仪(导电膏、纱布、弯盘)于床旁, 备抢救车。
2、连接除颤仪:开机。
3、除颤前准备:(1)充足暴露患者胸部, 除颤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无敷料、无起搏器植入;(2)清洁皮肤(用盐水纱布, 禁用酒精、止汗剂及含苯酊剂);(3)去除患者身上全部金属物品;(4)左手外展;(5)放置湿盐水纱布, 纱布不滴水为宜。
4、选择能量: 双向波200J。
5、充电: 按充电键或电极板上充电按钮, 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6、放电:(1)正确放置电极板: 胸骨: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 心尖: 左腋中线第四、五肋间隙;(2)再次确定为室颤;(3)请其她人员离开床旁, 双手以十千克重量垂直下压放电。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65d9ef3998fcc22bcd10d9d.png)
除颤仪操作规程
1.连接电源,打开开关。
2.选择能量,涂导电糊。
3.按下充电按钮,手柄紧贴病人胸部,嘱其他人离床。
4.等待充电完毕,按下双手柄上的除颤按钮。
5.观察除颤效果。
注:除颤手柄放置部位:STERNUM电极板下缘放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底部),APEX电极板上缘放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心尖部)。
简易呼吸气囊操作规程
评估: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微弱;无使用简易呼吸气囊禁忌症。
1.连接面罩、呼吸气囊及氧气,调节氧流量6-8L/分。
2.开放气道,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松解衣领,使患者头后仰,托起下颌。
3.将面罩罩住病人口鼻,按压不漏气。
4.单手按压呼吸气囊的方法。
5.使用时注意潮气量、呼吸频率、呼吸比等。
6.观察及评估病人。
7.整理用物,用后消毒。
8.洗手、记录。
除颤仪操作规程
![除颤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bc928d8762caaedd33d43a.png)
九、除颤仪标准操作规程一、操作流程开机→连接好导联线→选择除颤能量→涂抹导电糊→充电→“Sternum”板置于患者右胸锁骨下,“Apex”板置于左胸乳头下方→所有人离床→放电→观察疗效。
二、操作常规1. 打开电源,让机器自检。
2. 按导联选择键“PADDLES”选择电极板导联,该电极导联可以直接获取病人心电信号。
选择Ⅰ,Ⅱ,Ⅲ导联时,要正确贴好电极片,并连接好导联线。
3. 按”HR ALARM”设置参数报警范围(100/30、140/60、160/90、120/200)。
4. 进行除颤时,先进入除颤模式,按“能量选择”选择好除颤能量(SMART双向波形150J),除颤板涂导电膏或生理盐水纱布,按“CHARGE(2)”充电或位于“心尖”位置的浆形电极板的黄色“CHARGE”充电按钮进行充电,将标有“胸骨”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右侧锁骨下,将有“心尖”的除颤板放置在患者胸部左胸乳头下方.确保两个除颤板与病人皮肤接触良好。
5. 所有人离床,同时按住两个电极板上的放电键放电。
6. 室颤.室扑心率选择非同步模式,如选择同步模式,则由病人心电波触发放电。
7. "GO SUMMARY"键为抢救实时记录,"RECORO"键为全程记录。
8. 使用后用清水抹干净除颤机、各导线卷好放入抽屉中。
三.注意事项1.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及起搏器植入病人除颤后应立即检查ICD和起搏器的功能。
2.每天自检一次,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待机状态。
3.除颤仪自检方法:(1)将开关置于“Paddle”关同步键,电量调节至100J或仪器说明书所提示的测试电量。
(2)在电击板处于原味的情况下,按充电键。
(3)握住电击板手柄,按心前区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4)放开心前区电击钮,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5)按Sync钮,同时按胸骨电击钮,除颤仪应不放电。
(6)再次按Sync钮,关闭同步复律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 O P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除颤仪的使用标准操作规程(S O P)
一、实施目标
(一)尽早正确使用除颤仪;
(二)患者无心律失常、低血压、急性肺水肿、肺栓塞、心肌损伤等并发症。
二、实施条件
(一)心搏骤停、室颤、室扑非同步电复律(电除颤)
(二)室性心动过速
(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四)房扑
(五)某些房颤
三、定义
(一)电除颤: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使心肌细胞除极化并终止室颤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纠正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二)胸外除颤:将电极板置于胸壁进行电击者为胸外除颤。
(三)双向波:完全正弦波,其优点是在单向波结束心脏干扰杂波后再给一个反方向的引导性电波,从而有效激发心脏的正常工作。
(四)同步电复律:脉冲电流应落在R波的下降支上;如落在T波顶峰前20-30ms以内的易损期上,易诱发心室颤动。
(五)非同步电复律(电除颤):任何时间放电,消除心室颤动。
四、警示
(一)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患者暂不宜行电除颤。
(二)室上性+完全房室传导阻带(即己知伴有窦房结功能不良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和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房扑不使用电除颤。
五、实施步骤及流程图
(一)实施步骤
1、呼救:
(1)巡视病房,患者心电示波为室颤,询问患者无反应,立即呼救。
(2)患者去枕平卧,位于硬板床,记时,立即CPR。
(3)推除颤仪(导电膏、纱布、弯盘)于床旁,备抢救车。
2、连接除颤仪:
开机。
3、除颤前准备:
(1)充分暴露患者胸部,除颤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无敷料、无起搏器植入;
(2)清洁皮肤(用盐水纱布,禁用酒精、止汗剂及含苯的酊剂);
(3)去除患者身上所有金属物品;
(4)左手外展;
(5)放置湿盐水纱布,纱布不滴水为宜。
4、选择能量:双向波200J。
5、充电:按充电键或电极板上的充电按钮,至屏幕显示充电完成。
6、放电:
(1)正确放置电极板:胸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隙;心尖:左腋中线第四、五肋间隙;
(2)再次确认为室颤;
(3)请其他人员离开床旁,双手以十公斤的重量垂直下压放电。
7、确认恢复窦律:如未恢复,继续CPR,必要时3~5分钟遵医嘱再次电除颤。
记录出现室颤的时间、进行除颤的时间、恢复窦律的时间,关闭除颤仪。
8、整理、宣教:
(1)整理病人处于舒适体位。
(2)清醒患者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告知除颤部位可出现红肿、疼痛、肌肉痛,属正常现象,三到五天会自行消退。
(3)垃圾分类处理;
(4)整理仪器:主机面板可用不滴水湿软布擦拭,除颤板可用生理盐水或温肥皂水擦拭。
(充电完全的新电池大约可提供90次360焦耳的放电,70分钟起搏,或大约120分钟连续监护的电力,如低电量讯息经常出现,就表示可能需要更换电池了。
每次使用完除颤仪后,请将除颤仪连接到交流电源,才能为电池重新充足电量,电量完全用尽的新电池若要重新充电至满电量,通常需要两个小时,电力未耗尽的电池,所需充电时间等于之前使用除颤仪的时间,不论电池保养再怎么良好,出于维护预防方面的考量,内部可充电的镍氢电池仍应每年更换一次)
(5)洗手。
9、记录
(1)室颤、除颤时间及除颤的能量,恢复窦律的时间。
(2)除颤部位有无皮肤损伤。
(二)实施流程图
六、实施评价
(一)尽早正确使用除颤仪,仪器无人为损坏;
(二)患者无心律失常、低血压、急性肺水肿、肺栓塞、心肌损伤等并发症。
七、相关知识
(一)除颤仪使用的应急处理
【常见故障原因】
1、可以正常充电,但不能正常放电:电缆连接不好或放电回路故障等。
2、可以充电,但充电速度慢或充电不到设定的能量值:充电回路故障。
3、黑屏:显示器亮度调得太低,或充电电池电量不足、显示屏的电源线脱落、接触不良等。
4、无法开机:无电或接触不良。
5、连接电源维修电源灯亮时,及时联系维修。
【无法排除故障处理】
当除颤仪故障时应将故障除颤仪标记,在仪器故障本上登记,及时送检维修。
(二)电除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1、心律失常
(1)大多心律失常在数分钟后可自行消失,无需特殊处理。
(2)对频发室性早搏、室早二联律和短暂室速,应遵医嘱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
2、心肌损伤
(1)尽可能用最低有效电除颤能量。
(2)电极板不能放在起搏器上,应距离起搏器的脉冲发生器的位置不少于l0cm,并尽可能用前后位放置电极板。
(3)持续长时间ST段抬高,心肌酶也明显上升,则常提示心肌损伤,给予营养心肌治疗,同时监测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3、皮肤灼伤
(1)清洁患者皮肤时不能使用酒精和含有苯基的酊剂或止汗剂。
(2)电极板放的位置要准确,与患者皮肤密切接触,导电糊涂满电极板的边缘以免烧伤皮肤,盐水纱布不滴水为宜。
(3)保持除颤两电极板之间皮肤干燥,也不可使导电糊或生理盐水过多。
(4)如出现轻度红斑、疼痛或肌肉痛,一般3-5日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
重者按灼伤护理,进行局部消毒换药处理。
简单的流程:
1、接电源,开机,检查仪器性能
2、在病人右锁骨中线第二肋间及心前区涂导电胶或放沾了盐水的纱布
3、充电
4、将电极板正确置于上述两处
5、放电
6、必要时循环第3到第5步
7、撤去病人身上纱布或擦干净导电胶
8、除颤仪整理,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