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信息系统原理02
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整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
它结合了遥感、地图学、数据库、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农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并讨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包括数据输入、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输出。
1. 数据输入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入主要通过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获取地理空间数据。
遥感技术可利用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地表特征、植被分布、地形等数据,而GPS可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信息。
这些数据经过获取和处理后,被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
2. 数据存储地理信息系统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地理空间数据。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量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通常以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形式存储。
矢量数据以点、线、面等几何对象表示,适用于描述具体地理要素的位置和形状;栅格数据以像元(像素)形式表示,适用于描述连续变化的地理现象。
3. 数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涉及数据编辑、数据分析、数据模型等多个方面。
数据编辑用于修正和更新地理空间数据,确保其准确性和时效性;数据分析通过空间统计、网络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从地理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数据模型则用于模拟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和动态变化。
4. 数据输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输出通过地图制作、空间查询、专题分析等方式实现。
地图制作可将地理数据可视化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空间查询则用于在地理数据库中检索和提取特定的地理要素;专题分析则基于地理数据进行特定的分析和研究,如土地利用评价、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等。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的方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面对象 Class
属性
属性
体 3-Complex
面 2-Complex
线对象 Class
属性
线 1-Complex
点对象 Class
属性
点 0-Complex
三角形 2-simplex
线段 1-simplex
节点 0-simplex
33
空间地物
复杂地物
13 类空间对象
复杂
柱状地物
体状地物
数字立体模型
部分
节点 0-simplex
X,Y,Z
31
三维对象的拓扑数据模型
体状对象
面状对象
线状对象
点状对象
1 BodyID
1 SurfaceID
1
LineID
1 PointID
N
体1
N
4
5
面
1
6
N
3 4
边
1
1
2 结点
ElementID
FaceID
EdgeID
NodeID
X
Y
Z
32
三维复杂实体的逻辑模型
体对象 Class
• 模型:
• 时间作为属性(time stamp)
• 序列快照模型( Sequent Snap shots) • 基态修正模型(Base State with Amendments) • 时空复合模型( Space - time Composite) • 时空立方体模型( Space - time Cube)
表示形成三维空间目标表示,其优点是便于显示和数据更新, 不足之 处是空间分析难以进行。 (2)体模型(Volume model)
北师大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第2章 GIS坐标系统

REC
地理信息系统
世界地图以及我国不同时期所采用的地球椭球及其几何参数
椭球名称 WGS-84
创立年 代
1984
长半径a (m)
6378137
短半径b(m) 扁率α
6356752
1:298.26
1975年国际椭球 (中国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
1975
6378140
6356755
1:298.257
海福特(Hayford) (中国1953年以前采用)
(1)考虑的因素:制图范围、形状和地理位置、用途、出版方式。
(2)减少变形,最好使等形线与制图区域的轮廓形状基本一致。
例:圆形地区采用方位投影,两极用正轴方位投影,赤道采用横 轴,中纬度地区采用斜轴投影。
REC
地理信息系统
常见的地图投影
✓ 横轴墨卡托投影(Gauss-Kruger) ——横轴切圆柱等角投影
方 位
地图投影类型
横轴
斜轴
投影面与地球自转轴间的方位关系
REC
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投影的命名
✓ 不同类型地球投影命名规则为:投影面与地球自转 轴间的方位关系+投影变形性质+投影面与地球相 割(或相切)+投影构成方法。如:正轴等角切圆 柱投影。
✓ 也可以用该投影发明者的名字命名,如横轴等角切 圆柱投影也称为高斯-克里格投影。
投 影
建立在平面上的直角坐标系统,用
(x,y)表达地理对象位置
REC
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投影概念
地图投影:从地球表面到平面地图的转换过程。
地球
投影面
REC
地理信息系统
地图投影实质
建立地球椭球面上经纬线网和平面上相应经纬线网的数学基
IGPS室内全空间定位系统

通过采用高效的信号处理技术和算法,IGPS系统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定位计算,并实时更新用户的位置信息。这 使得用户能够获得实时的导航指引,并能及时获取与位置相关的动态信息。
稳定性
总结词
IGPS系统具有高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
详细描述
IGPS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如信号遮挡、多径效应等。 通过采用抗干扰技术和冗余设计,IGPS系统能够在各种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性能表 现,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定位服务。此外,IGPS系统还具备自适应调整能力,可根据环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应用拓展
未来IGPS系统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不 仅局限于商业和公共服务领域,还将渗透
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A 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IGPS系统将 不断优化和完善,提高定位精度和
稳定性。
B
C
D
政策支持
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IGPS系统的研发 和应用推广,促进其产业化和商业化发展。
IGPS系统的未来发展和挑战
技术创新和升级
定位算法优化
随着算法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IGPS系统的定位算法将不断优 化,提高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多源融合定位技术
将不同定位技术进行融合,如蓝牙、WiFi、超声波等,实现更精准、 更全面的室内定位服务。
AI和机器学习应用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技术,对定位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 进一步提高定位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融合发展
IGPS系统将与其他技术如物联网、人工智 能等融合发展,形成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 商业模式。
THANKS
感谢观看
全空间覆盖
总结词
IGPS系统采用多频段、多模态的信号接收方式,实现了全空 间的覆盖。
GIS介绍1

灾害管理
利用GIS进行灾害管理,可以实现灾 害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决 策支持。
公共卫生
GIS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包括疾病 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医疗资源布局 等。
05
GIS发展趋势与挑战
WebGIS、移动GIS等新型技术应用前景
WebGIS应用前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Web技术的发展,WebGIS作为一种基 于网络的地理信息系统,具有跨平台、易共享、可交互等优 点,将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领域发挥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交通管理
利用GIS实现交通实时监控、路况信息发布、应急调度等,提高交 通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案例分析
某城市利用GIS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交通拥堵、交通事 故等问题的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提高了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农业领域应用
01
农业资源管理
GIS可用于农业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的调查、评价和管理,
GIS介绍1
汇报人:XX
目 录
• GIS基本概念与原理 • GIS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 • 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 GIS空间分析方法与实践 • GIS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GIS基本概念与原理
GIS定义及发展历程
GIS定义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采集 、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 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空间数据编辑、转换和整合技术
空间数据编辑
对采集的空间数据进行检查、 修改和完善,确保数据质量和
准确性。
空间数据转换
将不同格式或类型的空间数据 进行转换,实现数据共享和互 操作。
空间数据整合
将不同来源、不同比例尺、不 同投影的空间数据进行整合, 形成统一的空间数据库。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计算机网络》,吴功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用TCP/IP进行网际互连第一卷:原理、协议与结构(第四版)》,Comer.D.E.著,林瑶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2006
数字系统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1)数字系统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30%;2)运算单元设计技术30%;3)数据通路设计技术15%;4)控制单元设计技术15%;5)可重构计算技术10%。
1.《GPS原理与应用》(第2版)(美)卡普兰(Kaplan,E.D)主编,寇艳红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霍夫曼等编著,程朋飞等译,测绘出版社,2009
2009
摄影测量原理
摄影测量遥感器15%;摄影测量解析定位理论与方法40%;数字摄影测量技术35%,摄影测量新理论、新技术与新方法10%。
1.《数字集成电路的结构化设计与高层次综合》王志华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2.《IC设计基础》任艳颖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VHDL实用教程》潘松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近代平差理论与方法
最小二乘配置及其应用15%,秩亏自由网平差:秩亏网平差20%,逐次平差,序贯平差,Kalman 滤波15%,Helmert方差—协方差分量估计,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15%,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测量中的病态问题,有偏估计方法,岭估计20%,粗差探测与抗差估计15%。
③3014地理信息工程
02 数字地图制图与出版
孙群
王光霞
史瑞芝
刘海砚
刘平芝
江南
03 地理空间数据库
武芳
张跃鹏
杨春成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

1.2 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
起始发展阶段(60年代)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发展巩固阶段(70年代)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蓬勃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GIS与地图学 GIS是以地图数据库(主要来自地图)为基础 最终产品之一也是地图 GIS是地图学理论、方法与功能的延伸 地图学强调图形信息传输 GIS则强调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
(1)拓扑邻接
拓扑邻接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结点邻接关系有N1/N4,N1/N2···等;多边形邻接关系有P1/P3,P2/P3 ···等。
(2)拓扑关联
拓扑关联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结点与弧段关联关系有N1/C1、C3、C6,N2/C1、C2、C5 ···等。多边形与线段的关联关系有P1/C1、C5、C6,P2/C2、C4、C5、C7等。
3.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地理基础
地图投影概念 地图投影基本要素 地图投影变形 地图投影分类 几种主要投影类型 地理信息系统中地 图投影设计与配置 我国GIS中地图投影的应用
地图投影概念
建立平面上的点和地球表面上的点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数字式表达这种关系就是: 为平面坐标,为球面地理坐标
3.2.地图投影基本要素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
GIS 原理与方法
绪论
空间分析
空间数据结构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数学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输入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请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2招生专业目录

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专
③301 数学一
④802 数据结构
业
接
105 复试笔试科目:
程序设计(C 或 C++) 收
可用 CSP 成绩代替,见
考生问答 13 条
推
免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①软件工程
生(18)计算机取证Fra bibliotek术陈 龙 教授 博导 王 练 副教授 肖 敏 副教授 宋秀丽 副教授
(19)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秦红星 教授 博导 屈洪春 教授 博导 杨富平 副教授
拟招 人数
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01 数学一
④802 数据结构
备注
本 专 业
接
复试笔试科目:
(04)计算机网络工程 (05)网络智能与数字媒体 (06)计算机通信技术 (07)嵌入式软件与系统
刘宴兵 教授 博导 尚凤军 教授 博导 程克非 教授 黄 俊 教授 苏 畅 教授 何 利 教授 雷建军 副教授 肖云鹏 副教授 黄梅根 高级工程师 刘 柯 讲师
吴 渝 教授 博导 杨春德 教授 李红波 正高工程师 刘洪涛 副教授 尚可可 助理研究员
④802 数据结构
业
白明泽 副教授 罗跃国 副教授 刘 柯 讲师
王 进 教授 李永福 教授 韩 鹏 研究员
接
复试笔试科目:
105
程序设计(C 或 C++)
收
可用 CSP 成绩代替,见考生
问答 13 条
推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题[二]及答案解析
![(完整版)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题[二]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1b2852aa00b52acec7ca6f.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一个实用的GIS 要支持对空间数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其基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5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间数据结构建立的基本过程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对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的实质是建立两个平面点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前者,可利用仿射变换进行,根据图形变换原理,得出含有6个参数的坐标变换公式,需要知道不在同一直线上的3对控制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才能求得上述参数。
gis课件

数据来源及类型分类
地图数据
包括纸质地图、数字地图等,是GIS数 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遥感数据
通过卫星、无人机等遥感设备获取的影 像数据,具有大范围、高精度的特点。
测量数据
通过GPS、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获取的地 理坐标数据。
调查数据
通过社会调查、人口普查等途径获取的 属性数据。
数据采集方法与技术手段
01
和共享。
02
数据标准化
03
GIS空间数据库构建与管 理
空间数据库概念及特点
空间数据库概念
空间数据库是GIS系统中用于存储 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特点
空间数据库具有存储空间数据、 支持空间查询和空间分析、提供 地图可视化等功能。
空间数据库设计原则和方法
设计原则
空间数据库设计应遵循规范化、模块 化、可扩展性等原则。
GIS可视化输出通常以图像文件(如JPEG、PNG等)或矢量文件(如SVG、DXF 等)的形式输出。
输出格式标准化
为了方便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兼容性,需要制定统一的输出格式标准和规 范。
05
GIS应用领域拓展与案例 分析
城市规划与管理领域应用案例
城市规划
利用GIS技术对城市空间布局、土 地利用、交通网络等进行规划, 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0手段
空间信息可视化原理
空间信息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等技术,将地理 空间信息呈现为图像或图形的过程。
可视化表达技术手段
包括地图符号设计、色彩与纹理选择、图形绘制等,以及三维可视 化技术。
可视化表达的意义
提高空间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效果,促进GIS应用的发展。
手工采集
第三章网络GIS基本原理2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教学课件

文件 服务
器
通信
PC
网络
数据
库服
PC
务器
客户端
服务器端
图3-1 两层结构示意图(客户/服务器模式)
两层体系结构
客户机和服务器是根据它们所承担的工作来加以区 分的。客户机和服务器是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相互 需要的。
客户机通常是承载最终用户使用的应用软件系统的 单台或多台设备,而服务器的功能则由一组协作的过 程或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所构成,为客户机提供服务, 其硬件组成往往是一些性能较高的服务器或工作站。
– 容易实现大范围的数据分发
3.2 网络GIS 体系结构
• 定义 网络体系结构是关于完整的计算机通信 网络的一幅设计蓝图,是设计、构造和 管理通信网络的框架和技术基础。 网络GIS体系结构是关于完整的基于计 算机通信网络的GIS设计、构造和管理 的框架和技术基础。
• 两层体系结构 • 三层及多层体系结构
方面的需求 应 用 Web服务器使得终端用户可以和 服 标 准 Internet 服 务 器 相 交 互 。 务 Any* GIS 应 用 服 务 器 是 Any* 层 GIS的功能中枢,它提供空间数
据的整合和转换功能
数 代表了存储在公司里的各种空间 据 和非空间数据 。Geo-Adapter组 存 件提供了一个读、写各种格式的 储 空间数据的中间层,同时通过它 层 还可以连接到其他厂商的GIS
• 三层体系结构突破了客户/服务器两层模式的限制,将各 种逻辑分别分布在三层结构中来实现,这样便可以将业务 逻辑、表示逻辑、数据逻辑分开,从而减轻客户机和数据 服务器的压力,能较好地平衡负载,并且形成了一种新的 计算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
图3-2 三层逻辑体系结构
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

1、空间分析:基于地理对像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2、尺度:广义尺度是实体、模式化过程在空间化时间上的基准尺寸,从研究和被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看,尺度是指研究某一现象或事件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或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3、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对一组或一类地物按缓冲的距离条件,建立缓冲区多边形,然后将这一图层与需要进行缓冲区分析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得到所需结果的一种空间分析方法4、网络数据模型:是现实世界网络系统的抽象表示5、地理空间数据立方体: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集成的、以时间为变量的、持续采集空间与非空间数据的多维数据集合,组织和汇总成一个由一组唯度和度量值定义的多维结构,用以支持地理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和决策支持过程6、地理网格:地理网格系统是一种以平面子集的规则分级刨分为基础的空间数据结构,具有较高的标准化程度,有利于开发面向空间数据库和几何操作的更有效算法7、尺度变换:信息在不同尺度范围之间的转换称尺度变换,是将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扩展到其他尺度上,实现跨越不同尺度的辨识、推断、预测或推绎,包括尺度上推和尺度下推8、泰森多边形:将所有气象站连成三角形,作三角形各边的垂直平分线,每个气象站周围的若干垂直平分线便围成一个多边形,用这个多边形内所包含的一个气象站的降雨强度来表示这个多边形区域内的降雨强度,该多边形就称为泰森多边形9、空间统计分析:是以具有地理空间信息特性的事物或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划为研究对象,以具有空间分布特点的区域化变量理论为基础的一门新学科。
10、网格gis:网格gis是gis与网格技术的有机结合,是gis在网格环境下的一种应用,它将具有地理分布和系统异构的各种计算机、空间数据服务器、大型检索存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系统等资源,通过高速互联网连接并集成起来,形成对用户透明的虚拟的空间信息资源的超级处理环境11、地理空间分类:是根据已知的分类模型把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到给定类别中,进行数据趋势预测分析的方法。
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课件

总结词
研究人口分布与经济活动的空间 关联性,分析经济发展对人口分 布的影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 决策支持。
4. 成果应用
将分析结果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 规划、城市规划和人口管理等领 域。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案例
1. 数据准备
收集地质、气象、历史灾害等 数据,建立灾害数据库。
3. 应急响应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应急 预案和救援措施,优化资源配 置。
叠加分析
将不同图层进行叠加,通过比较 和组合不同图层的属性信息,进 行分类、统计和综合评价。
统计分析
利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空 间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 空间数据的内在规律和特征。
03
空间数据查询与可视化
空间数据查询
空间数据检索
01
根据地理坐标、属性信息等条件,快速定位和获取相关空间数
据。
多源数据融合
栅格数据
混合数据
同时包含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空间 数据类型,兼具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的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复杂空间分 析的需求。
以网格形式表示地理空间,每个网格 单元代表一定地理区域,数据结构简 单,易于处理和分析。
空间分析基本概念
01
02
03
空间关系
指地理实体之间的相对位 置关系、拓扑关系、距离 关系等,是空间分析的基 础。
在空间自相关分析中,需要构建空间权重矩阵,以描述区 域单元之间的空间关系,常用的空间权重矩阵包括邻接矩 阵、距离矩阵等。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空间分布类型
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用于描述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类型,包括集中 型、分散型、均衡型等,以揭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规律。
空间分布指数
通过计算各种空间分布指数,如集中度、分散度、均衡度等,对地 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量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我国采用的地形图分幅方案是以1:100万地形图 为基准的,按照相同的经差和纬差定义其他更大比例尺地 形图的分幅。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21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地图的分幅和编号
1:100万地形图分幅:
空间信息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特性: 区域分布性:空间位置 数据量大:包括空间、属性、时间三个层面;尤其是卫星技术 的发展,每天都可以获得大量空间信息。 信息载体的多样性:物质本身;文字、数字、地图、影像等符 号载体;纸质、磁带、光盘等物理介质载体。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3
1、地理空间与空间信息 ——地理空间的定义
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将球面展开为平面,虽然可以保持地域 上的联系和完整性,但它们与球面上的经纬度网线形状并不 一致。即投影后,地图上的经纬度网线发生了变形,同样根 据地理坐标展绘在地图上的各种要素,也必然随着变形。这 种变形使得地理要素的几何特性受到破坏:
长度变形:地球仪上,纬线长度不等;同一纬线上, 经差相同,纬线长度相同;同一经线上,纬差相同而经 线长度不同;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面积变形:地球仪上,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网 格面积相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面积越小。 角度变形: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处处呈直角相交。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16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
X N’
Y
2020/6/19
第二讲S’空间数据
17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
我国1:1万至1:50万的地形图全部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1:2.5万至1:50万的地形图,采用6°分带方案,全球共分为60 个投影带;我国位于东经72°到136°间,共含11个投影带; 1:1万比例尺图采用3°分带方案,全球共120个带。
从0度开始, 自西向东每6 度分为一个 投影带。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从东经1度开 始,自西向 东每3度分为 一个投影带。
18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选择
地图投影将直接影响地图的精度和使用价值。通常地
图投影对中小比例尺地图影响很大,对于大比例尺地图, 则影响很小。一般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地图投影选 择是由国家测绘部门制订,不允许随便更改。
地理空间上至大气电离层,下至地幔莫霍面,有着广阔 的范围。但一般地理空间指的是地球表层,其基准是陆地 表面和大洋表面,它是人类活动频繁发生的区域,是人地 关系最为复杂、紧密的区域。
在空间信息系统中,地理空间被定义为绝对空间和相对 空间两种形式。绝对空间是具有属性描述的空间位置的集 合,由一系列不同位置的空间坐标值组成;相对空间是具 有空间属性特征的实体的集合,是由不同实体之间的空间 关系构成。
按投影面与地球相割和相切分类: 割投影:投影面与地球相割。 切投影:投影面与地球相切。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15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是由高斯于19世纪20年代拟定,后 经克吕格补充而形成的一种地图投影方式,其特征包括:
中央经线和地球赤道投影成为直线,且为投影的对 称轴; 等角投影; 中央经线上没有长度变形; 同一条纬线上,离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 同一条经线上,纬度越低,变形越大,赤道处最大; 在6°带范围内,长度变形线最大不超过0.14%。
(位线如何连接(拓扑信
息)
③三条分别具有不同等级的交通线,说明交通线的等级状况(属性
信息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2
1、地理空间与空间信息 ——空间信息
空间信息是有关地理空间中的物质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 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表达地理特征与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地理 数据的解释。而地理数据则是各种地理特征和现象间关系的符号化表 示,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域特征三部分。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22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空间信息系统与地图投影
空间信息系统的处理对象——空间信息需要 有共同的地理坐标和平面系统;对于不同来源 的地理信息,需要统一在同一个地理定位框架 内。
要确定真实的地理坐标、面积、周长等空间 特征,需要进行投影。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23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空间信息系统与地图投影
空间信息系统中投影系统配置的一般特征
各国家的地理信息系统投影——与该国基本地图系 列所用的投影系统一致;
各比例尺GIS投影——与相应比例尺的主要信息源 地图所用的投影一致;
各地区GIS投影——与所在区域适用的投影一致;
各种地理信息系统一般以一种或两种(至多三种) 投影系统为其投影坐标系统,以保证地理定位框架的 统一;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4
1、地理空间与空间信息 ——地理空间的数学建构
为了深入研究地理空间,需要建立地球表面的几何模型,这是进行 大地测量的前提。根据大地测量学的成果,地球表面模型可以分为四类:
最自然的面:包括海洋底部、高山、高原等在内的固体地球表 面。——太复杂,难以建模,各种量算也非常困难。 相对抽象的面:也称为大地水准面,是静止海平面的延伸。以它 为基准,可以用水准仪测量地球自然表面上任意点的高程。——海 平面的起伏将导致测量的不确定。 模型: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建立的地球椭球体模型。 其他数学模型:为了解决特定的大地测量问题而提出的。如类地 形面、准大地水准面、静态水平衡椭球体等。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10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变形
地图投影的变形示意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11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分类
按变形性质分类:
等角投影:角度变形为零。同一方向长度比相同。 等积投影:面积变形为零。 任意投影:长度、角度和面积都存在变形。其中有 一种等距投影,在某一方向上长度变形为零,这种投 影面积变形小于等角投影,角度变形小于等积投影。
投影指的是在两个点集之间建立一一映射关系。因为地 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将地球表面的地理坐标转换为平 面坐标的过程称为地图投影。空间信息系统不能仅依靠地 理坐标,必须要有平面坐标,地图投影对空间信息系统来 说是不可缺少的。地图投影的使用保证了空间信息从地理 坐标变换为平面坐标后能够保持在地域上的联系和完整性。
经投影后地图上所产生的长度变形、角度变形和面积 变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等积与等角互斥;任意投 影不能等角和等积;等积投影角度变形大,等角投影面 积变形大。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12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分类
按构成方法分类:
1、几何投影:把经纬度网格投影到几何面上,再展开。 圆柱投影:投影面为圆柱面。 方位投影:投影面为平面。 圆锥投影:投影面为圆锥面。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19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常用的地图投影
世界地图的投影:保证全球整体变形不大,主要有:等差份纬线多
圆锥投影,任意伪圆柱投影等。 半球地图的投影:东西半球有横轴等面积(等角)方位投影;南北 半球有正轴等面积(等角、等距离)方位投影。 各大洲地图的投影:各洲都选用了斜轴等面积方位投影,此外,亚 洲和北美洲( 彭纳投影)、欧洲和大洋州(正轴等圆锥投影)、南美 洲(桑逊投影)。 我国各种地图投影:全国地图(各种投影)、分省区地图(各种投 影,高斯-克吕格投影最多)、大比例尺地形图(北洋:多面体投影; 解放前:兰勃特投影;解放后:高斯-克吕格投影)。
2、非几何投影:不借助几何面,根据某些条件用数学解 析法确定球面与平面之间点与点的函数关系。
伪圆柱投影 伪方位投影 伪圆锥投影 多圆锥投影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13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分类
圆柱投影 方位投影 圆锥投影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14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分类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5
1、地理空间与空间信息 ——地理空间的数学建构
地球椭球体模型
c
b a
三轴椭球体模型
x2 a2
+
y2 b2 +
z2 c2
=1
双轴椭球体模型(旋转椭球体)
x2 a2
+
y2 a2
+
z2 c2
=1
其他椭球体模型:根据a、b、c的不同
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数字比例尺:1:100000 文字比例尺:地图上1mm等于实地1km 图解比例尺或直线比例尺: 面积比例尺: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之比
比例尺表明了地图数据的详细(精确)程度,因此不
同比例尺地图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9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地图投影的变形
纬度在0°~60°之间,经差6°,纬差4° 纬度在60°~76°之间,经差12°,纬差4° 纬度在76°~80°之间,经差24°,纬差4°
分幅是根据不同比例尺对每一分幅图编号,每一分幅图 给一个固定的号码,相互不能重复,以便确认。分幅编号 需要有一定的系统性,不能太任意。
不同比例尺有不同的编号方法,请大家在课后参照参考 书学习。
2020/6/19
第二讲 空间数据
24
2、空间参照系和地图投影 ——空间信息系统与地图投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