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光曲》一课的教材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撰的名人故事编入教材的原因探究
——北师大七册第九单元《月光曲》教材分析
成都市锦里小学谢建萍
关于《月光曲》的创作经历,咱们可以看看教材分析中的相关文字:“课文中提到的《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本课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传说。它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也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虚构的。但是,一般的民间传说都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好恶。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我们可以对音乐家贝多芬有进一步的认识。”
从国外对于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真实情况来看,普遍认为“《月光曲》钢琴奏鸣曲写于1801年。那一年贝多芬在信中承认他对耳疾的恐忧。他在一封信中还写道:‘我现在正过着一种稍微愉快的生活,这种改变是一个爱我,也为我所爱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带来的……不幸的是,她不是我这个阶级的人,而且目前我还不能结婚。’信中所说的‘可爱的,迷人的女孩’就是十七岁的朱丽叶塔,她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她可能还是贝多芬作品第十八号之一弦乐四重奏中慢板乐章灵感的来源。这首奏鸣曲之所以被称为‘月光曲’,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勃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来的。’”一篇明显的被杜撰的名人故事却可以入选北师大教材,成为供学生学习的范文,我们不得不去探讨,北师大编写这样的文本进入教材真实的目的是什么?我且把自己作为正方双方来尝试就这一问题展开相对持续的争论——
(正):作为专家组成员在选编教材都是非常慎重的,选择这样一篇文章出现在“音乐”这一主题中,其一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全世界最为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先生;第二,让孩子知道音乐和文字之间是可以想通的,因此我们可以借用这篇文章让孩子学习“如何联想”的写作方法。
(反):认识贝多芬先生没有错,其实在罗曼罗兰的作品《名人传》中就有关于被多人的人物传记,我们给孩子学习的作品应该是具有普世价值的“真”、“善”与“美”,而其中的“真”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一篇缺乏真实感的传记类文字本身就不具备学习的价值。另外,你关于如何引导孩子学习联想,说实话,有太多的音乐可以使人产生绘画和文字的美感,何必一定要找一篇“假”的文字来呢?
(正):我们讲过这篇文章本来就仅仅是一个传说。虽然是传说,但是传说并非是没有依据的。众所周知,贝多芬曾经说过“我的音乐是为穷人创作的”,这一句话并非仅仅是一句口头宣告,他也用他一生的行为在践行他的理念。更何况,难道传说就一定不真吗?我们所知道的创世纪的传说,有很多已经在现在的科学中被检验很有可能就是真实的。是有很多的音乐可以让人产生绘画和文字的美感,但是这篇文章应该也是其中的一则,语文本来就是作为工具学科而存在,难道不可以借助这篇的写作手法让孩子清楚明白“联想”的基本要求与方法吗?(反):那我想询问,如果课堂教学中孩子找到文章中的最后一段问你,“传说《月光曲》就是这样谱写成的——老师这一句话是告诉我们这个故事就是假的,是么?你该如何作答?”
(正):可以回答,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
(反):真的我们学习是可以的,可如果被发现是“假”的,我们为什么还要学
习它呢?
(正):我们需要通过这一篇故事认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学习联想的方法。(反):明明都是假的,我们还怎么去认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
(正):那我也想问问你,如果这个故事本来就是假的,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去学习这篇文章呢?
(反):我的意见——服从我“非真不学”的观点,这篇文章我就掌握一些基本的字词,然后不学,不好的东西为什么要带给学生?
(正):这是一篇很好的学习联想的文字,在描述的过程中线索和层次都非常清晰。我能不能尝试把这篇文本这样带给学生:首先,让找出课文中描写听月光曲的感受的句子,用绘画的方式描述自己通过文字阅读产生的画面感(配上文字);然后看看能不能把这样的画面感的顺序打乱,让孩子理解联想的线索?接着用曲线的方式来表达音乐带给人的听觉感受,最后探讨这样的节奏感受是由什么带来的?如果我把重点放到学习“联想”的手法中,这样是不是课堂的质量就会变高?(反):文本本来就不真实,怎么可以做到化腐朽为神奇?
(正):我们无法准确地揣摩编者的意图,但是我们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材有的,你怎么能敢不教?不教的话,万一检测中有,学生就会吃亏。
(反):真正能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是人的能力,连真伪都辨识不清楚,人最基本的思维力就有问题。不好的东西就不应该带给孩子。
……
请问:《月光曲》该不该教?教,该如何教?
附课文原文:
月光曲
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位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过许多著名的乐曲。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到外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路旁一所低矮的房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驻足倾听,琴声忽然停下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真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子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等我多做几双皮鞋,多挣点钱,一定给你买一张票。”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我会弹好这首曲子的。”
贝多芬听到这里,就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屋子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一个小伙子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面目清秀的盲姑娘。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助吗?”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来。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不会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深深地被这穷苦兄妹对生活和音乐的热爱打动了,胸中的感情有如大海的波涛。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屋子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