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体良的思想和贡献
历史解密昆体良对教育贡献 昆体良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昆体良对教育贡献昆体良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导语:昆体良出生于公元35年,是世界上较早对教育进行研究的古代罗马教育家。
他起家于律师,是少数精通雄辩术的学者。
中年时期,他从雄辩术着手,昆体良出生于公元35年,是世界上较早对教育进行研究的古代罗马教育家。
他起家于律师,是少数精通雄辩术的学者。
中年时期,他从雄辩术着手,对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昆体良对教育贡献受众人瞩目,也使他自己名垂教育史。
昆体良在担任教师的同时还兼职律师。
尤其是在他退休之后,昆体良对教育贡献出了莫大的力量。
昆体良总结了自己二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专注于写书。
并且他先后出版著作《雄辩术原理》和《演说术原理》。
两本书都是教育界特别是昆体良自己的教育之精华浓缩,为后来人的教育事业起到了引导和提示的作用。
同时,昆体良还提出了许多教育方面有建树的观点。
他把教育质量的重点定义为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了近乎苛刻的高要求。
作为最早提出反对体罚制度的教育者,昆体良突破世俗的桎梏,为教育界带来了新鲜空气。
昆体良出生于罗马帝国文化最为兴盛的时期,但是当他长大成人作为一个教育者开始工作时,古罗马帝国已经渐显衰落的迹象。
这种衰落不仅表现在帝王的统治和国家的经济上,更是鲜活地表现在文化和教育等方面。
昆体良以其开明睿智的观点,带来新一代的教育者们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时至今日,昆体良提出的某些教育观点,依然为大家所接受。
昆体良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昆体良是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和教育家。
昆体良的父亲是当时很有生活常识分享。
昆体良的教育学著作
昆体良的教育学著作1. 引言昆体良是中国教育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教育学著作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昆体良的教育学著作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旨在探究他的理论观点和对教育实践的贡献。
2. 昆体良的背景昆体良,生于20世纪初,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
他曾在国内外多所知名大学学习和任教,对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昆体良的教育学著作主要涵盖了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方法学等多个领域。
3. 昆体良的教育哲学观点昆体良的教育哲学观点以人本主义为核心,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并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昆体良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思维,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昆体良的教育心理学观点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昆体良提出了自我教育理论,强调学生应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昆体良还提出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5. 昆体良的教育方法学观点昆体良在教育方法学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方法。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学习和掌握知识。
昆体良还倡导多媒体教学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认为这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6. 昆体良的教育实践贡献除了理论研究,昆体良在教育实践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践,推动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昆体良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7. 结论昆体良的教育学著作涵盖了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方法学等多个领域,他的理论观点和教育实践贡献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外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外国教育史读书笔记【篇一:读书笔记:《外国教育史》】读书笔记:《外国教育史》朱天龙苏格拉底,是雅典著名的哲学家。
青年时期,苏格拉底接受过初等教育,精通数学和天文学。
成年期对政治感兴趣。
他在政治上拥护贵族的奴隶主专制,反对奴隶主民主共和制。
苏格拉底的思想代表了传统、保守的雅典奴隶主阶级的思想,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一、“自知其无知”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
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
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
“自知其无知”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即谦虚品质和真诚“无知”的态度问题。
第二、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
二、“德即知识”“德即知识”(virtue is knowledge)的思想,也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他看来,知识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
道德的行为之所以发生,首先是因为行为的发生者具有关于道德的知识。
苏格拉底高度评价“德即知识”在教育上的意义。
在他看来,因为德即知识,而美德的获得与教育有重要的联系。
因此,懂得善的人是通过教育获得的。
苏格拉底这种“美德即知识”的教育观,强调道德中知识的重要性,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但苏格拉底的这种思想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忽视了道德习惯的培养,道德行为是知识和实践培养的结果。
三、苏格拉底法“苏格拉底法”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
苏格拉底运用这种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1、苏格拉底是“回忆说”的创始人,认为一切知识都根植于每个人的灵魂之中,这种知识不是从外灌进去的,它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出来。
昆体良教学法对当代学前教育启示
作者: 谭平[1];刘彬[2]
作者机构: [1]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内江641100;[2]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四川内江641100
出版物刊名: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254-255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B07期
主题词: 昆体良;教学法;学前教育
摘要:昆体良在教育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在教学法上的成就,在此问题上,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天性与教育,反对体罚、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启发诱导、劳逸结合等多种自由法教学原则。
丽我国当代学前教育正面临诸多困境:学前教育体制不健全,办园不规范;教育断层,进退两难;各园重技轻情,急功近利;家长的小成人育子观念等。
从昆体良的这些教学方法中可以汲取出相应的启示,合理引导当代社会、学校、家庭学前教育教学实践走出困境。
简述昆体良关于教师作用及素质的观点
简述昆体良关于教师作用及素质的观点昆体良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管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引领者”。
他对于教师的作用及素质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认为教师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关键环节。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昆体良关于教师作用及素质的观点。
一、教师是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昆体良指出,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教师则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他认为,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优秀的人才又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拥有高素质、高水平、高道德标准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二、教师应具备高度专业素养昆体良认为,一个好老师首先应该具备高度专业素养。
教师应该熟知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掌握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够在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三、教师应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除了专业素养之外,昆体良认为,教师还应该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
这包括对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人类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把握。
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昆体良指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他们要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负责,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要对学生负责,在教育过程中尽最大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用之才。
五、教师应具备高度的创新精神昆体良认为,教育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而教师则是教育创新的主体。
因此,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创新精神。
他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和方法,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六、教师应具备高度的人际交往能力昆体良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应该具备高度的人际交往能力。
昆体良的教育实践
昆体良的教育实践
昆体良是罗马的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有着广泛的影响。
以下是他的一些教育实践:
1.提倡早期教育:昆体良认为,教育应该从幼儿时期开始。
他主张
在幼儿能说话之前,就应该对其进行教育,因为幼儿接受能力有限,每次所教不宜过多,需要循序渐进。
2.重视培养雄辩家:昆体良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雄辩家,他认为雄
辩家应该具备思辨能力、知识广博、谈吐优雅等多方面的素质。
因此,他非常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
3.主张双语言教育:昆体良认为,要成为优秀的雄辩家,必须掌握
两种语言。
因此,他主张在教育中注重拉丁语和希腊语的学习。
4.强调教师的角色:昆体良认为,教师应该是德才兼备的人,他们
应该热爱学生、有耐心、善于提问和引导学生。
他还主张教师应该懂得教学的艺术,能够因材施教。
5.重视实践和比赛:昆体良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比赛。
他主
张让学生多参加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和自信心。
总之,昆体良的教育实践强调早期教育、培养雄辩家、双语言教育、教师的角色以及实践和比赛等方面。
这些实践为罗马雄辩家教育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外学前教育史(完成)
期末作业考核《中外学前教育史》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奥柏林的“编织学校”答:这是法国牧师奥伯林于1776年创设的保育所,在学前教育史上,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
它是以3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的学童为对象,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儿和学童,一周开放两次。
该校有两名教师,一名指导手工技术,另一名指导文化、游戏,还挑选年龄大些的女孩作“助教”。
学习都是游戏性或娱乐性的,在该校教育比保育地位更重要。
奥伯林把该校作为开发他的教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增进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新意义。
2、井深大答:是日本著名实业家及幼儿教育家日本早期发展协会创始人。
1970年出版《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就太迟了》。
他的一些主张与智力开发的主张相呼应在日本幼教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3、“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答:1912年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的重要文章: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4、《母育学校》答:夸美纽斯编写的历史上第一部学前教育专著。
1.《母育学校》一书,是夸美纽斯1628年用捷克文写成的,后于1632年出版。
它曾被译成德文、波兰文、英文、克罗地亚文、俄文、瑞典文和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出版,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
2.夸美纽斯所说的“母育学校”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校,而是“母亲膝前”教育的意思。
因此,《母育学校》一书还专门加有一个说明性的副标题:“论6岁儿以下儿童的教育。
” 3.关于这本书的写作意图,夸美纽斯说:“我们应为作父母与作保姆的人写一部手册,把他们的责任用白纸黑字写出,放在眼前。
这本手册应对儿童应学的各种学科加以简单的描述,应当指出教导每一种学科的最适当的时机和最易灌输它用词与姿态。
5、爱伦·凯答:(EllenKey1849—1926)瑞典杰出的女教育家、作家、妇女运动活动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其父是激进的国会议员。
她自幼生活在富有自由思想的家庭环境中,所受的教育完全是由家庭实施的。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论的发展历史(第一次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论的发展历史(第一次作业)教学论的发展历史专业:学科教学(地理) 姓名:张俊黎学号:10420110001作业要求:勾勒《教学论》的发展历史,要求学生提供了简图,根据自己的有自己的见解。
理解对其修改理解、完善、并充实详细知识,并一、教学论的发展历史简图国外教学理论的发展历史简图发展历史时期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或贡献苏格拉底 1、教师要协助儿童获得知识2、启发式教学---产婆术1、《雄辩术原理》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国外教学额思想昆体良法著作的萌芽期2、教学法:摹仿-理论-练习柏拉图教学的五个阶段首次提出按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分为三亚里斯多德个阶段:训练阶段、情感道德阶段、智育阶段1、如何教语言和科学,不讨论“教什么”拉特克 2、自然教学法3、教学是一种技术1、“适应自然”的原则2、“泛智”理论“”将一切知识教给全人类的艺术“”太阳并不对任何单一的对象、单一的动物或单一的树起作用,而是同时给整个夸美纽斯地球以光和热“3、自然原理---“自然遵循适当的时机“ 教学理论的形成4、直观原理---“直观是一切知识的起点,期通过直观获得知识是巩固的。
“5、活动原理6、兴趣与自发原理7、学制与班级授课洛克 1、“绅士“教育2、德智体的教育容卢梭《爱弥儿》 1、自然教育论“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替代他们的,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2、注重人格的培养3、发现教学论:兴趣、活动、实物裴斯泰洛齐 1、适应自然2、自我发展、直观原理教学的心理化赫尔巴特《普通1、教学任务—“内在自由、完善、善意、教育学》(1896)正义、公平“五种道德观念独立的教学理论2、教学手段:管理、教学、训育的形成 3、教师中心论4、五段教学法:预备、提示、联合、概括、应用5、教育性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大的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第斯多惠《德1、“发展的“教学方法”“不好的教师是国教师的教育指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 南》教学理论的以伦理学、认凯洛夫发展期识论为基础的教1、五段教学法组织教学1-2分钟学论复习旧知识5-10分钟教学目标:知教授新知识15-30分钟识-道德本位巩固新知识10-15分钟教学过程:知布置作业2-5分钟识授受 2、教学原则《教育学》1948教学内容:科直观性、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巩目本位固性、系统性与连贯性,教学的通俗性和接受性赞可夫1、一般发展“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使学生的一般发展”2、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教学要走在儿童发展前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3、教学原则:高难度教学、高速度进行教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教学原则、使包括差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巴班斯基1、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教学最优化要求教授最优化和学习最优化结合起来”2、洛扎若夫“暗示教学”基本步骤:说明内容,朗读,遍播放音乐边朗读,焦色表演,朗读,开展活动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定义: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教给学生经过精心选择的某一学科的基础性和基本性的知识,使学生通过与范例的接触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方法教学上坚持“三个特性、四个统一、五个分析、四个阶段”:三个特性指:基础性、基本性、反理性四个统一指:教学与教育的统一、解决问题的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五个分析指:基本原理的分析、智力作用的分析、未来意义的分析、内容结构的分析、内容特点的分析四个程序指:范例的阐明“个”的阶段、范例的阐明“类”的阶段、范例的掌握“规律”的阶段、范例的获得关于世界关系和经验的阶段以心理学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教学理论基础的教学理论教学目标:预期行为结果教学过程:相倚组织,行为强化教学原则:程序教学小步骤呈现明显的反应及时反馈自定学习步调主要教学方法: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视听教学认知心理学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智力发展教学过程:动机,结构,序列,强化教学内容:学科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发现法加涅的认知性设计教学论结合了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观点教学设计必须为个体而设计设计应该包括短期和长期阶段设计应该实质性的影响个体的发展设计必须建立在人事如何学习的基础上我国教学理论的发展历史简图发展历史时期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孔丘的教育思想战国:儒家的教育思想《礼记?学记》为代表隋唐时期隋唐: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韩愈的教育思想宋明时期宋明:王安石的“尚用教育思想”,朱熹的“小学”和“大学”教育清初时期清初:颜元的“习行”教学法清末时期清末:康有为梁启超的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新学制”产生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教育、教学实验的发展,以黄炎培、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陈鹤琴为代表建国初期建国初期:学习前苏联的教学理论和经验文革后-至今文革后-至今:引进大量国外教学理论,开展大量教学改革。
7外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史自考
具体内容:故事、寓言、诗歌、音乐和体 育锻炼,并强调寓教于乐,处处给儿童以 道德的陶冶。 柏拉图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提出学前公育 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三、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做游戏、讲故事、 唱歌等。 •重视音乐对儿童心灵的陶冶作用。选择欢 快、令人兴奋的歌曲给儿童唱,以培养儿 童积极向上的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 因材施教的思想。教师要仔细观察儿童,了解儿童 的能力和天赋素质,从而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采取 不同的教育方法,长善救失;还要善于使儿童在他 最有才能的方面得到进步,扬长避短。 • 教学要能培养个人的天赋特长,要沿着学生的自然 倾向,最有效地发展他们的能力。儿童的天性应该 受到重视,但是天性缺少的东西也应该得到弥补。
• 7~14岁,是儿童“进入正规的集体教育”阶段。 教育的任务在于使儿童掌握读、写、算的基本 知识与技能,并进行体操训练和音乐教育。 • 14~21岁,这个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 学生的理性灵魂。
二、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增进儿童的健康和体质是学前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 •为了培养健康的下一代,应当实行优生,孕妇应当注 重保健。要求以法律来规定婚配制度,保证在最适宜 于生育的年龄生育下一代。(已婚夫妇学习生育知识; 孕妇注意自己的身体,经常运动但不宜过于劳累,食 物要有营养,保持宁静的情绪。)
• 重视体育。和谐的教育就是“用体操来训练身体,用 音乐来陶冶心灵”。认为体育必须与音乐教育结合。 • 儿童的饮食要适当,生活要有规律,睡眠要充足但 不宜过多。 • 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强调“知”的作用,而且 指出在教育的初期通过行动或实践来培养儿童良好 的习惯尤为重要。 模仿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关于教育的年龄分期思想主要基于灵魂论。 •人的灵魂分为③理性灵魂(灵魂的高级部分,它的功能主 要表现在认识与思维方面)和非理性灵魂,非理性灵魂又 分为①植物灵魂(最先成长,灵魂中最低级的部分,它的功 能主要表现在营养、发育、繁殖、生长等生理部分)和②动物 灵魂(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本能、感觉、情感和欲望等方面)。 •为发展人的灵魂,应当实施与它们相一致的三种教育, 即体育、德育、智育,并根据灵魂成长的次序,依次 实施这三种教育。
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人物故事
中国学前教育发展史人物故事一、中国学前教育(一)陈鹤琴陈鹤琴(1892.3.5-1982.12.30)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
他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
代表作品《家庭教育》、《陈鹤琴全集》、《儿童心理之研究》。
主要教育思想“活教育”的思想体系1、“活教育”的目的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要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服务的精神。
2、“活教育”的课程“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他的“活教育”课程大致有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包括体育、卫生等学科);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常识等学科);儿童自然活动(包括动、植、矿、理化、算术等学科);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图画、工艺等学科;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作、写、说等学科)。
3、“活教育”的方法“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不重视班级授课制,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
“活教育”的教学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是实验观察,第二是阅读参考,第三是发表创作,第四是批评研讨。
(二)陶行知陶行知(1891.10.18,安徽歙县---1946.07.25,上海享年56岁)原名陶文浚,1917年改名知行,1934年又改名行知,笔名有不除庭草斋夫等30余个,中国人民教育家、民主革命家。
代表作品《幼儿教育论文集》、《教学做合一讨论集》、《中国教育改造》、《知行书信》等。
主要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目的是:为大众之解放,为民族之解放,为创造富的社会。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读书笔记(课资材料)
➢ “自然(天性)是学习的原材料…,没有原材料,人工无 所用,即使没有人工,原材料仍有自身的价值,但人工的 成就较之自然(天性)的成就效果更大”
总结:昆体良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的。
应用参考
论教师
➢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应具有全面的素养。 ✓ 首先,教师应该是德才俱优、即言即行之人; ✓ 其次,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应当是公认有学识的人; ✓ 第三,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自己的学生,既爱护备
至,又严格要求。和蔼不等于放纵,严肃不等于冷酷; ✓ 第四,教师既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又应熟练地运用教
昆体良:雄辩家的教育
昆体良(约35 年~95年)是古 代希腊、罗马 教育思想和教 育经验之集大 成者,是古罗 马最有成就的 教育家。
应用参考
目录
生平简介 01
主要著作 02
教育思想 03
评价
04
应用参考
昆体良年表
公元35年(0岁)
出生在西班牙,父亲是雄辩术教师,颇有名声。
公元50年(15岁)
就教于罗马著名文法教师里缪斯·帕利门的门下。
公元94年(59岁)
完成12卷的巨著《雄辩术原理》
公元95年左右(60岁) 去世
应用参考
主要著作:《雄辩术原理》
原始版本
汉译版本
应用参考
英译版本
差异比较
项目
人物著作
西塞罗
昆体良
《论雄辩家》 《雄辩术原理》
主要内容
主要论述雄辩家 还涉及到雄辩家
应具备的素养 的培养过程和方
8学前教育简史 (第八章 古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第三节 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论学前教育 的必要性 与可能性
家庭和环境 在早期教育中
的意义
论学前 道德教育
论学前 双语教育
论学前教育 中的知识学习
论学前教学 原则
论体罚
课后练习
一、填空
二、 选择Leabharlann 三、 简答四、 论述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二、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上,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的“理念论”,承认物质 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理念并不能解释物质世界,事物是理念的摹本。
在社会政治观上,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每个人都 只有在一定的社会中才能生存。
在灵魂论上,亚里士多德接受并发展了古希腊关于灵肉二分的思想,认 为灵魂与肉体就像形式与质料一样不可分割,其中灵魂尤为重要。他进一步把 人的灵魂分为三个部分,即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教育也要从三个 方面进行,即体育、德育和智育,三个方面配合一致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第八章 古代西方学前教育思想
学习目标 1. 掌握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2. 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幼儿教育思想,并能够合理应用; 3. 了解昆体良在幼儿教学法上的贡献,并能分析其现实意义。
第一节 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 生平与著作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是古希腊 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 士多德的老师。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三、 亚里士多德的学前教育思想
婚姻生育、胎教和儿童政策 适应自然和儿童教育的年龄分期
婴幼儿的保育和教养 体育和音乐教育
第三节 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
一、 生平与著述
昆体良:古罗马最有影响的教育家
昆体良:古罗马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何立波【摘要】@@ 在古罗马乃至整个西方教育史上,昆体良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他是在修辞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余年,著有<雄辩术原理>.这部著作反映了罗马帝国的教育实践,也总结了他长期从事修辞学教学的经验,是西方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期刊名称】《世界文化》【年(卷),期】2009(000)005【总页数】3页(P14-15,17)【作者】何立波【作者单位】(Missing)【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教科文艺wu 叱DCUrTrnlP: 人物《丑j 巳灏辫攥糕j箍辫嚣嚣:潍嚣辫黧瀚赣l 粼羹在古罗马乃至整个西方教育史上,昆体良都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物。
他是在修辞学校从事教学工作二十余年,著有(傩辩术原理势。
这部著作反映了罗马帝国的教育实践,也总结了他长期从事修辞学教学的经验,是西方古代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专著。
昆体良也由此成为西方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法专家。
主持罗马修辞学校 20 年昆体良公元 35 年出生于罗马帝国西班牙行省埃布罗河上游加拉古里斯的一个小镇。
少年时代,昆体良进入由著名文法教师里谬斯·帕利门在罗马开办的文法学校,学习拉丁文法、文学和作文等课程。
以后,他曾担任著名律师、雄辩术教师多米提乌斯·阿弗尔的助手。
这个时期的经历,为昆体良一生的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
58年,他离开罗马,回到西班牙,主要从事律师工作,同时讲授雄辩术。
68 年,他随当时的西班牙总督、不久成为罗马元首的伽尔巴重返罗马。
公元 70 年,是昆体良一生教育活动的重要转折点。
这一年,罗马新元首维斯帕芗在罗马历史上首次开办了由国库支付薪金的国立修辞学校,包括一所拉丁语修辞学校和一所希腊语修辞学校。
昆体良受命主持拉丁语修辞学校,从而成为罗马教育史上第一位公职教师,也是罗马第一位由官方授予的教授,直到 90 年退休,前后长达 20 年之久。
在教授雄辩术的同时,他兼操律师业务,这使他有可能以当律师的丰富实践经验充实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简述昆体良的学校教育思想
摘要:昆体良是罗马帝国初期著名的教育家、演说家,他集古希腊、古罗马教育经验之大成,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教学理论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昆体良的阶段教学、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和道德教育等思想,对后世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影响很大,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也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
另外他强调重视德育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的教育理念,为我们今天发展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反对体罚、因材施教“昆体良,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教育家。
其教育思想和实践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他肯定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重视学生记忆里的培养,倡导因材施教等。
其教育思想集中在《雄辩术原理》一书中。
《雄辩术原理》即古希腊、古罗马教育思想和经验之大成,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这是《教育学》书上对于昆体良的全部介绍,虽然只有短短几行字,但是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在教育发展史上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而我则主要对他关于学校教育方面的思想做了一些了解。
关于学校教育,昆体良首先强调学前教育方面,他认为儿童应该及早接受教育。
他在《雄辩术原理》第一卷、第一章开宗明义就提出:“当儿子刚一出生的时候,但愿作父亲的首先对他寄以最大的希望,这样,才会一开始就精心地关怀他的成长”。
接着,他主张:“凡是每个儿童都要学习的东西,就应该早点开始学”。
因为“婴儿时期的所得是青年时期的收获”。
他还告诫人们:“早期年龄阶段的光阴不要浪费”,“7岁以前的收获无论怎样微小,为什么就要轻视它呢?诚然,7岁以前学习的东西无论怎么少,但有了这个基础,到了7岁就可以学些程度更深的东西,否则到了7岁还只能从最简单的东西学起”。
他认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是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而开始的,他公开宣告:“我的计划是引导我的读者从伊呀学语开始,经过初露头角的雄辩家所必需的各个阶段的教育,一直到雄辩术的顶峰”。
昆体良还从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来强调学前教育的必要性。
333外国教育史背诵版
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一)古风时代1.斯巴达教育:只重视军事体育训练,轻视知识学术。
①教育目的:培养武士和绝对服从的公民。
②教育制度:1)7岁以前主要是家庭教育;2)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国家的教育机构即军营接受教育;3)从18岁至20岁,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4)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服兵役;5)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③教育的主要内容:1)忍耐劳苦训练;2)军事体育训练;3)道德教育。
④教育的特征:1)由国家控制2)阶级性;3) 目的是培养战士;4)片面重视道德和军事教育,忽视知识文化的教育;5)教育方法是野蛮训练和鞭笞;6)重视女子教育;2.雅典教育:①教育的目: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②教育特点:1)不完全又国家控制;2)教育具有阶级性;3)教育培养的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4)不但重视体育教育,而且重要文化教育;5)教育方式温和;6)不重视女子教育。
▲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比较(二)古典时代3.“智者”:又称诡辩家,是指一批收费传授辩论术和其他知识,并以此为职业的巡回老师。
智者教育的目的是教人学会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即训练公民和政治家。
①思想特征是: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②代表人物为普罗泰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和“一切都是假的”).普罗狄克斯.安提丰.希比阿斯.克里底亚等。
③贡献:1)云游讲学,推动文化传播;2)确立了教育内容和方式;3)培养政治家为教育目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
4.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
①美德即知识:1)知识、智慧和道德具有内在的联系,人的行为之善恶,主要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关的知识。
2)从“智德统一”的观点出发,苏提出“德行可教”的主张,通过传记知识,发展智慧,就可以培养有完善道德的人。
知识是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3)评价:是近代教育性教学的雏形;打破贵族阶级的道德天赋理论,有进步意义;忽略了道德的其他方面。
《教育理论》知识点梳理
《教育理论》知识点梳理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2.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4)长期性;(5)相对独立性;(6)生产性;(7)民族性。
(永历继长,相对民生)4.教育的基本要素一般认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也有人认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是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
5.教育功能的分类(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3)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6.神话起源说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我国古代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7.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他们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8.心理起源说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9.劳动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是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这种观点主要集中在苏联和我国。
古罗马思想
古罗马教育思想在罗马教育制度发展的同时,罗马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西塞罗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了罗马教育思想所取得的教育成果。
奥古斯丁的教育思想反映了这一时期基督教教育的观点。
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西赛罗(Cicero,前106—前43)是古罗马的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雄辩术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他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论共和国》、《论善与恶的定义》和《论雄辩家》等著作中。
西塞罗认为,全部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政治家,而只有优秀的雄辩家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政治家。
因此,教育的直接目的就在于培养雄辩家。
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Quintinlianus,35-100或40-114),古罗马帝国时期的雄辩家、著名教育家。
主要著作为《雄辩术原理》一书。
它是一部雄辩术的教程,也是一部教育著作。
古罗马的政治思想希腊人发达的文化对古罗马人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罗马人是一个实用的民族,他们在许多方面对希腊文化采取了类似于鲁迅所谓的拿来主义的态度;罗马人的政治视野要远比希腊人宽广。
就文化的影响来说,希腊文化的影响最大,以希腊移民城邦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特别是葡萄、橄榄的种植管理和手工业技术方面直接影响了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方面,罗马人一直都在模仿希腊。
其次,迦太基人的奴隶制农场、造船术航海术等也有不小的影响。
一、波利比阿(208—126B.C.)的政治思想波利比阿是希腊麦加罗城邦人,生活在罗马帝国的扩张期,他亲眼看到罗马在53年间不断扩张,建立起庞大的帝国见到罗马帝国征服过程。
波利比阿认为,“一切事务成败的首要原因是国家制度的形式。
”罗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的混合政体。
而希腊政体大多是单一的,单一政体只能体现单一的原则,只满足特殊阶级的利益,因此有自己的局限性,在实践中注定要退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君主政体——暴君政体——贵族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暴民政体,最后又回到君主政体,循环往复。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外国教育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教育学大将军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题2分,共50分)★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1.古代埃及学校的教育方法十分(C)。
A.生动活泼 B.直观有趣 C.严肃认真 D.简单粗暴2.古代埃及的学校教育除了宫廷学校、职官学校、文士教育之外,还有(A)。
A.寺庙学校 B.教区学校 C.文法学校 D.修辞学校3.在公元前 8 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B)。
A.“拉比” B.“古儒” C.“书吏” D.“校父”★古代希腊的教育1.“三艺”为(B)所创设。
A.柏拉图 B.智者派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2.古代希腊体育的“五项竞技”是赛跑、跳跃、掷铁饼、(C)和角力。
A.游泳 B.射箭 C.标枪 D.击剑3.雅典的初等学校全由(A)办理。
A.家庭 B.企业 C.国家 D.家庭和国家共同4.斯巴达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强调(D)。
A.智育 B.美育 C.劳动教育 D.军事体育5.“知识助产术”是(C)提出来的。
A.智者 B.昆体良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6.苏格拉底法也称为(C)。
A.相互教学法 B.发现法 C.知识助产术 D.雄辩术7.柏拉图在公元前 387 年建立(A)。
A.阿卡德米学园 B.吕克昂学园 C.雅典大学 D.亚历山大大学8.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B)。
A.《理想国》 B.《政治学》 C.《乌托邦》 D.《巨人传》9.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 D ).A.音乐、修辞学、几何学B.文法、辩证法、几何学C.文法、修辞学、天文学D.文法、修辞学、辩证法★古罗马的教育1.《论演说家的培养》是(C)的教育著作。
A.伊拉斯谟 B.斯图谟 C.昆体良 D.西塞罗2.古代罗马帝国时期学校的教学内容日益(B)。
A.联系实际 B.脱离实际 C.丰富多彩 D.适应经济发展3.古代西方第一部专以教育为题材的系统著作是(C)。
A.《理想国》 B.《法律篇》 C.《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 D.《政治学》4.夸美纽斯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而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家(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是古罗马帝国初期(公元1世纪)杰出的雄辩家、教育实践活动家和理论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教育理论的著作,它在着重阐述雄辩家培养的实践与理论问题的同时,对教育与教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其一套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体系。
以下具体论述昆体良的教育思想:昆体良的教学理论对西方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一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作用
(一)教育目的。
与西塞罗一样,昆体良也主张把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作为教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他认为,一个雄辩家既要擅长雄辩,通晓各种有价值的知识,具有较高的才能,同时也应具有崇高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对于雄辩家来说,才能与德行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
在一定意义上,德行比才能更为重要。
这是因为,雄辩术是一门高尚的学问,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正义和德行,指导人们趋善避恶。
雄辩术应当是为真理为正义而战的战士手中的武器,而不应成为强盗手中的工具。
昆体良明确指出:“我所要培养的人是具有天赋才能、在全部自由学科上都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是天神派遣下凡来为世界争光的人,是前无古人的人,是各方面都超群出众、完善无缺的人,是思想和言论都崇高圣洁的人。
”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昆体良也把雄辩家的培养当做教育的基本目的,但是,由于时代条件的变化,他所说的雄辩家与西塞罗所说的雄辩家是有明显不同的。
在西塞罗的思想中,雄辩家实际上就是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
而在昆体良所处的时代,由于实行帝制,通过雄辩成为政治家的可能性已不存在。
昆体良所说的雄辩家一方面是指训练有素的律师,但更主要的是指受过良好教育的、有道德的和善良的人。
(二)教育作用。
昆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天赋,都能敏捷地思考、灵敏地学习。
真正天生愚鲁而不可教的人,是极为罕见的。
另一方面,人生而具有的天赋才能,仅仅是个人发展的一种可能性。
天赋才能的发展有赖于不断的实践,更有赖于良好的教育。
一个天资聪慧的儿童,如果在成年后无所作为,那说明他缺少的并不是禀赋,而是教育。
昆体良虽然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他也认为教育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
他指出,教育的作用应当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教育者应当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差异和年龄差异。
二关于幼儿教育和学校教育。
(一)昆体良非常注意儿童的语言的发展,他认为人的教育应当从摇篮期开始,在婴儿期就要注意语言的纯洁性。
与其相处的人都应有正确的发音;同时还要重视音乐学习,认为它可以培养正确的发音、语言技巧和改进谈吐风格。
昆体良重视榜样的教育作用。
他希望家长和家庭教师最好是知识渊博、品行端正的人。
他说,长辈的愚味无知,完全有可能使儿童也愚味无知。
(二)他还论证了学校教育的优越性。
他认为学习的最好场所是学校。
学校的优点在于它不让儿童们互相孤立隔绝,不让他们发展自命不凡的心理,在学校里教给一个儿童的东西,
其他儿童也能学到,而且大家在一起学习,可以相互激励,促进学习,发展他们的友谊关系,他还强调了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要求发展儿童的兴趣,注意因材施教。
三关于教学理论
(一)教学组织形式。
在世界古代教育史上,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与此不同,昆体良提出了分班教学的设想。
他主张把学生分成班组,在同一时间,由教师对全班组而不是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
他认为实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不但教师一次可以教许多学生、节省时间与精力,而且学生也可以在与其他同学的共同学习和交往中,接受良好榜样的影响,从教师对别人的批评和表扬中,得到警示和鼓励。
这些优越性是个别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在强调集体教学的同时,昆体良注意到因材施教的问题,认为教师在面向班级进行教学的时候,同样要了解学生的能力、个性特点和倾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扬长补短,长善救失。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上,昆体良的一个重要见解是反对体罚。
在古代国家的教育中,体罚是非常普遍的方法。
昆体良主张废除体罚,认为体罚是对儿童的凌辱,会使儿童心情压抑、沮丧和消沉,对儿童的成长产生非常消极的后果。
与此相联系,他强调运用奖励的方法,认为对儿童(尤其是那些脆弱或缺乏自信心的儿童)加以赞扬、给予荣誉,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促进儿童的发展。
昆体良提出了教学应当适度的原则。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在深入观察、了解学生的个性及能力的基础上,节制自己的力量,发展学生的能力。
既要避免要求学生做力不能及的事,又不可让学生放弃力所能及的课业。
教学方法必须适合儿童年龄特点。
昆体良说,不同的年龄,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指定功课,必须与学生的能力相称。
他认为,只有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才能引起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的分量应当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以防止学生的负担过重。
这个原则可视为近代教学量力性原则的萌芽。
昆体良认为教学必须有弛有张,劳逸结合。
昆体良说:“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桩事物,能够继续不停地紧张”,只有给予间歇和休息,才能“维持其紧张的强力于永久”。
学习也是这样,学习是需要轻松的,强制性的长时间学习,必然使精力丧失,学习起来毫无劲头,如果经过休息恢复精力,则必会有更多的精力去学习。
为防止学生因学习负担过重而造成疲劳,昆体良主张学习与休息相间,使学生的精力得以恢复,更愉快地进行学习。
为此,他主张在学习间隙,可让学生进行有节制的游戏活动。
防止学生疲劳的另一方法是更换课业,使不同课程的学习交替进行。
昆作良主张教学应当明白易懂。
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能故弄玄虚,绝不能装腔作势以抬高自己,而应当简洁、明了地讲授知识。
只有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并牢记不忘。
昆体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诱导。
教师应当经常向学生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另一方面,他主张在必要的时候,应当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防止事事依赖别人的坏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学生思想的创造性。
因此,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各种知识,而且还在于养成独立的判断力、创造性以及其他各种能力。
三关于教师
昆体良高度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培养完美的雄辩家,教师是至关重要的。
正因为如此,教师应当具有全面的素质。
首先,教师应当是才德俱优、即言即行的人。
昆体良认为,教师的道德面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自身所具有的高尚品德能防止学生的行为流于放荡;相反,教师的行为失检,就会对学生产生有害的影响。
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必须是道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
其次,教师应当具有广博的知识,应当是公认有学识的人。
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履行教师的职责,培养出完美的雄辩家。
第三,教师应当热爱学生,能够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
昆体良认为,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应当是和蔼的,又是严峻。
但和蔼不等于放纵,严峻并不意味着冷酷。
教师应耐心工作,既不对学生发脾气,也不纵容学生。
第四,教师既应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又要能熟练地运用教学方法。
只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内容,教师才可能有效地教学。
也只有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才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
第五,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才能和倾向,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为此,教师应当经常、深入地观察学生的言语、行为和活动。
昆体良是古罗马时期最为重要的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的教育思想和17世纪夸美纽斯的教育学说,同样受到来自昆体良的有益启示。
直到19世纪,昆体良的思想仍受到广泛的赞誉。
英国著名思想家穆勒(l)认为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一书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因此,昆体良的教育理论不仅对西方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为西方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教育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甚至,他的一些优秀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今的教育,仍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