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探索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潮探索翻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张琳秦琛(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摘要: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枝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在翻译史上揪起了四次翻译高潮。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基本上与翻译史相对应。
五四”运动以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
“五四”之后的翻译是我国翻译史历经的第四个时期.改革开放以后更是掀起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四次高潮。
一.东汉到唐宋的佛经翻译在三国时期,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指出,。
名物不同.传实不易”。
支谦此序,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同时,他提出。
因徇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
他的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我国关于翻译理论的论述从他开始系统化。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琛写的<辩证论》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正式的翻译专论。
他提出。
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的原则,也就是坚持忠实第一和倾向于直译的。
他提出的。
八备”.在我国译论史上最早较全面地论述了翻译者本身的问题。
唐代玄奘是中国最突出的佛经译师之一。
他提出“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原则以及“五不翻”理论.并且在译经中成功地运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由此可见.通过大量的译经实践,我国的译经大师就翻译原则、方法以及翻译者本身提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开启了我国译论的先河。
为我国译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西方耶稣会教士携带西方科学书籍和宗教书籍闯入中国的大门。
从而引发了我国科技翻译的高潮。
中国译者中最出名的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
中国翻译理论的形成阶段与展望
“ 敢 妄增 闻见 , 失 本 真 。 ” 质上 强 调 了对 原 文 的忠 实 性 。 不 致 实 ( ) 片 战 争 以 后 的 西 学翻 译 : 国传 统 翻 译 理 论 的发 三 鸦 中 展期 鸦 片 战 争 后 至 民 国是 中国历 史 上 的第 三次 翻译 高 潮 , 这 次 高 潮 起 源 于 十九 世 纪 中期 的 “ 务 运 动 ” 洋 。此 期 间共 翻 译 出 版 了四 百 六 十八 部 西 方 的 自然 科 学技 术 著 作 。这 些 科 学 技 术 著 作 . 方 面 起 到 了介 绍 西 方 科 学 技 术 的 作 用 , 一 方 面 推 动 一 另 了 中国 在 科学 研 究 与 生 产 实 践 上 实 质性 的起 步 与 进 展 。这 次 翻 译 高 潮 , 期 以 翻 译 “ 船舶 、 枪 炮 ” 技 术 著 作 为 主 , 初 造 造 等 目 的 是 “ 夷 长技 以制 夷 ” 后 期 以翻 译 西方 哲 学 人 文 著 作 为 主 , 师 。 以达 到 富 国强 兵 的 目的 。 这次 翻 译 高潮 影 响 在 政 治 方 面 , 建 封 政 体 解 体 , 国 进 入 民 主 革命 时 期 : 文 学 方 面 , 中 在 以文 言 文 为 主 体 的创 作 语 言 让 位 于 白话 文 .文 学 的体 系 从 原 来 诗 体 文 学
中 国翻 译 理 论 的形 成 阶 段 翻 译 是 一项 与 人 类 文 化 、 想交 流 密 切 相关 的活 动 。 汉 思 从 末 用 文 字记 载 的佛 经 翻 译 开 始 . 国的 翻 译 至 今 已 1 0 多 年 。 我 70 在 这 漫 长 的历 史 进 程 中 , 见 超 卓 的前 辈 翻 译 家 、 论 家 们 孜 识 理 孜 探 索 , 结 出 了我 国独 具 特 色 的 翻译 理论 系统 。 国 翻译 理 总 我 论 的发 展 和形 成 基 本 上 与 翻译 史 相 对应 。 ( ) 汉到 唐 宋 的佛 经 翻 译 : 国传 统 理 论 翻 译 的 形 成 一 东 中 期 佛 教 创 立于 公 元前 六 至 五世 纪 的 古 印度 . 元6 年 流 传 于 公 5 至国。 佛教 徒 为 宣传 其 宗 教教 义 , 然 要输 入 印度 的佛 教 经典 , 必 于 是佛 经 的 翻译 活 动 开始 。我 国 的佛 经 翻译 . 东 汉桓 帝 末 年 从 安 世高 译 经 开始 . 魏 晋南 北 朝 时得 以发 展 . 在 到唐 代 臻 于极 盛 , 北宋 时 式 微 , 以后 则是 尾 声 。我 国译 论 的论 述 一般 都 从 三 国 元 说起 . 有史 记 载 的翻 译 活动 与 宗 教直 接 有关 。发 生 在汉 魏 至唐 宋元 时 期 的佛 经 典 籍 翻译 是 中 国历 史上 的第 一次 翻 译 高潮 。 最 初 阶 段 的佛 经 翻译 活 动 还 只 是 民 间 私 人 事业 ,规 模 不 大 。从 东 晋 到南 北 朝 之 间 , 始 出 现较 大 规 模 的 译 经 组 织 , 开 译 经事 业 蓬 勃 发展 到 了隋 唐 时 期 佛 经 翻 译 主要 由 中 国 高僧 主 持 译 事 , 行 大 规模 的译 经 活 动 。 次 翻译 高 潮 给 中 国 文化 带 进 这 来 了 重 大 影 响 , 举 凡 哲 学 、 画 雕 刻 等 无 不 发 生 深 远 的 影 对 绘 响。 佛经 佛 典 的 翻译 是 中华 文 化史 上 的 盛举 。 过 大 量 的译 经 通 实 践 . 国 的译 经 大 师 总结 出许 多 宝 贵 的翻 译 经 验 . 然 对 于 我 虽 翻 译 理 论 的探 讨 多 停 留在 “ ” 质 ” 上 , 却 是 我 国 翻 译 理 文 “ 之 但 论 的 开 端 , 我 国 翻译 理 论 的 形成 奠 定 了 基础 。 为 ( ) 二 明末 清初 的科技 翻译 : 中国传 统翻译理论 的停 滞期。 佛经 翻 译在 北宋 时 已基本 结束 , 后 由于 国 内局 势 动荡 不 安 , 治 者 此 统 闭 关锁 国 , 翻译活 动几 近停 顿 达六 百年 之久 , 译理 论 基本 是 空 翻 白。 十七世 纪 , 至 明末 清初开 始 了科 技翻译 , 这次 翻译高潮 大体 历 时两 百年 。它的兴 起与欧 洲一批 耶稣 传教 士联 袂来 华不 可分 割 。 这两 百年 间, 中国翻译 史上形成 了继佛 经翻译后 的第 二个高潮 。 这 一 时 期 , 国 翻 译 界 的 代 表 人 物 有 徐 光 启 、 之 藻 等 我 李 人 。 光 启 与意 大 利 人利 玛 窦 合 作 翻译 了欧 几 里 德 的 《 量法 徐 测 议 》 书 。 之藻 是 我 国 明代 著 名 的科 学 家 、 著 家 。 与 利玛 等 李 译 他
从翻译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期看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经》 。译 者 安 世 高 是 安 息 ( 即波斯 ) 人, 东 汉后期桓帝 、 灵 帝 时 期 来 到 中 国 .潜 心 翻 译 佛 教 经 典 。从 公 元 1 4 8年 到公 元 1时 期 的 西 学 翻译 : 中 国 翻 译 事 业 的 发
广 泛 介 绍 西 欧 各 国科 学 、 技术 、 文 史 和哲 学 , 给 落后 的 中 国注
入 新 的活 力 。
界 现在 的直 译 和 意 译 之 争 大 概 就 是 从 这个 时候 开 始 的 。支谶 与 弟 子 支 亮 及 支 亮 的 弟 子 支 谦 三人 号 称 “ 三支” , 是 当时 非 常
0c t . 2 01 6
第 1 3卷 第 l 0期
Vo 1 . 1 3 N o . 1 0
从翻译史上的几个重要时期看中国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李 颖
( 黄 河 科 技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河南 郑 州 4 5 0 0 6 3 ) 摘 要 : 中国 翻译 史 出现 的 几 个 重要 时期 , 见 证 了 中 国翻 译 理 论 与 实践 的 互动 与发 展 。研 究 几 个 时 期 的 翻 译 状
鉴意义。
脉相承 , 为 中 国翻 译 研 究 的 发 展 提供 借 鉴 。
二、 汉 唐 时期 的 佛 经 翻 译 : 中 国传 统 译 论 的 发 端 期
起 始 于 汉 代 到 唐 宋 时 期 的佛 经 翻 译 可 以看 作 是 中 国 翻 译 史 上 的第 一 个 重 要 时期 。有 文 字 可 考 的 汉译 佛 典 应 该 是 安
具 有 一 定 的 参 考 价值 。 彦琮 之后 , 中国 古代 翻译 界 出现 了另 外
中国翻译简史
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中国翻译四个阶段
二、发展期(东晋—隋朝)
• 释道安:《综理众经目录》《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
序》
• 真谛:《无上依经》《十七地论》《摄大乘论》《俱舍
释论》
• 鸠摩罗什:《大品般若经》《法华经》《维摩诘经》、
《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金刚经》
鸠摩罗什(Kumārajīva,344-413)
• 人物介绍:鸠摩罗什,意为童寿。后秦高僧,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大
师之一。原籍天竺,出生于西域龟兹国。自幼习经,学识渊博,秦梵两 娴,颂写自在。曾游遍西域诸国,精通佛经,于弘始三年移居长安译经。 一生译佛经74部,384卷。
• 代表译作:《大品般若经》、《法华经》《金刚经》《维摩诘》 • 特点:
• ①、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曲从方言,趣不乖本”,即将佛经以 曲折的方式用汉语表达,但不违背愿意,达到辞旨婉约,自然流畅,声 韵俱佳的效果。 “天竺国俗,甚重文藻,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凡觐必有赞得见佛之 仪,以歌叹为尊。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 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
经》
• 特点:
• ①、译文为了力求保全原文的面目,往往辞质多胡音,即 多用音译。
• ②、其译经思想是“凡所出经,类多深玄,贵尚实中,不 存文饰”,“审得本旨,了不加饰”。他一贯主张译经必 须“弃文存质”,即不重文词,但存本意。
支娄迦谶(Lokaksema,东汉)
• 影响:
• 支娄迦谶译出的《首楞严三昧经》说:“佛告坚意,有三昧名首楞 严,若有菩萨得三昧,如汝所问,皆能出现于般涅槃而不永灭,示诸 形色而不坏色相,遍游一切诸佛国土而于国土无所分别。”这种用大 神通游戏世间的思想,在中国这个盛行神仙不老方术的社会是深受欢 迎的。此经自支娄迦谶译出至于姚秦,二百余年中,先后竟有7个译 本,支娄迦谶的首译之功是不可抹煞的。
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
略谈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作者:杨可伊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31期摘 ; ;要:中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四个时期中国译学代表人物和主要译学思想,肯定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历史民族特色和历史发展脉络,从翻译基本理论研究和革新本体观念方向展望了当代中国译论发展方向。
在多元互补基础上,用现代理论话语阐释传统译论思想,在一体三环基础上,使翻译研究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为新时期翻译理论拓展译学资源和理论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国翻译理论 ; ;四个时期 ; ;发展一、引言我国译学理论的发展大致与翻译史相对应。
翻译史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一是从佛经翻译到明清科技宗教翻译的古代时期。
二是晚清明初的译论。
三是民国时期。
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翻译是语言文字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语言文字最能体现民族特色。
翻译理论的发展,不能抹去民族的特色,也不能割断历史的脉络,深化理论的发展,需要横向的引进,也需要纵向的继承。
二、中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四个时期(一)古代译论时期延续了长达千年之久的佛经翻译活动为古代译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理论。
三国时期支谦所著《法句经序》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当令易晓,勿失厥易。
”他首次提出译事不易,也反映了早期质派的译学观点。
东晋时期的道安提出“五失本,三不易”,指出翻译佛经有五种情况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种情况决定了翻译之不易。
后秦僧人鸠摩罗什最先提出如何表现原文文体与语趣的问题。
东晋高僧慧远提出“厥中”的翻译见解,即介于文质之间的一种适中方法。
隋代名僧彦琮所著《辨证论》是今存我國历史上第一部正式翻译论著。
其中最著名的是关于“八备说”的论述,即作为一名合格的佛经翻译者应该具备八条。
唐代名僧玄奘提出“五不翻”,音译即不翻之翻,他具体提出了五种不翻的情况。
宋初高僧赞宁总结了译字译音,胡语梵言,重译直译,粗言细语,华言雅俗,直语密语“六例”。
既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翻译掀起了第二次翻译高潮,其中传教士罗明坚口授,华人笔录的《天学圣录》是传教士在华译著的第一本书。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
摘要:我国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与之伴生的是翻译理论的同步发展。
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是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
我国的翻译理论是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的。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翻译史
翻译的发展史,本质上其实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政治、文化、商贸相互交流融合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可以上溯至公元67 年,传至我国的佛经由于语言不通而出现了经文的讲解、翻译。
由此至今的近二千年间,翻译也随着对外交流、对外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从四次影响较为深远的高峰期来对我国翻译理论发展史进行探讨。
一、第一次高峰期———唐宋及以前的佛经翻译
从东汉明帝派使者从天竺邀请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朝开始,我国的佛经翻译先后在东汉、东晋、南北朝、唐朝、北宋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历时一千多年,译经1 690 多部、6 420 余卷,形成了我国外来文化的巨大宝藏。
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这一时期可以归结为直译到意译的过程。
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开始,佛经翻译从零散翻译进入了大规模翻译时期。
安息人安世高及来自西域大月氏的支娄迦谶都是我国最。
中国翻译理论综述
中国翻译理论综述摘要:本文试图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及在这四次高潮中的一些代表性人物,来对中国翻译理论进行综述。
通过对这些理论的了解,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翻译理论的了解,同时也对译者从事翻译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对中国翻译史的回顾,尤其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的回顾,研究翻译理论的发展,促进翻译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发展;提高一、概述中国翻译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翻译活动能追溯到夏,商两代,周朝已设译官。
最早的翻译多以口译为主,主要是实践活动,没有达到理论层面。
在中国的几次翻译高潮中,涌现许多优秀的翻译家,尽管没有理论专著来记录他们的理论,但这些理论源于中国本土文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及历史的影响,具有中国特色。
它们不断发展、进步并日益完善,最终将形成中国特色的译论体系。
下面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
二、中国翻译理论的四次翻译高潮1.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第一次翻译高潮主要是佛经的翻译,起初就存在着“文、质”之争,并向“直译”和“意译”转化,不管是“文、质”还是“直译、意译”都是译者对翻译的探索。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这“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坚持忠实,并倾向直译。
东晋释道安提出著名的“五失本,三不易”,坚持直译的态度。
唐代玄奘,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者,他的“五不翻”原则使音译也成为一种翻译手段。
同时玄奘在译经中运用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得佛经翻译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2.第二次翻译高潮:明清两代在这次翻译高潮中主要有三位翻译家: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
他们主要的译著是西方科技类著作。
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开创了引进外国先进科技的先河。
中国翻译史的四次高潮与社会文化
中 国 翻 译 史 的 四 次 高 潮 与 社 会 文 化
罗飞
( 安 外 国语 大 学 , 西 西 安 70 6 ) 西 陕 10 1
摘 要 : 译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现 象 ,它 的 出现 和 发展 与 特 定 的 社 翻 会 文化 息 息 相 关 。 本 文在 总 结 几 次翻 译 高潮 的基 础 上 , 述 了翻 论
的。
这样 的划分 有利 于分析 翻译与社 会文 化之 间的相互 作用 。
四次翻译 高潮 使得 翻译不再 是“ 辫” “ 婆” 摆脱 了翻译 只 小 或 媒 , 是一种交流工具 的浅显认识 。接下来 , 重分析这一次次的高潮 着 对于社会 文化 的发展与变迁有着怎样 的影 响, 以及 每一 次翻译 高
需要 条件 , 展 需 要 社会 土 壤 ; 过 来 , 发 反 翻译 事 业 的发 展 也 滋 养 了
翻译 作 为 人 类 的 一 种 交 流 活 动 有 着 悠 久 的 历 史 。纵 观 中 国
几 千年 的翻译史 , 人们 的认 知水平 、 社会 文化发展 状况 以及 其他 种种 因素的发展变化 , 不 同程度 上推 动着 翻译 这项 活动 的发 在
后 日益 形 成 鲜 明的 对 比 , 是 科 技 翻 译 出现 的 历 史 要 求 。 这
经过 了上千 年 , 人们 对翻译有 了正确 的认识 , 那么在不 断修
正 对 翻 译 的认 识 当 中 , 译 作 为 一 项 跨 文 化 活 动 又 经 历 了哪 些 起 翻 伏 ?以 及 这些 起 伏 又是 如何 产 生 以及 对 当 时 的 社 会 又 有 怎 样 的 影响?
潮 又 对某 个 特 定 时 期 的社 会 文 化 发 挥 着 怎 样 的作 用 。
探寻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发展历程
代 翻译理 论 的发展 与完 善尽 绵 薄之力 。我们不 仅需
要 引进 和借鉴 外 国翻译 理论 的成果 ,也 需要继 承和
发扬 中国传统 翻译 理论 这一 宝贵 的文化 财富 ,取其 精华 、古 为今用 。
一
、
东汉到 宋 的佛经 翻 译—— 中国传统 理论 翻
译 的 形 成 期
在我 国 ,虽然译 事记 载极 早 ,但很 可惜 ,在 先
得 以繁荣 , 翻译 理论 倍 出 , 以严复 的 “ 尤 信达 雅”为
最著 名 ,该 时期是 中国传统 翻译 理论 的发 展期 。第
四次 是五 四新 文化 运动 到解 放后 的 翻译 高 潮 ,是 中 国传 统翻译理 论 的鼎盛 期 。在 翻译实 践活 动 中翻译
大家不 断涌现 ,他们 纷 纷著 书立 论 ,我 国传统 翻译
翻 译 家 和 翻译 理 论 。我 国传 统 翻 译 理 论 体 系 从 最 初 道安 的 “ 本 ” 案 、玄 奘 的 “ 不 翻 ” 五 、严 复的 “ 达 雅 ”到后 来傅 雷 的 “ 似 ” 信 神 、
钱钟书的 “ 境” 化 ,经 历 了一 个 不 断 发 展 、 深化 的历 程 。 关 键 词 :传 统 翻 译 理 论 ;翻 译 高 潮 ;理 论 史 中 圈 分 类号 :H0 9 5 文 献 标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7 — 9 4 (0 9 3 0 2 4 6 2 0 8 2 0 )0 —0 6 一O
经 师大 都来 自印度 ,精 通梵 文 ,兼解 汉文 。到 了隋 唐 时期 佛经 翻译 主要 由中国高 僧主持 译事 ,代 表是 玄 奘 、义净 ,他们 不但 精通 华 文 、梵 文 ,佛学 造诣 更 是博 大精深 , 以朝廷 力量 设 置组织 完备 的译 场 , 且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影响[论文]
从中国翻译史上四次高潮谈翻译对文化的影响摘要: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自然离不开翻译。
在中国翻译发展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且每一次翻译高潮均有其特点,都或多或少对当时乃至以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影响。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文化在中国悠久的翻译发展历史上共出现过四次高潮: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现代翻译。
1. 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期间的佛经翻译我国佛经翻译的历史最迟从东汉桓帝时安世高译经开始,南北朝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代达到鼎盛。
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指出,“名物不同,传实不易”,首次在中国译论史上提出译事之不易。
东晋·前秦时,道安提出了有名的“五失本,三不译”,意思是说,“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由此我国的译论论述呈现出了系统化的特征。
唐代玄奘结合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五不翻”的翻译原则并在翻译中使用了补充法、省略法、变位法、分合法、译名假借法、代词还原法等翻译技巧。
佛经翻译将佛教引入中国,丰富了人民大众的宗教信仰,也为中国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时,佛经翻译活动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佛教经典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明末清初我国翻译史上出现了第二次高潮。
此次翻译高潮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被人誉为“中国圣教三柱石”,但他们的主要作品却是介绍西方科学技术的。
1606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开启了我国翻译史上的第二次高潮,之后还提出了“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的见解。
李之藻将自己的翻译称为“创译”,在自己的论述中还坚持“辞能达意”的原则。
杨廷筠论述了翻译之难,尤其是哲理类科学著作,并意识到培养翻译工作者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从翻译高潮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变化与发展
从翻译高潮看中国翻译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张亚敏,任培红(河南科技大学,河南洛阳471000)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变成另一种语言的行为,属于文化活动的范畴。
该文主要讲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翻译的定义,第二部分是四次翻译高潮的过程,第三部分是翻译理论发展的体悟,以此来探究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最终实现翻译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变化与发展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39(2016)15-0143-021翻译的定义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文学运动,思想运动,更是一种知识技能、一项职业选择,而且与当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马祖毅2004:2-3)。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在中国翻译历史悠久,翻译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出现了不少佳品。
在我国,翻译活动是从夏、商两代开始的。
早期的翻译活动是没有文字记录的,基本上是口译,活动的目的性很强,因而理论的高度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追溯历史,一共有四次大规模的翻译高潮,在这些高潮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翻译家,受历史条件限制,当时没有总结出系统的、连贯的记录阐述他们的理论,也没有构成统一体系,但是这些翻译大家的理论都是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受到了一定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的风格特色十分鲜明。
在后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这些理论不断地深化、发展,实现了翻译风格突出、独具特色。
因此如果想要进一步地探究中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轨迹,就必须走进历史、总结经验。
本文是从中国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进行探讨。
2四次翻译高潮的过程2.1第一次翻译高潮:从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开始于东汉末年,在魏晋南北朝有了质的变化,唐代时达到极盛,北宋时期慢慢衰减,元代以后趋于没落。
翻译佛经的队伍,是由两队人马组成。
一队是从西方来中国传教的僧侣。
据历史统计,从东汉到南宋约三百年间,来中国进行佛教传教活动的就有六十多人,另一队是去西方求经的中国僧侣,他们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定居国外不归,真正回国进行翻译的人员只有四分之一。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张景丰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
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
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
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他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
道宣在《续高僧传》中对玄奘及其前辈的佛经翻译作了比较,他说:“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
然后笔人观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
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
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不难看出,玄奘在翻译上已达到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
中国翻译理论简介
中国翻译理论简介中国翻译理论,从时间上看,可以分为传统、现代和当代三个时期。
在中国,传同的翻译理论是指不以西方“现代语言学”为方法论的翻译理论研究,其具体又可以分为“发生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转型期”等。
这四个时期分别见证了中国的几大翻译高潮,即东汉至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及清末明初的西学翻译及“五四”新文学翻译。
一、发生期:所谓中国翻译理论的“发生期”是指传统译论从无到有的时期,它以支谦224年的《法句经序》为肇始,而以988年的《宋高僧传.译经篇》为结束。
发生期的翻译理论建立在佛经翻译的基础上,它对于哲学、综教、文学、音乐和舞蹈都有很大影响。
发生期重要的翻译理论有如支谦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玄奘的“五不翻”、颜宗的“八备说”、鸠摩罗什的“意译”主张等。
二、发展期:发展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
这一时间中,译论家开始思考翻译的社会功能,其分别以1604年徐光启对译书目的的论述,及1894年马建忠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为起止时间。
这一时期翻译的多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书籍,借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发展期的一大典型特征便是中外翻译家的合作,期间所涌现的外籍翻译家有庞迪我、高一志、罗雅各和艾儒略等。
三、成熟期:成熟期是指传统翻译理论的完善时期,具体表现在:翻译思想日蓁充实完善,表达方法日益精密得当。
成熟期所对应的乃是西学翻译与“五四”新文学翻译,以1898年严复的《天演论》为标志,其代表性的译论有如严复的“信达雅”、林纾的谈译书之难、金岳霖的“译意”与“译味”、郑振铎的“文学可译”、矛盾的“文学翻译创造论”、鲁迅的“信译”、傅雷的“神似”与钱钟书的“化境”等。
成熟期的翻译理论研究有几个特点:翻译理论倾向的文学性质、团体论争的精彩纷呈,如严复与梁启超等关于翻译的文体、语言的论争;胡适、刘办农等对于严复、林纾的批评等、大量大翻译家及文学家的出现,如严复、矛盾、鲁迅、朱生毫等。
翻译的历史性
翻译的历史性从回顾中西方翻译高潮来认识翻译的历史价值【关键词】翻译历史价值尤金·奈达曾指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话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笔者认为,翻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人类社会活动。
它是一种跨文化间的交流活动。
季羡林先生在谈到翻译作用时,曾进行过如下阐述:“英国的汤因比说没有任何文明史能永存的。
我本人把文化(文明)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
”(季羡林,许钧,1998:210)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并肯定翻译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翻译价值观。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翻译的历史价值观进行探讨。
一、中国的四次翻译高潮在研究翻译的历史价值之前,首先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四次翻译高潮。
第一次翻译高潮是东汉至唐宋时期的佛经翻译。
到西汉末年与东汉初年,中国封建制度的不断发展,赋税徭役加重,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
这时佛教所宣扬的“普渡众生”,“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即满足了当时统治阶级想利用佛教麻醉、迷惑老百姓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也满足了老百姓想借助宗教得到精神慰藉的心理需求。
“在这样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自然受到欢迎,佛经的翻译也因此受到广泛重视。
”(谭载喜,2000)因此佛经的翻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掀起了中国翻译的首次高潮。
第二次翻译高潮是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明末清初时期,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
翻译科技著作成为当时一大热潮。
而翻译的科技作品使得一批文人志士意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开阔了视野,打破了思想上的禁锢,从而不断推进了科技在当时落后的中国的发展。
但当时的科技翻译高潮好景不长。
这是因为中国的闭关锁国,最终导致鸦片战争中的惨败。
这又促使中国人看到了,封闭自守是没有希望的,只有打开国门,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才是唯一的出路。
这就为第三次翻译高潮做了铺垫。
浅谈中西翻译是发展史及比较
浅谈中西翻译是发展史及比较浅谈中西翻译发展史及比较翻译,一种表达方式的转换过程。
无论中西都已有悠久历史。
在中国古代,翻译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有反舌、舌人、象胥等之说。
翻译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在这数千年的历史中涌现难以计数的翻译家,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在中国翻译史上曾出现过5次高潮。
而在西方翻译史上,翻译可分为六个高潮。
在中国第一次高潮约在公元25年东汉到北宋时期的佛经翻译,佛经翻译传入中国是从东汉桓帝年间安世高开始的,之后在中国又出现不同的很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如支谦、鸠摩罗什、玄奘等。
这些代表人物对那时的翻译界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与西方翻译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约公元前3世纪,主要以翻译圣经为主。
这些可能是因为区域、文化而致。
其次中国的翻译第二次高潮是明末清初的西方的自然科学著作的翻译。
其中主要以徐光启、李之藻等为代表人物,此期间除徐、李二人在翻译西方科技类著作上影响很大外。
一些外国传教士如,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在翻译引进西学以及将中国文化介绍到国外都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次则是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翻译活动,特别是甲午战争后的西学翻译。
在甲午战争之后,一部分满汉统治者和染有资本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要求联合起来抵御外海,变法自强。
在此期间翻译受到很大重视,尤以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主要代表。
其中严复提出的翻译理论:信、达、雅,影响至今。
第四次是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的翻译活动。
也是翻译事业空前发展和波澜壮阔的时期。
五四运动开始了用白话文翻译的时代,其范围急剧扩大,有科技著作扩展到哲学、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由小说扩展到诗歌、剧本、文艺理论的翻译,翻译作品开始为普通人接受。
第五次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翻译活动。
此期间,翻译理论在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被完善,上面已经提及到西方翻译史的第一次高潮,下面我们就了解下西方的其他几次翻译高潮。
第二次高潮出现在公元4世纪至6世纪之间。
它与基督教的发展密切相关。
其中以将希伯来语和希腊语的《圣经》译为拉丁语。
四次翻译高潮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葛薇(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1)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rTranslation ClimaxesGe Wei(Air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cience,Xi’an, Shaanxi 710051)摘要:我国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与之伴生的是翻译理论的同步发展。
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是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
我国的翻译理论是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翻译史Abstract: There are four translation climaxes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are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y.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developed from word-to-word translation to free translation, and then to creative translation by which the translator would combine with a variety of transl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Keywords: translation climax, translation theory, translation history收稿日期:2012-03-10作者简介:葛薇(1982-),女,陕西户县人,英语语言文学教研室,助教,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百科知识—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1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2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3“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4中国历史上第四次翻译高潮(五四以后---当代)古代佛经翻译(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起步或草创阶段)主要是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翻译主要靠直译,甚至是“死译”、“硬译”,采取口授形式,因此可信度不高。
代表人物支谦支谦,三国时佛经翻译家,又名支越,字恭明。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约三十年间,译出佛经《大明度无极经》、《大阿弥陀经》等八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创作了《赞菩萨连句梵呗》三契,其翻译以大乘“般若性空”为重点,为安世高、支谶以后译经大师。
支谦自译的经也偶尔加以自注,像《大明度无极经》首卷,就是一例。
这种作法足以济翻译之穷,而使原本的意义洞然明白。
特点1主要力量:外籍僧人和华籍胡裔僧人2翻译全凭口授3大多才有直译法5佛经内容经常采用中国本土道家思想古代佛经翻译第二阶段从东晋到隋末(发展期)释道安总结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规律;释道安,南北朝时高僧,翻译家。
本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
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佛教学说,整理了新译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释迦牟尼)为姓。
主要监督翻译了《四阿含》等。
主张直译,不增不减,只做词序调整。
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彦琮在其论着《辩正论》中提出了翻译要例“十条和对译者的要求“八备””彦琮(557—610年),俗姓李,邢台隆尧县双碑人,隋代著名高僧,他精通梵文,也是我国佛教史上屈指可数的佛经翻译家和佛教著作家。
《辩正论》里翻译要例八备十条:就是对做翻译人的具体要求和翻译要求。
鸠摩罗什开始提倡意译;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 )(公元344 ~ 413 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
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
中国翻译理论史
中国翻译(理论)史概论1.翻译的二字由来:据文字记载,早在周代就有了翻译活动,从事翻译的人员被成为“象胥”/ “象寄”。
从汉代起,“译”逐渐成为了总称。
从东汉起,“翻”字也开始使用。
在南北朝时期,佛经译著中已开始使用“翻译”二字。
2.中国翻译史上重要的四个次时期:1). 西汉至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2). 明末清初的自然科学翻译3). 近代的社会科学和文学翻译(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4).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佛经翻译“西汉哀帝刘欣时期的《浮屠经》当为我国最早的佛经译本。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大举兴佛,开启了佛教发展的新高峰,佛经翻译也走入高峰期。
唐朝以后,佛教活动逐渐走向平淡,以潜在方式成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佛经翻译日趋衰落。
北宋译经尚有余响,南宋已将近销声匿迹了。
佛经翻译名家及名论:支谦(三国): 在《法句经序》提出了“文”与“质”两种对立的翻译观,即翻译的文质之争。
支谦在理论上提倡“文质并举”,而在实践操作中却遵循“因寻本质,不加文饰”。
为早期的直译说。
道安(东晋): 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主张直译要求“案本而传”,是直译理论的代表。
鸠摩罗什(东晋): 主张“意译”。
追求译作有“天然西域之语趣”玄奘: (唐朝):“即需求真,又需喻俗”。
相当于今天的“忠实,通顺”明末清初的自然科学翻译:西方的传教士,翻译了一些天文、数学、机械等自然科学著作,使中国人首次接触到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这一时期翻译活动的代表作首推中外合作翻译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
前六卷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
据不完全统计,耶稣会传教士在华200年间,共翻译西书437种,其中宗教书籍251种,自然科学书籍131种,人文科学55种。
:代表人物:利玛窦(?-1610)意大利传教士,学习过汉语,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他外表儒雅,会说中国话,熟知“四书”、“五经”,1583年来中国后,很快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打开了新的局面。
中国翻译简史
所遵循的也是"与其伤雅,毋宁失真",因而译文不但艰深 难懂,又不忠实于原文,类似改编。有人说严复用一个" 雅"字打消了"信"和"达",这个批评不是没有根据的。不过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严复重视译文文字润饰这一点却是值
得我们注意的。
四、五四时期
"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以前的最显 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 阶级学术名著和文学作品。"五四"以后,我国翻译事业开 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 产阶级文学作品。《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 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 化。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东西方各国优秀文学作品,特 别是俄国和苏联的作品,开始由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卓越的 先驱者鲁迅、瞿秋白等前辈介绍进来。鲁迅是翻译工作上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他和瞿秋白两人关于翻译问题 的通讯,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应遵循的基本翻译原则。他译 过许多俄国和苏联的优秀文学作品,如《毁灭》、《死魂 灵》等。他和瞿秋白通过翻译实践,总结了许多宝贵的经 验。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翻译,
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持 着原文的风资。"鲁迅竭力反对当时那种"牛头不 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他针对有人 所谓"与其顺而不信"而提出了"宁信而不顺"这一原 则。当然,鲁迅这条原则有"矫枉必须过正"的意 味,但与借此作挡箭牌的"硬译"、"死译"实无共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国四次翻译高峰期看翻译理论的发展葛薇(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1)摘要:我国翻译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四次翻译高潮,与之伴生的是翻译理论的同步发展。
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是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
我国的翻译理论是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
关键词:翻译高潮;翻译理论;翻译史收稿日期:2012-03-10作者简介:葛薇(1982-),女,陕西户县人,英语语言文学教研室,助教,硕士,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翻译的发展史,本质上其实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政治、文化、商贸相互交流融合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可以上溯至公元67年,传至我国的佛经由于语言不通而出现了经文的讲解、翻译。
由此至今的近2000年间,翻译也随着对外交流、对外开放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
下面就让我们从四次影响较为深远的高峰期来对我国翻译理论发展史进行探讨。
第一次高峰期——唐宋及以前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明帝派使者从天竺邀请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朝开始,我国的佛经翻译先后在东汉、东晋、南北朝、唐朝、北宋掀起了不小的热潮,历时1000多年,译经1690多部、6420余卷,形成了我国外来文化的巨大宝藏。
在我国佛经翻译史上,这一时期可以归结为直译到意译的过程。
从东汉恒帝建和二年开始,佛经翻译从零散翻译进入了大规模翻译时期。
安息人安世高及来自西域大月氏的支娄迦谶都是我国最早的佛经翻译家。
尽管他们所译的经书很少是全译本,翻译中问题也很多,但加速了佛教在社会普通群体中的传播。
后人对安世高的译文的评价是“贵本不饰”,对支娄迦谶译文的评价是“审得本质,了不加饰”,表明他们的翻译提倡保持文学原意,属于初期的直译行为。
在前秦王朝的官方支持下,僧人道安主持了我国最早的大型佛经译场,他提出翻译佛经时要竭力符合原文原意,“惟惧失实”,对直译的要求更加明确。
由于这几个人的观点比较近似,后代的翻译家对他们的翻译原则给出了“重质朴,轻文饰”总结。
南北朝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译经僧人鸠摩罗什,他一生译经74部、384卷,最早提出了如何表现原文的文体和语趣的重要问题,对翻译文学影响甚大。
现代语言学家陈寅恪认为鸠摩罗什的译经艺术有三个特点,“一为删去原文繁重,二为不拘原文体制,三为变易原文”。
唐代僧人玄奘开创了中国译经史上的新风格、新局面。
他不仅留下了众多优秀的佛经翻译作品,同时还把老子的部分作品翻译成梵文,成为把汉文学推向国际的第一人。
他的翻译原则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也就是说翻译时,既要力求忠实于原文,又要使译文通顺,使读者易于理解。
这一原则直至今日仍有深刻地指导意义。
第二次高峰期——明末清初的东西互译在这一历史时期,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王徵等人用西方科技著作的汉译与中国古代典籍的西译,无形之中推动了我国翻译历史上第二次高峰期的形成。
这一阶段西方译作中最具盛名的,是明末翻译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1606年合译的《几何原本》。
梁启超对此书之译,评价极高,称之为“字字精金美玉,为千古不朽之作”。
徐光启本人在《几何原本杂议》中,也反复强调“此书为用至广,在此时尤所急需”。
后来,他又根据利玛窦口述翻译了《测量法义》,与西方教士熊三拔合译了《泰西水法》。
由此可见,他的翻译思想有两大特点:一是求知,求真理,“裨益当世”;二是抓重点,抓“急需”。
1631年,在《历书总目表》中,他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他的翻译思想:“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先须翻译”,即只有通过翻译才能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新知识、新文化,只有掌握了新的知识,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进步。
这一时期的科学翻译活动启动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第二次大接触。
这一期间翻译的西方几何、测量、算学、农业、水利、机械及哲学等有关书籍,使得这些知识在民间得以及时传播,为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萌芽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第三次高峰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后的西学翻译作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在我国翻译史的第三次高峰期中起着分水岭的作用。
此前属于我国翻译理论自成体系的开创时期,林纾、马建忠、严复等翻译家贡献巨大。
林纾主张译者应该在翻译中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上的相互交流,唯有如此,才能在翻译中注入译者的主观感情,更好地翻译出外国文学的韵味。
他先后独立翻译或与人合译了包括《巴黎茶花女遗事》、《伊索寓言》、《黑奴吁天录》、《鲁滨孙飘流记》等170多部外国文学作品,使当时尚在闭关锁国的国人对世界文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既向“五四”运动输送了丰富营养,也为中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善译”是马建忠的翻译思想,他认为“必先将所译者与所以译者两国之文字,深嗜笃好,字栉句比,以考彼此文字孳生之源,同异之故。
所有当相之实义,委曲推究,务审其声音之高下,析其字句之繁简,尽其文体之变态,及其义理精深奥折之所由然”。
这段文字涉及了文法学、风格学、修辞学的表述,把翻译文学带入了一般性文化研究的范畴。
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严复,被誉为系统介绍西方思想、文化、制度的第一人,他提出的“信、达、雅”三字理论,历时百年,仍为众多学者所推崇,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五四运动至建国前时期,我国的翻译活动为马列主义和世界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该时期译作的典型特征是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从而使东西方各国的优秀文学作品拥有了更多的读者。
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扩大到了语言学、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的范畴,为我国翻译理论的系统化和科学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又先后涌现出了茅盾、林语堂、傅雷、金岳霖、钱钟书、陈西滢等一批声名显赫的翻译家。
在《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一文中,茅盾非常明确地指出,“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艺术色就是该作品的神韵……如果能不失这些特别的艺术色,便转译亦是可贵;如果失了,便从原文直接译出也没有什么可贵”。
这是我国翻译理论历史上最早强调“神韵”观点的表述。
傅雷翻译的作品强调“神似”,即“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认为“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要求“译文必须为纯粹的中文,无生硬拗口的毛病”。
陈西滢则从美学的观点,提出了翻译提倡的三种最高境界:“形似”、“意似”和“神似”,应该说,这在我国的翻译理论历史上,是具有一定的创见性的。
这一时期译坛上涌现出的大量优秀的译者为我国译学理论的长足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四次高峰期——改革开放以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文学、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翻译佳作络绎不绝,无论是在规模、品质、数量、贡献方面,都当之无愧的树起了第四次翻译高峰的大旗。
随着翻译实践的丰富,我国翻译理论研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以黄龙的《翻译学》一书出版为标志,我国翻译理论的发展进入了百家争鸣、蓬勃推进的壮丽时期。
作为大陆唯一标明“翻译学”的专门著作,黄龙在《翻译学》中系统地提出了三位一体观、知行统一观、唯物辩证观等一系列客观而又独到的见解,为当代翻译理论的原则、对象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范畴。
许渊冲在诗词翻译方面提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对诗歌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名翻译家刘宓庆出版著作十余部,基本上囊括了中国现当代翻译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
与此同时,张今、方梦之、刘重德、金堤等人也先后编著了《文学翻译原理》、《科技英语实用文体》、《文学翻译十讲》、《等效翻译探索》等,对科技、新闻、社科、公文和应用文等翻译的特点与技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涉及翻译的方方面面。
这个时期的翻译事业和译学研究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翻译工作者队伍空前壮大,涌现了一批新的译学研究者,国外新的翻译理论也纷纷介绍进来,为我国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从以上对我国翻译史上的四次高峰期的浅略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翻译理论发展的大致轨迹:由“质”而“信”再到“化”,也就是说,从单纯模仿原文句法的直译到允许句法自由的意译再到饱含创造神韵、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的多种翻译手法相结合,我国的翻译理论正在不断深化中加快发展,在传统理论基础上不断更新与提高。
在“地球村”的今天,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正在趋于密切,中国必须了解全球,更多更广泛地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同时也渴望着被全球了解和认可,让自身优秀的理论为世界各国广泛接受。
在此过程中,翻译的实用性愈发凸显出来。
只有深入研究中国翻译发展历史,系统掌握翻译理论,才能不断地提高翻译的能力与水平,更好地开展翻译工作,这才是谋求更大的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2]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8.[3]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4]杨自俭.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5]杜承南,文军.中国当代翻译百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ur Translation ClimaxesGe Wei(Air Force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College of Science,Xi’an 710051,China) Abstract:There are four translation climaxes in Chinese history,which are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theory.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developed from word-to-word translation to free translation,and then to creative translation by which the translator would combine with a variety of transl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theories.Key words:translation climax;translation theory;translation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