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新模版

合集下载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最新整理)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最新整理)

序号
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和要求
技能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铁路运输概论
了解铁路运输分类
2
铁路货物运输基 熟悉铁路运输的基本 掌握联运单的组成,
2
本条件
条件
2 熟悉如何填写
铁路集装箱货运程 序
(1)空箱发放
了解铁路集装箱的分
铁路集装箱货运
(2)集装箱货物的
3
业务
类;熟悉铁路集装箱的 接收与承运
4
货运程序
(3)装卸车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掌握”、“了解”等笼统、
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
结合本校的教学加实训,教学实训并重的办学特色,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
2
念和分类
制及公共政策理论,
分组讨论、交流。
懂得什么是管制、
1.掌握我国水路、公路、什么是公共政策;能
够说出中国的五种运 铁路和航空运输的管制
输方式领域中的公共
4
2.熟悉我国运输公共政 政策,对国家的总体

政策环境有较好的把
握。
表 4.4 水路运输管理工作项目内容及要求
序号 1 2
3
工作任务
知识内容和要求
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
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
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别:A类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计划学时:60学分: 4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2015 年5 月20 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 课程性质与作用《运输管理实务》是物理管理专业的职业技术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可满足物流行业企业对物流运营管理人才在货物运输组织与管理业务岗位上任职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等要求。

以研究货物高效位移为首要任务,利用现代物流设施设备来实现最经济的商品输送活动并把握规律性的应用科学。

该课程的前续课程包括《物流管理基础》、《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课程,后续课程包括《快递业务管理》、《物流营销与客户服务》等课程。

1.2 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与设计上倡导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整合理论课程、强化技能训练,突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多个来自物流实践中的案例分析加强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能力的锻炼。

在课程总体结构的设计上,遵循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按照物流企业运输活动的实际流程展开。

通过完成各个实训项目,逐渐树立过程意识、成果意识和质量意识。

1.3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设计思路:在分析企业运输管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物流运输业务完成的需要构建课程工作任务;通过项目和任务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

本课程以不同运输方式承担的运输业务为载体设计工作任务,内容包括:公路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多式联运以及配送业务管理。

以每项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并以业务流程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从该项业务的准备货委托开始,到货物交付结束。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让学生在职业情景中模拟托运方、代理人与承运方等不同角色学习业务操作,并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教学活动方式练就相关能力。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能够阐释运输的概念和运输的服务特性,能够阐述几种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解释不合理运输的形成;能区分公路货物运输费类型,了解公路货物运输的技术装备与设施;掌握公路货物运输的成本构成与市场竞争特点,了解选择车辆时应考虑的因素,掌握公路货物运输的流程与作业方法;掌握铁路货物运输的概念及种类,了解铁路货物运输的技术装备与设施,了解铁路货运合同的签订、变更、解除和争议的调解、仲裁、诉讼方法;掌握水路货物运输的概念与基本条件,能够解释班轮运输中的各种单证,能够说明班轮运输单证的流程,区分租船运输业务的不同方式,说明租船业务的程序掌握航空货运的概念及业务类型,了解航空货物运输的主要技术装备与设施,掌握航空货物运输常用的缩略语及代码,了解航空运单的基本概念及种类;掌握集装箱和集装箱运输的定义,了解集装箱货物的分类,掌握国际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掌握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业务流程及多式联运保险。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标准模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运输管理》核心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编制单位:商贸管理系编制日期:2011-12-28精选范本商贸管理系制《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运输管理实务》是物流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运输是物流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常企业物流成本的大部分属于运输管理成本。

通过运输可以使货物在物流据点之间流动,从而产生场所效应,解决货物空间间隔问题,具有扩大市场、稳定价格、促进社会分工、扩大流通范围等社会经济功效。

因此,运输对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的生产和消费,就是靠运输事业的发展来实现的。

主要教学任务是学习各种运输方式及其运输流程的运作,使学生理解有关运输基本原理;掌握海上运输流程;掌握航空运输流程;掌握公路运输;掌握国际多式联运;按照用户的需要,有效、合理地开展物流配送活动,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掌握配送的基本运作模式与方法,并且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熟练操作运输事务。

通过学习,使得高等职业学院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了解运输与配送知识和运输与配送领域的发展,具备基本的业务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开展运输与配送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运输活动的实际工作技能,为学生未来从事运输与配送方面的工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精选范本(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4)具有进行社会调研的能力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3.专业能力目标:(1)掌握仓储业务管理及进出库业务操作;(2)商品分类及装卸搬运作业方式的组织;(3)商品保管养护;(4)库存管理的方式;(5)现代仓储管理的经济核算、安全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开设学期:学时:学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较高的综合性。

本课程以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任务考核标准驱动为导向,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的技能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双提升,使学生掌握运输业务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运输作业和组织管理方面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运输操作和组织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以适应市场对运输业务组织与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岗位为目标,根据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课程内容依据对物流行业运输相关企业的调研、兼顾企业岗位就业群需要,并通过解析运输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获得。

在认真梳理运输管理适应岗位类型,分析不同岗位的典型性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进行核心职业能力的描述,分解出可操作的项目任务,据此确定课程教学体系与构建教学内容;在教学项目内容确定后,根据物流运输企业的运输组织管理的一般流程,明细工作环节,按照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结合职业技能1+X考证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向难、由低层到高层编排教学情境,以工作任务序化学习内容,理论结合实训,使学生掌握适合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这种设计思想切实体现出需要什么教什么、用到什么学什么的职业教育特点,并遵循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工作任务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不仅考虑职业岗位技能的需要,而且力求追踪行业技术动态,及时涵盖先进技术在运输领域的应用情况。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货物运输的概念,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运输合理化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运输计划的种类、内容、编制步骤和方法,熟悉运输调度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掌握运输线路的选择与优化方法;(3)熟悉货运中心集货作业、发运作业、到达作业的流程、环节和操作方法;(4)熟悉货运中心现场管理的内容和工作要点。

运输管理是实务课程标准格式

运输管理是实务课程标准格式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五年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1.课程地位货物运输是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是五年制大专物流管理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培养学生核心物流技能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

2.课程功能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了解公路、水路、铁路、航空、集装箱、几种特种货物的运输体系。

掌握公路、水路、铁路、航空、集装箱、特种货物的业务操作流程,运费计算,单据的制作、流车等技能,理解运输合同的内容,学会起草不同运输方式运输合同,熟悉联合运输的操作。

熟练操作运输信息管理系统。

3.与其它课程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物流概论、物流经济地理等基础知识和通用技能。

与这门课同时进行的课程有配送管理实务、仓储管理实务等课程。

(二)课程理念1.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的理念2.密切联系生活,师生共同探究的理念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能力的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1.依据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现代物流专业运输管理与作业活动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

2.内容课程结构以货物运输类别为线索进行设计,包括公路货物运输、水路货物运输、铁路货物运输、航空货物运输、集装箱货物运输、联合运输、特种货物运输等八个项目。

课程内容和要求的确定充分考虑了国家职业资格《助理物流师》三级标准的相关要求。

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相关专业知识,使教学要求贴近现代物流岗位工作实际,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并将就业上岗后可能遇到的五种主要运输方式和不同货物运输业务项目活动,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基本职业能力。

建议课程课时数不少于90课时。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不同类型运输业务有关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比较、选择不同运输业务的能力,感受、体验运输相关岗位合作的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对运输业务的的举人。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二、课程概述(一)制订依据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就业导向,明确规格定位。

坚持工学结合,注重知行合一。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改革秉持《悉尼协议》之理念,践行学赛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目的。

在修订课程标准工作中特别邀请物流行业企业专家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与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顺丰速运、新邦物流等知名零担物流企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与设计,以物流管理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瞄准零担物流企业人才需求来进行课程改造,对现行的高职专业教学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课程性质和作用《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物流管理职业竞争力导向的系统化课程,是培养物流企业运输管理岗位能力的学赛一体化课程。

实施本课程,学生熟悉公路运输调度、铁路货运组织、水路货运组织、航空货运组织、运输方案规划与设计,在物流企业运输管理岗位上,认知物流运输合同的内容,学会物流运输合同管理。

能根据所在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物流运输的决策,会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较好地进行运输成本的构成和控制。

能胜任物流企业运输调度和运输方案规划与设计的工作任务。

与物流服务营销、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企业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核心课程共同组建物流管理专业三大支柱模块,为学生在全面掌握专业系统知识的同时为未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作业综合实力提供有力支撑。

《运输管理实务》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开展课程内容及实训教学项目化,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交互融合的“学赛一体化”教学体系。

前导课程包括《物流作业》《管理学基础》《经济法》《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课程;后续课程包括《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

针对职业能力及岗位需求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为企业培养“运输调度专员”以及“运输经理”,“教、学、做、赛”为一体,要求专业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总目标相一致。

20-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16物流高技

20-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16物流高技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课程类型(理论、实训、一体化):理论、实训课程适用专业:现代物流专业课程适用层次:高技一、说明1、课程的作用和目标(1)课程作用:《运输管理实务》是现代物流专业的专业技能课,首先该课程为物流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通过运输管理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物流岗位职业通用能力。

本课程从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运输相关的基础理论,运输组织和管理的技术,运输需求、成本与绩效等内容。

并紧密结合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及其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系统地阐述运输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为培养面向企业、面向物流业务的实用型人才服务。

(2)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运输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外,全课程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各项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学。

具体基本要求包括:了解运输管理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管理;掌握运输管理的组织和成本;重点学习运输管理在具体企业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与实训,具备一定运输管理实际操作的能力。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注意实训教学方法,多动手实战,充分调动学生学好本课程的积极性。

(2)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多联系实际,并进行演示,化抽象为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3)注重案例教学法的运用,通过案例分析达到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4)日常的理论教学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讲解。

布置适量的作业题,达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的作用。

二、学时分配表三、考核方式:考试1、考试形式:闭卷2、考试时间:100分钟3、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1题,共10分)案例分析题。

四、课程参考资料1、教材:《运输管理》:刘雅丽: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2、参考书:《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朱隆亮: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运输管理》:刘雅丽: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参编人:专业建设委员审核:教学主管校长审批:。

《运输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货物运输方向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是从事物流运输各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货物运输管理的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掌握不同物流运输方式下的实际操作业务、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多式联运、运输相关法律法规、特殊货物运输、运输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等内容,让学生能在先进的物流运输理念指导下,有效的制定物流运输策略及方法,达到最优的物流运输效果,实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实行素质教育、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货物运输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能从事物流运输的基层工作,完成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初步具备分析各种货运方式的职业工作能力,达到国家职业资格《物流员》(四级)标准的相关要求,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达到如下职业能力目标:1.能参与或协助开展各种运输货物的接货、揽货洽谈;2.会填制各种运输单据;3.会比较和估算各种货运的价格;4.会查询各种运输工具的运行信息;5.会货物的拆、装箱、核对及计数;6.能根据货物运输单证、运输方式及线路对外联络与沟通;7.会根据货物特性选择各种运输方式及运输线路;8.会使用常用的装卸设备与器具;9.会使用常见运输管理软件;10.会分析和处理货物溢缺;11.能进行监控货物运输的和安全;12.会办理货物的保险。

三、参考学时72课时四、课程学分4学分五、课程内容和要求六.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方法1.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本课程教学可采用模拟情境、案例分析、任务驱动、观看视频、实地参观等方法,来开展教学。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配合实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数字化资源等手段,从学生实际出发,以每一种运输方式和特殊货物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灵活运用理论讲授、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实战体验并行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求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完整版)《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完整版)《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管理》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运输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运输系统的规划与统筹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输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仓储管理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仓储管理实训和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本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引入创新性教学手段和方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掌握”、“了解”等笼统、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结合本校的教学加实训,教学实训并重的办学特色,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过程与结果并重,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学时数:54适用的专业范围及层次:全日制物流管理专业学分:3考核方式:考试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是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物流管理学生的专业课程之一。

了解传统的五大类运输方式和国际多式联运等运输的基本理论和实务,同时结合物流行业的特点做了深化;掌握运输各环节业务流程、运输决策方法;了解物流运输相关组织之间的关系、影响物流运输行业的因素和物流运输业应关注的事项,理解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纠纷类型及其产生原因,明确了各环节中有关人员的责任,了解解决纠纷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掌握运输与包装、运输与装卸、运输与储存之间的关系,实施运输的合理化。

本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一些案例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理论、方法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加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重要术语用英文单词标注。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为36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供参考):表2.14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本课程应突出实用性特点。

在课堂的讲授过程中,要多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除课堂讲授外,要尽量增加习题和案例讨论的数量,使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思维训练。

课堂讲授和案例讨论34学时。

考核方式为闭卷总测验,2学时,考查范围为课堂讲授内容。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物流运输管理概论【知识点】认识物流行业,理解物流的定义、功能;熟悉各种运输工具的特点、性能、种类;掌握运输市场的一些基本知识;了解运输质量管理相关知识;了解绿色物流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物流和运输的关系,运输市场基本知识。

第二章物流运输方式及业务【知识点】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分类;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征和优缺点;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业务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知晓各种运输方式的适合运输范围。

【教学重点】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第三章物流运输决策【知识点】了解物流运输决策的过程,熟悉决策中的主要环节;学习并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线路的确定、运输服务商的选择等;掌握运输优化方法,特别是图上作业法、表上作业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运输管理》课程标准.doc

《运输管理》课程标准.doc

《运输管理》课程标准.doc《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教学标准1.课程名称:运输管理实务2.课程编码:2071010543.学时数:45学时;其中实训学时10学时。

4.学分:35.适用专业:物流管理6.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运输组织筹划能力,它需要以《计算机应用基础》、《物流基础》、《仓储与配送管理》等课程为基础,也与学习《供应链管理》等后续课程有密切联系。

7.课程设计课程设置依据:本课程设置依据物流管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根据市场调研和物流企业或制造企业运输岗位需求分析,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物流运输管理及相关岗位所需。

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的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的改革,打破传统的学科本位教育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与物流行业企业管理精英共同研究分析确定不同运输方式组织、运输管理、运输环境等典型工作任务,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确定本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课程内容选择标准:本课程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传统学生学习行为,以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

本课程确定以典型项目为载体的设计思路,能最有效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达到本课程的目标。

项目设计思路:根据运输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及不同类型企业特殊性,确定八大典型项目,如不同运输方式、运输合理化管理、快递运输等。

8.课程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运输管理知识:掌握现代运输管理思想与方法;运输合理化规划;运输过程控制与评价。

通过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生必须形成一定的技能与素质:具备不同运输方式的组织能力,如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多式联运及特快专递等;合理规划运输能力;运输管理能力等。

9.课程内容与要求10.实施建议(1)教材编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或编写教材。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新模版)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新模版)

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XX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二〇一六年八月一、课程基本信息先修课程:物流概论、管理基础后续课程:物流成本实务、物流市场开发、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类型:B二、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货物运输管理基础知识与业务操作技能、业务管理并重的综合性课程.课程侧重于提高学生就业技能水平,突出基础理论知识转化技能,职能管理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使学生能够获得从事运输企业的业务管理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物流概论》、《管理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在前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职业能力;为《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物流成本实务》、《配送管理实务》等后续课程学习,对熟悉运输市场环境,货运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打好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通过物流概论、管理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物流管理基础知识有一定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运输流程和管理岗位和制度,操作环节技能学习,具备了运输管理和调度、配货、运营管理能力。

(二)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为学生后续课程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市场开发等课程学习打下专业管理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调度、配货、海陆空运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三、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的基本理念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掌握基础理论、应用货运软件操控业务管理、职能管理为课程目标与地方物流运输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一致,以掌握知识转化技能为原则,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公路货运和联运业务操作管理,整车,零担业务主要操作技能、托运业务洽谈能力、承运作业现场指挥与控制能力,单证管理以及绩效分析。

为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能从运输业务主管岗位做好实际准备.四、课程设计该课程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运输业务主管的运输服务与组织工作情境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货运企业运作与管理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性质、地位、设计思路1. 课程性质、地位《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运输管理实务》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物流产生运输的过程、现代物流运输管理的理念、现代物流运输系统的功能及环节、运输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物流运输管理的基本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掌握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多式联运等实务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输管理实务》的前导课程为物流管理基础、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市场营销基础、经济学基础等,这些前导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为开展本课程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后续课程主要有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物流成本管理、顶岗实习等,这些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运输管理实务的认识,提升学生在物流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

2. 课程的设计思路“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是本专业的目标。

因此,在课程设计中,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贯彻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以努力改变物流基础课程教学中所面临普遍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性不够的弱点。

以工学结合为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把专业培养过程中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有机的整合在一起;一方面为学生学习物流专业技能课程打好物流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在课程中始终关注能力培养的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定位和“工学结合,校企互动、能力递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物流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企业,强调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和典型工作项目实训相结合,来设计本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将前端的物流基本理论在具体的物流运作领域加以深刻的理解和运用,使后续的物流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有了切实的基础。

使学生缩短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在走出校门后,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课程标准

《运输管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别:理论+实践课程/专业课适用专业:物流管理授课系(部):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 学时(学分):64执笔人签字: 吴蕊 审核人签字: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运输组织与管理》是一门物流管理的专业核心课,是物流管理的高年级专业课程。

《运输组织与管理》主要阐述运输学的基本理论,运输的五种方式及在物流活动过程中涉及到其他内容和技能,为学习其他物流相关内容打下基础,另外,这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运输组织与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严谨、认真、踏实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能够适应物流行业工作操作时间;熟悉当地运输线路和运输市场供求信息;熟悉货物特性,具有货物配载和加固规划和设计能力;具有独立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较好的团队精神,能够协助上级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管理学概论》、《现代物流概论》;后续课程有:《国际物流与货运代理》、《毕业综合实训》等(二)课程基本理念《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遵循职业教育课程“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本质特征,让学生组建并管理一家运输模拟企业的整个工作过程,以“典型工作任务”(学习任务)为载体,构建学习情境,按照工作过程行动模式(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行动→检查评估)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反映出运输职业工作过程的完整结构(获取信息、计划、实施和评价)、全面要素(任务、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劳动组织、工作人员与工作成果)和工作过程知识。

(三)课程设计思路《运输组织与管理》课程设计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技能培养为根本,理论讲授力求以实用性为主,遵循“必须、够用”的方针,实训项目以一线运营管理人的实际管理技能培养为主线、以理论知识的运用为途径、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学生物流运输管理业务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素质。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可编辑修改word版)

《物流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管理》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有运输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运输系统的规划与统筹能力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达到本专业本科学生应具备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输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物流管理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和课程内容。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仓储管理教学管理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在仓储管理实训和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本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二)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引入创新性教学手段和方式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打破了传统教学大纲中“掌握”、“了解”等笼统、模糊的术语,引入了更为具体规定性、可测性和可比性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使课程标准更为具体明确和可操作性。

(三)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实践结合本校的教学加实训,教学实训并重的办学特色,本课程倡导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强调问题解决和创新实践。

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设计,提供拓展内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物流管理综合应用操作能力的提高。

(四)过程与结果并重,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新
模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物流管理专业
运输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XX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二〇一六年八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物流概论、管理基础
后续课程:物流成本实务、物流市场开发、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课程类型:B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是货物运输管理基础知识与业务操作技能、业务管理并重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侧重于提高学生就业技能水平,突出基础理论知识转化技能,职能管理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使学生能够获得从事运输企业的业务管理岗位的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物流概论》、《管理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在前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职业能力;为《国际货运代理实
务》、《物流成本实务》、《配送管理实务》等后续课程学习,对熟悉运输市场环境,货运企业运作、管理模式等打好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通过物流概论、管理基础等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物流管理基础知识有一定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运输流程和管理岗位和制度,操作环节技能学习,具备了运输管理和调度、配货、运营管理能力。

(二)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为学生后续课程物流成本管理和物流市场开发等课程学习打下专业管理基础,以及对学生今后从事调度、配货、海陆空运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课程的基本理念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以掌握基础理论、应用货运软件操控业务管理、职能管理为课程目标与地方物流运输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一致,以掌握知识转化技能为原则,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公路货运和联运业务操作管理,整车,零担业务主要操作技能、托运业务洽谈能力、承运作业现场指挥与控制能力,单证管理以及绩效分析。

为物流专业学生毕业后能从运输业务主管岗位做好实际准备。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运输业务主管的运输服务与组织工作情境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货运企业运作与管理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融
合了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课程设计以整车、零担、联合运输组织、决策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公路运输方式的货运组织流程管理、单证流转、保费和运杂费计算为线索来设置课程内容的。

其共分为九个情景项目来进行。

具体见下图:
五、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的总目标是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对于仓储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公路货运整车、零担、联运业务基本作业流程与操作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物流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方案,并能基于成本与绩效修改优化作业方案和执行运输单证操作管理,托运业
务管理,承运流程管理,为学生从事货运业务管理及货代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目标见下表。

课程目标
六、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七、教学实施
本课程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具体见下表。

学习情境一
学习情境二
学习情境三
学习情境四
学习情境五
学习情境六
学习情境七
八、教材选取的原则
(一)原则
以项目为载体,将知识、技能、态度三者融入教材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与行业标准及工流程要求结合、操作与管理结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建议使用自编校企合作教材。

(二)推荐教材
主编李文生《物流运输管理实务》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三)参考的教学资料
1.彭秀兰《道路运输管理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年1月
2.杨庆云《物流运输管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年8月
3.朱强闫子刚《运输实务》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6年1月
4.李永生黄君麟.《运输经济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
5.张瑜《物流法规》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
7. 万联网:
8.中国道路运输网
九、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运输实训室,面积近235平方米。

配置60台计算机、多套运输软件、条码打印机、扫描设备、各种货架、电子标签、托盘、手推车、液压托盘堆高车、手推液压托盘车、AGV车、包装机等设备,能够满足本课程课堂实验及实训与实习项目的要求。

运输实训室已建成,该实训室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了逼真的实训实习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与传统物流操作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对运输工作岗位的任务及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学生明白该课程的知识点、技能及素质要求,激发学生成为行动学习的主体。

十、教师能力要求
(一)具备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有较丰富的高职教学经验;
(二)具有“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理念;
(三)熟悉运输管理流程,具有较丰富的运输管理实践经验;
(四)具备单元教学设计能力、多媒体教具使用能力、教学资料收集和利用能力、课堂掌控能力;
(五)具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有来自物流企业的能工巧担任兼职教师;
十一、考核方式与标准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

课程考核涵盖项目全过程,主要包括项目计划制定、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结果等几个方面。

每一项目的各考核点应综合反映学生的知识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或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表现掌握情况。

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过程性考核30%,终结性考核70%,满分为100分。

具体安排如下:
终结性考核为期末理论考试,笔试,开卷,总分100分。

形成性考核:分为出勤、课堂表现、工作项目、运输软件操作等,具体得分比例、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如下表:
考核评价表
终结性考核:本课程理论部分的考核应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致范围如下:(一)掌握货物运输的基本概念、要求以及行业规定;
(二)了解公路运输方式的组织技术,基本流程,各环节的主要工作内容;
(三)熟悉公路运输方式整车、零担、联运主要单证的用途、性质、基本内容、膳制方法;
(四)掌握公路运输运费、保费计算的有关要求,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