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技术与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介绍范文
热泵技术介绍范文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能够将自然界中较低温度的能源转化为高温热能,被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及热水供应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泵技术的原理、应用及优势。
热泵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即热量的传递是有方向的,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
热泵系统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等组成。
通过压缩机的运转,使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外界低温环境的热量,然后经过压缩、冷凝的过程,将热量释放到高温区域。
通过这个过程,热泵能够将外界低温能源转化为高温热能。
热泵技术在供暖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传统的供暖方式,如燃煤锅炉和电热器,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且污染环境。
而热泵系统利用环境空气、地热或废热等低温能源供热,能够实现能源的再利用,大幅度提高供暖效率。
热泵供暖系统不受燃料的限制,使用环保、可再生的能源,大大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环保优势。
热泵技术在制冷领域同样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制冷设备,如冰箱和空调,通过电能将热量从低温区域移除,使室内保持低温。
而热泵制冷系统可以将外界的低温能源转化为冷量,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与传统设备相比,热泵制冷系统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能耗。
此外,热泵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热水供应领域。
传统的热水锅炉需要燃料来加热水,而热泵系统则可以利用周围的低温能源,将其转化为高温热能,提供给热水设备。
热泵系统在热水供应领域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的优势。
总之,热泵技术通过利用高效的能量转换原理,将外界低温能源转化为高温热能,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及热水供应等领域。
热泵技术具有高能效、环保、节能的优势,是一种可持续利用能源的重要方式。
随着人们对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热泵技术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热泵技术
热泵技术(一)热泵技术1、将热量从低温环境传送到高温环境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状态下,我们不能将外部寒冷环境中的热量带到更加温暖的室内环境中。
同时我们也知道,科技的发展则是通过理论及相关设备将自然状态下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实现。
而这项将热量从冷环境传送到热环境的技术已存有150多年了。
这项技术至今广泛运用于制冷设备的生产:即把热量通过制冷剂散发到外部更高温度的环境中去的设备。
同样,这项技术也可运用于制热:即将外部环境中的热量传送到室内进行制热而无需燃烧燃料来产生热量。
2、如何使用热空气进行室内制冷图例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步骤1 —获取热空气我们假设将35℃的热空气封闭到一个带可运动活塞的圆柱体内。
步骤2 —膨胀我们设法将此空气膨胀,比如膨胀为原体积的1.2 倍。
这样则会造成空气温度的降低,因为:-空气膨胀后,初始状态时存在的热量散发给更大容积的空气。
-用于膨胀的能量从圆柱体内空气中提取(流体学理论)。
在此假设的膨胀容积下,空气温度从35℃下降到了13.3℃。
步骤3 —制冷我们把这个空气温度为13.3℃的圆柱体转移到温度为26℃的室内。
圆柱体内的空气则可以进行室内制冷。
此图例说明了可以将更高温度的空气膨胀并转移,然后进行室内环境的制冷。
热空气制冷原理图3、如何使用冷空气进行室内制热图例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步骤1 —获取冷空气我们假设将10℃的冷空气封闭到一个带有可运动活塞的圆柱体内。
步骤2 —压缩我们将此空气压缩,使其容积减少20%,这样则会造成其温度升高,因为:—空气压缩后,初始状态时存在的热量加热更小容积的空气。
—用于压缩空气的能量传送到圆柱体内的空气中(流体学理论)。
在此假设的压缩体积下,空气温度由10℃上升到了36.4℃步骤3 —制热我们把这个空气温度为36.4℃的圆柱体转移到温度为20℃的室内,圆柱体内的空气则可进行室内的制热。
此图例说明了可以将更低温度的空气进行压缩并转移然后用于室内的环境制热。
冷空气制热原理4、将热量从低温传送到高温的设备能够将热量从低温环境传送到高温环境的设备有很多种,每种之间的物理及化学过程不一。
热泵技术原理
热泵技术原理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低品位能源(如空气、水、土壤等)通过热泵设备提取热量,再经过压缩、传递、释放等过程,将低品位能源中的热量提升到高品位能源(如室内空气、热水等)的一种高效节能技术。
热泵技术在供暖、制冷、热水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环保、节能、安全等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青睐。
热泵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蒸发、压缩、冷凝、膨胀。
首先是蒸发过程,热泵设备中的低温低压工质(如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外界空气或水中的热量,从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蒸汽。
接着是压缩过程,低温低压蒸汽被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蒸汽,同时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均显著提高。
然后是冷凝过程,高温高压蒸汽在冷凝器中释放热量,变成高温高压液体。
最后是膨胀过程,高温高压液体通过膨胀阀减压蒸发,回到低温低压状态,完成一个循环。
热泵技术的原理实质上是利用压缩机对低品位能源中的热量进行提升,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然后释放到高品位能源中,从而达到供暖、制冷、热水等目的。
热泵技术的核心在于能量的转移和转换,通过不同介质之间的热量交换,实现能量的提升和利用。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热泵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家庭、商业建筑的供暖和制冷,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热水供应、制冷设备等。
与传统的采暖、制冷设备相比,热泵技术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更低的运行成本,能够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和经济的使用体验。
同时,热泵技术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总的来说,热泵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供暖、制冷、热水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压缩机对低品位能源中的热量进行提升,实现能量的转移和转换。
热泵技术不仅在家庭、商业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在工业生产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对于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热泵技术必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制冷设备与热泵技术的发展应用
制冷设备与热泵技术的发展应用Chapter 1 制冷设备的发展制冷设备是一种利用制冷循环原理,将热能从一个物体或物质中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物质中的设备。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制冷设备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冷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1.1 制冷循环原理制冷循环原理是现代制冷设备的基础。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制冷剂在不同温度下的相变实现热量的吸收和释放,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通常采用的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
1.2 制冷设备的种类制冷设备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可分为制冷箱、制冷机、制冷车、船用制冷机和空调机组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空调机组和制冷箱。
1.3 制冷设备的应用制冷设备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科研领域。
在农业领域,制冷设备可以用于保存水果、蔬菜、肉类等食品。
在医疗领域,制冷设备可以用于保存、运输和处理药品、疫苗等生物制品。
在工业制造中,制冷设备可以用于冷却金属材料、半导体材料和液体等。
Chapter 2 热泵技术的发展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环境中的高温热能和低温热能,通过制冷循环实现能量传输的技术。
它是一种高效的热能利用方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2.1 热泵技术的原理热泵技术利用制冷循环原理,将环境中的低温热能通过蒸发器和膨胀阀转化为制冷剂的蒸发热,从而制冷;将环境中的高温热能通过压缩机和冷凝器转化为制冷剂的冷凝热,从而制热。
2.2 热泵技术的种类热泵技术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原理,可以分为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废气热泵等。
2.3 热泵技术的应用热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在生活领域,空气源热泵可以用于取暖和制冷;地源热泵可以用于地暖和热水供应;水源热泵可以用于大型商业建筑的空调。
在工业生产中,废气热泵可以用于回收工业废气中的热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Chapter 3 制冷设备与热泵技术的应用制冷设备和热泵技术是两种相互关联的技术。
热泵技术与制冷技术的异同点
热泵技术与制冷技术的异同点一、工作原理热泵技术:热泵是一种利用逆卡诺循环原理,通过消耗少量电能,将低位热源的热量转移到高位热源的装置。
它能够从环境中提取热量,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温度水平,从而提供热水、采暖、空调等应用所需的热量。
制冷技术:制冷技术是通过特定的制冷循环过程,如蒸发、压缩、冷凝和节流等步骤,移除热量并降低物质温度的技术。
其主要目的是创造低温环境或维持物品的低温状态。
二、应用领域热泵技术:热泵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供暖、热水供应、农业温室、工业干燥、冷藏和空调等领域。
在供暖和热水供应方面,热泵可以替代传统的燃煤、燃气锅炉等设备,实现零排放和高效节能。
在农业领域,热泵可以为温室提供加温,促进植物生长。
制冷技术:制冷技术的应用同样广泛,主要涉及食品保鲜、冷藏、工业冷却、空调等领域。
食品冷藏和保鲜是制冷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维持低温环境,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并保持其品质。
在工业领域,制冷技术用于冷却反应物、维持设备正常运行等。
空调系统则是制冷技术在舒适性领域的典型应用。
三、系统组成热泵系统:热泵系统主要由热泵主机、连接管道、末端装置(如散热器、地暖等)以及控制系统等组成。
主机是系统的核心,包含了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等关键部件。
制冷系统:制冷系统通常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主要部件组成。
这些部件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通过特定的制冷剂在系统中循环来移除热量。
四、节能性热泵技术:由于热泵能够从环境中提取热量并提升温度,因此相比传统的直接加热方式(如燃烧燃料),热泵具有更高的能效比(COP 值),通常COP值可以达到3到4,甚至更高。
这意味着消耗较少的电能可以获得更多的热量或冷量,因此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制冷技术:制冷技术的节能性主要取决于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况。
在满足相同制冷需求的情况下,能效比(EER)是评价制冷系统节能性能的重要指标。
先进的制冷技术以及合理的系统设计和维护可以显著提高EER值,从而实现节能目标。
热泵技术应用案例
热泵技术应用案例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热能传递原理实现能源高效利用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热水和热回收等领域。
下面列举了10个热泵技术应用案例。
1. 居民楼采暖系统:热泵技术可用于居民楼的集中供暖。
它通过从环境中吸收低温热能,经过压缩、蒸发、冷凝等过程,将低温热能提升并传递到室内,实现供暖。
2. 商业建筑空调系统:热泵技术可用于商业建筑的空调系统。
它通过从室外吸收热能,经过压缩、蒸发、冷凝等过程,将热能传递到室内或室外,实现制冷或供暖。
3. 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热回收:热泵技术可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热回收。
它通过从废热中吸收热能,经过压缩、蒸发、冷凝等过程,将热能提升并利用于其他工艺过程。
4. 污水处理厂热能回收:热泵技术可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热能回收。
它通过从污水中吸收热能,经过压缩、蒸发、冷凝等过程,将热能提升并利用于污水处理过程或供暖。
5. 太阳能热水系统辅助加热:热泵技术可用于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辅助加热。
它通过从环境中吸收低温热能,经过压缩、蒸发、冷凝等过程,将热能提升并加热太阳能热水系统中的水。
6. 医院手术室空调系统:热泵技术可用于医院手术室的空调系统。
它通过从室外吸收热能,经过压缩、蒸发、冷凝等过程,将热能传递到手术室,实现温度控制和空气净化。
7. 温室种植环境控制:热泵技术可用于温室的种植环境控制。
它通过从室外吸收热能,经过压缩、蒸发、冷凝等过程,将热能传递到温室内,实现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提高植物生长效率。
8. 超市冷冻设备:热泵技术可用于超市的冷冻设备。
它通过从室内或室外吸收热能,经过压缩、蒸发、冷凝等过程,将热能传递到冷冻设备,实现冷冻和保鲜效果。
9. 高温热泵干燥系统:热泵技术可用于高温热泵干燥系统。
它通过从环境中吸收低温热能,经过压缩、蒸发、冷凝等过程,将热能提升并应用于物料的干燥过程。
10. 地源热泵供暖系统:热泵技术可用于地源热泵供暖系统。
它通过从地下吸收热能,经过压缩、蒸发、冷凝等过程,将热能传递到室内,实现供暖效果。
热泵的不同类型及比较
热泵的不同类型及比较众所周知,热泵作为提供热量的主要设备之一,以其对环境友善及节约能源等特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本文中。
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热泵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热泵的种类、特点、使用场合及条件,对几种主要热泵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了热泵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及相关新技术。
1、热泵与制冷机区别热泵是一种以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对被调节环境进行供热的一种制冷系统。
就热泵系统的热物理过程而言,从工作原理或热力学的角度看,它是制冷机的一种特殊使用型式。
它与一般制冷机的主要区别在于:①使用的目的不同。
热泵的目的在于制热,研究的着眼点是工质在系统高压侧通过换热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制冷机的目的在于制冷或低温,研究的着眼点是工质在系统低压侧通过换热器与外界之间的换热;②系统工作的温度区域不同。
热泵是将环境温度作为低温热源,将被调节对象作为高温热源;制冷机则是将环境温度作为高温热源,将被调节对象作为低温热源。
因而,当环境条件相当时,热泵系统的工作温度高于制冷系统的工作温度。
2、热泵的由来及主要应用型式2.1热泵的由来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9世纪初,人们对能否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介质“泵”送到温度较高的介质中这一问题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英国物理学家J.P.Joule提出了“通过改变可压缩流体的压力就能够使其温度发生变化”的原理。
1854年,W.Thomson教授(即大家熟知的Lord Kelvin勋爵)发表论文,提出了热量倍增器(Heat Multiplier)的概念,首次描述了热泵的设想。
当时,热泵供暖的对象主要是民用,供暖需求总量小,特别是对由于采暖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尚没有足够的意识。
人们采暖的方式主要是燃煤和木材,因而,热泵的发展长期明显滞后于制冷机的发展。
上世纪30年代,随着氟利昂制冷机的发展,热泵有了较快的发展。
特别是二战以后,工业经济的长足发展带来的对供热的大量需求及相对能源短缺,促进了大型供热及工业用热泵的发展。
制冷和热泵技术在双碳目标下的应用
制冷和热泵技术在双碳目标下的应用制冷和热泵技术在双碳目标下的应用目前全球面临着严峻的气候挑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各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双碳目标,即达到碳中和和减少碳排放。
在实施这些措施的过程中,制冷和热泵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制冷和热泵技术在双碳目标下的应用,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1. 制冷技术与碳排放制冷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家庭、商业还是工业领域,都离不开制冷设备。
然而,传统的制冷技术通常使用氟利昂等强大的温室气体作为制冷剂,这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效应增强,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减少制冷设备对气候变暖的贡献变得至关重要。
2. 热泵技术与能源效率热泵技术是一种基于热能转换原理的能源利用技术,可用于制冷、供暖和热水等领域。
热泵技术相比传统的供暖和制冷方式更加高效,因为它能够利用自然界中富余的热能来提供制冷或供暖服务。
空气源热泵利用空气中的热能来提供供暖,而地源热泵则利用地下的热能。
相比传统的制冷和供暖设备,热泵技术能够产生更少的碳排放,并且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
3. 制冷和热泵技术的应用案例制冷和热泵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扩大。
以下是几个应用案例的总结:3.1 家庭和商业空调家庭和商业空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制冷设备。
采用节能型空气源热泵替代传统空调系统能够显著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一些国家还推出了相关的奖励政策和补贴措施,鼓励人们购买和使用节能型空气源热泵。
3.2 工业制冷工业制冷是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对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有着巨大的影响。
通过采用效果更好的热泵和制冷设备,并优化制冷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
充分利用废热和余热,将其用于其他工艺过程,也可以提高整体的能源效率。
3.3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
制冷与热泵之间的关系
制冷与热泵之间的关系热泵技术与制冷技术,从来是中央空调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两大技术。
关于这两者,可以说分别代表了空调的制热功能与制冷功能。
那么,关于这两大技术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消费者们对此相比并不了解。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关于热泵与制冷的关系以及它们两者的区别。
制冷与热泵之间的关系-热泵与制冷的相同点作为中央空调系统中比较重要的两大技术,热泵与制冷可以说在工作原理上,几乎完全相同。
热泵其实可以被称为以冷凝器或者其他部件放出的热量来供热的制冷系统。
同时,在许多场合下,同一台机器在一些时候作为制冷机用,在另一些时候作为热泵用,同时在另一类的场合中,还能同时被当做热泵与制冷机使用。
制冷与热泵之间的关系-热泵与制冷的区别热泵与制冷虽然有着诸多共同点,但是同样存在着十分显著的不同。
这其中主要存在这两点不同,第一点就是目的不同。
一台热泵与周围环境在能量上的相互作用是从低温热源吸热,然后放热到高温热源,这一过程必须要消耗机械功,如果目的是为了获得高温,也即是着眼于放热到高温部分,那就是热泵;如果目的是为了获得低温,也就是着眼低温热源吸热,那则是制冷机。
同时由于目的的不同,热泵的经济性指标与制冷机有所不同。
然而,除了目的不同以及其所衍生的不同情况,这两者的工作温区也往往不同。
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只是他们两者彼此而言的称谓。
由于而着不同,通常热泵将环境成为低温热源,而制冷机则将环境作为高温热源。
拿同一环境来说,热泵的工作温度明显高于制冷机。
结语:热泵与制冷的关系可以说是有共同点同时也有着区别。
作为中央空调系统中都很常见的技术系统,热泵与制冷应该是以具体环境为出发点的选择。
现在很多中央空调系统都存在着同时制冷和制热的联合机,这类联合机现在既可以被称为热泵,也可以被称为制冷机。
可见,随着科技的发展,热泵与制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更多可以咨询柯伊梅尔。
热泵技术
由于其节能、环保、热稳定等特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 视。欧美等发达国家地源热泵的利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特别 是供热方面已积累了大量设计、施工和运行方面的资料和数据。 复合热泵为了弥补单一热源热泵存在的局限性和充分利用 低位能量,运用了各种复合热泵。如空气-空气热泵机组、空气 -水热泵机组、水-水热泵机组、水-空气热泵机组、太阳-空气源 热泵系统、空气回热热泵、太阳-水源热泵系统、热电水三联复 合热泵、土壤-水源热泵系统等。
空气源热泵的特点: 空气源热泵的特点: 1、 空调系统冷热源合一,且置于建筑物屋面,不需要设专 门的冷冻机房、锅炉房,也省去了烟囱和冷却水管道所占有 的建筑空间。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繁华地段的建筑,或无条 件设锅炉房的建筑,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无疑是一个比较 合适的选择。 2、无冷却水系统,无冷却水系统动力消耗,无冷却水损耗。 空调系统如采用水冷式冷水机组,自来水的损失不仅有蒸发 损失、漂水损失、还有排污损失、冬季防冻排水损失,夏季 启用时的系统冲洗损失,化学清洗稀释损失等等,所有这些 损失总和约折合冷却水循环水量的2 5%,根据不同性质的 损失总和约折合冷却水循环水量的2—5%,根据不同性质的 冷水机组,折合单位制冷量的损耗量为2 4t/100RT· 冷水机组,折合单位制冷量的损耗量为2-4t/100RT·h。这对 我们某些严重缺少的城市来说,是一个比较可观的数量。另 外,相当一部分工程在部分负荷情况下冷却水循环量保持不 变。或根据主机运行台数,只作相应的台数调节。我们以前 的经济比较很少重视这
7、造价较高。作为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方面的设备投资,空气 源热泵冷热水机组造价较高,比水冷式机组加锅炉的方案的 系统综合造价贵20—30%,如只算冷热源设备,热泵的价格 系统综合造价贵20—30%,如只算冷热源设备,热泵的价格 约为水冷机+锅炉的1.5-1.7倍。 约为水冷机+锅炉的1.5-1.7倍。 8、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常年暴露在室外,运行条件比水冷 式冷水机组差,其寿命也相应要比水冷式冷水机组短。 9、热泵机组的噪音较大,对环境及相邻房间有一定影响。热 泵通常直接置于裙楼或顶层屋面,隔振隔音的效果,直接影 响到贴邻房间及周围一些房间的使用。合理的位置设置与隔 振隔音措施的到位,热泵噪音的影响可以基本消除。 10、空气源热泵的性能随室外气候变化明显。室外空气温度 10、空气源热泵的性能随室外气候变化明显。室外空气温度 高于40-45℃或低于-10~ 15℃ 高于40-45℃或低于-10~-15℃时,热泵机组不能正常工作。
制冷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制冷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一、综述作为家用电器行业中的顶级产品之一,制冷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制冷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
在这个背景下,制冷技术也得以快速发展,涌现了一批优秀厂商和研究机构,并不断推出更加高效、节能的制冷设备和技术。
二、常见制冷技术1. 压缩式制冷技术压缩式制冷技术是目前家用电器中应用最广泛的制冷技术之一。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然后将其经过散热器冷却后变成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在制冷循环中重新进入蒸发器中变为气态,吸收热量,从而实现制冷的过程。
2. 吸收式制冷技术吸收式制冷技术是一种基于水和其他化学物质的混合物来制冷的技术。
其原理是将水和制冷剂混合物进行加热,再通过吸收剂将水蒸气和制冷剂分离,然后用冷水来冷却制冷剂,使其再次变成冷液体。
3. 热泵技术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地下或空气中的热能和制冷剂之间的交换来进行加热和制冷的技术。
其原理是通过压缩制冷剂将低温的热能转化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然后通过换热器将其与室内外的环境进行交换,从而将冷能或热能转移给房间内部或外部环境。
三、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1.高效制冷技术高效制冷技术是制冷技术的一个重要趋势。
新材料的应用、冷媒的研发和机器制造的进步,都为制冷技术的高效化发展提供了许多支持。
未来,高效制冷技术将成为制冷技术的发展重点,带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2.数字化设备和控制技术的应用数字化设备和控制技术在制冷设备和系统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通过数字化设备和控制技术集成制冷设备和环境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冷却、加热和温度控制,也有助于减少因疏忽和操作不当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制冷技术的集成和智能化制冷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注重集成和智能化。
通过保留传统制冷技术的优点,同时结合新材料、新制冷系统和智能集成控制技术,制冷设备能够更加智能地进行温度控制,实现更加节能、环保和便捷的制冷方式。
热泵技术与热声技术
热泵技术与热声制冷技术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介绍热泵技术与热声制冷技术的概念,原理,主要技术,研究热点及应用,热泵技术还介绍了各个技术的优缺点,应用及应用限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解决方案,并对两种技术的今后发展进行了展望。
1.热泵技术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经过电力做功,输出能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设备。
现在我国主要利用三种热泵技术,分别是水源泵,地缘热泵,以及空气源热泵。
1.1热泵新技术主要为热泵系统节能新技术,热泵变频节能技术,同时供冷供热的热泵系统,高湿地区空气源热泵除霜技术,污水冷热源热泵技术应用等[1]。
1.2技术上存在方面问题风冷热泵型机组存在体型较大,噪声较高,除霜技术尚不完善等问题。
主要应用风冷热泵的地区是长江流域,由于其气候原因,要求热泵必须适应0℃以下低温高湿气候环境;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组效率偏低;房间空调器存在噪声污染、热污染(大量电机功率转化的热量排入住宅)和制冷剂污染,特别是(分体式空调机安装和使用时的泄漏)。
1.3技术发展总趋势主要发展高效率的供热、供冷热泵和超级热泵系统。
机械压缩式热泵的发展:(1)制冷剂侧的热泵控制(2)压缩机能量控制(3)压缩机设计(4)新工质技术;吸收式热泵和吸收式热变换器压缩-吸收式热泵;高温热泵[2]。
1.4水源热泵1.4.1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
水体分别作为冬季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中去,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以达到夏季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而冬季,则是通过水源热泵机组,从水源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采暖。
1.4.2优点高效节能、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节水省地,环保效益显著,水源热泵系统可供暖、制冷、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水体波动小、运行稳定可靠,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
1.4.3如果以地下水做水源热泵的缺点 1.由于地下水质的不稳定,比如含沙量过高,或沙质过细,对机组组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热泵技术的好处
热泵技术的好处一、低能耗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自然界的热能进行能量转换的技术,较传统的采暖方式,如锅炉,其能耗要低得多。
通过热泵技术,可以将环境中的低温热能,如地热、空气能等,转化为高温热能,达到供暖、热水的需求,最高可达到300%的能效比。
采用热泵技术进行供暖、制冷、热水等能耗更低,降低了能源的消耗,从而为节省能源做出了贡献。
二、使用寿命长热泵技术比一些传统的取暖方式,如热风炉、锅炉、传统电采暖器等,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大约可以使用20年以上,这显然比其他采暖方式要长得多。
这主要是因为热泵技术采用的是环保且坚固的高精度部件,具备长寿命,减少了更换维修和更新设备的频率,为维护设备和使用成本带来了更大的优势。
三、使用舒适热泵采用分布式供暖系统,相比传统取暖方式的中央供暖系统,使得每一个房间的供暖都是独立的,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习惯进行不同的热力调节。
其采用的是智能调控系统,即可以实现定时、定量、定温的控制,使用户在不同时间段内都能够有效地使用。
四、环保节能热泵利用地热、空气能这类清洁且颇为可靠的低温资源作为热源,相比传统的燃煤和燃气方案,一方面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减少由于传统的燃煤和燃气维护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的耗费。
热泵技术在现代建设中的应用范畴正在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项目应用热泵技术进行供暖,这不仅可以减少对于能源的消耗,更可以以绿色、环保的方式,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作出贡献。
一、应用范围广泛热泵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如建筑供暖、制冷、热水等。
在建筑领域,高品质的室内环境是很多业主所注重的,热泵技术可以为此提供全方位的满足。
因为热泵技术不仅可以满足传统的取暖要求,如土地热能、空气源热泵、水泵等,也可以满足制冷要求,如空气源热泵、热泵制冷设备等。
在供热用途方面,热泵技术可满足高温、中温和低温的供暖需求,能够为各类建筑提供舒适、稳定的温度环境。
二、安全可靠热泵技术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取暖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石油燃气发热器、煤气取暖等,热泵系统不会因燃烧释放出有害气体,也不会因过度加热导致火灾等潜在危险。
研究工业过程中的热泵和制冷技术
研究工业过程中的热泵和制冷技术热泵和制冷技术在工业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应用范围涵盖了许多领域,如化工、制药、食品以及航空航天等。
热泵技术通过将低温热能转换为高温热能,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同时制冷技术则是通过吸收、传递和释放热量的过程,将物体冷却至所需温度。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工业过程中热泵和制冷技术的应用,以及其在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作用。
一、热泵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热泵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能源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外界能量驱动热泵系统,将热能从低温区域传递至高温区域。
在工业生产中,热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热能回收、空气调节、供暖、制冷等领域。
以化工行业为例,通过热泵技术,可以将一些废热或废气重新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热泵技术还可以用于实现反应器的恒温控制,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
此外,热泵技术还可以用于提取反应产物中的有用组分,实现产品的分离纯化。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热泵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制冷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制冷技术是一种将热量从一个物体或空间中吸收,并将其释放到另一个物体或空间中的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制冷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冷藏、药品储存、半导体制造等领域。
例如,在食品行业,制冷技术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
在药品制造领域,制冷技术可以用于控制药品的温度和湿度,确保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半导体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制冷技术可以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三、热泵技术与制冷技术的结合应用热泵技术与制冷技术在工业生产中通常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结合应用可以实现更多的节能减排和提高效率的效果。
例如,将热泵技术与制冷技术结合应用在空气调节系统中,可以实现制冷和供暖的双重功能,节约能源同时提升舒适度。
制冷与热泵技术在双碳目标下的应用
制冷与热泵技术在双碳目标下的应用制冷和热泵技术在双碳目标下的应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威胁不断增加,各国都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双碳目标。
在这个背景下,制冷和热泵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舒适环境的需求,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本文将深入探讨制冷和热泵技术在双碳目标下的应用,并分享我的观点和理解。
1. 介绍制冷和热泵技术制冷技术是指通过吸热和排热的过程,将热量从低温环境传递到高温环境,实现降温的过程。
而热泵技术则是将热量从低温环境传递到高温环境,实现升温的过程。
它们的共同原理是利用热力学循环,通过压缩和膨胀工作物质来实现热量的传递。
2. 制冷和热泵技术的应用领域制冷和热泵技术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方面,制冷技术被用于冷库、工业制冷设备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热泵技术则被广泛应用于供暖、热水、工业废热回收和地热能利用等领域。
在家庭和商业建筑中,制冷和热泵技术则用于中央空调和热水供应等。
3. 制冷和热泵技术的双碳应用在双碳目标下,制冷和热泵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高效的制冷和热泵设备,可以显著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传统的空调设备通常使用制冷剂,而这些制冷剂可能对臭氧层产生破坏,从而加剧气候变化。
而采用新一代的制冷和热泵技术,则可以使用更环保的制冷剂,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制冷和热泵技术可以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进一步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太阳能热泵利用太阳能将热量转化为可供供暖和热水使用的能源。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降低能源成本。
另外,利用储能技术,制冷和热泵系统可以在能源需求低谷时储存热量或冷量,以便在高峰期供应能量,实现能源的平衡利用。
4. 制冷和热泵技术的挑战和前景虽然制冷和热泵技术在双碳目标下具有巨大的潜力,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新一代的制冷和热泵设备需要更高的投资成本,这可能对推广应用造成限制。
技术研发和创新对于提高制冷和热泵设备的效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热泵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 热泵的基本概念热泵是一种利用外界低温热源提供供热或制冷的装置。
它实现供热和制冷的原理基本相同,只是热量的流动方向不同。
热泵系统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装置等组成。
热泵通过循环工作介质的运动来实现制热或制冷的效果。
2. 热泵的工作原理热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蒸发器:在低温环境下,制冷剂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吸收外界的热量,从而起到制冷效果。
2.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
3.冷凝器:将高温高压的气体释放出的热量传递给供热系统或环境,使之升温。
4.节流装置:降低制冷剂的压力,使其温度降低,再次进入蒸发器循环往复。
3. 热泵的应用领域热泵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家庭供暖热泵可以通过从环境中吸收热量来加热房屋。
它可以利用地下的地热能、空气中的热能或水中的热能来实现供暖。
相比传统的供暖方式,热泵具有能效高、环保无污染、运行安全稳定等优势。
3.2 工业制冷热泵也可以用于工业制冷。
工厂中的一些生产过程需要低温环境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热泵可以提供低温热源,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实现工业制冷的需求。
3.3 温室农业热泵可以在温室中提供恒温环境,帮助植物生长和保护作物免受恶劣天气的影响。
热泵通过控制温室内外的温度差异来调节温室内部的温度,提供最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
3.4 温泉热水供应热泵可以将地下的热能转化为热水,用于供应温泉、洗浴中心等场所的热水需求。
热泵通过吸收地下热能,提供持续稳定的热水供应,并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4. 热泵的优势和不足4.1 优势•高能效:热泵可以有效利用环境中的热能,节约能源。
•环保:热泵不会产生直接的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友好。
•安全稳定:热泵系统运行稳定,安全性高。
•多功能:热泵既可以供暖,又可以制冷,应用领域广泛。
4.2 不足•初始投资较高:热泵系统的初期投资相对较高,但运行成本较低。
热泵技术及其应用
热泵技术及其应用热泵技术及其应用概述热泵技术是一种能够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量提供高温热量的技术。
它通过循环工质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之间传递热量,实现低温热量的提取和高温热量的释放。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可再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供暖、制冷和热水供应等领域。
1. 热泵工作原理1.1 蒸发器蒸发器是热泵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其主要功能是吸收外界低温环境中的热量。
当制冷剂进入蒸发器时,由于蒸发器内部压力较低,制冷剂会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并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
1.2 压缩机压缩机是热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
通过增加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和能量,使气体温度升高。
1.3 冷凝器冷凝器是热泵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其主要功能是释放高温高压气体中的热量。
当制冷剂经过冷凝器时,由于冷凝器内部压力较高,制冷剂会从气态转变为液态,并释放出热量。
1.4 膨胀阀膨胀阀是热泵系统中的一个关键部件,其作用是控制制冷剂流量并调节系统的压力。
通过膨胀阀的作用,制冷剂从高压区域流向低压区域,实现了制冷剂的流动和循环。
2. 热泵应用领域2.1 供暖系统热泵技术在供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供暖方式通常依赖于燃气、电力等能源,而热泵系统则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量提供高温热量,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约。
通过将地下水、湖水等低温水源与热泵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集中供暖或分户供暖,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2 制冷系统热泵技术在制冷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制冷方式通常依赖于空调、制冷设备等,而热泵系统则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量提供制冷效果,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保。
通过将室外空气、地下水等低温热源与热泵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室内空调和商业制冷等需求。
2.3 热水供应热泵技术在热水供应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的热水供应方式通常依赖于电加热器、太阳能热水器等,而热泵系统则可以利用环境中的低温热量提供高温热水,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辅导制冷技术与热泵技术制冷技术是使某一空间或物体的温度降到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保持在规定低温状态的一门科学技术,它随着人们对低温条件的要求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
液体转变为气体,固体转变为液体,固体转变为气体都要吸收潜热.4.1.1、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工作原理人工制冷有多种方法,目前主要是使用工作物质(制冷工质)状态变化时吸热和放热的特征来实现制冷。
任何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将要吸收热量,液体的沸腾温度(即饱和温度)和吸热量随液体所处的压力而变化,压力越低,沸腾温度也越低。
而且不同液体的饱和压力、沸腾温度和吸热量也各不相同。
例:1 个大气压(0.1M Pa)下制冷工质沸点(℃) 气化潜热r (kJ / kg)水100 2256氨(R717)-33.4 1368R22 -40.8 375只要根据所用制冷液体(称制冷剂)的热力性质,创造一定的压力条件,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所要求的低温。
要实现制冷循环必须要有一定的设备,而且要以消耗能量作为补偿。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就是用压缩机等设备,以消耗机械功作为补偿,对制冷剂的状态进行循环变化,从而使用冷场合获得连续和稳定的冷量及低温。
a. 低压管道保温b. 工质状态②过热蒸气③饱和液④湿蒸气4.1.2.图表1.T-S 图2.压-焓图(lgP-h 图)4.1.3、 理想制冷循环——逆卡诺循环研究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影响制冷循环的各种因素,寻求节省制冷能耗的途径。
逆卡诺循环是使工质(制冷剂)在吸收低温热源的热量后通过制冷装置,并以外功作补偿,然后流向高温热源。
逆向循环是一种消耗功的循环,制冷循环就是按逆向循环进行的,在温—熵或压—焓图上,循环的各个过程都是依次按逆时针方向变化的。
1.逆卡诺循环设备示意图逆卡诺循环在T-S 图上的表示2.实现逆卡诺循环必须具备的条件:(1)高、低温热源温度恒定;(2)工质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与外界热源之间无传热温差;(3)工质流经各个设备时无内部不可逆损失;制冷系数ε制冷循环常用制冷系数ε表示它的循环经济性能,制冷系数等于单位耗功量所制得的冷量。
对于逆卡诺循环而言:如果考虑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温差分别为△T k 和△T 0时,则4.1.4、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及热力计算1.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理论制冷循环不同于逆卡诺循环之处是:a.制冷剂在冷凝器和蒸发器中按等压过程循环,而且具有传热温差;b.制冷剂用膨胀阀绝热节流,而不是用膨胀机绝热膨胀;c.压缩机吸入饱和蒸气而不是湿蒸气。
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后的节流损失:不但增加了制冷循环的耗功量,还损失了制冷量。
这两部分损失必然使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有所下降。
)())(()(00000'-''=-'-'-'='=T T T S S T T S S T w q k b a k b a c c ε000000''('')()k k k T T T T T T T T T εε-∆==<--+∆+∆用干压缩代替湿压缩后的过热损失:(1).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后的节流损失制冷剂绝热膨胀作功量:w e = h 3-h 4''制冷剂通过膨胀阀损失的冷量:△q 01 = h 4—h 4''∵绝热节流前后焓值不变,即h 3 = h 4;∴w e = △q 01节流损失:制冷剂干度↑,液体含量↓,制冷能力↓。
(T 0-T k )↑或者制冷剂液态比热↑,则节流损失↑;反之↓。
制冷剂节流后的干度增加还与它的潜热有关。
用膨胀阀代替膨胀机后,增加了w e ,损失了△q 01,制冷系数和热力完善度下降。
(2).用干压缩代替湿压缩后的饱和损失在制冷压缩机的实际运行中,若吸入湿蒸气,会引起液击,并占有气缸容积,使吸气量减少,制冷量下降。
饱和损失不但与制冷循环工况有关,还与制冷剂的物理性质也有关。
2.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单位质量制冷量:q 0 = h 1-h 4 [kJ/kg]压缩机的单位质量绝热压缩耗功量:w = h 2-h 1 [kJ/kg]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单位质量放热量:q k = h 2-h 3 [kJ/kg]节流前、后焓值不变h 3 = h 4,则q k = q 0 + w制冷剂单位容积制冷量:[kJ/m 3]若已知总制冷量为Q 0[kW],则制冷剂质量循环量:[kg/s] 压缩机的吸气体积流量:[m 3/s]冷凝器的热负荷:Q k = M r q k [kW]压缩机的理论耗功量:N = M r w [kW]10v q q v =o r q Q M 0=v r r q Q v M V 01==理论制冷系数:3.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改善1.膨胀阀前液体过冷(1)液体过冷对制冷循环的影响液体过冷会增加△q ,且随着过冷温度的降低,△q 会增加;同时并不增加w ,因此制冷系数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按逆流方式传热或增加冷凝器传热面积,可达到一定的过冷度。
(2)回热循环回热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液体过冷和吸气过热,是利用流出蒸发器的低温饱和蒸气与流出冷凝器的饱和液体通过热交换器的传热过程而产生的。
回热循环特别适用于增加吸气过热度能提高其循环制冷系数、以及绝热指数较小,绝热压缩后排气温度较低的制冷剂,如R12(K = 1.136)、R502。
R22采用回热循环是制冷系数降低不多,但保证干压缩和热力膨胀阀稳定工作。
对氨(K = 1.310)、R11等,因为提高过热度后会降低其制冷系数,所以不采用回热循环。
(2).带膨胀机的制冷循环(3).带有经济器的螺杆式压缩制冷循环(4).带有经济器的离心式压缩制冷循环4.1.5.双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蒸发温度降低对单级制冷循环的影响:1.节流损失增加,制冷系数下降。
2.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上升。
3.压缩机运行时的压力比增大,容积效率下降。
1、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循环过程它与单级压缩制冷循环流程的主要区别是大部分制冷剂必须在高、低压级两只气缸中进行压缩,还增设了中间冷却器和膨胀阀。
如果已知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所需要的制冷量、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则该循环的热力计算步骤和公式如下:[MPa] t 7 = t 6 + △t [℃]0P P P k m =124100h h h h w q N Q --===ε[kg/s]Mr1 ( h2 - h3 ) +Mr1 ( h5 - h7 ) = Mr2 ( h3 - h6 )2、一次节流、不完全中间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M r1 ( h 3' - h 6 ) = M r2 ( h 5 - h 7 ) [kJ/s]M r2h 2 + M r1h 3' = (M r1 + M r2 )h 3 = M r h 34.1.6、热泵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选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空气源热泵机组冬季运行时,室外换热器温度低于O ℃时,其表面会结霜,明显降低机组效率,严重时会堵塞盘管,为此必须除霜。
(2) 应考虑机组噪声对周边建筑环境影响。
(3) 在冬季寒冷且潮湿的地区,需连续运行或对室内温度有较高要求的空调系统,应按当地平衡点温度(即空气源热泵供热量等于建筑耗热量时的室外计算温度)确定机组的容量和辅助加热的容量,以避免机组选择过大,造成初投资增加,运行效率降低。
(4) 机组选型时,应考虑机组使用的制冷剂种类是否符合国家当前环保的规定。
热泵供热系数为:热泵供热系数=制得的热量/耗功量= COP+ 1公式表示,热泵系数恒大于1,这说明热泵装置在高温热源的放热量始终大于耗功量。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冬季的制热量,应根据室外空调计算温度修正系数和化霜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4.2制冷剂和载冷剂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它是在制冷系统中完成制冷循环的工作介质。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气化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而制冷,又在冷凝器中把热量放给周围介质,重新成为液态制冷剂,不断进行制冷循环。
4.2.1、制冷剂的种类1.无机化合物氨和水是当前常用的制冷剂。
2.氟利昂CFC :含氯而无氢的氟化碳;会破坏同温层中的臭氧。
HCFC :含氢、氯的氟化碳;HFC :含氢而无氯的氟化碳。
3.混合物制冷剂8101h h Q M r -=(1)共沸溶液共沸溶液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制冷剂按一定比例相互溶解而成的混合物。
它和单一化合物一样,在一定压力下蒸发温度一定。
常用的有R500、R502等。
(2)非共沸溶液4.1.2、对制冷剂的要求1.热力学性质方面(1)冷凝压力不太高,蒸发压力不低于大气压力;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之比不要过大;(2)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3)临界温度要高;(4)凝固温度要低;(5)气化潜热要大;(6)绝热指数要低;3.制冷剂的安全及环境特性指标(1)、无害,不燃烧和爆炸;(2)、破坏臭氧(03)潜值ODP的大小表示该制冷剂破坏大气03分子潜能的程度,即对大气03层破坏的大小。
(3)、全球变暖潜值GWP,GWP是衡量制冷剂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程度大小的指标值。
(4)、大气寿命是指制冷剂排放到大气中,一直到分解前的时间,也就是制冷剂在大气中存留的时间。
制冷剂寿命长,说明其潜在的破坏作用大。
4.2.3、氯氟碳化合物的禁用及其对策1. 《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氯氟碳化合物是氟利昂族中的一大类,即含氯而无氢的氟利昂,它们会破坏同温层中的臭氧。
1985年和1987年缔结了《保护03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03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议定书》缔约方大会又先后通过了《伦敦修正案》(1990年)、《哥本哈根修正案》(1993年)、《蒙特利尔修正案》(1997年)和《北京修正案》(1999年)。
这些修正案对《议定书》所列消耗03层物质(Ozone Deleting Substanceo——简称ODS)的种类、消耗量基准和禁用时间等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和限制。
(1).《蒙特利尔议定书》及《伦敦修正案》主要规定了逐步削减与禁用CFC和哈龙(即BCFC)两类物质的要求和时间表,对HCFC类物质、没有提出相应的限制。
(2).1993年的《哥本哈根修正案》第一次将HCFC类物质纳入受控物质清单,并规定了逐步削减与禁用时间表,其内容如下:1) 对CFC(含BCFC)包括CFC一11、CFC一12、CFC一113、CFC一114、CFC-115等氯氟化碳类物质等,规定发达国家从1996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生产与消费;发展中国家(CFC年人均消耗量小于0.3kg)最后停用日期为2010年1月1日。
2). 对HCFC包括HCFC一22、HCFC一123、HCFC一142b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