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案例

合集下载

六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我们爱和平教案

六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我们爱和平教案

六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我们爱和平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友善相处。

教学重点:1. 和平的重要性2.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3. 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 如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友善相处。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课堂活动所需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视频等资源,向学生展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让学生对和平有更深刻的理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和平的认识和感受。

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平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2. 学生通过课堂讲解,深入理解和平的重要性。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四、角色扮演(15分钟)1. 教师为学生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加深刻地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强调和平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和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和平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痛苦的认知程度。

3. 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和平的情况。

六、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战争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互相交流看法。

七、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传播和平理念,倡导和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建议,讨论如何共同营造和平氛围。

八、制作和平标语(10分钟)1. 教师为学生发放纸张、彩笔等材料,让学生制作和平标语。

政治思想优秀教案优秀7篇

政治思想优秀教案优秀7篇

政治思想优秀教案优秀7篇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篇一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

新学期开始,为切实有效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如下:一。

教材分析按照课程标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权利义务”等内容标准,围绕权利义务这一大的教育主题,综合建构本册的教学内容。

具体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围绕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维护人身权利、维护文化经济权利、崇尚公平正义四个综合主题展开,设置了十课教学内容:“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隐私受保护”、“终身受益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崇尚公平”、“我们维护正义”。

这册教材涉及到很多法律方面的内容,基础内容较多,需要学生认真掌握。

教材列举了相关案例,大部分内容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近的。

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

学生分析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让他们知道思想品德学科不单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来解决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与交往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

三、教学重点: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的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培养感恩情感,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知道如何在生活中体现感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感恩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感恩,并将感恩之情付诸实践。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感恩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感恩的思考,引出本课主题。

环节二:讲授新课(15分钟)1. 教师讲解感恩的含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2.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感恩之事,感受感恩的力量。

3.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感恩之情,提高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环节三: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关于感恩的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人物是如何体现感恩的,以及他们的行为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环节四:小组活动(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感恩的场景,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表达感恩之情。

环节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懂得感恩。

3. 教师提出要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感恩,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四、课后作业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感恩的感悟文章,字数不限,要求真诚、发自内心。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学生互评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学会感恩方面的表现,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提高。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反馈,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5篇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5篇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5篇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1一、教学设计说明:作为政府权力行使的三个环节之一的执行环节——依法行政,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本节设计主线是让学生通过两段情景材料谈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这种做法的认识,探究对政府的这种不作为对人民群众、对政府自身、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加深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提出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管理水平以及政府如何做到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主要内容是学习依法行政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政府如何科学民主决策等。

二、研讨主题:新授课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三、课堂评价:1.学生参与度:由于学生已在前一天晚上对本课的自主探究学案做了预习,因此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

2.问题设计:设计编排合理,在课本基础上对梯度思考有所改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所提高。

3.教师引导:新课导入自然顺畅,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缺乏向纵深发展。

4.课堂对话:教师富有亲和力,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融洽。

5.知识落实:梯度思考回答问题合理,正确性高。

注重知识的落实与巩固。

学生记忆较快。

6.总体评价: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较好,识记熟练,探究问题的意识较强,但学生探究时的问题引导有偏离主题的现象。

四、课后反思1.成功之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情景导入,课堂自然顺畅,学生巩固落实较好。

最后知识体系构建符合本课的主旨。

2.个人特色:自主学案编排合理,导入自然。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课堂互动效果好。

3.存在问题:课堂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虽有探究意识,但学生小组在探究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初中生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

初中生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

初中生思想品德公开课教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创新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人生观、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难点: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它?2. 教学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包括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针对每个层面的价值观,教师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具体践行措施。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案例,如教育、医疗、环保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并从中汲取经验。

4. 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活动,如情景剧表演、主题演讲、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品质。

5.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

四、教学评价1. 情感态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和践行意愿。

2. 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实践环节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3.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掌握程度。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范文三篇

思政课教学设计案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明确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并运用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运用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引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讨论。

主要问题: 1. 你认为什么是核心价值观? 2. 为什么我们需要核心价值观?
3. 你有什么核心价值观?
第二步:讲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5分钟)
•以PPT形式,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引导学生讨论各个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内涵,理解核心价值观与实践活动的联系。

第三步: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出自己心中最重要的三个核心价值观,并进行简要解释和说明。

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并进行全班交流。

第四步:案例分析(20分钟)
提供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案例,要求学生运用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分析问题所涉及的核心价值观,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

第五步: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并把学到的知识传递给他们的家人和朋友。

四、学习评价
评价学生在分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和思考能力。

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予肯定和指导。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优秀10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案(优秀10篇)思想品德教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与大自然有共在感;2、了解并体会风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人们对风的利用,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教学重点:①了解风的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②了解风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①人们对风的利用。

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活动准备:扇子风车气球薄纸张香水五、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活动1、风儿在哪里游戏导入,引入主题——猜谜语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好吗?(好),那就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瓜猜一猜这是什么?(出示课件)2、师:同学们,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风)对,是风。

今天,老师把风娃娃请到了我们的教室,让他和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好不好?(好)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风儿轻轻吹》。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活动2、和风儿一起玩感受风,发现风。

师:风娃娃天天和我们在一起,但风娃娃可喜欢捉迷藏了,粗心大意的小朋友看不见风娃娃,细心肯动脑筋的小朋友就可以找到它。

同学们,你们能找到风娃娃吗?(能)师:老师看见风娃娃躲在河水里,因为他把河水吹皱了。

我找到风娃娃了,就在旁边的花丛里。

同学们,你们也能像老师这样找到风娃娃吗?(能)好,请同学们在四人小组里一起找风娃娃吧!①学生在四人小组找风娃娃,边找边说风娃娃藏在哪里?②集体交流,指名学生说。

生:我做的风车被风吹转起来了。

生:风藏在柳条里,因为柳条被风吹地斜斜的。

生:小女孩手里拿着的手绢,因为被风吹得飘起来了。

生:那个男孩子用手把帽子捂住了,不然他的帽子就要被风吹走了。

生:这个小女孩闻到了花香。

师:这个小女孩是怎么闻到了花香呢?生:因为风把花儿的香味带过来了,所以她闻到了花香。

生:小男孩在河边玩帆船,风把帆船吹向远方。

生:房子上的炊烟也被风吹得越来越远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

你们还能在教室里、校园里、生活中找到风吗?生:旗杆上的国旗在飘动,说明有风。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8篇)小学思想品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道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是学生要做到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能正确规范自己的行为。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重点:知道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行为有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等。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第一课时活动内容:我会听讲活动准备:两个片断:一、上课时,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会做。

二、另一学生上课时没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不会做。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上课前,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

2、学生看录像:仔细观察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上课时的表情、神态、动作是怎样的?3、比较:将两位同学上课时的表情、动作、神态进行比较,说说谁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4、谈体会:看完录像,你觉得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有哪些好处?5、游戏——你问我答: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我该怎样做?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眼睛看着哪,我来答: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耳朵听什么?我来答:我问你:当老师讲解或同学发言时,脑子想什么?我来答:学生的回答有多种可能性,教师对问题答案不需作统一的硬性规定。

6、教师小结: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课时活动内容:举起我的手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若干个适合本班学生的知识或智力抢答题。

活动过程:1、游戏导入:老师念智力抢答题,学生抢答。

前几题要求学生不举手直接抢答,因为太吵,老师同学听不清,后几题请学生举手抢答。

2、老师:刚才在课堂上大家是怎样的情况下,举起自己的小手的呢?3、学生交流。

4、教师小结要点:在课堂上,当我们要回答问题时,应先举手后发言,回答问题不乱抢。

这样才能听清楚别人的发言。

5、过渡语:除此以外,在课堂上我们还会在什么时候举起自己的小手?6、我知道,我来说:学生看教科书26页右下图,说说图上的同学为什么会举起自己的小手?7、教师小结要点:在课堂上,当我们有还没有弄明白的问题或有不同的见解时,更应该举起自己的小手。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优秀6篇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优秀6篇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优秀6篇思想品德教案篇一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查阅字典,会读、会认本课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掌握课文大意;学写书信。

2、过程和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亲身感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文本的学习与超文本阅读结合起来;课前搜集自然常识小资料和大自然的图片;学生交流、讨论对大自然的感悟;训练学生描写自然景物的能力以及写书信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启发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关注和热爱,引起学生探索研究自然事物的兴趣和欲望;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什么是大自然以及认识自然的方法,探索自然的一般规律;学习训练书信的`写作方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大自然风光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指点学法。

1、板书课题“大自然,你好”,联系本单元学习过的前三篇课文,都是以自然、动植物为主题的,请学生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老师再做总结。

2、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准备怎样学习本篇课文?如: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

3、围绕教材课后的“我的资料夹”的内容,介绍课文的作者张海迪,可提供图片,讲述她身残志坚的故事,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熟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本篇课文的大意是什么?与前三篇课文有什么联系?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本课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4、检验自学成果,采用小组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发言的形式解决教师提出的以上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 ◆此案例体现了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有何利 弊?
二、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1参考答案: 此案例体现了兴趣体验——能动思维——认知达成的设计思路。 利: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问题设置指向性明确,能够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学 生能够在玩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增强了情感体验等。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 的感性认识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理性认识。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直接体验,也有利于 启发学生的思维。 弊:教师在引导、归纳学生分析时要有耐心,和急中生智的技巧,否则易走样;活动费时冗长, 也未能培养出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创新思维,即: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思考不足,能动思维发挥不 佳。
由此可见,教学设计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 需要设计者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
所谓科学,是指它要求有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形成的教 学方案切实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理论知识和思想的准确性,以及语言 和思维的逻辑性。
所谓艺术,是指教学设计要力求精致、完美,行之有效和富于独创性,能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求,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 质量。
初中思想品德

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津南区教研室 2014、2、15
汇报人姓名
一、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设计内涵
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它不仅把已有的理论和成果运用于实际教 学中,发挥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使教学实践走出純经验主义的圈子,进 一步科学化、规范化。
什么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设计: 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出发,依据课程标准要求,
二、思想 品德教学 设计案例 分析
教学案例6:
教师在设计《做诚信的人》的教学方案时, 选择了向学生讲述《国王与种子》的故事, 和向学生展示被曝光的“南京冠生园月饼” 事件的新闻图片。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教案人的一生中,思想品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初中阶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正在形成,这时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案。

一、课程说明思想品德教育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道德观念和文化修养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讨论,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3. 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爱国、爱人民、爱社会的意识;4. 培养学生诚信、守法、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教学内容1. 爱与友谊: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2. 诚信与诚实:通过案例分析和个人经历,让学生深刻认识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

3.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独立思考:通过集中讨论和个人研究,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

5. 感恩与奉献:通过实践活动和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感恩家庭、学校和社会,并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6. 文明礼仪:通过模拟情景和个人操守,培养学生的民族风貌和文明礼仪观念。

7.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红色经典和纪念活动,提升学生对祖国、民族和英雄人物的认识和热爱。

8. 积极心态:通过心理辅导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内容。

2. 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3.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析和判断道德问题。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五、教学设计1. 教学引入:通过对生活中真实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教案

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教案

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2. 关爱他人的方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乐于分享。

3. 关爱他人的实践: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关爱他人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案例分析:分析关爱他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分享各自的体会和感悟。

5. 实践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实践经历,让大家共同学习。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关爱他人,温暖社会。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关爱他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关爱身边的人,将所学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案例等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课后去关爱身边的人,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在关爱他人方面的实践情况。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最新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案优秀5篇

最新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案优秀5篇

最新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案优秀5篇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案篇一4.2《情绪的管理》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接受并恰当的表达出来。

2.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感受。

3.理解调节自己的情绪对我们有重要意义,掌握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二、自主预习1.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3.适度的__________,可以帮助我们适应突发事件,但持续地处于__________状态,则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4.每个人都有调节情绪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转移注意、合理宣泄和__________等。

三、合作探究据调查显示,随着城市交通日益拥堵,近六成司机受困“路怒症”。

“路怒症”,顾名思义就是带着愤怒开车上路。

【请你列举】(1)根据你在生活中的观察,谈一谈“路怒症”可能有哪些具体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抒己见】(2)出现“路怒症”时如何管理愤怒的情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支招】(3)请你为那些受困“路怒症”的司机提一些建议,使其摆脱“路怒症”的困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随堂演练1.研究人员对1亿美国facebook用户发布的10亿多匿名状态更新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每1条消极帖子会导致好友发布1.29条消极帖子,而每1条积极帖子则会导致好友发布1.75条积极帖子。

这说明()a.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b.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c.调节情绪有很多具体的方法d.人和人之间的情绪是差不多的2.积极的心态和确切的目标是取得一切成就的起点。

思想品德教师的教案模板

思想品德教师的教案模板

思想品德教师的教案模板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之道德关系教学教学班级:初中一年级授课老师:XXX备课日期:2022年10月15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理解不同道德关系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分辨和评价不同道德关系的优劣。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意识;-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成为积极向上、道德品质高尚的公民。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友爱、宽容、正义等良好道德情感;- 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公开等公民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道德关系的分类及特点,道德关系的培养与维护。

难点:如何评价和选择不同道德关系。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 道德关系的定义与分类;- 道德关系的特点与影响;- 道德关系的培养与维护;- 道德关系的评价与选择。

2. 教学方法:- 情境引入法:通过故事、图片等情境,激发学生对道德关系的兴趣;- 观察分析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关系案例,培养学生思考和判断能力;- 小组合作法:设置小组活动任务,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探索道德关系的内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道德关系的思考;- 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前置知识。

2. 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20分钟)- 介绍道德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不同道德关系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小组合作与讨论(15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指定的情境,找出其中存在的道德关系;- 各组代表汇报,展示不同道德关系的评价。

4. 学生实践与体验(20分钟)- 安排情境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体验道德关系;-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总结观察结果和感悟。

5. 反思与归纳(10分钟)- 引导学生分享观察记录和体验心得;- 归纳总结不同道德关系的优劣,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和评价道德关系。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我爱我家》教案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我爱我家》教案

《我爱我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含义,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二、教学内容1. 家庭的含义: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 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我们的避风港,是我们的摇篮,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是我们的加油站。

3. 热爱家庭:感受家庭的温暖,珍惜家庭的关系,为家庭的和谐美满努力。

4. 关心家人:理解家人的付出,关心家人的需求,尊重家人的意见。

5. 家庭沟通: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感受,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人沟通,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设置家庭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庭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家庭案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家庭关系的处理方法。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庭沟通技巧,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尊重他人。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家庭沟通场景,提高沟通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家庭的含义、家庭的重要性、热爱家庭、关心家人以及家庭沟通等内容。

3. 情景模拟:设置家庭场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家庭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家庭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家庭关系。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家庭沟通技巧,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尊重他人。

6.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模拟家庭沟通场景,提高沟通技巧。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学会与家人沟通的意义。

8.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家庭关系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加深对家庭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庭含义的理解程度。

初中思想与品德教案

初中思想与品德教案

初中思想与品德教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国家的繁荣富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新课(1)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学生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通过观看先进人物的事迹,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 巩固提高布置一道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共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总结反馈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实践中的心得体会,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四、教学评价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实践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情况。

2. 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3.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5篇)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5篇)

思想品德教学案例(5篇)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明确家庭的含义,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学习表述方式学生活动介绍自己家里人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教师活动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3、老师巡视指导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5、进行爱家人教育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的幸福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愉快况让全班同学了解我的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家人其他同学看照片听总结,进行尊重普通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劳动者的教育的收获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

(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

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

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板书:工作爱好习惯(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6篇)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6篇)

思想品德教案(精选6篇)《思想品德》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认知: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十分愉快有趣。

情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行为: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在一起。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团结友爱”得目中设计的,教学内容部分“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的。

一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他们在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儿童之间相互关心、爱护、合作的条件,因而“以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时常出现不愿意和别人在一起的现象。

小时不合群,长大就不容易与他人合作,又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

针对这种情况,在一年级小学生刚刚离开家庭和幼儿园,开始过小学生活的时候,及时教育他们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是大有益处的。

这包含着集体意识和学会关心、学会合作的启蒙。

教法建议:1.本课教学环节中学生活动较多,所以应把每一个环节组织好,在活动之前要明确活动的要求,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地参加到活动中,活动后要有小结,切实达到目的。

2.本课教学一定要联系本班实际,了解本班学生在与同学交往时的问题。

如:羞怯、不合群等。

这样可在让学生演出时有意安排羞怯,不合群的学生参加演出,使本课更有针对性。

教学设计示例认知: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十分愉快有趣。

情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行为:在学校里要和同学在一起。

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十分愉快、有趣,激发他们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的情感。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时应该怎样做。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看一看。

(使学生知道校园里同学多,大家在一起很快乐。

)1.想一想:每天清晨当你在校园里遇见自己的同学时,你什么心情?会怎样做?2.出示投影片。

("看一看"中的图)(1)说一说:清晨,在校园里,同学们脸上都是什么表情?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呢?(2)小结:学校里有许多同学,大家在一起可快乐了。

二、说一说。

(使学生知道和同学在一起学习、游戏十分愉快有趣。

初中思想品德文化教育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文化教育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文化教育教案年级:七年级学科:思想品德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2.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如诗词、书画、戏曲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传统节日、习俗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文化主题,如孝道、礼仪等。

2. 各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并提出具体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经验。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如教育、艺术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文化主题,如书法、剪纸等。

2. 各组动手实践,展示传统文化技艺。

四、分享与交流(10分钟)1. 各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分享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经验。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总结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文化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我爱秋天》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我爱秋天》教案、教学设计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秋天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使学生学会欣赏秋天的美景,感受生活的美好。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他人的情感,让学生关注家乡的秋天特色,懂得分享和关爱他人。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树立自信心。
3.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态度。
难点:如何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秋天的美好。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秋天现象,如树叶变色、果实成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关于秋天的诗句、歌曲、习俗等资料,下节课向全班同学展示。要求:展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出秋天的特色。
4.思考题: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a.秋天是如何影响农作物生长的?
b.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秋天的环境,珍惜资源?
要求:不少于100字,表达清晰,观点明确。
一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我爱秋天》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基本特征,包括天气变化、自然景色和农作物成熟等方面。
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秋天事物的能力,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绘秋天的美景。
3.通过对秋天的认识,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活动。对于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用丰富的词语和句式描述秋天;对于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逐步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同样的爱护之教学设计
二、同样的权利
学科:思想品德
姓名:
单位:新田中心初中
时间:2010年3月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二、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姓名:钟永胜学校:宣州区新田中心初中
一、教学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来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从实际生活中遴选鲜活的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教学。

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建构良好的思想品德。

2、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主动探究和合作实践,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学会理智处事。

懂得关爱他人生命健康权也是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意识、责任意识的需要。

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

3、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合作、生生交流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采用多媒体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思维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让学生懂得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

二、教案
教师归纳:我们每个人都有生命健康权,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作为青少年,
(一行人违反交通规则横穿公路被车撞)
接着展示事例:
(某学生因高考压力过大,选择自杀)
教师归纳:注意自身的生
教师归纳:我们自己有生命健康权,而其他人也有生命健康权,我们不但要维护自己的
王明
徐文
钟平、黄晓芳
教师归纳:危难时刻要学会保护自我,也要尽一切可能
三、点评:
成功之处
1、通过情境设置,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命健康权的关注、对他人生命健康权的关注。

增强了学生的理性思维,学会理智处事。

学生不仅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健康权重要性,也懂得关爱他人生命健康权,就是珍爱自己生命健康权。

培养了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说一说、想-想、议一议、评一评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较好地进行体验性学习,自主参与探究活动。

不足之处及努力方向
1、不足之处
设计的教案环节紧凑,没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课堂教学容量过大,视频、案例材料丰富,至使有的活动学生思考的时间过短,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努力方向
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虚心向优秀教师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受教育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