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辅修)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辅修)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辅修)培养方案

中药学专业(辅修)培养方案

(Chinese Medicine)

一、培养目标

1.掌握药用植(动)物栽培(养殖)与育种技术、药用植物资源评价、开发及综合利用知识;

2.具有中药材成分分析、质量评价及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主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加工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栽培学、药用植物育种学、药用植物资源学、药用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保护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分析学、中药材安全与监控。

三、学分要求

31学分(学生参照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修习相关课程,若修读学分达到31学分,可主动申请辅修证明,经学校审核,可获得南京农业大学辅修专业证书)。

四、授予证书

中药学专业辅修证书。

五、教学计划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谢谢你的阅读 谢谢你的阅读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01) 一、专业介绍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前身是1946年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西语系英语专业,已有60多年的历史。目前,英语系系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学与科研队伍,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大量论文,承担多项国家、教育部、省级及厅局级科研项目。我系遵守外语学科的基本规律,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和资源,不断探索研究教学方法,扎实做好本科教学。结合河北省的地域优势和自身专业特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在教学方面,强调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训练,设置了文学、语言学、翻译等方向的专业发展课程,同时注重人文素养的培养,并开展多种语言实践。本专业以育人为本,经过多年的积淀,在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即培养基本功扎实、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英语复合型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服务。二、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及河北省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广泛的专业知识,素质高、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的综合性、广适性英语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通过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工作。毕业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3、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4、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5、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的工作能力和适应相近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 7、具有较高的第二外语应用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四、核心课程 基础英语1、2、3、4,高级英语1、2,英语初级听力1、英语高级听力1、英语阅读1、2,英语语音、英美概况、报刊选读、英语口语1、2,英语写作1、2、3、4 五、标准学制:四年。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欧阳歌谷创作

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欧阳歌谷(2021.02.01) (五年制) 一、总体培养目标及政治、体育、劳动等教学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培养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医药卫生事业振兴而献身,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适应国家健康发展战略需求,具有中医文化特色和全球化视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专业人才,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二)政治、体育及创新创业等教学基本要求 1. 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遵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学生的日

常教育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 国防、体育教育等 通过国防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国防观念、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养成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全面贯彻“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的教育理念,体育教学注重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以传统保健体育教学为特色,指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体质,达到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竞争的品质及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遵循“以文化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通过开展艺术与人文素质教育,突出中医文化教育,培养中医大学生的审美修养、职业道德与人文精神。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训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培养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心理素质,实现身心健康。 3. 素质拓展教育 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设计开展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学校实施学分化管理,主要从思想政治与

车辆工程专业双学位、双专业培养方案

车辆工程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汽车及其相关车辆的设计、制造、与检测维修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汽车工业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维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车辆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进行汽车产品设计和试验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车辆工程专业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熟悉与车辆工程专业相关的技术标准、政策和法规;掌握一定的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分析、经营与现代管理知识; 3、接受车辆设计、制造及控制等方面的专业训练,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工程制图、计算、实验、测试和基本操作等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车辆工程专业学科前沿知识与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三、招生专业范围 理工科在读二年级本科学生。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要课程 汽车构造(底盘)、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制造工艺学、流体力学、热工基础、汽车空气动力学、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原理、专用汽车原理及设计、汽车液压与液力传动、汽车电子技术、汽车修理技术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汽车运行实习、汽车构造拆装实验周、汽车制造工艺实习、汽车控制技术实验周、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七、课程体系及学分分配 该辅修专业的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构成。教学总学分及各部分课程学分分配如下。 计划教学总学分:217学分 其中:1.必修课:90学分 2.自修课:20学分 3.学分互认:107学分 八、本科双学位、双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 见附表。

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辅修双学士学位双专业试行办法

西安外国语大学本科辅修双学士学位(双专业)试行办法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挥我校外语教学和多学科办学优势,促进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我校拟在本科教育中试行双学士学位(双专业)制,凡符合申报条件的统招本科在籍学生均可在学习主修专业时,申请辅修其他专业,在学习年限内修够规定学分,符合学位授予资格的,颁发双学士学位。具体办法如下: 一、开设范围与申请条件 1.双学士学位(以下简称双学位)是在本科学习阶段,学习本专业(主修专业)的同时,申请学习另一学科门类专业(辅修专业)的学位课程,达到全部学分要求后,在获得主修专业学士学位的同时获得另一专业的学士学位。 2.双专业是指学生修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辅修本学科另一专业,完成其学分要求,可颁发该专业的辅修证书。 3.凡我校统招全日制本科一年级学生,已修课程成绩良好,学习勤奋,学有余力者均可申请。 二、培养方案与学分要求 1.拟开设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教学单位于每年12 月1日前,提出下一年度双学位(双专业)的招生专业、专业介绍和招生计划,报教务处审核,并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2.已获准开设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教学单位(简称双学位开课单位)在学校批准后4周内将所开双学位(双专业)专业培养方案上报教务处审核,经主管校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3.辅修双学位的总学分由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和学位论文学分构成,原则上外语类专业总学分不低于60学分,非外语专业总学分不低于50学分。 辅修双专业的总学分由该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学分构成,原则上外语类专业总学分不低于50学分,非外语专业总学分不低于40学分。 三、申请程序 1.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于每年3月初在网上报名,下载并填写《西安外国语大学辅修双学士学位专业修读申请表》或《西安外国语大学辅修双专业修读申请表》。每个学生只限申请一个辅修双学位(双专业)专业。 2.辅修双学位(双专业)开课单位对申请者的资格进行初审,并将初审合格学生名单报教务处。 3.教务处将根据招生计划和学生报名情况,择优录取。被录取学生应于规定时间缴纳辅修双学位(双专业)的相关费用,并到开课单位注册,未按时缴费注册的学生,视为自动放弃双学位学习资格。 四、教学组织与实施

英语专业(师范)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师范类) ※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050201 专业名称:英语English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基于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高的教育工作者、学科教学骨干教师、教育管理者,毕业后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外事、旅游、翻译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及特色 以突出师范性为特色,使学生了解基本的英语教学法流派、英语教学基本理论,熟悉高等或中等学校的英语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测试及评价,为毕业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和能力: 1.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 2、掌握对象国家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及英语教育基本理论,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基本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学制和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文学学士 ※主干学科 外国语言文学 ※相近专业 日语、法语、俄语 ※课程体系 普通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数学文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文献信息检索、体育与健康、外语(日语/俄语)。 专业教育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语音、基础英语、视听说、阅读、写作、语法、翻译、高级英语、语言学概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论文写作。

综合教育课程:由石河子大学统一规定,见《石河子大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中的相关规定。 特色课:外语教学论、中学英语教学法。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 安排在第4学期暑假进行,时间为2周,活动内容可自拟,也可选定指导教师提供的题目,方式可以是独立进行,也可以组成小组,由教师指导,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开学后2周内提交实践活动的调研报告,由学院(或系、部)组织考核,合格后,计入2学分。 (二)教育教学实习 本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时间为8周。学生可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活动,也可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完成实习,合格后,计入4学分。 (三)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第八学期,时间为16周。包括选定毕业论文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写作大纲,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工作于第八学期六月上旬完成,6月中旬参加学院或系组织的论文答辩。合格后,计入6学分。 ※毕业条件 最低毕业标准209学分,其中理论158学分,实践51学分(含综合教育17学分)。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630103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遵循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办学特点,以及“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岗位为前提、能力为重点、素质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医疗、预防、保健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要求 学生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具有不断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 专科中医学专业学生在完成学业时,专业水平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基本知识 1、掌握必备的中医药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各科基本知识,熟悉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 2、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实训操作知识。 4、了解医院管理、医疗卫生法规等基本常识。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中医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能力以及急症的预处理能力;具备适应初级卫生保健的实践能力。

2、具有计算机操作及应用的能力,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实际应用,达到云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一级B水平。 3、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应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4、能借助辞典查阅外文医学资料;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必需的英语基本应用能力。应取得两种以上技能证书:英语应用能力(A级)、计算机(一级B)、保健按摩师资格证(中级)、药品营销员资格证等。 (三)基本素质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医学道德和综合职业素质。 2、通过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具备爱国主义、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品德。 3、通过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向学生开放校内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敬业精神、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扎实的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 三、职业领域 (一)专科中医学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 (二)中医药行业内的药品营销、医疗器械销售、医疗咨询等工作。 (三)医疗、卫生保健、药品营销等行业的自主创业。 (四)其它行业。 四、学制与招生对象 (一)学制:全日制三年; (二)招生对象:应届、往届高中毕业生、三校生。 五、主要专业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学士学位与双专业培养计划为同时攻读其它专业(学位)的学生开设。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初步训练的计算机复合型人才。 毕业生能到科研部门和高、中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到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及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及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基本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件的基本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律、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有关说明 1、授予学士学位要满足学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学生须完成以下先导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文化基础》。 4、此外毕业论文是必修实践环节之一,不得申请免修。

四、主要学科及相关学科 1、主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相关学科:数学、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 五、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 学生须修满47.5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19.5学分,专业课22 学分,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6学分。利用四个学期完成学习。课程结构与学时学分分配总表如下

西南科技大学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

西南科技大学辅修/双学位管理办法 为深化教育改革,加速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知识复合型人才,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充分利用西南科技大学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学校继续推行主辅修制,并新制定双学位制,在《西南科技大学辅修专业实施办法》基础上进行修订,特制订本办法。 一、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教学要求 (一)开设辅修/双学位专业的学院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由该专业所在学院参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研究制定,经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后交教务处审核,经核准后实施。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 辅修专业必修课应在4—6门,不应低于15学分,不超过20学分。辅修专业选修课不低于15学分,总学分不低于28学分。 双学位的课程可在辅修课程基础上增加5—8门,其中文科不低于55学分、理工科不低于60学分。 (二)辅修/双学位专业的教学形式如下: 1、学生以网上选课方式选择自己该学期要修读的辅修/双学位专业课程。 2、对辅修/双学位学生超过20以上的课程,可单独组织开课。对辅修/双学位学生少于20人的课程,学生可到其它主修专业插班听课。 3、如果辅修/双学位专业必修课和学生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相同,学生可以申请免修。 4、如果辅修/双学位专业选修课和学生主修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课程内容相同,学生不得选修。 二、学生选修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要求 在校本科学生(专科起点本科除外)修满第一年全部课程后,成绩优良且平均学分绩点在2.0以上,学有余力,对某辅修专业有特别兴趣并有一定基础者,可申请修读辅修专业。成绩优良,且平均学分绩点达2.5及以上,并且未受记过及其以上处分者,可申请修读第二学位。 辅修/双学位一般应跨学科门类修读,即在我校现有的理学、工学、文学、经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英语专业于1992年开始筹建,1994年3月18日正式成立,并招收本科生。2003年增设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博士在读1人,具有硕士学位者13人。英语专业拥有硕士点一个,本科专业着重培养英语文学、语言学、翻译三个方向。现有英语专业教研室和翻译研究所。 二、培养目标 培养熟悉英、美等主要英语国家政治、经济、语言、历史、文化概况,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口笔译技能、较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在经贸、科技、外事、国际交流等领域从事口译、笔译、学术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英语人才。 三、毕业要求 1、基础知识: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言学、翻译学、英美文学等方向的基础知识。 2、拓展知识:了解经贸专业知识以及人文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 3、问题分析:掌握基本的语言研究方法,学会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方法论知识。 4、审美能力: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与审美能力。 5、翻译能力:熟悉中西翻译史,具备一定的翻译能力,包括笔译、口译、同传、交传、商务翻译能力。 6、语言基本素质:具备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素质。 7、综合人文能力:思辨、创新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实践能力。同时掌握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宗教等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情怀。 8、职业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在以后工作中遵守社会职业道德与规范,履行责任。

四、毕业学分要求 英语专业毕业总学分要求不低于17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不低于43学分,大类平台课程4.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中理论(含实验)教学不低于96.5学分,集中实践环节不低于18学分,个性培养课程不低于8学分。 毕业学分要求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年,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5709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概况: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在校、院领导的重视培植及老一辈中西医结合专家带领下,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和良好的学术积淀。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于198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近三年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63项,获科研经费661万元,并获得多项省部级成果及专利。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脾胃病科、神志病科、护理学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及培育项目)6个:脾胃病科、神志病科、肾病科、肛肠科、护理学科、中医预防保健科;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3个:针灸学、脾胃学、中医预防医学(培育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2个: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势病种“胃缓(胃下垂)”牵头单位1个;省级中医重点专科9个:脾胃病科、中医康复科、中西医结合肾病专科、中医脑血管病专科、中西医结合心力衰竭专病、中医妇科、呼吸科、中医肛肠科、乳腺科。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硕士生导师达120人,其中有多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同领域中享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形成了完善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体系。依托福建中医药大学三所临床医学院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单位作为教学基地,临床及科研能力强。 二、培养目标 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及临床技能,同时掌握必要的现代医疗技术,具有较强的传承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临床研究能力,身心健康,善于沟通,能够独立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政治方面: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医药事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热爱中医药事业,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业务方面:

会计学双学位与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会计学双学位与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制订) 一、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一)培养目标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根据学校“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口径宽、基础厚、素质高,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诚信品质,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沟通技巧,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学习会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会计和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会计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与能力,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知识 1.1 基础性知识 作为工商管理类学科下属的专业,会计学专业培养的学生首先应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扎实的知识背景。 1.2 专业性知识 在具备学科基础知识后,学生需要系统掌握包括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在内的会计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内外与会计有关的法规制度和国际惯例。 1.3 通识性知识及其他相关知识 学生还需要具备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政治学、伦理学、哲学和艺术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掌握并运用高等数学、统计学、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适当的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知识。 2.能力 2.1知识获取能力 包括知识与信息的获取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课堂、文献、网络、实习实践等渠道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并获取知识;善于学习和吸收他人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2知识应用能力 熟练掌握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准确地陈述和处理会计事项,撰写会计工作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养成职业判断能力,提升专业水准,通过敏锐的洞察力对信息进行恰当分析,为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提出合理建议。能够应用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 2.3 创新创业能力

大连海事大学双学位管理办法

大连海事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位专业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速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校决定继续实行主辅修制并开设双学士学位专业,学生可以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选修辅修或双学士学位专业。为规范辅修和双学位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简介 (一)辅修专业是指已修读主修本科专业的本科学生,又修读另外一个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 (二)双学位是指已修读并获得主修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又修读并获得另一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的学士学位。 (三)开办辅修专业、双学位种类 学校本着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设立的辅修和双学士学位专业主要有:自动化、环境工程、物流管理、海事管理、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社会工作、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日语、应用物理学等专业(院、系可根据每年人才需求对所开专业进行微调)。教务处于每年四月网上公布所开设的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招收名额。 二、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要求 (一)开设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院、系,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要求,比照该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制订辅修和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经教务处核准后实施。 辅修/双学位专业学习均实行学分制管理。 辅修专业必修课设5—8门,辅修结业须取得25学分左右,不得低于22学分; 双学位专业课程可在辅修课基础上再增加3门左右,双学位毕业须取得40学分左右,不得低于36学分(含毕业论文环节10学分)。 辅修和双学位专业与主修专业所开课程和环节的相同部分,由学生提出免修申请。相同部分是指课程名称、学时、学分、考核方式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都一致,经开课单位核准后准予免修。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学生,申请免修课程学分不得超过教学计划规定总学分的五分之一。 (二)辅修和双学位专业的教学形式:由开课单位根据开课计划单独排课。由开课单位组织学生上课。 三、学生修读辅修或双学位专业的要求

“英语”专业方向与培养计划

英语专业2015本科招生方向与课程设置报告 招生规模:英语专业2015本科生计划招生100人,分为三个班、三个方向。 招生方向:学术型、翻译同传、经贸英语。 论证: 目前英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英语指定为官方交流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我国更加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作的调查显示,传统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所培养的学生,由于只具备单一的英语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人才市场对单一类型的英语毕业生的需求日渐减少。因此,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转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据了解,目前设有英语专业的高校较多。英语语言文学是开设时间较长、开设院校较广的传统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对外交流、英语教学等工作。近年来,各院校根据各自特色及时代需要开设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有英语语言与文学、国际新闻与传播两个专业方向,2007年又新增了翻译专业。北外英语系赵冬老师介绍,随着世界的全球化进程加速,翻译的学科地位日益提升,翻译专业也开始在本科阶段开设。目前翻译市场虽然十分庞大,但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端从业人员仍然匮乏。目前,国内英语专业当中,翻译方向最为火爆,几乎所有设有英语专业硕士点的大学都开设有翻译学二级学科方向。尽管如此,国内翻译类人才的缺口仍然十分巨大。据了解,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曾拨款一千多万元投入中国电影剧本的翻译工作。越来越多的国际文化交流工作,重大的国际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以及许多国际政治、学术会议,都需要大量高端的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国家各部委、各大出版社、著名外资企业的中国办事处、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对外交流中心等机构也急需高级翻译外语人才,尤其是翻译同传人才。针对这一背景,英语专业将开设翻译同传专业,在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就业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的速度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这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在此背景下,各高校纷纷开设了经贸英语专业,主要原因有三:首先,由于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更多的国际性企业看好中国,国际各类投资及其贸易更趋活跃,由此将产生更多的涉外就业岗位。其次,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外经贸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将会大大提高国内商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国际经贸人才将出现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大批操作性和服务性较强的金融、保险服务等涉外工作岗位也将吸纳更多应用型(如,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据《21世纪人才报》2005年12月18日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2005年,

中医学专业教学计划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2011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教务处编

目录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2011年各专业设置一览.................................... - 1 - 中医学.............................................................................................................. - 2 - 护理学.............................................................................................................. - 7 - 药学................................................................................................................ - 23 - 中药学............................................................................................................ - 41 - 药物制剂........................................................................................................ - 23 - 制药工程........................................................................................................ - 53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59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77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9 - 市场营销.......................................................................................................... - 7 - 公共事业管理................................................................................................ - 87 - 应用心理学.................................................................................................... - 87 -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英汉文化知识、良好的道德、心理和身体素质、较强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思辨能力、初步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 专业特色: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理念,以提升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知识、素质、能力三位一体”为模式,培养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优、创新意识好、思想境界高的应用型人才。 实现途径: 、理论课程:突出语言、文学和文化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重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实践课程:形成专业实习、口语实习、志愿者服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五大模块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建立自评和师评相结合的实践教案评价机制。 、教育方法:利用网络、计算机等辅助工具,采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成长管理:重视成长过程管理,引导学生课程成绩、竞赛成绩、创新创业成绩和社会参与成绩四个方面均衡发展,追踪学生的成长历程。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 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中国国情,包括中国的政治制度、政策方针、传统文化等。 ()了解英美国家人文地理简况、发展历史、政治体制、宗教文化及教育制度等;了解当代英美政治、经济和文化。 ()具备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哲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翻译等知识。 ()掌握语言的特征和功能,了解语言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掌握语言使用在各种文体中表现出的规律。 ()熟悉英美文学史上主要文学思潮和流派、重要作家和作品及其影响。

21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草药栽培及鉴定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100806T)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中药资源与栽培、中药鉴定与检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具有良好思想道德、职业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能力,能够从事中药材栽培、种子种苗繁育、采收加工、贮藏养护、品质鉴定、质量控制、基地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1)熟悉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用药的基本要求,掌握常用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配伍禁忌、用法、用量等。 (2)掌握中药资源调查、保护更新、持续利用的基本知识。 (3)掌握常用药用动植物的种质保存、引种驯化、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及相关中药材质量监控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中药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产品研发的基本知识。 (5)掌握中药材的真伪鉴定、质量检测与评价及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6)掌握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7)熟悉常用中药的药理学、药效学基本理论知识。 (8)了解中医药行业发展方向,熟悉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2. 能力要求 (1)具有调查、保护和抚育更新中药资源的基本能力。 (2)具备药用植物栽培、采收加工和控制中药材质量的基本能力。 (3)具备中药材真伪鉴定、质量检测和品质评价的基本能力。 (4)具备综合开发利用中药资源、研制新产品的基本能力。 (5)具备从事中药饮片加工炮制的基本能力。

(6)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技术解决中药材生产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有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借助工具书阅读专业外文书刊。 (8)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 3. 素质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志愿为人类的健康工作服务。 (2)尊重生命,正视医学伦理,充分认知中药应用的终极目的是保障人类持续的健康。 (3)热爱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医药文化,熟知中药在“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一体化大健康医疗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将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发现、制造、合理使用中药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 (4)形成依法工作的观念,能以国家各项医药管理法规和行业准则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5)重视用药对象的个人信仰、人文背景与价值观念的差异,能够充分考虑用药对象的利益并发挥中药资源的最大效益。 (6)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自主学习能力。 (7)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8)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9)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8年。 学位: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中药学、农学、生物学。 (二)核心课程 中药学、中药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资源学、药用植物生理学、药用植物

工程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培养方案 (Engineering Managemen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工程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管理方法与技巧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分析、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进行工程决策和从事全过程工程管理与相关专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木工程及其他必要的工程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全面而系统地接受科学思维、系统思维、管理思维、人文思维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必要的其他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2.掌握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相关的经济理论和方法与相关的法律、法规; 3.掌握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方法; 4.具备综合运用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从事国内、国际工程的技术管理、专业管理、综合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进行一般土木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 5.具备对工程管理专业外语文献进行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6.具备运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具备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8.了解国内外工程管理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与趋势; 9.具备相关行业与领域工程管理类(建设类)专业人员国家执业资格要求的理论知识。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2.主要课程 管理学原理、经济法、工程管理概论、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房屋建筑学、工程估价与造价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建设法规、建筑工程CAD实训、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设计、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工程造价实践应用、工程项目招投标等。

七校联合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管理规定

★七校联合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管理规定 七校联合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管理规定 第一条总则 根据《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办学协议书》和《联合办学实施办法》的有关精神,结合近两年来联合办学的管理经验,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 1.辅修专业指学生根据个人的志趣和发展的需要,择定其他学校的某一专业,作为自己的辅修专业。 2.第二专业学士学位指通过参加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属于同一学科门类)的学习所获得的学位。 3.双学位指通过参加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属于不同学科门类)的学习所获得的学位。 第三条组织与管理 1.“七校联合办学”执行机构为“七校联合办学协调小组”,协调小组成员由各学校的教务处(部)长组成,各学校的教务处(部)长按序轮流担任联合办学协调小组秘书长,任期一年。 2.七校联合办学秘书长单位职责:①定期召开联合办学协调小组工作会议;②进一步修改、完善辅修管理规定。③公布每年开设专业及各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安排、学习要求等信息;④汇总并通报辅修数据和信息,发布各类通知;⑤负责“七校联合办学”的宣传与报道;⑥协调解决相关事件。 第四条课程、学分、学制 1.各高校依据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定50学分为该专业的双学位课程学分供其他高校学生辅修学习。 2.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的教学从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开始至四年级下学期结束。在此期间共5个学期的双修日与2个暑假均可用于教学。 3.根据湖北省教育厅鄂教高[2000]028号文件规定,跨校攻读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位可适当延长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五条申请参加跨校辅修学习的条件 1.申请人必须为各高校全日制普通本科二年级在读学生,学习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且无记过及记过以上处分; 2.学生选择的辅修专业原则上应和主修专业分属不同的学科门类,与主修专业相近的专业不能作为辅修专业; 3.学生在校期间只允许申请辅修一个专业; 4.各学校可在此基础上对报名条件作进一步的要求,具体以各学校的报名通知为准。 第六条教学管理 1.辅修学生的学籍由学生所在学校和辅修学校的教务部(处)共同管理。学生参加跨校辅修学习的报名、缴费等手续在所在学校进行,并由学生所在学校教务部(处)负责提供详细的学生信息(学生所在学校的学号、姓名、性别、主修专业全称、身份证号、籍贯及教育部要求的学生数码照片电子档案)给各辅修学校(开课学校)教务部(处)。学生所在学校需归档保存辅修学校提供的学生成绩单。 2.获得主修专业学位证书,并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获得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证书。其中辅修结业原则上要求修满培养计划中的25学分以上,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及双学位要求修满50学分以上。如果对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证书等有特殊要求的,请在学生报名时作出说明,并由学生所在学校提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