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

合集下载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

1.简述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答: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普通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物理指标包括: (1) 水温 (2)色度 (3) 臭味 (4)固体含量,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OD :在水温为 20 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 :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 :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S 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 2 、H 2O 、NO 和 SO ,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2 2(4) TOC :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 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 (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 生物指标包括: (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2 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画 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3 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 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 联系和区别。

(1)BOD :在水温为 20 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2) COD :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 :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S 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 CO 2 、H 2O 、NO 和 SO ,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2 2(4) TOC :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TOD > COD >BOD20〉BOD5〉OC生物化学需氧量或者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 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第九章-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

第九章-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泅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化 学 性 指 标
有 机 物
酚类污染物
酚污染来源:煤气、焦化、石油化工、木材加工、 合成树脂等工业废水。 原生质毒物,可使蛋白质凝固,引起神经系统中毒。 酚浓度低时,能影响鱼类的洄游繁殖。 酚浓度达0.1~0.2mg/L时,鱼肉有酚味。 酚浓度高会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甚至绝迹。 酚的毒性可抑制水中微生物的自然生长速度,有时甚 至使其停止生长。 酚能与饮用水消毒氯产生氯酚,具有强烈异臭(0.001 mg/L即有异味,排放标准0.5mg/L )。 灌溉用水酚浓度超过5mg/L时, 农作物减产甚至枯死。
横向混合阶段:当深度上达到浓度分布均匀后,在横向上还存在混合过程。经过一定距离后污染物在整个横断面上达到浓度分布均匀,这一过程称为横向混合阶段。
断面充分混合后阶段:在横向混合阶段后,污染物浓度在横断面上处处相等。河水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持久性污染物的浓度将不再变化,非持久性污染物浓度将不断减少。
城市生活用水 和市政用水
农业、林业、 渔业和畜牧业
地下水回灌
其他方面
工 业
城 市绿地灌 溉
供 水
市政与建筑用水
城 市 景 观
工 艺生产用 水
冷 却 用 水
锅 炉 补 充 水
其 他 杂 用 水

水污染控制工程(完整版)

水污染控制工程(完整版)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一、污水分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初期污染雨水及城镇污水(综合污水)。

(P1)二、水质指标三、滤膜:反渗透膜(﹤1nm)→纳滤膜(﹤2nm)→超滤膜(﹤2~50nm)→微滤膜(200nm)四、化学指标:BOD5(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污水或受污染的天然水样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以mg/L为单位,(20℃,5d))、BOD Cr、I Mn,TOC。

五、水体的自净作用(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的机制:①、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②、化学净化(氧化、还原和分解);③、生物净化(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六、污染源类型(点源与面源)及其特征/区别七、氧垂曲线定义: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变化过程,称氧垂曲线。

八、天然水体的水质参数(无COD)及其成分九、(选择题/填空题)水循环十、(名词解释/填空题)水污染控制工程的主要内容及其任务十一、城市处理(三阶段)十二、(了解及记忆)地表水水质分类: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分为五类(Ⅰ、Ⅱ、Ⅲ、Ⅳ、Ⅴ类),记忆相关的项目的指标。

第十章污水的物理处理一、格栅的作用及种类(1)、作用:去除可能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曝气器及管道阀门的较粗大悬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2)、种类:A.按格栅形状:平面格栅+曲面格栅;B.按栅条净间距:①、粗格栅(50~100mm);②、中格栅(10~40mm);③、细格栅(1.5~10mm);C.按栅条断面形状:圆形、矩形与方形。

(3)、格栅渠道的宽度的选择标准:应使水流保持适当流速→一方面泥沙不至于沉积在沟渠底部,另一方面截留的污泥不至于冲过格栅。

二、格栅、筛网截留的污染物的处置方法:①、填埋;②、焚烧(820℃以上);③、堆肥;④、把栅渣粉碎后再返回废水中,作为可沉固体进入初沉池。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复习题答案(下册)高廷耀主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复习题答案(下册)高廷耀主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1.简述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答: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3)臭味(4)固体含量,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体性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总固体3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TOD > COD >BOD20>BOD5>OC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化学需氧量COD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仅需要数小时,并且不受水质的影响。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09章水质与污水出路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09章水质与污水出路

20
(1)生化需氧量BOD
概念 有氧的条件下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第一阶段:碳氧化。异样菌作用,含碳有机物被氧化为CO2, H2O,含氮有机物被氧化为NH3。耗氧Oa。
C 异养菌 + → CO 2 + H 2 O O2 N 异养菌 + → NH O2
3
第二阶段:硝化阶段。自养菌(亚硝化菌)的作用, NH3被氧化 为NO2-和H2O,所消耗的氧量用Oc表示,再在自养菌的作用下, NO2-被氧化为NO3-,所消耗的氧量用Od表示。
注意
优点: 优点:
1、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 2、测定时间仅需数小时,且不受水质的限制。
缺点: 缺点:
1、不能像BOD那样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 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2、污水中存在的还原性无机物(如硫化物)被氧化也需消耗氧。 以cod值表示也存在一定误差!
24
(3)总需氧量TOD
由于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S等。被 氧化后,分别产生二氧化碳、水、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 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4)理论需氧量ThOD 如果有机物的化学分子式已知,则可根据化学氧化反应 方程式,计算出理论需氧量ThOD。 (5)总有机碳TOC
难生物降解有机物不能用BOD作指标,只能用COD、 TOC或TOD等作指标。
2.病毒 2.病毒
病毒的检验方法目前主要有数量测定法与噬斑测定法两 种。
3.细菌总数 3.细菌总数
细菌总数是大肠菌群数、病原菌、病毒及其他细菌数的 总数,以每毫升水样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表示。
水污染控制工程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污水处理系统
CH9污 CH9污
质 污

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2014)

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2014)


w qvw h qvh
qvw qvh
式中:ρ——排放口下游河水的污染物浓度; ρw,qvw——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 ρh,qvh——上游河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
非持久性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降解
河断面达到充分混合后,污染物浓度受到纵向分散作用和 污染物的自身分解作用不断减小。根据质量守恒原理,其变化 过程可用下式描述:
① 生 物 化 学 需 ( 耗 ) 氧 量 (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BOD)
表示在一定条件下( 20 C),单位体积废水中 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所消耗的分子氧的 数量。单位为 mg(氧) /L(废水)。间接反映水中 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
有BOD5和BOD20 之分,BOD5最常用。 特点:准确反映污染的程度,但测定所需时间 长,不利于指导实际生产和自动控制。
(2)大肠菌数(coliforms)
大肠菌数是指1 L水中所含大肠菌个数。由于大 肠菌在外部环境中的生存条件与肠道传染病的细菌、 寄生虫卵相似,而且大肠菌的数量多,比较容易检 验,所以把大肠菌数作为生物污染指标。反映水样 被粪便污染的程度。
1.2 水体自净 1.2.1 污水进入自然水体的混和过程 污水排入河流的混合过程
特点:测定速度快,但与实际污染的程度有差 距。
COD与BODL的关系
COD= CODB+CODNB
1/3氧化
CO2,H2O…+能量
好氧微生物
可降解有机物
O2 80%氧化
CO2,H2O…+能量 新的细胞质
2/3合成 内源呼吸
残留物
20%残渣
BODL= 1/3CODB+2/3CODB*0.8 =0.87CODB BOD5= 0.68 BODL =0.68*0.87CODB 0.59CODB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下册 高廷耀主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下册 高廷耀主编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1.简述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答: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 (3)臭味 (4)固体含量,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 (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体性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总固体3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TOD 〉 COD >BOD20>BOD5〉OC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化学需氧量COD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仅需要数小时,并且不受水质的影响.而化学需氧量COD则不能象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1.简述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答:污水的水质污染指标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物理指标包括:(1)水温(2)色度(3)臭味(4)固体含量,化学指标包括有机指标包括:(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5)油类污染物(6)酚类污染物(7)表面活性剂(8)有机酸碱(9)有机农药(10)苯类化合物无机物及其指标包括(1)酸碱度(2)氮、磷(3)重金属(4)无机性非金属有害毒物生物指标包括:(1)细菌总数(2)大肠菌群(3)病毒2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3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BO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 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 TO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O、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O2、H2O、NO2和SO2,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 TO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TOD > COD >BOD20>BOD5>OC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O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完整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完整版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1. 简述水质污染指标体系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水质污染指标是评价水质污染程度、进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反映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开展水污染控制的基本依据。

2 分析总固体、溶解性固体、悬浮固体及挥发性固体、固定性固体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出这些指标的关系图。

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包括溶解性固体(DS)和悬浮性固体(SS。

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

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和固定性固体(FS。

将固体在600C的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即市是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

溶解性固体一般表示盐类的含量,悬浮固体表示水中不溶解的固态物质含量,挥发性固体反映固体的有机成分含量。

3 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和总需氧量指标的含义是什么分析这些指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1)B0D: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被好养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

(2)C0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

(3)T0D:由于有机物的主要元素是C、H、0、N、S等。

被氧化后,分别产生CQ、H2O、N02和SQ,所消耗的氧量称为总需氧量。

(4)T0C:表示有机物浓度的综合指标。

水样中所有有机物的含碳量。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 T0D > C0D >B0D20>B0D5>0C生物化学需氧量或生化需氧量(B0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化学需氧量C0D的优点是比较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测定时间仅仅需要数小时,并且不受水质的影响。

而化学需氧量C0D则不能象B0D反映出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直接地从卫生学角度阐明被污染的程度。

此外,污水中存在的还原性无机物(如硫化物)被氧化也需要消耗氧,以C0D表示也存在一定的误差。

水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

水污染控制工程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一)污水指标1、固体物质的分类(1)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称为总固体(TS);总固体=溶解性固体(DS )+悬浮固体(SS);(2)水样经过滤后,滤液蒸干所得的固体即为溶解性固体(DS),滤渣脱水烘干后即是悬浮固体(SS);(3)固体残渣根据挥发性能可分为挥发性固体(VS) +固定性固体(FS); 600°C温度下灼烧,挥发掉的量即为挥发性固体(VS),灼烧残渣则是固定性固体(FS)2、BOD COD BODs TOC TOD(1)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mg/L)(2)5日生化需氧量(BODs):测定有机物第- -阶段的生化需氧量至少需要20天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周期太长,故目前以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BODs=70%BOD2o)(3)化学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mg/L) (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测得CODm/OC,用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测得CODc/COD)(4)总有机碳(TOC):包括水样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含碳量(5)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被氧化时。

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氢、氮及硫则被氧化为水、- -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此时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3、水体自净作用的定义和净化机制定义: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机制: (1)物理净化: 稀释、扩散、沉淀或挥发(2)化学净化:氧化、还原、分解(3)生物净化: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4、污水处理程度等级第十章污水物理处理1、格栅、筛网(1)格栅:格栅由一组或数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塑料齿钩或金属筛网、框架及相关装置组成,倾斜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的前端筛网:应用于小型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用于短小纤维回收(振动筛网、水力筛网)(2)作用:用来截留污水中较粗大漂浮物和悬浮物大漂浮物和悬浮物,防止堵塞和缠绕水泵机组、曝气器、管道阀门、处理构筑物配水设施、进出水口,减少后续处理产生的浮渣,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江苏师范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9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江苏师范大学《水污染控制工程》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9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滤的方法将杂质分为( )。
A.悬浮物与胶体物 B.胶体物与溶解物
C.悬浮物与溶解物 D.无机物与有机物
11.BOD5 指标是反映污水中( )污染物的浓度。
A.无机物
B.有机物 C.固体物 D.胶体物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
A.TOC
B.SVI
C.BOD5
7.( )不是生活污水的主要成分。
D.MLSS
A.有机物
B.放射性物质 C.悬浮物
D.病原微生物
8.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数值最终是通过测量( )得到的。
A.微生物 B.溶解氧 C.COD D.有机物
9.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按功能高低一次将水体划分为( )类 。
A.2 B.3
1
B.BOD 是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之和 C.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 D.BOD 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B 6.C 7.B 8.B 9.D 10.C 11.B 12.D
2
是( )
A.化学净化 B.物理净化 C.生物净化 D.其他
4.生活污水中的杂质以( )为最多。
A.无机物
B.SS
C.有机物
D.有毒物质
5.一级处理对 BOD5 的去处率一般为( )。
A.10%-20%
B. 20%-30%
C. 30%-40%
D. 40%-50%
6.测定水中有机物的含量,通常用( ) 指标来表示。
第 9 章 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1.在满足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条件下,水体通过正常生物循环能够同化有机污染物

第九章_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第九章_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9-1)
第二节、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
例:一个发电厂在流量为5.3m3/s的河中用泵抽 取 0.76m3/s 的 水 量 , 工 厂 灰 池 的 排 水 量 为 0.74m3/s ,上游水中和排放污水的硼浓度分别 为 0.051和 8.9mg/L。请计算完全混合后河水中 硼的浓度。
第二节、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
污水的类型与特征
3、初期雨水 初期雨水是雨雪降至地面形成的初期地 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水质水量随区域环境、 季节和时间变化,成分比较复杂。 主要影响因素有大气质量、气候条件、 地面及建筑物环境质量等。
污水的类型与特征
4、城镇污水 城镇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包括雨水,在半分流制 排水系统中包括初期雨水。 影响因素:排水体制及所在地区生活污 水与工业废水的特点及比例等。
第九章、污水水质和污水出路
第一节 污水性质与污水出路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
第三节 污水出路与排放标准
第一节
污水的类型与特征
• 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各类污水是将上述污染物带 入水体的一大类污染源,由于这些污水、废水 多由管道收集后集中排除,因此常被称为点污 染源。 • 大面积的农田地面径流或雨水径流也会对水体 产生污染,由于其进入水体的方式是无组织的, 通常被称为非点污染源,或面污染源。
其他污染物
废水温度过高而引起的危害,叫做热污染,热污染 的主要危害有以下几点。 (1)使水体溶解氧浓度降低,相应的亏氧量随 之减少,大气中的氧向水体传递的速率也减慢; (2)导致生物耗氧速度加快,促使水体中溶解 氧更快被耗尽,水质迅速恶化,造成鱼类和水生生 物缺氧死亡;(3)加快藻类繁殖,从而加快水体 富营养化进程; (4)导致水体中的化学反应加快,使水体的物 化性质发生变化,可能对管道和容器造成腐蚀。 (5)加速细菌生长繁殖,增加后续水处理的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第九章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2、第一节污水水质3、我拿什么来表达你?——污水4、国际通用三大类指标: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5、水质分析指标物理性指标温度:工业废水常引起水体热污染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加速耗氧反应,最终导致水体缺氧或水质恶化色度:感官性指标,水的色度来源于金属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嗅和味:感官性指标,水的异臭来源于还原性硫和氮的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气等污染物质固体物质:溶解物质悬浮固体物质挥发性物质固定性物质6、水和污水中固体成分的内部相关性7、水和污水中杂质颗粒分布8、化学性指标有机物生化需氧量(BOD)biological oxygen demand在一定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所需要的氧量。

(20℃,5d)。

反映了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主要污染特性(以mg/L为单位)。

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成二氧化碳、水和氨;第二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污水的生化需氧量通常只指第一阶段有机物生物氧化所需的氧量,全部生物氧化需要20~100d完成。

实际中,常以5d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称5日生化需氧量(BOD5);通常以20℃为测定的标准温度。

10、讨论:①任何日BOD与第一阶段BOD(L0)的关系生化研究试验表明,生化反应的速度决定于微生物和有机物的含量,至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只要满足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就可以,在反应初期,微生物的数量是增加的,但到一定时间后,微生物的量就受到有机物含量的限制而达到最大值,此时反应速度受到有机物含量的限制,即有机物的降解速度和该时刻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成正比,由于有机物可以用生化需氧量表示,所以水中的耗氧速率和该时刻的生化需氧量成正比11、d(L0-L t)/dt=KL t dL t/dt=-KL t式中: L0、L t─分别表示开始、t时刻水中剩余的第一阶段的BODK─反应速率常数,d-1积分得:任何时刻水中剩余的BOD为Lt=Le -Kt从而求得经t时间反应消耗的溶解氧BODt为:BODt=L0-Lt=L(1-e-Kt)=L(1-10-kt) (k =K /2.303)(经验表明:20℃时,k=0.1 日-1,若t=5天,则 BOD5=0.68L)系12、②反应速度常数k与温度的关系利用阿累尼乌斯经验公式可求得: K(t)=k(20)θ(T-20) 式中:K(t)─20℃时反应速率常数,d-1k(20)─T℃时反应速率常数,d-1θ──温度系数(经验:在10--30℃时,θ=1.047)13、③第一阶段BOD(L0)与温度的关系L0随温度增加而增大,关系式为: L0(t)=L0(20)〔0.02T+0.6〕式中: L0(t)─T℃时的第一阶段的BODL0(20)─20℃时的第一阶段的BOD14、化学性指标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 chemical oxygen demand用化学方法氧化水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化剂量折合成的氧量(O2)(mg/L)。

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称 COD Cr)和高锰酸钾(称COD Mn 或OC ) 。

酸性条件下,硫酸银作为催化剂,氧化性最强。

废水中无机的还原性物质同样被氧化。

如果废水中有机物的组成相对稳定,则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之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关0.5。

系:生活污水通常在0.4~15、当前测定COD常用的方法有:(1)重铬酸钾法(CODCr):以0.25N重铬酸钾溶液为氧化剂,以硫酸银为催化剂,加入水样,加热回流两小时,然后将重铬酸钾的消耗量折算成每升水样耗氧的毫克数。

此法氧化程度高,用于污染严重的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2)高锰酸钾法(OC或CODMn):用0.01N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加入水样,煮沸10分钟(水浴为30分钟),然后将高锰酸钾的消耗量折算成每升水样耗氧的毫克数。

此法用于较清洁的水样。

16、讨论:COD与BOD5的比较比较COD BOD5测试时间耗时短 2小时时间长 5天代表性较全面反映有机物只反映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成本仅需化学试剂需要培养微生物17、COD与BOD5优缺点:BOD5优点:基本上反映了有机物进入水体后,能被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的量,比较符合实际情况,较为确切的说明问题。

缺点:完成全部检验需时5天,对于指导生产实践不够迅速、及时,且毒性强的废水可抑制微生物的作用而影响测定结果,有时甚至无法测定。

COD优点:几乎可以表示出有机物全部氧化所需要的氧量,它的测定不受废水水质的限制,并且在3个小时内即能完成。

缺点:不能反映出被生物氧化分解的有机物的量。

BOD5虽有不少缺点,但从有机物对水体的影响角度看,还没有比BOD5更好的指标。

在没有条件测定BOD时,可采用COD方法。

18、化学性指标有机物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TOC: total organism carbon在950℃高温下,以铂作为催化剂,使水样气化燃烧,然后测定气体中的CO2含量,从而确定水样中碳元素总量。

测定中应该去除无机碳的含量。

TOD: total oxygen demand在900~950℃高温下,将污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包括难分解的有机物及部分无机还原物质),燃烧氧化成稳定的氧化物后,测量载气中氧的减少量,称为总需氧量(TOD)。

TOD测定方便而快速。

各种水质之间TOC或TOD与BOD不存在固定的相关关系。

在水质条件基本不变的条件下,BOD与TOC或TOD 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19、污水有机物指标之间的关系20、化学性指标有机物油类污染物石油类:来源于工业含油污水。

动植物油脂:产生于人的生活过程和食品工业。

油类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降低水体的资源价值。

油膜覆盖水面阻碍水的蒸发,影响大气和水体的热交换。

油类污染物进入海洋,改变海水的反射率和减少进入海洋表层的日光辐射,对局部地区的水文气象条件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大面积油膜将阻碍大气中的氧进入水体,从而降低水体的自净能力。

石油污染对幼鱼和鱼卵的危害很大,堵塞鱼的鳃部,能使鱼虾类产生石油臭味,降低水产品的食用价值。

破坏风景区,危害鸟类生活。

21、化学性指标有机物酚类污染物酚污染来源:煤气、焦化、石油化工、木材加工、合成树脂等工业废水。

原生质毒物,可使蛋白质凝固,引起神经系统中毒。

酚浓度低时,能影响鱼类的洄游繁殖。

酚浓度达0.1~0.2mg/L时,鱼肉有酚味。

酚浓度高会引起鱼类大量死亡,甚至绝迹。

酚的毒性可抑制水中微生物的自然生长速度,有时甚至使其停止生长。

酚能与饮用水消毒氯产生氯酚,具有强烈异臭(0.001mg/L即有异味,排放标准0.5mg/L )。

灌溉用水酚浓度超过5mg/L时, 农作物减产甚至枯死。

22、化学性指标无机物性质指标植物营养元素:过多的氮、磷进入天然水体,易导致富营养化,使水生植物尤其是藻类大量繁殖,造成水中溶解氧急剧变化,影响鱼类生存,并可能使某些湖泊由贫营养湖发展为沼泽和干地。

pH和碱度:一般要求处理后污水的pH在6~9之间。

当天然水体遭受酸碱污染时,pH 发生变化,消灭或抑制水体中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船舶。

碱度指水中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按离子状态可分为三类:氢氧化物碱度;碳酸盐碱度;重碳酸盐碱度。

重金属:作为微量金属元素。

重金属的主要危害:生物毒性,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蛋白质凝固;逐级富集至人体,影响人体健康。

23、含氮化合物氮是有机物中除碳以外的一种主要元素,也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元素。

污水中的氮有四种,即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危害:消耗水体中溶解氧;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形成水华、赤潮;引起鱼类死亡,导致水质迅速恶化。

关于氮的几个指标:有机氮:主要指蛋白质和尿素。

TN:一切含氮化合物以N计量的总称。

TKN: TN中的有机氮和氨氮,不包括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氨氮:有机氮化合物的分解,或直接来自含氮工业废水。

NO x-N: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24、含磷化合物 磷也是有机物中的一种主要元素,是仅次于氮的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元素。

磷主要来自:人体排泄物以及合成洗涤剂、牲畜饲养场及含磷工业废水。

危害: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的繁殖,破坏水体耗氧和复氧平衡;使水质迅速恶化,危害水产资源。

含磷化合物有机磷:有机磷包括磷酸甘油酸、磷肌酸等无机磷:磷酸盐:正磷酸盐(PO 43-)、磷酸氢盐(HPO 42-) 、磷酸二氢盐(H 2PO 4- ) 、 聚合磷酸盐:焦磷酸盐(P 2O 74-)、三磷酸盐(P 3O 105-)、三磷酸氢盐(HP 3O 92-)25、生物性指标 来源及危害:生活污水:肠道传染病、肝炎病毒、SARS 、寄生虫卵等制革屠宰等工业废水:炭疽杆菌、钩端螺旋体等医院污水:各种病原体 危害:传播疾病,影响卫生,导致水体缺氧细菌总数:水中细菌总数反映了水体有机污染程度和受细菌污染的程度。

常以细菌个数/mL 计。

饮用水:<100个/mL 医院排水:<500个/mL大肠菌群:大肠菌群的值可表明水样被粪便污染的程度,间接表明有肠道病菌存在的可能性。

常以大肠菌群数/L 计。

饮用水:<3个/L 城市排水:<10000个/L游泳池: <1000个/L26、融会贯通各水质指标间的关系27、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28、水体的自净作用河流的自净作用是指河水中的污染物质在河水向下游流动中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

根据净化机制分为三类 物理净化:稀释、扩散、沉淀化学净化:氧化、还原、分解生物净化:水中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29、污水排入河流的混合过程竖向混合阶段:污染物排入河流后因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弥散作用逐步向河水中分散,由于一般河流的深度与宽度相比较小,所以首先在深度方向上达到浓度分布均匀,从排放口到深度上达到浓度分布均匀的阶段称为竖向混合阶段,同时也存在横向混合作用。

横向混合阶段:当深度上达到浓度分布均匀后,在横向上还存在混合过程。

经过一定距离后污染物在整个横断面上达到浓度分布均匀,这一过程称为横向混合阶段。

断面充分混合后阶段:在横向混合阶段后,污染物浓度在横断面上处处相等。

河水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持久性污染物的浓度将不再变化,非持久性污染物浓度将不断减少。

31、持久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当持久性污染物随污水稳态排入河流后,经过混合过程达到充分混合阶段时,污染物浓度可由质量守恒原理得出河流完全混合模式: 式中: ρ——排放口下游河水的污染物浓度;ρw ,q vw ——污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ρh ,q vh ——上游河水的污染物浓度和流量。

vh vw vh h vw w q q q q ++=ρρρ32、非持久性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和降解河断面达到充分混合后,污染物浓度受到纵向分散作用和污染物的自身分解作用不断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