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数学活动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历数学活动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

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又是源于数学学习经历的、基于数学实践活动的、具有较强个体性的感受与体验。经历体验是学生形成“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的

必备条件。就“经验”的形成过程来讲,积累需要经历体验、探索的过程作支撑。所以我们要

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就要给学生创造经历活动体验的条件。

一、问题预设,获取直接经验

学生学习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很重要。有人说,“直接经验是储备金、是母乳;间

接经验是纸币,是代乳品”。教师在课前设计一系列挑战性问题,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引领学生从生活中直接获取经验,这样学生对新知的学习形成了初步理解、充满对新知的疑问。学生有了课前探究的准备,获取新知的过程将会轻松自如,同时也为通过数学活动积累

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例如,学生在五年级上期学习“数字与信息”时,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数字材料: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各种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等。再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引导学

生感受这些数字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又如,学生在学习立

体图形的表面积时,课前让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包装盒,然后认真观察,对自己收集的材料

进行展开与折叠,自主探究,初步感知“物体的表面积”。

二、引导探索,获取间接经验

《数学课标》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还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

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

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要使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创设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自

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观察、猜想、验证、推理、归纳,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经验。

例如,学生学习“3的倍数”,课前游戏:让学生说出很多个多位数,老师立即判断每个

数是不是3的倍数。老师问: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很快就能判断这些数是不是3的倍数吗?学生对老师这种“神奇的本领”很感兴趣,一下激起了学生的探索热情。马上去找“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规律。促进经历思考、合作、交流等过程,帮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逐步积累属于

自己的“数学活动经验”。“做”而不想或“思”而不“做”都难以形成经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不能简单地取决于问题的多与少或难与易,而是要以有效的数学活动来作支撑。这样学生在

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而且找到了它与“2、5倍数特征”的区别。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愉悦,成功的情感体验,也帮助学生积累了相应的数

学活动经验。

三、拓展延伸,扩大活动空间

数学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方法、经验,还应帮助学生逐

步形成探索新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数学课堂教学结束后,我

们还应注意把学生所学知识向课后拓展延伸,努力帮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促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真正把数学活动经验上升到

数学修养、数学创造力,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价值。

例如,学生学习了图形的变化后,让学生去设计美丽的图案,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魅力

和数学形态的美。学习了“统计”后,课外让学生捡拾、统计生活中的白色垃圾,思考解决对策,促进环境整洁、美化方面的教育;统计自己家里的收入与开支情况,体验勤俭节约的必

要性。在学习了“数字与信息”后,让学生为教室“图书角”编目录;为全校同学編学籍号;为

酒店设计门牌号等等。在学习了“平面图形”后,回家帮助父母或身边的朋友设计家居的装修

装饰,计算地板、墙纸、窗帘的用料等。这样适度课后拓展延伸,尽量挖掘学生身边的现实

数学资源,扩大了学生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空间。

四、反思总结,深化活动经验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课堂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更需要

学生去反思总结。学生只有在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经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才能获

得新的数学知识、技能、方法,才能深化数学活动经验。我们要在学生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

动中,让学生感受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通过反思内化总结,获取具有数学本质的数学活

动经验,建构自己的数学模型、数学思想。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教师由三位小朋友到广场的售货亭买风筝的情景引入,

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引出“小数乘整数”。学生很快借助钱的单位换算,求出买几个风筝的

总价。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计算0.72×5不是钱数,怎么计算?根据整数乘整数的方法思考,你认为小数乘整数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得出:“一是把小数

转化成整数来计算;二是要看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积就要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才

不变。”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小数乘整数了。学生在展示练习时,总结数学活动中的得失。这样学生在玩中思、做中思、用中思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优化了数学

思维的过程,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的技能。

数学活动经验,更多是思维活动经验,也就是帮助学生获得如何思考的经验。我们在教

学实践中,设计更为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