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合集下载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提纲及强化练习—欧洲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提纲及强化练习—欧洲

欧洲专题[考纲要求]各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德国、俄罗斯。

[知识讲解]一、欧洲西部1.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欧洲西半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2)海岸线曲折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

(3)地形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深受冰川影响:湖泊多——“千湖之国”芬兰峡湾海岸——挪威沿海平原呈波状起伏——波德平原阿尔卑斯山脉两侧散布的湖泊(4)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5)河湖河流特征及成因:河网较密,水量充沛,长河较少主要河流:多瑙河世界流经国家最多莱茵河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2.国家和居民(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2)居民: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匈牙利和德国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3.英国(1)西欧的岛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2)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

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颁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3)农业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集中地区(小麦、大麦):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4.法国(1)自然地理环境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2)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

高中地理 高中区域地理之欧洲(共21张PPT)

高中地理 高中区域地理之欧洲(共21张PPT)
6

7
工业
8
工业
工业发达,工业类型多,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强
9
10
11
12
鲁尔区
位于德国西部,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 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 脏”。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 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 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 40%。仍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鲁尔工业区突出的特点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 工业区,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炼焦、电力、 煤化学等工业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促进了钢 铁、化学工业的发展,并在大量钢铁、化学产 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 制造业、氮肥工业、建材工业等,形成部门结 构复杂、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 综合体。战后在世界一些以采煤工业起家的老 工业区严重衰退的时候,鲁尔工业区仍具有较 强的生命力。这与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 断调整区内的经济结构与部门结构是分不开的。
14
鲁尔区
工业城市:埃森、多特蒙德、
杜伊斯堡
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
铁、机械、化工
工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能耗 大、污染重)为主
将机械、煤炭、电力、钢铁、化学工业填入下列框中。
运入铁矿石
钢铁工业
丰富的煤炭
煤炭工业
电力工业
机械工业
充足的水源
化学工业
15
鲁尔区
鲁尔区衰落原因分析
内因
工业结构单一 煤炭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
19
20
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 兴工业与服务业 调整产业布局 完善基础设施,拓展交通
加大科技研发与创新 治理污染,改善环境 拓展市场地域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高中区域地理_欧洲(共31张PPT)

高中区域地理_欧洲(共31张PPT)

补充内容
雪线高度: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影响因素: 温度:温度低雪线低,温度高雪线高 降水:降水多雪线低,降水少雪线高
阿尔卑斯山脉:北坡低(阴坡,迎风坡) 天山:北坡低(阴坡、迎风坡) 喜马拉雅山:南坡低(西南风迎风坡)
三、气 候
分布
1.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 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南北差异:北部极地气候,南 部地中海气候
四、河流和湖泊
河流特征:
③莱茵河:源于瑞士(阿尔卑斯 山北麓),注入北海(鹿特丹)。 流经法、德(鲁尔区)、荷,全 长1360km,是欧洲内河航运最 发达的河流。 ④ 运河: 伏尔加—顿河运河 莱茵—多瑙河运河 基尔运河(北海—波罗的海运河)
欧洲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1.地形平坦,水流平缓 2.气候湿润,水量大 3.径流量季节变化小,无明显汛期和枯水期 4.无结冰期 5.有运河相连,使河流成为运输网络 6.流经地区经济发达
乳畜业和园艺业
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日照较少,不利于农作物成熟,而有 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
乳畜业和园艺业
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 的原因:
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 发绿硬叶林,根系深,树皮厚,树叶坚硬并有蜡质光泽; 地中海沿岸地区,适宜油橄榄、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等果
四、河流和湖泊
主要河流
① 伏尔加河:3600km,是欧洲最长 的河流,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注入里 海) ② 多瑙河:源于德国,注入黑海。是 世界流经国家最多(9个)的河流(德 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塞 尔维亚和黑山、克罗地亚、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与乌克兰),全长2857千米, 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
五、人 口

高二区域世界地理知识点

高二区域世界地理知识点

高二区域世界地理知识点地理作为一门学科,通过分析地球上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特点和区域间的差异。

在高二阶段,学生将开始学习区域世界地理知识点,这些知识将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二区域世界地理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欧洲地理欧洲地理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点之一。

欧洲是一个地理较小但相对发达的大陆,它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多样的地形和气候、以及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

欧洲地理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位置和边界:介绍欧洲地理位置,包括西面的大西洋、南面的地中海、东面的乌拉尔山脉和北面的冰岛。

2. 地形与水系:讲解欧洲地形的主要特点,包括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和乌拉尔山脉等。

重点关注欧洲重要河流,如伏尔加河、多瑙河和波罗的海诸河。

3. 气候与自然资源:探讨欧洲不同气候带的分布,如地中海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

介绍欧洲的主要自然资源,例如煤矿、铁矿石和油气资源。

4. 文化与经济:涉及欧洲的文化多样性、语言分布和主要宗教。

了解欧洲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工业化和服务业的发展。

二、亚洲地理亚洲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征和文化传统。

亚洲地理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位置和边界:介绍亚洲地理位置,包括东面的太平洋、南面的印度洋、西面的里海和北面的北冰洋。

2. 地形与地势:讲解亚洲广袤的平原、高原和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泰山脉和乌拉尔山脉。

3. 气候与自然资源:探讨亚洲的不同气候带,如热带、温带和寒带。

介绍亚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

4. 人口与经济:了解亚洲人口众多的特点,包括如何分布和人口增长率。

探讨亚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特点。

三、非洲地理非洲是一个充满传奇和多样性的大陆,它经历了激动人心的历史变迁和自然环境的挑战。

学习非洲地理可以让我们了解这个大陆的特点和挑战。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西欧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西欧

①中部以平原为主 波德平原、西欧平原、 北海波罗的海沿岸平原
②北部和南部以山地为主 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南部阿尔卑斯山脉
世界平均海拔最低, 且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西部地形受古代冰川作用影响: 1.斯堪的纳维亚山区有许多冰川作用形成的 湖泊,如芬兰、瑞典的冰川湖;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挪威)形成许多 陡峭的悬崖和幽深曲折的峡湾; 3.东欧平原和欧洲西部平原上的波状起伏的 冰碛丘陵; 4.阿尔卑斯山高山地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 两侧多湖泊等。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一)人口特征
7、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 分布稠密的地区,其原因是 什么?
欧洲是资本主义发 展最早的地区,是世界 上重要的人口迁入区。
三、人文地理特征 (一)人口特征
8、说出欧洲西部人口增长 的类型、特点,简述该模式 产生的影响。
欧洲西部人口增长 的类型为现代型:低出 生率、低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 长率最低的大洲;负增 长/零增长。容易产生很 多的人口问题,如人口 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
三、人文地理特征 (二)农业
9、读欧洲西部农业图,说 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 分析形成的有利条件。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乳畜业。有利条件是:饲料 条件: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 性气候,气候温凉湿润;以 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 肥沃;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市场条件:经济发达,城市 化发达,对乳畜产品的需求 量大。
二、自然地理特征 (一)地形特征
海岸线特征:海岸线十 分曲折,多半岛、岛屿,多 内海、边缘海、海湾。
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 岛、巴尔干半岛。 岛屿:不列颠群岛、冰岛、 爱尔兰岛。 内海:波罗的海、地中海、 黑海。边缘海:北海。海 湾:比斯开湾。海峡:直 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 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海峡、 丹麦海峡。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西欧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西欧

社会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社会 不公等问题也需要关注和解决。
05
西欧旅游资源与文化特色
西欧旅游资源类型及特点
自然旅游资源
西欧拥有众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如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冰岛的冰川 和火山等。这些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壮丽的风景和独特的户外活动体验。
人文旅游资源
西欧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罗马遗址、中世纪城堡、哥特式大教堂等 。这些人文景观反映了西欧历史和文化的演变,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欧洲历 史和文化的机会。
运输便捷。
02
西欧气候与水文
西欧气候类型及特点
01
02
03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沿海地区 ,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分 明,夏季凉爽,冬季温和 。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内陆地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 冷漫长。
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西欧地中海沿 岸地区,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西欧水文特征及河流湖泊
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点使得该地区农业种 植结构以耐旱作物为主。
水利工程的修建
西欧河流流速平缓、水量充沛的特点使得该地区水利工程 修建较少,但为了调节径流和改善航运条件,仍修建了一 些水利工程。
03
西欧农业与工业发展
西欧农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西欧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广泛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 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西欧
汇报人: 202X-12-21
目 录
• 西欧地理概述 • 西欧气候与水文 • 西欧农业与工业发展 • 西欧城市与人口分布 • 西欧旅游资源与文化特色 • 西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 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
• 1.说出R河MN河段和EF段水文特征。 • 2.比较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 明原因 • 3.简述甲平原南部种植冬小麦有利的自然 条件。 • 4.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 主要原因。
冰川侵蚀
挪威西海岸的峡湾
冰川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冰碛堆积成低丘,凹地积水成湖泊—冰碛地形
欧洲西部
冰岛
二、轮廓:世界上海岸线 A
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 屿、和海湾、海峡
大 不 列 颠 岛
爱 尔 兰 岛
b
a
曲折的海岸线对本区气候
和经济的影响:使本区的
气候深受来自大西洋暖湿
e
B
f
c
C
D
d
气流的影响;同时沿岸多 优良的港湾,河运和海运 相通,利于发展海洋运输 业、渔业与对外贸易、出 口加工工业;对特的海岸 风光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欧洲政区图
(2)农业发达 1、乳畜业— 养牛业 饲料因素:
温带海洋性气候,热
量不足,不利于粮食 作物的生长,但有利 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饲养奶牛 。
市场因素:
欧洲人口稠密,城市 化水平高,居民乳畜 产品需求大
2、波德平原: 夏温和、冬阴冷 土壤较贫瘠
畜牧业为主
3、高原山地、河流谷 地: 日照时间长

河谷地区土壤较肥沃
水果园艺业
欧洲政区图
(3)主要国家
法国——工农业都很 发达。重要的粮食出 口国;巴黎盆地是重 要农业区。南部地中 海沿岸——葡萄酒 产量世界第一;核能 发电占全国发电总 量的75%
欧洲政区图
英国——是资本主义 发展最早的国家,工 业占绝对优势。北海 石油丰富。但农产品

高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欧洲

高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欧洲

高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欧洲高二人文地理知识点:欧洲一、简介欧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小的大洲,位于亚洲大陆的西北部。

欧洲以其悠久的历史、多样化的文化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欧洲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特点以及一些著名的国家和城市。

二、地理位置欧洲位于北纬36度到81度,东经6度到69度之间。

它被北冰洋、大西洋和地中海所环绕。

欧洲的地形多样,包括高山、丘陵、平原、河流和湖泊等。

1. 高山欧洲的重要山脉有阿尔卑斯山、喀尔巴阡山、比利牛斯山和北欧山脉等。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的山脉,横跨数个国家,包括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等。

2. 河流欧洲拥有许多著名的河流,如伏尔加河、多瑙河、塞纳河和泰晤士河等。

多瑙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流经德国、奥地利和匈牙利等国家。

3. 湖泊欧洲最大的湖泊是俄罗斯境内的巴拉湖,它位于北极圈附近。

其他著名的湖泊包括苏格兰的洛蒙湖和意大利的加尔达湖等。

三、历史背景欧洲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涵盖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帝国、中世纪时期的封建制度、文艺复兴时代以及近现代的工业革命等重要事件。

1. 古希腊和罗马帝国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起源之一,它对政治、哲学、艺术和体育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马帝国则建立了庞大的帝国,统治着欧洲大部分地区,其法律和行政体系仍然对现代社会有所影响。

2. 封建制度中世纪时,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组织被封建制度所主导。

封建制度通过封地授予贵族,并建立了一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体系。

3.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和艺术的黄金时代。

它标志着对古典文化的重新研究和赞赏,以及对艺术和科学的巨大突破。

4. 工业革命欧洲的工业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从手工业经济向工业化经济的转变,对全球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文化特点欧洲有多样化的文化,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传统、语言和风俗习惯。

以下是欧洲文化的一些特点:1. 宗教欧洲的宗教以基督教为主导,包括天主教和新教。

专题1.3 世界地理—欧洲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共21张PPT)

专题1.3 世界地理—欧洲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共21张PPT)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主要山脉东南坡森 林覆盖率高于西北坡的自然原因。(6分)
东南坡地势比西北坡缓,土层比西北坡厚; 东南坡光照比西北坡充足,有利于植物生长。
(3)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南部主要农业地域 类型并分析原因。(8分)
乳畜业;S半岛南部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饲料丰富,适合发展乳畜业;人口、城市 密集,接近消费市场;交通便捷等
夏季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纬度高,夏季日照时间长;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少,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 (4)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阐释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图示海域及沿岸地区可能发生的变化。
极冰融化和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北冰洋沿岸低地,人类生产生活空间受影响;极冰融化, 北极熊等动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极冰解冻,可开辟多条海上航线,有利加强各国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引起该地区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等。
知识点五:东欧及北亚(俄罗斯) 地理位置 位于欧洲东部及北亚,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知识点五:东欧及北亚(俄罗斯)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
北半球寒极
知识点五:东欧及北亚(俄罗斯) 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顿河流域。
知识点五:东欧及北亚(俄罗斯) 油气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
(1)据图说出西班牙柑橘主要分布特点.
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地带
(2)西班牙经济、技术发达,农业生产表现出突出的现代农业 特点,请概括西班牙柑橘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区域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高、单产高、商品率高、科技水平 高、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
(3)西班牙北部比斯开湾沿岸地区受来自大西洋的气流影响明 显,气候湿润,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乳__畜__业______,试分析其形 成的有利气候条件。

高考区域地理--欧洲概述(共32张PPT)

高考区域地理--欧洲概述(共32张PPT)
高 考 区 域 地 理--欧洲 概述( 共32 张PPT)
高 考 区 域 地 理--欧洲 概述( 共32 张PPT)
(1)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地中海沿岸
高 考 区 域 地 理--欧洲 概述( 共32 张PPT)
高 考 区 域 地 理--欧洲 概述( 共32 张PPT)
读图8.1、8.4、8.5分析欧洲地形、地势特点, 并找出欧洲主要地形区有哪些。
高 考 区 域 地 理--欧洲 概述( 共32 张PPT)
高 考 区 域 地 理--欧洲 概述( 共32 张PPT)
2、地形
地形以 平原 为主, 是世界地势最 低平 的大洲
欧洲的平原主要
分布在(中)部。
有 ( 西欧平原 )、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常年受西风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为典型 欧洲西部
高 考 区 域 地 理--欧洲 概述( 共32 张PPT)
高 考 区 域 地 理--欧洲 概述( 共32 张PPT)
3、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点: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成因: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4、纬度: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盛行西风带来海洋暖湿气流
高 考 区 域 地 理--欧洲 概述( 共32 张PPT)
高 考 区 域 地 理--欧洲 概述( 共32 张PPT)
6、河流
河网稠密, 水量丰富,河 流之间有运河 相通,航运便 利。
高 考 区 域 地 理--欧洲 概述( 共32 张PPT)
多瑙河
3、海陆位置 北临北冰洋 南靠地中海 西濒大西洋
东与亚洲相连
A、北

高二区域地理一轮复习课件3.6 欧洲西部

高二区域地理一轮复习课件3.6 欧洲西部
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
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
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
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20000550000
220000

46°
11000000
550000 11000000 11000000
11000000
11000000 550000

220000
2.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西部,三面临海【北邻 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邻地中 50° 海和黑海,东临东欧】
海运便利
20°
20°
10°
10°
西经0°东经
30° 70° 北极圈
60°
50° 40°
西经0°东经 20°
范围
• 本区位于欧洲西半部, 包括北欧、西欧、南 欧和中欧,面积约 500 万 平 方 千 米 , 占 欧洲的一半左右。
林业发达; ✓ 法国(商品谷物农业)是
本区少有的粮食生产国和 出口国,巴黎盆地是本区 重要的小麦产区。
三、欧洲西部的人文地理特征
3.工业
分布: • 早期工业中心多靠近煤、铁产地,如英国的
伯明翰、德国的鲁尔区; • 现在呈“十”字形分布(自英国向东到波兰
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 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探究四 从气候角度评价地中海沿岸种植葡萄的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 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不利条件:雨热不同期,夏季降水少,需要灌 溉水源。
罗曼尼康帝
黑皮诺葡萄
其他农业
✓ 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 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 渔业发达,如挪威、冰岛、 丹麦等;

高二选修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选修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二选修区域地理知识点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不同地理区域的特征、相互联系和发展规律。

作为高中地理学科的选修内容之一,区域地理知识点涉及了许多具体的地理区域,如欧洲、亚洲、非洲等。

本文将对高二选修区域地理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

一、欧洲地理知识点欧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小的大洲,包括了众多的国家和地区。

欧洲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欧洲的地理位置:欧洲位于亚洲大陆西面,伊比利亚半岛和中东地区之间,北面和西面被大西洋环抱。

2. 欧洲的地形特征:欧洲地形图主要呈现出山地、高原、平原和丘陵等地貌特征。

例如,阿尔卑斯山脉和喀尔巴阡山脉是欧洲的两大山脉系统。

3. 欧洲的气候特征:欧洲气候类型多样,北欧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型气候,东欧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

二、亚洲地理知识点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拥有众多的国家和地区。

亚洲地理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亚洲的地理位置:亚洲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北面和东面与北冰洋和太平洋相邻。

2. 亚洲的地形特征: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包括了喜马拉雅山脉、沙漠、高原、盆地等。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

3. 亚洲的气候特征:亚洲的气候类型广泛,从寒带气候到热带气候皆有出现。

例如,西伯利亚地区属于寒带大陆性气候,印度尼西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三、非洲地理知识点非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大洲,也是人类起源的地方之一。

非洲地理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非洲的地理位置:非洲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北面和东面与地中海和红海相邻。

2. 非洲的地形特征:非洲地貌复杂多样,包括了撒哈拉沙漠、尼罗河等。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3. 非洲的气候特征:非洲气候类型多样,包括了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沙漠气候等。

例如,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撒哈拉沙漠属于沙漠气候。

综上所述,高二选修区域地理知识点主要包括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地理特征、地形和气候等方面。

高二区域地理人教版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人教版知识点

高二区域地理人教版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事物和现象的学科,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学生们将学习到关于区域地理的知识点,以增加对各地区间差异性和相互联系的了解。

以下是高二区域地理人教版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东亚地区东亚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国家和地区。

这个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人文景观。

其中,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地理特点和发展趋势备受瞩目。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其地理环境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2.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是世界上陆地面积第二大的大洲,包括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等。

欧洲地区以其多样的文化和历史遗迹闻名于世。

此外,欧洲还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先进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

3. 拉美地区拉美地区即拉丁美洲地区,包括中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

这个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元的文化而闻名。

然而,由于历史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该地区仍面临着一些发展挑战。

4. 非洲地区非洲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大洲,也是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多个国家和民族。

这个地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地区仍然面临着贫穷、疾病和冲突等问题。

然而,非洲拥有许多潜力和发展机遇,如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5. 大洋洲地区大洋洲地区由许多岛屿国家组成,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这个地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大堡礁和毛利文化等。

澳大利亚作为大洋洲地区最大的国家,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通过学习区域地理的知识,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特点、文化和经济发展。

这有助于我们拓宽眼界,增加跨文化的理解力,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出更好的准备。

当然,以上只是高二区域地理人教版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如果想要更全面地了解区域地理,还需要深入学习其他材料和资源。

希望你能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新高考-3D地图版之欧洲西部(课件)高二地理(区域地理)

新高考-3D地图版之欧洲西部(课件)高二地理(区域地理)
Q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在西欧的多数餐桌上,都 能找到乳畜产品。
英国 法国 荷兰 比利时 90% 76% 90% 97%
西欧城市化水平
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高,加上欧洲人的饮食习惯,故市场广阔;交通发达,有利于乳 肉产品的快速运输。
典型例题
Q3: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原因?
亚热带水果
葡萄酒庄 油橄榄
北欧极光
瑞士日内瓦湖光山色
伦敦的塔桥 法国的卢浮宫
03-欧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旅游业
Q1: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①旅游资源丰富多彩 ②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阔 ③交通便利,配套服务与基础设施健全 ④社会环境稳定
-03
03-欧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
➢ 人口增长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出 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人口稠密,总人口约5亿多,白色人种、基
(2)气候特点: 海洋性气候显著(气温年较差、日较
差较小); 具有面积最广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
候区和地中海气候区; 温带气候占绝对优势。
02-欧洲西部的自然地理特征
Q2:读图说出欧洲西部自西向东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并简要说明原因 ①东西差异:
自西向东、越往内陆,气候 海洋性减小,降水逐渐减少, 年温差逐渐增大,大陆性增强, (受海洋和暖流的影响减弱,) 冬季气温越来越低,而墙壁厚 度越来越厚,越利于御寒保暖。
01
01-位置
海陆位置
亚欧大陆西部
北临北冰洋,
西临大西洋, 南临地中海,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北海
西南面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相邻,
西北隔海与北美洲相望,
东面与亚洲接壤 。
伊比利亚半岛
轮廓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展示同学:
讨论完毕坐下落实基础知识或浏览展示内容
展示
自由 展示
试从河口通航条件方面 分析,多瑙河在下游可 直通黑海的情况下却要 开凿多瑙河—黑海运河 的原因。
1.多瑙河河口段纬度较高,又正好处于从低纬流向高纬的 河段,不仅结冰期长,且结冰融冰时期会出现凌汛,通航 季节较短;2.入海口地势低平,河床泥沙淤积严重,河道 变浅,通航条件差;3.河口水流分散使河流分汊,水量变 小,通航能力有限;4.野生芦苇广布,沼泽湿地多,航行 阻碍物多;5.河口地区人口少,经济活动少,建港条件差。 而修建多瑙河—黑海运河,可避开上述不利条件,缩短从 多瑙河进入黑海的航程。
(2)本题主要考查大坝建设对海水盐度的影响。读图分析可知,德海大坝隔断了海水与 大坝水体的直接联系。一方面大坝建设阻止海水进入坝内水域,减少了海水的进入;另 一方面,由于该地位于盛行西风带,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注入淡水量大;而且由材料 可知,大坝上具有闸门,因此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
(3)莱茵河航运繁忙,可以通过闸门的开关来调节河流的水量,从而保证河流的正常通 航,同时通过闸门的关闭,可以减小海水对河口的入侵,从而减少海水对河口湿地生态 环境的影响;关闭闸门可以减小风力,从而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分析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原因。
(1)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张;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暴潮多发;围垦 区地势低,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风浪减小,利于继续围垦 。
本题主要考查沿海大坝修建的原因。由材料分析可知,荷兰为典型的沿海低地国 家,历史上深受海潮之害,再加上人口众多,从而导致该地土地资源紧张,而且 从纬度位置来看,该地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浪大,地势低,多受风暴潮影响;因 此为了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在沿海地区修建了须德海大坝,而且大坝 的建设还能够减小风浪,便于围垦的进行。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凌汛的危害:
①冰塞形成的洪水危害。通常发生在封冻期,且多发生在急坡变缓和 水库的回水末端,持 续时间较长,逐步抬高水位,对工程设施及人 类有较大的危害。 ②冰坝引起的洪水危害。通常发生在解冻期。常发生在 流向由南向 北的纬度差较大的河段,形成速度快,冰坝形成后,冰坝上游水位骤 涨,堤防溃决,洪水泛滥成灾。 ③冰压力引起的危害。冰压力是冰直接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力,包括由 于流冰的冲击而产生的动压力,由于大面积冰层受风和水剪力的作用 而传递到建筑物上的静压力及整个冰盖层膨胀产生的静压力。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总结:闸坝的影响
功能:防洪排涝、拒咸蓄淡、浇灌供水、通航养殖、景观娱乐、生态保 护 不利影响: 1.引起河湖形态变化,河道淤积,导致潮汐变形,河口淤塞,这些都 使河流的行蓄洪能力降低; 2.导致水流流速趋缓,河道径流减少,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体污染 加剧; 3.阻断鱼类洄游通道,从而导致鱼类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退化; 4.造成土地沉没、移民搬迁、土地次生盐碱化、崩岸塌岸等问题。
• 水坝,是拦截江河渠道水流以抬高水位或调节流量的挡水建筑物。可 形成水库,抬高水位、调节径流、集中水头,用于防洪、供水、灌溉 、水力发电、改善航运等。调整河势、保护岸床的河道整治建筑物也 称坝,比如丁坝、顺坝和潜坝等。
• 简单点来说,一个主要是控制流量,一个主要是拦断河床。
情境体验 真实探究
展示内容
欧洲——评价闸坝修建的利与弊
课前落实: 1.西欧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2.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水闸和水坝的区别:
• 水闸,是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 水工建筑物。关闭闸门可以拦洪、挡潮或抬高上游水位,以满足灌溉 、发电、航运、水产、环保、工业和生活用水等需要;开启闸门,可 以宣泄洪水、涝水、弃水或废水,也可对下游河道或渠道供水。
发生凌汛的河流有:中国的黄河、松花江,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 叶尼塞河、勒拿河,北美的育空河、马更些河,圣劳伦斯河等.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分析铁门水利枢纽选址于图示位置的原因,并评价其对多瑙河航 运发展的影响。
选址原因:地处峡谷,河流落差大;上游集水区域面积 广,河流水量大且稳定;峡谷处易于建坝,工程量小, 淹没损失少。 对航运的有利影响是:调节了河流水位,使河流水量变 化平稳,提高了通航的效益;抬高了上游河段的水位, 降低了上下游的水位差,可增大上游的通航能力。 对航运的不利影响是:水库大坝的修建使得上下游间的 通航必须通过船闸来实现,从而延长了通航的时间,影 响了上下游间通航的连续性。
拓展:黄河凌汛
(1)概念:凌汛是冰凌阻塞河道 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 象。 (2)出现地段:宁夏到内蒙古河 套的上游河段、下游的山东境内。
(3)形成条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 冬末春初有结冰现象出现,河流流向是 从低纬流向高纬;河道形态上游宽、下 游窄或河道弯曲。
(4)成因:下游河流封冻时间早于上 游,解冻时下游晚于上游,这就容易导 致上游冰凌随水流运动到下游后被阻塞, 使水位上涨而产生凌汛。
多瑙河在下游可直通黑海的情况下却要开凿多瑙河— 黑海运河的原因。 铁门水利枢纽选址于图示位置的原因,并评价其对多 瑙河航运发展的影响。 分析荷兰修建须德海大坝的原因。
说明须德海大坝建设后坝内水域水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
分析莱茵河河口不修坝而修闸的原因。
展示:
1、及时到位展示,重点在解题思路的总结 2、规范快速,序号化、层次化、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须德海大坝上建有泄水闸,透过闸门可调控艾瑟尔湖入海流量。说明须 德海大坝建设后坝内水域水的盐度变化及其原因。
变小。大坝阻止海水进入坝内水域;流域内降水丰富,河 流注入淡水量大;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
分析莱茵河通航;可减小对河 口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关闭闸门减轻风暴潮的危害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新高考高二区域地理欧洲
自助餐 • 1. 阻挡海水倒灌,可使闸内水体盐度降低(2分)
; • 闸坝导致水流速度减缓,水质恶化(2分); • 阻挡泥沙,导致河道泥沙淤积加重(2分); • 对鱼群的洄游和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影响(2分);
易造成河口排水不畅,形成内涝(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