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耦合路径研究—— 以广西N县为例
易地搬迁与民族地区反贫困实践——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
易 地 搬 迁 与 民族 地 区反 贫 困 实践
民族 问题 9
在 中国减贫 行动 中的作 用及 其 对 于 民族 地 区 现代 化 的意义进行 客观 的 了解 和评 价 。④
一 、 环江 县易地 搬迁 的缘起 和进 程
在 广西 、贵 州 、云 南 三 省 区 毗 连 地 区 ,有 一 大 片发育典 型 的喀斯 特 岩 溶地 貌 ,被 称 为 滇 桂 黔 石 漠化片区,是全国 l4个集 中连片特 困地 区之一 , 也 是 国家新一 轮扶 贫开 发攻 坚 战 主 战场 中少 数 民 族 人 口最 多 的片 区。其 中 ,桂 西北 的河 池 、百 色 两 市 是该 片区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区域 内峰 丛 、峰林 、 洼 地 、地 下 暗河 广泛 发育 ,裸 露 石灰 岩 面 积 占全 区 域 的 39.6% 。[3j截止 到 20世 纪 90年代初 期 ,区域 内约有 50万人居 住 在人 均 耕 地不 足 0.02公 顷 的 大 石 山区 ,生 活条件 十分艰 苦 。_4』
中国减贫行动 中的作 用及其对于 民族地 区现代化的意义 ,提 供 了具有 典型意 义的个案。易地搬 迁所 造成的 个人
适 应 与 整 体社 会 结构 转 型 ,以及 多 民族 聚 居社 区重组 与 治理 创 新 ,应 该 是 未 来 需要 关 注 的焦 点 。
[关键 词]民族地 区 ;易地搬 迁;扶贫 开发 ;现代化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研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各地正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
广西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的重要省份,城乡融合发展更是备受重视。
对于广西而言,城乡融合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调整空间结构,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重要路径。
研究广西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广西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和路径进行研究,旨在为广西城乡融合发展提出有效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1.城乡差距日益凸显在城市化进程中,广西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率持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壮大。
而乡村人口却持续减少,乡村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日益凸显。
这种城乡差距不仅导致了资源、产业、人口的不平衡分布,还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广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城乡融合发展形势严峻在城乡差距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广西的城乡融合发展形势显得严峻。
城市在吸引人才、资金和产业发展方面拥有天然优势,而乡村则面临人口减少、产业脱实向虚、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城乡融合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3.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了解决城乡差距逐渐凸显和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和路径,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资源要素互通共享、生态环境一体保护。
二、广西城乡融合发展路径的研究1.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为了推动广西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于水、电、路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
要积极推进乡村产业升级,引导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要加强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服务水平,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2.推动城乡要素的互通共享为了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促进城乡要素的互通共享。
首先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拓宽农民土地资产流转途径,支持流转土地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发展。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以解决贫困地区群众住房和生活条件差的问题为目标,通过搬迁贫困户到相对条件较好的地区进行安置,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下面将从实施效果方面对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行分析。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改善贫困户居住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搬迁贫困户后,他们可以住进新的安置房屋,这些房屋一般独立、舒适、通风,相比之前的简陋房屋有了很大的改善。
新房屋采用了较为先进的建筑技术,具备防震、防风、防水等功能,提高了住户的居住安全性和舒适度。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改善贫困户生活条件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贫困户搬迁后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新的安置点一般会配套有学校、医疗机构、商铺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方便居民就近就学、就医和购物。
新安置点周边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也会得到改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贫困户搬迁到相对条件较好的地区后,不仅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还可以脱离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有更多的机会发展农业、养殖等产业,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搬迁后的贫困户与当地居民互补,形成了新的产业链和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对社会稳定和谐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贫困地区的群众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恶劣,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和不稳定因素。
搬迁后,贫困户的生活条件改善,增加了他们对社会的认可感和归属感,减少了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搬迁项目的实施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形成了社会联动的合力,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效果是显著的。
它不仅改善了贫困户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也对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对于南宁市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落实,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成为了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困难的重要方式之一。
南宁市作为广西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在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本文将对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背景南宁市是广西自治区的主要城市,同时也是贫困地区集中的地方。
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贫困地区的居民因为生活条件恶劣,土地贫瘠等原因,生活困难。
为了改善这些地区的居民生活条件,南宁市政府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将贫困地区的居民搬迁到改善条件的地区,重新安置其生活和工作。
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情况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情况总体较为顺利。
自项目实施以来,南宁市政府积极筹划,依法依规,采取“先易后建、先建后迁”等方式,逐步推进易地搬迁工作。
南宁市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负责项目的前期调研、选址、奠基等工作,并与外界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南宁市政府还注重项目的环保和生态建设,加大生态补偿力度,确保搬迁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据相关数据显示,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经圆满完成了搬迁安置任务,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巨大的改善。
三、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经济效果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对当地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规模的搬迁活动,在本地区范围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搬迁地区的居民在新生活地点重新安置后,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可自给自足,也能减少对国家的负担。
搬迁地区的土地资源也可以重新规划利用,发展农业、旅游等产业,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所涉及的市级和县级财政优惠政策能引导更多的企业投资,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中,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搬迁户的帮扶力度,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当地的生产建设,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和经济支持。
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社会效果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对当地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精准扶贫理念下易地搬迁脱贫的实践探索——以广西来宾为例
精准扶贫理念下易地搬迁脱贫的实践探索——以广西来宾为例摘要:来宾市是广西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部分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必须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
以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为指导,来宾结合地方市情,聚焦当前易地搬迁扶贫中最难啃的硬骨头,着力实施移民搬迁后续产业扶持。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来宾经验教训、分析问题原因,提出从四个维度进一步精准实施后续产业扶持的对策建议,提高易地搬迁脱贫实效。
关键词:易地搬迁脱贫;后续产业扶持;因户施策;产城融合中共来宾市委党校陈春琳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精准方略、坚持加大投入、坚持社会动员、坚持从严要求、坚持群众主体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这“六个坚持”既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宝贵经验,也对今后继续开展好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其中“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以及形成的全社会广泛认同的精准扶贫理念,成为开展易地搬迁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一、习近平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什么是精准扶贫?习近平在不断地丰富的实践中给出了科学系统的回答。
早在2013年,在湖南湘西考察时习近平就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他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在很多场合的重要讲话又不断补充和完善了精准扶贫的丰富内涵。
精准扶贫就是要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和“如何退”这些影响脱贫攻坚成效和成败的重要问题,“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明确了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基本要求;“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明确了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的主要途径。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路径研究——以马山县为例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路径研究——以马山县为例苏继松1蓝丽珍2(1.马山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广西马山530600;2.马山县民族中学,广西马山530600)[摘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从理论逻辑上看,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存在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两者协同推进需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本文以集“老、少、山、穷”于一体的典型代表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为例,探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策略。
[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协同推进[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06-39-21马山县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现状1.1自然环境恶劣,自然资源匮乏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深度贫困地区地处喀斯特地貌山区,自然环境恶劣,石漠化严重,自然资源缺乏,特别是人类基本生存所需的水和耕地资源匮乏[1]。
当地14个深度贫困村人均耕地较多的是加方乡民治村,人均0.073hm2;较少的是加方乡忠党村,人均0.039hm2。
深度贫困村季节性缺水现象严重,所有群众都是靠天吃饭,导致马山县脱贫工作难度加大。
1.2基础设施薄弱,思想文化落后由于历史发展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薄弱,道路、通信等相对落后,而且深度贫困村居民长期处于闭塞的环境中,思想观念落后,同外界脱节,导致当地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加之深度贫困村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陈规陋习得不到改变,从而形成了特有的贫困地区的贫困亚文化现象,严重弱化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勇气和决心,致使贫困群众丧失脱贫攻坚斗志。
1.3产业发展碎片化,抵抗风险难度大2015年年底,全国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之后,在第一书记和后援单位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国家政策扶持下,马山县掀起脱贫攻坚新高潮。
通过几年的努力,许多贫困村和贫困户脱掉贫困帽子,走上富裕之路。
关于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
关于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易地扶贫搬迁,旨在通过将贫困人口搬迁到各种资源更丰富、社会基础设施更完备、生态环境更优越的地区,改变民众生产生活方式,获取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环境等条件,为他们早日摆脱贫困添砖加瓦。
一、某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发展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某县易地扶贫搬迁现状。
某县的易地扶贫搬迁户们原本都是在田地间获取收入,自身发展能力差加上没有其他的知识技能,很难找到薪资较丰厚的工作。
由于信息获取相对较为落后,搬迁户们还存在老一代固化思维,没有提高自身技能的意识。
因此,搬迁户们担心国家帮助他们进行搬迁后,被迫脱贫,但家庭实际情况还是需要国家的贫困补助和救济,从而对后续生活有悲观情绪。
在迁出地,因为经济落后、田地众多,搬迁户们可以通过进行耕种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
但是在新的安置小区,房屋紧邻,屋舍俨然,道路由水泥铺筑,没有任何可以提供给搬迁户耕作的土地。
又加之新区经济较发达,各种物价较高,无论是水电还是饮食出行都需要花费一大笔钱。
对于刚刚搬进新居,本身经济能力就差的搬迁户来说,维持生活的费用太高,导致入不敷出,增加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经调查发现,在搬迁小区普遍存在着农村收入、城镇支出的现象,几乎某某%以上的搬迁户都认为搬迁后支出明显增加,但收入并没有较大提升。
农户除了种田之外,唯一的额外收入和兴趣就是发展养殖副业。
在某县新修建的安置小区是严格按照生态和环境整体的美观度来建设的现代化小区,因此各种空间布局都经过了严谨规划,既没有仓库来存放搬迁户们在原居住地经常使用的农具,也没有多余的空间供居民进行养殖家禽。
很多搬迁户在迁入安置小区之前都饲养了数量较多的家禽,但是为了搬入新居他们都不得不在迁出地就处理掉了这些家禽。
因为搬来此处安置区的搬迁户年龄普遍较大,很多老人都有养殖家禽以及种种菜田的兴趣,在搬入某地后失去了这一副业,感觉生活得不习惯以及心里空虚。
对于他们而言,养殖副业不仅仅是增加他们收入的一条渠道,更是他们休闲的一种方式。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近年来,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落实,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在市区农村地区得到了快速的推进。
该项目旨在通过搬迁贫困地区的居民至生态良好、资源丰富的新居住地,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改善生活条件。
本文将对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该项目对贫困地区的帮助和意义。
一、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现状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选址规划、建设安置点和搬迁安置。
经过层层审批和规划,南宁市的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在不同村庄开展,为当地贫困户提供了新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政府也加大了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1. 改善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选择了生态良好的新居住地,通过搬迁将贫困地区的居民从恶劣的环境中解救出来,有力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新的安置点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给贫困群众提供了更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2.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发展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将贫困地区的居民搬迁至资源丰富的地区,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产业发展。
新的安置点可开展农业、养殖等生产活动,帮助搬迁户实现增收致富,从而带动当地产业的发展,增加贫困地区的经济收入。
3.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还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
政府加大了对新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道路、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完善。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搬迁户的生活条件,也提升了当地的整体发展水平。
4. 改善贫困户生活水平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使贫困户的生活得到了有效改善。
新的安置点提供了舒适的住房条件,配套了基本的生活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贫困户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搬迁户的增收致富,有力地改善了搬迁户的生活水平。
5. 提高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效果有力地提高了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通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贫困户生活水平等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的整体发展。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国家扶贫攻坚战中重要的一环。
南宁市自2016年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以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环境恶劣、易受自然灾害侵害等问题,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经过几年的实施,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项目的实施效果,本文将对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一、项目背景南宁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南宁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先进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发展的许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贫困问题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南宁市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通过搬迁贫困地区的居民,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
二、项目实施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址规划:南宁市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宜搬迁的地点,主要以交通便利、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条件为考量。
南宁市也规划了搬迁后的居住、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规划,为搬迁后的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2.搬迁安置:南宁市对搬迁对象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审核,确定了搬迁资格,同时为搬迁对象提供了相应的安置政策和优惠条件,确保搬迁后的居民能够顺利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3.产业扶持:为了帮助搬迁后的居民实现可持续发展,南宁市通过发展产业和提供就业机会,鼓励搬迁居民参与当地的经济建设,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
4.基础设施建设:南宁市加大了对搬迁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道路建设、房屋建设、供水供电等,提高了搬迁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5.生态环境保护:南宁市在搬迁地区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提高搬迁地区的宜居环境。
三、实施效果分析1.改善生活条件: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显著改善了搬迁地区居民的生活条件。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是指政府针对南宁市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通过将其迁移到更加先进、发达的城市或乡镇,进行土地、住房以及劳动力等方面的转移,以达到消除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该项目于2015年启动,目前已经实施了数年。
本文旨在对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一、购房置业政策的推动在易地搬迁的过程中,南宁市政府积极推动购房置业政策,为搬迁户提供购房资金、贷款等方面的扶持。
这不仅促进了搬迁户的融入感和发展空间,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南宁市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重点改善易地搬迁户的就业、教育、医疗等基本生活服务,为搬迁户创造了更加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
同时,为了加强社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市政府还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体系,为贫困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三、加强产业发展和就业培训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过程中,南宁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地方产业发展和劳动力技能培训。
政府制定了 relevant program,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搬迁户的就业能力,大力培育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为解决搬迁户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南宁市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发挥社区作用,在贫困户的工作和生活中营造和谐宜居的环境。
政府加强社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居民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满足社区文化体育需求;积极推广公益文化活动,提升社区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能力。
综上所述,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效果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
政府营造公共服务环境,加强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培训,促进社区和谐发展等措施,为解决贫困户脱贫致富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和进一步改进,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可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改变。
对广西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工作的探讨
对广西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工作的探讨杨惠楠【期刊名称】《南方国土资源》【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3页(P49-51)【作者】杨惠楠【作者单位】广西国土资源规划院【正文语种】中文为全面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部署,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实施《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实施方案》,明确2016~2020年全区搬迁贫困人口100万人的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移民工程是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作为探索创新和加强扶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和重点工程,是开展新一轮扶贫攻坚、统筹解决贫困地区贫困问题和自然生态保护突出问题的突破点。
脱贫移民搬迁目标的实现最终落在用地上,而广西大多数贫困地区经济基础不同,发展程度不一,土地资源也相对匮乏,如何发挥国土资源职能,精准施策助力广西脱贫攻坚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广西通过对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群众从原地区搬迁出来并进行妥善安置,实现了扶贫开发、生态修复、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多赢的局面,“十二五”期间广西贫困人口从1012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538万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贫困户受益面广,群众向心力增强。
一是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由过去破旧的房屋搬迁到水、电、路、医疗、养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善的安置点,搬迁户子女可就近入园、入学,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二是生产条件得到较好改善,促进了脱贫增收。
农户搬迁到交通便利,生存条件较好的区域,其基本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通过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发展,为脱贫增收奠定了基础;三是群众观念进一步与现代化进程接轨,思想素质得到提高。
搬迁后,现代化环境变迁使其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逐步接受城市群体影响,接轨现代理念,破除传统观念和陈规陋习,学习新的生产应用技能,发展意识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四是各少数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差异在新的环境里得到融合,促进了民族文化传承与各民族的融合团结。
关于依托城镇化发展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关于依托城镇化发展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委员会二○一○年十一月前言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国家在新时期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扶贫举措。
实践证明,在“十一五”期间,我区针对生活在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搬迁,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搬迁群众拓展发展空间,拓宽增收渠道,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达到消除贫困和保护生态的双重目标,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但目前我区拟有388万贫困人口,占全区农村人口9.3%,还有50多万人生活在不具备生产、生存条件的大石山区及地质灾害频发区,迫切需要实施易地搬迁,初步计划“十二五”期间对居住在大石山区、边远地区、高寒山区、边境地区(边境一线除外)的19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为更好地利用国家及自治区相关政策,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拟开展依托城镇化发展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具体方案如下:一、近年来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情况1、近年来易地扶贫拆迁试点取得的成效。
自2002年广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以来,在国家发改委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截至2009年底,累计完成总投资13.89亿元,其中国家补助资金10.7亿元,其他涉农资金及群众自筹资金3.19亿元;建设搬迁安置住房318.4万平方米,附属设施39.4万平方米;开发农田15.95万亩;修建水利渠道831.7公里;新(改)建乡村公路1945.7公里;新建人畜饮水1298处,铺设水管1882公里;修建学校 8500平方米,修建卫生室5234平方米;新建沼气池11460座,架设电路235公里,草场建设0.8万亩;完成易地搬迁安置5.13万户23.17万人。
较好地解决了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同时,因地制宜地培育和扶持了一批增收致富产业,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存在的主要困难广西是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欠发达地区。
长期的贫困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时,主要遇到以下几方面的困难:(1)需要搬迁的人口多,分布广,大部分综合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低,通过原地或就近安置的方式难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广西易地扶贫搬迁与人口市民化耦合机制研究
[摘 要 ]党 的十八 届五 中全 会高度 重视脱 贫攻坚 工作 ,争取 打赢这 场攻坚 战 ,攻破脱 贫工作 中 的 “硬 骨头”, 中央扶 贫开发 工作会 议 的召开为全 国上下 扶贫 工作 指 明 了方 向。广 西地 处偏远 山区, 山区居 民较 多,脱贫存在 一定 难度。最有效地 办法便 是实行易地扶 贫搬 迁政策 ,本文试在探讨将 易地 扶贫搬迁 与搬迁人 口市 民化相结合 ,从而巩 固和 完善搬迁人 口 “搬得 出 ,稳得住 ,能致 富” 的最终 目 标 。通过 分析两者 相结合 过程 中存在 的产业基 础薄 弱 、文 化心理层 面障碍 等 问题 ,提 出应用 P PP模 式 、 重视 文 化 扶 贫 等 的解 决 路 径 。
46
何玲玲 ,吕翠丽
广西易地扶贫搬迁与人 口市民化耦合机制研究
口技 能 知 识 培 训 ,就 近 或 就 地 解 决 搬 迁 人 口就业 通 发达 等 的合 理位 置 。
问题 ,以期 实现 搬迁 人 口真正 脱 贫致 富 。
三 、易地 扶贫 搬迁 与搬 迁人 口市
二 、人 口搬 迁 的理 论基 础—— 拉 民化相 结合的可行性分析
环 境 共 生 共 存 ,极 度 恶 劣 的 自然 条 件 ,使 得 在 生 态 贫 困地 区 的 扶 贫 难 度 过 大 , 即使 当时 依 靠 外 界 力 量 的 帮扶 实 现 脱 贫 ,也 只 能 短 时 间 内 的维 持 脱 贫 。且 受 到稳 定 的恶 劣 生 态 条 件 所 带 来 的不 可抗 力 因 素 ,极 易 返 贫 。在 扩 散 效 应 的影 响下 ,在 原 生 态 贫 困 区 扶 贫 容 易 使 贫 困人 口数 量 、贫 困 深 度 扩 大化 。 因 此 ,易 地 扶 贫 搬 迁 是 解 决 生 态 贫 困 地 区 问题 的有 效 措 施 ,是 打 破 贫 困 与生 态 环 境 退 化 从 而导 致 更加 贫 困恶性 循 环 的最理 想办 法 。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效果分析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日益临近,扶贫工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省会城市,扶贫工作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
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旨在帮助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对贫困人口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项目背景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作为南宁市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扶贫政策和南宁市实际情况相结合,旨在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至条件更好的地区,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
据统计,南宁市有多个贫困县(区),其中的贫困人口生活条件极差,生产生活发展空间有限,急需通过搬迁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
二、项目实施情况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按照《易地搬迁实施方案》,南宁市通过政府筹资、土地流转、扶贫资金等方式,建设了一批新的扶贫搬迁安置点,包括新建安居房、基础设施建设等。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产业扶贫、转移就业等措施,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帮扶力度,帮助他们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实现稳定脱贫。
三、实施效果分析1.改善了贫困地区的生活环境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南宁市成功将大量贫困人口搬迁至改善条件的地区。
新的安置点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搬迁户可以在这里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服务。
新建的安居房也大大改善了搬迁户的住房条件,让他们摆脱了原先的简陋房屋,实现了物质生活的提升。
2.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不仅帮助搬迁户解决了温饱问题,还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措施,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在新的安置点,政府鼓励搬迁户发展生产生活,引导他们通过种植、养殖等方式增加经济收入。
政府还通过就业培训等方式,帮助搬迁户就业创业,增加收入来源,提高生活水平。
3.加强了社会帮扶力度南宁市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社区送工”: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就业扶持的实践创新 ——以广西A县Z城镇化安置社区为例
“社区送工”: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就业扶持的实践创新——以广西A县Z城镇化安置社区为例覃志敏【期刊名称】《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16)1【摘要】就业是巩固拓展易地搬迁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
易地搬迁弱劳动力长期从事农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缺少务工技能,无法适应城镇非农就业。
为此,把农业就业作为化解城镇化安置的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就业困境的突破口,论述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农业就业的现实基础。
基于广西A县Z城镇化安置社区案例,提出并阐述“社区送工”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农业就业的运行逻辑和实践成效。
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引领农业园区化发展,安置社区向农业园区组织化输送易地搬迁弱劳动力,易地搬迁弱劳动力在农业就业中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
“社区送工”基于市场供求关系把易地搬迁弱劳动力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劳动力需求有效衔接,既能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攻坚成果,也创新出“劳动力下乡”的城乡融合发展方式。
【总页数】8页(P8-15)【作者】覃志敏【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41.4【相关文献】1.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可持续性生计研究——以贵州省凤冈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凤翔社区为例2.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安置社区儿童社工介入路径探析——以云南省永胜县Y社区为例3.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现状调查研究——以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燎原镇蟠龙社区为例4.嵌入理论视域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党建+”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现实启示--以凉山州Y县C社区为例5.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帮扶需要解决好产业就业、住房资金和社会治理等问题——甘肃省靖远县和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调研思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可持续发展研究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可持续发展研究作者:陈绪杨张文辉张文选陈倩黄倩盈韦杰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22年第02期摘要:“十三五”期间,我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已经全面完成,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已经进入到维持后续可持续发展、巩固易地扶贫搬迁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
本研究选取广西柳州市融安县作为调查对象,对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可持续发展的就业、产业、创业和物业管理 4个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不足,最后,从优化社区内外环境、提升安置区居民素养、鼓励外界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给出了后续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易地扶贫搬迁理论和实践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振兴;易地扶贫搬迁;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Study on the Follow-u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verty-Alleviating Relocation——Taking Rong’anCounty,Guangxi as An ExampleCHEN Xuyang1,ZHANG Wenhui1,ZHANG Wenxuan1,CHEN Qian1,HUANG Qianying2,WEI Jie1*(1 College of Agriculture,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004,China;2 Guangxi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Nanning,Guangxi 530001,China)Abstract: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the task of poverty-alleviating relocation in China has been fully completed,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olving regional overall poverty. Now it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maintaining follow-u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nsolidating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chievement of poverty-alleviating reloc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Taking Rong’an county,Liuzhou city,Guangxi as the survey objec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county’s experiences in the aspects of employment,industry,entrepreneurship and property management in the follow-up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verty-alleviating relocation,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verty-alleviating relocation,and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for optimiz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community,improving the residents literacy in the resettlement area and encourag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external multiplesubjects,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future poverty-alleviating relocation.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poverty-alleviating reloc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易地搬迁是我国的一项重点扶贫工程,通过改善垦区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增收渠道,使搬迁农民逐步脱贫致富。
基于GIS的广西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空间耦合特征分析
基于GIS的广西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空间耦合特征分析童新华;梁俏;韦燕飞;刘秋萍【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8(030)010【摘要】以广西为研究区,构建了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耦合模型,探讨了基于县域的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空间耦合特征.利用广西2015年的县域数据,划分土地生态质量和社会经济的等级,构建了土地生态质量和农村贫困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计算指标权重,运用协调发展模型分析了广西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耦合关系,并通过空间热点分析、空间聚集分析和Moran's I方法评价了两者的空间聚集效应.结果表明:(1)广西空间贫困特征为由南部、东南部及中部向西部、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逐渐升高.(2)土地生态质量与农村贫困的空间耦合特征表现为由中部及南部向西部、西北部和北部降低.(3)土地生态质量及社会经济空间分布情况为由南部和中部向西北部、北部及东北部递减.广西贫困的现象与土地生态质量及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因此,脱贫要从区域条件入手,并结合社会经济状况,因地制宜全面发展.【总页数】8页(P112-119)【作者】童新华;梁俏;韦燕飞;刘秋萍【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师范学院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广西师范学院国土资源与测绘学院,广西南宁 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96;F127【相关文献】1.基于GIS的土地生态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平顶山市为例 [J], 张合兵;陈宁丽;孙江锋;刘明远;李悦;秦伟霞2.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贫困山区农村土地r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研究r——源于河北省贫困山区县的调研样本 [J], 户艳领;李丽红;任宁;王洲3.基于GIS和Fragstats的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以湖北省仙桃市为例 [J], 于婧; 陈艳红; 彭婕; 李冀云; 聂艳4.基于RS与GIS的西南喀斯特环境移民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分析——以广西环江县为例 [J], 杨春华;王克林;陈洪松5.基于格网GIS的黄河流域土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 [J], 奥勇;蒋嶺峰;白召弟;杨潇;张乐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金近亿元,村均投入扶贫资金达到 100 万元以 上。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等生 产 生 活 条 件 有 了 较 大 改 善 ,行 路 难 、饮 水 不 安 全 、 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逐步缓解。四是社会事 业 不 断 发 展 。“ 十 二 五 ” 期 间 , 贫 困 地 区 民 政 、 就业、教育、卫生、文体等社会事业取得了全 面进步。“美丽 N 县•清洁乡村”活动成效显著, 推广“景区模式”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建设 成 绩 斐 然 ,生 态 环 境 逐 步 恢 复 ,成 为 第 二 届“ 中 国长寿之乡”和国家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 区,为贫困地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 基础。
图 1 N 县近年来扶贫成效
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全县贫困人口从 2011 年的 22.81 万减少到 2015 年的 9.44 万,减 少 13.37 万人,降幅为 58.61%;贫困户由 2013 年的 36 516 户下降到 2015 年的 23 691 户,降幅 为 35.12%;贫困发生率从 2011 年的 42.04%下降 到 2015 年的 16.76%,下降了 25.28 个百分点。 二是农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全县贫困村农 民年人均纯收入由 2010 年的 2 200 元上升到 2015 年的 3 500 元,上升了 59.09%,贫困人口 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得到了稳步 提升。三是农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截止 2015 年 12 月,N 县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和配套
摘 要:易地扶贫搬迁是我国实现脱贫攻坚的重大工程之一。目前,国家的城镇化目标与脱贫攻坚目标均
在同时进行。在某种程度上,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相衔接,是城镇化的前期工作。探讨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与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目标相结合,加速脱贫的同时提高城镇化率,在城镇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实现双赢的目的。
LV Cui-li, QIU Han-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angxi Teachers University, Nanning 530299, China)
Abstract: Reloca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elocating is one of the major projects in our countr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etting rid of poverty. At present, both the urbanization goal of the country and the goal of getting rid of poverty are simultaneously carried out. To a certain extent, reloca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an early stage of urbaniz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relocating the poor to help the poor and the goal of urbanization to speed up the process of getting out of poverty are discussed. At the same time, actions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rate of urbanization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win-win situation while raising the urbanization level and completing the task of lifting off poverty.
游区、中心村安置等,分散安置主要为插花安置、 投亲靠友等。据十几年的易地扶贫搬迁经验来 看,搬迁到城镇的贫困户较多的已经走上致富道 路,农村搬到农村的生活水平依旧未得到较大改 善。据此,如何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结合起 来,才是快速摆脱贫困的有效路径。
1 N 县贫困现状及扶贫效
1.1 N 县贫困现状
8.60 3.60
2.39
2.90 1.20
2.42
注:数据由 2014 年-2016 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均已每千人口计。
城市 3.32 3.52 3.90
注册护士
农村 城乡比值
1.19
2.79
1.31
2.69
1.40
2.79
2.2 搬迁人口顾虑,影响搬迁进度
据驻村帮扶人介绍,N 县 X 乡待搬迁贫困户 数量 2 493 户 8 975 人,目前有意向搬迁的只有 544 户 2 034 人,只达到了应搬迁数量的四分之 一。搬迁安置点被安置在县城的待搬迁人口,多 数贫困户不愿意搬迁的主要顾虑是搬迁后的生 计问题。选择不搬迁还可以依靠种田维持家庭生 存,搬迁后,衣食住行均需要购买。此外,部分 待搬迁贫困户在生活居住地有农畜产品的产业 项目,搬迁就要放弃现有的产业,成本过高,以 及搬迁后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等致使他们不愿搬 迁。
──────────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XMZ079),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17BMZ004) 收稿日期:2018-03-03 修回日期:2018-05-06 作者简介:吕翠丽(1989-),女,河南濮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
-149-
第 40 卷第 6 期
2 N 县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相结合过 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搬迁安置点的布置影响城镇化发展
N 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主要以集中安 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N 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点有 7 个,安置房有公寓套房和一户一宅天地楼 两类。搬迁去向只能在这 7 个安置点内选择。其 中安置点主要有县城安置点、去库存房安置点、 各乡镇安置点以及就近安置,即搬迁户根据自身 情况采取山上搬山下、山内搬山外,搬迁安置点 不在以上 6 个安置点的范围内。N 县地势以山地 为主,可利用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依 靠农业安置的容量受限。体现在贫困山民人均占 有耕地 0.3 亩,且受天气、环境等不可抗力因素 的制约,贫困山民的生活现状基本是靠天吃饭。 因此,农业安置容量小且效果不显著。
第 40 卷第 6 期 Vol.40 No.6
区域资源与经济研究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耦合路径研究
—— 以广西 N 县为例
吕翠丽,邱汉明
(广西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2018 年 11 月 Nov. 2018
跑线上,贫困将会继续在贫困人口的下一代进行 代际传递。据此,安置到一般边远乡镇、旅游景 区和中心村或从山上搬到山下、从山内搬到山外 的搬迁人口,通常会陷入从一个“穷窝”挪到另 一个“穷窝”的恶性循环中,贫困问题没有得到 根本解决。
表 2 广西 2013-2015 年公共医疗卫生城乡差距
医疗卫生机构床位
表 1 广西 2013 年基础教育教师城乡分配比
城乡每千名学生拥有初中专任教师学历比值
研究生 9.89
本科生 1.06
专科 0.48
高中 0.21
城乡每千名学生拥有小学专任教师学历比值
研究生 11.06
本科 1.74
每千名学生教师数量 城乡比
专科 0.63 初中 小学
高中 0.2 1.1 1.39
注:数据由 2014 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计算整理得出
就业是民生之本,待搬迁人口经济条件较 差,自身文化素质低下,缺乏相应技术与现代市 场接轨,且不具备市场风险意识,导致搬迁后的 后续就业或产业发展困难。当前,要促进城镇化 建设,提高城镇化覆盖率,政府必须出台相应政 策解决贫困户所担心的生计问题[1]。否则,贫困 户对于易地扶贫搬迁将会比较被动,缺乏主动性 与积极性,即使被搬迁后,其成效也不显著,还 有可能会成为政府的负担。当前,N 县精准脱贫 的主要障碍便是易地扶贫搬迁问题,如何化不搬 迁、不愿搬迁为主动配合搬迁是 N 县当前所面临 的主要问题,也是能否按时完成脱贫任务的关键 所在。
就目前来看,以公共卫生资源和基础教育资 源的分配情况为例,该省城乡之间的差距还比较
吕翠丽,等: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耦合路径研究
突出,如表 1、表 2 所示。资源要素主要集中在 城镇尤其是县城和中心城市,农村的基础设施完 善度与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水平。从农村搬 迁到农村,对于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来说并没有 实质性的改善。城市资源与乡村并不共享,贫困 人口下一代的教育与城里孩子无法站在同一起
卫生技术人员
执业医师
年份
城市 农村 城乡比值 城市 农村 城乡比值 城市 农村 城乡比值
2013 5.06 2.89
1.75
7.56 3.35
2.26
2.62 1.16
2.26
2014 5.30 3.11
1.70
7.91 3.58
2.21
2.70 1.18
2.29
2015 5.85 3.16
1.85
Key Words: relo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mployment; spiritual poverty
2016 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激发重点群体 活 力 带 动 城 乡 居 民 增 收 的 实 施 意 见 》( 以 下 简 称 《意见》)。《意见》指出,到 2020 年,实现全国 农村人口的全部脱贫。广西地处山区,大部分地 区交通不便、环境恶劣,贫困度深、贫困面广, 脱贫难度较大。易地扶贫搬迁是广西实现脱贫的 一种较为有效地方式。目前,广西 N 县的搬迁安 置主要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方式,集 中安置主要依托县城、重点镇、产业园、乡村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