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第二节__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习题

合集下载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生物教案)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生物教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过程;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能力目标:学会测量胸围差的方法,了解自己的胸围差;教学重点: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过程;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教学难点:外界气体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过程;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过程中膈肌的运动;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教学准备:挂图,模拟呼吸运动装置;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演示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复习上堂课内容】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请同学们想一想,呼吸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生: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道又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五个部分构成。

师: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各有些什么样的功能呢?生:鼻:鼻毛、黏膜——温暖、湿润、清洁空气;咽:气体的通道;呼吸道喉:气体的通道、发声器官——声带位于喉部;气管:纤毛、腺细胞——湿润、清洁空气;支气管:气体的通道;【导入新课】师:外界空气会由呼吸道会进入到肺部,再会经由肺部进入到人体的组织细胞。

但是,为什么外界的气体会进入到肺部呢?外界气体进入肺部后,又发生了一些怎样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新课讲授】师:人体是如何将气体吸入的?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谈谈自己的想法。

学生讨论。

师:事实上,在我们呼吸的过程中,胸廓的容积是有规律地变化的,这种变化是否与何种原因迫使外界气体进入有关呢?师:我们先来看看书P47实验:测量胸围差。

通过测量胸围差,我们可以较准确地判断胸廓的容积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实验。

附:实验讨论题答案:1.同学间的胸围差有差异。

这同性别、年龄以及是否经常锻炼等有关系。

2.胸围差不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

•教学方法实验法、综合法、讲解法。

•课时安排2 课时•课前准备软尺、多媒体、模拟实验模型。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学生:(猜测并假设)(1)当肺变大时外界空气就进去了;当肺变小时,肺内气体就排出。

(2)当气体到达肺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看法,设置悬念)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测和设想,这种精神很好,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讲授新课]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动画片)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 次。

教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觉)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学生:(让学生看肺的动画: 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同时仔细体会感觉,研究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当深深地呼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教案导入:吹气球比赛师: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请两位同学上台做一个小游戏,哪位同学愿意?我们来进行吹气球比赛,听清楚规则:只用一口气吹气球,看谁吹的气球比较大。

开始。

生:一名男生、一名女生(吹气球)师:男生吹的气球大一点。

一般男生的肺活量也比女生的高一些。

请问刚刚我们两位同学使气球鼓起来的气体是从哪里来的呢?生:肺?师:为什么肺里面有气体呢?这是通过什么运动?呼吸运动。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身体内到底有什么动力在不断地促使我们呼吸。

请大家把书翻开到45页。

(板书: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一)肺的结构师:首先,我们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的内容,肺属于人体八大系统中的哪一系统?生:呼吸系统师: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它从组成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左肺和右肺,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在书上45页第二自然段,大家划记好)我们每个同学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呼吸,有没有同学数过你一分钟大概呼吸多少次?生:?师:我大概数了一下有18次,这和科学家的数据比较接近,人在平静状态下,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那么如果在运动状态下的话,呼吸次数会变?多。

一天呼吸多少次?怎么算?23040次。

肺对我们来说如此的重要,但是它又十分地脆弱,所以在我们身体里面有另外一种结构把它包裹在其中,这个结构就是胸廓。

胸廓由左右两侧各12根肋骨、正前方的胸骨和背后的脊柱共同组成一个斜行环抱的支架,以及在骨骼与骨骼之间分布的两组肌肉,肋骨与肋骨之间的肋间肌,和位于胸腔底部的膈肌共同组成。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肺究竟是如何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

(板书: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1.呼吸是肋间肌引起的胸廓变化师:现在全班同学和我一样,用手按住胸部两侧的肋骨,不是腰上,摸到有骨头的地方,先深深的吸气,再深深的呼气。

在这一吸一呼之间,身体有什么变化?吸气时?呼气时?肋骨怎么运动?胸廓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吸气时,胸廓变大了;呼气时,胸廓变小了。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通过演示实验,增强观察能力;通过资料分析,增强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

【难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一来到人世就离不开空气,需要不断呼吸,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二)新课展开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1)(出示胸廓结构示意图)胸廓包括哪些结构?(肋骨、胸骨、肋间肌、膈肌和肺)(2)构成胸廓的肌肉在呼吸中有何作用?在呼吸时,胸廓容积是否变化呢?(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的吸气呼气,体会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及肋骨如何运动。

)(当深吸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感觉到的胸廓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间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容积?(教师演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随着膈的上下运动,胸腔体积怎样变化?气体流向是怎样的?)(膈肌收缩,膈顶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气流内流,即吸气;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胸廓上下径缩小,气流外流,即呼气。

)(4)(播放多媒体,演示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膈肌的.收缩和舒张。

)归纳总结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腔容积变大,肺随着扩张,肺内气压缩小,气体入肺;呼气时正好相反。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教学设计2篇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教学设计2篇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教学设计《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2. 理解气体交换在肺内的过程;3. 了解肺通气和肺换气的特点。

教学重点:肺的结构和功能、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肺通气和肺换气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学PPT、肺模型、解剖图。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引导学生回顾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肺的结构有一个初步了解。

Step 2:讲解肺的结构和功能使用PPT和肺模型,详细介绍肺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肺叶、肺泡、气管、支气管等。

强调肺的主要功能是气体交换。

Step 3:气体交换过程讲解气体交换在肺内的过程。

通过PPT和图示,解释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泡和血液之间的交换过程,包括:氧气的吸入、肺泡表面与肺毛细血管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二氧化碳的排出等。

Step 4:肺通气与肺换气讲解肺通气和肺换气的特点。

通过对比,解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强调肺通气是指新鲜空气进入肺部,肺换气是指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流入肺泡。

Step 5:巩固与拓展抛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为什么需要气管和支气管?气体交换发生在肺的哪个部位?Step 6:总结与展望总结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气体交换发生的过程。

展望下节课将进一步学习呼吸系统的功能与相关疾病。

Step 7: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肺内气体交换的总结,包括肺的结构、功能和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PPT和图示,提供相关知识点;2. 提问互动法:通过问题和回答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和参与。

教学资源:1. PPT;2. 肺模型;3. 解剖图。

评价与反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肺内气体交换的理解程度。

对于理解不深入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解答。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教学设计精选2篇(二)教案设计课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1.了解肺内的气体交换过程;2.掌握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机制;3.了解肺部的结构及其对气体交换的影响。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案及课堂练习第二节_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_拓展探究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案及课堂练习第二节_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_拓展探究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拓展探究 1.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

A.12~14次B.16~18次C.60~70次D.100次以上2..在学校体检中,强强同学的肺活量三次测试结果分别为:3 100毫升、3 800毫升、3 600毫升。

请问:强强的肺活量应是()。

A.3 100毫升B.3 500毫升C.3 600毫升D.3 800毫升3.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

A.1层B.2层C.3层D.4层4. 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5.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煤气中毒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6.某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女婴。

法医在鉴定时,将死婴的肺部剪下一块,投入水中,结果肺块下沉,法医判断婴儿为产前死亡,这对夫妇无罪。

法医判断的理由是()。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B.肺会吸水,呈海绵状C.肺泡内充满了血液D.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7.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鼻腔内有鼻毛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8.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9.下图是为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瓶内均装入清澄的石灰水。

(1)如果气体的进出均选择弯管,在实验时,应向甲瓶,向乙瓶。

(2)经向两瓶内分别吹气、吸气后,石灰水明显变浑浊的是瓶。

(3)在本实验中,甲瓶的作用是,乙瓶的作用是。

初中生物《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会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人体吸入气体成分的差异。

2、掌握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3、通过资料分析,能概述并掌握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原理。

能力目标能应用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原理,解释有关生理现象。

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养成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教学难点】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及原理。

【教学过程】入气的成分变化温馨小提示:1、先独立阅读课本P50 资料分析2、后确认哪一瓶是吸气瓶哪一瓶是呼气瓶3、注意安全4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小组长主做,其他成员协作,并观察实验现象。

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空气中的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同时,血液中的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然后随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即:()肺泡血液()【合作探究二】(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的结构特点(阅读课本P50-51 页,并观察Ⅳ-27 肺泡图,小组合作,总结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①肺泡数目,②肺泡外面,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板书设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呼吸的全过程:(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作用)(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循环)(四)、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扩散作用)。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全国青年教师素养大赛一等奖教学设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的第二节。

包括两部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这两部分是有内在关联的统一的整体。

本节课安排学习呼吸道对空气处理之后,仅凭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本课有挑战性。

另本节上承消化系统,后续循环系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这本书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学生对“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理解。

2.三维目标2.1知识与能力(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泡与血液的交换过程2.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测量、比较肺活量的差异,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3.教学重难点3.1教学重点(1)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概述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3.2教学难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二、学情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也是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从年龄特点看,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好发表意见,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意力分散,所以在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由于先前已经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等相关知识,但是形不成逻辑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本课的教学活动。

三、教法与学法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应该“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具体体现,以此为出发点,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各种方法相结合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国赛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国赛一等奖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授课人:周林学校:大石桥市永安镇九年一贯制学单元: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时:1课时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年级:七年级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2.能力目标:(1)通过图片、动画介绍等方式进行展示学生才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并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其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2)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精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探究、观察法、多媒体辅助展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展开本活动,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生生互动,注重拓宽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面,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激活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并学会用简单的操作理解复杂的生理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肺活量的了解,认同体育锻炼法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学情分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涉及气体体积变化、压力等物理学问题,七年级的学生缺少有关的知识储备,因此这个问题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而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体系中,具有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的知识,同时在七年级上册学习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了解了呼吸作用对生物的重要意义。

这个年龄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对生物的学习兴趣较浓。

在教学中,一方面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机会,发表见解、自己动手实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认识的由于胸廓的容积变化能引起肺容积的变化,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变化,从而引起人体的呼吸过程。

(2)概述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二)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气体体积变化与压力的关系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PPT课件、自己制作的微视频、视频、一体机。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40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40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北京玉渊潭中学王海臣教学设计思路: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要求学生理解(概述)。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原理的内容比较抽象,为此教材先通过测量胸围差的实验,使学生从感性知识方面认识到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关。

再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阐述膈肌的运动,进一步说明肌肉收缩引起呼吸时导致了胸廓容积变化。

然后,通过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肺的关系。

根据教材的内容安排,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取了以问题引路、情境创设、模型和多媒体演示等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逐步深入地学习知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1.了解胸廓的组成。

2.通过测量胸围差,了解呼吸肌的运动导致胸廓变化,引起胸腔容积的改变。

3.通过演示实验理解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肺的关系。

(二)能力1.通过探究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测量胸围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与科学性。

2.通过分析同学之间胸围差的差异,使学生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

教学准备教师:软尺、多媒体课件、模拟隔肌运动的模型。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引言设计通过复习呼吸系统的组成,引出课题。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呼吸道各部分结构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指出投影片中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各部分名称。

外界的气体通过呼吸道各部分结构的清洁、温暖和湿润等作用,最终进入了肺,不知大家想过了没有,外界的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它的动力是从哪里来的?(写出标题: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在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下肺,现在就你们所了解的知识,谁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肺在我们体内的位置、形态及功能等方面的知识呢?(注先提出问题,后展示投影)一、肺1.引导学生说出肺的位置、形态特点和功能肺位于胸腔中,左右各一,左肺由两个肺叶,右肺由三个肺叶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呼吸气体交换的场所。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王鸿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008年5月12日,是全国人民难以释怀的日子,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八级地震,震碎了全中国人民的心,在这次灭绝人寰的大劫难中,有许多人在没有水和食物的条件下以其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活了下来,因为他们坚信祖国和人民是不会抛弃更不会放弃他们的。

但是……也有一些人是因为缺少空气而窒息死亡,没能等到救援队员的到来。

要是人可以不用呼吸那该多好啊!就会有更多的人得以生还,可是,能行吗?不行,人是不能不呼吸的呀!这是震撼亿万人民的大事,因此,以它做为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教育学生要学会乐观、学会感恩、学会帮助他人。

二、分析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把资料分析中的实验设置成为分组实验。

把抽象的气体变化转化成为直观的实验现象。

学生们会清楚地看到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在成分上的不同。

根据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实验现象,大部分学生会很自然的想到吸入的O2跑到哪里去了,CO2又是怎么来的呢?同时,能力稍强的同学会想到这个气体的变化是否与肺的结构有关呢?有了这样的想法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容易突破了。

关于这一点,我利用flash课件直观的优点,使微观的现象宏观的呈现于学生的眼前。

并引导学生观察在肺泡和血液进行气体交换以后,O2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和CO2与血红蛋白的分离。

肺泡和血液中的气体各发生了那些变化?肺泡中的少了,多了,血液中的多了,少了。

让学生通过观察flash课件并结合已有的知识来分析讨论:为什么O2和CO2会随意的在肺泡与血液间进出呢,这与它们的结构有什么关联吗?同时,在这里也要渗透血红蛋白与CO的结合能力比与O2的结合能力要强,所以会有煤气中毒的现象,以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经过以上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1、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⑴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⑵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由于前一课时与这一课时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让学生将两节内容综合总结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7)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7)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评测练习假如“我是膈肌或我是肋间肌”来描述收缩引起的变化 呼吸肌 肋骨胸廓肺肺容积 肺内压 气流方向呼吸运动 肋间外肌 膈肌 收缩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舒张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活动五、当堂达标 基础训练1. 人体主要与呼吸有关的肌肉是( )A 肋间外肌和膈肌B 肋间外肌和腹肌C 肋间外肌和肋间內肌D 膈肌和腹肌 2、人在吸气时,膈肌的状态和膈肌顶部的位置变化分别是( ) A 舒张、上升 B 收缩、下降 C 舒张、下降 D 收缩、上升 3、一般情况下,人在体育运动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A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深B 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C 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D 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4、我们去游泳,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会感到呼吸有些吃力,是因为( ) A 神经紧张,害怕所致B 胸腔容积的扩张小于其处于水面以上时的状态,肺内气压减小,气体不容易进入C 胸腔容积减少,肺内气压增加,气体不容易进入D 胸腔容积增加,肺内气压增加,气体不容易进入 5、呼吸动作与胸廓变化的关系是( )A 吸气时,胸廓缩小B 吸气时,胸廓扩大C 呼气时,胸廓扩大D 呼吸动作与胸廓变化无关6、呼吸运动是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呼吸运动的完成依赖于( ) A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B 肺泡的弹性C 气体分子的扩散D 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拓展提高:7、根据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 表示 ,图中B 表示的是 , 图中C 表示的是 。

图中D 表示的是 ,图 中E 表示的是 。

(2)用手下拉E ,气球 ,表示膈肌 ,肺 便 ,肺内的气压 (选填“高于”或“低于”) 大气压,外界空气进入肺,这是 过程。

(3)人在平静呼吸的过程中,除了膈肌的收缩和舒张外,还 有 的收缩和舒张。

8. 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1)曲线AB段表示的是吸气过程还是呼气过程?此时肺内压与外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2)曲线BC段变化中,胸廓容积是怎样变化的?(3)图中B点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此时肺内压与大气压有什么关系?(4)在AB段膈肌和肋间肌处于什么状态?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某地的植被状况。

2022年教学教材《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素养提升

2022年教学教材《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素养提升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选择题1.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需通过人工呼吸的方式采取急救,具体操作顺序正确的选项是〔〕①使溺水者仰卧平躺,解衣领,松腰带②口对口人工呼吸,平缓吹起两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③去除口鼻内污物,确保呼吸道畅通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②③①2.为比拟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结果是甲中石灰水明显变浑浊,乙无明显变化B.该实验能证明,人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C.吸气时应用手捏紧B处,呼气时用手捏紧C处D.设置乙瓶的目的是形成对照3.在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吸气时应〔〕A.夹子夹紧A橡皮管B.夹子夹紧A、B橡皮管C.夹子夹紧B橡皮管D.夹子均不夹紧橡皮管4.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呼吸系统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呼气时,身体不会出现的情况是〔〕A.膈肌收缩B.肋骨向内向下运动C.胸腔容积缩小D.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二、非选择题5吸烟有害健康,为了让同学们直观地认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危害,小欢用饮料瓶和废签字笔等材料,制作了一个模拟吸烟的模型〔如图〕,香烟插入笔筒后点燃,屡次挤压饮料瓶,模拟吸烟过程。

烟燃尽后取下烟蒂,取出笔筒内的面巾纸卷,并展开;观察被烟雾污染后的笔筒、面巾纸卷和饮料瓶。

〔1〕模型中的笔筒和饮料瓶分别模拟呼吸系统的_________和________。

〔2〕实验后,面巾纸卷变成黄色,这说明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能进行处理,香烟燃尽后,笔筒仍被熏黄,刺鼻的烟雾还残留在饮料瓶中,这说明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________________。

〔3〕挤压饮料瓶时,瓶内气压升高,模拟的是________〔填“吸气〞或“呼气〞〕过程。

〔4〕长期吸烟可诱发慢性肺气肿,患者的主要病变之是许多细支气管阻塞,这会影响肺与________的气体交换。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解析: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21救,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①使病人仰卧平躺,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③先去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知识点归纳】1、胸围差是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与尽力呼气终了时胸围长度之差。

2、测量胸围差时,软尺在胸前下缘要与乳头上缘平齐;在背侧,将软尺固定在两肩胛骨的下角。

在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应在同一位置测量,测量三次,并算出平均值。

吸气、呼气各结构变化情况:(1)吸气时隔肌收缩,肋骨间肌肉收缩隔顶部位置下降,胸廓上下、左右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体压力减小,外界压力比肺内气体压力大,于是气体被吸入。

(2)呼气时各部状态隔肌舒张,肋骨间肌肉舒张,隔顶部位置上升,胸廓上下、左右径减小,胸腔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外界气体压力小于肺内气体压力,于是气体被排除。

3、气体交换过程: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4、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被利用。

5、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典型例题】1.气体从外界进入人体血液的路线是()A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B鼻腔→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外毛细血管C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D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2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是()A气体扩散 B呼吸运动 C膈肌收缩 D肺的扩张3人体主要的的呼吸肌是A胸大肌和膈肌 B肋间肌和膈肌C背阔肌和膈肌 D腹直肌和膈肌4下表是某学习小组测量的明明同学的胸围长度(厘米)。

明明同学的胸围差是()状态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静时80 80 81尽力深吸气时90 90.5 91尽力深呼气时78 78.2 77.4A13.6厘米 B12.3厘米 C12.6厘米 D 10.5厘米5下面是关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肺泡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血液B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进入肺泡C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D血液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同时,肺泡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6在做胸部的X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你吸气后闭气不动,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A肋骨上举,膈肌舒张而使膈上升 B肋骨上举,膈肌收缩而使膈下降C肋骨下降,膈肌舒张而使膈上升 D肋骨下降,膈肌收缩而使膈下降7氧气从肺泡扩散入血液后,绝大部分A与静脉血结合 B与动脉血结合 C与血红蛋白结合 D与白细胞结合8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9下列关于平静状态下呼吸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B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上升,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C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下降,外界气体经呼吸道进入肺D胸廓回缩,肺缩小,肺内气压上升,外界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10测量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A不挺胸、不憋气 B挺胸、不憋气 C挺胸、憋气 D不挺胸、憋气11、下列均为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其中主要的器官是()A鼻腔 B肺C支气管 D气管12、下列关于肺泡适宜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肺泡外包围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B.肺泡壁是一层上皮细胞C.毛细血管壁也是一层上皮细胞 D.肺泡壁是由软骨支撑13、下表是某同学在测量胸围差时获得的数据,则该同学的胸围差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深吸气时的胸92.8cm 93cm 92cm围80cm 80.6cm 80cm深呼气时的胸围A.11cm B.12.4cmC.12cm D.11.8cm14、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肺的最大容气量 B与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有关B胸围差越大、肺活量越大 D成年人肺活量在2500—4000ml之间15、呼吸肌的舒缩的结果实现了()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B肺的通气C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D体内的气体交换16、一般情况下,人在体育运动时会出现的现象是()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深 B.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17、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要证明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A.含有较少的氧气B.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C.含有较多的氧气D.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18、人们能够发音是因为呼气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震动了()A.鼻B.咽C.支气管D.声带19、(2005·遂宁)在做胸部的X光检查过程中,医生要求你吸气后闭气不动,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A. 肋骨上举,膈舒张而上升B. 肋骨上举,膈收缩而下降C. 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D. 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20、肺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A. 肺扩张引起呼气B. 肺收缩引起呼气C.吸气引起肺扩张D. 呼气引起肺扩张21、关于呼吸作用不正确的叙述是()A.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B.可以维持体温恒定C.推动各种生命活动D.其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22、人体吸气时,胸廓容积扩张,同时呼吸肌的活动状态是()A . 膈肌和肋间外肌都舒张 B.膈肌和肋间外肌都收缩C. 膈肌收缩,肋间外肌舒张D.膈肌舒张,肋间外肌收缩23、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A.肺泡数目多B.肺泡外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C.肺泡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只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以上都是24、下列过程中,能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的是()A肺的通气 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细胞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25、氧气从肺部扩散入血后,绝大部分()A与静脉血结合 B与动脉血结合C与血红蛋白结合 D与白细胞结合26、氧和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的实质是()A氧和二氧化碳分子一对一的交换B氧和二氧化碳完全的位置交换C氧和二氧化碳各自扩散,直到平衡D肺泡内和外界气压的平衡27、人体内二氧化碳含量最多的部位是()A.肺泡内B.血液里C.心脏D.细胞里28、禁止青少年吸烟是因为()A.烟内含激素,吸放后影响正常发育B.烟内含有害物质,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害C.烟内含有能让人兴奋的物质D.烟内含抑制大脑活动的物质,吸入后会反应迟钝【能力提高】1.进入血液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内的什么部位被利用?()A.细胞核B.细胞质C.叶绿体D.线粒体2.用玻璃管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将出现的变化()A.变蓝B.变浑浊C.无变化D.变红3.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A.有利于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有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 有利于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D.不利于气体交换4.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cm,仅利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cm,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83cm,这个人的胸围差是()A.2 cmB.8 cmC.10 cmD.12 cm5.肺的结构与呼吸功能相适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叙述是()A.肺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肺泡外包着毛细血管网C.毛细血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是内脏器官中位置最高的器官6.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大大增加呼吸功能,其根本原因是()A.胸廓扩张的范围加大B.呼吸深度增加C.胸围差加大D.呼吸肌收缩力增加7.呼吸的意义是()A.完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B.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8.人体内二氧化碳产生的部位是( )A.肺泡B.血液C.细胞D.组织液9.肺泡中的气体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要经过几层细跑( )A.2层B.3层C.4层D.5层10.某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女婴。

法医在鉴定时,将死婴的肺部剪下一块,投入水中,结果肺块下沉,法医判断婴儿为产前死亡,这对夫妇无罪。

法医判断的理由是()。

A.肺泡内充满了痰液B.肺会吸水,呈海绵状C.肺泡内充满了血液D.肺未吸入空气,呈实体状11..在学校体检中,强强同学的肺活量三次测试结果分别为:3 100毫升、3 800毫升、3 600毫升。

请问:强强的肺活量应是()。

A.3 100毫升B.3 500毫升C.3 600毫升D.3 800毫升12.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是()。

A.1层B.2层C.3层D.4层13.为了增加肺的通气量,最有效的方法是()A.增加心率 B,增加心输出量 C,增加呼吸频率 D,加深呼吸14.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煤气中毒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15.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

A.12~14次B.16~18次C.60~70次D.100次以上16.适应于肺泡与外界空气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是()。

A.鼻腔内有鼻毛B.气管、支气管都有软骨支架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17.体育课进行100米赛跑后,同学们出现的现象是()。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B.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增加C.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D.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18.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19.肺泡内的气体进入血液,最多经过几层细胞( ) A.一层B.两层C.三层D.四层20.胸围差的大小可以反映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的变化,表4-3-2-1是某同学胸围差的记录,则该同学的胸围差为( )表4-3-2-1−−−−−→←−−−−−氧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氧−−−→←−−−空气混合气−−−→←−−−混合气空气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深吸气终了时胸围长度92cm93 cm92 cm深呼气终了时胸围长度 79 cm 79 cm77 cmA .12cmB .14cmC .16cmD .86cm21.图4-3-2-1中,当膈肌由B 状态向A 状态转换时,正在A .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B .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舒张C .完成吸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D .完成呼气动作,此时膈肌收缩22.人体呼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比较,含量有明显变化的是A .氮气;氧气B .氮气、二氧化碳C .氧气、二氧化碳D .氮气、其他气体 23.下列能表达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是A .肺泡血液B .肺泡 血液C .肺泡血液D .肺泡血液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放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