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成立组建光电背光模组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报告模板

合集下载

公司成立可行性报告(3篇)

公司成立可行性报告(3篇)

公司成立可行性报告(3篇)公司成立可行性报告(精选3篇)公司成立可行性报告篇1一、成立分公司的背景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江苏省“振兴苏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出台,这个地处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接合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的苏北老工业基地,正以她的地理优势加快开发的步伐。

为抓住__市的发展机遇,共同为__地区的稳定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经双方友好协商,充分酝酿,决定发挥各自的优势,携手合作,调动各自的优质资源,开发建设市场业务,本着平等合作、双方共赢的原则,就设立和运营公司的相关事宜进行调研二、成立分公司的必要性根据现有的公司资源和市场发展情况看,现有的经营发展空间已经不能适应公司市场发展需要,公司拓展市场占有率,扩大公司的整体规模,积极发挥企业资源,谋求跨地区的发展,乙充分发挥异处开发、发展地域的区域市场资源优势,形成资源共享谋求跨越式的发展实现共赢,实现跨地区的有力合作。

为了优化和整合资源,提高公司资源的利用率,公司实行对外拓展已成为必要。

三、成立分公司的可行性总、分公司各自的优势与优势互补:总公司与分公司双方均具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且各自的优势互补。

总公司拥有企业资质资源,产品品牌资源;良好的社会信誉及专业的技术管理人才;拥有多方面的资质等级:市政公用施工总承包贰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叁级、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叁级、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叁级、港口与海岸工程专业承包叁级等。

分公司拥有区域建筑行业市场优势资源;良好的金融关系、政府关系、众多建设单位合作关系等资源,并提供办公场地、设备及分公司运营所需的全部资金投入。

四、拟成立的分公司基本概况1. 分公司名称:上海浦川水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分公司(暂定名,最终以工商局核准的名称为准)......公司地址:__市......3. 前期计划投资总额:分公司成立需投资总额约为15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办理分公司的工商营业执照、办公场地的租用、办公用品及其他。

关于编制背光模组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背光模组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关于编制背光模组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背光模组项目投资环境分析,背光模组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背光模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背光模组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背光模组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背光模组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背光模组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背光模组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背光模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跟据报告说明,自行修改,完成属于自己的,高水平的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节能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目录 ............................................................................................................................ - 1 - 第1章背光模组项目总论 ......................................................................................... 7§1.1 项目背景 ....................................................................................................... 7§1.1.1 项目名称 ............................................................................................. 7§1.1.2 项目承办单位 ..................................................................................... 7§1.1.3 项目主管部门 ..................................................................................... 7§1.1.4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 7§1.1.5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 7§1.1.6 研究工作依据 ..................................................................................... 7§1.1.7 研究工作概况 ..................................................................................... 8§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 8§1.2.1 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 8§1.2.2 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 9§1.2.3 厂址 ..................................................................................................... 9§1.2.4 项目工程技术方案 ............................................................................. 9§1.2.5 环境保护 ............................................................................................. 9§1.2.6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 9§1.2.7 项目建设进度 ..................................................................................... 9§1.2.8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10§1.2.9 项目财务和经济评论 ..................................................................... 10§1.2.10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 10§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 10§1.4 存在问题及建议 ....................................................................................... 10第2章背光模组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 11§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 11§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 11§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 11§2.2 项目发展概况 ........................................................................................... 11§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 11§2.2.2 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 12§2.2.3 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 12§2.2.4 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 12§2.3 投资的必要性 ........................................................................................... 12第3章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 14§3.1 市场调查 ................................................................................................... 14§3.1.1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 14§3.1.2 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 14§3.1.3 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 14§3.1.4 替代产品调查 ................................................................................. 15§3.1.5 产品价格调查 ................................................................................. 15§3.1.6 国外市场调查 ................................................................................. 15§3.2 市场预测 ................................................................................................... 15§3.2.1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 15§3.2.2 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 16§3.2.3 价格预测 ......................................................................................... 16§3.3 市场推销战略 ........................................................................................... 16§3.3.1 推销方式 ......................................................................................... 17§3.3.2 推销措施 ......................................................................................... 17§3.3.3 促销价格制度 ................................................................................. 17§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 17§3.4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 17§3.4.1 产品方案 ......................................................................................... 17§3.4.2 建设规模 ......................................................................................... 18§3.5 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 18第4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 19§4.1 资源和原材料 ........................................................................................... 19§4.1.1 资源评述 ......................................................................................... 19§4.1.2 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 ......................................................... 19§4.1.3 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 20§4.2 建设地区的选择 ....................................................................................... 20§4.2.1 自然条件 ......................................................................................... 21§4.2.2 基础设施 ......................................................................................... 21§4.2.3 社会经济条件 ................................................................................. 21§4.2.4 其它应考虑的因素 ......................................................................... 22§4.3 厂址选择 ................................................................................................... 22§4.3.1 厂址多方案比较 ............................................................................. 22§4.3.2 厂址推荐方案 ................................................................................. 23第5章工厂技术方案 ............................................................................................. 25§5.1 项目组成 ................................................................................................... 25§5.2 生产技术方案 ........................................................................................... 25§5.2.1 产品标准 ......................................................................................... 25§5.2.2 生产方法 ......................................................................................... 25§5.2.3 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 ..................................................................... 26§5.2.4 主要工艺设备选择 ......................................................................... 26§5.2.5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 ............................................. 26§5.2.6 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 27§5.3 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 27§5.3.1 总平面布置原则 ............................................................................. 27§5.3.2 厂内外运输方案 ............................................................................. 27§5.3.3 仓储方案 ......................................................................................... 28§5.3.4 占地面积及分析 ............................................................................. 28§5.4 土建工程 ................................................................................................... 28§5.4.1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 28§5.4.2 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 ..................................................................... 29§5.4.3 建筑材料 ......................................................................................... 29§5.4.4 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 29§5.5 其他工程 ................................................................................................... 29§5.5.1 给排水工程 ..................................................................................... 29§5.5.2 动力及公用工程 ............................................................................. 29§5.5.3 地震设防 ......................................................................................... 30§5.5.4 生活福利设施 ................................................................................. 30第6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 31§6.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 31§6.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 31§6.1.2 地形、地貌、土壤、地质、水文、气象 ..................................... 31§6.1.3 矿藏、森林、草原、水产和野生动物、植物、农作物 ............. 31§6.1.4 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政治文化设施 . 31§6.1.5 现有工矿企业分布情况; ............................................................. 31§6.1.6 生活居住区分布情况和人口密度、健康状况、地方病等情况; . 31§6.1.7 大气、地下水、地面水的环境质量状况; ................................. 32§6.1.8 交通运输情况; ............................................................................. 32§6.1.9 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污染、破坏现状资料。

组建成立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组建成立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

组建成立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1. 报告概述 (2)1.1 报告目的 (2)1.2 报告范围和内容概览 (4)2. 行业分析与市场调研 (5)2.1 行业发展趋势 (7)2.2 目标市场分析 (8)2.3 竞争对手分析 (9)3. 公司概述 (10)3.1 公司愿景与使命 (11)3.2 公司法律架构 (13)3.3 初步筹资计划 (15)4. 业务计划 (16)4.1 产品与服务概述 (17)4.2 营销策略 (18)4.3 定价策略 (20)5. 运营计划 (22)5.1 生产计划 (24)5.2 供应链管理 (25)5.3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规划 (27)6. 财务计划 (29)6.1 初始投资估算 (30)6.2 收入预测 (30)6.3 成本与盈利分析 (32)7. 法律与合规性 (33)7.1 法律框架 (34)7.2 公司注册程序 (35)7.3 税务规划 (36)8.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7)8.1 项目风险分析 (39)8.2 风险管理策略 (40)9. 结论与建议 (42)9.1 可行性结论 (43)9.2 实施建议 (44)1. 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公司名称)的成立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其发展前景和潜在风险。

报告基于对市场调研、行业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团队能力评估以及财务预测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分析相关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趋势和目标客户群,评估市场机会和竞争环境。

公司业务模式及价值主张:阐述公司在市场中的定位、产品或服务特色、竞争优势和盈利模式。

团队成员及资源:评估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经验资源以及核心合作伙伴,分析团队能否有效执行公司战略。

财务预估及可行性分析:建立公司财务模型,预测未来35年的收入、成本、利润以及资金需求,并评估公司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

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识别公司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最终目标是为公司领导层提供一份专业的、全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厦门成立组建年产xx套光电背光模组公司可行性报告模板

厦门成立组建年产xx套光电背光模组公司可行性报告模板

厦门成立组建年产xx套光电背光模组公司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显示技术是基于电子学、光学手段显示文字或图像,并传递给人眼产生视觉效果的一门科学。

显示技术自产生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代显示技术根据信息显示的主要方式分为阴极射线管(CRT)和平板显示技术。

xxx投资公司由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120.0万元,占公司股份76%;B公司出资350.0万元,占公司股份24%。

xxx投资公司以光电背光模组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投资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投资公司计划总投资18372.6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441.04万元,占总投资的67.71%;流动资金5931.62万元,占总投资的32.29%。

根据规划,xxx投资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40338.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754.35万元,税金及附加357.66万元,利润总额9583.65万元,利税总额11263.19万元,税后净利润7187.74万元,纳税总额4075.45万元,投资利润率52.16%,投资利税率61.30%,投资回报率39.12%,全部投资回收期4.06年,提供就业职位589个。

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是电脑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

近年来随着全球主要电脑厂商持续进行技术研发,电脑产品的性能、配置和功能不断提升。

同时,针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电脑厂商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出现了针对便携式办公的超级本、专门针对大型游戏和运算的高配电脑、平板笔记本一体机等新产品,产品升级换代加快,推动了我国各类电脑产品出货量的强劲增长。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投资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1470.0万元人民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成立组建光电背光模组生产制造公司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发展初期,行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和日本、韩国,主要企业有中国台湾的瑞仪光电和中强光电、日本欧姆龙集团、日本美蓓亚集团、韩国e-LITECOM公司等。

xxx实业发展公司由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550.0万元,占公司股份68%;B公司出资260.0万元,占公司股份32%。

xxx实业发展公司以光电背光模组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实业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实业发展公司计划总投资14404.1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161.58万元,占总投资的77.49%;流动资金3242.55万元,占总投资的22.51%。

根据规划,xxx实业发展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567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9415.63万元,税金及附加265.67万元,利润总额6260.37万元,利税总额7389.54万元,税后净利润4695.28万元,纳税总额2694.26万元,投资利润率43.46%,投资利税率51.30%,投资回报率32.60%,全部投资回收期4.57年,提供就业职位482个。

导光结构件及组件主要包括导光膜、背光模组等产品,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将LED光源发出的平行光线进行折射、反射,将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从而使消费电子产品输入设备、液晶显示设备、照明设备等指定区域发光。

背光模组是以导光膜为核心基础部件的组件产品,按其下游应用领域可分为输入设备背光模组、显示设备背光模组、照明设备背光模组等。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实业发展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81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实业发展公司由xxx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550.0万元,占公司股份68%;B公司出资260.0万元,占公司股份32%。

(四)法人代表龚xx(五)注册地址某某经济园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福建省,简称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省会福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陆地总面积12.14万平方千米。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依山傍海态势,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水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2019年10月,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截至2019年底,福建省下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地级市,共有12个县级市,44个县,29个市辖区。

常住人口397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42395.00亿元,增长7.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7139元,比上年增长6.7%。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光电背光模组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实业发展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公司全面推行“政府、市场、投资、消费、经营、企业”六位一体合作共赢的市场战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积极响应政府城市发展号召,融入各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商业模式思路上领先业界,对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公司坚持诚信为本、铸就品牌,优质服务、赢得市场的经营理念,秉承以人为本,宾客至上服务理念,将一整套针对用户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服务方案。

本公司奉行“客户至上,质量保障”的服务宗旨,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 的经营理念,以高效、优质、优惠的专业精神服务于新老客户。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实业发展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某某经济园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光电背光模组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显示技术是基于电子学、光学手段显示文字或图像,并传递给人眼产生视觉效果的一门科学。

显示技术自产生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代显示技术根据信息显示的主要方式分为阴极射线管(CRT)和平板显示技术。

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是电脑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

近年来随着全球主要电脑厂商持续进行技术研发,电脑产品的性能、配置和功能不断提升。

同时,针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电脑厂商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出现了针对便携式办公的超级本、专门针对大型游戏和运算的高配电脑、平板笔记本一体机等新产品,产品升级换代加快,推动了我国各类电脑产品出货量的强劲增长。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光电背光模组项目背景分析背光显示模组行业发展初期,行业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台湾和日本、韩国,主要企业有中国台湾的瑞仪光电和中强光电、日本欧姆龙集团、日本美蓓亚集团、韩国e-LITECOM公司等。

近年来,随着背光显示模组技术的逐渐发展,我国大陆本土背光显示模组企业增长较快,本土背光显示模组厂商中小企业较多,行业呈现梯队分化效应,且集中度日渐提高。

背光显示模组行业作为液晶显示行业的配套产业,其分布与液晶显示行业具有类似的特点,且呈现出较明显的产业集群效应。

目前,我国液晶显示模组企业和背光显示模组企业均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集群。

其中,长三角集群主要以台资企业、韩资企业和日本企业为主,产品以大尺寸液晶显示模组、大尺寸背光显示模组和高端中小尺寸背光显示模组为主。

而珠三角则以本土企业为主,产品以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和背光显示模组为主。

随着研发能力的提升、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品质的日益增长,以及中小尺寸液晶显示终端应用产品的极大丰富化,我国本土背光显示模组产业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背光显示模组也成为了液晶显示产业链中实现我国本土化最快的关键组件之一。

目前,我国的中小尺寸背光显示模组企业不仅占据了国内液晶显示传统应用领域较多的市场份额,并且正以较高的性价比优势与外资企业和境外企业争夺高端中小尺寸背光显示模组份额。

二、光电背光模组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导光结构件及组件主要包括导光膜、背光模组等产品,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将LED光源发出的平行光线进行折射、反射,将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从而使消费电子产品输入设备、液晶显示设备、照明设备等指定区域发光。

背光模组是以导光膜为核心基础部件的组件产品,按其下游应用领域可分为输入设备背光模组、显示设备背光模组、照明设备背光模组等。

输入设备背光模组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发光键盘,当计算机接收到键盘敲击指令时,计算机通过指令控制接通LED的光信号发光。

目前,市场上笔记本电脑发光键盘发光原理主要包括以LED直接作为光源和通过“LED+导光膜(板)”发光两种方式。

除此之外,输入设备背光模组还应用于台式机发光键盘、平板电脑外置皮套键盘、功能手机键盘、智能手机背光按键等领域。

笔记本电脑发光键盘所用导光膜与手机用导光膜的工艺、技术基本一致,但笔记本电脑发光键盘所用导光膜面积更大、网点设计更严格。

1985年,第一台笔记本电脑T1100诞生,由日本东芝公司设计,搭配Intel8086处理器、9英寸单色显示屏、机械键盘,装有MS-DOS操作系统,重量约为4.1kg。

东芝T1100的问世,开创了笔记本电脑的新时代,把人们从桌面式办公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得商务办公变得更加轻松自如。

自笔记本电脑诞生以来,键盘始终为笔记本电脑最主要的输入设备,也成为区分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的主要标志之一。

近年来笔记本电脑外形越发轻薄,笔记本电脑键盘随之也进行着相应的调整。

按照工作原理划分,键盘主要包括机械式键盘、薄膜式键盘、导电橡胶键盘和静电式键盘。

机械键盘和薄膜键盘为最常见的键盘,目前市场上90%以上的笔记本电脑搭载薄膜键盘,薄膜键盘具有造价低廉、工艺简单并且有着轻量化的特性。

相比较而言,机械键盘价格相对高昂,占用的体积相对较大,目前大多应用在游戏笔记本电脑上。

目前,发光键盘的发光原理主要分为两种,即以LED直接作为光源和通过输入设备背光模组发光两种方式。

以LED直接作为光源的发光键盘工作原理是将LED嵌入设计好的键盘卡槽内,由LED直接提供光源;输入设备背光模组的工作原理是将LED产生的光线在经过折射、反射产生背光,在不影响亮度的情况下,达到减少LED使用数量和降低单位能耗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发光键盘采用背光模组的发光方案。

输入设备背光模组中导光膜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油墨印刷工艺和微纳米热压印工艺。

区别于传统的油墨印制工艺,采用微纳米热压印工艺的生产的导光膜具有成本低、网点精度高、发光亮度高、发光均匀、视觉效果好、性能稳定、品质稳定、良品率高、制程环保等优点,只需要少量LED 灯珠即可让整个键盘均匀发光。

目前输入设备背光模组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发光键盘。

笔记本电脑作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必需品,无论是商务应用市场,还是家庭应用市场,需求情况一致带有显著的“刚性”特点,消费需求十分稳固。

2017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受益于北美笔记本市场订单和区域经济的复苏,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有所回升,全年出货量为1.647亿台,较2016年的1.612亿台增长2.17%。

未来,随着笔记本电脑差异化定位的明确以及商业笔记本市场的稳定,笔记本电脑市场出货量将逐渐保持稳定。

2016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中发光键盘的渗透率约为31.06%,其中苹果笔记本仍将发光键盘作为标配,戴尔、惠普、联想的发光键盘渗透率约为42.5%、32.5%、30%;2017年发光键盘笔记本电脑渗透率提升至33.79%,其中戴尔、惠普、联想、华硕、宏碁的发光键盘渗透率将达到45%、35%、35%、15%和15%。

盘背光模组作为笔记本电脑发光键盘的重要组成部件,因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笔记本电脑。

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人们对笔记本电脑的使用需求,笔记本电脑的使用感受越发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指标,键盘作为笔记本电脑的主要输入设备,正成为终端品牌厂商塑造差异化、打造科技感、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着力点,未来笔记本电脑发光键盘的市场渗透率将逐渐提高,逐步成为笔记本电脑键盘的标配。

显示设备背光模组按照发光源类型可分为LED背光模组、CCFL(冷阴极管荧光灯)背光模组和EL(电致发光)背光模组。

EL背光模组为电致发光,是靠荧光粉在交叉变场激发下的本征发光而发光的冷光源。

EL背光模组具有很多弊端,比如亮度低、寿命短,噪声大,已逐渐被市场淘汰。

相比于LED背光模组,CCFL背光模组寿命短、能耗高、发光效率低、亮度均匀性低、色彩纯度低、色阶表现差、不环保、体积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