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六年级语文听力训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语文听力训练题完成听力题的要求:
1、教师读题一遍。
2、学生认真听,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一)几年前,一位刚毕业的女孩打电话给父母,说她要去一家外企应聘,无意中提起中途会经过父母所在城市的一个小站。那个小站在邻县,距离他父母所在的城市有两个小时车程。列车停靠在那个小站时是六点十分,停靠时间约十分钟,车刚停稳,女孩倚在窗口,隐约听见有人呼唤她的名字,她探身窗外——在蒙蒙曙色中是母亲的身影。母亲急急忙忙把用毛巾包着的一个瓷缸递给她,揭开盖子,是热气腾腾的肉汤。短暂的十几分钟,母亲几乎不容她说什么,只是满足的幸福的催她一口一口的喝汤。天凉,汤冷得快。列车开动时,女孩的母亲捧着一个空瓷缸站在月台上向女孩挥手。(节选自《时文精选》苇文)
(一)【题目】1、列车停靠在校站的时间是,你估计母亲从家里出发的时间最迟是。
2、喝了热腾腾的汤后,女孩会对母亲
说。
3、短文表达了
的情感。你能想起母亲为你做的最让你感动的事是
(二)【材料】村口就是大河,水给村里的孩子带来欢乐,但有时也带来悲伤——难免有孩子被大河吞噬了生命。村口一家有一个儿子。长到五六岁,父母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怕孩子万一被水冲走,此恨何时了。儿子听着别的孩子呼朋引伴去戏水,有时也情不自禁地移动
脚步,然而……儿子10岁那年,滔滔的洪水漫过了村子,别的孩子像一条条鱼儿游离了险境。他们的孩子却被洪水吞没。悲伤的父母只知道溺爱孩子,但他们最终没有明白:对于河边的孩子,爱他们就该让他们学会游泳。(改编自《智慧背囊》)(二)【题目】1、短文讲了村子里有一家人不让宝贝孩子怕他,村里的孩子却当洪水来时,村里的孩子,而这个小孩却。2、根据内容,联系上下文,补充“然而”后面的内容3、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三)【材料】在巴黎市中心的一个地铁站中,我看到一个年轻人,举着一个没有底的画框,让他那张干枯的脸处在画框中央,他把这叫做“自画像”。他不会唱歌,不会弹吉他,不会吹萨克斯,不会跳舞,不会玩杂耍,不会施催眠术,但是他不肯白白伸手要钱,于是他发挥想象力,期待着有人观赏,有人被打动,朝他那木碗中投下一两枚硬币。你也许觉得他很可笑,但是他那份总得做点儿什么才能对得起那一两枚硬币的心思,却不能不感动你。(节选自《巴黎的地铁》)(三)【题目】1、文中年轻人挣钱的方式是
2、作者感动的原因是
(四)【材料】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他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半晌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
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么?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节选自《另一扇窗子》)(四)【题目】1、小男孩在一扇窗户外看到
另一扇窗户外又看到2、老师想让男孩打开另一扇窗户的用意是3、如果男孩是你的同学,你想鼓励小男孩(五)【材料】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爷爷笑着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就不能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五)【题目】1、“煮书”指的是
2、短文中提到唐代大诗人杜甫,文中写了他关于读书的诗
句,你还知道其他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吗?。3、听完短文后,你认为学语文时,应该怎么“煮书”?
【材料】鸟对人类的好外可大呢!鸟的羽毛颜色艳丽,体态活泼多姿,在树林间飞舞,在高空中鸣叫,使我们周围的环境优美多彩,生机勃勃。鸟的绝大多数种类是消灭害虫、老鼠的能手,是树木的“医生”、农民的“助手”。在科学研究中,鸟还有很多用处。如:人们根据鸟的飞行原理发明了飞机;鸟还可以为研究空气污染等提供可贵的资料。我们小朋友应该保护益鸟。胸有成竹北宋时期有个著名画家,叫文与可。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山水、花草,他都画得十分出色。文与可特别爱画竹子。他家院子前后栽满了青翠的竹子。文与可每天都去观察竹子,看看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有什么变化。他看得高兴了,就挥笔作画。转眼之间,他的笔下就出现了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一次,文与可把一幅刚完成的画放在书桌上,走出了书房。画面上是几竿新生的嫩竹,靠近竹根的地方,有几个刚出土的竹笋,生动极了。当他从外面回到书房时,发现一只猫正抓着那幅画玩呢。原来,那只猫把画上的竹子当成真的了。有人问文与可画竹的秘诀,他回答说:“我非常熟悉竹子,每当我要画竹子的时候,竹子的样子就在我心中出现了。我只不过是把心中的竹子画到纸上罢了。”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专项训练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
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内的位移都是5m
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9.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
C.600m/s是瞬时速度 D.600m/s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跟s成正比,跟t成反比
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