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手术室护理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手术室护理1.小儿全麻苏醒期会发生什么情况?当前,全麻在小儿外科手术中较为常见,主要通过麻醉药物暂时性抑制患者中枢神经系统。
此类抑制具有可逆性,待麻醉药物排出体外或分解后,患者意识清醒并且没有后遗症。
但需要注意,全麻结束后,麻醉仍影响着患者,患者部分保护性反射不能马上恢复至正常水平,并且患者全麻苏醒期也易产生一定并发症。
例如,小儿全麻苏醒期极易产生躁动等情况,其是较为常见的手术麻醉并发症,是小儿全麻苏醒期间短暂性意识和行为分离的精神行为,较为异常,严重时会降低手术效果、威胁小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常表现为,语言无序、肢体无序、妄想思维,情况严重时小儿会出现偏执思维、四肢乱动、拔除输液管等情况。
上述情况会加剧小儿循环系统波动,从而引发气管痉挛等,阻碍小儿正常呼吸或加大创面出血。
由此,医护人员应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实时观察,科学护理,保障小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2.小儿全麻苏醒期手术室护理的重要性?相较于普通患者,小儿患者意识状态发育不完全、自控能力差,手术过程中难以配合或合作,由此,此类患者手术多选择全麻。
近些年,随着全麻在小儿外科手术中普遍应用,其手术室护理愈发重要,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小儿躁动、呼吸等异常情况并且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保障小儿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3.小儿全麻苏醒期如何进行手术室护理?3.1观察和监护生命体征小儿全麻苏醒前,护理人员应专门观察和监护小儿的生命体征、循环系统、神志状态等,保证氧气供应充足,及时连接监护仪器导线并且稳固引流管,例如肠胃减压管、血浆引流管等。
护理人员应观察小儿的瞳孔、脉搏等,预估麻醉程度,若小儿瞳孔正常或呈放大状态,睫毛存在反射反应,呼吸平稳匀速,则代表着小儿处于待苏醒状态,应加强监护。
同时,护理人员应监测小儿的血压、心率等,听麻醉师讲述术中情况等。
3.2呼吸观察与护理针对不同情况的小儿患者,护理人员应选择不同的护理方法:对于气管插管的小儿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麻醉程度等选择呼吸护理方法,呼吸机或连接气囊辅助呼吸。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护理管理
小儿全麻苏醒期的护理管理全麻已广泛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
其麻醉方式是利用麻醉药物使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暂时性抑制。
整个抑制过程是可逆的,当药物排出体外或在体内分解破坏后,病人即恢复清醒,且无后遗症。
但是全麻结束后,麻醉对病人的影响并未全部消除,一些保护性反射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全麻也有一些并发症易在苏醒期发生。
因此,苏醒期要加强对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1观察全麻苏醒前,应有专人看护。
在全麻完全苏醒前注意监护生命体征、循环、神志的变化。
应保证氧气的供给,连接监护仪的各条导线,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开放静脉,监测肛温、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听取麻醉师介绍术中情况。
通过观察瞳孔、神经反射、脉搏、呼吸等估计麻醉深度,如瞳孔大或正常,睫毛反射存在,呼吸浅速,表示即将苏醒,应密切监护。
2护理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要在手术前开始。
多数患儿为初次手术,他们对手术缺乏认识,较大的患儿可能有紧张、焦虑,甚至恐惧。
较小的患儿也可受其家属的影响表现烦躁、哭闹不安。
因此护士应该在手术前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儿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介绍与其疾病有关的基本医学知识,讲解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取得患儿的理解,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对手术的恐惧感、绝望感,使患儿及家属都能积极配合治疗。
2.2预防意外损伤全麻苏醒期常出现躁动、意识不清、幻觉等表现。
患儿常会不自觉地拔除氧气导管、胃管、静脉点滴等。
因此应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双手进行功能位的固定,一旦躁动发生,应明确原因,去除诱因,耐心解释及安慰患儿,必要时可遵医嘱给予患儿镇静剂。
2.3呼吸的观察及护理2.3.1手术后带气管插管回来的患儿根据病情及麻醉深浅选择呼吸机辅助呼吸或连接气囊给氧。
在未拔除气管插管前,应保证气管插管固定牢固,患儿须安静,以防止患儿因躁动导致气管插管脱出。
也应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氧气的供给。
小儿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复苏期观察及护理
血压情况 、 皮肤颜色 、 皮 肤温度及足部动脉搏动强弱 ; 重视 呼吸道管理 , 严格 掌握拔管 指征 。根据 小儿不 同年 龄给予
不同心理 护理及安全护理 。结果 ; 本组 3 2 6 例患儿在 复苏期 间及 时发现并处 理喉痉挛 2例 , 喉头水肿 3 例, 窒息 1 例。最后通过严密 观察 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 均安全度 过复苏期送 回病房 。结论 : 加强气 管插管全麻 d , J L 复苏期病 情
[ 1 ] 欧文嫦. 雾 化 吸人治疗 婴幼 儿肺 炎 的观察 与护理 C J ] . 现代 护
理, 2 0 0 6 , 2 ( 1 3 ) : 7 2 .
[ 2 ] 王艳梅 . 雾 化吸人 治疗 呼吸道 感染的护理体 会E J ] . 内蒙古中医
药 , 2 0 1 0 , 3 ( 6 ) : 1 6 2 — 1 6 3 .
而上轻拍后背 , 拍打 速度 为 1 0 0 1 2 0次/ ai r n , 禁 止拍 脊柱 、 肾区 。吸痰时 , 缺氧 严 重 的应 先 给予 高浓 度 氧 气 吸人 1 ~
2 mi n , 新生儿插管 5  ̄7 c m, 婴幼儿 插管深度 7  ̄9 c m, 当 遇 有 阻力 时 后 退 0 . 5  ̄l c m, 边 吸 边 退 吸痰 管 , 一 次不 能 超 过 1 5 s ,
[ 3 ] 刘美凤 . 雾 化吸人 治疗对 小儿 的心理影 响及 护理对策 C J ] . 中国
基 层 医药 , 2 0 0 6 , 4 ( 1 3 ) : 6 9 1 .
不能上下来 回吸引 , 以免损伤 呼吸道黏膜 。 3 . 7 预 防交叉感染 我 科使 用 的是 一次 性雾化 器 , 雾化器 专人 专用 , 告 知 家长 用后 用 温开 水 冲净 , 专 用包 装 袋包 裹 。
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体会
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小儿全麻手术后苏醒期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我院近1年181例全麻小儿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进行经验总结。
结果经过规范化护理,无1例小儿因苏醒期护理不当而发生意外事故。
结论术后恢复室护士的优质综合护理是小儿全麻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标签:小儿术后;苏醒;护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的仪器设备在术前和术后的管理期间的应用,幼小儿童手术量逐渐增多,小儿由于术中生理功能不健全,极易发生各种意外。
因此,在工作中我们主要从观察病情及加强护理来确保小儿麻醉苏醒期的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麻醉蘇醒室2012年12月~2014年5月共收治患者181例,男孩116例、女孩65例,年龄2个月~12岁;体重(3.2~46)Kg。
其中开腹小儿疝修补术48例,腹腔镜下疝修补术10例,睾丸鞘膜积液修补术36例,睾丸固定术7例,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54例,气管异物2例,斜颈矫正术5例,唇腭裂修补术1例,多指(趾)3例,阑尾切除及肠梗阻15例。
1.2方法静脉全麻,静吸复合全麻,骶管、连硬加静脉全麻。
入室时意识均未完全清醒,复苏时间为20~180 min,入室时有气管插管带入的患儿医护人员适时的予以拔除气管导管。
1.3麻醉苏醒室条件要求每个苏醒单元配置有监护仪、给氧装置、吸引装置、床头柜,床头柜内装电极片、吸痰管、氧气管、约束带等常规监测、护理用物。
监护仪放置高度应超过病床高度至少30 cm。
麻醉苏醒室应备气管插管用物、简易呼吸器、麻醉机和苏醒期常用的镇静、镇痛、止吐、止血药物。
苏醒室为千级层流洁静室,温度为18℃~22℃,湿度为55%~65%,给患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苏醒环境。
2一般护理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要在手术前开始。
多数患儿为初次手术,对手术缺乏认识,较大的患儿可能有紧张、焦虑,甚至恐惧。
较小的患儿也可受其家属的影响表现烦躁、哭闹不安。
因此护士应该在手术前多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根据患儿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等个体差异,结合病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介绍与其疾病有关的基本医学知识,讲解手术麻醉苏醒期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应措施。
全麻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
全麻术后护理是麻醉恢复期的重要环节,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全麻术后观察及护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全麻术后观察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应立即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
对于病情危重、手术复杂或高龄患者,应延长监测时间。
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2. 意识状态观察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如患者意识模糊、嗜睡、烦躁不安等,应立即通知医生。
若患者出现抽搐、惊厥等症状,应立即给予镇静剂,并做好急救措施。
3. 呼吸道观察观察患者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等,注意有无呼吸困难、窒息等情况。
若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应立即给予吸氧、吸痰、气管插管等处理。
4. 伤口观察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感染等迹象。
若出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5. 引流管观察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若引流液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6. 尿量观察观察患者尿量,若尿量过少或无尿,应考虑是否有尿路阻塞、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并及时通知医生。
二、全麻术后护理措施1. 体位护理术后6-8小时内,患者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
6-8小时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体位,如半卧位、斜坡卧位等。
2. 饮食护理术后6-8小时内,患者应禁食禁水,以防呕吐。
待麻醉药物代谢后,根据患者情况逐步恢复饮食。
3.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有痰的患者,及时给予吸痰。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给予吸氧、气管插管等处理。
4. 伤口护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感染等迹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按时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5. 引流管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滑脱。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若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6. 舒适护理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措施,如口服止痛药、静脉注射镇痛剂等,减轻患者疼痛。
7.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情绪。
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
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手术是对小儿身体的一种侵袭性操作,全麻手术需要对儿童进行麻醉处理,使其失去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进入一种昏迷状态。
手术结束后,小儿需要经历一个苏醒期,这个阶段是十分关键的,需要进行详细观察和护理,以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讨论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以帮助各位医护人员更好地处理与小儿全麻手术有关的问题。
一、观察方面在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以下方面的情况:1. 氧饱和度在麻醉过程中,小儿的呼吸系统表现为节律性、有规律的呼吸,术后苏醒期间,呼吸系统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如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导致呼吸不畅。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小儿的氧饱和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
2. 心率全麻手术过程中,儿童的心率可能会变化,手术过后苏醒期间,也需要监测小儿的心率,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3. 血压手术过程中,麻药可能会对儿童的血压造成影响。
在术后苏醒期间,也需要密切观察小儿的血压情况,以便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4. 意识状态在麻醉过程中,小儿的意识受到明显的抑制,术后苏醒期间需要观察小儿的意识状态,以便发现意识障碍或意识清醒度降低的情况。
5. 过敏反应全麻手术中使用的药物可能引起小儿的过敏反应。
在苏醒期间,需要密切观察小儿是否有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一旦发现要及时处理。
二、护理方面在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医护人员需要开展以下护理工作:1. 观察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坚持在第一时间观察小儿的情况,及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并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2. 维持生命体征在苏醒期间,医护人员需要维持小儿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血压、氧饱和度等等。
3. 给予适当营养手术对小儿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荷,因此,在术后苏醒期间,需要给予充足的营养,确保儿童的身体机能得到恢复。
4. 镇痛措施在全麻手术过程中,小儿比较疼痛。
全麻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常规
全麻术后麻醉恢复室护理常规
【概念】全身麻醉:麻醉药物经呼吸道、静脉或肌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临床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疼觉丧失、遗忘、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
全身麻醉分为静脉麻醉、吸入麻醉、静吸复合麻醉。
【护理措施】
一、执行麻醉恢复室一般护理常规
患者入PACU前做好相应物品、药品准备,如呼吸机、监护仪、氧气、吸引器、拮抗药品、急救物品等。
二、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立即通知恢复室医生,即刻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三、做好体温监测及给予保暖措施,低体温患者及时采取复温措施。
四、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有导管固定不住或引流量突然增多、管腔不通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五、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如发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六、识别并遵医嘱处理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如疼痛、恶
心呕吐、寒战、低体温、低氧血症等。
7、记录麻醉恢复护理记录单及患者交接单。
8、充分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确认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平稳,经麻醉医师确认并签字后字后方可转出患者。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护理配合与观察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护理配合与观察【摘要】婴幼儿手术全麻是婴幼儿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护理配合和观察至关重要。
在术前,护理配合包括婴幼儿的准备和家长的安抚,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过程观察要及时记录生命体征、麻醉效果和手术情况。
麻醉后的护理注意事项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意识恢复和疼痛管理。
麻醉后的观察指标包括心率、呼吸频率和皮肤颜色等。
了解婴幼儿手术全麻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重要的。
婴幼儿手术全麻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正确的护理和观察可以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保障婴幼儿的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1. 婴幼儿手术全麻2. 护理配合3. 观察4. 术前护理5. 手术过程6. 麻醉后护理7. 麻醉后观察8. 并发症9. 结论10. 重要性1. 引言1.1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婴幼儿手术全麻是一种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全身麻醉方法,适用于需要进行较长时间手术或对手术需求较高的婴幼儿患者。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确保手术过程中婴幼儿的安全、舒适和合理的止痛。
在麻醉状态下,婴幼儿不会感受到手术过程中的疼痛,同时可以有效控制婴幼儿的体动,避免对手术的干扰。
婴幼儿手术全麻还能够减轻婴幼儿手术时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健康。
在婴幼儿手术全麻的过程中,专业的护理配合和细致的观察至关重要。
只有充分了解婴幼儿手术全麻的特点和要求,才能够提供更加周到和有效的护理服务,保障婴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婴幼儿手术全麻的重要性在于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手术风险,确保婴幼儿的健康和康复。
2. 正文2.1 术前护理配合术前护理配合是保证婴幼儿手术全麻安全进行的首要环节。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要检查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体温等,确保患儿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儿的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在手术中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要告知患儿家属手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避免手术时患儿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
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知多少
健康域护理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进展,加上各类先进设备的涌现,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疾病的小儿患者人数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虽然麻醉药物对患者的神经系统产生暂时的抑制过程是可逆的,患者恢复后无后遗症,但是术后苏醒期麻醉对患者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一些保护性反射未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医护人员的帮助才能完全恢复。
和成年人相比,小儿的生理、病理、心理有较大不同,小儿患者在接受麻醉手术之后,需要一定时间消除麻醉影响,特别是在麻醉苏醒期内要仔细观察护理以免出现意外。
临床上有些患儿往往无法顺利配合手术治疗疾病,且对小儿患者像成年人那样开展健康教育也不是很现实。
在此,本文就如何做好关于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护理的那些事做一探讨,目的在于能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在小儿全麻苏醒期做好全面恢复小儿正常体温、呼吸、循环等护理工作。
对小儿开展手术后苏醒期麻醉护理的意义由于婴幼儿比较特殊,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对小儿患者使用麻醉药物,目的在于全面抑制小儿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冲动产生,获取小儿患者的配合,顺利实施手术,降低疼痛感。
但值得注意的是,和成年人相比,婴幼儿的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小儿患者麻醉影响消除比较慢。
如果护理人员没有重视小儿患者手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会酿成严重的后果,如果处理不慎,还会威胁其生命安全。
全身麻醉可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以及局部麻醉三大类,可依据病情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全身麻醉诱导期和苏醒期危险性相同,患儿随时会表现出代谢神经系统循环以及呼吸方面改变。
这一点是值得被注意的。
所谓麻醉苏醒期,主要指的是患者接受全身麻醉之后数小时之内肌松药、麻醉药以及神经阻滞药的残留作用还没有消失,患儿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全面恢复。
在麻醉苏醒期内,患儿容易出现呼吸道阻塞、躁动、心脑血管意外、呼吸抑制、呕吐等并发症。
小儿的生理特点比较特殊,麻醉苏醒期内,小儿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比较高。
为了达到保证小儿患者麻醉苏醒期安全的目的,把苏醒期并发症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有效提升小儿患者返回病房安全程度,做好小儿患者的麻醉苏醒期护理选择相当重要。
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
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概述小儿全麻手术后的苏醒期是手术后的一个重要阶段,需要医护人员进行认真观察和管理。
苏醒期的护理工作全面、细致,有利于恢复患儿身体机能,缓解并发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观察及护理术后观察1.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要进行频繁监测,每小时至少测量一次。
2.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注意呼吸的深度和频率,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判断其是否清醒,能否缓慢、有序的进行肢体运动。
4.观察患儿的皮肤、黏膜、尿量等情况,必要时采集血样进行检查。
5.根据手术部位进行必要的局部观察,防止出现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护理1.将患儿转移到恢复室或病房后,保持患儿周围安静无扰。
2.床位上铺好干净整洁的床单、被套,调整好床头角度,使患儿保持半侧卧位。
3.注意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如果患儿出现呕吐现象按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同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吸入氧气。
4.监测患儿的尿量,及时更换尿布或处理尿袋部位,防止尿液残留引起感染。
5.注意饮食情况,给予水份保持饱和度,根据医嘱逐渐复食。
6.给予医生安排的抗感染、止痛、抗炎等药物治疗,严格按医嘱使用。
7.教育患者及家属关于术后注意事项,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患者可于24小时后可离开医院回家。
总结小儿全麻手术后苏醒期需要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护理,患儿的生命体征、呼吸、意识、皮肤黏膜等情况都需要时刻注意。
同时术后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护理,保证患者的正常恢复,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全身麻醉后复苏管理措施
全身麻醉后复苏管理措施全身麻醉是一种医学技术,在手术过程中使用麻醉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以达到手术操作的目的。
然而,在手术后,患者需要经过复苏期进行监护和管理,以确保患者安全平稳地恢复意识和生命体征。
本文将介绍全身麻醉后的复苏管理措施。
1. 环境管理在全身麻醉后的复苏期,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非常重要。
确保手术室或恢复室的温度适宜,并保持适当的通风。
定期检查床单和床垫,保持干净和干燥。
此外,尽量减少噪音和其他刺激,以避免干扰患者的休息和恢复。
2. 监测生命体征复苏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体温等。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为此,医护人员应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并定期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及时分析和评估患者的复苏情况。
3. 疼痛管理麻醉过程可能造成术后疼痛,因此在复苏期间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不同的药物途径,如口服镇痛药、静脉输液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物理疗法,如冰敷、热敷等,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4. 恢复意识在全身麻醉后,患者需要逐渐恢复意识。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包括眼睛的反应、运动反应等。
同时,要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促进意识的恢复。
在必要时,可以使用特定的药物来帮助患者恢复意识。
5. 气道管理复苏期间,气道管理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
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气道通畅情况,包括声音、呼吸等。
如有必要,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如清理气道、辅助通气等。
此外,还应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并在必要时进行氧疗。
6. 液体管理在全身麻醉后,适当的液体管理对于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手术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液体补充方式和剂量。
同时,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并及时调整液体的种类和输注速度。
7. 饮食管理复苏期间,饮食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恢复情况,医护人员会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
如何做好小儿麻醉复苏的护理
在手术的前一天,巡回护士要做好和患儿以及家属的交
流工作。 很多患儿在手术的前一天都会出现焦虑、紧张、甚
至是恐惧的负面情绪,因此,护士人员一定要加强和患儿以
变化上。 患儿醒后对新环境的恐惧或是麻醉的残留作用也
是引发患儿躁动不安的主要原因,所以护理人员一定要将床
挡放好,做好对患儿的安全护理工作,避免患儿因为躁动不
氧,保证患儿能够有效地进行呼吸,并将麻醉机准备好之后,
·176·
作者简介:
朱砂,富顺县人民医院。
再由麻醉师以及巡回护士将患儿的病史、手术方法、麻醉方
法、手术中的输液输血情况、患儿特殊情况,以及可能会出现
的问题等交接给麻醉恢复室的能会因为缺氧、缺血等原因,出现低
护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如何做好小儿麻醉后复苏
血压或心跳过速的现象,因此在麻醉手术之后一定要对其心
吸的现象。 此外,一定要时刻对患儿进行观察,并及时清除
分泌物,确保患儿能够得到正常的氧气供给。
( 五) 躁动护理
患儿在苏醒之后哭闹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疼痛,因
此在术后医护人员要适当对其进行镇痛。 在阵痛的过程中,
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监测,特别是在呼吸
三、 小儿麻醉复苏护理
( 一) 术前护理
解剖心理特征是头部和舌头较大,因此,在进行手术麻醉之
统,以为医生进行外科手术操作创造较好的条件。 但是麻醉
后,非常容易出现舌后坠的现象,从而出现堵塞上呼吸道的
药物对患儿的影响并不会因为全麻的结束而完全消除,例如
问题。 医护人员在进行麻醉拔管之后,患儿也非常容易出现
呼吸、体温、循环、吞咽反射等保护性的反射并不能立即恢复
安出现坠床或坠伤的意外。
小儿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复苏期观察与护理
小儿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复苏期观察与护理目的总结小儿气管内插管患者全麻术后复苏期的观察内容及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小儿全麻术后复苏期临床护理资料。
结果有3例患儿出现喉痉孪,有1例发生喉头水肿,1例发生呕吐物误吸后窒息,1例出现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情况,经积极的抢救及有效的护理后,均安全度过了复苏期。
全部76例患者均安全返回病房。
结论强化气管内插管全麻患儿复苏期的护理措施,及时处理并发症,对于降低麻醉患儿复苏期危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小儿插管全麻;复苏期;护理观察内容;护理措施患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其在手术过程中不能完全配合,因此患儿的外科手术大多需要在全麻下进行。
全麻后复苏期的患儿的并发症较多,并且都十分危急,严重的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所以麻醉复苏室的医护人员必须对全麻患儿进行严密监测、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这是患儿安全、顺利地度过麻醉复苏期有力的保障。
本文总结了76例小儿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复苏期应观察的内容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我院外科2013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76例小儿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7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7.2±1.3)岁。
骨科手术33例,胃肠手术28例,颅脑手术10例,其它手术5例。
1.2方法所有入选患儿均采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
2小儿全麻术后复苏期观察内容和护理措施2.1充分做好迎接全麻患儿的准备工作常规检查各类抢救物品,要确保各类抢救物品、抢救设备、抢救药品的完好、齐全,保证人员、物品都在备用状态。
当患儿进入麻醉复苏室时,要与麻醉师进行详细的交接,充分了解患儿术中情况,包括麻醉方式、手术方式、输血及输液的量、术中保暖情况等,并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置患儿。
2.2一般护理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末梢血运情况,并加强安全护理措施,防止患儿因兴奋、躁动和幻觉,而出现四肢及躯体的挣扎导致坠床等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行全麻手术患儿1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50例。
对照组患儿术后麻醉复苏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对比,并对比苏醒后小儿躁动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SBP、DBP、MAP和HR存在显著差异P<0.05,SpO2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全麻手术患儿麻醉复苏期护理中,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其躁动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观察与护理小儿行手术治疗时一般采取全身麻醉,但是这种麻醉方式容易使患儿因术后疼痛和创伤而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麻醉过程中维持机体平稳,降低应激反应,是麻醉科急需解决的问题[1]。
为了探讨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有效护理方法,本文选取行全麻手术患儿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颇为明显,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行全麻手术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共计50例,其中男孩24例,女孩26例;年龄3岁-8岁,平均年龄(6.25±1.36)岁;体重12kg-30kg,平均体重(21.45±4.56)kg;患儿母亲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0例、大专15例、高中18例、初中7例。
观察组患儿共计50例,其中男孩25例,女孩25例;年龄2岁-9岁,平均年龄(6.33±1.41)岁;体重11kg-32kg,平均体重(21.58±4.63)kg;患儿母亲文化程度包括本科9例、大专16例、高中17例、初中8例。
小儿麻醉恢复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测并处理术后并发症、确
恶心呕吐、疼处理并注意。
常见问题解答
1
3
小儿麻醉恢复需要多长时间?
2
如何缓解小儿麻醉恢复期间的不适?
恢复时间因手术类型和孩子个体差异而异,
通过药物、舒适的环境和饮食等多种方式缓
通常在数小时到数天之间。
解不适感,保证孩子的舒适度。
什么是术后恶心和呕吐,如何处理?
预防并发症 ⚠️
科学的小儿麻醉恢复有助于加速伤口愈合过
有效的麻醉恢复可以预防并降低术后发生并
程,促进痊愈。
发症的风险。
常见问题概述
1
麻醉恢复是什么?
麻醉恢复是指手术后小儿
2
为什么小儿麻醉恢复
重要?
3
小儿麻醉恢复的常见
问题是什么?
从麻醉状态回复到意识清
小儿麻醉恢复过程对于监
常见问题包括术后不适、
醒并恢复正常体能状态的
眠时间,有助于恢复康复。
注意饮食限制
定期复诊
根据医生要求遵守饮食限制,如禁食或避免某
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确保麻醉恢复和
些食物,以避免并发症。
康复的进展。
小儿麻醉恢复的常见问题
和处理
小儿麻醉恢复是指手术后的恢复阶段,了解小儿麻醉恢复的常见问题和处理
方法对孩子的康复非常重要。
麻醉恢复的重要性
1
3
安全保障 ️
2
舒适感受
小儿麻醉恢复是确保手术后无大问题的重要
适当的麻醉恢复能够让孩子在手术后减少不
环节,保障孩子的安全。
适感,提高舒适度。
促进痊愈
4
术后恶心和呕吐是常见的麻醉副作用,适当
的药物和饮食管理可有效缓解症状。
全麻术后患儿麻醉复苏室护理观察
全麻术后患儿麻醉复苏室护理观察摘要:目的:结合外科行全麻手术的患儿临床问题,强化护理观察,分析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合适的患儿300人,科学分组,研究了解患儿在院护理后的各项基本指标,两组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全麻恢复期综合干预后患儿的五项指标前四项均明显比对照组好,最后一项脉搏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差异不大结论:外科行全麻手术的患儿立足实际加强护理观察,切实提升效果。
关键词:全麻术;麻醉复苏室;护理观察医院进行小儿外科手术时,根据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实际操作处理中需要通过麻醉药物帮助控制患儿的中枢神经发挥抑制作用,使患儿达到合适的手术条件,实际操作中需要在患儿的气管内插管完成麻醉。
但是根据临床治疗来看麻醉药失效后对患儿的影响还在延续,患儿身体的保护性反射条件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少麻醉药物影响导致人体脑组织代谢速度较缓,肝脏功能不能全面发挥影响排毒等,由此很容易导致术后引发意外事件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
在现代医学发展中,要求患儿进行全身麻醉手术后,要让其尽快苏醒,以此来降低全身麻醉后导致的不良反应引发概率。
在现代临床麻醉中需要设置麻醉复苏室,在小儿进行全麻手术后,维持其身体的稳定性,在护理人员作用下采取有效护理干预策略,下面进行实践报告分析。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根据本次研究需要选取我院接收的合适的外科行全麻手术的患儿,根据要求最终选取300人,患儿按照护理差异进行科学分组,对照组有150例患儿按照常规护理采取基本策略,剩余150例为观察组强化护理观察。
研究坚持原则,审批后开展。
1.2方法对照组的患儿在入院后按照医院常规护理程序采取基本措施,在患儿手术前需要按照治疗程序指导并帮助患儿完成各项手术检查,提前做好手术准备。
在患儿手术中需要护理人员辅助麻醉师调整患儿的体位,然后在患儿手术中辅助手术医生完成手术操作。
患儿麻醉复苏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身体各项指征变化,如果出现异常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儿童手术后全麻注意事项
儿童手术后全麻注意事项
儿童手术后全身麻醉复苏期的主要注意事项包括:
1.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等,观察有无异常。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或辅助通气。
3. 避免外界刺激,保证病房安静、光线适中。
4. 定期翻身,防止压疮的产生。
5. 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呕吐、寒战等情况,并采取对应措施。
6. 全麻药效消退后,应帮助患儿进行促醒,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
7. 监测药效退散情况,必要时给予解救药物。
8. 注意观察患儿情绪反应,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
9. 麻醉全面消退后,可适当进流质软食物。
10. 出院前再次评估生命体征及患儿精神状态。
做好全过程监护,可最大程度防范手术全身麻醉对儿童的负面影响,确保麻醉苏醒平稳。
小儿麻醉观察及护理
小儿麻醉观察及护理小儿麻醉是指将一种药物或其他物质注入小儿体内,以使其失去意识和感觉的状态。
小儿麻醉在许多手术中都被广泛应用,但是这种麻醉方式对于小儿来说存在很多风险,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护理。
一、小儿麻醉的观察在给小儿进行手术麻醉时,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以保证小儿的安全和健康。
观察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呼吸小儿麻醉后呼吸会变得较浅、较慢,甚至可能停止呼吸。
因此,在麻醉中和麻醉后,医护人员需要观察小儿呼吸的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小儿呼吸通畅。
2. 循环小儿麻醉后,循环系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如心跳过快或过慢、血压过高或过低等。
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检查小儿的心跳和血压,以确保小儿的循环系统正常运转。
3. 温度小儿在麻醉中会失去体温调节功能,体温可能会下降,因此医护人员需要给小儿保暖,监测其体温,防止低体温导致的并发症。
4. 输液小儿在麻醉过程中需要输液,医护人员需要观察小儿输液的情况,确保输液量和速度适当,避免不必要的血容量过度扩张或缩小。
二、小儿麻醉的护理在小儿麻醉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仔细、全面的护理,以保证小儿手术的成功和健康。
护理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麻醉剂在小儿麻醉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剂,以减少麻醉副作用,降低小儿的风险。
2. 提供充足的氧气小儿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氧气,以降低缺氧导致的并发症风险。
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观察小儿氧气供应情况,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3. 注重小儿舒适度小儿在手术中会感到恐惧和不适,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采取措施,使其在麻醉过程中尽量保持舒适。
这些措施包括提供玩具、维持儿童友好的环境、与小儿交流、提供家长陪伴等。
4. 防止并发症小儿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喉痉挛等。
医护人员需要提前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并在出现这些问题时及时处理。
总之,小儿麻醉是一个高风险的过程,医护人员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护理,以确保小儿手术的成功和健康。
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护理措施及流程
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护理措施及流程摘要本文档旨在介绍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护理措施及流程,以提供给医务人员参考。
全身麻醉术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手术方式,患者在手术后需要接受专业的复苏护理。
正确的护理措施和流程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至关重要。
1. 复苏护理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进行全身麻醉患者的复苏护理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步骤:-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手术类型,并核实相关手术记录。
- 检查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等。
- 准备好所需的护理设备和药品。
2. 复苏护理措施在全身麻醉患者的复苏护理过程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使用相应的呼吸道辅助装置,如呼吸机等。
- 监测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氧合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 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确保循环稳定。
- 给予适当的镇痛和镇静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
3. 复苏护理流程全身麻醉患者的复苏护理一般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复苏预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 呼吸道管理: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监测呼吸参数。
- 循环支持: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并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
- 疼痛控制: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
- 意识恢复: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
总结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护理是一个关键的过程,需要医务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正确的护理措施和流程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因此,医务人员应熟悉复苏护理的步骤和技巧,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5-10-30T16:59:58.5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7期供稿作者:陈利伶
[导读] 衡阳市中心医院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全麻手术患儿麻醉复苏期护理中,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其躁动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陈利伶
衡阳市中心医院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行全麻手术患儿100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儿50例。
对照组患儿术后麻醉复苏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对比,并对比苏醒后小儿躁动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SBP、DBP、MAP和HR存在显著差异P<0.05,SpO2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全麻手术患儿麻醉复苏期护理中,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其躁动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观察与护理
小儿行手术治疗时一般采取全身麻醉,但是这种麻醉方式容易使患儿因术后疼痛和创伤而产生应激反应,甚至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麻醉过程中维持机体平稳,降低应激反应,是麻醉科急需解决的问题[1]。
为了探讨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有效护理方法,本文选取行全麻手术患儿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效果颇为明显,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行全麻手术患儿100例,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共计50例,其中男孩24例,女孩26例;年龄3岁-8岁,平均年龄(6.25±1.36)岁;体重12kg-30kg,平均体重(21.45±4.56)kg;患儿母亲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0例、大专15例、高中18例、初中7例。
观察组患儿共计50例,其中男孩25例,女孩25例;年龄2岁-9岁,平均年龄(6.33±1.41)岁;体重11kg-32kg,平均体重(21.58±4.63)kg;患儿母亲文化程度包括本科9例、大专16例、高中17例、初中8例。
对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母亲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术前帮助患儿完成术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术中配合麻醉师摆放体位,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复苏期严密观察患儿体征,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需增加巡视病房的频次,对患儿的血压、心率值和呼吸频率等体征进行密切监测,以便在出现异常时可即刻联系主治医师处理。
(2)呼吸系统护理。
气管插管患儿需要被保持气管通畅,防止出现滑脱,并及时清理分泌物,确保氧气供给。
无气管插管患儿应将头偏向一侧,稍微后仰,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避免出现误吸。
(3)安全护理。
术后在麻醉苏醒期帮助患儿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因舌后坠和分泌物过多引起窒息,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对患儿进行保护性约束,嘱患儿家长注意看护,防止因躁动、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自伤等意外事件[2]。
(4)体温监测。
麻醉苏醒期注意将室温控制在25-28摄氏度,避免患儿着凉,可给予棉被保暖。
对于术后体温升高患儿,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发生高热惊厥和酸中毒。
(5)循环系统检测。
加强对患儿心音检测,如出现心率减缓,可能是迷走神经亢进或严重缺氧,需要在明确原因后及时给予纠正[3-4]。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对比,并对比苏醒后小儿躁动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
家长满意度调查表为我院自行设计,其内容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
在护理人员不在现场情况下由患儿家长采用不记名方式自行完成填写[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软件对两组对比数据进行处理,计数数据比较行卡方检验,并采用率表示;计量数据比较行t检验,并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将P<0.05确定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SBP、DBP、MAP和HR存在显著差异P<0.05,SpO2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一。
3 讨论
任何手术都会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其主要包括术前紧张、焦虑及术后创伤和疼痛等,导致机体耗氧量大大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导致术中、术后病死率增加[6-7]。
小儿全麻手术术中儿茶酚胺激素释放增多,容易引起患儿心率加速和血压升高,且后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加强护理,尤其是麻醉复苏期间的护理工作质量,对患儿手术效果和预后有重要影响[8]。
本研究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护理,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复苏期SBP、DBP、MAP和HR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儿苏醒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行全麻手术患儿麻醉复苏期护理中,有利于维持患儿心率和血压的平稳,减少其躁动发生率,对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贾旭,裴凌.盐酸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鼻内给药用于小儿术前镇静及预防术后躁动的比较[J].山东医药,2014,13(24):80-82.
[2]郭彩凤.小儿喉罩全麻未清醒时拔管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614-1615.
[3]沈婷,王英伟.右美托咪定持续输注对小儿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3,34(11):965-969.
[4]朱琼芳,房洁渝,陈旭素等.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啶对腺样体切除术儿童苏醒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6):803-806.
[5]朱进,屈倩倩.小儿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复苏期观察及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4,15(13):258-258.
[6]彭爱红,赵旭芸,钟转好等.麻醉复苏期间父母陪伴对全麻患儿苏醒的意义[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8):1374-1376.
[7]王明思,冯祖莲,林菊珍等.全麻苏醒期家长陪伴对患儿麻醉恢复和术后心理的影响[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4,23(2):219-220.
[8]杨凌云.小儿全麻手术术后麻醉复苏的观察和护理[J].医学信息,2013,21(27):365-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