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化人之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报/2011年/6月/20日/第008版

文史

荀子的化人之道

赵跃先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

荀子是主张“人性恶”的哲学家、教育家,但是他同时认为,人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的形成是后天教育环境铸造的结果。他在《性恶》中说:“其善者伪也。”所谓“伪”,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可学而能,可事而成”的人为,包括后天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的学习和教化。荀子的教育环境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现代教育也很有启示。

荀子认为,教育环境对人性改造非常重要,良好的环境对人起着重要的教化作用。荀子《劝学》中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意思是,不同教育环境培养的人,精神气质是不同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良好行为的形成,接近良师益友,可以在良好的外界环境影响下日臻于正道。荀子提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向贤人学习,“学莫便乎近其人”。树立一个榜样后,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改变。“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荀子强调了环境对一个人修养的影响,他在《儒效》中用“人无师法”和“人有师法”来说明接受教育和不接受教育的两种不同效果:“人无师法而知,则必为盗”,“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

学校、家庭和风俗等环境是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荀子强调,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老师至关重要,“礼”的正确阐述靠老师传授实现,学生再内化,成为自身的品格。老师还能帮助学生优化外部环境。荀子提倡选择好的居住环境,择地而居,择人而就,在潜移默化中移情养性。荀子在《礼论》中要求“主相臣下百吏各谨其所闻,不务听其所不闻,各谨其所见,不务视其所不见。”荀子认为,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冠服饰、宫室械用、丧祭礼仪、声乐颜色等,都应有一定的规格和要求,不然就无法使人们内心形成思念和敬畏心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状乎无形影,然而成文。”就是说,要想拥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必须使人们首先重视礼仪礼节的培养,这是形成良好教育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荀子在《儒效》中指出,“错习俗,所以化性也;积也者,非吾所有也,然而可为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风俗能够改变人的思想、本性,长久地受风俗的影响就会改变人的素质。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必然会受到这一社会的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影响,并渐渐与该社会的情感气质、思维方法相一致。因此不管是勇猛好斗还是自私自利的人,只要有个好的社会环境,都能让他变得宽厚、公正。此即荀子在《议兵》中所说:“暴悍勇力之属为之化而愿,旁辟曲私之属为之化而公,矜纠收缭之属为之化而调,夫是之谓大化至一。”好的社会宣教要做到把反映礼义的普遍性的规范公之于众,使其精神深入人心,要让人们遵守规范,必须对此有很深的了解,就像过河的人要知道水的深度一样重要,即荀子《天论》中所谓“水行者表深,表不明则陷;治民者表道,表不明则乱。礼者,表也。非礼,昏世也。”

在此,荀子指出人类和人类社会是在天地自然的“大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故一个优美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至关重要。荀子还认为,作为统治者,应该注重自身修养的锤炼,自觉从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思考问题,创建一个健康和谐的教育外部环境。荀子在《正道》中说:“尧舜者,天下之英也,朱象者,天下之鬼、一时之琐也……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不能使鬼琐化。”普天之下既存在像尧舜那样可以以“礼”来对其进行教化的人,也存在朱象那样用礼仪礼节教育不起作用的人。因此,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的创造,还必须辅以法律的硬性惩罚手段。荀子的这些重视教育环境中礼仪和法律的思想,体现了一种严肃的精神,我们应建设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在这种环境下提升自己的人格,颐养自己的情趣,培养自己的品格。

良好教育环境下自觉的学习是关键途径。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包含学习和修身两方面,这是优化个体内部环境的根本途径。人性是恶的,但通过学习和修身,人可以向善转变。“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意思是说,学习和修身可以使人性转变,进而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荀子在《性恶》中说:“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亦犹陶埏而生。”尧舜、君子之所以能有宝贵的品德,是因为“化性”,即对人的自然本性进行改造加工、主观不断努力的结果。

对被教育者,优化自身的内部环境,不断地“修身”、“解蔽”自我,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荀子说:“涂之人可以为禹。”在荀子看来,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贤之人,但是为什么不都是圣人呢?因为“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只要受教育者自己积极主动地不断学习,不断地“化性起伪”,就能够最终成为圣人。他在认为,个体自我的认识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在于“解蔽”,通过环境、教育,经过不懈的主观努力达到“化性起伪”、形成良好个性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