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研究
盗猎的游戏:国内影视字幕组文化研究
![盗猎的游戏:国内影视字幕组文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1173c5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02.png)
盗猎的游戏:国内影视字幕组文化研究一、概述在数字时代,影视作品的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字幕组作为这一变革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以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国内影视字幕组的文化内涵、发展历程及其对影视文化传播的影响。
顾名思义,是专门负责为外国影视作品添加中文字幕的团队。
他们通过翻译、校对、时间轴调整等一系列工作,将原本只有原声字幕或完全无字幕的影视作品转化为中文观众能够轻松理解的版本。
这一过程中,字幕组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便捷的观影体验,更在无形中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字幕组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和丰富。
从最初的简单翻译,到后来的特效字幕、弹幕评论等多元形式的呈现,字幕组在满足观众多元化需求的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自身的文化内涵。
字幕组文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社群文化,成为了当代网络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字幕组的存在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和问题。
由于字幕组的作品往往涉及版权问题,其合法性一直备受质疑。
字幕组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有时甚至会出现误译、漏译等现象,影响了观众的观影体验。
这些问题不仅反映了字幕组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契机。
国内影视字幕组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网络文化现象,既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表现形式,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字幕组文化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其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1. 影视字幕组在国内的兴起与发展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外国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国内观众的目光。
由于引进渠道的限制和审查制度的约束,许多优秀的外国影视作品无法及时、完整地呈现在国内观众的面前。
这种背景下,影视字幕组应运而生,以其灵活、迅速、高效的特点,迅速在国内崭露头角,填补了这一文化交流的空白。
早期的影视字幕组主要由一群对影视动漫充满热情的爱好者组成,他们凭借对作品的热爱和精湛的翻译技巧,将外国影视作品的精彩内容以字幕的形式呈现给国内观众。
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cd9e30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2.png)
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电视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电视文化的研究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
本文将从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起源开始,逐步分析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包括理论探索、文化交流和市场占有率的变化等方面,以期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一、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起源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那个时候,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广告和电视剧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中国文化的历史特点和电视文化的本质差异,电视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
1984年,全国第一届电视艺术学研究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中国电视文化的研究和发展正式走上了轨道。
这一次会议对电视广告、电视剧和电视综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对电视文化研究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1、理论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电视文化研究已经经历了多次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
1995年,中国电视艺术学研究会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电视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随后,有关电视文化研究的学术刊物也在不断涌现,如《电视研究》、《电视剧研究》等,为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平台。
在理论探索方面,中国电视文化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视文化的定义和研究范围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文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因此,电视文化的定义和研究范围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议题。
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影视文化创意、电视文化产业、影视传媒、形象塑造和电视戏剧等方面。
(2)影视文化与传媒文化的关系电视作为一种传媒形式,它的发展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研究影视文化与传媒文化的关系是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3)电视文化与人的发展关系电视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和心理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电视文化与人的发展关系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文化研究,影视,谈中韩]浅谈中韩影视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影视,谈中韩]浅谈中韩影视文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636762c0242a8956bece4f4.png)
浅谈中韩影视文化研究摘要:中韩建交已二十余载,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逐渐开展和延伸。
同时,彼此间的影视作品的相互输出,成为两国间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典型。
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浅谈两国影视作品中共通的文化脉络,及以影视剧为媒介的文化传播对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
关键词:中韩;影视文化;甄执;大长今中韩两国交往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友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韩关系正常化之后,以韩国影视剧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使中韩两国人民增进了互相了解。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中国电视剧《甄执》和韩国电视剧《大长今》。
一、影视剧热播原因两部电视剧播出后,引起了观众极大的轰动,除了演员的表演、曲折的故事情节、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饮食文化、民族风俗外,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渴求与追溯――儒家文化传统。
从孔子时代算起,儒家思想在中国大地上绵延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西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统治地位。
在时代的前进中,儒家思想虽然经历了西学的引进,以及新文化运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推崇,正统地位受到了破坏性冲击,但是作为经过几千年积淀的思想,儒家思想在现代对人们还是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的隋唐时代,儒学在古代的韩国已经基本健全,在进入近代之前,儒家思想一直是韩国社会文化的精神与主潮。
直到现代,儒学在韩国还是根植于韩国人民民族潜意识中的一部分。
现代的韩国人信仰宗教的很多,儒家思想虽然无关信仰,但是已经融入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思考方式。
在中国的国产影视剧里,剧情与人物的塑造越来越复杂化,但总体来说,儒家思想的“仁”和“礼”仍是影视剧中弘扬的思想品质。
电视剧《甄执》是一部礼仪的教科书。
礼仪在以道德的形式发挥着法律的作用,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剧中对于礼节的表现,对于礼俗的演绎,乃至封建礼教下的礼制的弊端都描绘的恰到好处。
画面细节及台词歌曲都处理的甚是精致。
在男女感情方面,始终秉承着“发乎情,止乎礼”。
中国影视文化对国际传播的影响研究
![中国影视文化对国际传播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561096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3.png)
中国影视文化对国际传播的影响研究近年来,中国影视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在国际间大放异彩。
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视觉效果,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并对国际传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影视文化对国际传播的影响,并分析其背后的因素和机制。
首先,中国影视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影视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时代气息,打动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无论是古装剧如《甄嬛传》和《红楼梦》,还是现代剧如《琅琊榜》和《都挺好》,这些作品通过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有的文化魅力和百年文明。
其次,中国影视作品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借鉴了西方的元素,融合了国际化的制作水准。
中国电影工业的腾飞,使得中国的特效技术和摄影技术日益先进,国际化的制作团队和投资也为中国影视作品的品质提供了保障。
这种融合中西方影视元素的制作风格,使得中国影视作品更具国际竞争力,更容易引入国际市场。
此外,中国影视文化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很成功。
中国电视剧中的角色几度成为国际范例,获得全球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例如,《武林外传》中的唐僧和孙悟空,《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白浅和夜华等,他们鲜明的个性和扣人心弦的故事,使得中国影视作品的代表性角色深入人心。
中国影视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离不开背后的因素和机制。
首先,中国的快速经济发展为影视行业提供了雄厚的资本基础。
这为影视制作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和发展机会。
其次,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内涵,为影视作品赢得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再者,电视剧编剧和导演的努力也是中国影视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有才华的编剧和导演通过独特的叙事和表现手法,使得中国影视作品具有更广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影视文化在国际传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影视作品的主题和题材相对较为单一,多集中于古装剧和玄幻题材。
这导致了一些观众的审美疲劳,并且限制了中国影视作品在国际市场的发展空间。
韩国影视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教育成长影响的研究
![韩国影视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教育成长影响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c9c4c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a.png)
韩国影视文化对我国青少年教育成长影响的
研究
近年来,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大受欢迎,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他
们热衷于追看韩剧、韩综和韩流明星等内容。
然而,这种韩国影视文
化是否对我国青少年的教育成长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是值得我
们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韩国影视文化为青少年提供多元化的娱乐选择
韩国影视文化所传达的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以及展示了韩国传统文化、娱乐文化、美食文化等各方面的成就,为青少年提供了多元化的娱乐
选择。
这些影片、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涵盖的内容不但花样繁多,从青春、爱情、友情到家庭、职场、社会等方面均有涉及,更在保持情节
精彩的前提下,注重对正面的价值观进行推广。
二、韩国影视文化促进了中韩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
通过韩国影视文化的传播,青少年不仅拓展了中韩文化交流的视野,
增进了文化认知,同时也了解到了韩国人民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等,使得中国青少年更容易与韩国进行交流。
三、韩国影视文化对青少年教育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韩国影视文化虽然为青少年提供了多元化的娱乐选择,但也有带来一
些负面影响的问题。
首先,一些韩国影视剧中经常出现的浪漫爱情故
事和恋爱观照搬照抄,忽略了社会现实的艰辛和种种限制,导致青少
年对爱情、婚姻产生错误的认识。
其次,一些涉及虚荣、攀比等方面的题材,无形中让年轻人过度追求物质而忽视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的提升。
结语: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正在越来越高,韩国影视文化的多元化、丰富性带给青少年健康、积极的娱乐选择,同时也有负面的影响,我们应该选择更好的方法将韩国文化引入青少年的成长道路当中。
影视文化研究
![影视文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cfee2d915f804d2b16c116.png)
以《Friends》和《爱情公寓》为例探究当代都市文化高二·九班何建君张婕妤古译文韩洋摘要影视文化即电影电视文化是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的新的成果。
影视文化由于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背景之上,而拥有了许多迥异于传统文化形态、品种的特殊性、复杂性与丰富性。
一部好的影片,蕴含着不同程度上的影视文化,而这些影视文化,正是这些影片受到无数追捧、无数模仿的原因。
我们这次的研究也正是为了探究这一现象,为了更好的、更细致的进行探讨与研究,我们则选取了《Friends》和《爱情公寓》这两部均大受好评的剧集。
在对这两部剧集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对一个个细节的分析,总结出了从这两部剧集中展现出来的中美现代都市文化异同,也分析了影视能给人带来的影响及原因。
关键词《Friends》《爱情公寓》影视文化异同引言影视文化即电影电视文化是20世纪人类科技发展的新的成果。
影视文化由于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背景之上,而拥有了许多迥异于传统文化形态、品种的特殊性、复杂性与丰富性。
狭义的“影视文化”,应当是体现为“影视艺术”,即以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电影、电视艺术作品为主体的影视存在形态,包括电影故事片、电视剧及艺术性的电影纪录片、艺术性的电视“屏幕作品”(如艺术性的电视文学作品、电视艺术片及艺术性的电视纪录片)。
而广义的“影视文化”,应当是体现为电影、电视全部的存在形态。
作为一个观众,在观看了许多国产影视作品以及美国影视作品之后,我们有了些许感触。
我们发现了中美影视作品的许多不同,这其中最显著的不同是:中国的影视作品注重以历史为素材,美国的影视作品注重以未来为素材。
中美两国影视走向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是历史的厚度。
中国更像是一个饱经风霜,阅历丰富的老人,中国影视产业所体现的仿佛就是一位老年人在晚年追忆逝去的美好时光一样,虽然记忆有些模糊,但大体脉络清晰。
而美国则像是一个新生的婴儿,懵懂不知,美国的影视产业所体现的仿佛就是新生婴儿看周围的世界一般,他没有过去或者说他根本不知道或不在乎过去,因而它只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去观察周围这个莫测高深的世界。
影视文化研究
![影视文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eb0fb1955270722192ef7c1.png)
《影视文化研究》作业专业:艺术学姓名:刘杨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研究所谓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是指对新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人、新事、新观念、新风貌予以影像写照的新兴电视剧类型。
从2002年开始,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纷纷亮相荧屏,其中有一批优秀剧目相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譬如2002年3月5日起播出并以10.01%的平均收视率荣登央视当年收视冠军宝座的《刘老根》、2003年2月24日起播出的《希望的田野》、2005年4月3日起播出并继《刘老根》之后再次创造了央视当年最高收视率的《圣水湖畔》、2005年9月28日起播出的《美丽的田野》、2006年1月18日起播出的《都市外乡人》、2006年1月29日起播出的《别拿豆包不当干粮》、2006年5月27日起播出的《老娘泪》、2006年6月18日起播出的《插树岭》、2006年9月30日起播出的《乡村爱情》、2008年2月9日起播出的《乡村爱情2》、2008年3月20日起播出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008年7月23日起播出的《静静的白桦林》、2009年2月1日起播出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2010年2月16日起播出的《乡村爱情故事》、2010年11月29日播出的《永远的田野》等。
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扣准时代脉搏,自觉拓宽思路,佳作频出可圈可点,已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荧屏风景,具有重要的类型探讨价值。
一、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的主导元素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的异军突起,首先得益于如下两个主导元素。
(一)主旋律:反映时代进步,唱响时代主题主旋律是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生命线,也是其产生的前提。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专门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课题研究范文
![课题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27a89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3.png)
课题研究范文(以下为参考范文)。
课题研究范文,影视产业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影视产业对文化传播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影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具有广泛的受众群体。
通过影视作品,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交流和交融。
例如,中国的功夫片和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大量的粉丝,成为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影视作品的传播不仅可以增进人们对其他文化的了解,也可以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其次,影视产业对文化传播的影响还体现在价值观念的传递和塑造上。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计、价值观念等都会对观众产生影响,引导人们对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比如,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传递正能量,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和价值观;而一些低俗、暴力的影视作品则可能对观众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价值观念的扭曲和消极行为的产生。
因此,影视产业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此外,影视产业对文化传播的影响还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
随着影视产业的不断壮大,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
影视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同时,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也可以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提升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影视产业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影视产业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加强对影视作品的监管和引导,推动影视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文化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影视研究报告
![影视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412bc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91.png)
影视研究报告影视研究报告是一种对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和探讨的学术性研究报告。
影视作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影视研究则是对影视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的重要手段。
在以下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经典的影视研究报告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的《电视文化》(Television Culture)。
这本书分析了电视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以及电视如何成为一种主要的文化形式。
菲斯克认为,电视是一种可以影响我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工具。
这本书引发了人们对电视文化和电视观众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
其次,我们介绍大卫.鲁芬(David L. Ruff)的《电影观众参与度研究:情境、语言和媒体》(Audience Involvement in Film: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Evaluative Responses)。
这本书探讨了电影观众对电影的认知、情感和评价反应。
该研究对电影推广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我们介绍托斯特曼.曼(Tod Strauman)的《电影音乐学》(Film Musicology)。
该书研究了电影音乐如何影响观众的情感。
曼认为,电影音乐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可以在观众心中创造出各种情绪,从而为电影的情节和主题增加了深度和力度。
该书已成为一项重要的音乐和视听研究成果。
总之,影视研究报告是一种重要的学术研究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影视文化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以上三本书作为影视研究报告的经典例子,都对影视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人们更好地理解影视文化并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影视行业的形态也跟着不断变化和升级。
在这种背景下,影视研究报告更加重要。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影视文化,还可以预测和引领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下是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影视研究报告案例。
影视创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及意义研究
![影视创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及意义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fc1a9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7.png)
影视创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及意义研究影视创作在当今世界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它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塑造文化、传播价值观念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影视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文化传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本文将就影视创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和意义进行研究,以探讨其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首先,影视创作在文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媒介作用。
通过影视创作,电影和电视剧可以将各种文化元素呈现给观众。
例如,中国的古装剧可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雅与博大精深;美国的好莱坞电影则散发着美国文化的自信和活力。
影视作品通过故事情节、角色形象、音乐、服装等方面来塑造特定的文化形象,从而向观众传递特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这种传播方式使得不同文化之间能够互相了解、交流和融合,打乱了地域和种族的界限,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其次,影视创作对于塑造社会公众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影视作品通常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来传递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可以启发观众的思考,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例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通过讲述二战时期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拯救无数犹太人的勇气和人道精神。
这样的影视作品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启迪和教育,通过艺术创作塑造观众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朝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此外,影视创作也为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影视产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链。
影视创作涉及到编剧、导演、演员、剪辑师、配乐师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与创新,为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和就业岗位。
此外,影视作品的制作、宣传和发行也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商业链条,进一步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电影院、电视台、网络视频平台等都成为了影视创作的重要展示和推广渠道,它们通过观众的观看和消费来支持和推动影视创作的发展。
最后,影视创作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还在于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来呈现历史与现实。
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研究
![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88f32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3.png)
影视摄影与制作中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研究影视摄影与制作是一门复杂而又充满创意的艺术形式,它能够通过图像和声音的融合,让观众沉浸于一个虚拟的世界中。
然而,要了解影视摄影与制作的真正价值,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它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首先,影视摄影与制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电影诞生时期。
早期的电影摄影并未使用声音记录技术,这意味着仅仅依靠影像本身来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
这种无声电影时代的影视摄影表达方式受到了舞台剧和默剧的影响,通过表情、动作和镜头语言来讲述故事。
这个时期的电影摄影技术较为简单,使用黑白胶片和手动摄像机,但无声电影所代表的艺术形式对后来电影制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基础作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声音记录技术的引入改变了电影制作的面貌。
音频的加入使得电影更加逼真和生动。
在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外国电影工业经历了黄金时代。
通过运用不同的摄影技术、灯光效果和音效,电影制作进入了一个令人兴奋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电影作品凝聚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展现了战争、经济大萧条以及政治变革所带来的社会氛围。
进入了20世纪的中期,电影制作逐渐趋于成熟,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影摄影创作的自由度越来越高,电影制作开始注重视觉效果的营造。
例如,用于描绘科幻题材的特效技术、用于展现战争场面的摄影机位、用于创造奇幻世界的视觉效果等等,这些影视制作中的创新以及不断发展的技术为电影赋予了全新的魅力。
除了技术的发展,影视摄影与制作也受到了各种文化背景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作品透露着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
例如,中国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色彩运用和音乐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而印度电影则以它独特的歌舞场面、真实的社会题材和浓厚的宗教文化风格而著名。
这些特色使得电影成为了一种文化的传播媒介,让人们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与思想。
同时,影视摄影与制作也在扮演着保护历史和传承文化的角色。
影视史研究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
![影视史研究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e01c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4.png)
影视史研究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影视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文化媒介,对于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影视史研究中,跨文化对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旨在比较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视作品,并探讨这些作品在不同文化中的接受程度、审美观点以及反映出的主题和价值观。
首先,在进行跨文化对比分析时,研究者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并结合各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选择中国和美国的电影作品,通过对比它们的叙事方式、角色设定、文化符号等方面的差异来揭示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其次,在跨文化对比分析中,影视作品的受众反应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
通过对观众的评论、反馈和讨论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文化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例如,在比较中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时,可以通过观众反馈的情感表达、评论内容等来揭示两国观众对于动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情感表达的不同理解。
第三,在跨文化对比分析中,审美观点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各有特色,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出影视作品中的审美取向和美学价值之间的差异。
例如,比较法国和印度的电影作品时,可以通过对两种文化审美观点的探讨,分析出法国电影强调的自由主义和现实主义审美特点,而印度电影则注重情感表达和浪漫主义审美的特征。
此外,在跨文化对比分析中,也可以关注影视作品所反映出的主题和价值观。
不同国家和文化对于社会、心理和道德等方面的关注点和表达方式各有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视作品所强调的核心主题和价值观。
例如,比较韩国和德国的影视作品时,可以发现韩国作品重视家庭关系、亲情和友情,而德国作品则更加注重人性的边界、道德的观念以及社会的冲突和变革。
总之,影视史研究中的跨文化对比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视作品,可以揭示出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共通之处,并进一步拓展我们对于影视作品以及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影视研究报告
![影视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7eaf5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7.png)
影视研究报告影视文化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化形态,它不仅是人们日常娱乐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一种具有非凡意义的文化传承方式。
影视在娱乐和文化连接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可以通过影视作品去了解文化、认识地域和时代背景、继承精神和道德观念。
因此,影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深入探寻影视文化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涵,也能更好地为影视制作、宣传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补充。
一、影视研究的普遍性影视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因此,影视作品的受众范围十分广泛。
从一部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人们对文化、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看法,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形成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
但是,影视文化的大众性也带来了一定的盲从性,当一种文化形态不加分析和反思的简单接受时,便会导致文化贫困、文化混乱等问题。
因此,影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影视研究的深入性影视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和反映,更是一种对人性、人生、人文精神等深层次哲学问题的探索和表现。
因此,影视研究不仅仅关注影视作品的流行度,更关注影视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思考方式和话语权利等方面。
影视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影视文化的内涵和学术意义,还可以承受更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责任。
三、影视研究的应用性现如今,影视作品已成为了一种主要的文化产品之一,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影视产业也越来越成熟。
然而,市场流通和营销宣传中有一定程度的浮躁和功利性,导致很多影视作品滥竽充数、娱乐化程度过高、价值意义模糊。
在这种情况下,影视研究不仅可以为影视的制作、营销、宣传等方面提供创意和思路,还可以促进影视作品的优化、升级和文化品质的提升。
四、影视研究的趋势性我们不难发现,影视作品是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的,因为影视题材和市场变化会推动着影视文化的发展。
然而,影视文化作为一种传承性的文化形态,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也体现着其自身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因此,影视研究也需要跟随着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调整自身的研究方式和研究内容,以适应现代文化的需求。
动画影视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动画影视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ca5f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b.png)
动画影视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动画影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对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动画影视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故事叙述手法,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注意力,并通过这种传播方式传递出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念、情感和思想。
本文将探讨动画影视对文化传播的影响,从社会、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分析其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动画影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特点。
通过动画影视,人们可以了解和接触到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例如,日本的动漫文化已经成为全球热门的文化现象,吸引了大量国际观众的追捧。
《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等日本动画作品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展示了日本文化的独特之处,增进了日本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其次,动画影视对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动画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就业机会、带动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制作和推广动画影视作品,整个产业链条涉及到了动画设计、配音、声效、编辑等多个领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此外,动画影视作品的衍生品销售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如周边商品、主题公园等,为经济增长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拉动效应。
教育领域也经受了动画影视的影响。
动画影视作为一种娱乐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媒介,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
动画影视作品通过各种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传递出正能量、美德和价值观念,对孩子们的心智发育和价值观形成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例如,迪士尼的动画影视作品凭借其精美的画面和深入人心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并成为塑造他们人生观和行为准则的重要力量。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动画影视行业将不断迎来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观影体验,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动画影视作品带来的视听盛宴。
其次,动画影视的数字化和在线发布将进一步促进作品的传播和推广。
影视研究报告
![影视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8e6f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a.png)
影视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影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影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方式,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影视研究作为一门学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影视研究主要探讨影视作品的创作与表达方式、文化内涵以及对观众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影视作品的意义、价值和影响。
首先,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图像、声音和故事情节等方式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影视研究可以从创作角度分析影片的编剧、导演和演员等方面,探究他们的创作理念和风格。
例如,导演的视觉风格、电影配乐的运用以及演员的表演技巧等都是影视作品成功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揭示影视作品背后的创作意图和风格,增进我们对影视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其次,影视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承载着社会和时代的文化内涵。
在影视研究中,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电影和电视剧的主题、人物、场景等要素,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
影视作品往往是社会思潮和文化变迁的重要见证。
比如,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反思,向观众传递着关于历史和人类命运的思考;一些电视剧通过塑造丰富多样的角色形象,反映了当代社会中的性别、种族、阶级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影视作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的多元性和文化的多样性。
最后,影视作为一种大众娱乐形式,对观众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观影,观众可以从中获得快乐、情感共鸣,并且受到影片中人物的启发。
影视研究可以通过观众调查和实验研究等方法,来探究观众对影片的感受与认同程度,以及影片对观众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观众的意识形态、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因此,做好影视研究对于引导观众正确看待影视作品、提高其媒体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影视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致力于深入研究影视作品的创作与表达方式、文化内涵以及对观众的影响等方面。
影视语言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
![影视语言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1eb485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2.png)
影视语言及其文化内涵的研究电影和电视作为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理解影视中的文化内涵,已经成为艺术和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
影视作品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它通过图片、声音、字幕以及音乐表达情感,呈现出独特的文化特征。
一、电影语言的研究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其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不断创新,电影语言则是其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音乐、配乐以及特效等元素。
画面是电影中最基本的语言元素,电影中的画面,可以表达出导演的观点、情感与期望。
声音是电影中重要的表现手法,它可以直观地表现情感与环境。
音乐则在电影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可以营造出情感氛围,增强电影的表现力。
配乐也是电影中一项重要的创作要素,选取适合电影情节、能够增强影片情感表现的音乐,对于电影的评价及成功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效也是电影创作的重要元素,特效不仅能够弥补影片的不足,也可以营造出视觉效果和画面独特的风格。
二、电视语言的研究电视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媒介,其语言与电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电视语言注重的是文字与图像的结合,以及形式和内容相互作用等要素。
电视语言包括广告、电视剧等元素,广告是电视中一种重要的语言表现,它以视听效果为主要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最大化地表达出广告的信息。
电视剧则是电视语言创造出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展示了人类的复杂情感世界,以及各个社会阶层的历经沧桑。
电视剧在内容和形式上呈现出了浓郁的社会文化特征。
三、电影和电视文化内涵的研究电影和电视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各种文化元素交织在其中,反应出了一定时代和地域的文化特点。
电影和电视中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影片中的情节、人物和文化符号等元素来进行研究分析。
例如电影《阿甘正传》,它通过主人公的生命经历,反映出美国社会的变化,展示了美国的文化进化和熏陶。
又例如电视剧《琅琊榜》,这部电视剧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体现,深刻表现了人物以及社会和国家的历史变迁。
影视文化产业研究与发展方向探讨
![影视文化产业研究与发展方向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6915d2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b.png)
影视文化产业研究与发展方向探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加大,影视文化产业正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它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探讨影视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要深入研究影视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影视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需要通过深入研究了解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以及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等。
这样的研究能够为决策者提供对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长期规划的依据,同时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信息,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其次,需要关注影视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影视制作、传播和消费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研究者应当重视技术创新对于影视文化产业的影响,并积极研究相关的技术应用。
例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提升影视体验和体验交互能力具有巨大潜力。
此外,数字化媒体和在线平台的出现也为影视文化产业的推广和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可能性。
因此,研究者需要关注这一领域的动态,为提升影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做出贡献。
第三,需要重视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影视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具有强烈文化属性的产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化的价值观。
因此,研究者应当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影视文化产业的交流和合作,并通过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式,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经验。
这种跨文化交流和合作有助于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促进影视文化的全球传播和交流,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各国间的文化理解和友谊。
此外,要注意对影视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进行深入研究。
影视作品对社会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还包括对价值观、思想观念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影响。
研究者应当关注影视作品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引导影视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这种研究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传媒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深入调研和调查,探究影视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
影视传媒研究报告
![影视传媒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a8c835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a.png)
影视传媒研究报告影视传媒研究报告1.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娱乐产业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影视传媒作为娱乐产业中的重要领域,既能满足人们对娱乐的需求,又能传递文化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影视传媒的发展历程、市场规模、产业链条、文化传播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探索影视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2. 影视传媒的发展历程影视传媒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无声电影时代。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众需求的变化,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再到3D、4D 等特效电影,影视传媒不断创新。
同时,电影院线的兴起也为影视传媒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在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影视传媒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网络影视平台崛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观看电影和电视剧。
3. 影视传媒的市场规模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影视传媒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其中,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影视传媒产业的市场规模日益扩大。
根据近年来的数据统计,中国的电影票房收入实现了持续增长,人均观影次数也在逐年上升。
此外,随着高清、4K等新技术的应用,家庭影院设备和网络电影平台的普及,中国的家庭影视娱乐市场也逐渐壮大。
4. 影视传媒的产业链条影视传媒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涵盖了电影制作、电视剧制作、音乐制作、艺人经纪、营销推广等多个环节。
从影视项目的策划、立项、拍摄、制作到发行、宣传、上映,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关产业链的支持。
同时,影视传媒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特效制作、数码设备、影视服装、影视场地等,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产业链条。
5. 影视传媒的文化传播影视传媒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通过影视作品,人们能够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表达,了解世界的多样性。
同时,影视作品也能够传递社会价值观念,引导观众思考和反思,起到了一种宣传、教育的作用。
然而,也有人对影视传媒的文化传播提出了质疑,认为一些商业化的影视作品过于注重商业利益,忽视了艺术性和文化性。
影视研究教案
![影视研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77ba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8.png)
影视研究教案背景介绍:影视研究是一门旨在探讨和分析影视作品的学科,它涉及到导演、演员、编剧、文化背景、艺术风格等多个方面。
本教案将介绍影视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并提供学生们开展影视研究的指导。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影视研究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常用的影视研究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读电影和电视剧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4.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多元文化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影视研究的定义和重要性1.1 影视研究概述1.2 影视研究的重要性2. 影视研究的基本方法2.1 影视作品的文本分析2.1.1 剧情结构分析2.1.2 角色形象分析2.1.3 拍摄技法分析2.2 影视作品的历史文化分析2.2.1 影片背景和时代背景分析 2.2.2 影片与社会问题的关联2.3 影视作品的观众反应分析2.3.1 影片评价与口碑分析2.3.2 影片对观众的情感共鸣3. 影视研究的案例分析3.1 中国影视作品的分析与解读3.1.1 中国经典电影的研究3.1.2 中国影视剧的社会反映3.2 国际影视作品的分析与比较3.2.1 奥斯卡获奖影片的分析3.2.2 不同国家风格与文化的对比4. 影视研究的实践活动4.1 观影讨论会4.2 影评撰写与分享4.3 影片创作与剪辑实践三、教学过程1. 概念介绍与启发讨论在开课之初,通过引入电影《霸王别姬》的片段,引发学生对影视研究的兴趣,展开讨论,引出影视研究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方法介绍与案例讨论在介绍影视研究的基本方法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对影片的剧情、角色、拍摄技法等进行分析。
并结合具体案例,比如中国电影《活着》的文本分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影片的意义和社会反映。
3. 案例分享与讨论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领域,选择一个影视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交流。
4. 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安排观影讨论会、影评撰写与分享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影视研究的过程,提升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多元文化意识。
影视作品中的跨文化传播研究
![影视作品中的跨文化传播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46285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a.png)
影视作品中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强大的传播媒介,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视作品能够跨越地域和语言的障碍,将各自独特的文化元素传递给全球观众,促进文化的交流、理解与融合。
一、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的特点1、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影视作品通过生动的画面、精彩的剧情和动人的音乐,能够迅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使得观众更容易沉浸在作品所呈现的文化情境中,从而更有效地接受和理解其中的文化信息。
2、故事性与情感共鸣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来传达文化内涵。
观众在跟随角色经历喜怒哀乐的过程中,会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对作品所代表的文化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
3、广泛的受众群体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网络视频,都能够触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的观众。
这种广泛的受众覆盖面,为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影视作品跨文化传播的途径1、国际电影节与奖项各大国际电影节,如戛纳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等,成为了各国优秀影视作品展示的舞台。
这些电影节不仅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也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影片提供了交流和竞争的机会,推动了影视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2、在线视频平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在线视频平台如 Netflix、亚马逊 Prime Video 等迅速崛起。
这些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让观众能够方便地观看来自世界各地的影视作品,极大地促进了跨文化传播。
3、电视台的引进与播出各国电视台通过引进其他国家的热门影视作品,丰富了本国的电视节目内容。
观众通过观看这些引进剧,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风情。
三、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与挑战1、价值观的差异不同文化对于家庭、爱情、友情、成功等价值观的理解和追求可能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观众对影视作品中所呈现的价值观产生困惑或误解。
2、语言与符号的障碍语言的差异是跨文化传播的一个明显障碍。
此外,不同文化中的符号、隐喻和象征意义也可能不同,这可能影响观众对作品的准确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文化研究》作业专业:艺术学姓名:刘杨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研究所谓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是指对新世纪以来东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新人、新事、新观念、新风貌予以影像写照的新兴电视剧类型。
从2002年开始,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纷纷亮相荧屏,其中有一批优秀剧目相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热播,譬如2002年3月5日起播出并以10.01%的平均收视率荣登央视当年收视冠军宝座的《刘老根》、2003年2月24日起播出的《希望的田野》、2005年4月3日起播出并继《刘老根》之后再次创造了央视当年最高收视率的《圣水湖畔》、2005年9月28日起播出的《美丽的田野》、2006年1月18日起播出的《都市外乡人》、2006年1月29日起播出的《别拿豆包不当干粮》、2006年5月27日起播出的《老娘泪》、2006年6月18日起播出的《插树岭》、2006年9月30日起播出的《乡村爱情》、2008年2月9日起播出的《乡村爱情2》、2008年3月20日起播出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008年7月23日起播出的《静静的白桦林》、2009年2月1日起播出的《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2010年2月16日起播出的《乡村爱情故事》、2010年11月29日播出的《永远的田野》等。
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扣准时代脉搏,自觉拓宽思路,佳作频出可圈可点,已成为一道独特而亮丽的荧屏风景,具有重要的类型探讨价值。
一、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的主导元素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的异军突起,首先得益于如下两个主导元素。
(一)主旋律:反映时代进步,唱响时代主题主旋律是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生命线,也是其产生的前提。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专门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面向“三农”,繁荣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已成为新时期电视剧繁荣发展的重要课题和重要目标。
为此,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做出了重要部署。
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的兴起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出现的。
政策导向给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提供了强大动力,央视黄金时间播出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力度加大,投资制作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热情日益提高。
由于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是依托政策的优惠进而占领市场份额的,这就决定了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主旋律特色,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即使是采用市场运作的个人或者企业投资的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也是在内容上高扬主旋律,从而获得在央视播出的优先权。
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只有在主旋律的框架下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进而有较高的收视率。
(二)“三贴近”:聚集“三农”问题,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贴近”是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制胜法宝,也是其生命力的源泉。
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以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基点,着力表现的是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现代农民的思想观念和新型的人际关系,表现的都是农村家长里短的事,但就是这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平凡小事,经过创作人员巧妙编织和演员生动表演,就变成了一个个吸引人的故事,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东北广大农民响应党的号召,拥护党的政策,艰苦奋斗,发展农村经济,一心一意奔小康的时代主题。
譬如:《刘老根》以农民跳出种地的圈子搞旅游业、努力发展农村经济为题材,讲述了农民如何穷则思变、富而思进的奋斗史;《希望的田野》反映了农村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圣水湖畔》以主人公马莲保护耕地推广农业技术这一故事为中心展开叙述,把科技兴农的新观念形象生动地诠释给观众;《美丽的田野》讲述了一个村委会主任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故事。
《乡村爱情》系列多角度地展现了一幅当代农村青年的爱情生活画卷。
《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从农村选举村干部这个典型而敏感的话题入手,讲述在海选村干部过程中,农民如何“穷则思变”、“富而思进”。
《静静的白桦林》关注农村的大病统筹和医疗改革等重大问题。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系列以环保为主题,以乡情、爱情、兄弟情、父女情等感情为主线,讲述了发生在东北一个美丽的村庄里的故事。
《都市外乡人》讲述了东北农村知识分子于天龙进城打工创业的故事。
《插树岭》展现了东北农民在改革大潮冲击下离开黑土地进城打工,学到了新思想、新文化、新技术,最后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又回归黑土地的心迹变化。
二、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的特色元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一方人民创造一方艺术,一方艺术又哺育了一代人民。
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的异军突起,更得益于对东北区域特色元素的充分开掘与灵活运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气雄浑的东北风情巍巍长白山,滔滔松江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刘老根》、《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美丽的田野》、《都市外乡人》、《插树岭》、《静静的白桦林》《永远的田野》等一部又一部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所选取的拍摄外景地,大都是极富东北区域特色的著名景点和景观,如《圣水湖畔》选的是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查干湖旅游度假区、《静静的白桦林》选的是吉林省桦甸市境内的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永远的田野》选的是吉林省通榆县境内的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等。
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还融合了大量的东北民间戏曲、音乐、绝活,如二人转、东北大秧歌以及蒙古族歌舞表演、满蒙风格的配乐等,都将东北文化巧妙地与剧情结合起来,让观众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对东北的戏曲文化、音乐文化、饮食文化以及礼俗文化都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达到了潜移默化地传承和弘扬东北文化的目的。
(二)幽默风趣的东北方言东北方言不讲平仄,在运用上有相当大的空间。
东北方言之所以能闻名全国,要归功于那些小品创作人员和东北二人转,他们通过舞台艺术的形式,把东北人民的生活状态和语言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管是东北小品还是二人转,始终离不开幽默、滑稽,甚至带有自谑的成份。
《乡村爱情》中除了“老好了”、“咋这样呢”、“刘英,看你拿的那一把干巴花吧,噶啥去啊”等台词之外,还有让观众捧腹的经典台词——“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在农村找,找也不找你谢大脚”、“长痛不如短痛,短痛不如不痛,当然,不痛是不可能的”、“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村里处”等。
《圣水湖畔》中也大量使用了质朴风趣的东北方言,如马莲在抱怨自己命苦的时候说:“这赶上横垄地里打兔子了,一步一个坎儿,一步一个坎儿。
” 作为最具东北特色的元素之一,东北方言形象、幽默,极具亲和力,充满了张力和情趣。
这使得它走出了东北区域的限制,成为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走向全国的敲门砖。
(三)性格率真的东北人民东北人的性格一直以爽朗、幽默、豪迈著称。
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塑造的人大都有着鲜明性格特征,刘老根、马大帅、蔡小五、王小蒙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虚拟人物。
《乡村爱情》中的剧中人物都是性格鲜明、有血有肉、贴近现实的,他们就像邻居家的婶婶、大爷一样亲切。
“谢大脚”这一农村中年妇女形象,人物个性塑造得非常丰满,她的语言、一颦一笑都非常真实,活灵活现,她婚姻不幸福,但是并不悲观,并且积极追求自己的幸福;她乐于给村里人做媒,但是不是不求回报,她也有小女人的利益追求,即使是帮刘能跑一趟医院去看玉田的伤势,她也丝毫不放过,要30元钱作劳务费。
《乡村爱情》中扮演的谢广坤,人物个性更是鲜明,他爱显摆、势利眼,自己的儿子谢永强大学毕业要去县教委上班的事还没定下来,就被他宣传得人人皆知,为了能娶上村委会主任的女儿香秀做儿媳妇,硬是把王小蒙和永强拆开,在剧中算是一个反面人物。
又如《马大帅》将视角对准了进城的民工,这个为数众多的群体有着挖不尽的资源,以这些小人物的角色看待社会矛盾,是带着笑容的辛酸和流着眼泪的幸福。
木讷农民马大帅为了寻找自己逃婚的女儿进入城市,当他陪着官瘾十足的离休文化局长聊天,当他卖哭替别人当孝子贤孙,当他陪落选的拳击手打拳,当他突然得了一大笔遗产得意忘形……马大帅步履艰难的城市历险,正是无数东北农村父老乡亲身在其中的悲欢历程。
剧中人物更是个性十足,活灵活现。
三、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的形成原因。
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的异军突起,主要得益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人才积聚效应的充分发挥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的异军突起,是创作团队实力积聚并得以有效发挥的结果。
近年来,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不仅收获了累累硕果,也同时蓄积了人才优势。
这个人才优势有与众不同的独有特征:即编剧、导演、演员成龙配套的全面性和自成体系的完整性,特别是许多编剧和演员熟悉东北农村、热爱黑土地,塑造东北农民形象是他们的强项。
从编剧方面来看,东北地区涌现出一批全国比较知名的本土编剧,他们有着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和浓郁的乡土情结,熟悉黑土地,热爱黑土地。
很多剧本都是在农村完成的,很多剧作家本身就是农民。
尽管他们现在住进了城市,但是经常回农村深入生活、潜心创作。
《圣水湖畔》编剧何庆魁曾经是松花江上的一名渔民,还摆摊卖过三年菜,至今户口还在农村。
他说:“我每年都要回农村走走,坐在炕头上和乡亲们聊聊天。
我的根在农村,回去是浇浇水。
”《希望的田野》编剧冯延飞说:“我就是个农民,我的朋友全是农民,我一辈子都要为农民写作。
”从演员方面看,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汇集了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东北小品、二人转演员,主角赵本山、范伟、小沈阳更是家喻户晓,在全国拥有稳定的观众群。
观众对他们的关注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十几分钟的小品到融入了东北二人转等艺术形式具有轻喜剧效果的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
在《刘老根》系列、《马大帅》系列和《乡村爱情》系列中,主角是清一色的东北小品和二人转演员,而且几乎个个出彩。
此外,在许多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中,还大胆起用了众多东北土生土长的群众演员,体现了原汁原味的东北味儿。
(二)机制创新效果的初步显现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类型的异军突起,是创作团队在艺术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法则的框架内,科学运筹、规范经营的结果。
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团队具备自由组合的灵活机制。
多年来,东北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生产都自觉地坚持按照“多元选择、自由组合”的灵活机制进行。
不管是曾红遍国内以小品表演“铁三角”著称的赵本山、范伟、高秀敏组成的黄金搭档,还是以崔凯和赵本山、何庆魁和赵本山、何庆魁和高秀敏建立起来的编演联盟;无论是他们有合有分、有聚有散还是分分合合、聚了再散的潜在组建规则,也不管是各类经济体制的制作集团公司、独立制片人与剧本创作单位、剧本版权人所履行的签约合同,还是出品人与投资商、赞助商的合作流程,都是以科学的选择为目标,以充分的自由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