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络与信息网络系统要点

合集下载

第5章 信息网络系统

第5章  信息网络系统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初级计算机网络。在20 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后期,计算机网络 在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完成了计算机网络体系 结构与协议的研究,将多个主机通过通信子网 以能够互相共享资源为目的互联起来,形成了 计算机的初级网络,见插图5-2。
插图5-2 “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子网 和通信子网结构示意图”

图5.1 OSI七层模型
主机A
7 6
应用 表示
应用层协议 表示层协议
主机B
交换单元名称 A报文 P报文 S报文
应用 表示
会话层协议
5
4
会话
传输层协议
会话
传输
通信子网边界
内部子网协议
传输
T报文
3
网络
网络 数据链路
网络 数据链路
网络 数据链路
分组 帧 比特
2 数据链路
1
物理
物理
路由器
物理
路由器
物理
各层的主要功能介绍
计算机 路由器
路由器 计算机 计算机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规模局限在一座城市的范围内,覆盖的地 理范围从几十公里至数百公里。 MAN是对局域网的延伸,用来连接局域网,在 传输介质和布线结构方面牵涉范围较广。
计算机
路由器 计算机 城域网络(公用网) 路由器 路由器 计算机 路由器
(2)计算机网络的资源 网上的计算机能够共享的资源有:
–数据资源:大型计算机上建立的数据库和各种文件中存储 着大量的信息资源,如图书资料、经济信息、气象预报、 交通服务、专利申请、新闻、电影电视、音乐等。通过计 算机网络,这些资源可以被不同地区的人们查询和利用。 –软件资源:有些专用的软件往往价格昂贵,一般用户无法 购置,而在网络中的某些大型计算机上装有各种功能完善 的软件,如专用统计软件、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程序、用 途各异的软件包、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辅助软件、专用的绘 图程序等。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登录到远程计算机上使用这 些软件,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某些程序到本地机上使用。 在网络环境下,一些公用的网络版软件都可以安装在服务 器上供大家调用,而不必在每台机器上都安装。

通信系统基础知识要点

通信系统基础知识要点

通信系统基础知识要点通信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它连接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

要了解通信系统的运作原理和基础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要点着手。

一、通信系统的概述通信系统是通过传输介质将信息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的系统。

它由发送设备、传输介质和接收设备组成。

发送设备将信息转化为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后,接收设备将信号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

二、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三个过程:信号的产生与获取、信号的传输、信号的处理与解析。

信号的产生与获取是指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将信息转化为信号。

信号的传输是指将信号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设备。

信号的处理与解析是指接收设备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还原为原始信息。

三、通信系统的传输介质通信系统的传输介质可以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光纤、电缆等,它们通过导线传输信号。

无线传输介质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等,它们通过空气传输信号。

不同的传输介质有不同的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

四、常见的通信系统技术通信系统技术涉及到信号的编码、调制解调、多路复用等方面。

信号的编码是指将原始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的过程,常见的编码方式有布莱叶盲区编码、曼彻斯特编码等。

调制解调是指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或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常见的调制解调方式有调频调制、调幅调制等。

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传输介质传输的技术,常见的多路复用方式有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等。

五、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有点对点通信和广播通信两种方式。

点对点通信是指信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进行直接传输,如电话通话。

广播通信是指信息通过广播信道传输给多个接收方,如电视广播。

六、通信系统的安全技术通信系统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身份认证、防止恶意攻击等方面。

数据加密是指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密文的过程,只有具有解密密钥的接收方能够还原数据。

通信网络与信息网络系统

通信网络与信息网络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 2.网络拓扑分类 • 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要实现互联,就需要以一定的结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 式就叫做“拓扑结构”。目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环形网络拓扑结构、星形网 络拓扑结构、总线形网络拓扑结构和复合形网络拓扑结构。其中星形网络拓扑结构是 目前在局域网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环形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应用于令牌网中。
6. 常见标准路由 协议 • 在选择路由器时 需同时考虑网络 设计和路由协议 的选择。最常见 的标准路由协议 是RIP和 OSPF(“开放最 短路径优先”), 但RIP不适合大 型网络。
城域网(MAN)
•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 网,简称MAN。属宽带局域网。由于采用具有有源交换元件的局域网技术,网 中传输时延较小,它的传输媒介主要采用光缆,传输速率在100兆比特/秒以上。
• MAN的一个重要用途是用作骨干网,通过它将位于同一城市内不同地点的主机、 数据库,以及LAN等互相联接起来,这与WAN的作用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在实 现方法与性能上有很大差别。
因此同步轨道静止卫星主要用于陆地固定通信如电话通信电视节目的转播等但也用于海上移动通信不过它不象陆上蜂窝移动通信那样有那么多的基站只有卫星是一座大的基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依然设在岸上称为岸站海上移动终端之间即船舶与船舶之间的通信需经卫星两跳后才能实现例如如果甲船需同乙船联系那么甲船将信号发至卫星经卫星一跳到达岸站上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然后岸站又将信号发至卫星再经卫星一跳到达乙船
各层功能/OSI 参考ຫໍສະໝຸດ 型•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 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该层向高层屏蔽了 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 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 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 (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 层得名的原因是它很类似于两个实体间的会话概念。例如,一个 交互的用户会话以登录到计算机开始,以注销结束。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 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如果必要,该 层可提供一种标准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表示 格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采用的标准表示形式。数据压缩和加密也 是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

2023年高考信息技术复习专题梳理 信息系统概述

2023年高考信息技术复习专题梳理 信息系统概述
解析 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信息高度集中,供各 类用户共享,选项B错误。
5.浙江省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的登录界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 信息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注册成功后,考生的相关数据存储在系统的数据库中 B.该信息系统中的硬件是指学生登录填报系统用的计算机 C.该信息系统中的用户是指填报志愿的考生 D.该信息系统中的软件是指为了实现高校招生管理而开发的应用 软件
决策信息系统
知识要点3 信息系统的应用
2.信息系统优势 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跨越时空限制,服务随时随处; 基于数据分析,支持科学 决策; 便捷保存数据,利于共享追踪。
3.信息系统局限性 对外部环境有依赖性; 本身有安全隐患; 技术门槛可能加剧数字鸿沟。
1.下列有关信息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传输、存储、加工和表达信息的各种技 术总和
解析 信息社会的本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C项不正确。
9.下列关于对信息社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信息社会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B.信息社会中,信息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C.信息资源使用的人越少,价值越高 D.信息经济是信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态
解析 信息可以共享,可多次使用,不会发生损耗,还可增值。
A.信息经济
B.网络社会
C.智能社会
D.数字生活
解析 体现了生活工具数字化,属于数字生活。
8.下列关于对“信息社会是以人为本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社会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B.以人为本的社会才能实现全面发展 C.信息社会的本质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D.只有以人为本,才能体现信息社会的包容性
1.信息社会主要特征 信息社会是以人为本的; 信息社会是可持续发展的;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和知识作为重要资源的。 信息社会的特征可以从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和数字生活四个

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探析

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探析

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探析摘要:经济高速发展为建筑行业发展提供动力,尤其是近些年科研水平持续提升,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支持下,建筑工程项目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同时,随着城镇发展,大量人口向城镇聚集,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建筑项目规模日益扩大,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工程的施工难度和管理难度较大。

基于此,发挥现代化技术优势,将工程项目与现代化技术融合,实现智能化、集成化管理,可有效提高工程的安全性。

文章将会围绕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展开简要阐述分析。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引言建筑行业近几十年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安全管理问题始终存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从多个角度出发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实际在开展该项工作时,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落实好智慧化管理模式,应用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减少施工现场的事故发生率,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使建筑成本得到有效管控,确保建筑项目的顺利推进。

1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述近些年,科技高速发展,建筑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成为现实。

相对而言,传统的建筑工程项目在集成化、智能化方面相对落后,在管理过程中,很多工作需要人力完成,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物力、财力支持,还存在效率低下、覆盖不全面等问题。

而推广建筑智能化之后,依托集成化系统管控,可以实现建筑全覆盖式管理,在有效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同时,为居住者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综合来看,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分为通讯自动化系统(CA)、安保自动化系统(SA)、楼宇自动化系统(BA)、办公自动化系统(0A),各系统分别负责管理一部分内容,想要充分发挥各系统优势,科学布局、统筹规划是基本原则,同时,需要围绕不同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科学配置。

将各系统与智能化工程项目相结合,可分解为多个具体子系统结构。

第一,通信网络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
邮件传输
06
POP3协议:邮 局协议,用于 接收电子邮件
07
IMAP协议:互 联网消息访问 协议,用于接
收电子邮件
08
VPN协议:虚 拟专用网络协 议,用于安全
通信
09
DNS协议:域 名系统协议, 用于域名解析
10
IPsec协议:互 联网协议安全 协议,用于安
全通信
网络设备
01
路由器:连接 不同网络,实
04
网络协议:定义网络设备之间通信的规 则和格式,包括TCP/IP、HTTP等协议
通信协议
01
TCP/IP协议: 互联网通信的
基础协议
02
UDP协议:用 户数据报协议, 用于实时通信
03
HTTP协议:超 文本传输协议, 用于网页浏览
04
FTP协议:文件 传输协议,用
于文件传输
05
SMTP协议:简 单邮件传输协 议,用于电子
决策支持系统(DSS): 用于辅助决策者进行决 策,如预测分析、模拟
仿真等。
专家系统(ES):用 于模拟人类专家的知 识和经验,如诊断系
统、推荐系统等。
办公自动化系统 (OA):用于提高办 公效率,如文档管理、
流程审批等。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用于整合企 业资源,如供应链管
理、财务管理等。
信息系统功能
共同促进:通信 网络系统和信息 系统共同推动社 会进步,提高生 活质量和工作效 率
谢谢
现网络互通
02
交换机:连接 多个设备,实
现数据交换
03
防火墙:保护 网络免受攻击, 保障网络安全
04
无线AP:提供 无线网络接入, 方便移动设备

通信系统设计原则基础知识要点

通信系统设计原则基础知识要点

通信系统设计原则基础知识要点通信系统设计是建立和优化通信网络的重要环节。

在设计通信系统时,有一些基础知识需要了解和应用,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通信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知识要点。

一、系统设计目标在进行通信系统设计之前,需要明确系统的设计目标。

设计目标可以包括传输速率、带宽需求、网络容量、安全性要求等。

根据不同的目标,设计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二、信号传输方式信号传输方式是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

常见的信号传输方式有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

模拟传输是将信号直接传输到接收端,适用于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传输是将信号离散化,通过编码和解码来实现传输。

三、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信号在通信系统中传播的媒介,如电缆、光纤、无线传输等。

不同的传输介质具有不同的特性,如传输速率、传输距离、抗干扰性等。

在选择传输介质时,需要根据系统要求和成本效益进行权衡。

四、信号编码与调制信号编码和调制是将源信号转化为适合传输的形式。

编码是将信号转化为数字序列,调制是将数字序列转化为模拟或数字信号。

合适的信号编码和调制方案可以提高传输效率和抗干扰性。

五、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指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不同的拓扑结构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可靠性特点。

在设计通信系统时,需要选择适合的网络拓扑结构。

六、容错与冗余设计容错与冗余设计是保障通信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容错设计可以使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继续工作,如使用冗余设备、备份控制等。

冗余设计是指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添加冗余信息来纠正错误或恢复丢失的数据。

七、电磁兼容性设计电磁兼容性设计是确保通信系统不受电磁干扰和自身电磁辐射对其他设备的干扰的重要措施。

包括选择抗干扰性强的设备、合理布局和屏蔽等。

八、网络安全设计网络安全设计是确保通信系统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信息泄露和病毒攻击等威胁的措施。

包括网络防火墙、数据加密、访问权限控制等。

九、性能评估与优化在通信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与优化。

信息技术课学习要点梳理

信息技术课学习要点梳理

信息技术课学习要点梳理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它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数据处理以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基本概念和技能,以便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灵活应用。

下面是对信息技术课学习的要点进行的梳理和总结。

1. 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信息技术的首要任务是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这包括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应用、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等。

学生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熟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网络通信与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通信和互联网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不同网络协议的特点和用途,学会使用常见的网络工具和应用程序,如浏览器、邮箱、即时通信软件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网络伦理和网络文化的基本概念。

3. 数据处理与信息安全:在信息时代,数据处理和信息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学生需要学习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展示等。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数据的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技术。

同时,信息安全也是信息技术课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方式,以及常见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4. 编程与应用开发: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编程和应用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语法,培养逻辑思维和程序设计能力。

同时,了解常见的应用开发平台和工具,掌握应用程序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通过编程和应用开发的学习,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提高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5. 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数字素养包括使用数字技术处理和表达信息、获取和评估数字信息、利用数字技术解决问题,以及进行合作和交流等。

通信网基础复习要点 南邮

通信网基础复习要点 南邮

第1章1. 简述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2. 什么是现代通信网?其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其基本功能是什么?3. 通信网引入分层的好处是什么?4. 将OSI模型进行简化的话,通信网的网络结构从垂直分层观点可以分为哪几层?每层的作用是什么?5. 从水平分层观点来看,网络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6. 按信息类型分类,通信网业务包括哪几类?按网络提供业务的方式,通信网业务包括哪几类?7. 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有哪些?各自优缺点是什么?8. 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哪些?9. 电话通信网的质量要求有哪些?各自指标是什么?10. 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几点?11. 简述三网融合的概念及其技术基础。

第2章1. 简述传送与传输、传送网与传输网的区别。

2. 传输网对传输技术的要求有哪些?3. 传输信道由哪三部分构成?4. 传输媒质分为哪两大类?有线传输媒质主要有哪些?无线通信系统大致上分为哪两类?5. 简述信道复用的原理,并说明信道复用主要有哪三种方法。

6. FDM的原理及优缺点是什么?7. 简述TDM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分类。

8. 解释同步时分复用中的“位置化信道”的概念,并解释在异步时分复用中需要用标识码来识别信道的原因。

9. 简述传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传输节点设备主要有哪些?10. 有线传输链路分为哪三类?时分数字传输链路有哪两种典型的传输技术?11. 传输方式有哪三种?分别简述其传输特点。

12. 全工方式有哪两种?13. 在通信网的传输中需要传输控制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分类?14. 用户接入网络主要有哪两种方式?动态分配接入方式有哪两类?15. 根据网络中是否有交换节点,可把网络分为哪两类?16. 简述交换节点的功能。

17. 简述交换技术的分类。

18. 简述电路交换的特点、通信过程及其适用场合。

19. 什么是存储-转发方式?简述其特点及适应场合。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通信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网络系统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信息传输和交换的网络系统,而信息系统则涉及到信息的处理和管理。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通信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定义、作用、发展以及现实中的应用。

一、通信网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通信网络系统是由多个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网络,用于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它通过电信设备、卫星系统以及光纤传输等技术手段,将信息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

通信网络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以下作用:1. 实现信息传输:通信网络系统通过不同的传输媒介,如电话、电报、互联网等,将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到指定的目标。

2. 促进信息共享:通信网络系统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传播,加快了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

3. 支持远程通信:通信网络系统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远距离的方式进行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便捷性。

4. 促进社会发展:通信网络系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二、信息系统的定义与作用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处理和管理的系统。

它包括了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输出等环节,旨在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决策的准确性。

信息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具有以下作用:1. 数据管理与处理:信息系统能够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实现数据的快速检索、更新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查询服务。

2. 优化业务流程:信息系统通过自动化和集成化的方式,优化和简化了各类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 知识管理与创新:信息系统能够收集和整理知识,提供知识库和专业咨询,促进企业的创新和知识的共享。

4. 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对数据进行安全控制和风险评估,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的泄露和遗失。

三、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通信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
(三)视频点播和电视会议
- 1.视频点播(VOD)
VOD(Video On Demand)即视频点播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 术、多媒体技术、电视技术和数字压缩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融合交叉 结合的产物。
2.电视会议(Video Conference) 电视会议是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于一体的异地通信 方式。电视会议系统是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传输通道及网络管理系 统所组成。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系统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承担信息处理任务的资源子网和负责信息
传递任务的通信子网两大部分。 1.资源子网 2.通信子网 通信子网是由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组成。通信线路之间的连接方式根
据用户选择不同的网络而定,通常可以用专线、电话线、微波或通信卫 星等。如图14-1所示是计算机网络组成的示意图。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
第- 1节 概述
一、构建通信网络系统的原则
由于人们对信息需求的增长以及计算机技术带来的先进多媒体终端 技术,一个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瓶颈往往在于它的通信网络。
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要求
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物业管理部门不仅要处理与日俱增的日常业务 信息,而且要产生大量各类辅助决策信息。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
② 通过代理接入,如图14-3所示。
- ③ 通过专线接入,如图14-4所示。
图14-3 通过代理接入Internet
2.Internet应用
图14-4 通过专线接入Internet
通信网络系统与信息系统
二、综合布线系统
- (一)综合布线的概念

信息与通信专业基础知识要点

信息与通信专业基础知识要点

一、信息与通信工程 - 主要研究方向1.数字电视图像通信 2.光纤通信 3.计算机通信及网络安全 4.无线通信 5.统计信号处理 6.生物信息技术 7.多媒体技术 8.智能信息处理二、计算机通信简介:计算机通信是一种以数据通信形式出现,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与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方式。

它是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在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武器控制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决策分析系统、情报检索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计算机通信按照传输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接式和间接式两种。

直接式是指将两部计算机直接相联进行通信,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多点通播。

间接式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通过交换网络进行传输。

按照通信覆盖地域的广度,计算机通信通常分为局域式、城域式和广域式三类。

局域式是指在一局部的地域范围内(例如一个机关、学校、军营等)建立计算机通信。

局域计算机通信覆盖地区的直径在数公里以内。

城域式是指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

城域计算机通信覆盖地区的直径在十公里到数十公里。

广域式是指在一个广泛的地域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

通信范围可以超越城市和国家,以至于全球。

广域计算机通信覆盖地区的直径一般在数十公里到数干公里乃至上万公里。

在通常情况下,计算机通信都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成计算机通信网进行的,这样可共享网络资源,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效能。

三、各种无线通信传输方式简介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要实现全球对无人驾驶智能车的监控,无线通信自然不能少。

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无线通信技术有:红外线、蓝牙、UWB、以及我们早期使用的Zigbee、无线数传电台、WIFI、GPRS、3G等等。

下面针对这些技术做一些简单的介绍。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的使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要实现全球对无人驾驶智能车的监控,无线通信自然不能少。

通信网基础复习要点 南邮

通信网基础复习要点 南邮

第1章1. 简述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2. 什么是现代通信网?其构成要素包括哪些?其基本功能是什么?3. 通信网引入分层的好处是什么?4. 将OSI模型进行简化的话,通信网的网络结构从垂直分层观点可以分为哪几层?每层的作用是什么?5. 从水平分层观点来看,网络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6. 按信息类型分类,通信网业务包括哪几类?按网络提供业务的方式,通信网业务包括哪几类?7. 通信网的基本组网结构有哪些?各自优缺点是什么?8. 一般通信网的质量要求可以通过哪几个方面进行衡量?影响接通的任意性和快速性的因素有哪些?9. 电话通信网的质量要求有哪些?各自指标是什么?10. 现代通信网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哪几点?11. 简述三网融合的概念及其技术基础。

第2章1. 简述传送与传输、传送网与传输网的区别。

2. 传输网对传输技术的要求有哪些?3. 传输信道由哪三部分构成?4. 传输媒质分为哪两大类?有线传输媒质主要有哪些?无线通信系统大致上分为哪两类?5. 简述信道复用的原理,并说明信道复用主要有哪三种方法。

6. FDM的原理及优缺点是什么?7. 简述TDM的原理、优缺点及其分类。

8. 解释同步时分复用中的“位置化信道”的概念,并解释在异步时分复用中需要用标识码来识别信道的原因。

9. 简述传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传输节点设备主要有哪些?10. 有线传输链路分为哪三类?时分数字传输链路有哪两种典型的传输技术?11. 传输方式有哪三种?分别简述其传输特点。

12. 全工方式有哪两种?13. 在通信网的传输中需要传输控制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分类?14. 用户接入网络主要有哪两种方式?动态分配接入方式有哪两类?15. 根据网络中是否有交换节点,可把网络分为哪两类?16. 简述交换节点的功能。

17. 简述交换技术的分类。

18. 简述电路交换的特点、通信过程及其适用场合。

19. 什么是存储-转发方式?简述其特点及适应场合。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与技术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与技术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与技术导论:1. 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基础设施,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与信息。

2. 本文将介绍通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并分析其在日常生活和商业领域的重要性。

一、通信网络的定义和功能1. 通信网络是指将多个计算设备和用户连接起来,以使它们可以互相交换信息和资源的系统。

2. 通信网络的功能包括数据传输、远程通信、资源共享和信息存储等。

二、通信网络的组成部分1. 物理设备:a. 服务器和路由器:用于处理和转发数据包。

b. 网络交换机和集线器:用于连接多个设备。

c. 光纤和电缆: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

2. 协议和编码:a. TCP/IP协议:用于将数据分成数据包并将其传输到目标设备。

b. HTTP和HTTPS协议:用于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网页和其他信息。

c. 压缩和加密编码:保护通信内容的安全性和隐私。

三、通信网络的类型1. 局域网(LAN):覆盖较小区域,如家庭或办公楼,用于内部通信和资源共享。

2. 城域网(MAN):覆盖较大的城市或地理区域,用于连接不同的局域网。

3. 广域网(WAN):覆盖更大的地理范围,例如国家或全球范围,用于连接不同城市和国家的局域网。

四、通信网络的技术1. 有线网络技术:a. 以太网(Ethernet):使用光纤或电缆进行数据传输。

b. 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通过电话线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

2. 无线网络技术:a. Wi-Fi:通过无线电波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

b. 蜂窝网络:使用移动电话基站连接用户设备。

c. 蓝牙:用于短距离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五、通信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互联网:人们使用通信网络进行在线购物、社交媒体和娱乐等活动。

2. 移动通信:手机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通信。

3. 远程办公和远程教育:通过通信网络进行远程工作和学习。

六、通信网络在商业领域中的重要性1. 电子商务:企业通过通信网络进行在线销售和交易。

信息系统与通信网络教案

信息系统与通信网络教案

信息系统与通信网络一、学习目标:1.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基本特点;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与分类;4.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和学习的影响;5.知道信息系统与外部世界的连接方式;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理解信息系统与通信网络的关系;知道通信网络的分类;2.学习难点: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特点,理解计算机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三、学习准备:计算机能上网(UMU在线学习平台、搜索引擎)、编辑文档、播放视频。

四、学习内容1. 课前测验——信息系统与通信网络_课前测验(1)【多选题】属于信息系统的是:()A. 植物识别专家系统B. Windows XP 操作系统C.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 北京市中小学学习管理云平台(CMIS)(2)【填空题】形态各异的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是通过_______,与功能不同的信息系统相连的。

(3)【填空题】网络分类标准有很多,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划分为_______和________。

2.知识点1播放视频《seewo未来教室》,感受通信网络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知道形态各异的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设备,是通过通信网络,与功能不同的信息系统相连的。

(与课前测验呼应)3.2知识点1视频3.知识点2知道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结合应用举例填写表格,分析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作用描述(第二列依次填写):(1)用户通过网络可以共享各地主机上的数据、软件及硬件资源。

(2)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可以进行通信、数据传递实现信息交换、收集和处理。

(3)分布式控制可以保证系统在部分硬件发生故障时仍能正常可靠的工作。

概括的说,计算机网络有三大功能:(第三列功能概括)(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3)分布控制与处理4. 知识点3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播放视频《局域网》);了解不同的连接策略:对等网与服务器-客户端网络。

3.2知识点3视频五、练习:模拟组建家庭间局域网1.【单选题】如果组建一个家庭间的局域网(邻居间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可以共享打印机和文件,也少不了网上娱乐:联网游戏),你建议选择的组网策略是:()A. 对等网B. 服务器——客户机网络2.【单选题】如果组建家庭间局域网,你选择的组网传输介质是:()A. 双绞线B. 同轴电缆C. 光缆D. 无线传输3.【单选题】你选择的组网设备是:()A. 中继器B. 集线器C. 交换机D. 路由器4.【简答题】决定你组网策略的原因是()。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1)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1)

现代通信网络技术(1)第1章通信网络概述1.1 通信网基本概念学习要点:1.掌握通信网的基本概念2.了解通信系统基本模型3.了解通信网模型一.基本概念1.通信: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换过程。

2.信息:是客观存在的,对接收者而言事先不知道的内容。

3.信号:是信息的载体或表现形式。

如语音、图像、文字等。

4.通信系统:完成信息传递所需的通信设备和线路的集合体。

二.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包括有: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等六个部分。

123.信道:信号传输媒介。

一般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无线信道:信号在自由空间中传输(如短波、微波、卫星等通信方式);有线信道:信号约束在某种传输线上传输(如电缆、光缆等)。

4.反变换器:把从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

5.信宿:是指信息传送的终点,也就是信息接收者。

6.噪声源:不是人为实现的实体,但客观存在。

三.通信网基本概念网络:由一系列节点和连接节点的传输链路组成的组织或系统。

通信网:实现两个或多个规定点之间信息传送和交换的网络。

节点:在通信网中指的是交换点,完成接续和信息交换任务。

传输链路:连接终端与交换点或交换节点之间的线路……信道。

用户终端……信源和信宿,对电话机而言还包括了变换器和反变换器;最简单的电话通信网如下:学习要点:1.熟悉通信网的基本结构2.掌握通信网的构成一.通信网的基本结构1.按用户间的互连方式分:①直接互连网(完全互连网)所有用户之间都有链路直接连接,任何两个用户都可以直接通信;②转接互连网(不完全互连网)设有一个转接中心,所有用户只与转接中心直接连通。

2.按照拓扑结构分有六种基本结构形式:①网型网——网内任何两个节点之间均有线路相连。

如果有N个节点,则需要N(N-1)/2条传输链路。

优点:冗余度较大,稳定性较好;缺点:传输链路多,线路利用率低,经济性较差。

②星型网——将一个节点作为辐射点,该点与其他节点均有线路相连。

具有N个节点的星型网至少需要N-1条传输链路。

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要点及优化措施分析

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要点及优化措施分析

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要点及优化措施分析摘要:伴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络的普及,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正在日益完善。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客户数量的增多,当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重点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也就是由传统单一的通信业务转变为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主的网络业务,要同时满足客户的通信质量、上网速度以及网络安全性等的多元化需求。

因此在进行移动通信网络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通信网络软硬件的优化,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引入大数据技术来保持移动通信网络的最佳运行状态,切实提升移动通信网络的服务质量。

文章就主要围绕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要点及优化发展措施展开相应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要点;优化措施引言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水平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为各行各业经济活动和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同时也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本文就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展开深入分析,以下主要对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进行了探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性解析,目的也是为了促进通信信息技术能够健康发展。

15G移动通信网络的特点5G移动通信网络选择了更加科学的无线网络演进策略,技术方案综合考虑了用户需求、后续技术升级、网络平滑过渡等。

无线网络演进需综合考虑到了覆盖能力、综合造价、规避频段组合干扰以及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5G移动通信网络优先采用了独立组网,采用了64端口、192振子网以实现大规模天线覆盖。

网络设计也考虑到了4G与5G基站耦合的需要,对非独立组网终端侧LTE频段与NR频段存在的干扰问题,选择了独立组网架构。

5G空口技术框架结合场景、性能、频段、设备功能、造价等,依据需要实现技术的最优组合,参数的优化配置,保证空口技术方案的适用性,业务可以定制化,可以灵活应对5G技术下的新场景与新业务对通信网络的需求,兼容问题得以有效满足解决。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全解析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全解析

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全解析(一)专业介绍1. 学科简介通信与信息系统是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下设的二级学科。

该专业是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支柱,是国民经济高速开展的前提,国家的神经系统和命脉。

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远景目标》中,对现代通信体系和国家信息根底设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及信息平安技术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技术。

本学科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以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以及信息网络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2. 培养目标(1)研究生应掌握通信科学、信息科学领域坚实的数理根底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控制科学方面的一般理论与技术;(2)能从事通信、信息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与教学工作;(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以便进行学术研讨;(4)能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独立开展工作。

3. 主要研究方向新一代通信网络、光纤宽带通信网、网络探测和网络管理、移动通信、宽带/高速无线通信、卫星通信、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与信息平安、电子商务、通信抗干扰系统、电子对抗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卫星遥感系统、信息编码与信号传输、语音与图像处理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通信信号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图象处理等。

4. 考试科目(1) 101 政治(2) 201 英语(3) 301 数学三(一)(4) 811 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注:各招生单位研究方向和考试科目不同,在此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5. 相近专业与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相关的学科有:信号与信息处理(二)就业前景1. 就业方向此专业几乎渗透到所有科学和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

主要到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作。

2. 就业前景(1)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和该学科自身优势决定了其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IP地址的基本概念 在计算机寻址中经常会遇到“名字”“地址” 和“路由”这3各术语。IP协议主要是解决地址的 问题。 IP协议要寻找的“地址”长度为32,以 X、X、 X、X 格式表示, 每个X为8位,其值为0-255.IP 地址有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构成。分为A、B、 C、D、E5类。 1)、A类IP地址。 它的IP地址范围为“1.0.0.0---128.255.255.255”全 世界总共有126个可能的A类网络,每个A类网络最 多可以连接16777214台计算机。A类地址数是最 少的,但A类网络所允许连接的计算机是最多的。
第二节卫星电视天线的安装和维护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卫星电视天线和接收设备 安装的基本技能,掌握对卫星电视天线和接收设 备维护的基本方法。 相关知识 一、卫星电视天线的原理。 卫星电视广播实际上是利用同步卫星作为一个 具有超高发射天线的转播台。位于赤道上空 35800km,与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相当于地球 上的一座高35800km的高塔。
1)、TCP协议 位于TCP/IP协议的传输层,是一种面向连接 的协议。主要用于一次传送大量报文的应用, 如文件传送。 2)、IP协议 位于TCP/IP协议层次中的网络层,基本任务 是采用数据报方式,通过互联网传送数据。 3)、UDP协议 位于TCP/IP协议的传输层,他提供无连接的 传输服务,不能保证数据帧以正确的顺序被 接收,主要用于一次传送少量的报文。
能力要求 1、选择缆线 (1)、对角线网线的制作。 (2)、网线的跳线规则。 2、选择网络适配器(网卡) (1)、网卡的材质和制作工艺 (2)、选择恰当的品牌。 (3)、根据网络类型选择网卡。 (4)、根据计算机插槽总线类型选购网卡。 3、选择交换机、路由器。 (1)、选择交换机
1)、转换方式 2)、延时 3)、管理功能 4)、MAC地址数 5)、端口 (2)、选择路由器 1)、路由器的管理方式 2)、路由器所支持的路由协议 3)、路由器的安全性保障 4)、丢包率 5)、吞吐量 6)、转发时延
能力要求 一、安装卫星电视天线和接收设备 1、按设计备齐设备 2、检查土建预留的天线基础 3、组装天线 4、安装室外馈源和高频头 5、接收设备的插接连线 6、电源和防雷接地 二、卫星电视天线和接收设备的调整维护 1、恶劣天气时对卫星电视天线的维护工作 (1)、在安装时必须保证天线在恶劣天气时能正常 工作,可抗12级大风,将所有的螺丝安装牢固,在 大雪环境下必须清扫天线上的雪,保持天线的清洁。
2)、B类IP地址。 它的范围为“128.0.0.0---191.255.255.255”全 世界大约可以有16000个B类网络,每个B类网络 最多可以连接65534台计算机。 3)、C类IP地址。 它的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每 个C类网络最多可以有254台计算机。这类IP地址 可以分配给任何有需要的人,其中“192.168.0.0--192.255.255.255”为企业局域网专用地址段。 4)、D类IP地址。 它的范围为“224.0.1.1---239.255.255.255”D 类网络地址多用于多重广播组。 5)、E类IP地址。 它是个通常不用的实验性地址。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4)、复合形网络拓扑结构 是由前面所讲的星形结构和总线形结构的网 络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网络结构,这样的拓 扑结构更能满足较大网络的拓展,既解决 了星形网络在传输距离上的局限,有解决 了总线形网络在连接用户数量上的限制。 总线
集线器 交换机 交换机
集线器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5)、会话层 是一个用户通过网络登录到一个主机,或一个 正在建立的用于传输文件的会话。 6)、表示层 用于数据管理的表示方式。 7)、应用层 (2)、协议 是当今计算机网络中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 的的一种网络协议标准。即传输控制协议(TCP) 和网际协议(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包括上 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 电子邮件等。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协议。
卫星电视广播由地面上行站、卫星转发 器和地面接收站组成。电视节目由电视台把 信号源调制到载波上,用大口径定向天线向 太空中的卫星发射电视信号,卫星上的卫星 转发器接收天线收到上行载波信号后,对信 号处理、变频和功率放大等一系列处理,再 用下行频率f2向地面服务区转发电视信号。 范围内的地面接收站利用专用天线和设 备就能接收到下行载波信号,并把载波信号 解调制,还原成信号源 通常一颗卫星上装有24个以上的转发 器,每个转发器可以转发一套模拟电视节目 或4-8套数字视频压缩的电视节目。
(2)、高频头和馈源安装在室外,受气候的 影响较大,会使本振频率漂移,导致图像消 失,使元件和微带电路损坏的情况发生。 (3)、每年雨季之前检查防雷接地是否接触 不良,是否连接牢固,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 接地电阻值。 (4)、检查接头防水是否严密。 (5)、LNB的工作电源。 2、卫星电视接收机效果的调整 3、防雷、接地及电源的维护
1)、星形网络拓扑结构。 因网络中的各工作站节点设备通过一个网络集 中设备连接在一起,各节点呈星状分布而得 名。
交换机
集线器
集线器
集线器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2)、环形网络拓扑结构 各种设备直接通过电缆线串接,最后形 成一个闭环,整个网络发送的信息就是在这 个闭环中传递的,通常把这类网络称为“令 牌网”。
2、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 (1)、网络体系结构 从下往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物理层 是整个OSI\RM参考模型的最底层,它的任 务就是提供网络的物理连接。提供的是机械和电 气接口。主要包括电缆、物理端口和附属设备。 2)、数据链路层 是建立在物理传输能力的基础上,以帧为单 位传输数据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数据封装和数 据连接的建立。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令牌网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工作站
一般情况下,环的两端是通过一个阻 抗匹配器来实现环的封闭,因为在实际组网 过程中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不便于做到真正 的两端的物理连接。 3)、总线形网络拓扑结构。 所有设备都直接与总线相连,所采用的介质一 般为同轴电缆,现在采用光缆作为总线形传 输介质。 总线
3)、广域网 广域网也称远程网,范围比城域网更大,可以 从几百米到几千千米。广域网一般租用专线 通过IMP(接口信息处理)协议和线路连接起 来,构成网络结构,解决寻址问题。 4)、因特网 因特网都是最大的一个网络,它覆盖了全 球的Internet用户。 (2)按照网络拓扑结构分类。 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要实现互联,就需要以 一定的结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就 叫做“拓扑结构”。
楼宇管理师
通信网络与信息网络系统
第一节网络连接
学习目标 过学习网络组成和局域网安装技能的学习, 掌握局域网组成方法,熟悉有关网络设备。 相关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1、主要的网络类型 按地理范围划分是一种大家都认可的通用划 分标准,按照这种标准可以把网络划分为局域网、 城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4种。
二、网络连接 1、安装网卡 2、配置交换机 一种是本地配置,另一种是远程网络配置。注意后一种配置方法 只有在前一种配置成功后才可进行。 (1)、物理连接 (2)、软件配置 3、配置路由器 (1)、基本设置方式 (2)、命令状态 (3)、设置对话状态。 4、组成简单网络 (1)、所需设备 (2)、网络拓扑结构 (3)、服务器配置
2、卫星电视天线的类型 (1)、从馈源设置位置来分有前馈天线、后馈 天线、偏馈天线。 (2)、按天线的尺寸、材料来分。 1)、尺寸。1m, 2.5m, 3.2m, 4.5m等。 2)、硬质合金铝板、钢丝网状反射面和玻璃钢 板反射面。 3、我国卫星电视广播的技术参数
二、卫星电视天线接收设备 1、室外设备 (1)、天线。 (2)、馈源。 (3)、高频头。 2、室内设备 (1)、功分器 (2)、卫星电视接收机 (3)、调制器 (4)、混合器 3、连接线缆
3)、网络层 是解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通信问题的。 主要功能是提供路由,即选择到达目标主机 的最佳路径,并沿该路径传送数据包。 还要能够消除网络拥挤,具有流量控 制和拥挤控制的能力。 4)、传输层 传输层解决的是数据在网络之间的传输 质量问题,它主要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 传输。涉及的是网络传输协议。
各国卫星电视广播普遍采用C频段和Ku 频段。 C频段通常采用口径为1.8-3.0米的接 收天线。 Ku频段采用口径为0.5-1.2米的接收 天线。 卫星电视广播对比地面电视广播有以下特 点 (1)、卫星电视广播使用的频率高。 (2)、卫星电视广播覆盖面积大。 (3)、卫星发射天线在离地面约36000千米高 度上,受山峰和高大建筑物的阻挡少,能避 免重影干扰,图像质量好。
4)、合并 在交换机中合并其他功能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可管理性。 (3)、路由器 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 不同网络和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 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并负 责在两个局域网的网络层间传输数据。 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路径的功能,它能在网 络互连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 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属于网络层一种互连设备。 但要求运行与网络层协议相一致的软件。 异种网络互联与多个子网互连都应采用路由器来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路由器的每个数据帧寻找一条 最佳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
(1)按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1)、局域网 局域网,就是在局部地区范围内的网络,覆盖范围 较小,如一个公司,一个家庭等。少的只有两台 电脑,多的成百上千台。覆盖范围一般在10km以 内。 2)、城域网 城域网,一般在一个城市,主要用于政府和商业机 构。连接距离可以是10-100km。城域网采用的是 IEEE802.6标准。从地理范围上说是局域网的延伸。 一个城域网可以连接多个局域网。光纤的引入, 使城域网中高速的局域网互联成为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