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导航系统构架及应用分析
汽车智能导航系统原理解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汽车智能导航系统原理解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088b4d4b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a.png)
汽车智能导航系统原理解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导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行车安全和便利的不断追求,智能导航系统作为汽车电子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重视。
本文将对汽车智能导航系统的原理进行解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汽车智能导航系统的原理解析1. 全球定位系统(GPS)汽车智能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通过在车辆上安装GPS接收器,系统可以接收到来自卫星的信号,计算出车辆的精确位置,并与地图数据进行匹配,从而实现定位和导航功能。
2. 地图数据库汽车智能导航系统需要具备丰富的地图数据库,以便提供准确的导航服务。
地图数据库包括道路网络信息、道路限速、POI(兴趣点)、交通流量等数据,并随时更新以反映不断变化的道路网络和环境。
3. 传感器技术智能导航系统还需要借助传感器技术来获取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
例如,通过加速度计、陀螺仪等传感器可以检测车辆的加速度、方向和角度。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校正GPS定位,提高定位的精确性。
4. 路径规划和导航算法为了提供最佳的导航路径,智能导航系统需要进行复杂的路径规划和导航算法。
这些算法考虑因素包括路况、交通流量、限速以及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优化算法,系统能够提供最短、最快或最经济的导航路径,提高行车效率和安全性。
二、汽车智能导航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预测1. 高精度定位技术未来的智能导航系统将借助高精度定位技术,如差分GPS、北斗导航系统等,提供更准确的定位服务。
这将改善导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驾驶者能够更加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2. 智能语音交互智能语音交互是汽车智能导航系统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未来的系统将能够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与驾驶者的智能对话,提供更人性化的导航体验。
驾驶者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查询路况、找到兴趣点,享受更便捷的导航服务。
3. 高级驾驶辅助功能未来的智能导航系统将不仅仅局限于提供导航功能,还将发展成为更全面的驾驶辅助系统。
车载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
![车载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bcc62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1.png)
车载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车载导航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为驾驶者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还可以提供实时的交通状况和其他相关信息。
那么,车载导航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探讨车载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硬件方面车载导航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导航主机、GPS接收器、显示屏和声音输出设备等。
首先是导航主机,它是整个车载导航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
导航主机负责接收并处理来自GPS接收器的导航信号,并根据预先加载的地图数据进行导航计算。
导航主机还可以与其他车载设备进行连接,例如车辆的仪表盘显示屏、音响系统等。
GPS接收器是车载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GPS信号来确定车辆的位置和速度。
GPS接收器通常由多个卫星接收天线和一个接收器模块组成。
当车辆行驶时,GPS接收器会不断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车辆的位置信息。
显示屏是车载导航系统的输出设备,它用于显示地图、导航路线和其他相关信息。
显示屏通常采用液晶显示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良好的可视角度,以确保驾驶者可以清晰地看到导航信息。
声音输出设备通常是车载导航系统的一个扬声器,它用于播放导航指示和语音提示。
当驾驶者需要转弯或者有其他导航指示时,导航系统会通过声音输出设备发出语音提示,以提醒驾驶者注意。
二、软件方面车载导航系统的软件主要包括地图数据、导航算法和用户界面等。
地图数据是车载导航系统的基础,它包含了道路、建筑物、地标等信息。
地图数据通常由地图供应商提供,并根据车辆所在地区进行更新。
导航主机通过加载地图数据,可以实时显示车辆所在位置和周围的道路信息。
导航算法是车载导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负责计算最佳的导航路线。
导航算法通常考虑多个因素,如最短路径、最快路径、交通状况等。
通过实时接收GPS信号和地图数据,导航算法可以根据当前位置和目的地,计算出最佳的导航路线,并提供相应的导航指示。
用户界面是车载导航系统与驾驶者进行交互的界面。
汽车导航系统设计报告
![汽车导航系统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6e07c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00.png)
汽车导航系统设计报告1. 引言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导航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汽车导航系统通过利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驾驶人员提供实时路线规划和导航指引,使驾驶更加方便和安全。
本报告将介绍一个基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汽车导航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2. 系统架构汽车导航系统的基本架构如下:![汽车导航系统架构](system_architecture.png)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模块组成:2.1. GPS模块GPS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卫星的定位信号,并通过解算算法计算出汽车的精确位置信息。
2.2. 地图数据模块地图数据模块包含事先准备好的地图数据库和地图引擎。
地图数据库存储了道路和其他地理信息,地图引擎负责对地图数据进行搜索和路径规划。
2.3. 人机交互界面人机交互界面提供了用户与导航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包括显示屏、触摸屏、语音控制等。
2.4. 路线规划模块路线规划模块根据GPS模块提供的当前位置信息和用户的目的地,在地图数据模块中进行搜索和路径规划,生成最佳行驶路线。
2.5. 路线导航模块路线导航模块负责实时跟踪车辆位置,并提供导航指引,包括语音提示和可视化导航地图。
3. 功能和特性汽车导航系统具备以下基本功能和特性:3.1. 准确定位通过GPS 模块,系统可以准确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提供精确的导航服务。
3.2. 实时路况信息系统可以接收实时交通信息,并根据道路拥堵情况进行实时调整路线,以帮助驾驶人员避免拥堵路段,提供最佳的行驶路线。
3.3. 多种导航方式系统提供多种导航方式,包括可视化导航地图、语音提示、实时路口导航图像等,满足驾驶人员不同的导航需求。
3.4. 兴趣点搜索系统可以通过地图数据模块提供的查询功能,帮助驾驶人员查找附近的加油站、餐馆、酒店等兴趣点,提供便捷的服务。
3.5. 安全驾驶提醒系统还可以提供安全驾驶提醒功能,包括限速提示、疲劳驾驶提醒等,提高驾驶安全性。
4. 开发计划下面是本项目的开发计划:1. 系统需求分析和规划(1个月)2. GPS模块选型和集成(2个月)3. 地图数据模块开发和集成(3个月)4.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和开发(2个月)5. 路线规划模块设计和开发(3个月)6. 路线导航模块设计和开发(4个月)7. 系统测试和性能优化(2个月)8. 系统上线和发布(1个月)5. 结论汽车导航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项目,需要综合运用GPS技术、地图数据分析、路线规划算法等多种技术。
嵌入式车载导航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嵌入式车载导航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c9e414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1.png)
嵌入式车载导航监控系统设计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车载导航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的标配之一。
为了提高驾驶安全性和行车效率,我们设计了一款嵌入式车载导航监控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驾驶中。
该系统由嵌入式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部分包括导航仪、摄像头、传感器等,软件部分则包括地图导航软件、监控软件等。
系统通过导航仪和地图导航软件实现导航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输入规划最佳行驶路线,并提供语音导航指引。
同时,摄像头和传感器负责监控车辆周围的环境,实时采集道路信息和车辆状态,并通过监控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应用方面,该系统具有多个功能。
首先,它能够提供准确的导航指引,帮助驾驶者快速找到目的地,减少迷路的可能性。
其次,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周围的道路状况,如交通拥堵、事故等,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帮助驾驶者选择合适的行驶路线,避免拥堵和事故。
此外,监控系统还能够监测车辆的状态,如车速、油耗、发动机温度等,提供实时数据分析和警示,帮助驾驶者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注重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硬件部分经过严格的选型和测试,确保其性能和质量。
其次,软件部分经过多次优化和调试,确保其运行稳定,不易出现崩溃和
错误。
此外,我们还加入了数据备份和自动修复等功能,以增强系统的容错能力和恢复能力。
总的来说,嵌入式车载导航监控系统为驾驶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导航和监控服务,有效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和行车效率。
它的设计和应用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导航系统的需求,还为智能交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该系统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车载导航系统的原理及方法(104页)
![车载导航系统的原理及方法(104页)](https://img.taocdn.com/s3/m/be50d34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b.png)
车载导航系统的原理及方法第一部分:导航系统概述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导航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帮助驾驶员准确、安全地到达目的地,还能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天气状况以及周边兴趣点等丰富信息。
本部分将简要介绍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以及常见功能。
一、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美国海军研发了一种名为LORAN(Long Range Navigation)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用于军事目的。
随后,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的诞生,车载导航系统开始进入民用领域。
90年代,车载导航系统逐渐普及,成为汽车制造商的标配之一。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车载导航系统与移动设备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为驾驶员提供了更加便捷、智能的导航服务。
二、车载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车载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
GPS由一组卫星组成,这些卫星不断向地面发送信号,地面接收设备通过接收这些信号来确定自己的位置。
车载导航系统中的GPS接收器接收卫星信号,计算出车辆的当前位置,并通过车载显示屏将信息呈现给驾驶员。
除了GPS,车载导航系统还可能使用其他辅助定位技术,如惯性导航系统(INS)、地磁导航系统(MNS)等,以提高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三、车载导航系统的常见功能1. 路线规划:车载导航系统可以根据驾驶员输入的目的地,计算出最优的行驶路线,并实时显示在车载显示屏上。
2. 实时交通信息:通过与交通信息中心的数据连接,车载导航系统可以实时获取道路拥堵、事故、施工等信息,帮助驾驶员避开拥堵路段。
3. 语音导航:车载导航系统支持语音输入和输出,驾驶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查询目的地、路线等信息,系统也会以语音形式提示驾驶员行驶方向。
4. 周边兴趣点查询:车载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周边餐厅、加油站、酒店等兴趣点的信息,方便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找到所需服务。
5. 地图更新:车载导航系统支持地图更新功能,驾驶员可以定期最新地图数据,确保导航信息的准确性。
车载导航系统设计与应用
![车载导航系统设计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5cf66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1e.png)
车载导航系统设计与应用第一章:车载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构成车载导航系统是依靠卫星导航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将驾驶员需要知道的道路、交通状况及周边环境情况通过显示屏等方式直观地展示在车内,帮助驾驶员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目的地的一种汽车电子产品。
视频显现、GPS定位、数字地图、声音提示是车载导航系统四个主要模块的构成。
第二章:车载导航系统的硬件车载导航系统硬件包括:CPU、内存、屏幕、GPS天线、地图存储卡、GPS接收机等。
CPU是车载导航的命脉,一般选择主频高、运行速度快的处理器。
内存则主要用于车载导航的运行程序及地图数据的存储,一般选用8GB或16GB的存储芯片。
屏幕也是车载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到显示效果和显示尺寸等。
一般车载导航系统使用的屏幕分为6寸、7寸、8寸以及9寸等尺寸。
车载导航GPS天线一般采用陶瓷加铝壳外壳的GPS陶瓷贴片天线,GPS地图存储卡多采用SD卡或TF卡,而GPS接收机则决定了车载导航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GPS接收机的精度和速度是由芯片型号决定的,通常选用SiRF芯片。
第三章:车载导航系统的软件车载导航软件包括地图、路线规划、语音提示、导航查询、天气预报、车况检测等模块。
其中,地图是车载导航系统最为重要的软件模块之一,地图是车载导航系统的基础,是导航显示的核心。
路线规划是指车载导航系统根据驾驶员设置的起点、终点和途经路线规划出一条具体的行车路线。
语音提示一般由内置语音播报功能实现,这是一个让驾驶员放心的功能。
导航查询功能一般用于帮助驾驶员查找周围的地标物,并根据设置的搜索条件返回相关信息。
天气预报功能是车载导航软件中的一项重要的功能,此项功能将为驾驶员提供当前的天气情况、预报、风力、湿度等信息。
车况检测包括自检、电池检测、信号检测等几个方面。
第四章:车载导航系统的应用车载导航系统除了在科技领域的实时导航功能外,还有其他许多实用性的应用场景。
车载导航系统可以把汽车变成一个移动的娱乐中心,随时随地收听音乐、收看电影,车载导航系统也可以集成手机、网络、视频电话等多种功能,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车载导航 方案
![车载导航 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6d6647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e.png)
车载导航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开展和人们对行车平安的重视,车载导航系统逐渐成为现代车辆必备的功能之一。
车载导航系统通过将GPS技术与地图数据相结合,提供准确的车辆定位和导航效劳,帮助驾驶员规划最正确路线,减少路途上的迷失和时间浪费。
本文将介绍车载导航的根本原理、常见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以及一些先进的车载导航方案。
根本原理车载导航系统的根本原理是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接收卫星信号,并结合车辆自身的传感器数据,计算出车辆的精确位置和航向。
然后,将这些数据与地图数据库进行比对,导航系统能够确定车辆所处的道路、交叉口和目的地位置,从而提供导航指引。
GPS接收器GPS接收器是车载导航系统的核心硬件设备,它能够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车辆的位置坐标。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GPS接收器有两种类型:内置式和外置式。
内置式是将GPS接收器直接集成到车辆的导航系统中,外置式那么是通过外部天线连接到车辆上。
内置式GPS接收器具有更好的信号接收稳定性,但安装和维护较为复杂;外置式GPS接收器那么更加灵巧方便,但可能受到电磁干扰。
显示器车载导航系统需要配备显示器来展示导航信息和地图。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车载导航显示器有液晶显示屏和触摸屏两种。
液晶显示屏通常较小,适用于车辆仪表盘上的显示;而触摸屏那么具备交互功能,能够让驾驶员通过触摸操作进行地图缩放、目的地输入等导航操作。
车载导航控制器是车辆导航系统的中央处理单元,负责接收和处理导航信息、控制显示和声音输出等功能。
控制器通常采用嵌入式技术,具备较高的计算能力和实时性能。
传感器车载导航系统为了提供更高的导航准确性,常常会配备一些传感器,例如陀螺仪、加速度计和地平仪等。
这些传感器通过监测车辆的加速度、旋转和倾斜等数据,能够更加精确地确定车辆的位置和航向。
软件系统地图数据车载导航软件需要依赖地图数据来提供导航效劳。
地图数据包括道路、交叉口、建筑物等地理要素的空间信息,以及路况、限速、POI等相关属性信息。
车载导航系统的原理
![车载导航系统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b98150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a.png)
路况更新:车载导航系统能够实时更新路况信息,包括道路施工、交通事故、车流量变 化等,帮助用户及时了解道路状况,避免遇到堵车等情况。
交通规划:车载导航系统能够根据实时交通信息,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行驶路线和交通方 案,帮助用户快速到达目的地。
THANK YOU
汇报人:
实时交通信息更新
实时路况:提供道路的交通情况,避免拥堵 交通信息:包括交通管制、施工信息等 路径规划:根据实时路况调整最佳路线 导航功能:指引驾驶员到达目的地
路径规划与路线推荐
路径规划:根据当前位置和目 的地,规划最佳行驶路径
路线推荐:根据实时交通信息 和历史数据,推荐合适的路线
实时导航:在行驶过程中,实 时更新车辆位置和导航信息
车载导航系统的原理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录
车载导航系统的组成 部分
车载导航系统的优势
车载导航系统的功能
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 趋势
车载导航系统的组成 部分
全球定位系统(GPS)
定义: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可提供高精度、全天候的定位 服务。
工作原理:GPS卫星通过无线电信号传送自身的轨道参数和时间信息,地面用户 设备通过接收GPS卫星信号,经过计算得出用户的位置、速度等信息。
组成:GPS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组成。
应用:车载导航系统通过接收GPS信号,结合地图数据,实现车辆位置的实时显 示和路径规划等功能。
地图数据与处理器
地图数据:包括道路信息、交通信 息等
汽车定位导航系统
![汽车定位导航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67cfa8b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32.png)
共享出行
共享汽车、网约车等新兴出行方 式将借助汽车定位导航系统实现 高效路线规划和车辆调度。
对交通行业的影响与变革
01
提升交通安全
精确的定位和导航信息有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安全水平。
02
缓解交通拥堵
智能化的导航和路线规划有助于优化交通流,缓解城市拥堵问题。
03
推动交通行业创新发展
汽车定位导航系统的技术进步将促使交通行业在出行方式、服务模式等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风险,提升城市 交通运行的整体效能。
共享出行服务的应用
共享出行服务通过互联网平台整合闲置车辆资源,提 供出行服务给用户,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
汽车定位导航系统在共享出行服务中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实时定位和导航功能,帮助用户找到可用车辆、
规划出行路线、实现智能停车等功能。
商务出行
对于商务出行,汽车定位导航 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导 航服务,确保商务活动的顺利
进行。
汽车定位导航系统技
02
术
定位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
混合定位
利用卫星信号来确定车辆的位置、速 度和时间。
结合GPS和惯性导航等多种技术,以 提高定位精度和可靠性。
惯性导航
通过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传感器来测 量车辆的角速度和加速度,从而推算 出车辆的位置和姿态。
3
高精度地图
高精度地图的绘制与更新技术将进一步发展,提 升地图的准确性和实时性,为车辆提供更加准确 的导航指引。
应用领域拓展
自动驾驶
汽车定位导航系统将成为自动驾 驶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为无人 驾驶车辆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和 导航服务。
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及未来发展预测
![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及未来发展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0ddf70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48.png)
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及未来发展预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车载导航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于那些经常旅行的人及司机们来说,车载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一个必备的装备,而对于普通驾驶者来说,车载导航系统也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一、车载导航系统的基本构造车载导航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卫星定位系统:用于精确定位车辆所处的位置。
2.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地图和其他相关数据。
3.显示器:用于显示导航路线和地图等信息。
4.操作界面:用于设置导航目的地和其他功能。
5.语音提示系统:用于提醒驾驶员该如何行驶。
二、车载导航系统的未来发展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载导航系统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未来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未来车载导航系统将会更加智能化,能够预测交通和路况等状况,并制定最佳路线。
同时,它也将会与车辆的协同控制系统进行交互,使车辆能够自动化地驾驶。
随着车载导航系统的不断智能化,车辆的安全性和驾驶效率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2.高清晰度显示:未来的车载导航系统显示器将会采用更高清晰度的屏幕,使驾驶员在导航时更加清晰明了地看到路线和交通指示。
同时,它还将会增加实时传输高清晰度视频的能力,为驾驶员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实时视角。
3.传感器搭载:未来的车载导航系统将会搭载更多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对车辆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并制定最佳汇流路径。
这将大大提高车辆在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行驶时的驾驶体验。
4.实时沟通:未来车载导航系统将会具备更强的通讯能力,能够实现车与车、车与路灯之间的实时沟通。
这将有利于车辆之间更加高效的互动,同时也有利于城市的交通管理。
三、未来车载导航系统所带来的影响未来车载导航系统的发展离不开无人驾驶技术的进展,而无人驾驶技术的普及将对社会带来许多影响。
首先,无人驾驶技术将会大大降低车辆事故的发生率,保证乘客的安全。
其次,它还将会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减少拥堵和排放的污染。
车载导航系统构架及应用分析
![车载导航系统构架及应用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cc1078c850ad02de80419a.png)
在车载系统中,除了行车操控息息相关的车体、传动及安全系统开始导入更多电子功能外,最充分利用电子技术的应用当是资通娱乐系统。
这个结合资讯、通讯和娱乐的车载应用系统,正是电子技术进展最快速的三大领域,当它们被转移到汽车的市场时,也发展出独到的应用型式与技术。
在这个领域出现的新名词为,它是是通讯和资讯的合成字,顾名思义,它意指整合通讯与资讯的新兴车载应用。
在产品定位上,可以分为可携式设备()和车装式设备()两种,这两类设备又可依是否具备对外的通讯功能,再将的市场区隔分为四大块。
导航定位在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车载系统除了可为驾驶提供导航资讯外,当它与无线通讯技术(如)结合时,它能提供定位资讯给的服务供应商,如裕隆的、北美的,以及日系的、、车厂。
当他们的服务中心收到个别车子的位置资讯后,就能够为车主提供道路救援、失车找回等服务。
当然,计程车或公车、游览车也可运用来发挥车队追踪及控管的功能。
另一个与息息相关的应用则与紧急救难有关。
在美国有一项的计画,它要求手机中必须建置定位功能,以做为紧急状况通报之用;属于个人性的紧急救难策略,相较之下,欧盟则提出汽车驾驶紧急救难相关的计画,预定在年月以后,欧盟全部的新车都要具有的配备,此配备将结合碰撞侦测、和行动通讯三大功能,在第一时间自动向泛欧统一的紧急电话号码进行通报,除了车辆地理位置之外,还设定可传送数据资料,以语音和资讯双重管道让接线人员来判定合适的救援方式。
在车载系统中已逐渐成为必备装置,而且不断发展出加值功能。
本文将介绍车载的系统设计架构、要领、天线设计及其他前瞻性的技术发展趋势。
系统架构剖析在用户端的装置是一单向的讯号接收机,它会接收来自天空中导航卫星的定位讯号,这二十多颗卫星会传送及两种讯号,使用的频率分别为及,一般民用的接收机只需接收于的频率。
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基本三角定位原理,由接受装置先找到三颗以上在天顶上的卫星所在位置,再计算每颗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就能得出接收器在三维空间中的座标值。
汽车导航的原理与应用
![汽车导航的原理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62aec7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76.png)
汽车导航的原理与应用一、导航原理汽车导航系统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驾驶员提供实时导航信息的系统。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GPS定位汽车导航系统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GPS信号,确定车辆的准确位置。
GPS系统使用24颗遍布地球轨道上的卫星,通过测量卫星与接收机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差,确定接收机的位置。
车载导航系统通常使用至少4颗卫星来计算位置和速度,以确保准确性。
2. 地图数据汽车导航系统还需要包含准确的地图数据才能进行导航。
地图数据通常包括道路网络、交叉口、地标建筑物等信息。
地图数据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获取,然后导入到导航系统中。
导航系统根据车辆的位置和目的地,结合地图数据,计算出最佳的行驶路线。
3. 导航算法导航算法是汽车导航系统的核心部分,用于计算最佳行驶路线。
导航算法通常基于最短路径算法,以确定从起点到目标点的最短路径。
同时,导航算法也考虑了交通状况、限速等因素,以提供更准确的导航指引。
导航算法还可以根据驾驶员的喜好和偏好进行个性化调整,如避开拥堵的道路或选择美观的路线。
二、导航应用汽车导航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仅用于提供驾驶员的导航指引,还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提升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以下是导航应用的常见功能:1. 实时导航实时导航是汽车导航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它根据车辆的位置和目的地,提供实时的导航指引。
导航系统会在屏幕上显示行驶路线,并提醒驾驶员在适当的地方转弯或变道。
实时导航还可以根据交通状况进行智能路线规划,避开拥堵的道路,节省行驶时间。
2. 语音提示为了方便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获取导航信息,导航系统通常会提供语音提示功能。
语音提示可以在驾驶员需要转弯、进入高速公路等情况下提醒驾驶员。
通过语音提示,驾驶员无需看屏幕,即可及时获得导航指引,提高驾驶安全性。
3. 附近兴趣点导航系统还可以提供附近兴趣点的信息,如加油站、餐馆、酒店等。
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9152c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82.png)
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的趋势不断加速,车载导航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市场上各种车载导航系统的不断推出,消费者的期望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功能性、易用性和可靠性方面。
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汽车制造商和研发企业们已经投入大量资源来开发更先进的车载导航系统。
一、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概述智能车载导航系统是由GPS、地图数据、处理器、显示器、语音指令等组成的系统。
它能够为驾驶者提供车辆当前所在位置、最短路线、时间、速度等路况信息,为驾驶者提供最佳道路选择和路线规划。
同时,智能车载导航系统还可以自动化识别交通情况和无法通行的道路,提供实时路线更新等功能。
二、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硬件架构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核心是处理器,它是整个系统的操作中心。
同时,智能车载导航系统还需要GPS模块来定位车辆位置,以及语音合成模块来提供音频对话功能。
可能会涉及到多种不同的传感器,比如车速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计和磁力计等。
智能车载导航系统还需要显示器和触摸屏等外围设备,以在车辆内部提供可视化的导航信息。
三、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软件设计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软件是实现系统功能的最重要部分。
制造商们需要为消费者提供简单可用的用户界面和功能,以便他们能够轻松地使用系统。
同时,制造商还需要考虑到各种驾驶情况和需求,以确保智能车载导航系统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软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地图数据,这是系统的基础。
地图数据需要包含所有可能的路线和道路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GPS信号、车辆上的硬件设备、云数据源等方式收集,进而被处理并存储在系统内。
其次是路线规划算法。
系统需要针对每个进入的起点、终点和中间点之间的道路设定最优路径。
因此,制造商需要设计一个强大的路线规划引擎,它能够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计算出最短路径,包括在复杂的道路结构和导航限制下。
第三是车辆控制方法和驾驶辅助系统。
车载导航系统的应用与技术
![车载导航系统的应用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0a4ed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d.png)
车载导航系统的应用与技术导航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汽车中的一项标配功能,为驾驶者提供准确的路线导航和实时交通信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车载导航系统的应用与技术不断发展,为驾驶者带来更多的方便和享受。
本文将探讨车载导航系统的应用与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车载导航系统的应用范围已经从简单的路线导航扩展到多个领域。
除了基本的导航功能外,现代车载导航系统还提供了许多智能功能,如语音控制、实时交通信息、停车场搜索、附近兴趣点搜索等。
这些功能使驾驶者能够更轻松地找到目的地并规划最佳路线。
例如,语音控制功能可以使驾驶者通过语音指令进行导航,避免分散注意力;实时交通信息可以提供道路拥堵情况和交通事故等信息,辅助驾驶者选择最佳路线;停车场搜索功能可以帮助驾驶者找到附近的停车场,并提供停车位数量和费用等信息。
这些应用使得车载导航系统成为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为驾驶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
其次,车载导航系统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目前,主流的车载导航系统主要采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来获取定位信息,如GPS、GLONASS等。
这些卫星系统能够提供较高精度的定位信息,从而实现准确的导航功能。
此外,车载导航系统还使用地图数据和路网信息来进行导航计算和路径规划。
地图数据通常包括道路信息、交叉口、兴趣点等,通过不断更新和优化地图数据,可以提高导航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与此同时,车载导航系统还可以利用车辆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获取周围环境信息,如道路状况、车辆位置、行驶速度等。
通过将这些信息与导航系统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加精准和全面的导航服务。
未来,车载导航系统的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改善导航算法和预测路况,提供更智能和个性化的导航体验。
此外,车载导航系统的应用也与其他车辆系统相互融合,进一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以智能驾驶为例,车载导航系统可以与自动驾驶功能相结合,通过实时获得地图和道路信息来优化路径规划和控制车辆行驶。
【推荐】车载导航系统基础知识PPT文档
![【推荐】车载导航系统基础知识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329a53c240c844768eaee39.png)
现在天上大概有18颗卫星,已经基本可以使用了。
均匀分布在6 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 颗) ,轨道倾角为55°。
指挥中心也可随时与被跟踪目标通话,实行管理。
什么是 一、车载导航系统的组成
现在天上大概有18颗卫星,已经基本可以使用了。
GPS - Global Position System
(GLObal
现在天上大概有18颗卫星, 已经基本可以使用了。但是 它占的频率过宽,属于淘汰 产品
现在据说天上有2颗星星
BD2(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
中国
预计2008年底投入运营, 据说对民用免费开放
一、车载导航系统的组成
1.1 导航的定位和接收系统
测量与时间有着极大的关系。
一、车载导航系统的组成
一、车载导航系统的组成
GPS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
GPS的空间部分是由27
颗工作卫星组成
系统?
所有卫星位于距地表20 200km的上空,
X 27
均匀分布在6 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4 颗) ,轨道倾 角为55°。
此外,还有3 颗有源备份卫星在轨运行。
一、车载导航系统的组成
1.1 导航的定位和接收系统
中央处理器 监控台的电子地图显示求助信息和报警目标,规划最优援助方案,并以报警声光提醒值班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
系统。
表示地面控制
导航模块 监控台的电子地图显示求助信息和报警目标,规划最优援助方案,并以报警声光提醒值班人员进行应急处理。
基本道路 GPS - Global Position System
智能车载导航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
![智能车载导航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583924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ee.png)
智能车载导航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车载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为司机提供方便的路线导航和实时交通信息等帮助。
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智能车载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今天的趋势,因为它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
本文将探讨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一、市场需求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一大难题。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有更加高效的交通管理手段,而智能车载导航系统就可以为交通管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
此外,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也增加了车载导航系统的需求。
二、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基本原理智能车载导航系统通常由导航软件、GPS模块、传感器模块、通信模块等部分组成。
导航软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路线规划和导航指令的发送。
GPS模块可以定位车辆所在位置,从而确定车辆的运动情况。
传感器模块可以检测车辆周围环境的情况,例如停车状态、行驶状态等。
通信模块可以提供联网功能,使用户可以收到实时交通信息等数据。
三、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智能车载导航系统应当从用户需求出发,注重用户体验和功能完善性。
例如,导航软件应该具备实时路况信息和路线规划功能,可以提供多种出行选择,支持多国语言等。
应用方面,智能车载导航系统可以帮助司机自动避让交通拥堵,实时提供路线变更建议,提供驾驶分析报告等功能。
同时,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智能车载导航系统还可以学习用户的行驶习惯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出行建议。
四、智能车载导航系统的应用前景目前,智能车载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热点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车载导航系统还将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智能车载导航系统可以更精准地识别交通限制和交通标志,让驾驶变得更加智能化。
此外,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汽车或许将不再需要人工导航,而智能导航系统将成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智能车载导航系统已经成为了汽车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以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前景。
车用导航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车用导航技术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1526d1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5.png)
车用导航技术的原理及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车用导航技术已经成为了日常出行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城市里寻找陌生的地点、躲避拥堵路段、规划出远足的路线等,都离不开车用导航的帮助。
那么,车用导航技术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呢?一、车用导航技术的原理1.定位系统车用导航技术的核心是定位系统。
目前,主要的定位系统有三种:GPS、GLONASS和北斗。
GPS是美国发起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NASS是俄罗斯独立研制的导航卫星系统;北斗是中国的导航卫星系统。
通过这些卫星的定位信号,车用导航设备可以确定当前的位置,从而为驾驶员提供路线规划和导航服务。
2.地图数据车用导航设备的第二个关键是地图数据。
车用导航设备需要预装有丰富的地图数据,这些数据一般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后的高精度地图。
这些地图数据既包括地形地貌信息,也包括建筑物、名胜古迹等POI(点 of interest)信息。
除此之外,车用导航设备还会定期更新地图数据,确保驾驶员能够及时获取到最新的路况变化、交通情况等信息。
3.算法车用导航设备的第三个关键是算法。
车载导航系统需要通过算法来判断当前的驾驶状态、行驶情况、路况状况等多个变量,从而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导航指引。
这些算法包括轨迹计算算法、路线规划算法、车速预测算法、交通信息分析算法等。
二、车用导航技术的应用车用导航技术在现代出行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路线规划车用导航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地点和当前位置,通过算法计算出最优的行车路线,并提供驾驶员导航指引。
驾驶员只需要按照显示的导航指引行驶,就可以顺利到达目的地。
2.道路信息提醒车用导航设备可以提供当前道路的实时交通信息、速度限制、道路状况等。
这些信息帮助驾驶员准确掌握当前道路情况,并且可以避开拥堵路段,提高出行效率。
3.车辆监控车用导航设备可以配合车辆定位系统,对车辆的行驶状态、驾驶员行为、车速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车辆管理和安全监控等方面。
车机导航方案
![车机导航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b5c448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4.png)
车机导航方案引言车机导航系统是现代汽车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模块,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行车导航、实时路况和交通信息等效劳。
本文将介绍一种车机导航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功能特性。
硬件设备车机导航方案的硬件设备主要由以下局部组成:1.电子显示屏:用于显示地图和导航信息。
通常采用触摸屏设计,方便驾驶员进行操作。
2.导航模块:包括GPS接收器和导航芯片,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并计算驾驶路线和导航信息。
3.主控芯片:用于控制导航系统的整体运行,处理地图数据和用户指令。
4.存储器:用于存储地图数据、道路信息和用户设置等数据。
5.连接接口:用于连接其他设备,如音频系统、蓝牙手机等。
6.电源模块:提供电源供给,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这些硬件设备相互配合,构成了完整的车机导航系统。
软件系统车机导航方案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图数据:通过与地图数据供给商合作,提供高质量的地图数据,包括道路、兴趣点、交通信息等。
地图数据需要经常更新,以提供最新的路况和导航信息。
2.导航算法:基于地图数据和用户输入,使用导航算法计算最正确行车路线,并提供实时导航指引。
导航算法需要考虑交通规那么、路况、限速等因素,以提供准确的导航结果。
3.用户界面:设计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方便驾驶员进行地图浏览、目的地输入和导航设置等操作。
界面应符合驾驶平安要求,防止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4.实时路况:通过与交通信息供给商合作,获取实时交通信息,并根据路况调整导航路线。
实时路况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更新,保证用户始终获得最新的交通信息。
5.语音提示:通过语音合成技术,提供实时的语音导航指引,帮助驾驶员准确执行导航路线。
语音提示应清晰、准确、易懂,以保证驾驶员的平安驾驶。
6.多媒体支持:车机导航系统通常具备多媒体播放功能,支持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媒体格式。
驾驶员可以在导航过程中享受多媒体娱乐,提升驾驶体验。
功能特性车机导航方案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导航:根据当前位置和目的地,提供实时的导航指引,包括转弯提示、车道指示和道路标志等。
车载导航仪方案
![车载导航仪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8f5f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e.png)
车载导航仪方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车载导航仪成为了越来越多车主选择的必备装备。
车载导航仪不仅可以帮助驾驶者准确导航,还能提供实时路况信息、智能导向以及其他多种功能,大大提升了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合车载导航仪的方案,并探讨其优劣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方案介绍1. 定位系统:车载导航仪的核心是其定位系统,常见的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如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以及俄罗斯的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等。
这些定位系统能够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来确定车辆的准确位置,并在地图上显示出来。
2. 地图数据:车载导航仪需要有详细的地图数据作为支持,这些地图数据应包含道路、地标、POI(Points of Interest)等信息。
地图数据可以通过地图提供商获得,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
车载导航仪通常使用离线地图,这样即使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导航。
3. 硬件设备:车载导航仪通常包括显示屏、按钮或触摸屏、处理器、内存、存储器以及通信模块等。
显示屏应具备足够的亮度和清晰度,以便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都能正常显示地图。
按钮或触摸屏则用于用户输入和控制。
处理器和内存可以保证导航仪的运行速度和顺畅性,而存储器用于存储地图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
二、方案优劣比较1. 优点:(1)准确导航:车载导航仪通过定位系统和地图数据的支持,能够准确地指引驾驶者到达目的地,避免迷路和浪费时间。
(2)实时路况:一些车载导航仪还能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包括拥堵情况、交通事故等,帮助驾驶者选择最佳路线,减少行车时间。
(3)智能导向:车载导航仪根据车辆的实时位置和用户的输入,能够动态调整导航路线,提供最佳的行车方案。
2. 缺点:(1)更新困难:地图数据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变化而需要更新,但是更新地图数据比较困难,可能需要专门的软件和设备支持。
汽车车载导航系统解析
![汽车车载导航系统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ba43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e.png)
汽车车载导航系统解析导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导航系统已成为现代车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汽车车载导航系统进行深入解析,探讨其原理、功能和发展趋势。
一、导航系统原理汽车车载导航系统依靠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和地图数据,通过计算车辆的位置、速度、方向等信息,为驾驶员提供路线规划和导航指引。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卫星定位:汽车导航系统利用卫星信号定位车辆的经纬度坐标,并精确计算车辆的位置信息。
2.地图数据库:导航系统内置了大量地图数据,包括道路网络、POI(兴趣点)等信息。
这些地图数据可以根据车辆位置和导航需求进行实时匹配,提供最佳导航路径。
3.计算与规划:导航系统通过算法计算车辆当前位置与目的地之间的最佳路径,并考虑诸如拥堵、道路限速等因素,实现实时路线规划。
二、导航系统功能汽车车载导航系统具备多种增强功能,提供更为便捷和智能的导航服务,主要包括:1.实时路况:根据实时交通信息,导航系统可以提供拥堵报警和路况提醒,使驾驶者能够选择最合适的路径,避免拥堵。
2.语音导航:导航系统配备语音提示功能,通过语音指引驾驶者,提高驾驶安全性,降低分心风险。
3.智能搜索:导航系统可以根据驾驶者输入的关键词,如商家名称、地址等,快速检索出相关信息,并进行导航。
4.多媒体功能:现代导航系统通常配备多媒体功能,可以播放音乐、视频等娱乐内容,为驾乘者提供更多乐趣。
5.远程控制:部分车载导航系统支持远程控制,通过手机等设备可以对车辆进行远程导航和车载设备设置。
三、导航系统发展趋势如今,汽车车载导航系统在不断演进与改进中,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将更加依赖精确度更高的卫星系统,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alileo导航系统,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定位服务。
2.车联网整合:导航系统将与车辆自身和外部环境进行更紧密的连接,实现与其他车联网系统的无缝集成,提供更全面、智能的导航服务。
3.智能语音助手: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导航系统将配备更为智能的语音助手,能够进行自然语言交互,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导航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载导航系统构架及应用分析在车载系统中,除了行车操控息息相关的车体、传动及安全系统开始导入更多电子功能外,最充分利用电子技术的应用当是资通娱乐系统。
这个结合资讯、通讯和娱乐的车载应用系统,正是电子技术进展最快速的三大领域,当它们被转移到汽车的市场时,也发展出独到的应用型式与技术。
在这个领域出现的新名词为Telematics,它是是通讯和资讯的合成字,顾名思义,它意指整合通讯与资讯的新兴车载应用。
在产品定位上,可以分为可携式设备(PortableDevice)和车装式设备(In-vehicle)两种,这两类设备又可依是否具备对外的通讯功能,再将Telematics的市场区隔分为四大块。
GPS导航定位在Telematics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车载GPS系统除了可为驾驶提供导航资讯外,当它与无线通讯技术(如GPRS/3G)结合时,它能提供定位资讯给Telematics的服务供应商,如裕隆的TOBE、北美GM的OnStar,以及日系的Toyota、Honda、Nissan车厂。
当他们的服务中心收到个别车子的位置资讯后,就能够为车主提供道路救援、失车找回等服务。
当然,计程车或公车、游览车也可运用GPS来发挥车队追踪及控管的功能。
另一个与GPS息息相关的应用则与紧急救难有关。
在美国有一项e911的计画,它要求手机中必须建置定位功能,以做为紧急状况通报之用;e911属于个人性的紧急救难策略,相较之下,欧盟则提出汽车驾驶紧急救难相关的eCall 计画,预定在2009年9月以后,欧盟全部的新车都要具有eCall的配备,此配备将结合碰撞侦测、GPS和行动通讯三大功能,在第一时间自动向泛欧统一的紧急电话号码112进行通报,除了车辆地理位置之外,eCall还设定可传送数据资料,以语音和资讯双重管道让112接线人员来判定合适的救援方式。
GPS在车载系统中已逐渐成为必备装置,而且不断发展出加值功能。
本文将介绍车载GPS的系统设计架构、要领、天线设计及其他前瞻性的技术发展趋势。
GPS系统架构剖析在用户端的GPS装置是一单向的GPS讯号接收机,它会接收来自天空中导航卫星的定位讯号,这二十多颗卫星会传送L1及L2两种讯号,使用的频率分别为1575.42MHz及1227.60MHz,一般民用的GPS接收机只需接收L1于1575.42MHz的频率。
GPS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基本三角定位原理,由GPS接受装置先找到三颗以上在天顶上的卫星所在位置,再计算每颗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就能得出接收器在三维空间中的座标值。
再进一步来看GPS接收器的系统运作流程。
GPS卫星讯号会先由GPS天线来接收,再经由RF射频前端将高频讯号转为中、低频数位讯号,再传送到GPS基频元件,此元件的核心技术在于相关器(correlator)的设计,也就是透过相关器来比对找出正确的卫星编号,进而比照当GPS採用差分定位(DGPS)的辅助定位模式,如美国的WAAS或欧洲的EGNOS系统时,则需输出RTCM或NTRIP1.0的协定格式。
此外,由于不同的接收机所提供的原始资料格式通常会不同,当有需要针对不同型号接收机收集的资料进行统一处理,就必须建立GPS通用资料交换格式,目前业界普遍採用的格式为RINEX。
GPS硬体架构选择要领综上所述,一部车载GPS的硬体系统架构中,主要的单元包括天线、RF前端、基频/相关器、处理器核心,此外,还包括记忆体、匯流排介面。
这些单元可以採离散式(discrete)的作法来提高设计上的弹性,也能採整合式的策略,将多个单元整合为一颗系统单晶片(SoC)、单封装(SiP)或模组,以降低设计的难度及成本。
当系统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在效能、成本与弹性三大评量要件中进行选择。
以效能来说,GPS接收器的效能指标有四项,分别是:准确性(Positionaccuracy)、灵敏度(Sensitivity)、第一次定位时间(Timetofirstfix,TTFF)及通道数量(channelnumber)。
当这四项效能指标都要求达到最高时,就必须强调接收器的处理器效能、相关器通道数量、记忆体容量及高速的对外连结介面,如此一来,产品的成本自然会大幅提升,这时大众市场未必能够接受,因此往往必须做一些必要的妥协。
目前的技术已能将GPS接收器架构中的射频及基频整合在一起,而高整合度的产品能提供更佳的成本效益。
以ST的STA2056为例,它将基频与射频功能整合于小型的QFN-68封装之中。
它在基频部分採用ARM7TDMI为核心,时脉可高达66MHz;在射频部分为主动天线系统,含有易与被动天线连接的介面;此外,它还内建ROM及SRAM记忆体。
由于只需要用到少数的外部元件,因此能降低总体物料(BOM)成本;其小尺寸能让产品设计更为轻薄短小,而且具有低功耗的优势;不仅如此,此类整合性产品也让工程师省下调校射频与基频整合的研究心力,能加速产品上市时间。
如果强调设计上的弹性,通常会选择射频与基频分离的方案,在基频元件方面还会嵌入Flash的记忆体,并支援较丰富的匯流排介面。
以ST的STA2058为例,它整合了32位元微处理器ARM7TDMI和一个嵌入式快闪记忆体(embeddedflash),并广泛支援CAN、SPI、UART、I2C、USB等介面,以及RTCA-SC159/WAAS/EGNOS等GPS系统。
此外,STA2058EX更拥有外接记忆体介面,可以用作远端资讯处理服务平台,允许免黏接逻辑(glueless)而与外部装置(如:GSM/GPRS模组、晶片卡、音频功能DSP)相连,非常适用于车辆应用。
在系统设计上还有一些需注意的要领,包括功耗的降低和杂讯、干扰的抑制。
以GPS接收器来说,相关器的运作是产生功耗的主要来源,因此最好能分别控制每个相关器通道,也就是当不需要启动所有通道的时候,系统能自动调整为仅启动所需的相关器通道,以降低功耗。
此外,透过备用电池的使用,能将电源电压降低,这也有助于节省功耗。
从高频转低频的过程,是杂讯产生的主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必须妥善抑制杂讯的产生,例如将SAMPCLK的讯号谐波降到最小,以免混杂在中频(IF)链路当中,这可透过在射频前端与相关器之间配置适当的电阻器来达成抑制的目标。
此外,各单元在电路上的佈局和佈线,也会影响干扰的状况,因此需要进行妥善的规划。
GPS天线的需求特性GPS天线也是决定GPS效能表现的关键。
GPS卫星讯号的背景噪讯为-136dBW,为避免干扰,国际电信法规规定卫星传送之讯号不得大于-154dBW,因此GPS的讯号实际上相当的弱,因此接收天线的灵敏度必须相当的高,这和天线的大小及形状密切相关。
可用于GPS的天线种类包括片状天线(Patch)、螺旋式天线(Helix/Spiral)和平面倒F型天线(PIFA)等,其中又以Patch及Helix使用最多,请参考(图四)。
由于GPS的讯号属于圆极化波,所以GPS接收天线也必须採圆极化的工作方式。
平板天线的好处是其耐用性及相对容易制作,成本也较便宜。
不过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平板要面向天空才能得到较好的接收效果。
这种方向性会带来使用上极大的限制;此外,它虽然能顺利接收到正上方的卫星讯号,但若没有撷取到低角度的卫星资讯,误差也会相对较高,精确度则会下降。
较先进的作法是採四臂螺旋天线(QuadrifilarHelixAntenna),它拥有全面向360度的接收能力,使天线在任何方向都有3dB的增益。
这让GPS接收器能以各种角度摆放,而且能接收到很低角度的卫星讯号。
此外,更佳的作法再导入Balun的电路设计,如此一来就能有效隔离天线周围的噪讯,能容许各种功能的天线并存于极小的空间中而不会互相干扰,很适合手持设备的天线设计。
不过,此类天线的成本仍然偏高。
前瞻性技术一:DR在车载的导航使用中,常会因为遭遇到环境上的遮蔽因素而造成导航工作无法正常运作。
在高楼林立的巷道中收讯状况往往极差,当行进隧道中时,那更是完全没有讯号可用。
在这个时候,就可以透过方位推估(DeadReckoning,DR)技术来做为暂时的导航工具。
DR的技术原理是透过能感测或量测距离及方向改变的装置,来估算出车子移动位置的改变。
在正向的行进距离通常採用里程计(Odometer)或加速度计(Accelerometer)来进行量测;转动角度则使用磁罗盘(Compass)、陀螺仪(Gyrometer)或差分里程计(DifferentialOdometer)来量测;高度上的变化则需使用气压计(Barometer)。
请参考(图四)的整合设计实例图。
里程计是每台车子中皆有的装置,GPS接收器可透过CANBus来连结里程计以进行量测,但里程计的缺点是会因使用时间而降低其准确性。
较先进的作法是採用MEMS技术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它们的体积小,也容易进行系统整合,不过,一分钱一分货,精确度高的MEMS 元件也需要较高的成本。
此外,在实用上,要提升DR系统的精确性,还得时常进行线上感测器的校准,这时就得靠GPS的定位讯号来修正DR 感测器的参数项目。
在短时间内,DR的正确性相当高,甚至可以高于GPS,但当使用时间久了,DR的误差累积效应会愈来愈大,导航的精确度就会大幅下降,这时必须回归到GPS系统来找出绝对的位置,才能再次使用DR。
DR和GPS可说是相辅相成的车载导航系统,但目前商品化的产品仍然不多,主要的瓶颈在于DR感测器的准确度、成本,以及与导航系统整合的演算法开发上。
前瞻性技术二:Galileo大家所熟知的GPS,其实是由美国军方所佈建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目前有另一套相似的系统正在筹建中,也就是欧盟主导的Galileo计画。
Galileo的技术部分是由欧洲太空总署(ESA)所主导,但它的营运单位是属于民营组织。
第一颗卫星(GIOVE-A)已于2005年底成功发射升空,预计2008年将正式开放商业使用。
Galileo 准备发射30颗卫星到天空,让任何地点都能看到4颗以上的卫星;不过Galileo的卫星轨道与赤道面的倾角较大(56度),因此对北欧等高纬度地区能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由于这是属于民营的组织,因此获利是很大的考量,这也是为何Galileo规划了三个不同的频率,包括LowerL-band的E5a和E5b,MiddleL-band的E6和UpperL-band的E2-L1-E1,以提供差异化的收费服务。
它提供四种服务等级,即开放性服务(OS)、生命安全服务(SoL)、商业服务(CS)和公用法规服务(PRS),其中SoL和CS是要付费的,免费的民用工作频率在1560–1591MHz,可与GPS的1575.42MHz使用相同的天线进行接收。
Galileo採用特殊的调变技术,能减少多重路径的干扰,因此能提升商用上的精确度,在水平方向的精确度可达4公尺,垂直方向则为8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