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
课件2.12 热力环流及大气的水平运动
低压
高压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地面冷 热不均 大气的 垂直运动
同一水 平面气 压差异
大气的 水平运动
2、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hPa) 1010 1020
1030
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hPa)
1010 1020 1030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 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高
低
低(高空)
高
低
高
冷
热
冷
(地面)
海陆风
升温快
升温慢
降温快
降温慢
城市风
山谷风
山坡 山谷 白天风由 吹向
山坡
山坡 山谷
山坡
;
夜晚风由
吹向
;
课堂练习
3.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比较D、F气压值高低 (2)比较C、F气压值高低
高空 等压面
地面
【课堂练习】 右图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 图,回答: 海洋吹向 陆地 ; (1)图示时间,风从 (2)从季节上看,这种风一般出现 在 夏 季。
下图为南半球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图1),风向正 确的是( )
——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夹角
(hPa) 1000 1005
1010
摩擦力
1015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右图为“北半球某气压 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 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 中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 向的字母依次是 A.a、b、c、d B.a、b、d、c C.b、a、d、c D.c、b、a、d
高一地理__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本节主要内容
❖气压梯度: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 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因存在着气压梯 度,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风向的3种情况: ❖ 情况1:只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理想状态〕 ❖ 情况2: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高
5
极地高压带
中中纬纬环环流流 9 8 6 37
低纬环流 2 4
1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极地东风带 中纬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中
纬
西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中纬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 压线平行。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西
东
1.以下图中,属于北半球风向的有〔C 〕
1000
1008
1008
1000
1002 1004
1006 1008
hpaA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B
1006 1004 1002 1000
hpa
C
1002 1004
大气运动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高空北上气流 右偏成西南风
到北纬30度上空偏 转成西风,气流无 法北上在此堆积
南风
被
迫
下
沉
【2018新课标 高考必考知识点 教学计划 教学安排 教案设计】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考点突破
1.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其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3. 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其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难点:地转偏向力、“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变化。
一、概念:一般来说,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
【误区点拨】水平气压梯度力并非影响近地面风速大小的唯一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近地面风力的大小和风向,但是地面摩擦力也是重要的因素,地面摩擦力有降低风速的作用。
【方法指导】风向表示方法
【随堂练习】
在实际大气运动中,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有个交角,这主要是由于( ) A.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B.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C.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D.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答案:C。
2.4.大气的水平运动
2.4 大气的水平运动编写人: 丁启树审核:高一地理组班级编号:__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知道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3.会判读等压线,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重点难点】重点:1.会判读等压线 2.学会近地面风向的确定方法难点:1.等压线的判读2.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学法指导】1.绘图并理解气压的高低分布和变化2.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对“风的形成”的理解【知识链接】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1.概念: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叫做等压线。
在气压场图中,“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
同一水平面上各地气压不等,等压线会出现弯曲的情况;气流场中压力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即空间气压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叫做等压面,由于同一高度,各地气压不相等,等压面在空间不是平面,而是象地形一样起伏不平。
2.基本特征:(1)同线等压。
(2)相邻的两条等压线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
气压梯度全图一致,相邻的两条等压线其气压梯度相同。
(3)等压线均为闭合曲线(对于某区域呈半闭合)。
等压线闭合,数值中心高四周低是高压中心;数值中心低四周高是低压中心。
(4)等压线不相交不重叠。
等压线越稀,则气压梯度越小,反之越大3.等压线的几种基本形式(右图)4.判读与应用:(1)判断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处,垂直于等压线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再结合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可确定风向。
(2)判断风力大小: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反之越小(3)判读南北半球和季节:根据风向相对于水气压梯度力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南北半球。
(南左偏北右偏)陆出现高压中心(或海洋出现低压中心)可以判断为该半球的冬季;反之为夏季。
(4)判断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①封闭等压线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高压中心——中心气流下沉——天气多晴朗;②封闭等压线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低压中心——中心气流上升——天气多阴雨。
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2.1.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共14张PPT)
高空
996 hPa 1000 hPa
近地面
大气运动的意义
1. 阅读材料,说出大气运动的地理意义。
影响水热状况
2017年8月23日受台风“天鸽” 影响,广州日 最高气温下降特别明显,与登陆前(8月16日)相 比,降温幅度在6℃左右。本次台风为广州带来了 247毫米的降水,有效缓解了高温、干旱状况。
大气运动的意义
风向斜穿等压线
700 hPa 800 hPa 900 hPa 1000 hPa
地面
当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合 力和气压梯度力平衡时,风向斜 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
摩擦力
风向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练习:画出南半球高空、近地面的风向。
476 hPa 484 hPa
等压线 在地图上把气压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
地转偏向力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
发生偏转的力。
北半球右偏
赤道无偏转
地球自转
傅科摆
南半球左偏 科里奥利效应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 没有其他外力因素影响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600 hPa 700 hPa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Hale Waihona Puke 2. 不受摩擦力影响(北半球)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因地球自转, 空气运动后地转偏 向力立即产生,与 476 hPa 风向垂直。
484 hPa 492 hPa 500 hPa
当地转偏向力 与气压梯度力是一 对平衡力时,风向 平行于等压线。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编写者:周彦丽教材版本湘教版年级册别高一地理必修一章节名称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的水平运动授课时间:2015 年4月 1 日授课教师周彦丽授课班级高一(2)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图文结合解释风的形成,学会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向与风速的影响。
2、能够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绘图来分析风的形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大气运动基本原理时,学会用运动的眼光看待问题。
重点1、分析风的形成过程;2、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点的风向以及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
难点在等压线图上画出某点的风向。
教具多媒体课件主要教学法讲授法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新课导入(复习导入2分钟)通过复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在垂直风向上上升或下沉,这种空气上的垂直运动会造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从而造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详细分析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
新课讲授(15分钟)【自主阅读归纳】请同学花5分钟的时间结合自主探究上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学生回答:略自主学习一:根据图一说明:1、什么是气压梯度?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与风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如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如何?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如何?与等压线的关系如何?自主学习二:根据图二(北半球高空)说明:1、一旦形成风,气流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外还受哪种力的作用?2、指图说明高空风的受力情况及最终风向。
自主学习三:根据图三(北半球近地面)说明:1、近地面风与高空风比较多了哪种力?2、这种力如何产生的?作用如何?3、指图说明近地面风的受力情况及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上画出三种风的受力情况。
【教师讲解】教师总结出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在这一环节总结出这几个力的概念。
一、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新教材高一地理必修件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大气水平运动原因
地球表面受热不均
由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起伏、 纬度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地球表 面受热不均,导致大气中的空气质点 在水平方向上产生移动。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使得地表上的空气质点在水 平方向上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从 而产生偏转,形成风。
大气水平运动影响因素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印度洋季风
印度洋季风也是典型的季风环流实例。夏季,印度洋上的湿润气流受亚洲低压吸引,北上至印度次大 陆,形成雨季;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印度次大陆进入干季。
05 大气水平运动对 地理环境影响
对气候影响
热量输送
大气水平运动通过输送热量,影响地 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例如,暖流对 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而寒流 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新教材高一地理必修件时大 气的水平运动风
汇报人:XX 2024-01-13
目 录
• 大气水平运动概述 • 气压带与风带 • 热力环流与风 • 季风环流与风 • 大气水平运动对地理环境影响 • 大气水平运动与人类活动关系
01 大气水平运动概 述
大气水平运动定义
• 大气水平运动:指大气中的空气质点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即 风。它是由于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和地球自转等因素引起的。
风是热力环流的表现形式
风是热力环流中空气水平运动的直接表现,其方向和强度受热力环流影响。
热力环流实例分析
01 02
海陆风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陆地升温快,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 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夜晚陆地降温快,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 ,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山谷风
白天山坡升温快,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风由山谷吹向山坡;夜 晚山坡降温快,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风由山坡吹向山谷。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编写者:周彦丽新课导入(复习导入2分钟)i 通过复习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在垂直风向上>上升或下沉,这种空气上的垂直运动会造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从而造! ・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详细分析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的I■运动。
| 新课讲授(15分钟)■| 【自主阅读归纳】请同学花5分钟的时间结合自主探究上的问题进行归i■纳总结。
学生回答:略自主学习一:I根据图一说明:!i■1、什么是气压梯度?什么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与风的形成有什么关系?如I*I果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风向如何?2、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如何?与等压线i的关系如何?I¥I自主学习二:i■根据图二(北半球高空)说明:1、一旦形成风,气流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外还受哪种力的作用?i■2、指图说明高空风的受力情况及最终风向。
■I自主学习三:根据图三(北半球近地面)说明:1、近地面风与高空风比较多了哪种力?2、这种力如何产生的?作用如何?3、指图说明近地面风的受力情况及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上画出三种风的受力情况。
【教师讲解】教师总结出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在这一环节总结出这几个力的概念。
一、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一一形成风的直接原因(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2.地转偏向力一一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转;3.摩擦力一一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1)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可以减小风速二、不同受力状况下的风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问:在水平气压梯度的作用下会导致同一水平面大气如何运动?生:会促使大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区总结:也就是说正是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会导致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高中地理必修一-2.2大气的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 水平气压梯度
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A<B
970hPa 980hPa 990hPa 1000hPa 1010hPa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低压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作用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影响风向和风速
930hPa 950hPa 970hPa 990hPa
B
1010hPa
§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 2.2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高一地理·必修一
第三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上) 主讲教师:XXX
2022年xx月xx日
【课前回顾】 热力环流: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形式。
低压
600hpa
高压
低压
高空
800hpa
1000hpa
1010hPa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低压 大小 作用
理想状态: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风向
§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风:大气从高压区 向低压区水平运动
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A<B
970hPa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高压→低压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作用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高压
低压
高空800hpa10来自0hpa高压冷
地面 冷热 不均
根本原因
大气 热 垂直 运动 冷
低压
热
同一水平面 上气压差异
直接原因
高压
冷
地面
风
大气 水平 运动
高压 低压
§ 2.2.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高一必修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题(附解析人教版)
高一必修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题(附解析人教版)高一必修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同步练习题(附解析人教版)1.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的运动即是风 B.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C.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D.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解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风向从高气压指向低气压,也就是风吹来的方向。
答案:D2.影响近地面风速的力是下列中的( ) A.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B.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答案:D3.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答案:D4.在实际大气水平运动中,近地面的风向与等压线有个夹角,这主要是由于( ) 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B.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C.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D.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解析:近地面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有个夹角,高空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答案:C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比例尺相同,单位:hPa)。
读图完成5~6题。
5.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解析:由于四幅图比例尺相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等压距不同,故等压距越大,风力越大。
答案:A6.如果此地为北半球,则①地的风向为(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东风 D.偏西风解析:先标出①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向右偏,画出风向,则为偏北风。
答案:A7.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4)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________。
地理高一风向知识点
地理高一风向知识点风是地球大气层的水平运动,是由于气压差异引起的空气运动。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是反映风的运动方向的一种表述方式。
了解风向对于地理学习和实际生活都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理高一风向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风向的概念和相关内容。
一、风向的表示方法风向主要通过地面上的风向旗、风车和风向标等装置表示。
在地理学中,风向一般采用八个主要方向与其相关的中间方向表示:东(E)、东北(NE)、北(N)、西北(NW)、西(W)、西南(SW)、南(S)、东南(SE)。
二、风的生成原因风的生成主要受到气压差异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高压区内空气下沉,形成辐散风;低压区内空气上升,形成汇聚风。
地球自转会给风的运动方向施加一个偏转力,使风的路径产生弯曲,形成地转偏向力。
三、影响风向的因素1.气压差异:气压差异越大,风速就越大。
2.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会使风产生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
3.地形:地形会对风的运动产生影响,如山脉、高原等地形会形成阻挡风的作用,导致风向发生变化。
4.季节性变化:季节性的温度和压强变化会导致风的方向和强度发生改变。
四、风向的观测方法风向的观测可以通过目视观测和仪器观测两种方法。
1.目视观测:通过观察风向旗、风车等装置的指向,结合地面物体的移动情况,判断风向的指示。
2.仪器观测:利用风向仪、风向传感器等仪器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准确测量风向和风速。
五、风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风向的变化对人类活动有重要影响,涉及农业、渔业、交通运输等方面:1.农业:农民需要根据风向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布局,植物的授粉和花粉散播也受风向影响。
2.渔业:了解风向可以帮助渔民选择适合的捕鱼地点和时间,提高捕鱼效率。
3.交通运输:风向对航空和航海活动有重要影响,风向是否适合飞行和航行会对安全和速度产生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风向分析和判断。
六、常见的地理风系地理上有一些特殊的风系,它们在各大洲均有分布,对当地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1.季风:季风是由于夏季大陆受热强烈,形成低温低压区,吸引洋面上暖湿空气流向大陆。
高中地理_导学案2《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一地理必修1 2.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导学案班级:姓名:【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运动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风的形成和风向规律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3、理解近地面和高空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4、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结合示意图掌握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及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影响风形成的作用力难点: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的形成过程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使用说明:1.所有题目分为三级:简单用“*”标志,一般用“**”作标志,较难用“***”标志。
2根据各班老师要求分层布置。
预习检测:一、知识点一大气的水平运动(阅读教材P38-P40内容)知识梳理: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大气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
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1、热力环流过程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的水平运动(风)2、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气压差)。
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特点(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即风向也_______________于等压线。
4、地转偏向力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风的____________,不影响风速。
5、近地面的风还受到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不仅影响风的____________,也减小____________。
高一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案大全、书信范文、述职报告、合同范本、工作总结、演讲稿、心得体会、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esson plans, letter templates, job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eflections, essay summaries, work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必修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篇一全球大气环流(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
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习目标定位,1.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3.能够利用气压分布图及有关条件判断近地面及高空的风向及风速。
知识体系导引,1.风形成的过程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风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三种作用力(北半球)(1)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其特征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
(2)B是摩擦力,其作用是使风速减小,其特征是始终与风向相反。
(3)C是地转偏向力,其特征是始终与风向垂直。
4.力的作用效果(1)若只受A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
(2)若只受A和C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高空。
(3)当A、B、C三力共同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近地面。
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来越小。
(√)(3)高空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4)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气压梯度:指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学法指导]借助手势快速判断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用左手定则,手心向着自己,四个手指头伸直的方向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伸直的方向代表地转偏向力的方向,食指偏向大拇指的方向就代表风向。
重点一大气的水平运动【探究活动】材料一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材料二下面是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风向及受力分析比较表。
风受力作用图示风向高空风受两力作用(F1、F2)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受三力作用(F1、F2、F3)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123(2)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什么?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的是哪个力?该力与风向的关系是怎样的?(3)高空风风向和近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4)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风的形成过程,并分别分析受力状况和最终风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材分析:
1、本节课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2、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是对前面第一节知识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3、本节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其中涉及一些物理知识,在本节课前设计了模拟“热力环流”的实验,并借助计算机动画演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节“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是不均匀的,导致了地面受热不均。
在课前准备好模拟“热力环流”的实验,通过让同学们观察现象,体会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辅助计算机模拟风的形成及分布情况,难度相对降低。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理解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及所受的力。
4、通过学生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热岛效应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5、学生通过绘制示意图的方法,训练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从实验现象出发,发现问题,结合课本的内容,提出问题,理解热力环流的过程并会绘图。
通过对力的分析和动画的观看,让学生体会风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热力环流实验”的现象和风的形成,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课下实验的准备和课上实验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3.通过山谷风、海陆风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理论知识和现实具有重要的联系,很多生活问题可用地理的原理来解释,激发学习的地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难点:1、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
教学策略:学生实验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和学生个人探究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手段:实验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绘制地理示意图。
[教学过程]
和多媒体演示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学生在这节课上非常积极,勇于动手,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基本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改进:课堂上有较多学生小组活动时,要很好地控制好讨论时间;设计问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并且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引导,否则学生的头绪会比较混乱,思维过于发散。
[教学效果评价]
本节教学内容是该章地理学习甚至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点之一,是今后学习大气环流的重要基础。
本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设计理念。
使用多媒体教学,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地感受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动态画面,将声、形、色融为一体,为课堂教学创设立体化环境;整个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学生乐于其中,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另外,本节知识要应用物理学科的知识进行讲解,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度;同时,课堂秩序要掌握好,以免影响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