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弗洛伊德的“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标题:
浅谈弗洛伊德的“梦”
———陶恒来《催眠与梦》讲座感想
姓名:韩曼曼
学号:43411102
院系:医学院
专业:临床检验
时间:2014年5月23日
之前一直被大家围观的一道变态心理测试题,即葬礼的故事:有母女三人,母亲死了,姐妹俩去参加葬礼,妹妹在葬礼上遇见了一个很帅的男子,并对他一见倾心。但是葬礼后那个男子就不见了,妹妹怎么找也找不到他。后来过了一个月,妹妹把姐姐杀了,为什么?
这道题让我想到了弗洛伊德的一个案例:一个女人自述梦境:“我看见卡尔(其侄子)死在我的面前,他躺在小棺材里,双手交叉地放在面前,他周围点着蜡烛。这情景就和小奥托(卡尔的哥哥)死时一样,他的死对我来说真的是当头棒喝。”
背景:此女人自小丧失父母,由其姐姐抚养长大,后来她爱上了姐姐的一个教授朋友,但因姐姐的反对不能与之携手。小奥托死后不久,即离开姐姐独立生活。她心中牵挂那位教授,因姐姐的反对没有与他再接近过。
解梦:奥托丧礼那天此女人又见到了那位教授,如果现在卡尔死去,此女会回到姐姐身边,教授也会去姐姐处奔丧,就可以看到教授了。
解释:女人所希望的并非的卡尔的死去,是重见教授。梦的情节一般是对过去事实(特别是重要的,令人感触很深的事实经历)的改造,不是凭空臆想的。故而女人梦中情节选取了侄子丧礼这一事件,达成与教授的重见。
在中国有玄学,古代有周公解梦,而在西方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法和《梦的解析》,相比之下其差异在于一个是解梦,告诉你知其然,但不知所以然,而《梦的解析》是相对系统的一套理论体系,被大多数的人接受和认可。
无论我们愿意与否,我们都是诗人。在大多数的夜晚,我们都作梦。弗洛伊德说,在表达我们内心生活的方式上,诗歌和梦境在两个方面很相似。我们更多地使用图像而不是文字;我们把不一致的内容揉合在一起,以一种比文字描述更有效的方式唤起情感;我们会使用无意识的,肤浅的联想而不是逻辑来讲述一个故事。
梦,“是一种愿望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弗洛伊德引用大量的梦的例证证明梦的意义在于愿望的满足。他指出,使愿望在梦中得到满足可用以维持精神的平衡,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睡眠不受干扰。
梦,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有两种梦可以使我们洞悉别人的内心,一是我们自己的梦,二是别人讲述的梦。我们自己的深层自我(或者说潜意识)比起我们意识中的自我来说,要敏感细心得多。因为这个深层自我可以注意到别人许许多多细微的特征和不引人注意的言行,并且根据经验从这些小的地方去推断这个人的品行。有时,我们初见一个人就莫明其妙地不喜欢他,我们自己说不出理由,甚至我们相信这个人是个很好的人,但是在心里就是有点不舒服。其实,这就是深层自我作出了判断,它根据一些细节判断,这个人不好。这种判断一般被称为直觉。一般人不太愿意相信直觉,因为直觉说不出理由,但是事实证明,直觉往往是对的。在梦里,我们的深层自我对一个人的判断和评价会明确地用一个形象表现出来。如果我们会释梦,我们就知道,我们内心中是怎么看这一个人的。按照弗洛伊德的解释,梦的形成和作用主要有象征作用、伪装作用、检查作用,同时梦还是一种心理补偿,由此我们基本得出经常做梦的人是欲求和顾虑较多的人,在寻求着心理补偿也即平衡。
关于意识和潜意识,有些复杂的难题,在意识清醒的时候可能无法获解,却有可能在梦中得到解释,其实这是意识被不断强化而得到的结果,并非有神奇力量所致。人幼小的时候会尿床,但是随着检查意识的强化,就可以在熟睡中起到
一个提醒和控制的作用,实际上是意识的某一部分被不断强化的延续。梦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梦更相对的是被压制的。
但是受传统的道德理论禁锢,许多的我们称之为邪恶的念想是不允许出现在意识清醒的可接受范围内,而这一部分恰恰是最本能的原始的东西,恐惧亦是人类本能的一种,但是这些被禁锢的并不表示就被清除掉了,相反可能是以另外一种方式被伪装的保存下来,他们终究会寻找机会再度出现,而为了躲避意识的检查作用,所以他们是具有伪装的能力的,所以伪装的象征性是需要自己去推敲和感悟的!
关于意识和本能的关系,弗洛伊德做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说一个人驾着马匹奔驰,意识就是驾驭马车的人,他代表理性和掌握方向,而本能就是奔驰的马匹(也即动力,弗洛伊德同时还讲过人类文明是从性爱欲本能的强盛转移而来,也证明了本能和本性的东西才是一个人的原动力强弱之分)意识的基础是本能,他来源于本能而超越本能,当人控制不了马匹的时候,也即本能暂时战胜了意识,其实这个理论是符合矛盾论的矛盾法则:矛盾的普遍性和独特性(共性和个性);主要性和次要性(领导决定和次要服从);同一性和对抗性以及内因外因,其中同一性和对抗性符合数学上螺旋线式增长的规律,也即矛盾的发展过程中(事物发展)会有暂时的统一,到了新的阶段后便会衍生出新的矛盾关系来,但是不论矛盾关系怎么变化,如何复杂他同样遵循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也即领导的和服从的关系。
关于为什么作梦的5个现代理论:
理论1:演化理论:我们在梦中演习受到威胁形势下的反应可曾记得,大部分的梦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紧要关头?在梦中,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在公共场合赤身裸体,或正被人追杀,或与敌人搏斗,或在流沙中下沉。芬兰的认知科学家安蒂-瑞文苏表明,我们的杏仁核的活动在REM睡眠的时候比正常的时候更加强烈。在REM睡眠时,大脑的活动方式,与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的活动方式类似。不仅如此,在REM睡眠时,大脑的管理运动的部分的活动也很强烈,即使四肢仍然静止。换句话说,瑞文苏和其他进化理论家认为,在梦中,我们实际上是在演习"战斗或逃跑"反应,即使实际上腿和胳膊都没有行动。他们说,梦想是一个进化的适应:我们作梦,是为了在夜间相对安全的条件下演习自卫行为,因此,回到现实世界以后,我们能够更好地战斗或更快地逃离险境。
理论2:作梦创造智慧
如果要记住每一个清醒时候的生活形象细节,它将塞爆我们的大脑。所以,梦通过回忆整理,以确定哪些该保留,哪些该删除。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与记忆中心的马特-威尔逊,在很大程度上维护这个观点。他白天把老鼠放在迷宫中,记录下老鼠通过迷宫时,有那些神经元以什么模式产生冲动。当老鼠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时,他看到了与老鼠通过迷宫转折点时的同样的神经元冲动模式。换句话说,他看到了老鼠梦到了它们在白天经历的重要关头。他认为,睡眠是这样的进程,它把我们的记忆中值得被编码储存到长期记忆的部分与不值得记住的东西分开。睡眠把我们白天里洪水般的信息变成所谓的智慧:那些当我们面对未来的挑战时,帮我们做出聪明决策的东西。
理论3:为了忘记而作梦
弗朗西斯-克里克和格雷姆-米奇森1983年关于梦提出了有名的富有争议性的理论时写道:“我们为了忘记而作梦。”这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就像一台机器,以某种惯例方式连接数据(迷惑,辩护,或保留),而且这些思维路径可能不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