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格列佛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列佛游记》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列佛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cee3d857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6.png)
《格列佛游记》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标通过本章教案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背景、体裁以及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难点:分析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批判。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与创作背景2.1 作者简介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讽刺文学大师,《格列佛游记》是其代表作。
2.2 创作背景《格列佛游记》创作于18世纪初期,当时英国社会政治动荡,阶级矛盾尖锐。
斯威夫特通过作品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第三章:《格列佛游记》的基本情节3.1 故事梗概本书讲述了主人公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事故后,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
3.2 主要角色格列佛:本书主人公,一位好奇、勇敢、善良的航海家。
利立浦特:小人国的国王,个子矮小,却心狠手辣。
布罗卜丁格:大人国的国王,巨人般身材,性格温和。
飞岛国居民:具有飞行能力的神秘生物。
慧骃国马:具有高度智慧的马,是慧骃国的统治者。
第四章:《格列佛游记》的讽刺手法及其对现实社会的批判4.1 讽刺手法对比讽刺、夸张讽刺、拟人讽刺等。
4.2 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对当时英国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宗教虚伪等进行讽刺和批判。
4.3 现实意义通过阅读《格列佛游记》,使学生能够认识和反思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第五章:阅读与讨论5.1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的故事进行阅读,并总结其主要情节和讽刺手法。
5.2 小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阅读成果,讨论作品中的讽刺手法及其现实意义。
5.3 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教学目标。
(完整版)小学读书推荐《格列佛游记》教案
![(完整版)小学读书推荐《格列佛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a98d9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a0.png)
(完整版)小学读书推荐《格列佛游记》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小学生推荐经典童话小说《格列佛游记》。
通过阅读与讨论,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关于人类行为和价值观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2.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如推测词义、理解故事要点等;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涉及的道德和人类行为的问题;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他们撰写自己的书评或故事延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格列佛游记》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你们听说过《格列佛游记》吗?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2. 阅读与理解(30分钟)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精选部分,并在阅读过程中注重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思考,例如:"故事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格列佛是个怎样的人?"3. 讨论与思考(2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涉及的道德和人类行为的问题。
例如:"你们认为格列佛对其他人物的行为有何评价?他的评价合理吗?"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尊重不同的意见。
4. 书评或故事延续(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书评或故事延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指导,如书评的结构、故事延续的情节设置等。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总结与展望(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研究收获,并展望下一步的阅读活动。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更多的经典童话故事,拓展自己的阅读领域。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参与度;2. 书评或故事延续的内容和表达;3. 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逻辑性。
五、拓展活动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书评或故事延续,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分享;2.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让他们自主选择其他喜欢的童话故事阅读;3. 开展一场《格列佛游记》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d7d2c3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cd.png)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乔纳森·斯威夫特及其作品《格列佛游记》的背景和意义。
1.2 学生分享对《格列佛游记》的初步了解和阅读感悟。
1.3 教师阐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第二章:小说情节梳理2.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小说主要情节,包括格列佛的冒险经历和各个奇异国度的情况。
2.2 学生讨论小说中的重要事件和角色,分析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人物性格分析3.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包括格列佛和其他奇异国度的人物。
3.2 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举例说明其在故事中的表现。
3.3 教师点评学生分析的准确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物性格对故事的影响。
第四章:小说主题探讨4.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包括对人类社会的讽刺、对人性的探讨等。
4.2 学生分享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举例说明小说中的主题表现。
4.3 教师点评学生分享的观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意义。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2 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第六章:文学手法分析6.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格列佛游记》中的文学手法,如讽刺、夸张、对比等。
6.2 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具体例子,说明文学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6.3 教师点评学生分析的深度和准确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斯威夫特的文学技巧。
第七章:斯威夫特时代的背景探究7.1 教师介绍18世纪英国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7.2 学生探讨《格列佛游记》中所反映的18世纪英国社会问题,如殖民主义、阶级矛盾等。
7.3 教师点评学生的探讨,引导深入理解小说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第八章:比较阅读8.1 教师提出比较阅读的任务,选择与《格列佛游记》相似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
8.2 学生阅读指定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与《格列佛游记》的异同之处。
8.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比较阅读的心得和发现。
格列佛游记阅读教学设计
![格列佛游记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ac449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0.png)
格列佛游记阅读教学设计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著名小说。
它以幽默讽刺的方式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并通过描述主人公格列佛的冒险旅程,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本文将针对格列佛游记的阅读教学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阅读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小说《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和结构;2. 掌握小说中使用的讽刺手法,并能够分析作者的意图;3.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4. 思考并讨论小说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 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意图;2.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多重意义;3. 掌握并运用相关的阅读理解技巧。
三、教学准备1. 小说《格列佛游记》的文本;2. 合适的教学辅助材料(如PPT、视频等);3. 阅读理解训练题目。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师简要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并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
2. 学生分组阅读小说,并讨论每一章的内容和要点。
教师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和解析难点。
3. 学生进行个人阅读,做好阅读笔记和标注关键句。
4. 教师给出一些阅读理解训练题目,帮助学生巩固对小说的理解。
【第二课时】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并分组讨论小说中的讽刺场景和角色。
2. 学生做小组展示,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3. 教师通过讲解和解析,加深学生对讽刺手法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作者的意图。
4. 学生进行个人写作,就小说中的某个讽刺场景或角色,展开描述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三课时】1. 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格列佛这一人物形象的多重含义,并与其他人物对比分析。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分享他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结果。
4.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第四课时】1. 学生思考小说中涉及的社会问题,并准备一份短文,就其中一个问题进行阐述。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案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6b84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6f.png)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教案
介绍
本教案是针对名著《格列佛游记》的导读教案。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以幽默的方式
探讨了人类社会的不完美和各种社会问题。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更好
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背后的深层含义。
教案目标
- 理解小说《格列佛游记》的主要情节和背后的社会讽刺
- 探讨小说中涉及的人类社会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案内容
第一节:小说概述
- 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出版时间和基本情节
-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魅力和影响
第二节:主题和背景
-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主题,如殖民主义、社会等级制度和人性的复杂性
- 探讨小说中所呈现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对故事情节和主题的影响
第三节:人类社会问题讨论
-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小说中涉及的社会问题,并就不同观点进行辩论
- 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第四节:小说分析和写作
- 引导学生对小说的细节进行分析,如人物形象、叙事手法和象征意义等
- 鼓励学生撰写关于小说的读后感或分析文章,并分享给同学
教学方法
- 组织小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写作,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引用小说中的具体文本作为案例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思考
教学评估
- 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 阅读和评估学生的读后感或分析文章,评估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参考资料
- 《格列佛游记》原著
- 相关研究和评论文献。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三课时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三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f2ed215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4.png)
格列佛游记教学设计三课时第一课时:引入目标:介绍《格列佛游记》这本著名的冒险小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活动:1. 激发兴趣:向学生简单介绍《格列佛游记》这本小说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小说的标题、主要人物、故事背景和情节。
3. 小组展示:每组选择代表简要介绍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可补充或提问。
评估: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对《格列佛游记》的理解程度。
第二课时:细读和理解目标:深入探究《格列佛游记》中的主要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活动:1. 阅读指导: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如关注关键词、找出故事的转折点等。
2. 小组阅读:将学生再次分组,每组阅读小说的一部分,并分析故事情节、角色的特点和活动。
3. 分享讨论:组织小组讨论,每组分享他们对阅读部分的理解和观点。
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角色特点的分析。
第三课时:创造性活动目标:基于学生对《格列佛游记》的理解,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和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写作能力。
活动:1.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或人物,然后设计一个思维导图,展示该情节或人物的重要细节和特点。
2. 小说改写: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情节或人物,创作一个自己的版本,要求保留原著的基本框架,但可以进行适当的改动。
3. 朗读和分享:学生可以朗读自己创作的部分,并与同学分享,交流他们的创作过程和理念。
评估:评估学生在思维导图和小说改写中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总结:通过三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学生了解了《格列佛游记》这本小说的内容和作者,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这种教学设计注重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语文教案)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
![(语文教案)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6baf3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45.png)
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格列佛游记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作品运用挖苦影射的手法,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冲突,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并抨击了侵略战斗和殖民主义。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5篇,期望大家能有所收获!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10个字。
2.默读课文,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品尝课文中的描述语言,感受其想象的奇特。
4.感受格列佛在布满敌意,奇怪,语言不通的小人国,用他的和善,宽容获得了理解和敬重。
教学重难点:1. 默读课文,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2. 抓住重点词句,品尝课文中的描述语言,感受其想象的奇特。
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新课课前同学们查阅了有关格列佛游记的资料,你们都了解了些什么(格列佛游记是最早被介绍到中国的英国文学名著之一,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
这是一篇寓言小说,借托船长格列佛之口逼真地描述了在四次航海中的奇异经受。
)我们今日学的课文就是四次经受中的一次----小人国奇遇。
板书课题:格列佛游记----小人国奇遇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课后生字词的字音,读通句子。
2、扫瞄课文,找出文中四字词语,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在小组内说说词语的意思。
齐读并说说各自理解的词语意思。
轻举妄动一饮而尽肃然起敬举止文静国泰民安战无不胜一知半解急不行耐罪魁祸首号啕大哭苦痛万状和颜悦色宽宏大量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格列佛来到了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用笔勾画,在旁边批注。
1、合作沟通,感受小人国的奇怪。
同学找到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子结合自己的理解沟通。
学情预设:A.二十辆车装满了肉……一饮而尽(从文中的数量词中,我看到了格列佛的巨人形象, 他在小人国中永久是居高临下的, 无论皇帝还是大臣,格列佛享受着俯视的痛快)B.皇帝比全部的大臣高出大约我的一个指甲盖……肃然起敬。
(原来皇帝与别人不同的就是他比大臣们高一个指甲盖,这在现实生活中极其微缺乏道的高度,在小人国是成为皇帝的重要条件。
《格列佛游记》阅读指导
![《格列佛游记》阅读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615bdf0916fc700abb68fc68.png)
文学评论: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奇书,它不是单纯的少儿读物,而是饱寓讽刺和批判的文学杰作,许多人都给予它极高的评价,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了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由此可以看出乔治·奥威尔对《格列佛游记》可谓是推崇备至。
再次读完全书,你一定有很多感想与启示,对作品的深刻思想也有了一定的理解,请任选一个角度为本书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c723c0d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b.png)
《格列佛游记》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本章目标:使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背景、主题等。
1.2 教学内容:1.2.1 作品背景:介绍乔纳森·斯威夫特及其创作《格列佛游记》的背景。
1.2.2 作品概述:概括介绍小说的情节、人物、设定等。
1.2.3 作品主题:分析《格列佛游记》的主要主题,如批判封建制度、讽刺人类弱点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影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第二章:小说梗概2.1 本章目标:使学生掌握《格列佛游记》的基本情节,为后续深入分析做铺垫。
2.2 教学内容:2.2.1 故事梗概:详细讲述格列佛的冒险旅程,包括他在大人国、小人国、飞岛国等地的经历。
2.2.2 人物关系:介绍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如格列佛与国王、官员、船员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法,结合小说原文,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第三章:人物分析3.1 本章目标:使学生了解并分析《格列佛游记》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对小说的人物塑造能力。
3.2 教学内容:3.2.1 主要人物:分析格列佛、国王、官员等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形象意义等。
3.2.2 人物描写:学习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手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小说原文,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本章目标:使学生理解《格列佛游记》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内容:4.2.1 主题内涵:探讨《格列佛游记》中的批判封建制度、讽刺人类弱点等主题。
4.2.2 主题表现:分析小说中如何表现这些主题,如通过情节、人物、象征等手法。
4.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结合小说内容,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
第五章:教学总结与拓展5.1 本章目标:使学生对《格列佛游记》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并拓展相关阅读。
5.2 教学内容:5.2.1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格列佛游记》的理解。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21c249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2.png)
这个国家常和邻近岛国不来夫斯古发生战争。格列佛跨过海面,用绳子把敌方的战舰全部拉了过来。为此,国 王赐给他尊贵的爵位。一次,皇宫失火。由于运水困难,格列佛撒了一泡尿浇灭了大火。这使皇后十分反感。于是 国王召开了一次密谋会,要给格列佛定叛国罪,并把他的双眼刺瞎。格列佛得知后,慌忙逃到不来夫斯古国。再从 那儿找到了一只小船,便乘船离去。他在公海上遇到一只英国商船。他便搭乘这只商船,回到了伦敦。主题思想:
六、课堂检测
1.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并把它与《格列佛游记》进行比较讨论两位主人公性格特点有什么不同。
答: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鲁滨孙,与鲁滨孙不同的是格列佛每漂流 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如果说笛福通过笔下鲁滨孙进化的结果,终于承认了英国 现存文明和话,那么,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完全否定了笛福所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东西,从而表达了对现代 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3、小说以什么为线索?以格列佛传奇的经历为线索
三、阅读精彩片段——《宫廷游戏》、《语言的妙用》。
1.节选的这两个片断,分别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故事?
2、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什么?
答: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斯勋章和蓟花勋章 的绶带
小说第一卷中所描绘的小人国的情景乃是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 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与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讽刺对象: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d7aa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6f.png)
《格列佛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2)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特点;(3)分析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寓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小说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评价和解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外国文学的兴趣和尊重;(2)学会关注社会现象,思考人生哲理;(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1)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2)阅读小说第一章,了解主人公格列佛的初次冒险。
2. 第二课时:(1)阅读小说第二章,分析格列佛在利立浦特的奇遇;(2)讨论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如:矮人国的政治斗争。
3. 第三课时:(1)阅读小说第三章,了解格列佛在布罗卜丁奈格的冒险;(2)分析小说中的寓意,如:大人国的民主制度。
4. 第四课时:(1)阅读小说第四章,探讨格列佛在飞岛国的所见所闻;(2)评价小说中的讽刺效果,如:飞岛国的科技与道德。
5. 第五课时:(1)阅读小说第五章,了解格列佛回到家乡的经历;(2)总结小说主题,探讨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典型情节进行深入解读;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4.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评价;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检验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格列佛游记》原著或改编教材;2. 参考书目:相关研究《格列佛游记》的书籍和论文;3. 网络资源:关于《格列佛游记》的介绍、评论和分析文章;4. 影视作品:改编自《格列佛游记》的电影或电视剧。
小学五年级语文《格列佛游记》精选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格列佛游记》精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17b89033687e21ae45a92a.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格列佛游记》精选教案《格列佛游记》作品运用讽刺影射的手法,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败和罪恶,并抨击了侵略战争和殖民主义。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格列佛游记》精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五年级语文《格列佛游记》精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格列佛游记》的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的片段。
2、学习这部小说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艺术。
3、与《鲁滨逊漂流记》进行比较阅读,提高阅读名著的能力。
4、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5、认识《格列佛游记》的现实意义,感受作者苦涩而热切的忧世情怀。
教学重点:1、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的片段;2、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
教学难点:学习这部小说的讽刺艺术。
课前准备: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游记"故事。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三分钟:请学生讲述自己读过的“游记”故事。
(一)激情导入。
刚才,同学们说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可以看出你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
最近,你们又读了哪些书,或者正在读什么书呢?(生说所读的书名,师相机评价。
)读了这么多的书,真好,让我们增长了许多见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啊!今天,老师还要向你们一本非常好看的书——(出示句子)A、它对英国和世界儿童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尤其是其幻想手法、离奇描写在英国儿童文学有开拓意义。
B、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了这本书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它列入其中。
”C、它不仅是英国文学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也为世界文学史揭开了光辉的一页。
D、自出版以来,它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成为世界各国文学爱好者的常备书。
伏尔泰、拜伦、高尔基、鲁迅都非常推崇的讽刺作品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揭示:多么高的评价,一定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非常好看的书。
这本书就是世界文学名著《格列佛游记》。
小学五年级语文《格列佛游记》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格列佛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f5576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e.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格列佛游记》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4.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寓意和启示。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格列佛游记》的基本内容。
2.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寓意和启示。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及其生平。
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格列佛游记》吗?它是一部怎样的作品?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格列佛游记》第一、二章,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分享一下你们阅读《格列佛游记》的感悟。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格列佛游记》的故事梗概,重点介绍主人公格列佛的冒险经历。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如格列佛在小人国的遭遇。
3.教师提问:请大家思考,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四、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阅读《格列佛游记》的感悟。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学生继续阅读《格列佛游记》后续章节,了解格列佛的冒险经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格列佛游记》的基本内容,培养了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在课堂讲解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帮助学生理解作品中的寓意和启示。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后作业环节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及其生平。
斯威夫特(1667-1745)是英国著名作家、讽刺家,被誉为“英国讽刺文学之父”。
他的代表作品有《格列佛游记》、《一只桶的故事》等。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8d36b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a.png)
标题:《格列佛游记》教案一、教材背景《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于1726年所写的小说。
该小说以惊人的幽默和荒诞为特色,同时也对时代问题进行了犀利的讽刺。
其主人公是格列佛,一个名叫拉彭(Luggnagg)的国家的达官。
在他的旅程中,他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和文化,如小人国、巨人国、赤道和太平洋。
故事通过各种奇怪的冒险和经历,探讨了人性、社会和科学等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性目标•理解小说的情节、主题和背景;•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角色和角色的发展;•掌握小说中使用的文学技术(如模仿、比喻、象征和以假乱真等);•了解小说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技能性目标•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升对英语的阅读和口语能力;•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性目标•培养对文学的热爱;•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课前热身为了让学生对小说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课前,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小说的内容并分享他们的理解和看法。
这可能包括小说中的某些情节、角色和主题等。
第二课:影响分析在这一课上,老师将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情节,并鼓励他们思考他们在小说中所反映的哲学和社会观。
这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因为它有助于学生理解小说的核心精神。
第三课:人物分析在这一课上,老师将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角色,包括格列佛和他所遇到的其他人物。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分析的角色,老师应该让学生阅读相关的章节并讨论他们所学到的细节。
第四课:文学技术分析在这一课上,老师将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中使用的文学技术。
这可能包括模仿、比喻、象征、以假乱真和情感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分析,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意义。
第五课:历史和文化分析在这一课中,老师将与学生一起探讨小说中反映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这可能包括对18世纪英国社会、科技和政治的分析。
通过这些分析,学生将能够对小说的背景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六课:小说的解读在这一课上,老师将与学生一起探讨小说的意义并尝试对其进行解读。
《格列佛游记》教案
![《格列佛游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86cf0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a.png)
《格列佛游记》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应能够:1. 掌握《格列佛游记》的内容和主题;2. 理解并运用小说中的重要思想和道德价值观;3. 提高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4.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格列佛游记》的核心思想;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3. 探讨小说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意义;4.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三、教学准备1. 《格列佛游记》的原文和中文翻译资料;2. 多媒体设备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源;3. 针对小说内容和主题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题。
四、教学过程引入1.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对《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你对《格列佛游记》这个名字有什么印象?- 你对旅行和冒险故事感兴趣吗?- 你希望从旅行中获得什么?核心内容呈现2. 简要介绍《格列佛游记》的背景和作者。
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让学生对作者和他的作品有初步了解。
3. 按章节或主题讲解小说的内容,重点突出作者的讽刺和审视社会现象的手法。
可以通过分组让学生展示和分享各自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4.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地点、事件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意义。
5. 引发学生对小说中的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
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整理思路并汇报讨论结果。
拓展活动6.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或创作后续故事。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想象。
7. 组织写作活动,让学生撰写关于小说主题、人物分析或者个人感悟的文章。
提供指导性问题和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
总结反思8. 整合课堂讨论的成果,引导学生对学到的知识和思想进行总结和归纳。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并交流互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学生对小说内容和主题的理解程度;3. 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4. 学生的创造性表达和写作能力。
《格列佛游记》导读课教案
![《格列佛游记》导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9744bc804d2b160a4ec0a6.png)
《格列佛游记》导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品主要情节与历史背景的关联。
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精彩的片段,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精彩片段,激发学生阅读《格列佛游记》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引用评价,直接导入英国著名小说家和评论家乔治·奥威尔曾说过,“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这部评价颇高的讽刺小说。
二、漫谈情节,交流共享1、大家都读过这本书了,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格列佛游记》内容,你会用什么词语?【预设】荒谬的、奇幻的、神奇的、讽刺的、丰富的想象、荒诞的……2、请大家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文中你觉得可以让人发笑的故事情节。
【板书】可笑三、聚焦情节,感受可笑皇帝手里拿着一根棍子,和地面平行,候选人员一个个依次跑上前去,有时候跳过横杆,有时候在横杆下面来回爬几遍,这完全要看横杆上升或者下降的情形而定。
有时候皇帝和首相各拿着木棍的一头。
有时候也由首相一个人拿着木棍。
谁表演得最敏捷,跳来爬去的时间最长,就赏赐给他一根蓝丝线。
第二名赏给红丝线,第三名赏给绿丝线。
他们都把这些丝线缠两道围在腰间。
你可以看到朝廷里的大人物几乎没有人不用这种腰带作装饰的。
【预设】填写动词,“跑”能不能换成“走”(更能表现候选人员的争先恐后,迫不及待),为什么“来回几遍”(表现候选人员为了争得丝线获取恩宠)。
朗读时注意动词,“最”字。
以此赏析候选官员的人物形象——阿谀奉承,哗众取宠的丑态,如同跳梁小丑,极具谄媚丑态;国王以此取乐的无聊与可恨。
【小结】这个片段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小人国官员们不惜生命危险跳爬横杆只为那丝线的那种阿谀奉承的丑态,小人国国王不惜官员们的生命以此取乐的昏庸无能,以丝线来示荣宠的可笑!【原版】他站在台阶上,回头看右边的那块田,大声喊起来,声音比喇叭要响好多倍,我还以为是打雷了呢。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列佛游记》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列佛游记》](https://img.taocdn.com/s3/m/b3dda91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7.png)
《格列佛游记》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及其作品背景。
2. 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寓意。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章节概要:《格列佛游记》共四卷,分别介绍了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奇遇。
2. 重点分析:第一卷小人国和第二卷大人国的篇章,理解作者对当时英国社会的讽刺和批判。
3. 难点解析:第三卷飞岛国的荒诞性和第四卷慧骃国的寓意。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讽刺手法和寓意。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斯威夫特及作品背景,概述四卷内容。
2. 第二课时:阅读第一卷小人国章节,分析小说讽刺手法。
3. 第三课时:阅读第二卷大人国章节,讨论作者的批判意图。
4. 第四课时:阅读第三卷飞岛国章节,解析荒诞性特点。
5. 第五课时:阅读第四卷慧骃国章节,探讨寓意及现实意义。
五、课后作业2. 选取一个感兴趣的章节,进行深入分析,制作PPT并在课堂上分享。
3.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对小说中讽刺手法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2. 结合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评估学生在合作、分析和表达能力方面的进步。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格列佛游记》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相关评论和研究文章:帮助学生了解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 网上资源:如视频、图片等,用于辅助教学和丰富学生视野。
八、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2. 鼓励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氛围。
3. 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鼓励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思考。
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
![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eec94d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e.png)
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教案名称:语文《格列佛游记》阅读教案教案时间:预计2课时教案目标:1. 了解并掌握《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和结构2. 掌握小说的中心思想和主题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重点:1. 掌握《格列佛游记》的主要内容和结构2. 分析小说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教学准备:1. 《格列佛游记》原文2. 打印或制作学生阅读辅助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格列佛游记》这本书的了解程度。
2. 介绍《格列佛游记》的作者和背景。
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 分发辅助材料,让学生阅读并填写相关信息,帮助他们了解故事的进展和主要角色。
4. 小组讨论,大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 教师点评,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确认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3. 分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和展示,在小组之间交流分享。
4. 整理学生的思路和意见,让他们展示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见解。
5. 总结课堂,回顾学生的学习收获和思考。
教学扩展:1. 邀请学生进行书评写作,让他们总结对《格列佛游记》的理解和评价。
2. 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展示的情况2. 学生书评的内容和质量3. 学生对于《格列佛游记》中心思想和主题的理解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列佛游记》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能力。
2.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片段。
3.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作者鲜明的思想倾向以及对时代风貌独具个性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4.启发学生能扼要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感悟。
5.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与之相似的其他文学作品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名著梗概
1.小说是第几人称的?主人公是谁?
(第一人称英国外科医生格列佛)
2.格列佛游历了哪些国家?
——利立浦特(小人国)、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勒皮他(飞岛国)、慧骃国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是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十八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
他父亲是定居爱尔兰的英格兰人,早在他出生前七个月就已去世。
斯威夫特由叔父抚养长大,就读于著名的都柏林三一学院(以天主教的“三位一体”命名)。
在当时,担任教会的神职是穷孩子的最稳妥的出路;但斯威夫特厌恶神学和那些烦琐的哲学课程,他的志趣在于历史及文学。
凭着一纸表示不堪深造(其实他后来还是取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的“特许文凭”,他只好到母亲的远亲邓波尔爵士家去作私人秘书,处境无异于“识字的奴仆”。
不久,他便以见解精辟、讽刺犀利的文章显示了才华。
他的一篇揭露政府贪污行径的政论,直接促成了英法停战,以至有人称那项和约为“斯威夫特和约”。
他后来虽然成了首相的亲信和女王演说词的起草人,成为别人巴结的对象,但仍以清贫为荣。
斯威夫特没有官衔,给报社审稿不取报酬;哈利首相给他写文章的奖金,被他愤而退回,声明自己不是被雇佣的文人墨客。
女王及其要臣终因畏惧他的声望和讽刺文章的影响,将他逐出伦敦。
他到都柏林后积极投入爱尔兰人民争取自由独立的斗争,接连发表了战斗性极强的文论,使英国的殖民政策不得不有所收敛。
斯威夫特深受爱尔兰人民热爱,在他因匿名作品被当局悬赏缉捕时,人们保护他;在他最后一次访英归来时,人们鸣钟举火,用仪仗队簇拥他返回寓所。
斯威夫特晚景凄凉,亲人去世,头晕耳聋,每逢清醒,仍执笔写作,直至七十八岁逝世。
2.创作背景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于1710年至1714年间,曾出任以罗伯特·哈利及亨利·圣约翰的托利党的公共关系官员,后来政党交替,辉格党上台,托利党党员被清算。
于是作者透过第一部小人国的历险暗讽当时的政治。
其次,作者后来到爱尔兰任教,爱尔兰当时受到英格兰的高压统治,于是作者透过第三部诸岛国游记反映爱尔兰农业的衰败。
3.小说以什么为线索?
以格列佛传奇的经历为线索
三、阅读精彩片段——《宫廷游戏》、《语言的妙用》。
1.节选的这两个片断,分别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故事?
2.利立浦特小人国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什么?
答: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蓝红绿三色丝线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斯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
附:嘉德勋章(The Most Noble Orderofthe )是授予英国骑士的一种勋章,它起源于中世纪,是今天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骑士勋章和英国荣誉制度最高的一级。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获得这枚勋章,其中包括英国国君和最多25名活着的佩戴者。
英国君主还可以授予少数超额佩戴者(包括王室成员和外国君主)。
只有国君可以授予这枚勋章。
不象其它勋章那样首相无权建议或者提名佩戴者。
嘉德勋章最主要的标志是一根印有“”
(“Sh h wh h k v f .”“心怀邪念者蒙羞”)的金字的吊袜带。
在正式场合下勋章佩戴者要佩戴这个吊袜带,在一些其它标志中印有它的图案。
大多数英国的骑士勋章适用于整个联合王国,但是有三个级别最高的勋章只适用于一个地区,在这三个勋章中嘉德勋章适用于英格兰,它也是这三个勋章中地位最高和最古老的。
适用于苏格兰的勋章是蓟花勋章,这枚勋章至少从16世纪开始设置,有可能源于中世纪(传说甚至说源于8世纪,不过这个传说不可靠),其今天的形式源于1687年。
适用于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勋章是1787年设立的,但是爱尔兰独立后这枚勋章就停止了(其最后一位佩带者逝世于1974年)。
3.如何理解“绳上跳舞”游戏的寓意?
4.我们来到了语言学校。
三位教授正坐在那儿讨论如何改进本国语言,他们共有两个计划分别是什么?
答:第一个计划是简化言辞;第二个计划是取消语言中的所有词汇。
5.作者构思这两个故事的目的何在?
小人国:讽刺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和各个统治阶级集团之间的矛盾。
飞岛国:无情地嘲讽科学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生产劳动的倾向。
第二课时
一、拓展延伸
1.每次游历有怎样的寓意?
格列佛遇海难,来到小人国。
这里居民身高仅六英寸,君臣贪婪、国家战祸连绵。
作者以居高临下的角度,用巨人的眼光俯视人类的荒唐渺小。
格列佛好奇心起,误闯大人国。
这里居民身高如尖塔,武器精良、国威赫赫。
作者以小矮人的角度,仰视人类的粗俗和铁石心肠。
格列佛逢海盗,造访飞岛国。
这里属地被笼罩控制,城市和乡间颓败、荒芜。
作者以平常的心态,平视人类的疯狂和邪恶本性。
格列佛被叛变,遍历慧駰国。
这里统治者高度理性,人形动物邪恶、低劣。
作者以理性动物的角度,审视人类的本质。
2.千百万人熟知的“雅虎”网站,原名“Yahoo”,在《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慧骃国”中提到的怪物“雅虎”(耶胡),现已成为因特网世界最令人熟悉的名词之一。
3.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
请你谈谈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
示例:格列佛他善于学习,心地善良,但自傲自大,自以为是,甚至对救他于危难的船长都憎恨鄙视。
人要谦虚,要学会感恩。
二、你认为小说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学生可能的回答:想象奇特、荒诞不经、夸张有趣……
三、了解小说的表现手法及写作特点
1.反讽、影射、象征、寓言
2.写作特点: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不留情面的批判,尤其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作痛快淋漓的鞭挞
四、课堂检测
1.阅读《鲁滨孙漂流记》并把它与《格列佛游记》进行比较讨论两位主人公性格特点有什么不同。
答: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同时他也是一个不同寻常的鲁滨孙,与鲁滨孙不同的是格列佛每漂流到一个地方,必然去认识那里社会种种形式的政治生活,如果说笛福通过笔下鲁滨孙进化的结果,终于承认了英国现存文明和话,那么,斯威夫特笔下的格列佛却完全否定了笛福所肯定的那些所谓文明的东西,从而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虚伪文明的愤懑情绪。
2.在小人国,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立浦特国打败不来夫斯库国的?
答:格列佛把敌国的战舰拖入利立浦特国的海港。
3.小人国内曾发生很多可笑的事情:此地根据“怎样打破鸡蛋“而分成了()派与()派,为此引发了多次战争。
4.仿句: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
读《西游记》,我们可以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
读《骆驼祥子》,我们可以。
读《格列佛游记》,我们可以。
五、课外作业
推荐阅读比较《镜花缘》、《猫城记》、《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