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风民俗资料
当地民俗文化(当地民俗文化报告)
当地民俗文化(当地民俗文化报告)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当地民俗文化,以及当地民俗文化报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2、各地民风民俗的资料3、云南风俗有哪些?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一、安徽集居与散居.安徽宣城民俗风情旧时民间村落多为集族而居。
如至今还保存明清时期建筑风貌的黄山市黟县宏村、西递村等,村民居舍相连一体,依山抱水,坐北朝南。
各户头喜欢建立独门独户的居室,如建成连三、连五、连七(七间屋并排建筑),或“明三暗五”式居室,中间为大厅,左右室各间隔为二,前场后院。
多数为土砖瓦房,少数建青砖墙壁;贫户则盖土墙茅屋遮顶。
共和国成立后,少数城市民众住进了单元楼房;80年代后兴起老城改造,各街道大都建筑有整齐划一的高楼大厦,城镇人以居住单元楼为主。
90年代以来,小区建设渐成气候。
二、四川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
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
康定转山会:每年四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康定,在山顶草坪上,帐篷绵延,人山人海,白天赛马,摔跤等民族体育活动。
入夜,燃起篝火,席地饮酒,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黄龙庙会:每年农历六月十六日,方圆数百里的藏、羌、回、汉各族人民集会黄龙寺,在寺前空地上帐篷连营,炉火如星,各部酋长率众排列大围,环跳互唱,应声山谷。
川剧:是流行四川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剧,是戏曲中较为古老的剧种之一。
由于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我国戏剧舞台上占有一定位置,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春倌说春:汉族社会习俗。
流行于四川各地。
时间在春节前后。
旧时的春倌头戴乌纱帽,身着官服,左手执木刻春牛,右手拿春棒;现在的春倌,装束与普通人一样,不同的是身背一根放牛鞭子。
苗族的民风民俗简短
苗族的民风民俗简短1.苗族民风民俗简短的苗族十分注重礼仪。
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
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
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2.苗族的习俗,要简短的苗族婚俗正大光明去"游方"苗族的婚姻比较自由,青年男女婚前都享有充分的社交自由,父母一般不干涉,每逢节庆赶场的日子,他们便利用聚会的时机对唱情歌、谈情说爱、互诉衷情。
这种婚前恋爱的方式在黔东南称为“游方”。
游方是黔东南一带苗族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传统习俗。
游方的地点各地除每个村寨设有固定的“游方坡”外,还可选在离村寨较远的河岸、挢头、田间或花木丛生、风景宜人的山谷去进行游方活动。
但都得按照苗家的规榘,青年男女游方的地点必须在公开的地方进行。
如果在隐蔽的地方进行这一活动,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认为是不正当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新婚当夜不同房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方后,如果双方情投意合,通常是互赠信物或立下山盟海誓,私下订婚。
私下订婚的男女到了约定的婚期,男方就邀请几个伙伴到女方寨子“游方”,顺便将女子带回家中。
按照习惯,新婚夫妇当夜不能同房,新娘要由男方的姑嫂陪伴过夜。
第二天,男方托媒人携带礼物去女家提亲。
汉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汉族民风民俗的资料
- 语言:汉语有很多方言,如北方话、河南话、吴语、闽南话、客家话、广东话、湖南话、潮汕话等。
虽然这些方言的发音有很大差异,但并没有影响汉族人的认同感。
- 文字:汉字是汉族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全世界现存的唯一的表意文字,这是所有汉族人的骄傲。
- 服饰:汉服是汉族的民族服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人的祖先轩辕黄帝时期,直到1644年明朝灭亡,汉人穿汉服的历史长达4000多年。
- 饮食:至少在4000年前,汉族人发明了筷子(叉子也是汉族人发明的),后来筷子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
用筷子吃饭成为了东亚人特有的方式,而西方人则是用刀叉吃饭,印度、东南亚、西亚、非洲则是用手抓吃饭。
- 节日:汉族有很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各有特色。
汉族的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八年级民风民俗知识点
八年级民风民俗知识点民风民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宗教、道德、家庭、艺术等方面,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密切相关。
在八年级中学生学习历史、地理、语文等课程时,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民风民俗知识点。
1. 节日习俗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每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习俗和民俗活动。
比如春节,人们要逛庙会、放烟花、吃年夜饭、贴春联等,这些活动代表了人们的喜庆、祈福之心。
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代表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崇尚。
清明节,要烧纸钱、扫墓等,代表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缅怀。
2. 文化艺术民俗艺术是人民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
比如民间舞蹈、龙狮舞、木偶戏、皮影戏、布袋戏等。
这些艺术形式中采用了各种艺术手法,如音乐、舞蹈、唱词、布景、服装等,表现了人们的情感和审美追求。
3. 风俗习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比如中国人结婚时要喝酒、压箱底、穿红礼服等,还要拜堂、拜祖先;日本人在结婚时要穿和服、嘴唇上涂红等,还要参拜神社。
此外,不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比如北方人过年要吃饺子、南方人要吃年糕;北方人过冬要喝热酒、南方人则喝热茶。
4. 社会生活民风民俗还涉及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
比如文化村落、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地民俗特色的机会。
此外,还有着一些社交活动,如结伴而行、各种聚会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促进社会的和谐。
总之,民风民俗是一个极为广泛的且包含多个方面的重要文化组成部分。
无论在生产生活还是文化艺术上,民俗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在八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需要加强民风民俗方面的接触,认真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为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
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一、民风民俗的概念民风民俗是指某一地域内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和风俗习惯,它代表了一种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地域的国家,各地方的民风民俗各有特色,反映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下面将逐一介绍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
二、北京的民风民俗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历史悠久的古都之一。
在北京,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活动和文化传统。
例如,每年农历新年期间,北京会举办盛大的庙会,人们会穿着传统的汉服,品尝各种传统美食,观赏民间艺术表演。
此外,北京还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如剪纸、蜡染等,这些都是北京独有的民风民俗。
三、上海的民风民俗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
上海的民俗文化深受海派文化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十里洋场”。
在上海的老城区,可以欣赏到众多的老建筑、老弄堂和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的小吃店。
此外,上海市区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庙宇和祠堂,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庙会和民俗活动,如庙会、祭祀等,这些传统活动都是上海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成都的民风民俗成都是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川西地区的交通中心。
成都的民俗文化以川剧、川菜和蜀绣著称。
川剧是四川传统戏曲的代表,以唱做搭配和脸谱变化独特而著名。
川菜则以麻辣味道而闻名于世,具有独特的口味和烹饪方法。
此外,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绣工精细、图案别致而受到广泛的赞誉。
这些传统文化都是成都民风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广州的民风民俗广州是中国南方的一座重要城市,也是广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广州的民风民俗以粤剧、客家菜和喜庆活动为特色。
粤剧是广东传统戏曲的代表,以唱腔婉转动听和演员的精湛演技而闻名。
客家菜则以清淡、鲜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此外,广州还有许多传统的喜庆活动,如赛龙舟、舞狮子等,这些活动都体现了广州的民俗文化。
六、西安的民风民俗西安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
西安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民风民俗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介绍民风民俗50字
《介绍民风民俗》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有趣的民风民俗。
你们知道吗?在过年的时候,可热闹啦!大家都会穿上新衣服,红红的,可好看了。
家里会贴上红红的春联,上面写着吉祥的话,比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有好多好吃的,像香喷喷的饺子、甜甜的年糕。
还有端午节,这一天大家会包粽子。
把白白的糯米和红红的枣包在绿绿的粽叶里,煮出来可香啦!而且还会赛龙舟,好多人坐在长长的龙舟上,一起用力地划船,那场面可壮观了。
中秋节也很棒哦!晚上,天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像一个大大的玉盘。
大家会一起吃月饼,月饼有各种各样的馅,有豆沙的、蛋黄的、五仁的。
一家人坐在一起,一边吃月饼,一边欣赏美丽的月亮。
小朋友们,这些民风民俗是不是很有趣呀?《介绍民风民俗》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说民风民俗。
在元宵节的时候,到处都挂着漂亮的灯笼。
有兔子形状的,有花朵形状的,五颜六色,闪闪发光。
人们还会猜灯谜,那些灯谜可有意思啦,比如“红红果子棍上挂,外裹糖儿滋味佳。
(打一食品)”你们能猜到吗?还有傣族的泼水节,大家拿着水盆,互相泼水,身上湿湿的,但是都特别开心,因为这代表着祝福。
在蒙古族,他们有那达慕大会。
会上有骑马、射箭、摔跤等比赛,大家都在为选手们加油助威。
小朋友们,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不是很神奇呀?《介绍民风民俗》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民风民俗。
在春节期间,除了前面说的那些,还有放鞭炮呢。
“噼里啪啦”的声音,可响亮啦,能把年兽吓跑。
大人们还会给小朋友们发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希望小朋友们平平安安地长大。
在彝族,火把节可热闹了。
大家点燃火把,在田野里奔跑,就像一条条火龙。
在壮族,三月三的时候,人们会对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可有意思了。
这些民风民俗,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地方的特色和魅力。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些民风民俗吗?。
中国,欧洲,非洲民风民俗记录卡
中国,欧洲,非洲民风民俗记录卡
(最新版)
目录
1.中国民风民俗
2.欧洲民风民俗
3.非洲民风民俗
正文
【中国民风民俗】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春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拜年等。
此外,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有各自独特的庆祝方式。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一些古老的传统习俗仍在延续,如祭祀祖先、舞龙舞狮、剪纸、年画等。
【欧洲民风民俗】
欧洲也有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比如,圣诞节是欧洲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吃圣诞大餐、交换礼物、装饰圣诞树等。
此外,复活节、万圣节等传统节日也有各自独特的庆祝方式。
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人们还有向圣水井祈愿、举行烟火表演、跳舞等传统习俗。
【非洲民风民俗】
非洲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地区,拥有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比如,在一些非洲国家,人们会在传统节日里穿上民族服装,举行盛大的游行和舞蹈表演。
此外,还有一些非洲国家有向祖先祭祀、举行成人礼等传统习俗。
在非洲的许多地区,人们还会举行仪式来祈求丰收、平安等。
第1页共1页。
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
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1. 民风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因此各地的民风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
民风是指某一地区或群体的人民在生活方式、言语举止、行为规范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
1.1 北方的民风特点中国北方地区的民风以豪爽、朴实为主要特点。
北方人民多数生活在广袤的平原地带,他们勤劳、勇敢,有着独立自主、坚毅不拔的性格,对待客人热情好客。
北方人民饮食偏向于以面食、饺子等为主,干馍、炒面等都是北方人民的特色食品。
此外,北方人还有众多的特色民间艺术形式,如山东鲁剧、北京京剧等。
1.2 南方的民风特点中国南方地区的民风较为温和,南方人民喜欢和顺、友善、宽容。
南方地区的气候湿润,人们的生活节奏相对较慢,他们注重家庭和睦、谦让礼貌,并以粤菜、鲁菜等著名的地方菜系享誉全国。
南方还有传统的舞蹈艺术形式,如粤剧、越剧等,丰富了南方人的文化生活。
2. 民俗民俗是指某一地区人民在传统节庆、婚丧嫁娶、习俗礼仪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和习惯。
中国各地也有各种各样的民俗特色,充满了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
2.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
在春节期间,人们常常贴春联、放鞭炮、舞狮子、舞龙等,以庆祝新年的到来。
各地的庆祝方式略有不同,如南方地区的“迎神赛龙船”等。
2.2 婚丧嫁娶婚丧嫁娶是中国社会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其民俗也因地域和民族而有所不同。
例如,闽南地区有所谓的“过大礼”婚俗,新娘要进门时,必须经过门坎的考验。
而在西南地区,葬礼时举行的“唢呐送葬”则是一种特色的风俗活动。
2.3 农历节日中国的农历节日也是中国各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历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如赏花灯、包粽子、扫墓等。
3. 结语中国各地的民风民俗丰富多样,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这些民风民俗不仅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宝藏,也是中国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传统文化民风民俗
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的民俗都有其特色,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传统文化民风民俗,欢迎阅读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篇一潮州的民风民俗及文化潮州民俗文化是在南楚巫觋文化的土壤与气候中孕育绽放的。
它反映了潮洲的民俗、民风,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潮人的图腾崇拜:自然神与祖神及英雄神崇拜,在潮人之文化心理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潮人信仰与民间神话中透露出“信巫鬼,重淫祀”,敬畏英灵之遗风。
潮人仪式类的戏剧直接与祭礼仪式相关,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祭礼仪式的副产品。
潮戏承袭了古傩之遗风“吹击管鼓,郁香洁之。
”潮人笃于戏曲之风,延及今人。
潮州民风、民俗及民谣潮州民间喜唱俗曲。
其俗曲、民谣与当地的神话、戏曲、谚语、小说、灯谜等民间文艺一样,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浓郁的乡土气息。
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的歌谣,展现了潮州民俗艺术的丰蕴内涵。
纵观潮州历代歌谣、童谣、诗歌、民谣,莫不涉及民风、民俗。
归其大要,可列为如下数类:1.观神送神中的仪式歌谣:如《请神歌》、《请神曲》。
这是请神仪式歌之一。
“请神”又叫“观神”,潮州妇女八月请阿姑神称“落阿姑”,请神时要口唱歌谣。
除了阿姑神之外,潮洲还有“蓝饭神”、“墭脚神”、“竹筷神”、“筲箕神”、“蛤蟆神”等各类神,皆有其歌与表演形式。
在《请神歌》与《请神曲》中,人们表达了对“大慈大悲”的南海观音暜渡众生的希望。
有趣的是,如果“神”久请不来,人们便用对付自然的原始宗教仪式“巫术”,去催神、咒神,希望凭籍语言的力量去影响和制约神。
2.婚礼葬礼中的仪式歌谣:《出嫁前拜司命公》这首歌谣,表达了新婚女子祈求“配好君”,“富贵添才丁”和“富禄全”的愿望。
《出嫁前坐桌》、《青娘为众人分菜肴》二首,则描述了潮洲婚姻仪式之特色。
此外还有《新娘踏轿门》、《开轿门跨火烟》、《拜天地》和《搅泔缸》等各种仪式的歌谣。
这些歌谣,形象地再现了新娘出嫁前之全过程。
潮洲葬礼仪式的歌谣主要有《巡坟歌》等。
民俗民风摘抄
民俗民风摘抄1. 东北那嘎达的民俗,就像一锅乱炖,啥都能往里搁。
大棉袄二棉裤一穿,人人都像是移动的棉花包,那热情也像火炕一样热乎,能把你整个人都烤得暖烘烘的。
2. 广东的早茶民俗啊,就像一场点心的大阅兵。
虾饺、烧麦、叉烧包这些小点心,像一个个乖巧的小兵,整整齐齐地摆在蒸笼里,等着人们去检阅和品尝,那丰富程度就像进了点心的大观园。
3. 陕西的民俗,那秦腔一吼,感觉天都要被震破几个窟窿。
吃面就像跟面有仇似的,大碗宽面,呼噜呼噜往嘴里扒拉,那架势像是在进行一场面条消灭大赛。
4. 云南的少数民族民俗可不得了,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大染缸。
姑娘们的服饰花花绿绿的,像是把天边的彩虹都裁剪下来披在了身上,载歌载舞的时候就像一群花丛里的花仙子。
5. 山东的民俗,煎饼卷大葱那是一绝。
大葱像金箍棒一样又长又直,煎饼像一张大蒲扇,卷起来咬一口,感觉自己像个豪爽的梁山好汉,那股子冲劲儿能直接冲到脑门顶。
6. 四川的茶馆民俗像一个大磁场。
老少爷们儿像是被吸铁石吸住了一样往茶馆里钻,在茶馆里摆龙门阵,那声音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热闹得很。
7. 新疆的民俗就像一场盛大的歌舞派对。
维吾尔族姑娘的小辫子多得像天上的星星,扭起脖子来就像灵动的小天鹅,小伙子们打起手鼓像敲战鼓一样,充满了力量。
8.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就像草原上的超级狂欢节。
摔跤手们像两头公牛一样互相较劲儿,骑马的汉子在马背上像一阵旋风,射箭的时候那眼神像鹰眼一样犀利。
9. 福建的土楼民俗像一个神秘的大碉堡。
土楼里的人家像一个个小蚂蚁,密密麻麻却又井井有条地生活着,家族的凝聚力强得像一块坚不可摧的石头。
10. 贵州的民俗,那些少数民族的银饰多得像银子做的铠甲。
姑娘们走动的时候,银饰碰撞发出的声音像清脆的铃铛,感觉像是一群移动的小银行。
11. 江苏的评弹民俗像江南水乡的一缕清风。
评弹艺人的声音像涓涓细流,绕着你的耳朵流淌,那吴侬软语就像裹着糖的棉花糖,甜到心坎里。
12. 湖南的民俗里,吃辣就像一场勇敢者的游戏。
汉族民风民俗简介
汉族民风民俗简介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汉族民风民俗:
1. 传统节日:汉族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如春节的拜年、贴春联,清明节的扫墓祭祖,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等。
2. 婚俗:汉族的婚礼通常遵循一系列传统仪式和习俗,如媒妁之言、定亲、迎亲、拜堂等。
婚礼上会有热闹的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
3. 饮食文化:汉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有八大菜系。
不同地区有各自的特色菜肴,如川菜、粤菜、湘菜等。
此外,汉族还有许多传统的饮食习俗,如春节期间吃年夜饭、元宵节吃汤圆等。
4. 传统礼仪:汉族注重礼仪,尊老爱幼、和睦相处是传统美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礼貌用语、行为举止,如尊敬长辈、让座、行路让先等。
5. 传统服饰:汉族的传统服饰有独特的风格,如汉服、唐装等。
传统服饰通常体现了汉族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
需要注意的是,汉族的民风民俗因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例子,具体的民风民俗还会因地区和个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民风民俗
【总介】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
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
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
山东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谋职等原因,不断发生地域之间的交流,表现于民俗演变,形成了吸收与开放兼有的态势。
因移民而带来的民俗文化对山东民俗产生了深刻影响。
明初推行"移民宽乡"的民垦政策,从明洪武二年到永乐年间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至德州、滨州、聊城、泰安、菏泽、济宁一带,其中一部分又先后由滨州一带东迁。
这样,山西移民几乎遍布山东各地。
山西民俗影响山东,如寒食节不生火做饭。
鲁西北数县居民(今聊城一带),许多是明代初年由直隶(今河北省)枣强县移民而来,他们居住的地方,年画、泥玩具等民间艺术品,至今与枣强风格相近。
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东的多集中在莱州,因此,莱州风俗多有与东邻不相同,还有许多市地有移民至山东各地,民俗也各异。
元、明、清三代繁盛一时的京杭大运河沿岸的码头城镇,如山东地段的德州、临清、聊城(东昌)、济宁等,受南北漕运影响,风俗与山东其它地区多有不同。
这些城镇中大多都有一个竹竿巷,集中了江南常见的竹编店铺,街面上开设的茶馆,其铺面格局,卖茶、饮茶大致相同。
济宁的玉堂酱园由苏州沿运河迁入,其产品至今保持着江南风格,并且仍用"姑苏老店"的招牌。
外出谋职带来民俗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当数历史上的山东人下关东,或称"闯关东"。
山东人下关东大致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携家移住东北家村和山区,带有逃荒性质,俗谓"被逼无奈闯关东";一种是家在山东,但大半生在东北做生意,俗称"住地场"。
民风民俗的资料简短
民风民俗的资料简短一、什么是民风民俗呢?哎呀,民风民俗啊,这可老有意思啦。
简单来说呢,就是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生活习惯、传统节日、独特的手艺之类的东西。
比如说啊,在咱们中国的春节,那就是个超级典型的民俗啦。
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的,这寓意着辞旧迎新呢。
然后呢,大家都会贴春联,春联上那些红红火火的字,可喜庆啦,像“福满人间”之类的吉祥话。
还有啊,长辈们会给晚辈发红包,小孩子们可盼着这个啦,拿着红包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
二、各地的民俗大不同不同的地方民俗差异可大了去了。
就拿吃的来说吧,北方很多地方过年的时候要吃饺子,饺子的形状像元宝,就象征着招财进宝呢。
而在南方的一些地方,过年会吃年糕,年糕年糕,年年高嘛,希望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再说说少数民族的民俗,像傣族的泼水节,那可是个超级欢乐的节日。
到了那天啊,人们会穿上漂亮的民族服饰,互相泼水,这可不是在打闹哦,而是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还有彝族的火把节,晚上大家会举着火把,围着火堆跳舞,那场面特别壮观。
三、民俗背后的意义每一个民俗背后啊,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就像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这是为了纪念屈原呢。
屈原是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投江之后,百姓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往江里扔粽子,然后划着龙舟去找他的遗体。
所以啊,这些民俗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把先辈们的故事、精神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而且啊,这些民俗也是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式。
比如那些传统的婚礼民俗,新人要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这就表示对天地的敬畏,对父母的感恩,还有对彼此的承诺呢。
概括性来讲呢,民风民俗是我们文化宝库中特别璀璨的一部分,充满了乐趣和意义。
民风民俗——精选推荐
民风民俗民风民俗民风民俗1 俗话说“百⾥不同风,千⾥不同俗。
”我的家乡在韶关,那⾥有别具⼀格的客家习俗,其中,春节最为热闹。
除⼣的前⼀天,村名们都蜂拥⽽⾄的来到集市上,买鸡、鸭、鹅,买黄酒、⽩酒……留在家⾥的⼈则要将全部的物品更换,俗话说“⼲⼲净净迎新春。
”扫完后,贴上年画与对联,整个屋⼦都充满了喜庆的⽓息。
除⼣那晚,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从下午,⼈们就开始准备着这⼀年⼀度最为丰富、最为开⼼、终于有意义的团圆饭了。
吃完了饭,全家⼈都会在⾃家的屋顶上放鞭炮,准备迎接新春的到来。
“啪啪啪”飞上天空的烟花,好似⼀盏独灯,照亮了天空中的⼀⾓。
⼗⼆点钟的钟声敲响,从村头到村尾,挨家挨户都要放很⼤很⼤的爆⽵,“隆隆”的声响伴着新春的到来。
当晚,每个⼈都要守岁,如果要睡觉,就要开着灯睡觉,因为长辈说那样年兽就不会来找我们。
⼤年初⼀虽然没有除⼣那样的热闹,喜⽓洋洋,但还是很开⼼,欢乐的。
早晨,六点多,每家每户都要去庙⾥拜祖宗。
给祖先敬完酒,还要按⼤⼩辈分站⼀列,朝祖先拜六下,六六⼤顺,祈祷来年平安,吉祥,富贵。
回到家以后,晚辈要收取长辈给的红包,并且要说:“祝某某某,新年快乐,吉祥平安来年如意。
” 初⼆那天,嫁出去的⼥⼉要回家探访,回家那天,她们都会带⼀些糖果,⽔果,贺礼…… 正⽉⼗五的那天晚上,家⾥⼈要开始做汤圆。
糯⽶⽤⼤⼤的缸⼦装着,⽤⽊锤把它打均匀之后再包馅⼉,晚上吃。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民风民俗2 各个地⽅都有各个地⽅过春节的习俗,那就让我介绍我家是怎样过春节的吧! ⼤年初⼀,我来到了外婆家。
早晨,我⼀起床,吃完早饭,就准备上外公家拜年去。
我穿好我的新⾐裳,妈妈和妹妹也穿好了各⾃的新⾐裳,准备上外公家去。
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鞭炮声⼀直在我的⽿畔响起,我的脸上不知不觉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到了外公家,已是中午。
⼀进门我们两兄妹就连忙说:新年好!”外公⼀听到这三个字,就⾼兴地摸了摸我们的头。
接着外公就去烧饭了,我们也坐到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
各个民族的民风民俗
德昂族的泼水节
•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 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 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 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 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kòu)头请 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 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 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 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 洗手洗脚的对象。
•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wǔ nì)
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
景,心中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伺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
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 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 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
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 隔开
16
具体介绍
• 10、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 发出门。
• 11、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 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再从地上捡起来。
• 12、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 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 走时把东西装出来给你,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 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吃的装上。
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
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
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
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民风民俗的名词解释
民风民俗的名词解释介绍民风民俗是反映一个地区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传统习俗、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社会风气。
本文将对民风民俗进行详细解释,从它们的定义、特点、传承和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讨论。
定义民风民俗是指一个地区及其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习俗。
它包括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如人际交往、婚丧嫁娶、饮食习惯、服饰形式等。
同时,民风民俗还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社会结构和人民心理等诸多因素。
特点1. 多样性:民风民俗因地域、民族、历史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
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这种多样性反映了人类文化的丰富性。
2. 传承性:民风民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是代代相传的。
通过家族、学校、社区等渠道,人们将自己所属的文化传承给后代,使其得以延续。
传承的过程中保留了许多历史信息和知识,同时也承载了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情感。
3. 生活性:民风民俗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贯穿于他们的工作、娱乐、婚礼、节日等方方面面。
它既是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为规范,也是人们追逐梦想和幸福的信仰。
传承保护和传承民风民俗是维护地域文化多样性和传统人文精神的重要任务。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政府、学校、社区和民间组织需要共同努力。
1. 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民风民俗的教育,让年轻一代了解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参观活动和举办传统文化体验营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2. 保存:建立民俗文化档案,记录和保存各地区的传统习俗和传统工艺。
通过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录像、音频和数字化技术等,将这些宝贵的文化信息永久保存下来,以便后人研究和欣赏。
3. 弘扬:鼓励人们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如舞龙舞狮、民间音乐演奏、传统手工艺制作等。
同时,还可以举办民俗文化节、庙会和传统婚礼等活动,让更多人亲身体验和了解民俗文化的魅力。
重要性民风民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各民族风俗习惯
各民族风俗习惯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相延久积而成的喜好、风俗、习惯和禁忌,主要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姻、生育、丧葬、节庆、娱乐、礼节、生产等方面。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
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
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
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
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
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
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
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
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一一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
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
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
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
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
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
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
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
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
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
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
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
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一一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
满族的民风民俗
满族的民风民俗满族是中国的一支民族,分布在中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满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他们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习俗。
本文将介绍满族的一些典型民风民俗,包括传统节日、婚礼习俗、传统服饰、饮食文化等。
一、传统节日1. 清明节:满族人在清明节期间会祭扫祖先墓地,烧纸、供品,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敬意。
此外,还有踏青、赏花等活动,用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2. 端午节:满族人在端午节会包粽子、赛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每年端午节,满族人会欢聚一堂,品尝美食、参与民间传统竞技活动,弘扬民族传统。
3. 重阳节:满族人在重阳节会登高、饮菊花酒、佩花杏叶,以求健康长寿和祈福。
此外,也会载歌载舞,展示传统技艺。
二、婚礼习俗满族的婚礼习俗独具特色,以下为一些典型的习俗:1. 婚庆活动:满族人通常会邀请亲友参与婚礼庆典,举办盛大的婚礼宴会。
2. 婚车队伍:新郎的家族会派遣庞大的车队接新娘,车队由一辆鸣锣开道的花轿引领。
3. 迎亲仪式:新娘到达新郎的家时,新郎会放鞭炮、敬茶,以示欢迎。
4. 喜宴:新婚夫妇会主持一场盛大的喜宴,邀请亲友分享他们的幸福。
三、传统服饰满族的传统服饰以马褂、袍子、长裙为主,色彩鲜艳、图案独特。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满族传统服饰:1. 女士服饰:传统的满族女士服饰通常包括上衣、裙子和披肩。
上衣常为交领长袖的短装,裙子则为长裙,常用鲜艳的红色为主色调。
2. 男士服饰:满族男士常穿马褂,马褂通常是长袖、立领的,可使用丝绸等材料。
四、饮食文化满族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以下是一些代表性的满族食品:1. 豆瓣酱炒兔肉:满族传统美食之一,以酱香味浓,肉质鲜嫩而闻名。
2. 锅包肉:锅包肉是满族的传统名菜,以糖醋味道独特,口感酥脆为特点。
3. 包子:满族包子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特色小吃,口感软糯,馅料种类丰富。
总结:满族的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反映着他们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通过了解满族的传统节日、婚礼习俗、传统服饰和饮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民族的独特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昂族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
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
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
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
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xx的传说:
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伺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
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
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
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藏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藏族是一个古老而热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生活中的禁忌。
1、两个久别重逢的朋友互相打招呼或聊天时,你的手不能搭在对方的肩膀上。
2、不能跨过或踩在别人的衣服上,也不能把自己的衣物放在别人的衣服上,更不能从人身上跨过去
3、妇女晾衣服,尤其裤子,内裤不能晾在人人经过的地方。
4、不能在屋里吹口哨或大声哭叫。
5、家里人出远门,客人刚走,中午和太阳落山后及藏历大年初一不能扫地或倒垃圾。
6、外人不能当着已故人的亲属的面提已故人的名字。
7、今年该完成的活不能留在明年干,如捻毛线、织毛衣、地毯等。
8、黄昏时,不能随便到人家里走,尤其人家将有分娩的孕妇及刚生产的产妇或重病人时,陌生人更不能去。
9、过了中午以后,不能把家里的任何财产拿出去。
10、一个陌生人到你从来没有到过的大山及悬崖峡谷,不能大声喧哗。
11、不能跨或踩吃饭的用具、锅碗、瓢盆等。
12、家里有两个人同时出门,并且朝相反方向走,不能同时出家门,必须前后出门而且出门时间要隔开。
13、妇女到晚上不能梳头和洗头,也不能披着头发出门。
14、在使用扫把和簸箕时,不能直接用手传递,必须先放在地上,然后另一个人从地上捡起来。
15、每当亲朋好友到你家串门或看望你时,会拿些酥油茶或青稞酒等物品作为礼物送你,客人临走时把东西腾出来,不能全部腾空,必须留一点在里面或换一点自家的东西装上。
16、有缺口或有裂缝的碗不能用来吃饭,也不能给客人倒茶。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
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其余分布在广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
人口7万多(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
唐以前的傣、宋元明的伶是他们的祖先,与古代的百越也有关系。
史籍记载称xx为“茅滩”、“毛难”,
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今称。
毛南族有自已的语言,为先导同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由于长期与汉、壮族人民交往,几乎所有毛南族人都兼通汉语和壮语。
毛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曾用汉字音义来拼写毛南语,称为“土俗字”,以记录和创作史诗和民歌。
现通用汉文。
xx大多信仰道教,崇拜多神。
唱歌是毛南族人最喜爱的文娱活动,民歌形式随编随唱,有昼夜连唱不停的才能。
情歌叫“比”,祝贺歌谓“欢”,歌手称为“近比”、“近欢”。
此外,还流行“毛南戏”。
毛南族妇女多穿青色或蓝色右襟上衣,配上银饰手镯,蓝白相衬。
男子则穿唐装或琵琶上衣。
毛南族主要经营农业、雕刻、编织竹器、牧养菜牛。
木工、铁工等手工业、副业也占一定比重。
毛南族的禁忌有:
正月初一这天不能骂人或说粗话;家有病人时用两根棍子叉在门口,外人不得进入;不能用脚踏灶,烧柴时必须把粗的那头先送进灶内。
基诺族的衣裙,用本民族特意纺织的衣裳布与裙子布缝制,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在织布时就作过了巧妙安排,凡是可织出来的图案均在织布时织在布上。
因此,布料有上衣布和裙子布之分,一般不可混用。
传统的服装,以白色和黑色为基本色调,因纺织工艺落后,所织棉布缺乏紧密、光滑之感,近似麻布。
基诺族酷爱刺绣花纹图案,无认男装女装都爱用横、直彩条和几何形图案装饰。
男子上衣是无领、无扣的对襟衫,用织有纵横交错的彩色条格白布缝制。
上衣的胸部以上部分强有彩色条格,横向彩条色彩斑斓,极为显眼。
衣服背部中央乡中有一个6寸见方的图案,四周配有放射性线条,开如一朵葵花。
但又有太阳放光之状。
基诺语称这一图案为“波罗阿波”,有太阳花与月亮花之意。
衣襟边沿、袖根部、肘部和袖口等部位,都镶有数道术为显眼的横向彩条。
白底上衣,被特意织上的图案和红、黄、蓝、黑相间的彩条装饰成一件色彩鲜明的花衣。
基诺族服装的鲜明特点是用彩条装饰袖管和衣襟边沿及后背。
人们以彩条饰衣,据说与天上彩虹有关。
民间传说,古时候,有一对基诺族男女死相恋难分难舍。
一个穷凶极恶的富家公子见那姑娘美丽无比,顿生歹意,用计抢走姑娘,逼其成婚。
姑娘不从,被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
她的恋人历尽万苦千辛,救出姑娘。
俩人逃离虎口不处,富家公子带人追来,年轻伙子腿中数箭,倒在地上。
大灾临头多时,天空中出现了几道彩虹缠住这对恋人,放出七彩光芒逼退了富家公子,一对恋人在彩虹环绕之中腾空而起,升上空中……。
因此后人在缝制衣服时,便用彩条暗寓彩虹,以求吉祥免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