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视艺术的逼真性与假定性
影视艺术审美特性
![影视艺术审美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4a49cc2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6.png)
影视艺术审美特性
(1)画面运动性。
电影和电视作品主要是由运动的画面组成的。
运动是影视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运动的画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活动的艺术形象和令欣赏者惊叹的审美效果。
(2)时空自由性。
电影和电视艺术都需要同时占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完成形象的展示,而且也要求表现空间与时间的自由性。
电影与电视中运动的画面随时可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昼夜古今可以瞬息之间相继出现在画面上。
(3)心理真实性。
影视艺术的特性还表现为使观众心理产生真实感,这种心理真实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有机统一。
电影的逼真性,来源于电影画面的照相本性。
在所有的艺术形象中,电影形象最具有直观的真实,它不但能够再现事物的形状、颜色和声音,而且能够再现人物与事物的活动,甚至能够在人们眼前精确地再现出事物一些最细微的特征。
假定性,同样也是电影基本的美学特性。
电影作为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电影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
论电影的逼真性与假定性
![论电影的逼真性与假定性](https://img.taocdn.com/s3/m/948c153983c4bb4cf7ecd128.png)
电影艺术的假定性又同创作中的抽象思维密切相关。抽象思维是任何认识科学认识,艺
术认识所具有的性质。
没有抽象思维,
就不可能把两个自然界的事实联系起来或者弄清它们
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关系,
从整体上加以把握。
在电影艺术的假定性又同创作中的抽象思维密
切相关。抽象思维是任何认识——科学认识,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
越是向前发展,
就越注重通过现代科技成果给观众以逼真的感受和艺术
享受。
事实上,
电影技术的发展和日趋复杂,
已促使艺术家们更加直接接近真实的生活形态,
要求艺术家采取各种各样的假定性来概括和表现生活。银幕能使观众同时看到和听到一切,
从而获得巨大的可信性;
电影的假定性使观众有可能进入银幕形象,
能够纵情表达我对自然的全部热爱;我爱大海、爱星辰,爱光彩,爱真正的雷雨、爱真正的
雷声,而不是指在幕后的铁皮发出的轰隆声——你说地点的统一?时间的统一?动作的统
一?这在电影里简直不值得一提,
因为在这里,
你面前是一个活生生的世界,
你能把这整个
世界拍摄在胶片上并且只用百分之一秒
(通过蒙太奇)
年。
④张涵等:
《影视美学》
,第
57
页,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9
年。
种因素——客观与主观,
一般与具体,情感与理性。归根到底,表现为内容与形式之间内在
而直接的联系。
没有假定性,就说不上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就艺术作品本身而言,
它的内部
世界对现实世界来说总是被假定性浓缩了的世界。
实际上,在选择、淘汰、剔除一切具体艺
论影视艺术的逼真性与假定性
![论影视艺术的逼真性与假定性](https://img.taocdn.com/s3/m/358e69d076a20029bd642d14.png)
如前苏联艺术学博士日丹在《影片的美学》一书中所写:“最现实主义的。
最合乎自然的。
最没有假定性的。
电影艺术是种客观的,客观的、客观的艺术……。
人们往往是这样,或者近乎这样地给银幕艺术下定义,并以此作为它与其它艺术的区别。
正如我们所知,最新的美学则走得更远,认为电影中最主要的不是艺术;艺术干预电影反而有碍发挥电影本来的可能性。
思考和议论对银幕是格格不入的。
电影是真实的本身,是每秒24格的真实……”。
①在电影发明的初始阶段,对于电影的真实性,人们是把电影活动的银幕形象与实际的生活场景等同起来,把电影视作对生活的复制。
1895年12月28日,法国的电影发明者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公映了他们摄制的影片,如《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等。
这些影片实际上是现实生活场景的纪录,是放映时间,物理时间和镜头内内容的等同与统一,可以说影片的内容就是生活的本身,是每秒24格的真实。
就是这样,还轰动了整个的巴黎城。
当时,作为来宾的乔治·梅里爱写下了公映的情况:“在我和别的来宾的面前挂着一幅小小的布幕,和我们放映摩登尼的幻灯时所用的布幕大体一样。
我才说完了这话,就看到一匹拉着卡车的马向我们走来,后面跟着别的车辆,紧接着是一些过路的人。
总之,一切街头上的活动情况都实现了。
我们对这个情景看得目瞪口呆,惊奇到非一切言辞所能形容的地步”。
②对于热烈的电影观众,法国电影史家萨杜尔这样写道:“估计每天要放映二十多场。
观众等候入场的人数之多,到了需要有警察来维持秩序的地步”。
③确实,电影在其诞生的最初年代,以其真实的生活场景,活动银幕画面,吸引了无数的观众,给人以无法用语言所能形容的新鲜感。
电影作为活动的画面艺术,它有形、有声、有色,即使在无声电影时期,它也十分形象,直观,不需要任何媒介的中转,观众们就能直接感受到电影画面所呈现出的艺术形象。
但是,电影要长久地吸引观众,光有真实不行,还需有艺术。
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虽轰动一时,但不能长久。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c1601113a76e58fafab003a0.png)
但其发展之快 ,影响之大 ,覆盖面之广 ,观 众数量之众多 , 是其 他任何 艺术 门类都无 法 与之相 比的 。 从人类 的审美 活动看艺术 的本 质, 应承认艺术既不是客观现实生 活的机 械 反映或简单再现 , 也不是艺术家纯粹 主观 心
位 。影视艺术的造型包 括影视美术 、摄影 、 及演员的外部造型等很多 内容 , 这些 内容 只
逼真性和假定性结合得非 常好 的例子 。 影视 艺术 的空 间与时 间特质 分别 奠定 了造型性 与运 动性在此 门艺术 中 的重要 地
出的二十分钟直播 电视小戏 《 一 口菜饼子 》 。
影视艺术是人类艺术殿堂里最年轻 的艺术 ,
年 出现在美 国的第一部 彩色 电影 《 浮华世 界》 , 2 O 世纪 9 0 年代 以来 , 电子计算机和数 字化技术在影视制作 中的运用 , 是现代科学 技术在 电影史上的三次革命 , 科学技术 的发
能通过画面反映出来 。 影视 画面造 型可 以通 过色彩 、光线、画面构图来表现。英 国影 片
展不 仅为影 视提 供 了越 来越 丰富 的技术手
段和艺术语言 , 而且直接影响到影视美学各 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影视 艺术 另外 一组重 要的美 学特 性是
灵的表现 。 而是客体 的再现与主体表现 的对 立统一 。电影、电视 、戏剧就其主要艺术特
综合 性是 影视 艺术 重要 的美 学特 性之
一
。
首先 ,影视艺术综合 了戏剧 、文学 、绘
画、雕 塑、建筑 、音乐 、舞蹈 、摄影等各 门
艺术 中的多种元 素 , 并对其进行 了具有质变 意义 的化合 改造 , 使得 电影 、电视最终成为
现实空间和时间的真实 , 极力批评蒙太奇美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逼真性与假定性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逼真性与假定性](https://img.taocdn.com/s3/m/47952f2a6bd97f192279e9cb.png)
浅谈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逼真性与假定性作者:刘慧利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7期【摘要】在影视艺术创作实践中,一方面我们要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我们要敢于想象、勇于冒险,这就要求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逼真性,更需要假定性,只有将两者和谐统一起来,才能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再现现实,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力,“虚实相映”表现出一个不同层次上超意义的真实世界。
【关键词】影视艺术;美学;逼真性;假定性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7-0082-02一、逼真性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美学特征所谓的逼真性绝不等同于真实,而是逼近于真实,其本质上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客观记录现实的影像、色彩、声音、动作,并且在银幕或荧屏上表现出来。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视听的真实感、真实地再现空间与时间、内在本质的真实感。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首先表现为一种直观的真实,即视听的真实感。
影视艺术借助现代音像实录技术,以直接的方式将物质现实诉诸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从而产生真实感,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受。
①因此影视艺术不仅可以表现日常生活的场景,甚至可以逼真揭示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场景。
在《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栏目中经常借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在被拍摄对象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记录当时真实地情景,使观众真实地了解情况。
影视艺术能够真实再现空间和时间,巴赞强调:“电影的特性,暂就其纯粹状态而言,仅仅在于从摄影上严守空间的统一。
”②巴赞认为,电影摄像不仅具有照相似的再现空间的功能,它还可以同时记录时间,具有再现现实的时空性,因而电影与摄影一样“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真实”。
③影视艺术不仅在于直观的真实,最重要的是内在本质的真实感。
④即使画面比较逼真,不体现本质的真实感,影片也不真实。
在电影《亲爱的》中,拐卖儿童、母爱深深的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加上其改编自真实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拐卖儿童的深切关注,同时对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深表同情。
影视艺术的艺术特性
![影视艺术的艺术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26ba01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8.png)
空间性
再现空间,即通过摄影机的记录功能,逼真地再现 某一真实场景或写意场景。
创造空间,即通过蒙太奇手段,将零散拍摄的一系 列个别场景组合成一个统一的“完整”场面。 11
影视鉴赏
——巴拉兹
假定性
影视艺术可以高度逼真地再现物质世界的影像和声音, 但并不等于现实,观众从银幕和屏幕上获得的是一种真 实感。影视艺术在运用假定性的时候,必然要考虑特定 的情境。
10
时间性
时间性 和空间 性
播映时间,任何作品的叙事容量都要受此限制; 情节时间,即剧情展示的时间跨度; 观众感受时间,即观众在看片时对时间所产生的一
影视艺术包括众多的艺术门类,兼容了多种艺术元素, 其创作自然绝不是个人的活动,而是通过编剧、导演、 演员、美术、作曲、录音、剪辑等多种创作部门的艺 术劳动共同完成的。
7
艺术与商业的综合
影视作品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影视艺术的商业性。 影视作品的销售过程也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8
逼真性
满象征和诗意的意境。
5
美学层次上的综合
由于影视艺术自身具有美学层次上的综合特征,使它 能够集视听、时空、动静、表现与再现于一身。从这 种意义上说,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的美学特性绝不仅限 于各种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这种综合性突破了艺术 学的层次,更加集中地反映在美学层次上的高度综合 性。
6
多种创作力量的综合
4
艺术和科技的综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影视艺术的诞生和发展。 科学技术不仅是影视艺术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
还能作为一种艺术因素参与创作,成为一种具体 的艺术表现手段。
影片《阿甘正传》的篇首,一根羽毛在城市上空飘荡最后落到阿甘
第二章 影视艺术的特性
![第二章 影视艺术的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df5bf264011ca300a6c39073.png)
从后期录音到同期录音,从单声道到立体 声、多声道,从无方向录音到逻辑环绕,声 音已经成为现代电影和电视艺术表现手段的 重要的有机体。它与视觉画面一起,共同构 筑银幕和荧屏空间,推动叙事,渲染情绪, 传递氛围,以塑造更加完美的艺术形象。 影视的声音艺术一般可以分为人声(即 台词)、音响和音乐三大类型。它们相互交 织,以听觉造型的方式,成为影视艺术不可 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一样,同属于综合 艺术。但是,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区别于戏剧 艺术的综合性。我们说,影视艺术是一门综 合艺术,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个层面 ,影视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晶, 即影视艺术的技术性;另一层面,影视艺术 综合吸取了各门艺术(包括戏剧艺术)千百 年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精华,即影视艺术的综 合性。影视的综与听觉性
一、视觉性
电影和电视都被称为视觉艺术。影视艺术 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们的视觉造型性。 在影视作品中,光线、色彩、画面构图乃至 思维,都具有鲜明的视觉造型功能。随着影 视空间意识的发展,造型性已经成为影视艺 术的思维形式和表达方式。
造型不仅为观众创造客观的视觉空间 ,而且还创造主观的思维空间;不仅用来 叙述和描写,而且也用来议论和抒情。在 当代影视作品中,艺术家们总是将各种造 型手段和造型形式结合起来运用,积极调 动影视造型的多种功能,使视觉画面产生 更多的信息和能量,创造更强大的情绪感 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还体现在它广泛吸收各门 艺术的长处和特点,丰富并充实自己的艺术表现 力上。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 、摄影、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 。当这些艺术元素进入影视之后,便被融合改造 ,形成了影视的新特质,使影视艺术成为一种可 独立的艺术。影视艺术之所以能将其他艺术的精 华吸纳到自身的系统中,固然是由于影视作为最 年轻的艺术种类,它必须向其他早已成熟的艺术 样式学习和借鉴经验,更重要的是,影视本身既 是视觉艺术,又是听觉艺术;既是时间艺术,又 是空间艺术;既是静态艺术,又是动态艺术;既 是再现性艺术,又是表现性艺术。
论影视艺术的逼真性与假定性
![论影视艺术的逼真性与假定性](https://img.taocdn.com/s3/m/ee4a0bc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4.png)
论影视艺术的逼真性与假定性论电影艺术的真实性与假定性前苏联艺术学博⼠⽇丹在《影⽚的美学》⼀书中所写:“最现实主义的。
最合乎⾃然的。
最没有假定性的。
电影艺术是种客观的,客观的、客观的艺术……。
⼈们往往是这样,或者近乎这样地给银幕艺术下定义,并以此作为它与其它艺术的区别。
正如我们所知,最新的美学则⾛得更远,认为电影中最主要的不是艺术;艺术⼲预电影反⽽有碍发挥电影本来的可能性。
思考和议论对银幕是格格不⼊的。
电影是真实的本⾝,是每秒24格的真实……”。
所谓的电影的假定性是指电影的超现实特性。
⾸先,它展现在欣赏者⾯前的只是⼈与景物的影像,⽽不是⼈与景物本⾝,⽽这种影像⼜由于拍摄的不同⾓度、景别、运动以及光影⾊彩的处理,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其次,电影的声⾳是通过录⾳机械转播的,可以是夸⼤的主观的,⾳乐往往是外加的;再则,不同镜头经过分解组合的蒙太奇⼿段──包括画⾯的、声⾳的、画⾯与声⾳的─构成电影的特殊时空,产⽣特定的节奏与含义。
此外,电影还通过画外⾳、闪现等⼿段使⼈物⼼理形象化主观化。
真实性与假定性的辩证统⼀产⽣电影艺术的魅⼒。
在电影的综合体中,有着多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假定性。
如剧作的假定性(情节上的虚构、时间上的变化、内⼼独⽩、画外⾳);造型构图的假定性(具有概括作⽤的俯仰⾓度、不同景别镜头、光调处理);表演的假定性(表演⼿段的选择、⾓⾊的蒙太奇设计和造型设计、特写镜头);⾳乐⾳响的假定性(⾳乐⾳响的概括节奏)等等。
此外,作为欣赏者的观众的假定性,也起着相当的作⽤。
⽤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观众这个“接受器”是信息传递中的联系通道的终端环节,⽽且他同时沿着⼏个⽅向(情节、蒙太奇、⾓度、语⾔、声⾳)对信息进⾏校正。
当然,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假定性的这种形式和性质上的区别,并不使得电影艺术作品失去⼀般的和特殊的电影假定性,或者结构的完整性,从⽽使得观众失去完整的感受。
这⾥,假定性决不是什么“多余艺术奢侈品”,⽽是艺术反映的⼀种规律和⼿段。
影视的艺术假定性和真实性
![影视的艺术假定性和真实性](https://img.taocdn.com/s3/m/f7aec5c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5.png)
影视的艺术假定性和真实性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呈现的世界往往是一种既虚构又真实的物质世界。
这种既表现出艺术假定性又体现真实性的特质,使得影视作品广受观众喜爱,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本文将从艺术假定性和真实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影视作品如何在虚构与真实的边界上徘徊。
一、艺术假定性在影视中的表现艺术假定性始终是影视艺术的重要特质,影视作品中的虚构世界往往被视为一种艺术创作的假设,一个特定的想象体系,它给了创作者无限的创作空间。
影视作品表现出的假定性,往往需要依靠故事、情节、角色设定等手段来实现。
1、故事从影视作品的角度来看,故事是影视作品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
影视中的故事往往是经过处理和改编的文学、历史等素材,在创作者的笔下变成了一种完整的虚构世界。
凭借故事,影视作品可以构建一个独特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展现出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情节情节是故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驱动力。
好的情节需要紧扣主题,符合逻辑,并形成紧密有机的结构。
3、角色设定角色设定是影视作品中最基本的创作方法之一。
创作者通过角色设定,为影视作品构建人物形象,使得角色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好的角色必须具有独立的人格特征和个性,以及有效的逻辑行动。
二、真实性在影视中的表现虽然影视作品中有艺术假定性的存在,但是,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需要表现真实的生命和世界。
在表达真实的方面,创作者需要遵循真实性的原则,确保故事和角色的表现与现实世界相符合。
1、真实感的塑造真实感是影视作品中的一个关键元素,它要求影视作品在表达虚构世界的同时也需具备现实的参照。
影视作品中的真实感主要呈现在影像、音乐、场景、人物等方面。
影视作品要求具备真实场景、道具、服装、妆容等。
当然,有时候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影片中的虚拟特效也需要表现出真实感。
2、影视创作的真实性原则影视作品的真实性原则是影视创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它要求创作者在创作中必须遵循现实世界的道德规范和人性特征,尽可能真实地表现生命、人性和世界。
影视批评作业2参考答案
![影视批评作业2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1cdf34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7.png)
作业(2)一、名词解释1、声画同步,指画面中的视觉影像与出现的生硬处于同步关系中,也指生硬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环境所产生的。
2、平行蒙太奇,指将不同空间和相同或不同时间发生的相对独立的情节分别并列叙述的蒙太奇形式。
3、交叉蒙太奇,将不同空间同一时间的相互紧密联系的情节交替叙述的蒙太奇形式。
4、声画分离,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相互分离,即声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产生的。
5、长镜头,影视作品中时间值在30秒以上的单镜头。
6、声画同一,画面和声音无论是同步或是分离的凡是出现,但他们呢在内容、情绪、节奏等方面是统一的,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7、重复蒙太奇,相同或相似的镜头在影视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组合方式。
8、音响,影视作品中人与物体运动所产生的声音以及所有的背景和环境声音。
9、声画对位,声音和画面之间在情绪、内容、艺术形象的表述上是相互独立的对比性关系,它们通过差异来达成和谐,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10、影视构图,即影响的构成,指画面中影像之间的关系和组合更具体地说是指人、景、物的位置关系以及形、光、色的配置关系。
二、填空题1、影视画面的造型元素主要包括(光)、构图和(色)。
2、影视艺术中音乐的作用主要体现为(抒发情感)、参与叙事、(创造节奏)、展现环境。
3、影视美学特性主要指(运动性)与造型性,假定性与(逼真性)。
4、影视的运动包括(主体运动)、客体运动、(主客体复合运动)。
5、逼真性与假定性同时存在于一个统一体中。
逼真性是影视美学的(基础)特性,假定性是影视美学的()特性。
三、简析题1、影视艺术造型性与运动性的辨证关系。
造型性与运动性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造型性更多地注意了每一个画面本身;运动性则更多地关注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联系。
同时,造型性又不能脱离运动,画面造型的叙事、抒情、传神,情节的发展等等必须在运动中才能得以实现;而运动性如果离开了造型性,就无法达到运动的目的,运动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影视美学第四章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
![影视美学第四章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d59a9805fad6195f312ba683.png)
一、综合性
首先,表现在它们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 建筑、音乐、舞蹈、摄影等各门艺术中的多种元素, 并对其进行质变意义的化合改造:
1、戏剧元素:时间、空间、夸张、对白
2、文学元素:叙事手法、作品改编、同是时间艺术
3、美术元素:造型艺术、摄影艺术、活动的绘画
4、音乐、舞蹈元素:艺术手段、影视歌曲、综艺晚
一、造型性
影视造型的重要性:电影电视首先是以视觉为主
的视听艺术,影视画面是影视艺术塑造人物、讲 述故事、抒发情感和阐释真理的基本表现手段。 不仅影片的故事内容要通过画面造型表现出来, 即使是人物内在的心理活动、情感世界和影片的
深层意蕴,也必须通过可见的人物造型、环境造
型和摄影造型在银幕上体现出来。
第五讲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
教学重点:掌握影视艺术的综合性与技术性,逼
真性和假定性,造型性和运动性。掌握数字技术 下影视艺术的新特点。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的观影实践理解影视艺术的 美学特性。 参考书目:推荐阅读
第一节 综合性与技术性
一、综合性 二、技术性
三、综合性与技术性的辩证关系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首先表现在它们是一种直观 的真实。这种直观真实就是视听的真实感。 其次,影视艺术的逼真性,还在于他们能够真实 的再现空间与时间。巴赞的纪实美学:长镜头与 景深镜头。 最后是内在本质的真实感,这就是说,影视艺术 应当将本质的真实寓于直观的真实之中,也就是 要通过内在真实和外貌逼真的高度统一,真正达 到影视艺术的本质真实。
这些画面,肯定会给观众留下这样的印象。所以这是我觉
得自豪的地方。——张艺谋
3.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电影美学各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期末复习资料(自己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7164b233687e21ae45a931.png)
论述1:电影的综合属性:艺术性、商业性、科技性、意识形态性艺术性:电影的艺术审美特性:1、高度逼真性:2、假定性:以二维平面空间表现三维立体空间艺术取舍加工后的影像艺术真实3、综合性:多种艺术有机融合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性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电影中的艺术性多体现在镜头对人物或风景的处理上以及服装造型等方面,如《黄土地》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
影片表现的是翠巧的悲剧,黄土高原上人们生活的贫困落后状态与精神的麻木愚昧。
作为中国电影艺术性的代表,给观众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商业性电影具有浓郁的商业性:1、从世界电影诞生时开始切入—-公开售票卢米埃尔梅里爱电影的拍摄制作,商品发行放映,后产品开发2、电影由浩大的社会群体创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3、电影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的背景下,具有现代企业的特征,并且快速完善的进入电影文化产业的阶段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供需和价格体系、运作模式和分配比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运行机制和经济规律电影的商业性体现在制作上及目的。
一般商业片制片商为挣钱所以会请时下受欢迎的明星,拍大家喜欢看的,拥有大场面,即使剧情老掉牙。
近年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几部弘扬国家主旋律的影片,充分利用了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主要包括覆盖式的集中宣传、全明星阵容、视觉奇观的追求与营造等。
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关系:1、电影本身是具有艺术性的产品2、电影的生产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3、电影的艺术性需要通过其商业性得以实现4、电影的商业性又需要艺术性的保障电影事实上是一个商业与艺术的辩证统一体,商业性与艺术性两者在电影这个母体里相互交融,互为依托,因此任何对电影商业性或是艺术性的压制都是对电影本性的扭曲。
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商业性和艺术性在电影中是能够和谐相处的。
电影既然作为商品,就避免不了被资本所掌控,不过我们也不必为这种状况而感到悲观。
因为电影生产虽然是一种商品生产,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它同时还是一种艺术生产。
新媒体背景下动画“假定性”与“逼真性”的演变
![新媒体背景下动画“假定性”与“逼真性”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13aeaae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eb.png)
新媒体背景下动画“假定性”与“逼真性”的演变一、动画的“假定性”与“逼真性”(一)动画的“假定性”假定性与逼真性是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性,动画片作为影视的门类之一,同样也具有这两种重要的美学特性。
而动画最本质的美学特征便是它的假定性,动画虚拟性的想象机制更为直观和重要,它是动画区别于其他类型影视的根本前提。
相较于逼真性,假定性更加贴近动画的本性,动画是表现而非再现的艺术,具有更广阔的艺术自由和创造空间。
它的假定性是动画区别于其他影视的一大特征,动画假定性的叙事和夸张的表现,可以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完成其他影视难以实现的场景,动画以假定性的艺术创作规律展示人类创造力想象力的延伸性和多维性。
在表达方面,相较于真人影视,具有更大的自由性,也是动画的假定性所具有的特征。
动画的表现不受故事类型及情节的限制,动画的假定性表现在制作的每一步,如人物造型、故事情节、镜头语言、非自然元素、运动、音效、画面风格等都离不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带给我们真实又陌生的感觉,是在虚拟的空间里创作出来的虚拟的事物,脱离真人与实景拍摄的限制,使动画能够更自由地发挥自身假定性的优势。
动画的假定性还包括在意向层次方面,使动画的外在与内在协调,比如人在动画世界里可以不受身外之物的制约,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如哆啦A梦的口袋,可以掏出任何它需要的东西,如猫和老鼠动画中,汤姆与杰瑞互斗的过程中受到的冲击,挤压,变成一张纸片等。
(二)动画的“逼真性”动画的逼真性在动画创作中表现为打破传统的夸张、变形的视觉效果,不再是经典的富有张力的猫和老鼠似的橡皮管动画风格,而是动画中的角色、道具、场景等向真实人物场景逼近的一种现象。
这也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一种转变,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动画逼真性的发展得到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视觉听觉上越来越向真实事物逼近。
除了影像层次的直观的逼真外,还有意向层次的逼真。
当影片表现对于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抒发自身真实情感,使虚拟的动画世界拥有真实感情时,其内涵便进入了意象层次的逼真性。
影视艺术概论
![影视艺术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a0cd9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b.png)
影视艺术概论第一章影视艺术的概念及本体界定第一节影视艺术的概念与范畴【影视】通常指包括电影,电视以及以电视为传播载体,电影为表现形态的“电视电影”。
定义:影视是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运用摄像和录音手段,将摄像和声音摄录下来,保存在胶片或磁带上,通过放映或远距离传输,在银屏或屏幕上形成连续运动的摄像,从而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科技手段段。
(一)影视成为艺术1.乔治•卡努多在《第七艺术宣言》首次提出电影为”第七门艺术“2.雷蒙•威廉称电视为【影像流】两种倾向:(1)传播信息新闻节目,体育赛事等(2)文艺创作电视成为“第八门艺术”(二)影视艺术概念【影视艺术概念】是指以影视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遵循艺术规律并运用审美思维,在运动的银屏空间里创造形象,从而再现和表现生活的时空艺术。
(三)影视艺术范畴1.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好似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和读者四个要素所组成】由此推导电影也是一种活动【观众,世界,影视创作者,影视作品】(1)四要素两两双向作用(2)世界就是现实生活,包括外在的社会生活和内在的精神生活,他说影视艺术创作的源泉(3)经过影视创作者创作出来的影视作品具有“形式美”(4)影视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只有被观众所观看,其价值和意义才能彰显。
第二节影视艺术的本体属性(一)艺术性(1)再现性。
影视再现了现实世界包括外在社会生活和内在精神世界。
(2)表现性。
影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创作者的志趣,情感,感悟和理想,创作者也试图以此呼唤观众同样的感受。
⑶形式美。
(二)综合性1.艺术的综合。
影视是在各种已有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
2.创作力量的综合。
(三)技术性1.影视艺术的诞生,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
2.影视艺术的发展,有赖于现代科学技术。
(四)大众性影视艺术作品创作与传播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受众接受。
1.影视艺术作品的受众面广量大,人数众多。
2.影视艺术的大众性与影视的工业化生产与产业化运作有关。
影视的艺术假定性和真实性
![影视的艺术假定性和真实性](https://img.taocdn.com/s3/m/b598943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e.png)
影视的艺术假定性和真实性影视作为一种观众密切关注的娱乐形式,早已成为当代流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不仅令我们受益于完美的故事,更能让我们反思生活、家庭、友谊、冒险和不同的文化。
在影视作品表现手法时,艺术假定性和真实性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概念在影视作品中的表现和影响。
一、艺术假定性艺术假定性是影视作品中的一种虚构性。
它是由制片人、导演、编剧和演员共同创造出来的虚构世界,而又以创造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设想为基础。
艺术假定性包括了作品的整体设定、人物角色塑造、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安排、场景的布局等,无不幻化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虚构艺术世界。
这个世界不仅超越了现实,更是由现实所启发而来。
制片人、导演、编剧要根据受众的需求,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注入到作品之中,为观众带来一个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世界。
艺术假定性在影视作品中是非常重要的,它承载了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特征。
如同小说、戏剧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一样,影视作品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艺术语言。
艺术假定性就是影视作品艺术语言的核心,是作品建立在色彩、音效、场景、画面、人物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以达到将虚构世界打造的尽善尽美的水平。
现代影视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高度的实验性和思想创新,同时许多成功的影视作品都体现了创新的艺术假定性。
比如《黑镜》就是一部阐述了人与科技关系的高度艺术假定性影视作品,为观众揭示了现代人对科技过度依赖的危险性。
而且《钢铁侠》系列也是一种很有创意的艺术假定性,电影中钢铁侠的装备、场景、特效等,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但他所创造的虚构世界具有显著的艺术价值。
二、真实性影视作品中的真实性指的是作品中出现的故事情节是否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社会、文化、政治现象。
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不仅仅限于描绘的内容的真实性,还涵盖了情感上的真实性和人性上的真实性。
唯有真实的情感和真实的人性,才能让观众在影片中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真实性可以让影视作品获得更多的情感共鸣。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e3f23ea4afe04a1b071de7f.png)
第一讲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第一节综合性与技术性一、综合性(一)综合其他各种艺术元素艺术分类:语言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和综合艺术——分类依据是塑造艺术形象的媒介1、戏剧元素2、文学元素3、美术元素4、音乐、舞蹈元素二、技术性▪ 1.影视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上唯一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艺术种类。
▪照相式——镜头连接——默片时代——有声电影——彩色电影——电脑数码合成与制作2.技术性赋予影视艺术鲜明的个性▪美国学者芭芭拉:影片《英雄》里面,真正的英雄是高科技。
从“叙事电影”到“奇观电影”1.叙事电影(1)从历史角度看,电影与戏剧关系十分密切,而戏剧在相当程度上带有话语特征。
所以,早期电影带有很大的戏剧成分,因此带有更多的话语中心特征。
例:希区柯克的悬念片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黑白电影(2)作为一种时间性的视觉艺术,电影的叙事性主要体现为电影的蒙太奇处理,或者叫叙事蒙太奇。
蒙太奇的组织原则要服务于叙事性的要求对于推进情节和叙事的展开具有重要作用。
2.奇观电影(1)在奇观电影中,叙事的要求或逻辑被边缘化为外在的、可有可无的因素了。
例子:《变形金刚》《蓝精灵》(2)奇观电影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画面的组接来传递出具有视觉吸引力和快感的影像。
叙事变成了奇观的附庸。
(3)奇观使电影真正实现了它自身纯粹的视觉艺术本体论,不再屈从于其他非视觉的要求,而是服从于自身的视觉奇观要旨。
3.奇观作为电影的主因(1)动作奇观:种种惊险刺激的人体动作所构成的场面和过程。
(2)身体奇观:调动各种电影手段来展示和再现身体。
(3)速度奇观:快节奏的镜头组接和快速度的物体、人体空间移动之间的叠加和组合。
(4)场面奇观:各种场景和环境的独特景象。
3.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电影美学各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1)轻便摄像机、高速感光胶片、磁带录音机的出现,促发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流派。
“把摄影机抗到大街上”,“还我普通人”。
▪(2)DV出现:个人化摄影。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精选5篇)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5c79c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3.png)
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精选5篇)[摘要]影视作为视听艺术,它通过可视的画面、可听的声音抒情言志,给欣赏者以巨大的情感感染力和独特的审美愉悦。
影视是吸取了文学、戏剧、绘画、音乐、广告、建筑和雕塑等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以互相融合形成自身的艺术特性。
以综合性、视觉性、逼真性互为一体,构成了影视艺术的特征。
文中分析了影视艺术的鉴赏方法,对提高当前鉴赏者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影视艺术;特性;审美;策略影视艺术作品是由各种艺术要素组成的多维层面的综合体,从其中一种意义上讲,影视艺术鉴赏体现的只是观众对影视作品一些层面一些因素的选择。
高水平的影视艺术鉴赏者可以鉴赏多个层面、关注到诸多方面和诸多因素,但不可能选择和鉴赏所有层面和所有因素。
作为影视鉴赏的影视片,其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可以说是编、导、演、摄、录、美的各个部分,再以各部分为切入点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具体体现在文学观念、美学观念、整体结构、艺术特征、技术处理及民族风格上。
一、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影视是一门年轻而又现代的艺术。
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综合了各种艺术的元素,同时还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独特的艺术特性。
了解和把握这些特性,无疑将有利于提升我们感悟影视艺术魅力的审美能力。
(一)影视是艺术和科技的综合纵观影视艺术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实际上就是一部影视科技的发展史。
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摄影到电脑动画,每一步发展和飞越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
拟音、数字式录音、变焦组合镜头、高科技仿真技术等新成果的诞生都是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科技的进步,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并不断开拓出影视艺术新的表现领域,丰富了其表现能力。
据介绍,美国的皮克斯、梦工场、蓝天工作室等动画界的领头羊,无一不是依靠自主研发的动画渲染系统软件而获得稳固的领先地位。
由于三维技术研发的长期积累,这些公司将3D动画迅速转换为立体电影可谓驾轻就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电影艺术的真实性与假定性前苏联艺术学博士日丹在《影片的美学》一书中所写:“最现实主义的。
最合乎自然的。
最没有假定性的。
电影艺术是种客观的,客观的、客观的艺术……。
人们往往是这样,或者近乎这样地给银幕艺术下定义,并以此作为它与其它艺术的区别。
正如我们所知,最新的美学则走得更远,认为电影中最主要的不是艺术;艺术干预电影反而有碍发挥电影本来的可能性。
思考和议论对银幕是格格不入的。
电影是真实的本身,是每秒24格的真实……”。
所谓的电影的假定性是指电影的超现实特性。
首先,它展现在欣赏者面前的只是人与景物的影像,而不是人与景物本身,而这种影像又由于拍摄的不同角度、景别、运动以及光影色彩的处理,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其次,电影的声音是通过录音机械转播的,可以是夸大的主观的,音乐往往是外加的;再则,不同镜头经过分解组合的蒙太奇手段──包括画面的、声音的、画面与声音的─构成电影的特殊时空,产生特定的节奏与含义。
此外,电影还通过画外音、闪现等手段使人物心理形象化主观化。
真实性与假定性的辩证统一产生电影艺术的魅力。
在电影的综合体中,有着多种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假定性。
如剧作的假定性(情节上的虚构、时间上的变化、内心独白、画外音);造型构图的假定性(具有概括作用的俯仰角度、不同景别镜头、光调处理);表演的假定性(表演手段的选择、角色的蒙太奇设计和造型设计、特写镜头);音乐音响的假定性(音乐音响的概括节奏)等等。
此外,作为欣赏者的观众的假定性,也起着相当的作用。
用信息论的术语来说,观众这个“接受器”是信息传递中的联系通道的终端环节,而且他同时沿着几个方向(情节、蒙太奇、角度、语言、声音)对信息进行校正。
当然,电影艺术作品中的假定性的这种形式和性质上的区别,并不使得电影艺术作品失去一般的和特殊的电影假定性,或者结构的完整性,从而使得观众失去完整的感受。
这里,假定性决不是什么“多余艺术奢侈品”,而是艺术反映的一种规律和手段。
事实上,我们所知的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具有假定性。
而电影的真实性则是指电影创作中,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所达到的正确程度。
电影,在思想内容方面有着必须真实可信的共同要求,在艺术表现上要求接近生活,任何一个细微末节,都不能有悖于生活而失真。
电影的真实性,与创作者世界观、生活经验以及艺术修养紧密相连。
认识生活、反映生活,从而创造出符合生活本质的真实,即比生活更高、更典型、更富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是电影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偷袭行车的人》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工人的悲凉遭遇,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状况。
影片情节简练,笔触细腻,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对当时及后世的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影片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实景拍摄上,如主人公破旧的服装、简陋的住房、罗马脏乱的街道、匆匆往来的行人等,还表现在采用了直接叙述的方法,以丢失的自行车为线索,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表现出社会的贫困、危机以及它们带来的后果:失业、黑市、卖淫、人的自私等。
在看似不动声色中,传达真挚的情感和理性的社会批判;摄影机跟随安东里奇父子在大街小巷奔走,观众也随同他们看到了意大利生活的众生相,那个关于“穷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相互偷窃”的主题含义,也就通过具体的剧情自然而然地透现出来。
并通过这些表象去揭示政治的、经济的甚至哲理的深层内容。
影片中在表现主人公打算偷车时心中的矛盾状态,导演特意采用了同一镜头
的重复拍摄,来表现主人公的犹豫不决。
在影片结构上,《偷自行车的人》也是完整地讲述了一个故事而非截取生活中的片段。
柴伐梯尼曾说:表现事物的真实面目,而不是表面看上去的样子;使用事实而不用虚构;描绘普通人而不是那些油头粉面的英雄,揭示每天的事件而不是例外的事件;表现人与他的真实社会关系而不是他的浪漫主义的梦幻。
柴伐梯尼曾批评好莱坞电影是一种“经过过滤的现实”,是一种“虚构的假定性情境”。
他说:“我更感兴趣的是自己在周围生活中亲眼看见的事物中所蕴含的戏剧性,而不是虚构的戏剧性”。
《云水谣》,尽管影片跨度60年,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它基本放弃了对历史进程本身的深度发掘,所以,与其说它是一部史诗,毋宁说它更像是一首抒情诗,成为了历史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凄婉爱情的记录。
历史感给了这段爱情抒情诗以一种距离,而距离也给了这种经典爱情以一个时代的假定。
恰恰是乱世使这个佳人的故事避免了琼瑶式的俗套,乱世给这个杜鹃涕血的故事以一种古典韵味。
导演尹力谈及这部电影时说道:“电影是造梦,《云水谣》的理想爱情观众可以不认同,他们没有像主人公那样经历那些生活,但感情是相通的,我相信《云水谣》能触及观众心里最柔软的那一块。
它的确是一个童话,但它又是非常现实的,不管是追求还是拒绝,坚守和执拗现实生活中并不乏见。
加上它有历史的真实,年代的跨度,它又是入世的,每一场戏、每一个段落和历史大时代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这样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又多了一些东西,比如家国情怀,这不是个人的表达。
”
艺术的假定性与生活逼真性在电影中,不同于其它艺术的是,假定性是同高度的造型准确性,高度的自然和逼真结合在一起,而这种自然和逼真是戏剧的特
殊假定性所不允许的。
在电影中,艺术形象是借助假定性来创造完成的。
大家知道,并不是所有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在艺术中都能成为逼真。
同理,也并不是所有艺术中真实的东西在生活中都是逼真的。
《红高粱》——以恶作剧的达观态度来演绎沉重得不能再沉重的历史;用极端的表现方法表现出过去电影中没敢表现的人的精神和张扬的个性。
它以用假定性的色彩造型把整个天地变成红色,来显示人物壮烈的心理真实,也是《红高粱》的艺术之笔,它给观众留下了一种神奇及激动之处。
这要比小说中的一带而过的一些描述更加渲染和表现。
如此不难想象,片中的“颠轿”一场戏,在那崎岖的道路上,滚滚的黄尘,轿夫那近似疯狂般的野性舞蹈,以及轿中“我奶奶”的表情;酿酒作坊里面的大酒缸,大海碗,通过烟气,来回走动的人而营造出来的热气腾腾的气氛;高粱地里的高粱在风中狂舞不止,心跳似的鼓声和呐喊似的唢呐声拔地而起……这些热烈鲜明的氛围,表现的多么震撼人心!究其原因,无处不和电影强调形象直观冲击力有关系。
这些场面最能体现淳朴的民俗和传奇的色彩以及片中人物的心境,由于编导者的刻意渲染,使作品在总体上透出了一种强悍的,狂野的,生机勃勃的气质,观众也从中感受到了强烈的生命意识。
它并不是十分具有现实性的作品,也不是一种对民族文化的寻根。
相反,在这个联系三代的以过去时回叙出来的故事中,塑造的是一个未来意义的人格,是一种人格理想,超越了具体的社会表层,具有人的本性与本质的深度,影片自始至终所呼唤的主题就是勃勃的生命力,就是张扬活得不扭曲、无拘无束、坦坦荡荡的生命观。
因此,摆在观众面前的作品不是一个已被理解的世界,而是对一个世界的生命的理想。
这种理想就是在那具有“太阳崇拜”的神话中。
《红高粱》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反映农民的影片,它的视角已从传统的对土地的礼赞转向了
对生命的礼赞。
故事的超常特点决定了叙事的非现实性,故事的地点也被淡化。
在影片中甚至淡化了社会最基本的结构——村落。
影片中的所有叙事元素与视听元素都在为这种自然生命的热烈、自由自在和痛快淋漓的风格服务。
与以往的探索影片不同,《红高粱》承载了导演对生命主题的意念。
张艺谋在这部影片中是从实处入手,从规定情境下的具体人物性格人手,编织一个完整、美妙动人的故事框架,从而使意念通过故事的曲折、人物的行为、动作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
在现代电影的探索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两种看上去是彼此对立的倾向。
一种表现为追求准确的纪实性,追求对一切事物的极端客观化,追求广义的表现上的无假定性。
另一种则相反,在各方面追求公然的假定性,这往往表现为所谓“作家电影”的主张即对所描写的一切带有突出个性化的作家态度,导演可以直接“用电影写作”。
但是严格来说,这两种倾向就其表现的含义而言,如果抛开它们那些极端化的态度,彼此间并不是那么对立的,非但如此,在实践中它们往往相互交叉(有时连自己也并不察觉)。
就像我国80年代初期,探索影片虽热闹了一阵,但逐渐又与传统电影合流,处于两者的结合中。
事实上,电影的表现结构和表现手段,观众的欣赏兴趣和艺术感受,都不能脱离电影的基本特征。
无论导演怎样直接用电影“写作”,无论影片作者的观察怎样具有主观性,这些观察总要以造型的纪实性呈现在银幕上,否则的话,电影的逼真性,艺术的真实感就会不复存在,电影就会失去观众。
电影作为一门艺术,越是向前发展,就越注重通过现代科技成果给观众以逼真的感受和艺术享受。
事实上,电影技术的发展和日趋复杂,已促使艺术家们更加直接接近真实的生活形态,要求艺术家采取各种各样的假定性来概括和表现生活。
银幕能使观众同时看到和听到一切,从而获得巨大的可信性;电影的假定性
使观众有可能进入银幕形象,从而得以调动观众的创造性想象和参与感。
因此,我们认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独特的逼真性和假定性。
银幕为我们带来了真实展现现实生活的可能性,这是我们在电影诞生之前所无法亲眼目睹的。
电影艺术逼真性和假定性的特征,既能广泛概括所描写的现象或人物性格,又能深入窥视到某些现象或人物的“实质性细节”,显示电影的巨大表现力。
同时,电影经久而不衰,归根到底,也就在于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假定性和逼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