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性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知识经济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竞争、创造力的竞争。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具有竞争力呢?从创造力的概念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笔者认为创造性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1.自觉的哲学思想

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意识。列宁曾说:“你或者用先进的哲学指导你的行动,或者为落后的哲学所束缚。”任何人的行为做事,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影响下进行的,只不过有的人是自觉地运用而有的人是不自觉地被支配而已。

哲学之于创造的作用在于告诉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瞅得清。所谓的“坐井观天”、“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及古希腊的“大圈与小圈”等,都无一不说明只有“会当凌绝顶”,才能“一览众山小”。创造性活动必须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又必须要跳出原有知识经验的圈子,以俯视、审视的态度来看待已有的知识经验,就会发现他们之间的似断实连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独特新颖的新产品。试看所有对历史的发展起过推动作用的大科学家、大发明家,几乎都将学问做到了哲学层次上,这不是偶然。

哲学思想对于创造力的另一作用在于帮助形成、激活借鉴意识。俗话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或者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为什么呢?因为它具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可能视角、维度都不一样。对相关、甚至不相关的行为方法等加以借鉴,应用于自身领域则又可能“山穷水尽”变为“柳暗花明”。这种借鉴意识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看来已经相当完善的知识、领域的创新,交叉、复合、边缘学科或领域的建立、开辟。表面上看,借鉴是一种模仿,本质上确实是对高效知识的浓缩、提炼而形成的简单抽象模型在其他领域的创造性运用,其结果就是有自己特色的新产品。比如现今逐渐走红的“灰学系统理论”是受辩证法的启发、开创电影艺术新境界的蒙太奇手法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手法(源于荣格哲学)。

禾者认为,无论是什么哲学流派的思想(私下里以为:选择适合自己的哲学思想作为指导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只要深得其精华(强调其实质)并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活动中,我们就可以避免画地为牢的困境,取得独创性的成果。

2.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创造力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上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知识束缚创造力(这与中国的国情有点像,学历与创造力有负相关趋势)、二是认为知识与创造力成正相关、第三种是认为二者具有矛盾关系。笔者赞同最后一种观点而倾向于第二种,因为这其实就是一个如何看待知识的质,即知识结构的合理化程度的问题。

现代心理学认为,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同化原有知识、概念而形成新观点、新概念。合理知识结构具有如下特点:①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创造离不开概念组合,概念越明确,相互联系越紧密,新观念越容易形成,创造性思维越容易展开。②具有双重知识结构。包括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主题为中心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观结构,因联系加强而便于再创造。③具有大容量的知识功能单位。知识功能单位指一组在内容上有必然逻辑联系的信息。知识功能单位容量越大,思维的跨度越大,跳跃性越强,创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④具有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述性知识。可见,知识结构越合理,知识的质量越高,创新越容易,创造力也就越高。

那么,如何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呢?

①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笔者特别强调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形式逻辑(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理由充足律);辩证逻辑(泛指自然科学中各学科独特的思维逻辑,包括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理、生物、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情感逻辑(或叫情绪智力,尤其对于卢象影响很大);数学逻辑。这些基础知

识根本作用在于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哲学意识,并获取基本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笔者比较认同《学习的革命》中提出的学校应教的两个最重要“科目”是“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

②较深厚的专业知识。

③广泛的邻近学科知识。

④相关方面的科技发展状况的前沿知识。

⑤学习策略知识(应包括大脑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科学用脑、元认知方面的知识等)。研究证明,有重大独创性贡献的科学家除了专业知识非常雄厚外,多半是兴趣广泛或者研究过他们领域之外的知识的人。

3.外观豁达的态度和合作的能力

创造力研究发现,创造性活动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孕育阶段、豁朗阶段、证实阶段。在这整个阶段过程中,作为创造性活动两大认识支柱的创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与个体的个性品质有着重要的关系。能否产生新颖独特的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是否具有不墨守陈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富有想象、独立自主等个性品质,勇敢、敢于突破权威、幽默及不怕失败等,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富于创造力的人具有高度的灵活程度、自信心、坚持力、自尊感,他们对待自己和世界的动力、兴趣、态度待都不同于缺乏创造力的人。笔者认为,在这些体现创造性个性的个性品质中,最重要的应是乐观自信,在这种条件下,其他的个性品质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只有把前途看得很光明,主体才能产生强烈的动机、投入极大兴趣,以坚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去探索,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和思维,诱发灵感,达到成功。

虽然独立自主是决定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今及以后社会,合作能力逐渐体现出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巨大潜力,也应成为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素质,这从诺贝尔奖的集体得主那儿即可得到印证。

如果没有与人合作相处的能力,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能力,不能较好地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使有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性产品也不容易产生;如果没有吴建雄博士的创造性实验支持,“宇宙不守恒定律”也不会很快得到认同。而且有研究发现,讨论(相关主题、内容、兴趣等)对于激活知识、激发创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思维角度的转换常常使人拨云见日、灵感顿生。

4.学习兴趣的保持能力和超前横断意识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将被迅速更新,智力、创造力的竞争将是白热的状态,因此,如果不能把握知识创新的脉搏,主动学习、主动创造,也许会“朝花夕逝”,败下阵来。在学习问题上,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保持终身学习的兴趣与意识,不愿学习的原因大概有年龄因素、工作因素、情感因素以及权威因素等,特别是过分激烈的竞争所产生的心理调适困难。智力竞争的结果,一方面造就更高更富创造力的人才,另一方面也产生一批自暴自弃者以及精神病患者。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不准,心理随能力和调适能力不够、动力变成了压力、学习兴趣丧失,与社会前进的脚步愈远,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保持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一方面要培养乐观上进的个性品质,习得系统的比较观,形成对他人、观社会的正确看法;另一方面要学会如何放松自己,善于内省,对自己进行恰当评价并灵活调整自己,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及发生的一切。再有,要多与他人交流,尤其是心理学专家。

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根本的出路是立于创造的艄头,这就需要有超前横断的意识。所谓超前横断的意识,就是把握前沿并主动创造的危机意识,这主要包含两方面:创造意识与危机意识。创造产品面临危机,危机少许发创造潜力。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有些或即将过时的东西,只有不断寻求突破,主动怀疑、否定、再创造,再怀疑、再否定、再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