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专案管理及早期干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系统评价早产儿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及早期干预作用

系统评价早产儿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及早期干预作用

系统评价早产儿对儿童发育的影响及早期干预作用目的系统的评价分析早产儿对儿童发育的影响以及早期进行干预的作用。

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来本院儿保科进行健康体检的早产儿120例。

对其采用奇偶数方式随机分为无干预组和早期干预组各60名,无干预组和早期干预组均接受系统的保健措施。

早期干预组从胎儿出生1个月~1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婴儿进行早教训练,1~2岁给家长提供训练手册由家长回家进行训练,无干预组则不参与早教训练。

早教干预方案分为运动、认知、语言、生活与交往这四个方面,无干预组和早期干预组在早产儿2~3岁时均采用儿童发育筛查检测表(DST)进行对比。

结果早期干预组的早产儿发育量表发育评估分高于无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早产儿的智力发育,降低智力异常的发生率。

标签:早产儿;早期干预;儿童发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技术也快速的发展起来,其中产科和婴幼儿护理更是衍生出先进的医疗技术,使得早产儿的存活率逐步提高。

但随之而来的,早产儿的各种缺陷发生率也大幅度增加,明显表现在神经系统方面,如智力下降、脑瘫等[1]。

本文根据对来本院儿保科进行健康体检的早产儿120例进行分组,分为早期干预组和无早期干预组,并系统观察哪一组的效果更好,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预评价。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来本院儿保科进行健康体检的早产儿120例,按照奇偶数方式分出无干预组和早期干预组各60名[2]。

两组婴儿的年龄在365~730d,平均(556.8±23.7.2)d;出生体质量1.6~2.8kg,平均(2.1±0.4)kg;胎龄27.6~35.8w,平均(31.8±4.2)w,在早产儿2~3岁对两组婴儿均采用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DST)。

1.2方法本院以国内外相关技术及文献作为参考,根据我国早产儿的发育规律和特点自行设计出一套早教干预方案,在婴儿出生1个月后开始,由本院儿保科医生进行指导训练[3]。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概述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孕周不满37周的婴儿。

由于早产儿的生理和发育水平不同于足月婴儿,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管理措施。

早产儿专案管理是为了提供早产儿全面而有效的医疗和护理,以促进他们的健康发育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早产儿专案管理的基本措施和注意事项。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早产儿专案管理的目标是保证早产儿的全面护理和发育,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以下是早产儿专案管理的主要措施:1. 呼吸支持由于早产儿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需要额外的呼吸支持。

常见的呼吸支持方式包括新生儿呼吸机、氧气疗法和呼吸道清理。

呼吸支持的目标是保证早产儿的氧合和通气功能,预防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

2. 温度调节早产儿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容易发生低体温。

因此,早产儿需要提供恒温环境,并通过皮肤接触来增加体温。

对于较小和较不成熟的早产儿,可能需要使用温床、保温箱等特殊设备来维持适宜的体温。

3. 早期喂养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充分发育,需要采取特殊的喂养措施。

通常会采用胃管或经口鼻管喂养,逐渐过渡到乳汁喂养。

早期喂养的目标是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

4. 感染预防由于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感染。

因此,早产儿应该放置在洁净的环境中,并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如保持医务人员和亲属的手卫生,减少外部人员的接触等。

5. 营养支持早产儿由于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对营养的要求较高。

医疗人员需要根据早产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包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6. 高危评估与监测对于早产儿,应进行持续的高危评估和监测,包括监测体重、头围、肺功能、心率、血压等指标。

通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可以降低早产儿的风险。

7. 早期康复早产儿的康复需要长时间的护理和支持。

相关的康复措施包括物理疗法、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等,旨在帮助早产儿克服发育延迟和功能障碍,获得良好的功能状态。

注意事项在早产儿专案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定期随访和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及对早产儿家庭的支持和指导。

早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中的效果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中的效果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在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中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智能发育的效果。

方法:将114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7例。

两组均使用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加用早期护理干预。

对两组行为发育商、精神发育指数进行观察。

结果:观察组行为发育商正常率为8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4%(P<0.05);观察组精神发育指数为104.28±13.0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97±11.85(P<0.05)。

结论:在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中,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早产儿发育商正常率,提高精神发育指数。

标签:早期护理干预;早产儿;智能发育;效果统计数据显示,在新生儿中,早产儿越来越多,智力发育过程也备受关注。

为此,在早产儿护理中,不但要采取常规护理,还需要引入早期干预治疗,优化早产儿智能发育过程。

我院在早产儿的护理过程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9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11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7例。

观察组,男29例,女28例,胎龄(31.74±1.14)周;出生体重(2.03±1.06)千克。

对照组,男31例,女26例,胎龄(31.45±1.31)周;出生体重(1.98±1.43)千克。

两组早产儿在性别、胎龄及体重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如吸氧、抗感染、喂养等;观察组除了这些常规护理外,还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抚触护理[1]。

早产儿能够脱氧后,喂养后1d采取抚触护理。

要求护理人员动手能力强、细心。

依照国际抚触标准,润滑双手,为早产儿进行全身按摩。

抚触切忌用力过大,应以早产儿适宜为准,注意调整动作幅度、力量大小;当抚触至头部、背部,应用柔力抚触,抚触伴随舒缓音乐,效果更佳。

护理人员应充满爱心,多与早产儿互动、交流,抚慰其心灵。

智能评估异常的早产儿干预后结果分析

智能评估异常的早产儿干预后结果分析

智能评估异常的早产儿干预后结果分析早产儿是儿科医学中常见的高危患者,早产儿发生率不断增加,近年来对早产儿干预的成果也越来越重视。

早产儿的干预需要严密的监控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智能评估异常的早产儿干预后结果分析。

一、早产儿的干预早产儿干预的早期目标是保持生命基本生理功能的稳定,避免转归增加。

这包括吸氧,呼吸支持,氧合,热维持,营养,酸碱平衡,输液,药物治疗等多方面。

因此,早产儿需要常规监护和评估。

对于早产儿的干预需要根据早产儿不同的情况定制不同的干预方案。

在干预期间,需要对早产儿的状况严密监测,定时评估干预效果,及时调整干预措施,并及时发现早产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早产儿的评估是早期干预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早期评估的目的是尽早发现早产儿的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早产儿的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评估,代谢血液指标检测,神经系统发育评估等多个方面。

对于早产儿的评估需要对相关的参数进行记录并整理成次序表,以便及时查看早产儿的整体情况。

早产儿干预中,智能评估异常的早产儿干预是一种新型的评估干预方式,它可以持续不断地对早产儿的情况进行监测、预测和异常预警,并及时的提供早期干预信息,以实现早期的导诊和治疗。

智能评估异常的早产儿干预通常依靠先进的医疗技术,包括智能化监测设备、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云平台数据存储。

对于早产儿干预后的结果分析,需要运用到早期评估参数以及记录,采取综合性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具体分析早产儿出现异常情况与给予干预措施的相关性,对不同干预措施所带来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行科学的对比和借鉴,为进一步制定早产儿干预策略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定期对早产儿干预效果进行追踪和总结,进一步完善早产儿的干预体系,提高早产儿幸存率,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率。

综上所述,智能评估异常的早产儿干预后结果分析可以对早产儿的干预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从而持续发挥其优势,提高干预效果,实现早产儿幸存率的提高。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

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早产儿专案管理措施---简介早产儿是指妊娠期少于37周的婴儿。

由于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与需求与足月儿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采取专门的管理措施来保证他们的健康与发展。

本文将介绍早产儿专案管理的一些重要措施,包括喂养、呼吸支持、感染控制、家庭支持等方面。

---喂养管理早产儿由于未能完全发育,需要特别关注其喂养的情况。

以下是一些喂养管理措施:1. 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最好的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生素。

早产儿应尽早开始进行母乳喂养,即使只是少量逐渐增加。

对于无法直接吮吸的早产儿,可以使用乳管或借助抽奶器将母乳喂给他们。

2. 人工喂养对于无法完成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可以采取人工喂养。

选择适合早产儿的配方奶粉,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婴儿的需求适时喂养。

3. 定时喂养早产儿的肠道功能较弱,容易产生消化问题。

因此,喂养时间宜固定,间隔不宜太短,以避免肠功能负担过重。

---呼吸支持早产儿的呼吸系统未能完全发育,需要额外的呼吸支持。

以下是一些呼吸支持的管理措施:1. 呼吸机辅助对于需要呼吸支持的早产儿,可以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

医生会根据早产儿的情况调节呼吸机参数,确保其氧气供应和呼吸功能的正常。

2. 保湿呼吸早产儿的皮肤较为脆弱,容易出现呼吸道干燥的问题。

因此,在使用呼吸机时,可以通过增加湿度来保护早产儿的呼吸道,减少黏液的积聚。

3. 呼吸训练随着早产儿生长发育,呼吸功能逐渐改善,可以进行呼吸训练,帮助其逐渐摆脱呼吸机的依赖。

---感染控制早产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以下是一些感染控制的管理措施:1. 无菌操作早产儿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时,需要保持无菌操作。

医护人员在接触早产儿之前,应进行充分的洗手和穿戴无菌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

2. 感染筛查对早产儿进行定期的感染筛查,包括血液、尿液、呼吸道等方面,及早发现感染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 隔离措施对于存在传染性疾病的早产儿,需要采取隔离措施,避免感染的扩散。

妇幼保健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干预效果评价

妇幼保健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干预效果评价

妇幼保健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干预效果评价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数量逐渐增加。

早产儿是指在妇产科妇女怀孕28周(即孕龄为28周的妇女)及以后,但怀孕未满37周的婴儿。

早产儿的出生不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对婴儿的神经系统和发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妇幼保健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妇幼保健在孕期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干预具有积极的作用。

孕期是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妇幼保健机构通过定期的孕检和产前指导,可以及时发现早产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例如,妇幼保健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营养摄入,补充叶酸和其他必要的营养物质,并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和酒精。

这样能够提高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水平,降低早产儿出生的风险。

其次,妇幼保健在早产儿出生后的救治和护理中,同样对神经发育的干预效果也是显著的。

早产儿出生后,常常会存在生理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和呼吸困难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其神经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妇幼保健机构通过提供早产儿特殊护理和康复训练等综合干预手段,可以帮助早产儿尽快适应生活环境并促进他们的神经发育。

例如,早产儿可以接受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运动能力、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等,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此外,妇幼保健机构还重视早产儿家庭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促进早产儿神经发育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早产儿的出生对于家庭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打击,家长常常陷入情绪低落和焦虑之中。

妇幼保健机构通过提供心理咨询和康复辅导等服务,帮助家长缓解压力,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增强对早产儿的照顾能力,这对早产儿的身心健康和神经发育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妇幼保健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干预效果是显著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早产儿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然而,由于妇幼保健机构的资源和能力有限,无法对每个早产儿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及改进方案

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及改进方案

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及改进方案新生儿早期护理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婴儿的身体健康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然而,对于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评价以及如何改进该护理方案,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首先,评价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是必要的。

通过对婴儿的身体发育、认知能力、情感和社会互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早期护理干预对婴儿的影响。

除了传统的身体指标评估外,如体重、身长、头围等,心理发育和认知能力的评估也应被纳入考虑。

通过测量婴儿的认知反应、注意力集中和记忆能力等指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早期护理对于婴儿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情感和社会互动的评估也是重要的一环。

早期母婴之间的亲密互动对于婴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评估婴儿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的亲子关系质量、婴儿的情绪表达和社交技能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婴儿情感发展的作用。

然而,尽管评价新生儿早期护理的效果非常重要,但是还需注意到评估的局限性。

由于每个婴儿的基础条件和环境不同,对于早期护理干预的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评价结果时需考虑到婴儿个体差异的影响。

为了改进新生儿早期护理的干预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提供全面的护理。

早期护理不仅仅包括了喂养和清洁这些基础的生理需求,还应关注婴儿的身体接触和亲子关系。

给予婴儿足够的皮肤接触和亲吻,可以帮助建立亲子纽带,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

其次,注重早期刺激。

针对婴儿的认知和感官发展,提供适当的刺激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给予婴儿颜色鲜艳的玩具、发出有节奏的声音等,可以激发他们的感官感知,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

此外,家庭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

早期护理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家庭的参与同样重要。

医护人员应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婴儿的护理过程,提供家庭护理技能培训和支持,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照顾和关爱婴儿。

最后,不断改进护理方案。

早产儿发育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估

早产儿发育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估

早产儿发育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以被抢救和保护,然而早产儿出现发育障碍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由于早产儿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早产儿发育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估,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一、早产儿发育障碍的表现早产儿出生后由于未能在母亲的子宫内完成生长发育,各系统的生理指标均低于足月儿,其体重、身长、头围、胸围、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均不完整,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早产儿常常伴有氧肺功能不全,易感染,消化吸收差,进食不适应等问题。

同时,早产儿也常常伴有发育障碍,如生长迟缓、感知运动障碍、认知发育延迟、行为异常等状况。

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指在早产儿出生后的最初的几周、几个月的时间内,医护人员对早产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期在保护早产儿基本生命指标和生命体征稳定基础上,全面促进早产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发育。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关键是灵活多变、有针对性。

主要包括:呼吸系统支持、血液循环支持、营养支持、免疫支持、感官刺激和发育保持等等。

基于早产儿的具体情况,需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评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估,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早产儿康复护理效果的水平,明确份量化早产儿发育延迟和康复状况,及时发现并调整干预方案,促进早产儿尽早康复。

评估工具需要具备针对性和有效性,来评估早产儿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发育情况,包括身长、体重、头围、发育程度、神经系统功能、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行为反应等等。

常见的评估工具包括: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ADL评定、FAMII评定、Peabody发展动作量表、PEDS评定和PDMS评价等。

对于早产儿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并及时记录、保存和分析早产儿的发育情况。

四、结论早产儿发育障碍需要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对早产儿早期干预效果评价方法应用的研究

对早产儿早期干预效果评价方法应用的研究

医学信息2010年06月第23卷第6期Medical Information.Jun.2010.Vol.23.No.6临床医学表1三组婴儿出生时基本情况男18 21 26女222421胎龄(周)33.4±1.732.8±2.138.9±1.2体重(g)2118±1472050±1903431±620身长(cm)44.9±1.544.2±1.948.6±2.2组别A组B组C组头围(cm)31.6±1.732.1±1.8 32.8±1.8我国早产儿发生率因地区不同而异,一般为5%~10%,其病死率达12.7%~20.8%,远高于足月儿[1],采取各种干预措施及早进行干预治疗以促进其体格和智能的发育已成为医家共识。

为检验早期干预的效果,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了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NABA)和Bayley婴儿发育量表(BSID),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02年4月~2005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早产儿40例定为早期干预组(A组),将同期分娩的另45例早产儿以及47例正常足月儿设为对照组(分别是B组、C组)。

两组早产儿的平均胎龄、出生体重及家庭文化背景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早产儿的诊断标准按张家骧等主编的《新生儿急救学》:孕周满28足周至不满37足周,体重1000g至不足2500g,身长少于45cm,身体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者。

1.2一般治疗所有早产儿均予给予同样的药物治疗,包括神经节苷酯、脑蛋白水解物、胞磷胆碱钠及维生素等,每次疗程7~10d,间隔1个月左右重复下一疗程,这样在患儿6个月时已至少给予4个疗程的药物治疗。

所有新生儿均予护理指导。

1.3早期干预措施1.3.1婴儿抚触住院时均先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首先操作,并对家长进行手法培训指导,直至其能独立规范完成。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干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研究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干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研究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干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研究每年都有大量的早产儿在世界各地诞生。

由于早产儿的身体和脑部发育还未完全成熟,他们往往面临着许多健康问题,其中包括发育迟缓。

早产儿发育迟缓是指他们相较于足月婴儿在生长和发育方面的延迟。

为了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科研人员和医生们一直在研究早产儿发育迟缓的干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干预方法多种多样。

首先,营养干预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

早产儿由于早出生而无法获得完全的母乳喂养,缺少足够的营养供应。

因此,通过提供高营养价值的配方奶粉,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喂养次数和改善喂养技巧来提高早产儿的摄入量和吸收能力。

除了营养干预,早产儿的发育迟缓还可以通过早期康复训练来改善。

康复训练可以包括早期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认知训练等。

早期物理治疗通过运动和按摩等手段来促进早产儿的肌肉力量和运动功能的发展。

语言治疗可以针对早产儿的语言和口齿发展进行训练,帮助他们提高沟通能力。

而认知训练则是通过游戏和教育活动来促进早产儿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干预方法需要定期评价其效果。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生长曲线和发育测评。

生长曲线可以通过监测早产儿的身高、体重和头围等指标来评估其生长情况。

发育测评包括对早产儿的运动、语言、认知和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评估。

这些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和家长了解早产儿的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干预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早产儿发育迟缓的干预方法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研究表明,早期的营养干预可以改善早产儿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提高他们的营养状况。

康复训练也可以促进早产儿的运动、语言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早产儿干预措施的有效性还可以通过对研究样本进行对照实验来评价。

将早产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的时间和条件下分别进行干预和未干预,通过比较两组的发育情况,可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尽管在早产儿发育迟缓的干预方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challenges。

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估

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估

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估引言:早产儿,指在怀孕不满37周时出生的婴儿。

由于未能充分发育,早产儿往往面临一系列严重的健康问题。

妇幼保健服务的目标是提供全面的护理,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健康干预的效果评估。

第一部分:早产儿健康问题早产儿出生时的器官和系统未能充分发育,所以他们常常面临一系列健康问题。

早产儿的肺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出现呼吸困难。

他们的消化系统可能尚不完善,导致吸收和消化困难。

此外,早产儿也存在免疫系统不健全、神经系统发育延迟等问题。

因此,早产儿需要特殊的保健服务,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发展。

第二部分:妇幼保健服务的内容妇幼保健服务的目标是提供全面的护理,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展。

这种服务包括妊娠期的监护、高危妊娠的管理、产前检查和咨询、产前教育、分娩时的紧急医疗护理、新生儿转运、产后护理、产后康复和家庭访问服务等。

妇幼保健服务的目标是通过提供早期干预和全方位的护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早产儿的健康问题,并促进他们的行为、认知和生理发展。

第三部分:对妇幼保健服务的评估对妇幼保健服务的评估是必要的,以了解其对早产儿健康的实际效果。

评估可以包括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定量评估可以测量早产儿的生理指标,如重量、身高、头围等,以及发育和认知功能的变化。

定性评估可以通过观察早产儿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来评估他们的心理健康。

此外,家庭的满意度和对妇幼保健服务的评价也应该被考虑在内。

第四部分:妇幼保健服务的效果评估结果经过评估,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健康的效果已得到证实。

研究表明,接受妇幼保健服务的早产儿在生长和发育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结果。

他们的体重增长更快,身高和头围也更接近于正常值。

此外,这些婴儿还展示出更好的认知能力和行为适应性。

家庭也对妇幼保健服务表示满意,并认为这些服务对于他们的婴儿的健康和发展有积极影响。

结论: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健康的干预效果是积极的。

通过提供全面的护理和早期干预,妇幼保健服务有效地改善了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

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早产儿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

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早产儿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

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早产儿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摘要早产儿是指在胎龄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

他们的身体和脑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注。

本文将介绍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对早产儿的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评估工具和干预方法。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早产儿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早产儿在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和挑战,如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等。

早期干预对于改善早产儿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潜力至关重要。

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负责早产儿的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以及提供家庭支持和教育。

发育评估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对早产儿的发育评估旨在监测其生长和发展过程,及早发现和干预可能存在的问题。

以下是常用的早产儿发育评估工具:1.Bayley婴儿发育评估量表:用于评估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和动作能力发展;2.爱迪生发育潜力评估量表:评估婴儿的神经发育情况,包括心理发展、精细运动、粗大运动等方面;3.导引性发育评估:通过观察婴儿的运动、姿势和反射等行为,评估其早期神经发育情况。

通过这些评估工具,护士可以了解早产儿的发育水平,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早期干预早期干预是指对早产儿在出生后的最早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照顾,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和适应能力。

以下是常用的早期干预方法:1.早期接触:护士鼓励家长早早地与早产儿进行亲密接触,促进感情和情感的交流;2.温差适应:护士确保早产儿的体温稳定,在恰当的环境中进行早期护理;3.早期启动药物治疗:对于有需要的早产儿,护士会及早启动药物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家庭支持和教育:护士提供对家长的支持和教育,包括喂养指导、日常护理技巧等,帮助家庭更好地照顾早产儿。

结论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对早产儿的发育评估和早期干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发育评估,护士可以及早发现早产儿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

早期干预对于改善早产儿的发展潜力和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在儿科保健门诊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在儿科保健门诊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8 Vo1.18 No.6592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研究·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及早期干预在儿科保健门诊中应用的效果评价刘瑞兰(沂南县妇幼保健院南院,山东 临沂 276300)0 引言新生儿神经行为检测可以对新生儿智力水平进行检测,可以对新生儿行为能力及时了解,有利于促进新生儿智力开发,对于早期脑损伤新生儿进行检测,有利于早期治疗与干预。

在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中需要在孕龄满40周后方可进行,这主要是由于早产儿肌张力所决定的[1]。

在本组研究中针对本院8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在儿科保健门诊中对早产儿神经行为检测和早期干预,应用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儿科保健门诊中收治早产儿84例为研究对象,两组早产儿在神经行为检测中均获得监护人同意,无先天性畸形患儿,排除有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遗传代谢性疾病。

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

其中对照组早产儿胎龄31-37周,平均胎龄(35.62±1.4)周;男41例,女43例。

观察组早产儿胎龄32-38周,平均胎龄(34.68±1.6)周;男45例,女39例。

两组早产儿在一般资料比较中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早产儿在纠正3个月月龄后,直接给予神经行为检测和发育评估。

观察组患儿早产儿纠正胎龄40周,给予神经行为检测测评,在光线半暗房内及室温在23-26摄氏度环境下由专业训练人员进行测评。

在家长陪同下进行检测与操作,在检测后基于评分,评分超过37分的为正常,评分低于37分大于35分的为轻度异常,评分低于35分的为中度异常[2]。

同时对神经行为检测异常早产儿进行早期干预,向家长及监护人介绍神经行为检测的重要性,了解早产儿视听能力,在1月早期教育中,对于轻度异常早产儿,尤其是对于视听定向能力与头竖立扣分的早产儿展开针对性的计划,给予认知干预与运动干预,在干预一周后进行复查,叮嘱患者要定期回院检查与指导。

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干预效果评价

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干预效果评价

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干预效果评价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育与育儿观念的转变,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干预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评价。

在医疗卫生领域,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已经大大提高,然而,这些儿童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交等方面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因此,妇幼保健服务在这方面的干预效果评价非常重要。

妇幼保健服务的干预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以往很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生长迟缓等问题,而妇幼保健服务可以提供全面的健康检查、饮食指导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儿童摆脱营养不良的困扰。

其次,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智力和认知能力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而妇幼保健服务可以提供早期教育和智力训练等帮助,提高这些儿童的智力和认知水平。

同时,妇幼保健服务还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社交技能培训等,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干预效果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多样性使得干预效果的评估难以一概而论。

这些儿童的体质不同,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需要针对个体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干预方案。

其次,干预的时间和时机也对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早期干预可以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提供帮助,但是过早或过晚的干预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因此,干预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

此外,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手段也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适应儿童发展的需求。

为了评价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干预效果,需要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方法。

定量方法可以通过收集和统计医疗数据、对儿童身体和智力等方面进行测量,评估干预效果的显著性和差异性。

而定性方法则可以通过观察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儿童在生活、学习和社交等方面的改善情况,评估干预效果的实际意义和可行性。

同时,对各项干预措施和手段的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估,以确定最佳的干预方案。

总之,妇幼保健服务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干预效果评价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问题。

早产儿神经发育的评估与早期干预

早产儿神经发育的评估与早期干预

早产儿神经发育的评估与早期干预早产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的婴儿。

由于其出生前未能享受到完全的生长发育时间,早产儿在出生后常常面临着各种健康问题,尤其是与神经发育相关的风险。

为了及早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早产儿的神经发育评估与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早产儿神经发育评估是一系列系统性的测试,通过客观地评估早产儿的神经发育状态来判断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神经发育评估工具包括:1.布雷钦斯基发育测验:“布雷钦斯基发育测验”是一种早期评估婴儿的标准测试方法,通过观察婴儿的身体特征和运动能力来评估其发育水平。

测试项目包括大肌肉运动、维持平衡、眼球协同运动等。

2.爱德华兹发展评估量表:这种评估量表通过观察婴儿的动作反应、语言和社交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这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量表,可以帮助评估婴儿是否存在认知、语言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3.肌张力评估:肌张力评估是一种观察婴儿的肌肉紧张状态来判断其神经发育是否正常的方法。

一般来说,正常婴儿的肌张力在出生后逐渐变得更加紧张,而早产儿的肌张力可能会出现异常。

早产儿的早期干预是一种针对早产儿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系统化治疗。

根据早产儿的具体情况,早期干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早产儿锻炼肌肉,增强其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

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按摩、体位训练和物理疗法等。

2.语言治疗:早产儿在语言发展上可能存在一些困难,因此语言治疗是早期干预的重要一环。

通过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早产儿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其语言发展的正常进程。

3.认知训练:认知训练是早期干预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各种认知训练任务,可以提高早产儿的注意力、记忆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其认知发展的正常进程。

4.社交互动:保持与早产儿的积极互动和社交交流可以帮助其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社交能力。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陪伴、游戏和阅读等方式与早产儿进行有意义的互动。

早产儿神经发育评估与早期干预的目标是帮助早产儿克服其天生的风险并正常发育。

早期护理干预改善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改善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改善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改善脑损伤患儿早产儿预后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损伤早产儿进行研究。

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儿智力发育及运动功能得分。

结果:对照组患儿护理3、6、9、12个月后MDI和PDI得分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给予脑损伤早产儿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儿智力发育及运动功能,提高患儿生活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脑损伤;早产儿;预后效果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brain injury in preterm children EffectSusan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NICU NICU1 Shangqiu 476100)[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improved brain injury in preterm infants children prognosis.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60 cases of brain injury in preterm children studie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of 30 patients, the use of routine c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30 patients, the use of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are. Comparison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with mental development and motor function score. Results: Nursing infa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3,6,9,12 months after the MDI and PDI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brain injury in preterm children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otor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ment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children,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brain injury; preterm children; prognosis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早产儿娩出后疾病,病发率和致残率高,预后效果差,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

婴幼儿早期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

婴幼儿早期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

婴幼儿早期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婴幼儿时期的早期营养干预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的营养干预措施可以改善营养不良和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婴幼儿早期营养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

首先,早期营养干预可以缓解婴幼儿营养不良的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或贫困地区,营养不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婴幼儿常常缺乏必要的营养。

早期的营养干预措施,如提供富含营养的食物、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可以及时地满足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通过早期营养干预,婴幼儿的身体健康得到改善,生长发育也得到促进。

其次,早期营养干预对婴幼儿智力发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婴幼儿的大脑在早期发育最为迅速,营养不良会对其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早期的营养干预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有利于婴幼儿大脑的正常发育。

一些研究表明,接受早期营养干预的婴幼儿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智力发展更为良好。

再次,早期营养干预还可以对婴幼儿的免疫系统起到积极的调节作用。

充足的营养可以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功能,降低患病的风险。

早期营养干预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营养,促进婴幼儿免疫能力的提高,减少感染和疾病的发生。

这对婴幼儿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早期营养干预还可以对婴幼儿的行为和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充足的营养可以提高婴幼儿的活动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婴幼儿的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早期的营养干预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促使婴幼儿更加活跃、开朗和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互动,有利于其社会化和心理健康的发展。

总之,婴幼儿早期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是多方面的。

通过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早期营养干预可以改善婴幼儿的营养状态,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展。

此外,早期营养干预还可以增强婴幼儿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和疾病的风险,同时也对行为和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早期营养干预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婴幼儿的健康发展。

早期综合干预对改善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评价

早期综合干预对改善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 2017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
院收治 160 例早产低体质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80 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舒适护理、体位护理等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在
对照组的常规舒适护理、体位护理等基础上接受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早产低体质量儿出生体质量、自主吮奶时间、喂养不耐受和家属满意
2019 年第3 卷第13 期 2019 Vol.3 No.13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 护理与康复/Nursing and Rehabilitation
早期综合干预对改善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评价
韦玉华,唐晓燕,胡喜兰,陈丽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患儿 43 例,女患 儿 37 例,胎 龄 30~36 周,平 均 胎 龄 标准差(χ±s)格式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 t
课题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申请书(合同书)合同号(Z2015683)。 作者简介:韦玉华,大学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E-mail:735675841@。
长< 47 cm,被称为低体质量儿。与足月新生儿相比较,低 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出生体质量的早产儿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水平存在着 具有可比性。
明显的滞后,且存在相对不够完善的生理功能,上述情况 1.2 入组标准
的存在是引起大部分低体质量早产儿免疫缺陷的先天的
(1)入院后经临床明确诊断为早产低体质量婴儿;(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19.13.0117.03

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与训练

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与训练

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与训练早产儿是指在妊娠期不满37周出生的婴儿。

他们因为未能在母体内充分发育,常常面临许多发育问题和健康风险。

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与训练对于帮助他们实现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早产儿早期发育评估与训练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早产儿早期发育评估的重要性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是对其身体和认知功能发育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的过程。

通过评估,医护人员可以了解早产儿的发育水平,发现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早期发育评估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以最大程度地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

1.1 评估方法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评估需要使用一系列工具和方法。

其中,儿童发育筛查量表是最常用的评估工具之一。

通过测量早产儿的身高、体重、头围以及各项生理指标,医护人员可以初步判断早产儿的生长状况。

此外,认知发育量表、精细运动评估、社交能力评估等工具也常常用于评估早产儿的认知和行为发育。

1.2 评估结果的意义早期发育评估的结果对于早产儿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评估结果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早产儿的发育水平和潜在问题,为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早期干预和训练可以帮助早产儿克服发育障碍,提高其身体和认知能力,从而实现正常发育。

二、早产儿早期发育训练的方法与技巧早产儿的早期发育训练是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和活动来促进其发育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训练方法和技巧:2.1 物理疗法早产儿常常存在肌张力失调、运动协调能力低下等问题。

物理疗法是通过矫正姿势、锻炼肌肉力量、促进运动发展等方式来改善早产儿的运动功能。

常用的物理疗法包括按摩、被动运动训练、平衡训练等。

2.2 语言训练语言发育滞后是早产儿常见的问题之一。

语言训练可以通过丰富的语音刺激、游戏活动和语言训练配合来促进早产儿的语言发育。

家长和医护人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与早产儿进行互动,刺激其听觉和语言感知。

2.3 应用行为分析训练应用行为分析(ABA)是一种基于科学原理的行为训练方法,常被用于早产儿的认知和社交能力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专案管理及早期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并分析早产儿专案管理和早期干预效果。

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2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病例各为30例,其中研究组实施1年的专案管理,且定期返院实施随访,其随访的内容主要包含神经运动、体格发育以及智能发育检查,且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实施指导训练,同时对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明显落后、疑似或者确诊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训练;而对照组则仅在纠正年龄1岁的时候实施随访。

结果经研究分析,纠正年龄1岁的时候,研究组早产儿智能发育和运动发育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且早产儿体重、以及头围也得到相应的改善,组间对比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对早产儿实施专案管理,且加强早期指导和干预,可推动其体格发育、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有效预防和控制早产儿伤残。

标签:干预;早产儿;专案管理;体格;智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广泛普及,低出生体重儿以及早产儿的死亡率得到了显著地降低,目前在围产医学的研究中存活儿伤残率的减少已成为了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1,2]。

我院近年对早产儿实施了专案管理和定期随访,且基于早产儿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从管理和干预结果来看,所获效果良好且显著,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4月所收治的6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例分别为30例,其中对照组早产儿出生体重为(
2.09±0.36)kg,孕周为(32.53±2.30)w,妊娠并发症为36.7%,新生儿并发生症为3
3.3%;研究组早产儿出生体重为(2.09±0.35)kg,孕周为(32.69±2.21)w,妊娠并发症为40.0%,新生儿并发生症为30.0%。

两组早产儿在平均出生体重、新生儿并发症、孕周以及妊娠并发症等方面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方法对照组仅在纠正年龄1岁的时候实施随访。

研究组实施专案管理和早期干预,其主要如下:①在出院时构建早产儿随访记录卡,所随访的内容主要包含有52项神经运动检查、体格发育和和智能发育,且予以早期教育、喂养指导、康复训练以及疾病预防,纠正胎龄超过40w以后3~5d对新生儿行为神经进行测定;②对于纠正年龄6个月之前每个月进行一次随访,6个月~1岁则2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于随访期间,结合婴儿所存功能缺陷以及发育规律,参照由籍孝诚教授所录制的《婴儿科学健身法》中内容和鲍秀兰教授所编写的《塑造最佳的人生开端》中内容来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3],以此指导家长于个人和社会交往能力、视听能力、动作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等方面实施早期干预训练,并且实施全身按摩,指导婴儿每天做体操,对于运动括动或者神经运动检查
存在异常的早产儿,实施功能训练以及治疗;③在喂养指导中,应强调母乳喂养,对于吸吮力比较弱的早产儿,可把目前奶汁挤于杯中,采取滴管喂养,在每次喂养之前,母亲可把小手指洗净放入至早产儿口中,以刺激与促进吸吮反射的构建,便于早产儿主动地吸吮乳头,要注意食具与手的清洁卫生;定时测量体温,且做好记录,室温保持在24℃~26℃,在换尿布时,需事先加温;若患儿体重超过2000g,当脐带脱落以后可每天洗澡,室温应保持在28℃左右;对食欲较差的低体重早产儿,可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锌与复合维生素B;④结合早产儿自身特点和功能情况借助于相应的治疗器械实施运动训练,经被动或者主动的方式来改善早产儿整体功能和局部功能;针对早产儿智能发育情况实施综合性训练,其主要包含有受操作能力、注意力、语言以及认知能力的训练,同时对早产儿实施感统训练,经视听、肢体、嗅、触以及味感觉的刺激,使早产儿身体可有效且和谐的运作;实施集体功能训练,经肢体运动、社交能力、精细动作、亲子关系、语言以及认知等的干预训练,促进早产儿各能区发展,以此提高早产儿体格、行为、运动、智力以及语言能力,使其可赶上正常儿童发育。

1.3效果评判干预实施将家庭作为基础,经定期随访掌握干预实施的具体情况,采取评估→干预→再评估→再干预的形式来实施,按照评估结果来制定下一次干预方案。

根据《实用儿科学》中第7版标准来诊断脑瘫;借助于法国阿米尔-梯桑的1岁内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来实施神经运动检查;在智能发育的判断上,当纠正年龄为40~44w的时候,则用NBNA法来测定,低于35分表示异常,当纠正年龄超过44w的时候,则借助于CDCC检测,运动发育和智能发育指数低于70表示异常[4]。

1.4统计学方法在本次的实验数据中采用的是SPSS19.0软件来实施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的对比采用的是t检验,而计数资料对比则采用的是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运动发育以及智力发育对比见表1,通过表1中数据的分析可知,纠正年龄1岁的时候,研究组早产儿智能发育、运动发育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同时研究组早产儿体重、头围和身高值均有所上升,组间数据对比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在运动、智力发育落后和脑瘫发生上,研究组分别为6.7%、6.7%、3.3% ,对照组分别为13.3%、16.7%、6.7%,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论
3.1专案管理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婴儿期为一个关键阶段,对儿童营养情况和发育情况实施评价的主要指标为体重、头围以及身高。

经研究发现,出生以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早产儿的平均体重、并发症发生以及孕周基本相似,研究组经专案管理的系统实施,护理指导、营养指导和喂养指导的强化,1年内后两组体格发育各指标明显比对照组高,究其原因是由于早产儿自身具备追赶性生长潜力,尽管出生时其身高以及体重比正常足月儿低,但是出生以后经过每个月定期随访
和喂养指导、疾病防治的强化,使得营养缺乏病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减少,推动了其体格发育。

3.2早期干预能推动早产儿运动和智力发育经大量研究调查发现,年龄越小则其大脑发育也就越快,且可塑性也就越强,同时对于脑损伤的代偿能力也相应的越强。

对于婴儿而言,早期代偿能力发展和可塑性所需丰富的早期教育和环境刺激,经外界合理且可科学地刺激以及训练,使其智力发育以及脑发育快速发展。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早产儿在定期随访中,基于其自身实际情况参照有关标准制定了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对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明显落后、疑似或者确诊使脑瘫患儿实施康复训练,从干预结果来看,经早期干预,研究组早产儿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由此可见,对早产儿实施专案管理和早期干预,可推动早产儿运动发育、体格发育以及智能发育,减少伤残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赵珺,张楠.非营养性吸吮联合体位管理在早产儿喂养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1):70-71.
[2]孟群,张菊玲,周小芬,等.实施早产儿早期干预的对策与思考[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9):4178-4179.
[3]王光霞,方鲁阳.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早期发育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0,25(6):335-338.
[4]吴胜兰,孙静,王丽丽,等.早产儿随访管理与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66-6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