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教生死观之神仙信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 文 论 坛
123
INTELLIGENCE
dog。如直译成汉语“他像狗一样工作。”不仅让中国读者费解,也容易引起误解。中国喜欢牛,常说“他像牛一样工作。”西方人士可能善意地说,You are an old dog。但如果中国人听到自己被称为“一条老狗”就会不高兴,因为在汉语中那是骂人的话!再如,如果有个外国人说: You are running as fast as a dog (你跑得像狗一样快),你可能会生气,但在英语中那可是句赞扬人的话呢。
喻体与语义的背离进一步说明了了解译入文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纯粹依照原文的非文化直译时常会使译文与原文欲达之意相去甚远。[3] 由此可见,
译文受制于文化背景,在语际转码中不仅要注意译文与原文的文字对应,还要注意译文与译入文的文化顺应。
英汉民族受各自历史、文化沉淀的影响和制约,在对表述同一事物和同一事件时采用的词语或喻体等各不相同。为求得语际交流的成功,有必要根据原文欲达之意,把一民族已约定俗成而外族人又不太熟悉和喜欢的词语切换成在另一文化中相应的并能引起相似或相同共鸣的词语,使语际喻体能交互顺应,把源语的全部信息转入译文,同时获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转码的内容和所呈现的语用含义依赖于对英汉文化的理解。在英汉互译中,有必要根据语
境灵活地体现“译文的民族性”,即语际转码的交互顺应,不能硬译。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英汉民族的言语交际,增强和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理解。参考文献
[1]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1.221.
[2] 庞好农.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顺应”. [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56.
[3] 春玲. “动物比喻词与民族特色”. [J]《语言文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43.
试论道教生死观之神仙信仰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付秋虹
摘 要:讲究得道成仙,是中国道教的一大特征,故又被称作神仙道教。神仙之道,并非源于道教,早在先秦道家著述中就已经很流行了。东汉时期道教创立后,以得道成仙作为道徒信仰追求的目标。得道成仙、长生不死,不仅是古代修道者终生不渝的追求,也为当时社会中许多不同身份的人所企盼和津津乐道。
关键词:贵生恶死 道教仙学 修炼
道教的神仙观念,长生不死的神仙生活,深深吸引着历代封建贵族和普通民众,它实际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欲望。葛洪在《抱朴子》中告诉人们:“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失人之本……忧喜毁誉不为累,乃为贵耳。”这里所憧憬的不死和飞升,是密切相关的,是道教所信奉的神仙的首要特征。什么是神仙?闻一多先生在《神仙考》中说得好:“神仙是随灵魂不死观念逐渐具体化而产生的一种想象的或半想象的人物。”灵魂不死本是一种原始观念,在道家看来,长生之道是可以寻求的,并为此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工作。于是“长生不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便成为道教神仙说的主要标志为人们所熟知。
“长生不死,羽化登仙”是道教追求的终极目标,由此形成了长生不死神仙信仰为核心的道教教义体系。其中以贵生恶死为显著特征的道教生死观是其教义体系中的一块重要理论基石的。道教生死观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基本思想,即“身重于物,贵生恶死”的乐生观;“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自主观;“性命双修,积德行善”的养生观和“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生命超越观。
一、“身重于物 贵生恶死”的乐生观
道教的乐生观从老子的《道德经》可略见一斑。《道德经》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认为,生命无疑比名和利要高出许多倍,他是要唤醒世人要珍爱生命,淡泊名利,方为明智。
贵生恶死思想是道教徒奉行的一条基本理念,其对道教徒的日常修行有着深刻的影响。如道教徒在书符写经过程中有一条禁忌:“死字不居行首,生字不在行下”。这就是道门常说的“悬生露死”,此禁忌典型地烘托出道教的贵生恶死的乐生观。
道教的神仙信仰是以人的肉体生命的存在为基本前提的。日本研究中国道教的学者说:“在地球上使自己生命无限延长,这就是神仙说的立场。似乎可以认为现实中的人们所具有的使天生的肉体生命无限延长并永远享受快乐的欲望,便产生了神仙说这样的特异思想。这种思想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正如《太平经》所说:“今天居天地之间,从天地开辟以来,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道教认为,一个人要成为神仙只有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的修行中才能实现,他一旦死亡,人也就消失,其成为神仙的机会就随之永远消失。因此,贵生观念也就成为道教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道教认为,在宇宙之中,人为万物之灵,人的生命最为宝贵,人在宇宙万物中具有优越的地位。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说: “夫陶冶造化,莫灵于人”;“有生最灵,莫过乎人”;“生可惜也,死可畏也。”
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自主观
道教乐生观的另一重要表现为“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自主观。《西升经》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
人 文 论 坛
124
INTELLIGENCE
亿万年。”意即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张伯端在《悟真篇》亦云:“一粒金丹吞入口,始知我命不由天。”道教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明确地说出了“我”字,并在“我”与“天地”之间划清界限,而将命归之于“我”。这说明它完全摆脱了动物物我不分的混沌意识,对主客体的关系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乃是道教中人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得以产生的前提,因为道教正是以此关系为基础来确立人的地位。人只要善于修道养生,安神固形,便可以长生不死。这是道教异于其他宗教的一大特征。道生万事万物,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而一,一而二,是须臾不离的。正由于道教有生道相守、生道合一的基本教义,因而道教有许多修生养性的方术,譬如外丹、内丹、服气、房中等。希求“保神固根,精气不散,淳白不分,形神合道。”道教常用《道德经》中的一句话来表达上述涵义,这就是“根深固蒂,长生不死”。
“长生不死,羽化登仙”是道教追求的一种人生理想境界。然而,死亡,无法抗拒。但我们可以通过种种途径、手段去延年益寿。伴随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和环境的改善,尤其是医疗保健手段的完善,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在逐渐增加。从此意义上说,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自主观蕴涵着极为深刻的科学精神,它可激励我们不断探索、创造各种养生之道,帮助人类战胜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三、“性命双修,积德行善”的养生观
道教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即人的生命可由自己控制把握,人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便可延长生命的长度,关于延年益寿的途径和方法众多,将其重点归纳起来,即:性命双修、积德行善。在内丹修炼中,性即是人先天的灵性,指精神意识;命即是指物质性的气、元气等,是指形方面的内容。作为人的本体生命而言,精神和肉体本来就不可分离,分之即死,所以道教内丹修炼,特别强调性命双修。陈撄宁大师认为:“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人的生命实际上就是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双重融合,说人健康通常是指身心两方面的健康。
由于外在金丹有难以避免的危害性,所以人们转而向人体内部寻求长生不老之术。所以内丹术应运而生,其在理论上提升为内丹学。据道教史,宋元时期,“性命双修”成为道教内丹派修炼的基本法则。内丹术门派颇多,各派在性命问题的修炼方式方法、次第步骤上有明显分歧,如南宗主张修炼须先从“修命”入手,待“修命”有所成就后,方可进行“修性”,即所谓“炼精化气气归根,气之根本凝成神”。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修命”功夫较为易行,如张伯端说:“先性固难,先命则有下手处,譬之万里虽远。有路耳。”北宗则主张以“修性”为先,如王重阳说:“诸贤先求明心(性),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无道,道外无心也。” 又说:“根者是性,命者是蒂”,“宾者是命,主者是性”。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修性”乃是“修命”功夫得以进行的条件。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说法并不意味着南宗只重“修命”而北宗只重“修性”,事实上,南北二宗都秉承钟离权、吕洞宾之说而主张“性命双修”,只是在具体的人手门径上,有着明显的分歧。“性命双修”的修道方法无疑对人的延年益寿有重要意义,但仅就此,生命还不够完美,养生还要加上道德修养,这就是“性命双修、积德行善”的双重境界。
道教认为,积德行善是一切修道活动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修道活动之一。积德行善不仅有利于社会良好秩序的维持,也是人生之道和社会之道的根本体现。丘处机在和成吉思汗论道过程中,丘还谈到一种重要的自我修炼方法,“外积功德,内固精神”。所谓 “外积功德”,包括关心人民疾苦,保护他们安居乐业;所谓“内固精神”,即减少欲望,保养精气。“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求方术,皆不得长生也。”人如果多做善行,积有善功,就会“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翼”。积德行善就是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慈悲为怀,先人后己,不损人利己,救贫济苦,慈物利人,仁义忠信,不淫不盗,不欺不杀。一个善良至趣的人,心田清静自然,抛弃邪恶私念,自然利于身体健康。古语云:“重积德,魔自远,功圆行满得自然。”总之,积德行善者必长寿,这是用道教的道德教化解决人的生命准则,这种教化是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
四、“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生命超越观
“性命双修,积德行善”的养生观,的确益于人的长寿,然而这远不是道教
徒修行的最终目标。道教徒相信世上有长生不死、自由来去和变化的神仙存在,幻想通过寻仙服药或锻炼保养身体等方术修炼而达到“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终极目标。
作为超越和克服自身有限性而走向无限性的宗教文化,对人生认识上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它对人的生命有限性的根本揭示。道教认为,人是形、气、神的统一体,虽然人与其他物体比起来显得高贵;但与天上的神仙相比,人的生活又是十分的不完美。杨玉辉教授在《道教人学研究》中将道教所认为的人生存在的局限性和有限性归纳为四个方面:生难永恒性、形体滞碍性、苦痛常伴性和祸福无常性。道教认为,只有通过修持大道,获得了超越人的各种有限性的能力,人才能“长生不死,羽化登仙”,并完全消除各种痛苦与烦恼,获得永恒的快乐与幸福。而且在道教看来,人生最坏之事莫过于死亡,次坏之事便是迟早要死。正因为人终有一死,使得他在世上的一切努力都可能成为无意义的事。所以要让现世的生活变得有意义,就要克服死亡给人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恐怖感,要使人永远活下去,就要从根本上摆脱人的死亡,而摆脱死亡的根本途径是修道成仙。《太平经》说:“故人无道之时但人耳,得道则变易成神仙。而神上天,随天变化,即是其无不为也。”人通过修炼和积德行善就可成为神仙,上升天界,无所不为,绝对幸福和快乐的生活也就自然到来。
五、结束语
“神仙说”在某些方面实际上是现实世界的投影,然而它又表现出人们对许多超自然、超现实事物的大胆追求,它是某些人类基本欲望的伸张,也是人们对自己创造潜力的预测,可以说具有潜科学的价值。道教的“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终极目标尽管是一种虚幻的理想,但其生死观所包含的乐生主张、自主精神、养生之道和超越情怀则烘托和彰显出一种热爱生命、充实生命、升华生命和超越生命的独特涵蕴。参考文献:
[1] 《太平经》。
[2] 葛洪:《抱朴子内篇》。[3] 张伯端:《悟真篇·序》,《道藏》第4册。
[4] 王重阳:《重阳授丹阳二十四诀》,《道藏》,第25册。
[5] 文史知识编辑部:《道教与传统文化》,中华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