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穿刺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8ca7c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f.png)
五、操作步骤
步骤4
进入骨髓腔后即可拔出针芯,以20ml无菌干燥注射接穿 刺针座吸取骨髓0.2ml,取下注射器,将取得的骨髓液滴 于玻片上,随即制成均匀薄片,如需做细菌培养,可再取 骨髓液1.5ml,并应将注射器针座及培养注射器针座及培 养基开启处通过酒精灯火焰灭菌。
步骤5
标本取得后,插入针芯,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 局部按压1~2分钟后,如无出血现象再用胶布加压固定。
2、为什么胸腔穿刺须从肋骨上缘进针?
答:因常规抽液的穿刺部位有肋间血管、神经沿肋骨下 缘走向,如在肋骨下缘穿刺易致血管神经损伤。
3、为什么胸腔穿刺量每次不应超1000ml为宜?
答:胸腔抽液过多过快,会使胸压内突然下降。肺血管 扩张,液体渗出过多,造成急性肺水肿。
回答下列问题
4、胸腔穿刺时出现胸膜反应有哪些表现?如何 处理?
谢谢大家!
四、操作步骤
步骤八: 整理用物,记录抽出液体量及性质,并 及时送标本检验。
五、注意事项
1、病人若有剧烈咳嗽不宜穿刺,必要时按医嘱 术前0.5小时给予可待因镇咳。
2、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以利于穿刺。 3、穿刺过程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如出现头晕、
心悸、面色苍白、按医嘱进行处理。
五、注意事项
4、协助医生抽液时,注意速度不宜过快,以诊断 为目的者,抽液量以50至200ml左右。
胸腔穿刺术
一、适应症
抽取胸腔液体,进行诊断检查。 大量胸腔积液、积气所致呼吸困
难及循环障碍时,放出积液或积 气减轻症状。 向胸腔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禁忌症:出血性疾病,病情危重者,不 能耐受操作者。
二、用物准备:
➢ 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 ➢ 无菌胸腔穿刺包:内有胸腔穿刺针(针座接胶管)、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fb0d9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d.png)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
目录
• 腹腔穿刺术简介 • 腹腔穿刺术操作流程 • 腹腔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 腹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与并发症处
理 • 腹腔穿刺术的临床案例分享
01
腹腔穿刺术简介
定义与适应症
定义
腹腔穿刺术是一种常用的诊疗方法,通过穿刺腹腔获取 体液样本,用于诊断和治疗腹腔疾病。
适应症
腹腔穿刺术主要用于诊断腹腔积液、感染、出血等疾病 ,也可用于腹腔给药、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化验等。
穿刺术的禁忌症
• 禁忌症:腹腔穿刺术有一定的禁忌症,如患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大量腹水,明显 腹胀等。
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
术前准备
在进行腹腔穿刺术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 备,如超声定位、测量腹围、询问病史等。
术后处理
术后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护理,如消毒、压迫止 血、观察生命体征等,同时需要给予必要的营养 支持和治疗。
03
腹腔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诊断性穿刺
确定腹腔积液的性质
抽吸腹腔积液进行相关检查,协助诊断疾 病
鉴别腹腔积液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 明确腹腔内出血的来源
治疗性穿刺
缓解腹腔内压力
01
减轻腹腔内感染
03
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
02 质量
协助治疗某些疾病,如腹
04
腔脓肿、胰腺炎等
科研性穿刺
收集腹腔积液进行科研活动 01
案例三:腹腔脓肿穿刺术治疗成功案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腹痛、发热、恶心等 症状就诊。
治疗效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腹腔脓肿明显 缩小,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
诊断结果
经过超声和CT检查,诊断为腹腔脓肿。
治疗过程
目录
• 腹腔穿刺术简介 • 腹腔穿刺术操作流程 • 腹腔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 腹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与并发症处
理 • 腹腔穿刺术的临床案例分享
01
腹腔穿刺术简介
定义与适应症
定义
腹腔穿刺术是一种常用的诊疗方法,通过穿刺腹腔获取 体液样本,用于诊断和治疗腹腔疾病。
适应症
腹腔穿刺术主要用于诊断腹腔积液、感染、出血等疾病 ,也可用于腹腔给药、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化验等。
穿刺术的禁忌症
• 禁忌症:腹腔穿刺术有一定的禁忌症,如患者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大量腹水,明显 腹胀等。
术前准备与术后处理
术前准备
在进行腹腔穿刺术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 备,如超声定位、测量腹围、询问病史等。
术后处理
术后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护理,如消毒、压迫止 血、观察生命体征等,同时需要给予必要的营养 支持和治疗。
03
腹腔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诊断性穿刺
确定腹腔积液的性质
抽吸腹腔积液进行相关检查,协助诊断疾 病
鉴别腹腔积液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 明确腹腔内出血的来源
治疗性穿刺
缓解腹腔内压力
01
减轻腹腔内感染
03
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
02 质量
协助治疗某些疾病,如腹
04
腔脓肿、胰腺炎等
科研性穿刺
收集腹腔积液进行科研活动 01
案例三:腹腔脓肿穿刺术治疗成功案例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腹痛、发热、恶心等 症状就诊。
治疗效果
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腹腔脓肿明显 缩小,随访2个月未见复发。
诊断结果
经过超声和CT检查,诊断为腹腔脓肿。
治疗过程
腹腔穿刺术课件(PPT演示)
![腹腔穿刺术课件(PPT演示)](https://img.taocdn.com/s3/m/20f887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c.png)
感谢您的观看
对于损伤周围脏器的患者,根据损伤情况采取保 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对于腹膜反应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如止吐、止 痛等。同时,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做好术前 准备、严格无菌操作、准确定位、避免反复穿刺 等措施。
07 术后护理要点及随访观察
术后伤口处理建议
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根据伤口情况定期更换敷 料,避免感染。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腹水原因不明,或疑有内出血者;大 量腹水引起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及腹 胀者;需腹腔内注药或腹水浓缩再输 入者。
禁忌症
广泛腹膜粘连者;有肝性脑病先兆、 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大量腹水 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 水;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妊娠。
操作前准备工作
器械准备
腹腔穿刺包、手套、治疗盘(碘 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
切口大小
切口大小应适中,既要保证进针顺 利,又要尽量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逐层进针策略实施
麻醉
在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疼痛。
进针层次
根据腹部解剖结构,逐层进针,依次穿过皮肤、皮下组织、肌肉 层、腹膜等结构。
进针方向与深度
进针方向应与腹壁垂直,深度需根据患者病情和穿刺目的进行调 整。
抽取液体或气体方法
随访观察计划制定
制定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 内容和方式等。
观察病情变化
随访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腹部体征等,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指导康复
向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的建议,促进 患者康复。
THANKS FOR WATCHING
操作前准备
对于损伤周围脏器的患者,根据损伤情况采取保 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对于腹膜反应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如止吐、止 痛等。同时,为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应做好术前 准备、严格无菌操作、准确定位、避免反复穿刺 等措施。
07 术后护理要点及随访观察
术后伤口处理建议
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根据伤口情况定期更换敷 料,避免感染。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腹水原因不明,或疑有内出血者;大 量腹水引起难以忍受的呼吸困难及腹 胀者;需腹腔内注药或腹水浓缩再输 入者。
禁忌症
广泛腹膜粘连者;有肝性脑病先兆、 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大量腹水 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 水;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妊娠。
操作前准备工作
器械准备
腹腔穿刺包、手套、治疗盘(碘 酒、酒精、棉签、胶布、局部麻
切口大小
切口大小应适中,既要保证进针顺 利,又要尽量减少对皮肤的损伤。
逐层进针策略实施
麻醉
在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疼痛。
进针层次
根据腹部解剖结构,逐层进针,依次穿过皮肤、皮下组织、肌肉 层、腹膜等结构。
进针方向与深度
进针方向应与腹壁垂直,深度需根据患者病情和穿刺目的进行调 整。
抽取液体或气体方法
随访观察计划制定
制定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包括随访时间、 内容和方式等。
观察病情变化
随访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腹部体征等,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指导康复
向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包括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的建议,促进 患者康复。
THANKS FOR WATCHING
操作前准备
腹腔穿刺术操作图解ppt课件
![腹腔穿刺术操作图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780bc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0.png)
9
详情可参阅本书相关章节
10
术毕拔针,盖无菌 纱布,胶布固定
8
注意
术中应注意观察患者表现,如有头晕、心 悸、气促、脉搏增快等,应立即停止操作,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作恰当处理。
大量腹腔积液时的初次放液量不宜超过 3000ml,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 出,以免引起晕厥和休克。如放液时发现 是血性腹水,立即停止放液。
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腹腔内给药治疗、腹膜透析者。
3
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卧位。
4
穿刺部位: 上腹部穿刺点:在肋弓
下腹直肌外侧。此点一 般不采用。
中下腹穿刺点:脐与耻骨 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 1cm,偏左或偏右1~ 1.5cm处,此穿刺点无 重要脏器且易愈合。
5
左下腹穿刺点:脐与左髂 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 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 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 游离不易损伤。抽放腹水 时通常选用此点。
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 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界 处,此处穿刺点多用于腹 腔内少量积液时的诊断性 穿刺。
6
穿刺点常规消毒、铺 巾后,术者左手固定 穿刺部位皮肤,右手 持针(带注射器)垂 直徐徐刺入腹壁,待 穿刺针有突破感时, 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 壁层进入腹腔,此时 即可用注射器抽出腹 腔积液。
7
腹腔穿刺术操作图解
1
腹腔穿刺术是将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 腹膜腔的一项操作技术。它具有诊断和治 疗双重作用,是临床医疗中部外伤后怀疑有腹腔内脏器损伤者。 有腹膜刺激征,但原因不明怀疑消化道穿
孔、腹腔出血者。 腹腔积液病因不明者。 大量腹水引起呼吸困难或腹部明显胀痛时,
详情可参阅本书相关章节
10
术毕拔针,盖无菌 纱布,胶布固定
8
注意
术中应注意观察患者表现,如有头晕、心 悸、气促、脉搏增快等,应立即停止操作, 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作恰当处理。
大量腹腔积液时的初次放液量不宜超过 3000ml,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 出,以免引起晕厥和休克。如放液时发现 是血性腹水,立即停止放液。
适当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腹腔内给药治疗、腹膜透析者。
3
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或半卧位。
4
穿刺部位: 上腹部穿刺点:在肋弓
下腹直肌外侧。此点一 般不采用。
中下腹穿刺点:脐与耻骨 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 1cm,偏左或偏右1~ 1.5cm处,此穿刺点无 重要脏器且易愈合。
5
左下腹穿刺点:脐与左髂 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 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 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 游离不易损伤。抽放腹水 时通常选用此点。
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 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界 处,此处穿刺点多用于腹 腔内少量积液时的诊断性 穿刺。
6
穿刺点常规消毒、铺 巾后,术者左手固定 穿刺部位皮肤,右手 持针(带注射器)垂 直徐徐刺入腹壁,待 穿刺针有突破感时, 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 壁层进入腹腔,此时 即可用注射器抽出腹 腔积液。
7
腹腔穿刺术操作图解
1
腹腔穿刺术是将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 腹膜腔的一项操作技术。它具有诊断和治 疗双重作用,是临床医疗中部外伤后怀疑有腹腔内脏器损伤者。 有腹膜刺激征,但原因不明怀疑消化道穿
孔、腹腔出血者。 腹腔积液病因不明者。 大量腹水引起呼吸困难或腹部明显胀痛时,
腹腔穿刺术教学ppt课件
![腹腔穿刺术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2072c6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e.png)
操作步骤详解
术前准备
包括患者体位、穿刺点 选择、消毒铺巾等
穿刺过程
详细阐述穿刺针进入腹 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术后处理
包括穿刺点的压迫止血、 患者观察等
Part 04
腹腔穿刺术 注意事项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消毒和清洁
确保穿刺部位消毒彻 底,避免感染。
02 患者体位
确保患者体位舒适, 便于穿刺操作。
射的诊断和治疗技术。
目的
腹腔穿刺术的主要目的是 明确腹部疾病的诊断,评 估腹腔内液体的性质,以 及进行腹腔内药物注射或
引流治疗。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01
腹腔积液、脓肿、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禁忌症
02
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腹腔感染等。
操作前准备
了解患者情况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病情 和身体状况,确保穿刺术的安
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及处理方 法
出血
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 导致出血。应立即停止穿刺, 压迫止血,必要时使用止血
药。
感染
穿刺后可能发生感染。应严 格无菌操作,穿刺后给予抗
生素预防感染。
脏器损伤
穿刺可能损伤邻近脏器,如 肠管、肝脏等。应熟悉解剖 结构,避免过度用力或盲目
穿刺。
腹膜炎
穿刺后可能发生腹膜炎。应 严格掌握穿刺适应症,避免 在炎症或感染区域进行穿刺。
模拟训练的方法
使用模拟器具进行穿刺操作训练,模拟真实场 景,提高操作熟练度。
实际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患者的体位、穿刺点 的选择、穿刺深度的掌握等细节。
教学效果评估和反馈
01 评估方法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腹腔 穿刺术掌握程度。
23版-腹腔穿刺术PPT优质课件
![23版-腹腔穿刺术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06162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0.png)
铺巾
在穿刺点周围铺上无菌洞巾,确保 穿刺区域清洁干燥。
穿刺针选择与使用技巧
穿刺针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 经验,选择合适的穿 刺针,如长针、短针 、带芯针等。
持针手法
医生应掌握正确的持 针手法,如拇指和食 指捏住针柄,其余三 指托住针身,确保穿 刺过程稳定可靠。
进针角度与深度
根据穿刺部位和患者 体型,选择合适的进 针角度和深度,避免 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
预后评估价值
观察病情变化
通过对腹腔积液的定期检查,可 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治疗 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判断预后情况
腹腔积液的性质和变化可反映疾 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有助 于医生对患者的预后做出准确评 估。
腹腔穿刺术操作注意事项与
05
规范
操作前准备工作要求
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过敏史等 相关信息,评估腹腔穿刺术的必
辅助疾病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腹腔积液检查结果, 可辅助诊断如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 等疾病。
治疗价值
缓解腹腔压力
对于大量腹腔积液的患者,通过腹腔穿刺术排出部分积液,可迅速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减 轻患者痛苦。
局部药物治疗
在腹腔穿刺术过程中,可向腹腔内注入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实现局部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腹腔穿刺术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未来多学科协作将成为 发展趋势。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 制定治疗方案。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腹腔穿刺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 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 质量。
THANKS
感染处理
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抗 感染治疗,加强术后护理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
在穿刺点周围铺上无菌洞巾,确保 穿刺区域清洁干燥。
穿刺针选择与使用技巧
穿刺针选择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 经验,选择合适的穿 刺针,如长针、短针 、带芯针等。
持针手法
医生应掌握正确的持 针手法,如拇指和食 指捏住针柄,其余三 指托住针身,确保穿 刺过程稳定可靠。
进针角度与深度
根据穿刺部位和患者 体型,选择合适的进 针角度和深度,避免 损伤周围组织和器官 。
预后评估价值
观察病情变化
通过对腹腔积液的定期检查,可 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治疗 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判断预后情况
腹腔积液的性质和变化可反映疾 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有助 于医生对患者的预后做出准确评 估。
腹腔穿刺术操作注意事项与
05
规范
操作前准备工作要求
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过敏史等 相关信息,评估腹腔穿刺术的必
辅助疾病诊断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腹腔积液检查结果, 可辅助诊断如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 等疾病。
治疗价值
缓解腹腔压力
对于大量腹腔积液的患者,通过腹腔穿刺术排出部分积液,可迅速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减 轻患者痛苦。
局部药物治疗
在腹腔穿刺术过程中,可向腹腔内注入抗生素、化疗药物等,实现局部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腹腔穿刺术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未来多学科协作将成为 发展趋势。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 制定治疗方案。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腹腔穿刺术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 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 质量。
THANKS
感染处理
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抗 感染治疗,加强术后护理 ,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
腹腔穿刺术-医学课件
![腹腔穿刺术-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df89e8bb68a98270fefa03.png)
• 抽液过程中,助手用血管钳固定针头,注射器抽液后, 用血管钳夹闭胶管,取下注射器,留取送检标本。
• 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20毫升或50毫升注射器和7号针 尖进行穿刺。
• 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助手 用无菌血管钳固定针尖并夹持橡皮管(一次性腹穿包的 橡皮管末端带夹子,可替代止血钳来夹持橡皮管),将 腹水引流入容器中记录量和送检。
• 麻醉: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2%利多卡因逐层作局 部浸润麻醉。先在皮下打皮丘,再沿皮下、肌肉、 腹膜逐层麻醉。
穿刺过程
•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经麻醉处逐 步刺腹壁,穿刺过程中先垂直入针穿入皮肤后斜向下 45°~60°,进针1-2cm后再垂直进针(见图),待 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有腹腔积液回流后,表示针 尖已穿过腹膜壁层,调整并固定穿刺针进行抽取和引 流腹水。
注意事项
• 大量腹水患者,为防止腹腔穿刺后腹水渗漏,在穿刺 时注意勿使皮肤至腹膜壁层位于同一条直线上,采用 移行进针法,即当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即在另 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尖,然后再向腹 腔刺入。
• 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 见肉眼血性腹水时,仅留取标本送检,不宜多放。
标本的收集
操作前准备
患者准备: • 签署知情同意书。 • 有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需输血小板或新鲜血浆纠
正后再行穿刺。 • 过敏体质者需行利多卡因皮试,阴性者方可实施。 • 穿此前先嘱患者排尿,以免穿刺损伤膀胱。
操作前准备
操作者准备 • 核对患者信息,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及必要性,
可能的风险和需配合的事项,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 • 戴口罩、帽子,规范洗手 • 放液前应测量体重、腹围、血压、脉搏和腹部体征。 • 根据病情安排适当体位,如坐位、平卧位、半卧位或 稍左侧卧位。协助患者暴露腹部,背部铺好腹带(放腹水时)
腹腔穿刺术通用课件
![腹腔穿刺术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0e6f8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0.png)
严格消毒穿刺部位,铺无菌巾,确保手术 过程的无菌操作。
穿刺后需对伤口进行妥善包扎,定期更换 敷料,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常见并发症
出血
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腹 壁血管,导致局部出血
或血肿形成。
感染
穿刺过程中若未严格遵 守无菌操作原则,可能 导致局部或全身感染。
肠管损伤
穿刺针可能误穿入肠管 ,导致肠内容物外溢,
腹腔穿刺术技术改进与创新
自动化腹腔穿刺技术
研发自动化腹腔穿刺设备,减少人为 操作误差,提高穿刺成功率。
智能化辅助决策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腹腔穿刺术进行 辅助决策,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安全性 。
微创化技术
研究更微创的腹腔穿刺方法,减少患 者痛苦和术后并发症。
腹腔穿刺术与其他诊疗技术的结合应用
影像引导技术
腹部损伤患者腹腔穿刺术主要用于诊断腹腔内脏器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程度。适应症包括腹部外伤、急性腹膜炎 等。禁忌症包括腹膜粘连、腹壁疝等。操作要点包括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消毒、麻醉、进针、抽液等步骤,需严 格遵循无菌原则。
案例二:腹部手术中腹腔穿刺术的应用
总结词
腹部手术中腹腔穿刺术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详细描述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和反应,并及时记
录手术过程和结果。
术后处理
留置引流管
根据手术需要,留置引流管以排出腹 水或引流其他物质。
观察与护理
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监测生命 体征和引流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和 异常情况。
指导患者康复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休息和康复锻炼 ,促进术后恢复。
定期复查与随访
结合超声、CT等影像技术 ,提高腹腔穿刺的定位精 度和准确性。
内窥镜技术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83a98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3.png)
CHAPTER
05
腹腔穿刺术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和新方法
自动化腹腔穿刺系统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精确的腹腔穿刺,减少人为误差和手术风险 。
3D/4D超声引导技术
利用高分辨率的3D/4D超声图像,更精确地定位病灶,提高穿刺成 功率。
微创腹腔穿刺技术
研究更小的穿刺孔径和更微创的手术方式,减轻患者痛苦和术后恢 复时间。
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如脐与髂前 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穿刺操作
术后处理
用消毒的针头或穿刺针,在选定部位垂直 刺入腹腔,当穿透腹膜时,会有落空感, 此时抽取液体样本或进行诊断性检查。
拔出穿刺针,消毒伤口,压迫止血,观察 患者情况。
CHAPTER
02
腹腔穿刺术的步骤
术前准备
01
02
03
患者评估
适应症和禁忌症
诊断性腹腔穿刺
用于确定腹水的性质、病因及鉴别诊 断。
治疗性腹腔穿刺
用于抽取腹水、冲洗腹腔或注入药物 进行治疗。
适应症和禁忌症
01
禁忌症
02Βιβλιοθήκη 0304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 。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疑有腹腔内脏器穿孔或肠坏死 。
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
患者体位、消毒、麻醉。
穿刺部位选择
避免反复穿刺
尽量一次性成功,避免多次反 复穿刺,以免加重患者损伤。
并发症及处理
01
02
03
04
出血
穿刺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 血,需立即压迫止血,严重者
需手术处理。
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损伤周围器官
需立即停止穿刺,并根据损伤 程度进行相应处理。
腹腔穿刺PPT课件
![腹腔穿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77f96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e.png)
03
腹腔穿刺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Chapter
常见并发症类型
穿刺过程中可能损伤腹壁血管或 腹腔内血管,导致局部出血或腹 腔内出血。
部分患者对穿刺刺激敏感,可能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腹膜反 应。
损伤周围脏器 出血 感染
腹膜反应
如肝、脾、肠等,可能由于穿刺 点选择不当或进针过深导致。
穿刺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穿刺 点感染或腹腔内感染。
腹腔穿刺PPT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录
• 腹腔穿刺概述 • 腹腔穿刺技术操作 • 腹腔穿刺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腹腔穿刺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 总结与展望
01
腹腔穿刺概述
Chapter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腹腔穿刺是指通过穿刺针或导管从腹壁进入腹腔,抽取 腹水进行化验或治疗的一种操作。
目的
无菌手套、洞巾
确保穿刺过程的无菌操作。
注射器、引流袋
用于抽取或引流腹水。
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
患者准备(排空尿液、摆好体位)→穿刺点定位→消毒、 铺巾、戴手套→穿刺针穿刺→抽取或引流腹水→拔针、 消毒、包扎。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穿刺前应测量腹围、脉搏、 血压、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术中应密切观察 患者,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 苍白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适当处理;放液前后 均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等,以观察 病情变化;术后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 化,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腹水原因不明,或疑有内出血者;大量腹水引起难 以忍受的呼吸困难及腹胀者;需腹腔内注药或腹水 浓缩再输入者。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完整版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2df64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f.png)
02
腹腔穿刺术器械准备与消毒
常用器械介绍
注射器
与穿刺针配套使用,用于抽取 液体样品。
无菌手套
保证操作过程的无菌性。
穿刺针
用于刺入腹腔,抽取液体或气 体。
消毒棉球和纱布
用于清洁和消毒穿刺部位。
局部麻醉药和注射器
用于穿刺前的局部麻醉。
器械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高压蒸汽灭菌法
适用于金属器械,如穿刺 针、注射器等。注意检查 器械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确保无残留物。
预防措施建议
01
严格掌握穿刺适应症和 禁忌症。
02
术前充分准备,包括凝 血功能检查、穿刺部位 皮肤准备等。
03
术中规范操作,避免反 复穿刺,减少损伤。
04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 况。
处理方法指导
01
02
03
04
对于少量出血,可局部加压包 扎止血;若出血较多,应立即 停止操作,给予止血药物等处
定位方法
采用B超、CT等影像技术辅助定位, 确定穿刺点和穿刺路径,避免误伤 重要器官。
局部麻醉技巧与注意事项
麻醉药物选择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如利多卡因等,根 据患者情况和穿刺部位选择合适的药 物浓度和剂量。
麻醉技巧
注意事项
麻醉前应询问患者过敏史,避免使用 过敏药物;注射麻醉药物时要缓慢, 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 况。
对于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腹腔 穿刺术可帮助清洗腹腔、减少感 染机会,同时可注入抗生素等药
物进行辅助治疗。
科研价值
疾病研究
通过对腹腔穿刺液的分析和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等,为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3a1e3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c.png)
腹腔内给药,如腹腔内化疗、抗生素治疗 等
腹腔内注药,如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热盐 水治疗等
腹腔内冲洗,如腹腔内感染、出血等的冲 洗治疗
科研性穿刺
研究腹腔积液的病因、发病机制
探讨腹腔穿刺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分析腹腔穿刺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观察腹腔穿刺术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比 较等
04
腹腔穿刺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出血及防治
腹腔内出血
患者术后出现腹痛、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表现,需立即行剖腹探查手术止血。为预防腹腔内出血,术前应纠正 凝血功能障碍,术中操作轻柔、仔细止血,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腹壁血肿
患者术后出现腹壁疼痛、肿胀、触痛明显等症状,可采用局部压迫止血、应用止血药物等措施治疗。为预防腹壁 血肿,术前应检查凝血功能,术中仔细止血,术后压迫穿刺部位10-15分钟。
为科研提供支持
研究病因
腹腔穿刺术不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 支持,也为病因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和依 据。
VS
探索治疗方法
通过腹腔穿刺术获取的腹腔液体样本,可 以帮助科研人员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为疾 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6
腹腔穿刺术的实践与思考
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
明确适应症和禁忌症
正确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 风险。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 时处理。
03
腹腔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诊断性穿刺
01
确定腹腔积液的性质
02
鉴别腹腔积液是漏出液还是渗出 液
03
抽吸腹腔积液以减轻症状
04
对因腹腔积液过多影响呼吸和循 环功能者,可作诊断性腹腔穿刺 以明确病因
治疗性穿刺
腹腔内注药,如无水酒精硬化治疗、热盐 水治疗等
腹腔内冲洗,如腹腔内感染、出血等的冲 洗治疗
科研性穿刺
研究腹腔积液的病因、发病机制
探讨腹腔穿刺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分析腹腔穿刺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观察腹腔穿刺术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比 较等
04
腹腔穿刺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出血及防治
腹腔内出血
患者术后出现腹痛、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表现,需立即行剖腹探查手术止血。为预防腹腔内出血,术前应纠正 凝血功能障碍,术中操作轻柔、仔细止血,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腹壁血肿
患者术后出现腹壁疼痛、肿胀、触痛明显等症状,可采用局部压迫止血、应用止血药物等措施治疗。为预防腹壁 血肿,术前应检查凝血功能,术中仔细止血,术后压迫穿刺部位10-15分钟。
为科研提供支持
研究病因
腹腔穿刺术不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 支持,也为病因研究提供重要线索和依 据。
VS
探索治疗方法
通过腹腔穿刺术获取的腹腔液体样本,可 以帮助科研人员探索新的治疗方法,为疾 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6
腹腔穿刺术的实践与思考
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
明确适应症和禁忌症
正确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 风险。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腹部体征,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 时处理。
03
腹腔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诊断性穿刺
01
确定腹腔积液的性质
02
鉴别腹腔积液是漏出液还是渗出 液
03
抽吸腹腔积液以减轻症状
04
对因腹腔积液过多影响呼吸和循 环功能者,可作诊断性腹腔穿刺 以明确病因
治疗性穿刺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7b9c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2.png)
定期随访和复查安排
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 饮食、活动、用药等方面。
定期随访
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 恢复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
复查安排
根据患者病情和医嘱,合理安排复查时间和项目 ,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 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抽取液体或气体
连接注射器
将注射器与穿刺针连接,确保 密封良好。
抽取液体或气体
缓慢抽取腹腔内的液体或气体 ,注意观察抽取物的性状和量 。
处理抽取物
将抽取的液体或气体送实验室 检查,以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
结束操作
完成抽取后,拔出穿刺针,局 部消毒并覆盖无菌敷料。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常见并发症类型
术前充分准备
包括患者准备、器械准备和药品准备 等,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穿刺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降低感染风险。
准确定位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和穿刺路径,避免 误伤腹腔内脏器。
处理方法指导
腹腔内出血处理
腹腔感染处理
立即停止穿刺,给予止血药物和输血等支 持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根据感染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 患者营养支持。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
目 录
• 腹腔穿刺术基本概念与原理 • 腹腔穿刺术操作前准备 • 腹腔穿刺术操作步骤详解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术后护理及随访管理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腹腔穿刺术基本概念与 原理
定义及作用
定义
腹腔穿刺术是一种通过腹壁穿刺 进入腹腔,抽取腹腔积液或注入 药物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
![腹腔穿刺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b26d1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3.png)
8
(四)穿刺方向:
(1)垂直进针:麻醉生效后,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 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于皮肤,逐步刺入腹壁,待 感到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 即可行抽取和引流腹水,并置腹水于消毒试管中以备作 检验用。
(2)迷路进针:大量腹水患者,为防止腹腔穿刺后腹 水渗漏,采用迷路进针,即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 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尖,然后再向 腹腔刺入(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然后倾斜 45。~60。进1~2cm后,再垂直刺入腹壁层)。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腹腔穿刺术
abdominocentesis
1
一、腹腔穿刺适应症
诊断未明的腹部损伤、腹腔积液,可作诊断性 穿刺。
缓解大量腹水引起的不适症状。 腹腔内注射药物(如抗结核药、化疗药),协
助治疗。
2
二、腹腔穿刺禁忌症
严重肠胀气。 妊娠、巨大卵巢囊肿。 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致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先兆者。
大量放液后应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 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对大量腹水病人,术后若穿刺部位有液体漏出, 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黏贴。
术后应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和继发感染的并发症。 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12
13
感谢阅读
4
5
四、操作步骤
(一)体位选择: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二)穿刺点的选择:
①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②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偏右
1.5cm处; ③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的交点; ④B超定位点。
6
7
(三)消毒与麻醉: ①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 ②检查腹腔穿刺包的消毒日期及失效日期,打开腹腔 穿刺包; ③带无菌手套,检查腹腔穿刺包内器具是否齐全,注射 器及穿刺针是否通畅、破损及漏气; ④取出消毒洞巾,并铺洞巾于穿刺部位中央; ⑤检查麻醉药的药名名称及有效日期,抽取2ml的局麻 药(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腹腔壁层逐层作局部浸 润麻醉。
(四)穿刺方向:
(1)垂直进针:麻醉生效后,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 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于皮肤,逐步刺入腹壁,待 感到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 即可行抽取和引流腹水,并置腹水于消毒试管中以备作 检验用。
(2)迷路进针:大量腹水患者,为防止腹腔穿刺后腹 水渗漏,采用迷路进针,即针尖通过皮肤到达皮下后, 在另一手协助下稍向周围移动一下穿刺针尖,然后再向 腹腔刺入(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然后倾斜 45。~60。进1~2cm后,再垂直刺入腹壁层)。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腹腔穿刺术
abdominocentesis
1
一、腹腔穿刺适应症
诊断未明的腹部损伤、腹腔积液,可作诊断性 穿刺。
缓解大量腹水引起的不适症状。 腹腔内注射药物(如抗结核药、化疗药),协
助治疗。
2
二、腹腔穿刺禁忌症
严重肠胀气。 妊娠、巨大卵巢囊肿。 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致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先兆者。
大量放液后应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 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对大量腹水病人,术后若穿刺部位有液体漏出, 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黏贴。
术后应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和继发感染的并发症。 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止腹腔感染。
12
13
感谢阅读
4
5
四、操作步骤
(一)体位选择: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二)穿刺点的选择:
①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②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偏右
1.5cm处; ③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的交点; ④B超定位点。
6
7
(三)消毒与麻醉: ①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 ②检查腹腔穿刺包的消毒日期及失效日期,打开腹腔 穿刺包; ③带无菌手套,检查腹腔穿刺包内器具是否齐全,注射 器及穿刺针是否通畅、破损及漏气; ④取出消毒洞巾,并铺洞巾于穿刺部位中央; ⑤检查麻醉药的药名名称及有效日期,抽取2ml的局麻 药(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腹腔壁层逐层作局部浸 润麻醉。
腹腔穿刺术PPT参考课件
![腹腔穿刺术PPT参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9ecd3e79563c1ec5da715c.png)
5.麻醉意外 术前详细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局麻药物皮试 术前备好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
20
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少量腹水时,侧卧位,脐水平与腋
前或腋中线交点处 4.包裹性积液需彩超定位穿刺
11
2.消毒
穿刺部 位消毒 2次 第二次 范围略 小于第 一次
铺无菌 洞巾
以穿刺 点为中 心直径 15cm
戴无菌 手套
12
3.麻醉
0.5-2% 利多卡因注 射液
皮丘 穿透腹膜后 回抽时可见 腹水抽出 (淡黄色或 血性)
腹腔穿刺术
Abdominocentesis
1
2
一、目的
检测腹腔积液性质 腹腔内注药
抽取腹腔积液进行诊断和治疗
3
二、适应证
腹腔积液性质不明,协助诊断 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腹胀、胸闷、气促、少尿等 症状 腹腔内注入药物 腹水回输治疗 人工气腹
4
三、禁忌证
躁动不能配合者 肝性脑病前期(相对禁忌)及肝性脑病 电解质严重紊乱 腹膜炎、腹腔广泛粘连 包虫病 巨大卵巢囊肿 明显出血倾向 妊娠中后期 肠麻痹、腹部胀气明显
8
3.操作者准备
核对患者信息 六步洗手法洗手
患者生命体征检测、体重、腹围(放腹水)
根据患者病情选取适当体位
9
五、操作步骤
消毒
麻醉
定位
穿刺
抽液
术后处理
腹水标本 收集
10
1.定位
腹部查体 患者选择合适体位 选择合适穿刺点
1.反麦氏点—A点
2.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 偏左或右1.5cm处—B.C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注意事项
• 腹水若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动
体位
• 术后患者平卧,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漏出 • 有腹水漏出时,可局部按摩1-2分钟,用蝶形胶布或火棉 胶粘连 • 腹水量多穿刺轨道应为“Z形”(即针尖到皮下后,固定 皮肤的左手稍向下移动,针头再刺入腹腔)
注意事项
• 大量放液前后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 并检查腹部体征。用腹带。 标本收集后,应立即送检。
•
问 题
• • • • • • • • • • •
腹穿的适应证 腹穿的禁忌证 腹穿的常用部位 进针要点:穿刺针的选择,判断穿刺针是否通畅,穿刺方向,观察病 人反映(观察和询问) 抗凝剂的应用 标本留取要点 肝硬化腹水一次可放多少量?放腹水不当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如何判断诊断性腹穿所穿出的血性液体是否穿刺损伤?(腹腔内出血 因腹膜的脱纤维作用而使血液不凝,若该液体凝固为穿刺损伤,否则 为腹腔内出血。) 腹水的鉴别诊断 腹水和卵巢巨大囊肿如何鉴别?(叩诊浊音和鼓音的分布不同,移动 性浊音阳性;尺压试验阳性,B-超) 12. 常用的防止腹水沿穿刺针路外渗有哪些方法? (1)迷路穿刺(最常用); (2)蝶型胶布固定弥合针路; (3)术后按摩局部1-2分钟。
避开瘢痕(粘连;血管丰富,特别是门脉高压性腹 水,可造成大出血)
•
•
注意事项
• 消毒范围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15cm区域。消毒 顺序由内至外。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 返擦清洁处。
• 络合碘消毒两遍,(碘酊消毒时,待干后,用70% 的酒精涂擦两遍。问碘过敏史),第二遍范围减 小。
• 持拿消毒钳的手在消毒区范围。
• 注意消毒铺巾过程中的无菌观念。
操作--消毒、麻醉
•
• •
穿刺部位常规消毒
戴无菌手套及盖洞巾 局部麻醉:先打一皮丘,再垂直进针,至 腹膜(询问患者痛感),要充分麻醉腹膜, 推药前须回抽,避免刺到血管。
•
退针时查看进针长度。
操作--穿刺
• 穿刺: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 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 张口深吸气,针锋突破感 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胶管。
• 第四管-不加抗凝剂,观察是否凝集
注意事项
• 术中应询问患者有无头晕、恶心、心悸等症状, 并密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及面色。 上述 症状明显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予以相应处 理。 放液不宜过快、过多 肝硬化患者血压正常, 放大量放液5000L不会导致水电介质平衡紊乱 及诱发肝昏迷,可同时输入白蛋白(8g/L)。 如为血性腹水,仅留取标本送检,不宜放液
拔针覆盖消毒纱布,用手压迫片刻,胶布固定。 大量放液后,束多头腹带,以防止腹压骤降, 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 •
标本的留取
• 第一管-细菌学检查,留于无菌管中
• 第二管-生化(SAAG,LDH,TG,TP, Glu))、其他检查(CA系列,ANA等,宜加用 肝素抗凝)
• 第三管-供细胞学检查(宜用EDTA抗凝)
腹腔穿刺术
适应证
• 诊断性穿刺 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 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以协助诊断 • 大量腹水 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 放液治疗以缓解症状 • 腹腔内注射药物 • 人工气腹
禁 忌 证
• 出血体质、应用抗凝剂、出血时间延长或凝血机 制障碍者 • 血小板计数 < 60G/L者,应在操作前先输血小板 • 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大量放腹水者
• 准备穿刺用品, 穿刺包、 无菌手套、 消毒液、 弯盘、 麻醉药品及标本收集瓶 如需腹腔内注药,准备好所需药品
操作
•
•
穿刺前排尿
体位: 坐在靠背椅上 半坐卧位 平卧位 侧卧位
操
• •
作--穿刺点的选择
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的相交点 侧卧位时选脐的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叉处
•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偏右 1.5cm处 少量积液或有包裹分隔时,须B超引导定位下穿刺• 皮肤感染Fra bibliotek禁忌证
• 严重肠胀气 • 妊娠
• 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广泛粘连者
• 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先兆者 • 包虫病 • 巨大卵巢囊肿
准 备
•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签字同意 后实施 问药物过敏史。
普鲁卡因需做皮试,利多卡因不用。
•
•
测量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并重复腹部 体检。
准 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