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临检-三大常规 PPT课件
正常
正常
类型
MCV
MCH <正常
MCHC 正常
病因 感染,中毒,慢 性炎症,尿毒症 等 缺铁性贫血,地 中海性贫血,慢 性失血等
3.单纯 <正常 小细胞 性贫血 4.小细 <正常 胞低色 素性贫 血
<正常
<正常
红细胞形态改变
1.球形红细胞: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伴有球形细胞增多的其他溶血性贫血,如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及红细胞酶 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 2.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3.靶形红细胞: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以及 各种低色素性贫血。 4.镰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S 病)。 5.口形红细胞:见于口性红细胞增多症,少量出 现可见于DIC,酒精中毒。
红细胞沉降测定
参考值:魏氏法: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魏氏血沉值达25mm/h时为轻 度增快,达50mm/h为中度增快,大于 50mm/h为重度增快。
1.生理性增快:妇女月经期,妊 娠 3个月 以上到分娩后3周,可达30mm/h以上,60 岁以上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多 而逐渐增高. 2.病理性增快: 1).各种炎症:细菌性炎症发生后2-3天即 可见血沉增快.风湿热活动期,慢性炎症如 结核病,血沉明显加快.
参与途径 共同 共同 外源 共同
Ⅶ Ⅷ Ⅸ
Ⅹ Ⅺ
稳定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成分 斯图亚特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前质
AHF PTC
外源 内源 内源
共同 内源
PTA
Ⅻ pk hmwk
接触因子 激肽释放 酶原 相对分子 质量高的 激肽原 纤维旦白 稳定因子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PPT课件
04
肝功能检测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通过检测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等指标了解肝功能状况。
05
肾功能检测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检测尿素氮、肌酐 等指标评估肾功能状况。
03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应用
常见病原菌识别与鉴定方法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 等特征,进行初步识别。
07
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解读与遵守
相关法律法规内容解读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
对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保 障公众用械安全。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规范医疗事故的处理程序,保障医疗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及纠正措施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标识和记录: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和记录,防止误用或混淆。
隔离和处置:将不合格品与合格品隔离,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置(如返工、报废等)。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及纠正措施
原因分析
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 出根本原因。
预防措施
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 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检验科是医院中负责临床检验的医技科室,通过对患者的血液、 体液、分泌物等样本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检验科在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及 时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诊疗效果和预后。
检验科人员职责与素质要求
检验科人员职责包括样本接收、处理、检测、结果 审核、报告发放等各个环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利用不同的培养基和生化试剂,检测病原菌的生 长特性、代谢产物等,进一步确定其种类。
16-检验科三大常规PPT课件
.
34
(一)尿液标本采集和保存
1.清洗、清毒
留中段尿时先清洗外阴、尿道口,将标本留于 消毒试管。留尿要避开月经期。
2. 时间
通常以清晨第一次尿标本最理想。
但特殊检查则应按实验的要求留取,如:24小
时尿蛋白定量,3小时尿细胞计数。
3. 保存
收集的新鲜尿液最好. 半小时内送检。
35
(二)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
11
嗜中性粒细胞
▪ 增多:
▪ 1.多见于细菌感染,轻度感染即可增加; ▪ 2.中毒性疾病; ▪ 3.反应性增大:急性溶血、手术后、局部组织坏
死等; ▪ 4.血液疾病 ▪ 减少: ▪ 1.病毒感染 2.血液疾病 3.理化因素
.
12
白细胞分类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
(1)增多: ①过敏性疾病; ②寄生虫病; ③某些皮肤病; ④某些恶性肿瘤。 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⑥传染病:猩红热; ⑦某些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性疾病。
等药物。 ⑵碱性尿: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
尿路感染
.
41
2. 蛋白质定性检查
①正常:定性(—)
②蛋白尿:尿液蛋白定性阳性或定量> 0.15g/24h称为蛋白尿。
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蛋白尿:见于高热、剧烈运动后产生,
为一过性蛋白尿,定量<0.5g/日。 ②病理性蛋白尿:持续性蛋白尿
见于:肾实质病变,如肾炎、肾病综合征、 肾肿瘤肾淤血,妊娠中毒症,药物中毒等。
2)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的血细胞破坏;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中毒; 5)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
10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2、WBC减少见于: 1)病毒感染; 2)某些阴性杆菌感染; 3)血液病如再障、某些白血病; 4)理化损伤如接触放射线、应用某些 药物。 5)其他:SLE病、脾功能亢进等。
临床实验室三大常规PPT课件
• 各个厂家的产品,基本结构差不多
.
56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多联试剂带结构图
.
57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 尼龙膜: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 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 • 碘酸盐层:可以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 • 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测
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
18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除干式、无创型外,各型对血红蛋白测定都采用 光电比色原理 • 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出 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血 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 • HiCN • 特定波长(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
.
19
结果分析
含量较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出,发现异常细胞。 • 共有特点是:均使用了鞘流技术。
前鞘流
检测窗
后鞘流
.
17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电阻抗、射熟细胞计数 技术结合细胞化学技术,通过4个不同的检测系统对 白细胞、幼稚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淋巴、单核和粒细胞检测系统 • 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 骨髓 Bone marrow
血浆 Plasma
• (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酶促反应 Enzymatic reaction
• 溯源性 Traceability 校准 Calibration
• 实验室信息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重视实验室三大常规
.
56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多联试剂带结构图
.
57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 尼龙膜: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 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 • 碘酸盐层:可以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 • 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测
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
18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除干式、无创型外,各型对血红蛋白测定都采用 光电比色原理 • 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出 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血 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 • HiCN • 特定波长(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
.
19
结果分析
含量较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出,发现异常细胞。 • 共有特点是:均使用了鞘流技术。
前鞘流
检测窗
后鞘流
.
17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电阻抗、射熟细胞计数 技术结合细胞化学技术,通过4个不同的检测系统对 白细胞、幼稚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淋巴、单核和粒细胞检测系统 • 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 骨髓 Bone marrow
血浆 Plasma
• (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酶促反应 Enzymatic reaction
• 溯源性 Traceability 校准 Calibration
• 实验室信息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重视实验室三大常规
医学检验课件ppt
结果审核
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结果反馈
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或患者,以 便进行下一步的诊疗或自我管理。
结果解释
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 建议。
结果存档
将检测结果进行存档,便于后续查阅和统计 分析。
04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
01 02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医学检验课件
目录
• 医学检验概述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检验流程 •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 医学检验与临床诊断 • 医学检验的未来发展
01
医学检验概述
医学检验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医学检验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技术,对患 者的血液、尿液、分泌物以及其他身体组织进行检测和分析 ,以协助临床医生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的过程。
血液免疫检查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补 体等成分,评估机体免疫 功能,诊断免疫缺陷病和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化检验
肝功能检查
电解质和代谢物检查
检测肝脏功能状态,包括转氨酶、胆 红素、白蛋白等指标,用于诊断肝炎 、肝硬化等疾病。
检测血液中电解质和代谢物水平,如 钾、钠、钙、血糖等,了解机体水、 电解质平衡及糖代谢状况。
基因突变筛查
检测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预测疾病风 险和指导个体化治疗。
03
医学检验流程
样本采集
01
02
03
04
血液采集
从患者体内抽取血液样本,用 于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指标,如 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
尿液采集
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用于检 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分、酮
体等指标。
粪便采集
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结果反馈
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生或患者,以 便进行下一步的诊疗或自我管理。
结果解释
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 建议。
结果存档
将检测结果进行存档,便于后续查阅和统计 分析。
04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室内质量控制
01 02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医学检验课件
目录
• 医学检验概述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检验流程 • 医学检验质量控制 • 医学检验与临床诊断 • 医学检验的未来发展
01
医学检验概述
医学检验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医学检验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技术,对患 者的血液、尿液、分泌物以及其他身体组织进行检测和分析 ,以协助临床医生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的过程。
血液免疫检查
通过检测免疫球蛋白、补 体等成分,评估机体免疫 功能,诊断免疫缺陷病和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化检验
肝功能检查
电解质和代谢物检查
检测肝脏功能状态,包括转氨酶、胆 红素、白蛋白等指标,用于诊断肝炎 、肝硬化等疾病。
检测血液中电解质和代谢物水平,如 钾、钠、钙、血糖等,了解机体水、 电解质平衡及糖代谢状况。
基因突变筛查
检测与遗传性疾病相关的基因突变,预测疾病风 险和指导个体化治疗。
03
医学检验流程
样本采集
01
02
03
04
血液采集
从患者体内抽取血液样本,用 于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指标,如 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
尿液采集
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用于检 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分、酮
体等指标。
粪便采集
检验科应知应会培训PPT课件精品模板分享(带动画)
质控失控及处理措施
• 定义:质控失控是指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性不符合要求,导致无 法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原因:可能是由于试剂、仪器、操作、样品处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 处理措施: a. 重新审核实验过程,检查是否存在问题; b. 更换试剂或仪器, 确保其质量和准确性; c. 对操作人员进行再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熟练度; d. 对样品处理过程进行优化,确保其可靠性。
检验项目:尿液颜色、尿液透明度、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胆红素等。
意义:通过对尿液中各种成分的检测,可以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 病。
注意事项:尿常规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不当等影响因素,保持外阴清洁,女性避开月 经期。
生化检查
定义:生化检查是指通过化学手 段对血液、尿液、粪便等生物样 品进行检测,以评估人体生理功 能和疾病状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 a. 重新审核实验过程,检查是否存在问题; • b. 更换试剂或仪器,确保其质量和准确性; • c. 对操作人员进行再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熟练度; • d. 对样品处理过程进行优化,确保其可靠性。
报告异常及处理方法
定义:报告异常是指实验室检测结果出现异常值或离群值 处理方法:对异常值进行复核、调查和分析,以确定是否为真的异常 常见原因:仪器故障、试剂问题、操作失误等 处理流程:先进行初步判断,然后进行记录和上报,最后进行纠正和改进
检验试剂和耗材
定义:指用于进 行临床医学检测 的试剂和耗材
分类:按照检测 项目、检测方法、 试剂成分等进行 分类
保存:需根据试 剂的特性进行保 存,如温度、光 照等
使用:需按照试 剂的使用说明进 行操作,避免浪 费和误差
检验质量控制
定义:为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所采取的系列措施和方法
检验知识培训 ppt课件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 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越大。
血糖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随机诊断 凡具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如"三多一少"或酮
症,一日中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200mg/dl), 经重复一次检查无误即可诊断糖尿病。 空腹血糖诊断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为 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 餐后2小时血糖 <7.8mmol/L(140mg/dl)为正常;空腹血糖<7.0mmol/L, 同时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11.0mmol/L为糖耐 量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应近2-3个月内血糖总 的变化,有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 化学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种:AFP、CEA、 Ca125、C-A19-9、PSA等等。这些标志物特 异性不是很高,有些不是肿瘤的疾病也会增高, 同时肿瘤也有假阴性,所以肿瘤标志物检测的 意义是肿瘤普查、辅助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 预后,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而且要 动态观察数值的变化,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血常规
主要内容包括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 计数。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范围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 正常范围为0.5-0.7
淋巴细胞(LYM%)
正常范围为0.2-0.4
嗜酸细胞(MXD%)
正常范围为0-0.02
血红蛋白(HGB)
正常范围为110-160g/L
6.甲亢糖尿:甲亢时肠道吸收快,可出现餐后短时间的高血糖 和尿糖。但甲亢常合并糖尿病,当空腹血糖>7.0毫摩尔,饭后2 小时血糖>11.1毫摩尔,甲亢控制后高血糖、高尿糖仍不能消失, 应想到同时合并糖尿病。
血糖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随机诊断 凡具有糖尿病典型症状如"三多一少"或酮
症,一日中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200mg/dl), 经重复一次检查无误即可诊断糖尿病。 空腹血糖诊断 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为 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 餐后2小时血糖 <7.8mmol/L(140mg/dl)为正常;空腹血糖<7.0mmol/L, 同时餐后两小时血糖7.8mmol/L-11.0mmol/L为糖耐 量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
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可反应近2-3个月内血糖总 的变化,有瘤组织产生的、可以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 化学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种:AFP、CEA、 Ca125、C-A19-9、PSA等等。这些标志物特 异性不是很高,有些不是肿瘤的疾病也会增高, 同时肿瘤也有假阴性,所以肿瘤标志物检测的 意义是肿瘤普查、辅助诊断、观察疗效和判断 预后,要结合其他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而且要 动态观察数值的变化,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血常规
主要内容包括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 计数。
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范围为4×109/L-10×109/L
其中中性白细胞(NEUT%) 正常范围为0.5-0.7
淋巴细胞(LYM%)
正常范围为0.2-0.4
嗜酸细胞(MXD%)
正常范围为0-0.02
血红蛋白(HGB)
正常范围为110-160g/L
6.甲亢糖尿:甲亢时肠道吸收快,可出现餐后短时间的高血糖 和尿糖。但甲亢常合并糖尿病,当空腹血糖>7.0毫摩尔,饭后2 小时血糖>11.1毫摩尔,甲亢控制后高血糖、高尿糖仍不能消失, 应想到同时合并糖尿病。
如何看懂化验单三大常规ppt课件
临床意义
2)病理性:
临床意义
2)病理性增多:
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
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核右移(shih to the right):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
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低。
临床意义
2)病理性增多: ① 反应性增多,可见于: A、 急性感染或炎症:为引起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
原因。 球菌、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 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
增高程度与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和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性等有关
临床意义
B、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在有明确病因的刺激下,出现白细胞数中
(2)中性粒细胞减低(neutropenia):
[EO临床意义]
生理变化 (1)年龄:5岁以下 (0~0.8)X 109/L,
5~15岁 (0~0.5)X 109/L (2)日间变化:白天低夜间高;波动大,早 晨8时为基础水平。 (3)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减 低。
EO病理变化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指成
临床意义
>10×109/L称白细胞增多(1eukocytosis), <4×109/L称白细胞减低(1eukopenia)。 白细胞数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有变异。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的改变。 年龄: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 日间变化: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1倍。 • 运动、疼痛和情绪的影响:如剧烈运动可使短时间内白细胞高 达35X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即恢复原有 水平。 • 妊娠与分娩:分娩后2 ~ 5d内恢复正常。 • 其他:吸烟者 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30%以内波动多无意义,只有通过定时和 反复观察才有意义。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标本采集
确保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具有 代表性,避免污染或掺假。
标本处理
及时处理尿液标本,避免细菌 滋生或化学变化影响检验结果 。
仪器校准
定期校准尿液分析仪,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03
大便常规检验
大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外观
记录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常规检验 • 尿常规检验 • 大便常规检验 • 其他常规检验项目 •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0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评估患者的感染和炎症情 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恶性 肿瘤。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可以反 映患者的贫血或红细胞增 多症,以及可能存在的血 液系统疾病。
实验室标准化
实验室标准化是血常规检验质量的 重要保障,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 控制、室间比对试验等。
02
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04
尿液的外观
颜色、透明度、浑浊度等。
尿液的化学成分
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分 、酮体等。
尿液的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
其他
尿液中是否存在管型、结晶等 异常物质。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措施
检验报告的审核
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不确定度评估
对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量化分析结果的误差范围,提高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确保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具有 代表性,避免污染或掺假。
标本处理
及时处理尿液标本,避免细菌 滋生或化学变化影响检验结果 。
仪器校准
定期校准尿液分析仪,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03
大便常规检验
大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外观
记录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常规检验 • 尿常规检验 • 大便常规检验 • 其他常规检验项目 •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0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评估患者的感染和炎症情 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恶性 肿瘤。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可以反 映患者的贫血或红细胞增 多症,以及可能存在的血 液系统疾病。
实验室标准化
实验室标准化是血常规检验质量的 重要保障,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 控制、室间比对试验等。
02
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04
尿液的外观
颜色、透明度、浑浊度等。
尿液的化学成分
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分 、酮体等。
尿液的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
其他
尿液中是否存在管型、结晶等 异常物质。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措施
检验报告的审核
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不确定度评估
对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量化分析结果的误差范围,提高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医学检验入门知识培训课件PPT(共 52张)
2.实验室工作区域外应有存放个人物品的条件 3.实验人员均接受过病原处理方面的特殊培训; 4.配备高压灭菌锅,二级生物安全柜.洗眼器。 5.门外必须贴生物危险标识. 6.每年一次最新生物安全培训 7.每年进行生物安全评估
标本类型
血液 体液(尿液、脑脊液、胸水等) 粪便 痰 分泌物 .........
医学检验入门知识
(怎样快速融入检验科)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 检验科:薛彬彬
一、医学检验简介 二、科室分组格局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 四、医疗废物分类 五、新人如何适应环境
什么是医学检验?
医学检验: 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 依据。
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
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No Image
洗手指征(牢记)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 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伤口敷料等之后
BSL-1 工作服 手套 BSL-2 防护服 手套 帽子 口罩 护目镜 BSL-3 两层防护服 两层手套 专业口罩 BSL-4 正压工作服 面部防护器具
BSL—2与BSL—1类似,适合于对人和环境有中度 潜在危险的病源,与BSL—1的区别在于:
(1)实验人员均接受过病源处理方面的特殊培训, 并由有资格的科学工作者指导;
湿手 取液 揉搓及其方法 冲洗 擦干 护肤
洗手
No Image
具体揉搓步骤为: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
标本类型
血液 体液(尿液、脑脊液、胸水等) 粪便 痰 分泌物 .........
医学检验入门知识
(怎样快速融入检验科)
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 检验科:薛彬彬
一、医学检验简介 二、科室分组格局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 四、医疗废物分类 五、新人如何适应环境
什么是医学检验?
医学检验: 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 依据。
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
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No Image
洗手指征(牢记)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 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伤口敷料等之后
BSL-1 工作服 手套 BSL-2 防护服 手套 帽子 口罩 护目镜 BSL-3 两层防护服 两层手套 专业口罩 BSL-4 正压工作服 面部防护器具
BSL—2与BSL—1类似,适合于对人和环境有中度 潜在危险的病源,与BSL—1的区别在于:
(1)实验人员均接受过病源处理方面的特殊培训, 并由有资格的科学工作者指导;
湿手 取液 揉搓及其方法 冲洗 擦干 护肤
洗手
No Image
具体揉搓步骤为: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
0601三大常规检查PPT课件
中性粒细胞 循环中的WBC 嗜酸性粒细胞 包括5种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 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 胞的比值(百分数)。
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WBC(4~10)×109/L
3.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Nst)1~5%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Nsg)50~70%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①造血物质缺乏→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②红细胞丢失↑→失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④骨髓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源自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将贫血分成三大类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实验室检查
常用实验检查
实验检查: 1 通过检查→获得病原体、病理变化脏器功能状
态等方面的资料→协助诊断、观察病情或制订 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了解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正确采集标本, 观察结果。做好检查前准备和解释工作。 3 什么叫“三大常规”? 4 实验检查范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 生化、免疫学检查。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 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 胞的比值(百分数)。
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WBC(4~10)×109/L
3.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Nst)1~5%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Nsg)50~70%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①造血物质缺乏→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②红细胞丢失↑→失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④骨髓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源自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将贫血分成三大类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实验室检查
常用实验检查
实验检查: 1 通过检查→获得病原体、病理变化脏器功能状
态等方面的资料→协助诊断、观察病情或制订 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了解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正确采集标本, 观察结果。做好检查前准备和解释工作。 3 什么叫“三大常规”? 4 实验检查范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 生化、免疫学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21
9.胆红素阳性
见于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
10.尿胆原
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肝病等。阴性:见于梗 阻性黄疸。
11.Vc阳性
影响某些方法检测尿液的结果,出现假阳或假 阴性。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22
尿液留取注意事项:
1.留取晨尿 2.留取清洁中段尿 3.及时送检 4.容器清洁 5.防止尿标本污染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14
*血小板 (PLT)
1.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较红细胞小 2.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 3. 参与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 器官移植排斥 4.血小板寿命约7~14天 5.在脾脏中贮存,大多也在脾脏中被清除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15
* 参考值
100~300 ×109/L
*淋巴细胞
L 0.20 ~0.40
*单核细胞
M 0.03 ~0.08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 ~0.01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13
*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 损伤、安眠药中毒、慢粒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缺乏症等。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18
* 尿常规检查内容包括:
(尿量变化、尿的颜色、透明度、渗透压、蛋白定量)
*干化学法11项:
1. 潜血 2. 白细胞 3 . 蛋白质 4. 葡萄糖 5. 酮体 6. 亚硝盐 7. 比重 8. PH值 9. 胆红素 10. 尿胆原 11. Vc
*镜检: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23
* 大便常规
粪便的四分之三是水分,其余大多是蛋白质、 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脱了水 的消化液残余、以及从肠道脱落的细胞以及 细菌,还有维生素K、维生素B。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24
* 检查项目:
大便外观 白细胞 红细胞 潜血 脂肪滴 寄生虫 霉菌孢子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5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白血病等
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 溶贫等
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缺乏等 2.红细胞增多: 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肺气肿等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6
* 血红蛋白(HB)
1.红细胞内含有一种红色的蛋白质 2. 功能是携带气体 3. 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量增减增减基本一致 4.作为 贫血判断的标准
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性酮症、剧烈呕吐、腹泻等。
6.亚硝酸盐阳性
见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7.比重
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 缩功能,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8.PH值
正常尿为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反映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和 肾脏的调节功能。
25
谢谢!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26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淋、慢淋、结核、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等。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 血常规
*是临床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 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感染,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2
四大重要项目:
(RBC)
* 红细胞
(HB)
* 血红蛋白
(WBC)
* 白细胞
(PLT)
* 血小板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1. 中性粒细胞(N) 2. 淋巴细胞 (L) 3. 单核细胞 (M) 4. 嗜酸粒细胞(E) 5. 嗜碱粒细胞(B)
* 它们都参与不同的防御免疫任务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10
*参考值
*成人: 4~10 ×109/L *新生儿:15~20 ×109/L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11
* 白细分类(DC)
*嗜中性粒细胞 N 0.30~0.70
3
* 红细胞(RBC)
1.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最多 2.形状扁圆,中央稍呈凹陷 3.直径通常是6μm~8μm 4.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 5.主要功能是运输和交换氧和二氧化碳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4
* 参考值
*男:4.0 ~ 5.5 ×1012/L *女:3.5 ~ 5.0 ×1012/L *新生儿:6.0 ~ 7.0 ×1012/L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7
* 参考值
* 男:120~160g/L * 女:110~150g/L * 儿童:120~140g/L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8
*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常见于各种贫血,再障、 缺铁贫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 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9
* 白细胞(WBC)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19
* 临床意义
1.隐血阳性
见于泌尿系统结石、感染、急慢性肾炎等。
2.白细胞阳性
见于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 等。
3.蛋白质阳性
见于多种肾炎、急性肾竭、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
4.葡萄糖阳性
见于肾性糖尿、糖医尿学病检、验之甲三亢大等常。规
20
5.酮体阳性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16
*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 切除术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脾亢、再障、急性 白血病、ITP、尿毒症等。
医学检验之三大常规
17
* 尿常规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在临床 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对泌尿 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亦常 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