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合集下载

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讯设计

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讯设计

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讯设计一、引言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单片机MSP430和PC机的串口通信设计可以实现二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交互。

本文将从串口介绍、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等方面详细介绍该设计。

二、串口介绍串口是一种串行通信接口,常用的有RS232和RS485等。

RS232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串口通信协议。

RS232接口有三根线,分别为发送线Tx、接收线Rx和地线GND。

该协议规定,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电平差为±3至±15V,其中正电平表示逻辑0,负电平表示逻辑1三、硬件设计1.MSP430硬件设计MSP430是一种低功耗的专用于嵌入式应用的16位RISC微控制器。

它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包括多个通用输入输出引脚(GPIO)和两个USART (UART)接口。

其中一个USART接口用于将MSP430与PC机连接。

2.PC机硬件设计PC机通过串口连接到MSP430。

首先,需要将PC机的串口RS232转换为TTL电平,即RS232转TTL电平转换器。

其次,将转换后的TTL电平通过杜邦线连接至MSP430的USART接口的Tx和Rx引脚。

四、软件实现1.MSP430软件设计(1)串口初始化:设置数据位长度、停止位、奇偶校验等。

(2)发送数据:将要发送的数据存入发送缓冲区,并使能发送中断。

(3)接收数据:开启接收中断,并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入接收缓冲区。

(4)中断处理:发送中断和接收中断时,分别从发送缓冲区和接收缓冲区读取数据并发送/接收。

2.PC机软件设计(1)打开串口:设置串口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长度等。

(2)发送数据:向串口发送数据,可以通过打开的串口进行写入。

(3)接收数据:使用轮询或中断方式读取串口接收到的数据。

五、总结与展望本文详细介绍了单片机MSP430与PC机串口通信设计,主要包括了串口介绍、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

通过串口通信,MSP430和PC机可以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交互,从而满足各种嵌入式应用的需求。

第17讲 单片机串行通信(双机双向通信)

第17讲 单片机串行通信(双机双向通信)

被确认的从机,复位SM2=0,接收RB8=0的数据帧。
RB8=1:地址帧 SM2=1:多机通信方式
RB8=0:数据帧
SM2=0:直通方式
22
3)REN—允许接收位
控制串行数据的接收。
REN=0:禁止接收;
REN=1:允许接收 通过软件置位、复位 4)TB8 在方式2、方式3下,要发送的第9位数据(格式信 息),在多机通信中,通过TB8状态,来表示主机 发送的时地址帧(1)还是数据帧(0)。
参见第11章 MCS—51串行通信
11-1 串行通信基础 11-1-1 串行通信
通信种类:
串行通信:数据各位一位一位传输。传输距离较远;
并行通信:数据字符所有位同时传输。速度快、效率高, 距离短。
11
串行通信有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
同步方式:有严格的同步时钟控制。较少使用。
异步方式:不需要严格的同步信号,也不需要数据流的
RxD TxD
P1.0
DATA
CLK
CD4014
P/S
数据发送:当8位数据全部移出后,TI被自动置位 数据接收:当REN=1(允许接收),接收到8位数据
时,RI被自动置位。
31
方式0时,移位操作的波特率固定,为单片机 晶振频率1/12。
晶振fosc=6MHz,波特率为500K/秒,2s移位一次; 晶振fosc=12MHz,波特率为1M/秒,1s移位一次;
2
电 路 设 计
3
硬件相关知识


CONN-D9M (9针串口-公) CONN-D9F (9针串口-母)
信号线 引脚
信号地 保护地 发送数据 接收数据 请求发送RTS (输出) 消除发送CTS (输入) 数据准备好(输入)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在当今的电子信息领域,单片机的应用无处不在。

而双机串行通信作为单片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一、双机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双机串行通信是指两个单片机之间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

串行通信相较于并行通信,具有线路简单、成本低、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在串行通信中,数据是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输的。

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有 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SPI(串行外设接口)和 I2C(内部集成电路)等。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主要采用 UART 协议来实现双机串行通信。

UART 协议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起始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开始,通常为逻辑 0;数据位可以是 5 位、6 位、7 位或 8 位,具体取决于通信双方的约定;奇偶校验位用于检验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可选择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结束,通常为逻辑 1。

二、硬件设计为了实现双机串行通信,我们需要搭建相应的硬件电路。

首先,每个单片机都需要有一个串行通信接口,通常可以使用单片机自带的UART 模块。

在硬件连接方面,我们将两个单片机的发送端(TXD)和接收端(RXD)交叉连接。

即单片机 A 的 TXD 连接到单片机 B 的 RXD,单片机 B 的 TXD 连接到单片机 A 的 RXD。

同时,还需要共地以保证信号的参考电平一致。

此外,为了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们可以在通信线路上添加一些滤波电容和上拉电阻。

三、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实现双机串行通信的核心部分。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使用 C 语言来编写单片机的程序。

对于发送方单片机,首先需要对 UART 模块进行初始化,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

然后,将要发送的数据放入发送缓冲区,并通过 UART 发送函数将数据一位一位地发送出去。

对于接收方单片机,同样需要对 UART 模块进行初始化。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双机串行通信摘要由单片机构成的双机通信系统采用总线型主从式结构。

程设计就是要利用单片机来完成一个系统,实现双片单片机串行通信。

通信的结果实用数码管进行显示,数码管采用查表方式显示。

所谓主从式结构,即在两个单片机中,一个主机负责通信管理,另一个为从机,从机要负责主机的调度与支配。

该设计用A T89C51芯片,并用C语言程序来控制A T89C51,使之能实现两个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通信方式为单工通信,一个为主单片机,作为发送方,另一个为从单片机,作为接收方。

关键字:单片机.AT89C51.C语言目录摘要 (1)前言 (3)二绪论 (4)2.1单片机 (4)2.2C语言: (4)2.3双机通信 (5)三.系统分析 (6)3.1 基本原理 (6)3.2波特率选择 (7)3.3通信协议的使用 (7)四、硬件设计 (7)4.1单片机串行通信功能 (10)4.2 MAX232芯片 (12)4.3整体电路设计 (13)五、软件设计 (14)5.1串行通信软件实现 (14)5.2程序流程图 (14)六.联合调试 (17)总结 (18)参考文献 (23)前言近年来,在自动化控制和只能仪器仪表中,单片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单片机的运算功能较差,往往需要借助计算机系统,因此单片机和PC机进行远程通信更具有实际意义,通信的关键在于互传数据信息。

51单片机内部的串行口具有通信的功能,该串口可作为通信接口,利用该串口与PC机的串口通信进行串行通信,将单片机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及统计等复杂处理就能满足实际的应用需要。

51单片机的开发除了硬件支持外,同样离不开软件。

用汇编语言或C 语言等高级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必须转化为机器码才能被执行。

目前流行的Keil 8051c编译器。

它提供了集成开发环境,包括C编译器、宏编码、连接器、库管理和仿真调制器。

利用keil 8051ccuvision编写的程序可直接调用编译器编译,连接后可直接运行。

基于51单片机的双机串行通信课程设计-1000110061

基于51单片机的双机串行通信课程设计-1000110061

基于51单片机的双机串行通信课程设计-1000110061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双机串行通信设计姓名:杨应伟学号:100110061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制动化班级:机电二班前言单片机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家用电器、医用设备、航空航天、专用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在许多场合采用单机控制已不能满足现场要求,因而必须采用多机控制的形式,而多机控制主要通过多个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实现。

串行通信作为单片机之间常用的通信方法之一, 由于其通信编程灵活、硬件简洁并遵循统一的标准, 因此其在工业控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测控系统和工程应用中,常遇到多项任务需同时执行的情况,因而主从式多机分布式系统成为现代工业广泛应用的模式。

单片机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廉、开发应用方便,尤其具有全双工串行通讯的特点,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IBM-PC机正好补充单片机人机对话和外围设备薄弱的缺陷。

各单片机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任务,同时通过通信接口将数据传给PC机,PC机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显示或打印,把各种控制命令传给单片机,以实现集中管理和最优控制。

串行通信是单片机的一个重要应用,本次课程设计就是要利用单片机来完成一个系统,实现爽片单片机床航通信,通信的结果使用数码管进行显示,数码管采用查表方式显示,两个单片机之间采用RS-232进行双击通信。

在通信过程中,使用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在测控系统和工程应用中,常遇到多项任务需同时执行的情况,因而主从式多机分布式系统成为现代工业广泛应用的模式。

单片机功能强、体积小、价格低廉、开发应用方便,尤其具有全双工串行通讯的特点,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仪器仪表、家用电器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同时,IBM-PC机正好补充单片机人机对话和外围设备薄弱的缺陷。

各单片机独立完成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任务,同时通过通信接口将数据传给PC机,PC机将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显示或打印,把各种控制命令传给单片机,以实现集中管理和最优控制。

51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设计

51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设计

51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设计51单片机是一款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的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特点。

在一些场景中,需要使用51单片机之间进行双机串行通信,以实现数据传输和协同工作。

本文将介绍51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的设计,包括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

一、硬件连接1.串行通信口选择:51单片机具有多个串行通信口,如UART、SPI 和I2C等。

在双机串行通信中,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串行通信口作为数据传输的接口。

一般来说,UART是最常用的串行通信口之一,因为它的硬件接口简单且易于使用。

2.引脚连接:选定UART口作为串行通信口后,需要将两个单片机之间的TX(发送)和RX(接收)引脚相连。

具体的引脚连接方式取决于所使用的单片机和外设,但一般原则上是将两个单片机的TX和RX引脚交叉连接。

二、软件编程1.串行通信初始化:首先需要通过软件编程来初始化串行通信口。

在51单片机中,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寄存器来配置波特率和其他参数。

具体的初始化代码可以使用C语言编写,并根据所使用的开发工具进行相应的配置。

2.发送数据:发送数据时,可以通过写入相应的寄存器来传输数据。

在51单片机中,通过将数据写入UART的发送寄存器,即可将数据发送出去。

发送数据的代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置发送寄存器;(2)等待数据发送完成;(3)清除数据发送完成标志位。

3.接收数据:接收数据时,需要通过读取相应的寄存器来获取接收到的数据。

在51单片机中,可以通过读取UART的接收寄存器,即可获取到接收到的数据。

接收数据的代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等待数据接收完成;(2)读取接收寄存器中的数据;(3)清除数据接收完成标志位。

4.数据处理:接收到数据后,可以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可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计算或其他操作。

数据处理的代码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编写。

5.中断服务程序:在双机串行通信中,使用中断可以提高通信的效率。

单片机串行口应用实验双机通信

单片机串行口应用实验双机通信

单片机串行口应用实验_双机通信一.设计要求利用两个8031单片机实现甲乙两机间的信息串行通信。

二.设计作用和目的1、注重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

2、了解8031各脚的功能,工作方式,计数/定时,I/O口的相关原理,掌握双机通信的原理和方法,并巩固学习单片机的相关内容知识。

3、通过软硬件设计实现两片8031单片机间的信息串行通信,以及74LS373、62256和2764等芯片的应用。

4、掌握串行口工作方式的程序设计,掌握单片机通信程序编制方法。

5、掌握双机通信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实现串行通信的硬环境,数据格式的协议,数据交换的协议。

三.具体内容1、先在发送端1号机上显示班级号,然后送到接受端2号机上显示。

2、接下来在发送端1号机上输入学号显示,然后送到接受端2号机上显示。

如:某学生的班级号为050901,学号为0502030;则:3、先在发送端1号机上显示050901,然后送到接收端2号机上显示050901。

4、接下来在发送端1号机上输入学号0502030显示,然后送到接受端2号机上显示0502030。

四.硬件设计五.实验说明1、实验时需将1号机8031串行接收信号线(RXD)连到2号机8031串行发送信号线(TXD),1号机的(TXD)连到2号机的(RXD)。

2、两台实验机必须共地。

实验接线图P3.1 GND P3.0P3.0 GND P3.18031一号机8031二号机六、画出发送与接收程序流程图七、实验步骤1、用8芯排线将8279区JB51(a-h)连接到数码管显示区的CODE,JB53(BIT0-BIT7)连接到数码管显示区的BIT。

用4芯排线将8279区的JB52(RL0-RL3)连到键盘区的KH上;JB54(KBIT0-KBIT3)连到键盘区的KL上。

8279区8279CS2连到系统译码的Y6上,8279CLK连接到固定脉冲的1MHz。

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

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名称:学生姓名:学号:题目:双机间的串口双向通信设计指导教师:起止日期:目录一、绪论 (5)1.1设计背景 (5)二、相关知识 (5)2.1 双机通信简介 (5)2.2 单片机A T89C51介绍 (5)2.3串口通信 (6)三、总体设计 (7)3.1 设计要求 (7)四、硬件设计 (8)4.1.整体电路 (8)4.2复位电路 (8)4.3.控制电路 (9)五、软件设计 (9)5.1甲机软件设计 (10)5.2乙机软件设计 (11)六、测试及运行 (13)心得与感受 (15)参考文献 (16)指导教师评语 (17)附录:源程序 (18)一、绪论1.1设计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也步如一个新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功能各异的单片机为我们的设计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与思路。

对于一些场合,比如:复杂的后台运算及通信与高实时性前台控制系统、软件资源消耗大的系统、功能强大的低消耗系统、加密系统等等。

如果合理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单片机组合设计,可以得到极高灵活性与性能价格比,因此,多种异型单片机系统设计渐渐成为一种新的思路,单片机技术作为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单片机体积小,系统运行可靠, 数据采集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在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一些相对复杂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仅仅一个单片机资源是不够的,往往需要两个或多个单片机系统协同工作。

这就对单片机通信提出了更高要求。

单片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分为两大类: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传输线少,长距离传输时成本低,且可以利用数据采集方便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在通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所以本系统采用串行通信来实现单片机之间可靠的,有效的数据交换。

二、相关知识2.1 双机通信简介两台机器的通信方式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工通信,他们的通信原理及通信方式为:1.单工通信:是指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基于51单片机的多机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多机通信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多机通信系统设计多机通信系统是指通过一台主机与多台从机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和通信的系统。

在本设计中,我们将使用51单片机实现一个基于串行通信的多机通信系统。

系统硬件设计如下:1.主机:使用一个51单片机作为主机,负责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2.从机:使用多个51单片机作为从机,每个从机负责接收数据和发送数据给主机。

3.串口:主机和从机之间通过串口进行通信。

我们可以使用RS232标准通信协议。

系统软件设计如下:1.主机设计:a.初始化串口:设置串口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

b.发送数据: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存储在发送缓冲区中,通过串口发送给从机。

c.接收数据:接收从机发送的数据,并存储在接收缓冲区中。

2.从机设计:a.初始化串口:设置串口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等。

b.接收数据: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并存储在接收缓冲区中。

c.发送数据: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存储在发送缓冲区中,通过串口发送给主机。

系统工作流程如下:1.主机启动,执行初始化操作,包括初始化串口。

2.从机启动,执行初始化操作,包括初始化串口。

3.主机发送数据给从机:主机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存储在发送缓冲区中,通过串口发送给从机。

4.从机接收并处理数据:从机接收主机发送的数据,并存储在接收缓冲区中,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5.从机发送数据给主机:从机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存储在发送缓冲区中,通过串口发送给主机。

6.主机接收并处理数据:主机接收从机发送的数据,并存储在接收缓冲区中,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7.主机和从机循环执行步骤3-6,实现多机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通信。

多机通信系统的设计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设计:需要合理选择单片机和串口的类型和参数,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软件设计:需要设计适应系统需求的通信协议和数据处理提取方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通信协议:需要定义主机和从机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数据的格式、传输方式等,以便实现正确的数据交互。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单片机实现双机串行通信功能,掌握串行通信的原理、方法和程序设计技巧。

实验原理:双机串行通信是指通过串行口将两台单片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互动。

常用的串行通信方式有同步串行通信和异步串行通信。

异步串行通信是指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时的起始位、停止位和校验位进行数据的传输。

而同步串行通信是指通过外部时钟信号进行数据的同步传输。

实验器材:1.两台单片机开发板(MCU7516)2.两个串口线3.两台计算机实验步骤:1.将两台单片机开发板连接起来,通过串口线连接它们的串行口。

2.在两台计算机上分别打开串口调试助手软件,将波特率设置为相同的数值(例如9600)。

3.在编程软件中,编写两个程序分别用于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

4.在发送数据的程序中,首先要设置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并将数据存储在缓冲区中。

然后利用串口发送数据的指令将数据发送出去。

5.在接收数据的程序中,同样要设置串口的参数。

然后使用串口接收数据的指令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缓冲区中,并将其打印出来。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单片机之间的双机串行通信。

发送数据的单片机将数据发送出去后,接收数据的单片机能够正确地接收到数据,并将其打印出来。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串口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必须设置为相同的数值。

否则,发送数据的单片机和接收数据的单片机无法正常进行通信。

同时,在实验之前,需要了解单片机开发板支持的串口通信相关的指令和函数。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单片机之间的双机串行通信原理和方法。

掌握了串口的设置和使用方法,以及相关的指令和函数。

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如何通过串行口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互动,为今后的单片机应用和开发打下了基础。

同时,我们还发现,双机串行通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例如,可以通过串行通信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或者实现单片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收发。

基于单片机的双机串行通信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双机串行通信课程设计

基于A789C51单片机的双机串行通信课程设计一、总体设计1设计目的1.通过设计相关模块充分熟悉A789C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2.通过软件仿真熟悉keil和proteus的配合使用;3.通过软件编程熟悉A789C51的CA789C51编程规范;4.通过实际的硬件电路搭设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2.设计要求:两片单片机之间进行串行通信,A机将0x06发送给B机,在B机的数码管上静态显示1,B机将0~f动态循环发送到A机,并在其数码管上显示。

3.设计方案:软件部分,通过通信协议进行发送接收,A机先送0x06(B机数码管显示1)给B机(B机静态显示),当从机接收到后,向B机发送代表0-f的数码管编码数组。

B收到0x06后就把数码表TAB[16]中的数据送给从机。

二、硬件设计单片机串行通信功能图(52)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常用的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A789C51单片机用4个接口与外界进行数据输入与数据输出就是并行通信,并行通信的特点是传输信号的速度快,但所用的信号线较多,成本高,传输的距离较近。

串行通信的特点是只用两条信号线(一条信号线,再加一条地线作为信号回路)即可完成通信,成本低,传输的距离较远。

A789C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是一个全双工的接口,它可以作为UART(通用异步接受和发送器)用,也可以作为同步移位寄存器用。

A789C51单片机串行接口的结构如下:(1)数据缓冲器(SBUF)接受或发送的数据都要先送到SBUF缓存。

有两个,一个缓存,另一个接受,用同一直接地址99H,发送时用指令将数据送到SBUF即可启动发送;接收时用指令将SBUF中接收到的数据取出。

(2)串行控制寄存器(PCON)SCON用于串行通信方式的选择,收发控制及状态指示,各位含义如下:SM0,SM1:串行接口工作方式选择位,这两位组合成00,01,10,11对应于工作方式0、1、2、3。

串行接口工作方式特点见下表SM2:多机通信控制位。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双机串行通信

单片机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双机串行通信

基于51单片机的双机串行通信设计【摘要】串行通信是单片机的一个重要应用。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要利用单片机来完成一个系统,实现双片单片机串行通信。

通信的结果实用数码管进展显示,数码管采用查表方式显示。

两个单片机之间采用RS232进展双机通信。

在通信过程中,使用通信协议进展通信。

【关键字】51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一、总体设计1.设计要求:两片单片机之间进展串行通信,发送端将0~f循环发送到接收端,并在接收端显示。

2.设计方案:本次设计,对于两片89C51,采用RS232进展双机通信。

发送方的数据由串行口TXD 段输出,经过电平转换芯片MAX232将TTL电平转换为RS232电平输出,经过传输线将信号传送到接收端。

接收方也使用MAX232芯片进展电平转换后,信号到达接收方串行口的接收端。

承受方接收后,在数码管上显示接收的信息。

为提高抗干扰能力,还可以在输入输出端加光耦合进展光电隔离。

软件局部,通过通信协议进展发送接收,主机先送AAH给从机,当从机接收到AAH 后,向主机答复BBH。

主机收到BBH后就把数码表TAB[16]中的10个数据送给从机,并发送检验和。

从机收到16个数据并计算接收到数据的检验和,与主机发送来的检验和进展比拟,假设检验和一样那么发送00H给主机;否那么发送FFH给主机,重新承受。

从机收到16个正确数据后送到一个数码管显示。

二、硬件设计1.51单片机串行通信功能图1.AT89C51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常用的通信方式有两种: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51单片机用4个接口与外界进展数据输入与数据输出就是并行通信,并行通信的特点是传输信号的速度快,但所用的信号线较多,本钱高,传输的距离较近。

串行通信的特点是只用两条信号线〔一条信号线,再加一条地线作为信号回路〕即可完成通信,本钱低,传输的距离较远。

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是一个全双工的接口,它可以作为UART〔通用异步承受和发送器〕用,也可以作为同步移位存放器用。

MCS-51系列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

MCS-51系列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

RS232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双机异步串行通信总线标准。是美国电 子工业协会的推荐标准 RS = recommended standard
标准规定了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信设备(DCE)间串行通信接 口的物理(电平)、信号和机械连接标准
RS232C
DTE
DCE
电话线
RS232C
DCE
DTE
计算机
8
5
CTS DCE 控制
9
22
RI DCE 控制
描述
载波信号检测 接收数据 发送数据 终端准备好 信号地
数据机准备好 请求发送
清除以便发送 振铃信号
计算机间RS232C通信的常用连接方法
TXD 计算机 RXD
GND
TxD RxD RTS CTS DTR DSR
CD RI GND
无握手 全握手
TXD RXD 计算机 GND
在方式 1 处于接收时,若 SM2=1,则只有收到有效的停止位后,RI =1。
在方式 0 中,SM2 应为 0。
REN: 允许接收。 REN=0 时,禁止接收。由软件置位或清零。 TB8: 发送数据的第 9 位。
在方式 2 和方式 3 中,由软件设置,可做奇偶校验位。 在多机通信中,可作为区别地址帧或数据帧的标识位。一般约定地址 帧时,TB8 为 1,数据帧时,TB8 为 0。 RB8: 接收数据的第 9 位。功能同 TB8。 TI: 发送中断标志位。发送完一帧数据的标志,由硬件置位, 软件清除, 可触发CPU中断。 RI: 接收中断标志位。接收完一帧数据的标志,由硬件置位, 软件清除, 可触发CPU中断。
6. 串行通讯及其接口
6-1 串行通讯的一般概念
6-1-1 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一.设计要求:两片单片机利用串行口进行串行通信:串行通信的波特率可从键盘进行设定,可选的波特率为1200、2400、4800和9600bit/s。

二、方案论证:方案一:以两片51单片机作为通信部件,以4*4矩阵键盘作为数据输入接口,通过16个不同键值输入不同的信息,按照51单片机的方式3进行串口通信,从机采用中断方式接收信息并按照通信协议改变波特率或者用I/O口输出、CD4511译码、数码管显示相关数据,整个系统的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编写。

方案二: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与方案一样,但是通信方式采用方式一进行通信,主从机之间的访问采用查询方式,数据输出直接由单片机的译码程序输出译码数据,同时软件编写采用汇编语言。

两种方式从设计上来说各有特色,而且两种方式都应该是可行的。

方案一中按照方式三通信可以输出九位数据而方式一只能输出八位数据,但就本题的要求来说方式一就可以了。

主从机之间的交流采用中断方式是一种高效且保护单片机的选择,但是相比之下本人对查询方式的理解更好一些。

数码管的显示若采用CD4511译码则直接输出数据就可以了,但是这样会增加硬件陈本,而且单片机的资源大部分都还闲置着,所以直接编写一段译码程序是比较好的做法。

另外在软件编写上,采用C语言在后续设计中对硬件的考虑稍少一些,换言之采用汇编可以使自己对整个通信过程及单片机的部分结构有更清晰地认识所以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二。

三、理论设计:采用AltiumDesigner绘制的原理图(整图)本系统主要包括五个基本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晶振电路、电源、复位电路及相关设置电路)、4*4矩阵键盘、功能控制电路、数据显示电路、波特率更改指示电路。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控制口选择将要实现的功能,然后矩阵键盘输入数据,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加校验码、设置功能标志位),然后与从机握手,一切就绪之后后就开始发送数据,然后从机对接收数据校验,回发校验结果,主机根据校验结果进行下一步动作,或者重发,或者进入下一数据的发送过程,然后按照此过程不段循环,直到结束。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1.引言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是指两个或多个单片机之间通过串口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的过程。

串行通信是一种逐位传输数据的方式,与并行通信相比,它占用的硬件资源更少,且传输距离较远。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双机之间串行通信的设计过程,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

2.硬件设计串行通信需要使用到两个主要的硬件部件:串口芯片和通信线路。

串口芯片负责将要发送或接收的数据转换成串行数据流,并通过通信线路进行传输。

通信线路通常包括两根传输数据的线路(TX和RX)、地线和时钟线。

2.1串口芯片的选择常用的串口芯片有MAX232、MAX485、CH340等。

选择合适的芯片需要考虑通信距离、通信速率、系统的功耗等因素。

对于较短的通信距离和较低的通信速率,可以选择MAX232芯片;而对于长距离通信和较高的通信速率,可以选择MAX485芯片。

2.2通信线路设计通信线路的设计需要考虑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通常使用双绞线或者屏蔽线路来减小信号的串扰和干扰。

对于短距离通信,双绞线即可满足需求;而对于长距离通信,需要采用屏蔽线路来减小串扰和干扰。

3.软件设计串行通信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通信协议的制定和数据包的格式规定。

3.1通信协议的选择通信协议是指数据传输的一套规则和约定,它规定了数据的格式、传输顺序、误码校验等内容。

常用的通信协议有UART、RS232、SPI、I2C等。

UART是最常用的通信协议,它一般使用异步通信方式,并具有较高的通信速率和稳定性。

3.2数据包的格式规定数据包是一组有意义的数据的集合,它包括起始位、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起始位用于标识一个数据包的开始,通常为逻辑低电平;数据位用于存储要传输的数据;停止位用于标识数据包的结束,通常为逻辑高电平;校验位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

校验位可以是奇校验、偶校验、无校验等。

4.实验步骤4.1连接硬件根据硬件设计部分的要求,将串口芯片和通信线路连接到单片机上。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

单片机双机串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单片机双机串行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单片机实现双机间的串行通信,包括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并利用这种通信方式完成一定的任务。

二、实验原理1.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将数据一个个位发送或接收的方式。

数据通过一个线路逐位发送或接收,可以减少通信所需的线路数目。

2. UART串口通信:UART是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的简称,是一种最常用的串口通信方式,通常用于单片机与计算机、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

3.串口模块:串口模块是负责将数据转变为串行传输的硬件模块,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通过设置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等参数,可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4.单片机串口通信:单片机内部集成了UART串口通信接口,只需要通过相应的寄存器配置,可以实现串口通信功能。

5.双机串行通信:双机串行通信是通过串口将两台单片机进行连接,一台单片机作为发送端,负责将数据发送出去;另一台单片机作为接收端,负责接收并处理发送的数据。

三、实验器材与软件1.实验器材:两台单片机、USB转TTL模块、杜邦线若干。

2. 实验软件: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配置发送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T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发送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发送中断。

(4)循环发送指定的数据。

2.配置接收端单片机(1)连接单片机和USB转TTL模块,将USB转TTL模块的RX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P3口,将GND端连接到单片机的地线。

(2)在Keil C51环境下创建新工程,编写接收端程序。

(3)配置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并打开串口接收中断。

单片机双机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单片机双机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单片机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 090431班学号: xxx 姓名: xxx 评分:教师: xxx 2012年6月25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20 10 -20 11学年第2 学期第17 周-20 周注:1、此表一组一表二份,课程设计小组组长一份;任课教师授课时自带一份备查。

2、课程设计结束后与“课程设计小结”、“学生成绩单”一并交院教务存档摘要串行通讯是单片机的一个重要应用。

本设计就是利用两块单片机来完成一个系统,实现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讯。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在我们的周围可能会同时出现多台微型计算机,而且这些计算机的牌号,后型号不同,而且有的格式不兼容。

于是利用单片机串行口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的相互通信,以达到信息或程序的共享是非常有用的。

从智能家用电器到工业上的控制系统都采用了上位机与下位机基于串行通信的主从工作方式,这样就充分利用了微机分析处理能力强、速度快的特点及下位机(单片机)面向控制、使用灵活方便的优势。

由于AT09C52系列单片机具有性能稳定、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等可特点,因此其应用相当广泛。

AT09C52单片机中有异步通信串行接口,能方便的构成双机,多机通讯接口。

随着测量向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的发展。

利用多机通讯构成的分布式系统逐渐普及。

本实验就点对点的双机通信进行训练。

学习串口的工作方式,初始化编程,和单片机与单片机点对点通信的编程方法以及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实现多机通信以及单片机与PC机的通讯,手机通过蓝牙与单片机通讯,电脑通过蓝牙与单片机通讯等一系列功能扩展。

【关键字】双机串行通讯 AT89C52 异步通讯功能扩展目录前言 (1)第一章、系统功能 (2)1.1 设计要求和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第二章、系统设计方案 (3)2.1硬件设计 (3)2.1.1 AT89C52和RS232说明 (3)2..12 双机通讯的方案选择 (7)2.1软件设计 (8)2.2.1 甲机程序的编写说明 (8)2.2.2 甲机程序的编写说明 (12)第三章、调试与操作 (19)3.1 开发板调试 (19)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20)第四章、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设计课件

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设计课件
13 2024/7/2
波特率的选择
若晶振为12MHz,TH1初值取FDH,依公式算出 的波特率为10416.6…; TH1初值取FCH,为 7812.5。
波特率要选择标称值,由于TH1的初值是整数,为 了获得标称值,依公式晶振频率要选11.0592MHz。
方式1和方式3波特率与TH1初值的对应关系:
15 2024/7/2
学习愉快!
5 2024/7/2
5.2.3 80C51串行口的工作方式 方式0:同步移位寄存器,用于扩展并行口
RXD:输入或输出引脚 TXD:移位脉冲输出引脚 发送和接收都是8位 波特率固定为:fosc/12
6 2024/7/2
数据输出:
写入SBUF
TCY
RXD(数据)
D0 D1
TXD(移位脉冲) TI(中断标志)
RXD 位采样脉冲
起始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RB8 停止位
RI(中断标志)
12 2024/7/2
5.2.4 80C51波特率确定与初始化步骤 波特率的确定 波特率的计算 固定波特率: 方式0波特率= fosc/12 方式2波特率=(2SMOD/64)* fosc
可变波特率:(方式1、方式3) 波特率=(2SMOD/32)*(T1溢出率) T1溢出率 = fosc /{12×[256 -(TH1)]}
SM2=0时,接收机地址帧甄别禁止。不论收到 的RB8为0或1,均可以使接收帧进入SBUF,并 使RI=1。此时的RB8通常为校验位。
REN:串行接收使能位,软件置1时,启动接收过程
3 2024/7/2
TB8:多机方式发送的第9位
发送的地址/数据帧标志。也可作为奇偶校验位。

51单片机 双机通信

51单片机 双机通信

实验三双机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a)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二、实验实现的功能a)甲机向乙机发送按键的键值,同时将乙机发送的键值在数码管上显示并且LED相应的闪烁b)乙机接收甲机发送的键值并在数码管上显示,同时也能向甲机发送键值三、系统硬件设计甲机和乙机的连接一样,将甲机的RXD和乙机的TXD连接,甲机的TXD和乙机的RXD连接,再将两个单片机的GND连接四、系统软件设计甲机发送程序:#include <stc10.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N 50ucharcodevalu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 X5E,0X79,0X71};//0--F的共阴极字段码表uchar codetab[]={0XFD,0X3F,0XFA,0X3F,0XF7,0X1F,0XEF,0X2F,0XDF,0X37,0XBF,0X3B,0X7F,0X3F}; //花型显示uchar ptr=0;sbit P36=P3^6;sbit P37=P3^7;void delay(uint x) //延时函数{uchar i;while(x--){for(i=0;i<120;i++);}}void display(uchar n) //显示函数{P0=0XF7;P1=codevalue[n];delay(N/2);}uchar scan_key()//按键扫描{uchar i,m;P36=0;P37=1;for(i=0;i<2;i++){m=P0;switch(m&0xe0){case 0xc0: ptr=i*3+1;return ptr;break;case 0xa0: ptr=i*3+2;return ptr;break;case 0x60: ptr=i*3+3;return ptr;break;}P36=1;P37=0;}}void shun() //顺时针转{int a,b,i;a=0x01;b=0x04;for(i=0;i<8;i++){P2=~a;a<<=1;delay(5N);}P2=0XFF;for(i=0;i<4;i++){P3&=(~b);b<<=1;delay(5N);}P3=0X3f;}void ni() //逆时针转{int a,b,i;a=0x80;b=0x20;for(i=0;i<4;i++){P3&=(~b);b>>=1;delay(5N);}P3=0X3F;for(i=0;i<8;i++){P2=~a;a>>=1;delay(5N);}P2=0XFF;}void shan() //绿黄红依次点亮{P2=0XB6;P3=0X37;delay(10N);P2=0X6D;P3=0X2F;delay(10N);P2=0XDB;P3=0X1B;delay(10N);P2=0XFF;P3=0X3F;delay(10N);}void hua(){int t;for(t=0;t<7;t++){P2=tab[t*2];P3=tab[t*2+1];delay(20N);}}void sent()//串口发送{SBUF=ptr;while(!TI);TI=0;}void receive() //串口接收并在led上显示{while(!RI);RI=0;switch(SBUF){case 1: display(SBUF);shun();break;case 2: display(SBUF);ni();break;case 3: display(SBUF);shan();break;case 4: display(SBUF);hua();break;case 5: display(SBUF);P2=0x00;P3=0x03;break;case 6: display(SBUF);P2=0xff;P3=0xff;break;}}void main(void){P1M0=0XFF;P1M1=0X00;TMOD=0X20; //T1工作模式2TH1=0XF4; //波特率2400TL1=0XF4;SCON=0XD0; //串口模式3,允许接收PCON=0X00; //波特率不倍增TR1=1;while(1){scan_key();sent();receive();}}乙机接收程序:#include <stc10.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N 10uchar codevalu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0--F的共阴极字段码表uchar Num_Buffer[]={0,0,0,0};//缓冲区初始化uchar keyvalue=0,ptr=0;void delay(uint x) //延时函数{uchar i;while(x--){for(i=0;i<120;i++);}}void display(uchar n) //显示函数{Num_Buffer[3]=n/1000;Num_Buffer[2]=n/100%10;Num_Buffer[1]=n/10%10;Num_Buffer[0]=n%10;P0=0XFE;P1=codevalue[Num_Buffer[3]];delay(N/2);P0=0XFD;P1=codevalue[Num_Buffer[2]];delay(N/2);P0=0XFB;P1=codevalue[Num_Buffer[1]];delay(N/2);P0=0XF7;P1=codevalue[Num_Buffer[0]];delay(N/2);}uchar scan_key() //按键扫描函数{uchar a=0x40,i,m;for(i=0;i<2;i++){P3=~a;delay(N);m=P0;switch(m&0xe0){case 0xc0: ptr=i*3+1;return ptr;break;case 0xa0: ptr=i*3+2;return ptr;break;case 0x60: ptr=i*3+3;return ptr;break;}a=a<<1;}}void sent()//串口发送{SBUF=ptr;while(!TI);TI=0;}void receive()//串口接收{while(!RI){display(keyvalue);}RI=0;keyvalue=SBUF;}void main(void){P1M0=0XFF;P1M1=0X00;TMOD=0X20; //T1工作模式2TH1=0XF4; //波特率2400TL1=0XF4;SCON=0XD0; //串口模式3,允许接收PCON=0X00; //波特率不倍增TR1=1;while(1){scan_key(); //获取键值sent();receive();}}五、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1:和实验一一样,按键扫描时对P3口赋值会影响LED的显示解决:将按键扫描程序改为uchar scan_key()//按键扫描{uchar i,m;P36=0;P37=1;for(i=0;i<2;i++){m=P0;switch(m&0xe0){case 0xc0: ptr=i*3+1;return ptr;break;case 0xa0: ptr=i*3+2;return ptr;break;case 0x60: ptr=i*3+3;return ptr;break;}P36=1;P37=0;}}问题2:甲机在接收到5后12个LED全亮,然后无论乙机发送什么,甲机都是12个LED 全亮,不会改变状态解决:反复调试检查发现P3口的最低两位为发送与接收端口,在最开始的程序中接收5的程序为case 5: display(SBUF);P2=0x00;P3=0x00;break;,此时P3的最低两位清零,使发送和接收位都无效,所以在以后无论乙机发送什么甲机都无法接收,将其改为case 5:display(SBUF);P2=0x00;P3=0x03;break;后正常问题3:怎样让乙机在开始的时候显示0,解决:开始时写的程序为void receive()//串口接收{while(!RI) ;RI=0;keyvalue=SBUF;display(keyvalue);}这时运行后上电后数码管不显示,分析得出开始时SBUF为空,所以不显示,应当把显示函数放在while后面显示即程序改为void receive()//串口接收{while(!RI){display(keyvalue);}RI=0;keyvalue=SBUF;}指导老师签字:日期:。

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单片机双机串口通信程序设计发布: 2009-4-03 23:56 | 作者: cepark | 查看: 92次利用方式1实现单片机双机通信,主频为6M,波特率为2400bps,电路见图5 -10。

当两个单片机距离较近时,甲、乙两机的发送端与接收端分别直接相联,两机共地。

执行程序,甲机将亮灯信号发送给乙机,若通信正常,乙机接收到信号后点亮20个发光二极管。

乙机采用查询与中断两种工作方式。

当然20个LE D乙机可单独控制,也可接受甲机的控制,并执行甲机指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程序.甲机发送程序:org 0000hsta: mov tmod,#20h ;设置波特率mov tl1,#0FAhmov th1,#0FAhsetb tr1mov scon,#40h ;置工作方式1clr timov a,#00hmov sbuf,a ;发送亮灯信号wait: jbc ti,cont ;发送成功清标志ajmp wait ;等待发送完毕cont: sjmp sta ;重复发送end乙机查询工作方式接收:org 0000hmov tmod,#20h ;设置通信波特率mov tl1,#0FAhmov th1,#0FAhsetb tr1mov scon,#40hclr risetb ren ;允许接收wait: jbc ri,read ;接收成功清标志ajmp wait ;接收未完等待read: mov a ,sbufmov p1,a ;接收亮灯信号送P1口sjmp $end乙机中断工作方式接收org 0000hajmp mainorg 0023hajmp zd ;转串口中断程序START: MOV TMOD,#20hmov tl1,#0FAhmov th1,#0FAhsetb tr1mov scon,#50hclr rimov ie,#90h ;开中断MAIN:sjmp $ 主程序zd: clr ri ;清接收标志;==============中断程序还要再完善============== mov a ,sbuf ;读接收信号mov p1,aMOV R1,A ;将收到的信号送缓存reti ;中断返回end<单片机双机串口通讯原理图>采用方式2 通信,数据帧格式是11位的,TB8为奇偶校验位,接收过程要求判断RB8,若出错置F0标志为1,正确则置F0标志为0,然后返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专业方向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单片机双机之间的串行通信设计一.设计要求:两片单片机利用串行口进行串行通信:串行通信的波特率可从键盘进行设定,可选的波特率为1200、2400、4800和9600bit/s。

二、方案论证:方案一:以两片51单片机作为通信部件,以4*4矩阵键盘作为数据输入接口,通过16个不同键值输入不同的信息,按照51单片机的方式3进行串口通信,从机采用中断方式接收信息并按照通信协议改变波特率或者用I/O口输出、CD4511译码、数码管显示相关数据,整个系统的软件部分采用C语言编写。

方案二:整个系统的硬件设计与方案一样,但是通信方式采用方式一进行通信,主从机之间的访问采用查询方式,数据输出直接由单片机的译码程序输出译码数据,同时软件编写采用汇编语言。

两种方式从设计上来说各有特色,而且两种方式都应该是可行的。

方案一中按照方式三通信可以输出九位数据而方式一只能输出八位数据,但就本题的要求来说方式一就可以了。

主从机之间的交流采用中断方式是一种高效且保护单片机的选择,但是相比之下本人对查询方式的理解更好一些。

数码管的显示若采用CD4511译码则直接输出数据就可以了,但是这样会增加硬件陈本,而且单片机的资源大部分都还闲置着,所以直接编写一段译码程序是比较好的做法。

另外在软件编写上,采用C语言在后续设计中对硬件的考虑稍少一些,换言之采用汇编可以使自己对整个通信过程及单片机的部分结构有更清晰地认识所以综合考虑采用方案二。

三、理论设计:采用AltiumDesigner绘制的原理图(整图)本系统主要包括五个基本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晶振电路、电源、复位电路及相关设置电路)、4*4矩阵键盘、功能控制电路、数据显示电路、波特率更改指示电路。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控制口选择将要实现的功能,然后矩阵键盘输入数据,单片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加校验码、设置功能标志位),然后与从机握手,一切就绪之后后就开始发送数据,然后从机对接收数据校验,回发校验结果,主机根据校验结果进行下一步动作,或者重发,或者进入下一数据的发送过程,然后按照此过程不段循环,直到结束。

单片机最小系统:接上电源和地,晶振电路提供脉冲,加上复位电路,将EA接入高电电平选择片内程序存储器。

这是一个单片机能够工作的最低设置。

4*4矩阵键盘:将矩阵键盘接入p1口通过按键扫描程序读写P1口从而判断有无安键按下,通过查键值程序确定其键值从而得到输入数据。

这是整个系统的输入接口。

功能控制电路:控制键(图中为K3)被按下时为低电平,否则为高电平,这样就可以根据读入的的电平差别控制通信系统的功能。

高电平时让从机显示接收到的数据,低电平从机更改波特率。

数据显示模块:译码程序将获得的数据译成可直接显示的段码输到p2口,用数码管显示。

为防止单片机的带负载能力不足,本设计中加了上拉电阻使数码管显示更清晰。

波特率更改指示电路:在从机更改波特率之后同时给P1口写数是相应指示灯亮,指示此时两机之间通信的波特率为多少。

控制键未被按下控制键未被按下时,从机显示接收到到的数据指示灯未亮表明此时从机未设置波特率,以初始波特率工作控制键被按下指示灯亮表明通信系统此时以指定波特率控制键被按下时,从机不显示数据两机之间数用示波器观察两下图是系统软件仿真的结果,以下现象表明系统能正常工作并实现预设结果。

五、作品功能和使用说明:接上电源系统开始工作,功能件控制从机功能,键盘输入数据,主机发送数据,从机接收数据。

当控制键未被按下时,从机显示接收到的数据;控制键被按下时从机不再显示数据,只更改波特率,同时点亮相应的指示灯。

指示灯会指示当前工作的波特率,灯不亮时单片机以默认波特率工作。

系统断电时结束通信。

波特率指示电源接口及开从机只显示数据从机更改波特六、心得体会:经过这几天的努力终于将设计完成了。

整个过程虽然遇到很多问题,但是确实感觉又学到了了不少东西。

整个系统的设计很快就决定下来了,但是在软件编写完之后进行软件仿真时,一直不能不能成功。

然后一步步的查错,从功能流程图开始,一步步检查,理清系统的时序逻辑关系。

确保逻辑功能没问题后,对软件进行调试,逐步调试、设置相关寄存器、查看相应的io口,然后发现这里也没什么问题。

于是直接在程序中设置标志位,观察程序的运行情况。

后来发现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地方:一是软件不能自动返回,重复执行,于是在程序中增加了循环语句和返回语句;二是没有正确保存数据和取数据,主要体现在查键值后没有保护数据及进行校验后没有进行重取原数据,这是两个非常易错的问题。

另外功能上单片机之间的“握手”和等待通讯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在硬件制作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在制作PCB板时由于腐蚀过度导致出现了很多断路,以至调试时得检查电路,同时对整个系统的美观造成很大影响。

不过,这次设计确实让我对通信过程有更深的理解。

七、参考文献[1]李建忠.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何小艇.电子系统设计(第四版.浙江大学出版社)系统程序:/************************************************************************* * 约定:主机发送呼叫信号"0EH",咨询从机是否可以接受数据 ** 从机发送"01H"表示可以接受,否则发送"02H"表示暂时不能接受数据 ** 主机只有收到了应答信号"01H"才向从机发送数据,否则继续呼叫 ** 主机收到"0FH"表示发送正确,收到"F0H"表示发送错误 ** 设置:串口工作于方式1 ,定时器做波特率发生器工作于方式2,SMOD=1, * * 波特率为1200时计数初值为D0, 2400--E8H, 4800-F4H, 9600-FAH ** 两片单片机开始波特率设为4800 ** 通过按键进行功能选择,按下=0设置波特率未按=1数据显示 * *************************************************************************/主机程序:/*****************发送程序********************/ORG 0000HL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SP,#60HMOV TMOD, #20H ;置定时器/计数器1工作于方式2定时MOV TL1, #0F4H ;置定时器/计数器1初值,初始波特率为4800 MOV TH1, #0F4H ;置重装值MOV PCON,#80H ;SMOD=1MOV SCON,#50H ;串行口工作于方式1SETB TR1/****************首先进行查键子程序***************/BEGAIN: ACALL KEYMOV R1,AACALL HUJIAOAJMP BEGAIN/************按键扫描****************/KEY: ACALL KS1 ;调用判断有无键按下子程序JNZ LK1 ;有键按下(A)=0,AJMP KEYLK1: ACALL DELAYACALL KS1JNZ CKEYAJMP KEYCKEY: MOV R2,#7FHMOV R4,#00HCKEY1: MOV P1,R2JB ,LONEMOV A,#00HAJMP LPK ;转到键值计算子程序LONE: JB ,LTWOMOV A,#04HAJMP LPKLTWO: JB ,LTHRMOV A,#08HAJMP LPKLTHR: JB ,NEXT0MOV A,#0CHLPK: ADD A,R4PUSH ACCLK3: ACALL KS1JNZ LK3ACALL DELAYPOP ACCRETNEXT0: INC R4MOV A,R2JNB ,KENDRR AMOV R2,AAJMP CKEY1KEND: AJMP KEYKS1: MOV P1,#0FHMOV A,P1CPL AANL A,#0FHRET/************然后呼叫从机***************/HUJIAO: CALL DELAYMOV A,#0EHCPLMOV SBUF,AWAIT1: JBC TI,TXYES ;等待发送完成SJMP WAIT1TXYES: JBC RI,NEXT1 ;等待从机回答SJMP TXYESNEXT1: MOV A,SBUF ;判断从机是否同意,不同意则继续呼叫CJNE A,#01H,HUJIAOPANDUAN: JB ,XSHU ;功能键被按下,则发送数据设置波特率,否则只显示发送数据SHEZ: MOV A,R1SETB ;=1显示 =0设置波特率MOV C,PMOV ,CMOV SBUF,AWAIT2: JNB TI,WAIT2CLR TIWAITC1: JNB RI,WAITC1CLR RICPLMOV A,SBUFCJNE A,#0FH,SHEZMOV A,R1ANL A,#0FHCJNE A,#00H,L1MOV TL1, #0D0H ;重设波特率为1200MOV TH1, #0D0HLJMP FHL1: CJNE A,#01H,L2MOV TL1, #0E8H ;重设波特率为2400MOV TH1, #0E8HLJMP FHL2: CJNE A,#02H,L3MOV TL1, #0F4H ;重设波特率为4800MOV TH1, #0F4HLJMP FHL3: CJNE A,#03H,FHMOV TL1, #0FAH ;重设波特率为9600MOV TH1, #0FAHLJMP FHXSHU:MOV A,R1 ;只显示数字时,A的高位不处理直接发送 MOV C,PMOV ,CMOV SBUF,AWAIT3: JNB TI,WAIT3CLR TIWAITC: JNB RI,WAITCCLR RIMOV A,SBUFCJNE A,#0FH,XSHUCLRFH:RET/**********延时子程序*********/DELAY:MOV R6,#0FFHLOOP1: DJNZ R6,LOOP1RETJS:END从机程序:/*****************接收程序********************/ORG 0000HLJMP MAINORG 0030HMAIN: MOV SP,#60HRSTRT: MOV TMOD, #20H ;置定时器/计数器1工作于方式2定时MOV TL1, #0F4H ;置定时器/计数器1初值,初始波特率为4800MOV TH1, #0F4H ;置重装值MOV PCON,#80H ;SMOD=1MOV SCON,#50H ;串行口工作于方式1SETB TR1JIESHOU: CLR TIJNB RI,JIESHOUCLR RIMOV A,SBUFCJNE A,#0EH,FA2FA1: MOV A,#01HMOV SBUF,ACPLWAIT1: JBC TI,RXSJMP WAIT1FA2: MOV A,#02HMOV SBUF,AWAIT2: JBC TI,JIESHOUSJMP WAIT2RX: CLR TIJNB RI,RXCLR RIMOV A,SBUFMOV C,PMOV R1,AJC FAF0FA0F: MOV A,#0FHMOV SBUF,AWAIT3: JNB TI,WAIT3CLR TISJMP CHULIFAF0: MOV A,#0F0HMOV SBUF,AWAIT4: JNB TI,WAIT4CLR TILJMP RXCHULI: MOV A,R1JB ,SHEZ ;=1显示 =0设置波特率XIANS:ANL A,#0FHLCALL DISPLAYLJMP JSSHEZ:MOV P2,#00HANL A,#0FHCJNE A,#00H,L1MOV TL1, #0D0H ;重设波特率为1200MOV TH1, #0D0HMOV P1,#0FEH ;CLRLJMP JSL1: CJNE A,#01H,L2MOV TL1, #0E8H ;重设波特率为2400MOV TH1, #0E8HMOV P1,#0FDH ;CLRLJMP JSL2: CJNE A,#02H,L3MOV TL1, #0F4H ;重设波特率为4800 MOV TH1, #0F4HMOV P1,#0FBH ;CLRLJMP JSL3: CJNE A,#03H,JIEMOV TL1, #0FAH ;重设波特率为9600 MOV TH1, #0FAHMOV P1,#0F7H ;CLRJIE: LJMP JS/**********延时子程序*********/DELAY:MOV R6,#03FHLOOP1: DJNZ R6,LOOP1RET/**********译码程序**********/DISPLAY:CJNE A,#00H,LT1MOV A,#00111111B ;0SJMP LASTLT1: CJNE A,#01H,LT2MOV A,#00000110B ;1SJMP LASTLT2: CJNE A,#02H,LT3MOV A,#01011011B ;2SJMP LASTLT3: CJNE A,#03H,LT4MOV A,#01001111B ;3SJMP LASTLT4: CJNE A,#04H,LT5MOV A,#01100110B ;4SJMP LASTLT5: CJNE A,#05H,LT6MOV A,#01101101B ;5SJMP LASTLT6: CJNE A,#06H,LT7MOV A,#01111101B ;6SJMP LASTLT7: CJNE A,#07H,LT8MOV A,#00000111B ;7SJMP LASTLT8: CJNE A,#08H,LT9MOV A,#01111111B ;8SJMP LASTLT9: CJNE A,#09H,LT10MOV A,#01101111B ;9SJMP LASTLT10: CJNE A,#0AH,LT11MOV A,#01110111B ;ASJMP LASTLT11: CJNE A,#0BH,LT12MOV A,#01111111B ;BSJMP LASTLT12: CJNE A,#0CH,LT13MOV A,#00111001B ;CSJMP LASTLT13: CJNE A,#0DH,LT14MOV A,#00111111B ;DSJMP LASTLT14: CJNE A,#0EH,LT15MOV A,#01111001B ;ESJMP LASTLT15: CJNE A,#0FH,LASTMOV A,#01110001B ;FLAST:MOV P2,ARETJS:LJMP JIESHOU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