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赫克歇尓-俄林理论

第四章  赫克歇尓-俄林理论

每百万美元的美国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对国内资本和劳动力的需求额(1947年) 出口品 资本K(美元) 劳动力L(人· 年) 资本K/劳动力L(美元/人· 年) 2550780 182.313 13911 进口替代品 3091339 170.004 18184
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A、人力资本 B、自然资源 C、要素密集度逆转 D、需求逆转 E、贸易壁垒的存在
推论:
自由贸易将使丰裕的要素获益,使稀缺的要素受 损。获益要素所有者会支持自由贸易,因此,受 损要素所有者反对自由贸易。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又称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定理 成立的前提条件,缺一不可: (1)国家间完全竞争; (2)没有贸易壁垒; (3)两国具有相同的生产技术。
自由贸易必然会使不同国家的相同生产要素的 价格趋于一致。 若不同国家的要素价格在贸易前存在差别, 即使这些要素无法跨国境直接进行竞争,只要允 许商品进行自由贸易,随着商品价格的趋同,要 素的价格也会最终趋于相同,高工资会减少,低 工资会提高,直到不同国家的工资水平趋于一致。 相同的结果对于资本回报也成立。
4.1 基本假设条件:
(1)2×2×2模型,两种生产要素(劳动、资本) (2)生产要素在两国间无法自由移动; (3)无贸易壁垒,市场完全竞争; (4)贸易平衡,即进口总量=出口总量; (5)生产要素可在一国内的不同行业间自由移动, 所有要素完全被利用:要素需求等于要素供给;
(6)两国的消费偏好完全相同; (7)两国的生产技术完全相同(与李嘉图理论主要 区别)★★。因此,技术的好坏、劳动生产率的高 低不是解释贸易的原因; (8)布料的劳动-资本比超过小麦的劳动-资本比,且 每个产品生产的劳动-资本比为常数;布料为劳动密 集型产品,小麦为资本密集型; (9)两个国家之间唯一的差别在要素禀赋不同。假 设:日本8L、10K,美国10L、20K。

4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4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动密集型的.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Figure 4-1: Input Possibilities in Food Production
Unit land input aTF in acres per calorie
Input combinations that produce one calorie of food
然而,里昂惕夫的检验结果令人吃惊.美国进口 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比美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密 集程度高出大约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 集程度高出大约30%.这意味着,美国进口的是 资本密集型商品(capital资本密集型商品(capital-intensive product),而 product),而 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labor-intensive). 出口的反而是劳动密集型商品(labor-intensive). 这与H 这与H—O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 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这就是著名的里 昂惕夫之迷(Leontief Paradox).
Land-labor ratio, T/L
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
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 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
要素供给不变时,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 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 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反之亦然.
Figure 4-3: Factor Prices and Goods Prices
Example: Example: 如果粮食生产需要 80 名工人和 200 英 亩土地,而生产棉布需要 20 名工人和 20 英亩土 地,那么粮食生产就是土地密集型的,而棉布生 产是劳动密集型的.
Figure 4-2: Factor Prices and Input Choices

04 第四章H---O理论08

04 第四章H---O理论08

EB
B国是劳动相对充 裕的
LA
LB
L
17
要素丰裕度(说明)
图中,EA、E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总 量组合。在EA点,A国拥有的资本和劳动总量为 KA、LA;EB点表示B国拥有的资本和劳动总量为 KB 、LB 。图中EA 、EB 两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 A、B分别表示A、B两国的要素禀赋情况。由图 可知A>B,故A国为资本丰裕的国家,B国为劳 动丰裕的国家。 在假设条件下,两种定义所判断的结果是一 致的。
K 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L
中国
L K 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美国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30
二、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 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 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由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可以引申除一条结论: 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 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理由是贸易后一国出口商 品的相对价格上升,根据H-O定理,一国出口商品所 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是其丰裕要素,故出口价格的上升 将导致该国丰裕要素的实际报酬上升,另一种要素,即 稀缺要素的实际报酬则下降。这一结果的重要含义是国 际贸易虽改善了一国整体的福利水平,但并不是对每一 个人都是有有利的,因为国际贸易会对一国要素收入分 配格局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 里昂惕夫运用投入产出方法检验得出, 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 集型产品,这一结果与赫克歇尔—俄林的 贸易理论相悖,称这种悖论为里昂惕夫之 谜(里昂惕夫悖论、生产要素稀缺之谜)
30
0
40
结 论
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 不同,导致了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 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优势原理, 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 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这一重要结论便是所谓的H-O定理。

4 要素禀赋理论

4 要素禀赋理论

PW
P*
E’
E’* E* U2 O B‘ U’2 X
O
A’
X
图4-5 H、J两国贸易后均衡状态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要素禀赋理论的扩展
•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 二、斯托尔珀-萨缪尔逊定理 • 三、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一、罗伯津斯基定理
• 当某一要素禀赋增加时,会导致密集使用 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 产则下降。

第一种方法:如果B国的可用总资本和 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大于A国的这 一比例,我们就说B国是资本丰裕的。注意 ,这种方法用的是总资本和总劳动的比率 ,而不是两者的绝对数量。如果B国的 TK/TL大于A国的TK/TL,即使B国的资本 拥有量少于A国,B国仍然是资本丰裕的。
K
K2
E2
K1

里昂惕夫的计算给他本人和其他人提供 了一个令人困惑的“谜”:1947年美国居 然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是资 本密集型产品。其关键比率(KX/LX)/( KM/LM)仅为0.77,而根据H-O理论,该比 率应该远大于是。这一现实与理论大相径 庭的矛盾即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二、对里昂惕夫之谜的各种解释
Y’’
X’’
X’ X Y’
SJ
a P
c
DH O a) O
D
DJ O c)
Q
b)
Q
Q
图4-3 贸易利益的局部均衡分析 a)H国大米市场b)国际大米市场c)J国大米市场
• (二)一般均衡分析
Y P* B E* U2 A P E U1 O B‘ A’
X 图4-4 贸易前H、J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的均衡状况
Y Y PW P A E U1 B U’1

国际贸易学(3)新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学(3)新古典贸易理论

里昂惕夫之谜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知道一国的资源禀赋状况,就
可以推断其国际贸易的模式。20世纪40年代,美国被认为 是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因此,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而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1951年,里昂惕夫利用美国 1947年的进出口数据对要素禀赋模型进行了检验。计算结 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 / 劳动比率比出口产品高出 大约30%。这意味着,美国是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 资本密集型商品!这样,里昂惕夫的实证研究便得出了与 要素禀赋理论完全相悖的结论,在国际贸易理论界被称为 “里昂惕夫之谜”。
第4章新古典贸易理论
节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理论) 节标准贸易模型
第一节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理论)
伯蒂尔·俄林 (Bertil Ohlin)
埃利·赫克歇尔 (Eli Heckscher)
一、 H-O理论产生的背景与基本假设
1.H-O理论产生的背景
国际贸易
相对价格差
成本差
劳动生产率差异 (比较成本说)
(3)技术要素说
该学说认为,作为生产过程中的知识、技巧 和熟练程度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劳动和 资本要素的生产率,而且可以提高三者作为一个 整体的全部要素生产率,从而改变土地、劳动和 资本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对比例关系,从这 个意义上说,技术也是一种独立的生产要素。
技术进步会对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比率产生 影响,从而影响各国产品的相对优势,对贸易格 局的变动产生作用。
罗伯津斯基定理 (Rybczynski Theorem)
假设某一生产要素总量增加,比如说资本供给增加了ΔK。
kx
Kx Lx
KxKKy LxLy
ky
Ky Ly
Ky Ky Ly Ly

ch04 Heckscher–Ohlin模型

ch04 Heckscher–Ohlin模型

4.1 H–O模型的基本假设—CRTS

生产技术为固定规模报酬(CRTS)的几个特性:
a) 不同等产量线所代表的相对产出水平,可利
用其与原点的相对距离来衡量。
b) 资 本 与 劳 动 的 边 际 生 产 力 仅 是 要 素 密 集 度
(factor intensity)的函数,亦即边际生产力仅是 资本相对劳动比例(以下简称资本–劳动比或 K/L比)的函数。
improvement)。
4.6要素价格均等定理 (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要素价格均等定理主要讨论国际贸易对于国际之间要
素价格的影响。

定理内容:不论两国的资源型态差异有多大,自由贸
易的结果都会使两国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报酬。

贸易虽会使两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相同(即 w/r =
贸易后, w 上涨的比率必将超过 X 财
价格上涨的比率。 Why?
4.5 扩大效果(magnification effect)
贸易后,w上涨的比率必将超过X财价格上涨的
比率, Why?
完全竞争市场下,商品价格高低受要素价格
(报酬)高低所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会等于资 本报酬变动率与劳动价格变动率的加权平均,因此 若资本报酬r下跌则劳动报酬w上涨的比率必会大 于X财价格的上涨比率。
2.Y财的线在X财线的右边
原因:本模型假设Y财为资本密集财,因此无论在任何要 素价格下,其资本劳动比Ky/Ly=ky 都比X财的要大
4.2 价格、要素密集度与产出
图4.4右边所画出的正斜率直线同样可以用
图4.1的等产量线进行说明
w/r 上涨就是等产量线的切线顺时针转动,则切点向西北 方向移动,这说明K/L=k增加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得该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获益,该产品不密集使用的要素 受损。
• 结合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可以得到: • 当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时,一国的相对富裕要素受益,相
对稀缺要素受损。 • 当然,以上情况下的S-S定理都是在要求不发生要素逆转
20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21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 依据上图,我们可以画出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与进口量的图。
22
开放环境下的H-O模型
• 开放条件下,对本国的分析和外国是一样的。国际衣服的相对价格高于封闭 环境下本国衣服的相对价格。国际相对价格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交点和与 无差异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本国的生产点B与消费点C。此时,本国进口电脑 出口衣服。三角形为本国贸易三角,面积与外国贸易三角相等。
34
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35
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 由于两部门的劳动/资本比都下降,因此劳力的边际产量都增加。 – w=PF*MPLF, w=PC*MPLC – 可知工资相对任一产品回报都上升,因此劳力要素的拥有者受 益。 – 结论:一产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会使得该产品密集使用的要素 拥有者获益。
36
5
生产可能性曲线
• 赫克歇尔-俄林中PPF包括两个式子:
aKFQF + aKCQC ≤ K aLFQF + aLCQC ≤ L
• 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生产一单位的A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资 本的比例大于生产一单位B商品所需要的劳动和资本的比例, 则我们说A商品是劳动密集型的,B商品是资本密集型的。
• 在这里我们假设,衣服密集使用劳动力,电脑密集使用资本。 – 个体表示为:aLC /aKC > aLF/aKF,或 aLC /aLF > aKC /aKF – 总量表示为: LC /KC > LF /KF

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贸易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贸易理论
(Pc/Pw) j
E*
(Sc/Sw)j
E (Dc/Dw)j = (Dc/Dw)a
O
C/W
图4.4 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
H–O定理
H–O定理:任何一个国家将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 裕的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即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 品必定是密集使用它相对丰裕的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 要决定一个国家哪些产品是具有比较优势而出口的,其 实非常容易,我们只需要知道两个条件: 我们要知道这个国家哪些要素是丰富的 哪些产品需要密集使用这些要素
各国要素比较以及比较优势
图4.8 2003年美国的几个行业进出口比较
单位:10亿美元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大豆
麦子
玉米
半导体
医疗器械 民用飞机
纺织品
家具
出口(10亿$)
进口(10亿$)
案例: 中国的农业出口
中国的大豆类产品净出口, 1980 -2002, 百万吨 中国的大豆类产品净出口, 1980 -2002, 百万吨
生产技术(要素生产率)不再是恒量的情况
K akw
W alw L
图4.6 小麦和布料的生产技术
akc
C alc
生产技术(要素生产率)不再是恒量的情况
W
B
美国
F
日本
O
A
E
C
图4.7 美国日本生产可能性边界
各国要素比较以及比较优势
表4.2 要素在世界的比例
国家 美国
实物资本 25.8
高技术工人 28.5
低技术工 人 0.5
可耕土地 24.1
森林土地
(%)
15.8
加拿大
中国 法国 德国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认为,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各国会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贸易,导致贸易条件趋向 均等化。然而,在实际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关税、非关税壁垒、汇率 波动等,导致贸易条件偏离均等化状态。
04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实证分析
实证研究方法
收集数据
收集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关 数据,包括出口和进口的商品
启示
该模型启示我们,各国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的最优 配置和经济的共同发展。此外,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措施促进贸易自由化和专业化分工,以提高国家的经济福利和 竞争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实证结果表明,各国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显 著差异,这导致了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 贸易格局。
贸易流量与资源禀赋关系
研究发现,贸易流量与资源禀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 系,即资源禀赋差异越大,贸易流量越大。
商品结构分析
通过对出口和进口的商品结构进行分析,发 现不同国家在不同商品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 势。
对实证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该定理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 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解释了 为什么国际贸易能够提高所有 参与国的经济福利。
03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内容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核心内容之一。该理论认为,各国 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生产要素价格存在差异,进而引发生产要素的国 际流动。
1 2 3
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
实证结果表明,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 在一定的关系,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助于推动经济 发展。
贸易政策影响
研究还发现,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格局和贸易流 量具有显著影响,关税和贸易壁垒的设置会限制 贸易自由化。

国际贸易 理论之 资源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国际贸易 理论之 资源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⑷要素密集度与要素的相对价格:如果资本的 相对价格下降,生产者为了减少其生产成本,必 定会用资本来代替劳动。结果两种商品都会变得 更为资本密集化。只有在任何可能的相对要素价 格下,生产Y的资本/劳动比率均大于生产X的资本 /劳动比率,Y才可以被视为资本密集型商品。 注意:要素的密集度只有在产业不或产品之间 进行比较时才有意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3 要素禀赋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Eli Heckscher发表了题为 《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在这篇论文 中,他对国际贸易理论作了一个概括性的说明。这篇 文章发表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0年后,他的 学生,另一位瑞典经济学家Bertil Ohlin才在这篇文章 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在1933年出版了《区际 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 由于俄林的著作中包含了赫克歇尔的所有工作, 并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且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由赫克歇 尔提出的,故将这一理论称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H——O贸易模型)
4.3.2 H—O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
H—O理论的一般均衡特性可以用图4—3 形象地概括出来。从该图的右下角出发,我们 可以看到需求偏好和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 (即收入分配)共同决定了对商品的需求。对 商品的需求决定了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素的派生 需求。生产中对要素的需求和对要素的供给共 同决定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价格。要素价 格和生产技术水平共同决定了最终产品的价格。 不同国家之间相对商品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 优势和贸易模式(即一国应该出口何种产品)。
4.3.1 H—O定理
⑴ H—O定理的内容:一国应当出口密集 地使用其相对丰裕(或便宜)要素的产品,进 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或昂贵的)要素的 产品。简而言之,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 口劳动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用前面的术语来讲,这意味着A国出口X 商品是因为X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而且劳动是 A国比较丰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同样地,B 国出口Y是因为Y是资本密集型商品,而且资 本是B国比较丰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

芬斯特拉版国际贸易第4章 贸易与资源: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芬斯特拉版国际贸易第4章 贸易与资源: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4 H-O定理检验:里昂惕夫悖论
里昂惕夫恰当地认为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以后)美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是资本 丰裕的。因此,根据H-O定理,里昂惕夫预期美 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然而,里昂惕夫用美国194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后 发现:美国进口品的资本-劳动比率高于美国出口 品的资本-劳动比率。这个发现与H-O定理矛盾, 从而被称作里昂惕夫悖论(Leontief’s Paradox) (或译作“里昂惕夫之谜”)。
UB UA
QB
A
CA
OB
CB
OA
QA
左图为开放条件下
的贸易三角,两国
的贸易三角
( ⊿ QAOACA 和 ⊿QBOBCB)为全等 三角形。
pw
O
B′
A′ X
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3 自由贸易均衡:均衡价格
A* D
A
母国出口
外国进口
计算机数量
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3 自由贸易均衡:贸易模式
该要素丰裕(要素丰裕度) 该要素稀缺 有效劳动力 有效要素禀赋 该有效要素丰裕 该有效要素稀缺 符号检验
第4章 贸易与资源: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Eli Heckscher 1879-1952
1919 年 , 赫 克 歇 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 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的论文,对要素禀赋理 论的核心思想——要素 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 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 作出了初步的分析。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2000年美国GDP份额为21.6%,实物资本份额为24%,所
以美国是资本丰裕型国家;中国和印度的资本份额都低于GDP份额,所以是

第四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第四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要素丰裕会影响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如下图所示:
• 如果A国劳动丰裕且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B国资本丰裕且Y为资本密 集型产品,那么,A国生产可能性曲线AA将相对偏向X轴,B国生产 可能性曲线BB将相对偏向Y轴。
• 由此得到以下结论: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的相对供给 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 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
1. 理解H-O理论的假定条件; 2. 理解两个重要概念: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充裕度; 3. 理解H-O 定理和H-O-S定理; 4. 理解里昂惕夫之谜及其对这个谜的不同解释; 5. 学会分析国际贸易对贸易参与国内要素所有者收入的影
响:短期特定要素模型,长期斯托尔帕-萨缪尔森定理; 6. 学会分析生产要素增长对一国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 就整个社会福利来说,取决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各自的大小,如果两相平均还有剩余,说明国际贸易带 来了净的社会福利。
(三)国际贸易的总收益
• 衡量方法有三种: 1、整个社会的贸易利益用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来衡量,即
用社会无差异曲线离原点的远近来表示; 2、贸易使一国可以消费超出其生产能力的产品; 3、通过个别商品市场消费及生产变化来衡量(消费者剩余
3、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4、规模报酬不变。 5、不完全的专业化分工。 6、商品和要素市场均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7、两国的消费偏好相同。 8、每个国家的生产要素都是给定的。 9、没有运输成本和贸易障碍。 10、两国贸易平衡。
二、要素禀赋与相对给
• 如果一个国家的劳动力相对于其它要素的比例比其它国家 更高,我们称其为劳动力丰裕型的国家;如果一种产品的 人工成本在其总成本中,所占比例高于其它产品,我们称 它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第4章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课件

第4章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课件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贸易使相对价格趋同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总之,从上面对贸易模式的讨论知道,本国的劳 动/土地比例比外国高,这就是说本国劳动比较 丰裕而外国土地比较丰裕。X的生产比Y的生产 需要更高的劳动/土地比例,即X是劳动密集型 产品,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劳动丰裕的本国会 出口劳动密集的X,而土地丰裕的外国会出口土 地密集的Y。 更—般的结论: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禀 赋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一个国家供给相对较多的要素称之为丰裕要素.而供 给相对较少的要素就是稀缺要素。在我们上面的例子 中,本国劳动是丰裕要素,土地是稀缺要素;而外国 正好相反,土地是丰裕要素,劳动是稀缺要素。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一般结论可以表述如下:一国 丰裕要素的所有者会从贸易中得益,而稀缺要素的所 有者受损。
O
L aLX
T1
T2
aTX aTX
QX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可替换)
罗勃津斯基定理(Rybczyski Theorem) 在其他不变的条件下,某生产要素的增长会增 加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产出,而减少密集使 用其他要素的商品产出。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换)
资源的增加对生产可能性的偏向效应对于理解各 国资源的不同会导致国际贸易是极其关键的。土 地供给的增加不成比例地扩大生产可能性,它朝 产品Y生产的方向偏;而劳动供给的增加则使生产 可能性朝产品X的生产方向偏。因此,一个有较高 土地/劳动比例的国家比一个有较低土地/劳动 比例的国家在产品Y的生产方面相对更好些。更一 般地说,一国生产密集使用该国禀赋较多的要素 的商品比较好。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要素价格均等化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两国 进行贸易时,并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

4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4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20
2013-8-4
(二)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供给差异

要素丰裕会影响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 形状。如下图所示:
Y
B
A O X
B
A
2013-8-4
21

如果A国劳动丰裕且X为劳动密集型产 品,B国资本丰裕且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那么,A国生产可能性曲线AA将相对偏 向X轴,B国生产可能性曲线BB将相对偏 向Y轴。
2013-8-4
9
第二节 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贸 易模型

一、赫克歇尔—俄林简介 二、H-O模型的前提假设 三、要素密集度与要素丰裕度 四、H-O模型分析 五、对H-O模型理论意义的分析
201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
10
一、赫克歇尔—俄林简介
赫克歇尔和俄林是师生关系。 赫克歇尔1919年发表了《国际贸易对 收分配的影响》一文,提出了要素禀赋 理论,其核心思想是要素禀存在差异是 比较优势的根本原因。 俄林于1933年出版其代表作《域际贸 易和国际贸易》,更进一步地解释了赫 克歇尔的理论,最终形成了要素禀赋理 论。 2013-8-4 11
2013-8-4
38
一、要素均等化定理
(一)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的含义 即使生产要素不具备国际流动的条件, 只要商品自由贸易得到充分发展,那么 各国同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将会趋于 相等,同时,绝对价格也会趋于相等; 也即是说,国际贸易会使各国工资相等, 也会使各国利率相等。由于这一命题是 H-O模型的引申,因此又被称为H-O-S模 型。 2013-8-4 39
2013-8-4
7

由于每一地区的出口商品中含有较大 比例相对丰裕而廉价的要素,从而这些 要素变得比以前稀缺了。而进口中包含 着很大比例的稀缺要素,从而这些要素 就变得不那么稀缺了。因此区域贸易的 后果是使商品价格均等化,生产要素的 价格也有趋向均等化的趋势。

技术差异模型

技术差异模型
第五章

技术差异模型
在第四章中我们提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所遇到的
“列昂惕夫悖论”带来的冲击。为此,一些学者尝
试用技术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

但是对于技术差异的作用,经济学家们还存在不同
的看法。有一种观点认为,技术差异是短暂的,因
为知识最终会扩散到其他国家中去。本章中我们讨 论几个关于技术创新的模型。
30

李嘉图模型和H-O模型都建立在国家之间的差异上, 规模报酬不变。而在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即使 两个国家完全一样,也会展开贸易(图5.7)。 产业水平上的外部规模经济会使得两个完全相同的 国家进行产业间的贸易,而企业水平上的内部规模 经济会使得两个完全相同的国家在产品有差异的情 况下,进行产业内贸易【下一章的主题】。 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凸的。此
27

3、在产品完全标准化阶段:生产可以使用相
对不熟练的工人在流水线上大规模进行,并 且所用技术已经广为人知,成本大幅度降低,
生产就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向发达国家
出口。(图5.6)

注意该理论与模仿差距理论的不同。
28
出口
其他国家
t0
t1
t2
t3
t4
t5
美国
贸易开始
西欧、日本
进口
图5.6 产品在不同周期阶段的贸易
26


2、在产品趋于成熟阶段:生产中所需要的科研人 员减少,但仍需较多的技术人员,并且由于成本较 高,价格相当昂贵,生产就会先转移到其他发达国 家,其他发达国家的进口就会减少,乃至停止。但 向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开始出现并增加。 只要其他国家发现他们的要素价格使得他们生产该 产品比原先的生产者还具有成本优势的话,这种转 移就会发生。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课件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课件
该模型认为,由于各国资源禀 赋的差异,导致生产成本不同, 进而形成比较优势,促使各国 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贸易。
03
通过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可 以理解国际贸易中的互利性, 以及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 响。
资源禀赋与贸易模式
1
资源禀赋是指各国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劳动力 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2
市场出清和完全竞争
总结词
该假设认为,在每个国家,市场上的 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 定的,且市场总是处于出清状态。
详细描述
这意味着,市场上的商品和生产要素 供求相等,没有剩余或短缺。此外, 该模型假设每个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 状态,没有市场势力或垄断现象。
偏好和技术的相似性
总结词
该假设认为,两个国家的居民具有相似的消费偏好和技术水平。
详细描述
这意味着,无论是在本国还是外国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其生产效率都是一样 的。在此假设下,不同国家间的生产要素价格应该相等,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 生产效率和品质。
生产要素的流动性
总结词
该假设认为,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不受任何限制。
详细描述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国家的某种生产要素相对丰富,而另一个国家相对稀缺,那么后者可以通过进口或资本流动 等方式获得这种生产要素。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设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成本为零,使得生产要素市场达到完全 竞争状态。
模型的适用范 围
01
该模型适用于解释初级产品贸易模式和制成品贸易 模式。
02
该模型也适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贸易模式。
03
该模型还可以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02 赫克歇尔—俄林 模型的假设条件
生产要素的同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换)
3、假定产品X的生产是劳动密集的,即生产X的劳 动/土地比例比生产Y的高。相应地,Y的生产就是 土地密集的。这里必须注意,劳动或土地密集度的 定义是指生产中生产要素之间的比例,而不是要素 与产出的比例。因而,一种商品不可能同时既是土 地密集的,又是劳动密集的。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换)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另 一 位 瑞 典 经 济 学 家 伯 梯 尔 · 俄 林 ( Bertil
Ohlin, 1899~1979)继承和发展了赫克歇尔的贸易思想。俄林 1933 年出版了他的成名著作《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 (Interregino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对要 素禀赋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证。由于俄林在国际 贸易理论研究领域里的卓越贡献,他与詹姆斯 · 爱德华 · 米德 分享了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列昂惕夫之谜
出口 劳动力(人数/年) 182313 进口 170004 进口与出口 0.93
资本(人数/年) 2550780 3091339
1.21
资本/劳动力
13991
18183
1.3
列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一、劳动者技能水平的差异 1947年美国工人的生产率是其他国家的3倍。 因此,美国工人的人数应是实际的3倍。这样, 美国就成为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相对短缺的国家。 这样,就符合H-O理论。
租金率r
2 X
P aTX
1 PX aTX
产品X价格上升对要素价格的影响
PY aTY
r1 r2
1 2
O
w1
w2 工资率w
1 PX aLX PX2 aLX PY aLY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换)
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一商品相对价格的提 高会提高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的报酬并 降低另一个要素的报酬。 当产品X的价格上升时,工资率的上升会更大。
PX D PY D
CIC1 CIC0
F O D
PX PY W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X的产出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一)假设条件: 本国和外国的唯一不同在于它们的资源禀赋 不一样,本国的劳动/土地比例要比外国的 高。这就是说,本国劳动相对丰裕些,而外 国是土地相对丰裕。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换)
因此,在一个两要素经济中,商品相对价格的变 动对收入分配有很强的影响。这里存在着一种商 品价格对要素价格的放大效应。由于产品X的价 格上升会使土地租金率下降,因此靠土地租金收 入为生的人会发觉他们以两种商品衡量的购买力 都下降了。同时,由于工资率的上升幅度比产品 X价格的升幅还大,因此,收入全部来自于工资 的人会发现他们以两种商品衡量的购买力都提高 了。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由于赫克歇尔一俄林理论强调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 的自然禀赋,即不同要素的自然比例,以及它们在 生产不同商品时的不同比例,这一理论又被叫做要 素禀赋论或要素比例论。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换)
(一)有关模型的假设 1、两个国家(本国、外国),生产两种产品X和Y 2、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土地。前者以小时衡量, 后者以公顷衡量。假定生产技术是固定系数形式的; 这就是说,生产每种商品都只有一种方法。每单位 产品X都只能用一定数量小时的劳动和公顷土地来生 产,不能多也不能少。同样,每单位Y也需要固定数 量的劳动和土地。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贸易使相对价格趋同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总之,从上面对贸易模式的讨论知道,本国的劳 动/土地比例比外国高,这就是说本国劳动比较 丰裕而外国土地比较丰裕。X的生产比Y的生产 需要更高的劳动/土地比例,即X是劳动密集型 产品,Y是土地密集型产品。劳动丰裕的本国会 出口劳动密集的X,而土地丰裕的外国会出口土 地密集的Y。 更—般的结论: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该国禀 赋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二)相对价格和贸易模式 本国劳动/土地比例较高,本国是劳动丰裕的 国家,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与外国相比就更 朝生产布的方向扩展。因而,在其他条件相同 的情况下,本国就会相对生产较多的X,即本 国生产的X/Y比例较高。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开展贸易后相对价格会趋同,因此两国X与Y的相对 价格就会相等。由于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对于任何 给定的X与Y的相对价格,本国生产的X/Y比例都会 较高,即本国X的供给相对较多,因而本国X的相对 供给曲线就在外国的右面。 在本国,X的相对价格上升使生产增加而消费减少, 因而,本国就成了X的出口国,Y的进口国。外国则 正好相反,X的相对价格下降使生产减少消费增加, 从而外国就成了Y的出口国,X的进口国。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W/r 与T/L 关系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可替换)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Edgeworth 方框图
T OY
OX
L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可替换)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
Y的产出 本国
D
O
D X的产出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可替换)
Y的产出
F 外国
O
F
X的产出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可替换)
下面分析商品价格变动对要素收入变动的影 响: PX =产品X的价格; P Y =产品Y的价格; w =工人的劳动工资率; r =土地使用者的土地租金率。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换)
租金率r
要素价格的决定
PX aTX
PY aTY
r1
1
O
w1 PX aLX
PY aLY
工资率w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换)
a LX =产品X的单位劳动投入; aTX =产品X的单位土地投入; a LY =产品Y的单位劳动投入;
aTY =产品Y的单位土地投入;
L =本国的劳动供给; T =本国的土地供给。
产品X的生产是劳动密集的,产品Y的生产 aLX aTX aLY aTY 是土地密集的,即满足: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换)
Y的产出
三.封闭经济下的均衡
本国
D
PX PY D
CIC0 D O X的产出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可替换)
Y的产出 F 外国
O
PX PY F F
CIC0
X的产出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可替换)
Y的产出 F
PX PY F
四.开放经济下的均衡 开放经济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埃利· 赫克歇尔(Eli F. Heckscher,1879~1952),犹 太裔瑞典经济学家,其学术成就主要是在经济史学领域,他 最负盛名的著作是1931年出版的两卷本《重商主义》 (Mercantilism, Two Volumes)。埃利· 赫克歇尔在国 际贸易理论上的卓越贡献集中体现在他1919年发表的长篇论 文《对外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The Effect of Foreign Trad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中。 在那篇重要论文中,赫克歇尔在学术界第一次提出并论述了 后来被概括为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的基本观点。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要素价格均等化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两国 进行贸易时,并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要素价格也不一定能够均等化。 三个假设在现实中都不成立: (1)两个国家生产两种商品; (2)两国的技术相同; (3)贸易使商品的价格在两国都相等。
列昂惕夫之谜
列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 :根 据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美国应当出口资本 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实际 上美国的出口品不如它的进口品资本密集度 高。
4、两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无差异曲线。 5、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各国生产的 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边际成本。 6、两国间的贸易无运输成本。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换)
(二)生产可能性 使用的劳动不能超过劳动的总供给:
aLX QX aLY QY L
使用的土地不能超过现有的全部土地:
aTX QX aTY QY T
土地约束放松,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 然而,很显然,这是一个有偏向的扩展。这 就是说,如果一国Y与X的生产比例越高, 则生产扩大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如果该国 要想提高X对Y的生产比例,则土地的增加 一点也不起什么作用。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 换)
QY
L aLY
T2 aTY
T1 aTY
O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可替换)
一.假设条件:
1.本国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土地相对不足。外 国相反。
2.要素可以相互替代。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可替换)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成本最小化条件
T
MPL MTRSTL OCTL MPT
Q(L,T)
L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可替换)
L a LX
T1 aTX
T2 aTX
QX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可替换)
罗勃津斯基定理(Rybczyski Theorem)
在其他不变的条件下,某生产要素的增长会增 加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产出,而减少密集使 用其他要素的商品产出。
两要素经济的生产结构(要素不可替换)
资源的增加对生产可能性的偏向效应对于理解各 国资源的不同会导致国际贸易是极其关键的。土 地供给的增加不成比例地扩大生产可能性,它朝 产品Y生产的方向偏;而劳动供给的增加则使生产 可能性朝产品X的生产方向偏。因此,一个有较高 土地/劳动比例的国家比一个有较低土地/劳动 比例的国家在产品Y的生产方面相对更好些。更一 般地说,一国生产密集使用该国禀赋较多的要素 的商品比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