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精)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fb56d3087c24028915fc33e.png)
< 模拟电子技术 》 是通信 、 电气、 控制等专业 更加困难, 学习也就更吃力 , 于是有的学生就选择 学的有机结合 , 建成实验、 实训、 D E A等功能完善 的- f专业基础课 , -7 模拟电子技术涉及的内容多 , 中途放弃学习。 针对这一现象, 可以在讲完相关理 的系列校 内 实践教学场所, 最终构建成将理论、 实 理论性强 , 而且没有清晰的主线 , 在教学过程中学 论知识后插入一道与之有关的习题作为例题来讲 践、 虚拟仿真三合一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生普遍反映难 , 也不知道如何有效率的学。 如何让 解 ,并给学生明确指 出在这道习题中所涉及到的 实践教学侧重于对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的培 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掌握模拟电子技术 的基本概 知识点有哪些 ,这样学生以后遇到类似题型就迎 养, 作为理论教学的主要补充, 它在整个教学环节 念 、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以及如何提高教学质 刃而解了 , 降低了学习难度同时也消除了学生的 中具有重要地位。 科学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 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是教学中要着重解决的 畏难心理。 教学内容由浅入深, 符合学生的认知过 应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 减少演示性、 验证性 问题。 为了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根据几 程 , 从而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保持较高 实验 , 增加设计性、 综合性实验。其次, 开设 E A D 年来 的教学体会与实践 , 本文提出了该课程教学 的学 习积极 性 , 到 了提高 教学 效果 的 目的 。 达 课程 ,仿真实验是教学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 改 革 的几点 意见 。 老师除了传授课本知识外 ,还应针对本课程 环节。 学生通过使用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充分 可以 1 转变 教育 观念 的特点, 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做适当的引导。 模拟 发挥个人的想象力 , 在 对电路进行模拟 、 、 分析 计算 为了适应课程教学学时少、 学生普遍感觉学 电子技术课程中, 主要介绍一些半导体元器件 , 和调试, 以 还可以对 电路设置故障并进行解决 , 从而 习吃力的现状。首先 , 应当改变传统的讲全、 讲细 及 由 这些元器件构成 的基本电路 , 对于第一次接 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使用 的教学观念 , 确立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 触到这些非线性元器件的学生来说,不知道该如 电子电路仿真软件不仅解决了场地、 设备 、 经费等 育理念 , 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 觉性和积极性。 在 何学习。 这时若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 , 明确告 因素的限制,避免了因误操作而对仪器造成的损 讲授的过程中侧重 于对重点 问题与难点 问题的 诉学生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 目 : 标 对于元 坏1 3 1 。另外, 通过仿真还能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 充分讲解,重视对 分析闻题与解决 问题方 法的 器件要掌握其工作原理、 特性 、 主要参数 , 由 理解 , 对于 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讲授n 。对于一 些简单的基本知识点可以让学生 元器件组成的基本电路要掌握其工作原理及基本 综上所述, 在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实践中, 通 课下 自学,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对学生的 自学效 分析方法。 在每一章节开始时, 老师要根据教学大 过转变教育观念 , 改进教学方法 、 教学手段 、 教学 果进行督促和检查。 纲给学生明确指出这一章节的学习 目标。这样学 形式 , 科学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等三个方面的改 其次, 加强对学生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 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可以合理的分配课 革, 极大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达到了提 分利用 网 络工具, 积极创造 网络化的学习条件 , 余时间, 为 进行有效的预习或复习, 避免了以前经常 高教学质量 的目的。 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在网络上公开教学课 有 同学把许多时问浪费在一些次要的知识点上 , 参考 文献 件, 学生可以根据 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进行预习 导致花了大量时间而学习效果很差的情况。 f 李飙 , 艺. 1 】 任 模拟 电路基础课 程教 学改革研 或复习; 同时在网上公开课程简介 、 教学大纲 、 实 其次, 传统的教学形式陈旧 单一 , 未能充分利 究与 实践 叨. 息技 术教 学与研究 ,07 (4 : 信 20 , 3 ) 69. 验指导 、 测试题题库、 自 参考文献等相关的教学信 用现代教育技术。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传统的板 9 — 7 息, 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基本要求、 进行模拟考试等 书教学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由于《 模拟电 [ z会真 , 宁, 2 ̄ 1 - 金 王秀敏. 建构主义理论在《 模拟 在线学习。 通过建立网络教学资源 , 使教学资源共 子技术》 课程中含有大量的原理图和电路图 , 在未 电子技术》 课程教学 中的应用Ⅲ. 术监督 教育 技 享化、 教学方式多样化。 另外亦将国内其它大学的 采用多媒体教学时有很大一部分时问都浪费在画 学刊,0 6 ( ) 5 3 . 2 0 ,2 : - 8 3 精品课程的链接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有选择的自 图上 , 采用多媒体教学后可 以节省出这部分时间, 【 潘传 勇, 葵, 3 】 黄 潘崇黎. 现代教育技术在《 模拟 主学习。 考虑到网络使用的局限性 , 每周安排半天 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与时问集中在重点与难点问 电子技术》课程教 学中的应 用 【 . J 科技信 息, 】 07 (7 : 2 6 的值班答疑时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中遇到的 题的分析与讲解上 ,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科学有效 20 , 1 ) 7 . 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互补 , 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 解决了教学内容多而课 作 者 简 介 : 慧 英(9 9 )河 南 南 阳人 , 燕 17 一 , 硕 使尽可能多的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 很大程度上 时少 的矛 盾 ,而且还 可 以达 到 向学生 最 大 限度地 士 研 究 生 ,主要 研 究方 向 为数 字通 信 与 信 号 处 理 。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 讲授知识和提供信息的目的。 再次, 在传统讲授课本知识的形式基础上, 引 王 周 琴 (9 9 , 川德 阳人 , 士 , 要研 17 ~)四 学 主 目的 。 2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 教学形式 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学科领域的 究方 向 为 通 信 与信 息 系统 。 传统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 首先 , 传统教 前沿知识 , 拓展学生视野 , 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模拟电子技术来说,学生总感觉学到的知 学的基本模式是以“ 教师为中心” 的灌输式教学 , 针对这点, 可以经常 这种模式导致学生在学 习新知识 的过程 中往往是 识与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差距 。 知识 性 、 用性 和趣 应 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来学习, 从而导致学习效果很 开展 一些 具有 鲜 明的针 对性 、 差。 针对这一问题 ,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 中应结合学 味性的知识讲座, 来扩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 。同 习 的规律 性 , 不 同 阶段 、 同 知识 点灵 活运 用 时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 针对 不 即时反映新知识 、 新器 新材料、 新工艺 , 以聘请重点高校专家教授 可 引导式、 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采用恰 当的教 件 、 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 提高 来校开设专题讲座, 让学生知晓模拟电子技术在 教学效果 。 例如 , 从教学过程 中发现存在这样一种 自己专业领域 的应用前景和前沿问题。同时还应 现象 , 很多同学感觉老师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 开设能培养学生熟练使用现代化设计工具的课程 自己都听懂了,但做习题的时候又发现 自己不知 作为专业选修课 ,让对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 自愿 道如何应用学习过的知识来解题 ,这种情况出现
基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基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25420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3.png)
基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支柱。
而在电子技术的发展中,模拟电子技术也逐渐显现出其不可或缺的地位。
教学改革是不断前行的教育事业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有通过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电子技术人才。
因此,《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课程教学内容方面需要创新。
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重点在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的讲授,但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实际应用的指导。
因此,教学内容应该更加实用化,注重工程实践,并且紧跟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前沿,尽可能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
课程内容的创新还应该紧密结合电子工程的实践应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项目相结合,以提高读者自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教学方法和手段需要多样化。
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小组讨论、实验演示、电子设计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
此外,可以借助网络教育平台,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第三,课程教材编写也需要改进。
将课程教材编写工作交给有相关行业经验的人来完成,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将会有所提高。
编写教材时应该将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以具体案例为基础,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此外,还应该对教材进行不断地修订和更新,以便及时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
综上所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该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创新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对教材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只有这样能满足社会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的电子人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1effd1c4431b90d6d85c706.png)
明确 课 程 的 教 学重 难点 。 采用 适 合 的 方 法 突破 根据《 模 拟电子技 术》 课程标准 , 确定其教 学 内容 重点可归 纳为 : 半导体 器件 的特性及参数 ; 放 大 电路 的分析旁法 : 直接耦 合 多级放大 电路存在的 问题及 解决方法 : 差 动放 大电路抑 制零 点飘移 的原理 ; 放大 电路反馈 类型判断方 法及 引入原 则 : 集成 运 放 的 线 性 及 非 线 性 应 用 电路 : 电路 能 否 产 生正 弦 波振 荡 的判 断 方 法 :功 率放 大 器 的 工作 原理 及 集 成 功 率放 大 器 的 应 用 : 稳 压 电路 工作原理及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等 。针对 以上重点分 析, 通 过 多年教 学经验 . 确 定本课程 的教 学难点在 于学生对基
奥的理论变得 更形 象, 化难为 易。如 : 反馈组态的判断方法是一 个难点 , 容 易混淆, 不 易掌握 讲解时, 先介绍定义法, 然后 引出 短路 法 ,最后 推 出更 简单 易行 的方法—— 钛直观的结 构来判 断, 电 压 电 流反 馈 看 取 样 点 , 串联 并联 反 馈 看 比较 点 . 经 过 几 次 采 用 不 同 方 法 予 以 突破 , 突出“ 以 器件 为 核 心 。 以放 大为主线 , 反复训练学生一般容易掌握 。 以应用为 目的” 教 学思路 , 强调工程思维意识培养等措施 。 使教 二、 突 出“ 以器 件 为 核 心 , 以放 大 为 主 线 。 以应 用 为 目的 ” 的
《 模拟 电子技术》 课程教 学的几点思考
’
【 中图分类号】 G 4 2 【 文献标识码 】 A
陈 祖 新
湖北 武汉 4 3 0 2 0 5 )
( 武 汉软 件 工 程 职 业 学 院
2024年模拟电子教学改革思路
![2024年模拟电子教学改革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d166992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a.png)
2024年模拟电子教学改革思路一、教学内容更新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应用和前沿技术的介绍。
因此,在教学内容更新方面,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基础理论的讲解。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应涵盖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器件等基础知识,并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其次,引入新的电子技术和应用领域。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应用领域不断涌现。
在教学内容中,应适当引入如集成电路、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等新的领域和技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沿和实际应用情况。
最后,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加入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二、实践环节强化实践环节是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中,应强化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
首先,增加实验课时和实践项目。
通过增加实验课时和实践项目,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索。
实验项目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设备更新。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应保证实验设备的先进性和完备性。
同时,应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最后,引入企业实践项目。
与企业合作,引入实际项目,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需求,更好地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首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之浅谈
![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之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1f2a2a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3.png)
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之浅谈【摘要】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问题。
在分别介绍了背景情况、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措施,并就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创新和实践环节设计进行了探讨。
在评估了改革效果,展望了未来发展,并总结了经验和教训。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旨在提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为专业发展和学生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现状分析、改革思路、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环节设计、效果评估、未来发展、总结反思。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
目前,学校和企业对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具备更加全面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往往无法达到这一要求。
有必要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状分析和改革思路的探讨,可以为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对课程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提出改革思路和措施。
旨在通过对课程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实践环节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更好地适应现代电子科技行业的发展需求。
通过对改革效果的评估和总结反思,为未来该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整个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d7e10823cc7931b765ce15cf.png)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摘要]《模拟电子技术》是电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改革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考核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为了突出高职特色,几年来,我们开始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考核方法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经过几年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改革教学内容我们把《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与高职特色相融合,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优化,合理改革教学计划,科学修订教学大纲。
1.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删除了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繁杂的理论推导,如PN结内部的电流变化过程;适当增加科技前沿的新技术,如场效应晶体管、晶闸管、各种新型集成放大器等。
2.增大实践教学比例。
2004年《模拟电子技术》学时为理论100学时,实践80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之比为1:0.8;2005年调整为理论76学时,实践80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之比为1:1.1;2006年调整为理论64学时,实践84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之比为1:1.3。
二、改革教学方法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具体特点,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基础上,做了以下几点改革:1.兴趣教学法。
进行科学史、科学家传记和科技新成就的教育,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妙地设计教案,教师在上课时把电子技术科学史、科学家传记和科学新成就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本课程由陌生进而产生兴趣。
如纳米技术在电子元器件上的应用等,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现场教学法。
对于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结构、使用,我们都安排现场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现场分组操作。
分组的原则依课程内容而定,如二极管、三极管等简单的电子元器件可以每人一组或两人一组,场效应晶体管、晶闸管、各种运算放大器等每组的人数可以相对多些。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分析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4a57d32cc58bd63186bd3f.png)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分析【摘要】目前技工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
因此,如何让学生能完全接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的全部知识,特别是重点内容的理解和应用,为以后的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一直是我所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这门课的教学和研究,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中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总结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处于各专业教学的中间环节,是学生对电子线路认识和理解的基本素质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性课程。
深入探讨其教学方法并有效实施,对学生掌握一定的线路知识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课堂教学中,应更新观念,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努力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完成好在校学习要求,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一、全面把握课程内客,并精选重点要明确本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要求、基本内容和本课程与后续课程的联系。
在分立元件构成的电子线路和集成电路构成的电子线路上,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集成电路是在分立元件电子线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从事电子技术工作必须熟悉分立元件电子线路,所以选择授课内容时,应以分立元件构成的单元电子线路为基础,以“分立元件电路为集成电路服务”的原则来突出集成电路,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应用集成电路打好扎实的基础。
如在讲解反馈放大电路时,由结合分立元件电路转为结合集成运算放大器讲解,引入集成比较器、集成功率放大器、集成三端式稳压器等内容。
结合典型电路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并下力气讲清楚,应贯彻“管为路用”原则,淡化半导体器件内部物理过程和集成电路的内部电路,重点讲清楚器件的外特性应用。
二、变满堂灌、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以教师单方面讲授为主,讲授内容以单纯灌输书本知识为主,学生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训练为主,其弊端显而易见。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721eadd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2.png)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技术作为信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工业、通讯、医疗、娱乐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高中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应该积极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更新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本文将结合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目前课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课程内容和工业实践脱离。
传统的电子技术课程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引入更多的工业实践案例,例如设计简单电路原型、构造简单电子产品,以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实践的认识。
同时,教学应该重视电子行业应用的新技术和新发展,例如集成电路、通信技术等,让课堂内容贴近工业实践,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传统电子技术课程中存在大量内容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难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产生兴趣。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模式,如教学实践、课件展示等,通过实验演示、图片视频展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其与电子技术实践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讨论,提高课堂互动效果,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有趣。
其次,传统电子技术课程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其学习成果往往只是停留在知识的传递式学习上。
而在电子技术行业,学生需要的是灵活的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中应该大量的练习案例,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如通过题目来帮助学生递进式练习和思考,或者设置多组实验,在不断的实践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强其应用能力。
最后,借力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传统电子技术课程的转型。
如采用在线课程平台将视频、图片、文字等材料进行融合展示,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学习最新的知识。
结合网络资源,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预习、作业复习等,促进个性化教学。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37fd3d976a20029bc642d0c.png)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摘要:本文结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和特点,提出了在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培养,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结合本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特点,提出了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些可行性办法,并总结了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教学体会电子技术基础是笔者学校电工类专业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抽象,实践性强,给学生的备课,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一定的困难。
近几年,通过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的亲身体验,得到了一些教学改革方面的体会。
一、介绍课程主要内容和特点,明确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点。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括两大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内容多,要领多,学习和理解的难度较大,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不少学生对学习电子技术比较困惑,因此一开始就要吸引学生。
首先明确学习目的,并提出要达到的要求,使学生体会到自己肩负着光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其次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重要性。
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连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桥梁。
二、采取案列教学,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由于传统教学存在许多不足,教师讲课缺乏互动性,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低下。
比如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电路的设计计算,如果不能深入浅出,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在教学上采取了案例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从广义上讲,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之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
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中,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成为一个迫切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把抽象的理论概念和实际中的案例结合起来,就能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有趣的氛围。
比如在讲授“振荡电路”时可以扩展到无线电、通信领域;在讲授“数码管”时可以结合交通路口计时灯。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6d3902f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e.png)
44OCCUPATION2016 02改革创新R EFORMATION浅谈中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文/杜 钧摘 要:电子技术在各种行业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作为电工类学生的必修课,中职生自身的素质、课程的难度、教学设备之间的矛盾平衡等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改革方法。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 中职教育 教学改革一、中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状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1)知识特点。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类和计算机类教学的基础课程,也是相关工科专业的课程,在电子技术等专业领域应用极为广泛。
它是专业基础课,是为将来专业课程打基础的课程,在工程技术中又是电子系统中必要组成部分,所以它在学习中应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技能特点。
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技能的培养,大部分专业技能是建立在眼手协调上面的,练习的是熟练程度,比如焊接、机加工等专业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技能学习的特点在于模拟电子技术是模块化的学习,每个小的模块有自己的功能,学生需要掌握每个小模块硬件电路的原理,并能在电子线路板上实现这一功能。
2.学生特点中职学生好动,好奇心强,但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不高,对原理性的知识不愿学习,但对动手焊接实际电路却有浓厚兴趣。
其中也有一部分学生抱着就业的态度来的,希望什么都学会,给自己造成了不小的学习压力。
3.现有教学资源及教学效果现阶段采用教材多是大学的简化本,理论性强,注重分析原理,而忽略技能培养和实际应用。
实训课程的内容少,并且都是现成的模块,操作的结果并不像实训指导书中的结果,致使学生不爱学,老师教得辛苦,效果也不好。
二、改革办法针对现状,笔者提出以下中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办法。
1.任务驱动以掌握实际应用技能为原则,以理解电路基础知识为前提,在模拟电路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
把抽象的教学目标变成实际的任务,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驱使他们完成眼前的任务,在任务中掌握抽象的技能。
提高《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提高《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d3f276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d.png)
提高《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摘要:《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仅是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电子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水平的必经之路。
本文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和建议,并指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质量、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正文:一、明确课程目标《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建立在数学、物理和电路分析基础上的核心课程,学生应该能够在这门课程中掌握模拟电子电路分析、设计与实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明确这门课程的目标,指导学生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内容中,应该尽可能的紧贴工程实用和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基础思维和方法的体系化,增强学生对电子电路复杂性的认知和逐层递进思维。
同时,应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和深入性,注重实验环节的设计和创新,扩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和工程实践等,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和协作能力,启发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加强实践环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实验教学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注重实验环节的设计和创新,增强实验教学与理论课程的联系,关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建立高质量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注意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难,体现教师的关怀和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对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2)
![对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2)](https://img.taocdn.com/s3/m/fd6ba45db84ae45c3b358cab.png)
对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摘要:讨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基于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认识,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铁路现代化建设事业任职能力的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自主学习;实践教学《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铁道信号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铁道信号专业是从事以电子技术为主的各种铁道信号专业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施工、维护、使用的专业。
近年来,随着铁路系统的大面积提速,新技术、新装备大量投入使用,设备、技术更新换代周期大大缩短,再加上专业课教学固有的滞后性,学生毕业上岗之日就已显现出知识陈旧,必须不断学习新技术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这一现状给铁路职业技术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如何适应这一要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
从毕业生反馈的信息中我们了解到:铁道信号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与时俱进,随时增加新装备、新技术的内容。
此外,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毕业生适应新技术、新岗位,保持较长任职技术寿命的关键。
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显得格外重要。
更能体现学校培养的铁路运输事业人才的质量。
专业基础课教学必须适应铁路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服务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要求,改革势在必行。
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是在高中知识和学完《电路基础》课程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按照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模拟电子技术的系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无论是在知识结构上还是人的认识规律上跨度都是相当大的。
学生普遍感觉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理论深、分析繁琐、难懂、难记、难掌握。
作为专业基础课,其学习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效果。
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必须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以改革。
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思路1、《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是随着模拟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没有形成独立体系,教学过程是结合具体铁道信号设备中实际电路进行教学的;八十年代模拟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生产现场电子设备急剧增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随着知识的积累逐年增多,教学课时达到二百学时左右,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也得到快速发展。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9951bb3fd0a79563c1e725a.png)
内容 , 从全局整体融合 的角度进行教案设计 , 尤其是 在如何将前后章节或者前后知识点 以问题为主线串 接 起来 等方 面 需 要 做 深 入 细 致 的 研 究 和 设 计 , 样 这
才能真正有效地唤起学生主动思考 、 主动参 与的意 识, 引导学生带着 问题去思考 , 并能 自己寻找到解决
部分体积小、 重量轻 , 可由教师随身携带 , 接收机放
置在 教室 的授 课 台下 面 , 试 好 发 射 机 和 接 收 机 的 调 频率 , 师 的声 音 可 以通过 无线 发 射机 发送 出去 , 教 接 收 机通过 接 收模块 和 功率 放 大模 块 将接 收 到 的信 号
I体 放 电 晶 管大 雎I
静态工作点 、 在静态 工作点基础上 得到整个放 大电
路性 能指标 的理 解 . 实践 证 明 , 系统 的高 度 和 以问 从
题为导引的方法会让学生在学 习时思路清 晰、 目标 明确 , 不仅有效提高 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兴趣 ,
而且对 学生 科研 能力 的提高 和 创新 素 质 的 培养 也 有 很 大 帮助 .
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可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 的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 基本 电路 、 基本分析方法和
基本 实验 技 能 , 具 有 继续 深 入 学 习模 拟 电 子 新 技 并 术 的能力 和将 所 学 知识 用 于本 专 业 的能 力 . 生 对 学 此课 程 比较重 视 , 但历 届 学 生 普 遍 反 映 该 门 课 程 难 学 、 习兴 趣 低 . 何 提 高 该 门课 程 的教 学 效 果 、 学 如 培 养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能力 、 究 能 力 和 创 新 能 力 一 直 研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70c8fe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0.png)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模拟电子技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当前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围绕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展开讨论,提出具体的改革方向和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当前,部分教学内容已经滞后或者不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调整。
1. 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应该加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对于电路分析、电子器件原理、信号与系统等内容,应该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础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 引入前沿技术和应用案例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前沿的技术和应用案例已经成为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应该引入一些前沿的技术知识和实际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动态,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 结合产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该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等方式,引入一些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具备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对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来说,更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设置多样化的实验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推广信息化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之浅谈
![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之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14a744a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9.png)
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之浅谈【摘要】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必不可少。
接着,在现状分析中指出了目前该课程存在的问题,例如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
然后提出了改革方案,包括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新教学方法等。
接着分析了改革方案的实施效果,认为新课程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接着探讨了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挑战,如师资不足、学生接受能力等。
最后对未来的前景进行展望,认为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该课程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并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总结全文内容,强调了改革对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教育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现状分析、方案、实施效果、问题与挑战、前景展望、总结。
1. 引言1.1 引言在当前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培养需求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模拟电子技术作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存在着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问题展开探讨,包括现状分析、改革方案、实施效果、问题与挑战以及前景展望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现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问题,找到改革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为产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做出贡献。
2. 正文2.1 现状分析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高素质电子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高职高专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难以适应当下电子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变化。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8b524ab284ac850ad024279.png)
所 以 在 教学 中 , 先要 首
中 。课 程 设计 应 使 学 生达 到 如 下要 求 : ) 掌 握 一 f 初步 1
体 搞纲求地教必每 任指析;方,算 课 的更在,认课 电分设过研计, 根 教,处材须备 般电选的查设设 的 容 教 课心 一 和 和通法 计 据 学好上精真, 子初计调究根确 好内 。理前备堂务 ,路本。:计 理要 师 之准 路电基 包据 教节 大环 学 论 标 括
摘 要: 模拟 电子技 术是一 门理 论性和 实践性极 强的基础课 程 , 学 习过程 中既要 注 在
重理 论 教 学 , 又要 注 重 实验 环 节 , 将 二 者 有 机 地 结合 起 来 , 使 学 生 真 正做 到 理 论 与 实 并 可
践 的 结 合 , 高综 合 素 质 。 提
■— -
。
课 堂 上 要 组织 好 每 一 个 教 学环 节 , 定 电 路方 案 ; 择 元 件 , 装 电路 , 立 安排 实验 , 做 选 安 独 调 定 的 自学 能力 和独 立分 析 问题 、 决 问 题 的 能力 。包 解 括 : 会 自己分 析 解 决 问 题 的方 法 , 设 计 中遇 到 的 学 对
几 三视概解 (理学 一基念 、论 重本讲 )教 重 视 是致模路设的。 学用拟提学兴 (好电高 趣 以、合了 二学 ,计 ) 结程生 搞 课 用 点 的拟 定问,学有 和之一 的教量 知 础术的是用的 教程后阶复学应 识 及课特能所理 实 通内 杂环适 理电 的能要生扎 学设进。的工 堂 分 一程 运 课 是的程和 论子 际 并 学实 计行课性节 模决 动点求要论 验 过容各作 析些题 基技 手 解实力 ) 段
关键 词: 模拟 电子 ; 理论教学 ; 实践教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 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教材编写的原则、教学方法的研究、考试内容的改进进行探讨, 并提出具体意见, 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实用性前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高等院校工科电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由于课时数少、内容覆盖面广、理论性强、内容抽象等特点, 学生们普遍认为该课程比较难学。
为此, 笔者就该课程的改革作一探索, 不妥之处, 欢迎批评指正。
1教材内容探讨限于篇幅,本文不讨论整个教材的编写提纲,但总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 服务于培奍应用型人材。
本文就各章节内容提出一些重点实例, 与同行交流。
这些内容,在不少教材中很少提及, 或者提到了但没有就它们的实用性作较多的讲述。
1.1常用半导体器件介绍半导体基础知识; 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
应增加介绍二极管的篏位作用和三极管参数与命名方法的实用意义;根据三极管的三个电极电位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及应用实例。
1.2基本放大器*共射基本放大器, 通过它学习基本知识, 包括静态工作点、微变等效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计算方法。
应增讲设置合适工作点的重要性。
*工作点稳定放大器。
应指出:工作点稳定不是说工作点绝对不变, 而是变化很小而已。
*共集放大器:重点介绍三大特点及用途。
*共基放大器:重点介绍其特点及应用场合。
适合做高频放大器。
*要求掌握三类放大器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相位关系。
*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及其特点。
1.3直接耦合放大器直接耦合放大器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差分放大器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
1.4放大器的频率响应讨论影响放大器频率响应的因素、增加研究频率响应的应用实例; 了解波特图的概念。
1.5放大器中的反馈反馈的概念, 反馈性质的判断方法;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的估算方法。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增加介绍实用意义和应用实例。
1.6信号的运算和处理*要求掌握基本运算电路:比例、加减、积分运算等。
利用“ 虚短” 和“ 虚断” 的概念分析各种运算电路的运算关系, 用实例讲解如何选择运算电路。
*增讲测量放大器(在单片机测量系统中常用。
*几种常用的运算放大器型号及应用实例。
1.7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判断方法; 方框图; 分类。
*RC 、 LC 正弦波振荡电路; 增加正弦波振荡器应用实例。
*单限、滞回、窗口比较器的特点及应用实例。
1.8功率放大器*只讲两种功率放大器:OTL 和 OCL 。
用实例讲解功率管的选择。
*介绍几种集成功率放大器。
1.9直流稳压电源*整流(半波、桥式、电容滤波。
*可调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源及其输出电压的计算。
*集成稳压电源及应用实例。
应特别指出:电源变压器内阻大小的重要性。
1.10实验仪器使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因此, 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环,增加讲解一些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很有必要。
仪器的工作原理可不讲, 需用实例讲解并演示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
这些仪器是:指针式和数字式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通用示波器、低频和高频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
如课时少,本部分内容可不讲,但应要求学生们自己阅读。
也可安排在实验课中讲解。
1.11增加仿真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为了解决学生反映的“ 枯燥难学” 问题, 应该把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模拟电路的知识形象化, 学习生动有趣。
为此在教材中应增加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 用它来辅助教学, 效果非常好 [2][3]。
每章可通过实例, 增加 EDA 辅助教学内容。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编写的原则编写教材的原则是:以学生为本, 因为教材内容首先是给学生阅读用的。
即使教师没有讲的内容, 学生也应该去阅读, 因此所编写的教材就应是让学生读得懂的教材。
教材不是专著。
不少学生反映:有些教材若没有教师讲, 根本就看不懂。
打个比方:有的教材绝大部分是用“文言文” 写的, 语言简洁、扼要; 有的语言像写专业论文似的, 学生看不懂, 有的教师也看不懂。
为此, 我们建议:用“ 白话文” 来写教材。
所谓“ 白话文” 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编写教材。
深奥难懂的地方, 绝对不能用一两句话一带而过,而必须多用些具体材料或实例加以说明, 深入必须浅出。
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可直接实行相应课程的免考制度,这样可以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1]陈嵩, 李炳伟, 曹歆佳 . 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J]. 职教论坛, 2004年 10期 .[D]. 津大学, 2005年 .[3]杨如军 . 中职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J]. 职教论坛, 2004年 17期:20.[4]黄红艳, 李霞, 才秀凤, 刘雪静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教学与管理 ;2007年 21期:148-149. [5]蒋红星 . 计算机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J]. 广西教育年 83.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天津 300160李文娜149其次,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因此教材内容的编写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成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 所举例题及习题均应突出解题思路及方法。
3教学方法探讨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笔者就体会较深的方面提出以下三点: (1 建议用多媒体和传统粉笔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而绝对不能照课件内容一念了之, 绝对不能丢掉粉笔。
(2 教学方法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教师用什么“ 语言” 来讲课? 是用大多数教材中的语言———“ 文言文” ———来讲课? 还是教师在对教材内容充分理解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 白话文” ———来讲课? 笔者积极赞成后者。
用教师自己的语言讲课, 比较生动, 学生容易接受, 容易理解, 效果很好。
(3 如果教师本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那么能结合自己做过的课题讲课, 会更生动、更能吸引学生, 效果会更好。
4考试往往是从理论到理论, 这是不妥的。
我们认为应增加一些实用性强的试题。
例如:如何利用万用表检查放大器是否正常工作? 如何测量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 如何测量放大器的频带宽度? 如何设计一个最大不失真功率为 2W 的功率放大器?如何设计一个输出电压为 6— 9V 的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源?等等。
参考文献:[1]华成英, 童诗白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 2006.5.[2]周宦银, 刘家华, 房宗良, 李莉 . 仿真技术在电工电子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 电工电子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2006,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3]路而红, 李雪梅, 李莉 .EDA 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 电工电摘要:本文对《白象似的群山》进行了讨论 , 旨在挖掘出海明威的语言特色。
海明威运用简洁的词语、紧凑的对话、象征的手法 , 以及“ 冰山” 原则的运用, 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 揭示了人物错综复杂的内心世界 ; 让人置身于一个冲突频仍的语境之中, 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片想象的空间。
《白象似的群山》里的语言技巧对我们的文学创作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 即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沉的含义 ; 用提炼的日常对话烘托出良好的文学表达效果。
关键词:语言特色简洁紧凑“ 冰山” 原则心理冲突一、引言海明威是美国现代主义作家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 , 也是“ 垮掉的一代” (the lost generation 的典型代表。
他的文风趋向简单直接, 善于刻画人物的内心活动, 通过简练的语言表层去传达深层次的内涵,这使得其文风带有象征主义的意味; 他在创作中所奉行的“ 冰山原则” , 即通过八分之一的冰山显现的部分———语言来构建和表达八分之七的冰山内藏的部分———语义。
他认为 , 毫不吝惜地舍弃修饰、解释与议论能够使他的作品具有气势, “ 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 , 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 , 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 , 这只会使你的冰山深厚起来。
” “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雄伟 , 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对此,批评家马库斯・坎利夫 (1975 批评他:只写激烈的行动而不写心智, 因此, 使自己的风格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但是正是这种特点使得他的作品更多地趋向“ 心智” 。
其后的很多作家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在他一些作品中, 这种简洁犀利、意蕴深长的写作手法和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这里, 我们将着重分析一下他的著名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 , 来挖掘他的语言特色。
二、小说简介《白象似的群山》创作于 1927年, 收录在《没有女人的男人》短篇小说集中, 2000字左右, 讲述一个小伙子和一个姑娘在一个小火车站等侯去马德里的火车的故事。
姑娘准备去马德里作流产手术 , 但她内心深处并不愿意。
小伙子也意识到了姑娘的心思 , 不断安慰她说:“ 这真的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其实根本算不上什么手术——如果你不想做这个手术 , 我就不要你做了。
” 姑娘想保住孩子 , 小伙子却不愿保留。
这是故事的开始 , 也是故事的结束。
三、语言特色海明威的小说一向注重经济、节约的原则, 避免铺张浪费和虚浮不实,力图用最简短的文字来传达最广泛、深刻的内涵,这已经成为他的众多的作品的一大共性。
我们将在此就《白象似的群山》的语言特色进行一番探讨, 着重分析它的选词、对话结构、修辞的运用和“ 冰山” 理论在这里的体现。
3.1选词简洁, 语句简练在作品中, 海明威在描写景物和人物的对话、心理方面都趋向于选用音节比较少、意义比较简单的词汇, 这与他所提倡的语言应该朴素无华、准确生动、简洁明了的风格是相吻合的。
他毫不吝惜地舍弃了那些矫揉造作、虚浮骄躁的辞藻, 这也是海明威的作品总是让人读得流畅, 易于理解的原因。
下面一段文字是在开头的景物描写:The hills across the valley of the Ebro were long and white. On this side there was no shade and no trees and the station was between two lines of rails in the sun. Close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station there was the warm shadow of the building and a curtain, made of strings of bamboo beads, hung across the open door into the bar, to keep out flies. … It was very hot and the express from Barcelona would come in forty minutes. It stopped at this junction for two minutes and went on to Madrid.首先, 文章的开头的第一句中的“ long and white ” 即是对于文章题目当中所出现的山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