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罗意物质波公式的建立
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
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
爱德华·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是用于测定物体表面波长的方法,它是这样计算的:
首先计算一个实验中物质的总体应变率,即物体表面总变形量/总拉伸量,然后将该应变率乘以另一个关键常量,即一个表示波长和应变率之间关系的耐久力系数,以便获得一个特定的表面波长。
波长的最终计算公式为:λ=S/K,其中S为总体应变率,K为耐久力系数。
爱德华·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它成功地揭示了物体表面的细微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反映出材料的强度、耐磨性和抗污染性等特性。
它可以被用来测量固体表面、显微镜样品表面、介质表面和电子表面等物质表面的波长。
大学物理15 量子物理基础1
m
o
0.1A
(2) 若使其质量为m=0.1g的小球以与粒子相同的 速率运动,求其波长
若 m=0.1g 的小球速率 vm v
vm
v
q BR m
则 :m
h m vm
h m
1 v
h m
m q BR
h q BR
m m
6.64 10 27 0.1 10 3
6.641034
m
px x h
考虑到在两个一级极小值之外还有电子出现,
运动,则其波长为多少? (粒子质量为ma =6.64ⅹ10-27kg)(05.08…)
解:
(1)
求粒子德布罗意波长 h h
p m v
先求:m v ?
而:q vB
m
v2 R
m v q BR
h m v
h q BR
6.63 10 34 1.601019 0.025 0.083102
1.001011
( x,t ) 0 区别于经典波动
(
x,
t)
e i 2
0
(t x
)
自由粒子沿x方向运动时对应的单色平面波波函数
设运动的实物粒子的能量为E、动量为 p,与之相 关联的频率为 、波长为,将德布罗意关系式代入:
考虑到自由粒子沿三维方向的传播
式中的 、E 和 p 体现了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2、概率密度——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根据玻恩对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解释,物质波波
p mv h
德布罗意公式(或假设)
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
h h h
p mv m0v
1
v2 c2
如果v c,则 h
m0v
21.4 德布罗意假设 电子衍射实验
8.67 10 nm
2
此波长的数量级与 X 射线波长的数量级相当.
例2 从德布罗意波导出氢原子波尔理论中角动量 量子化条件. 解 两端固定的弦,若其 长度等于波长则可形成稳定 的驻波. 将弦弯曲成圆时
2π r 2π r n n 1,2,3,4, h 电子绕核运动其德布罗意波长为
实验结果: d sin 1.65 10 电子波的波长 理论值为:
m
h h 1.671010 m me v 2me Ek
1 d sin kh 2emeU
kh sin d
1 2emeU
sin 0.777k
当 k 1 时, arcsin 0.777 51 与实验结果相近.
(2) G . P . 汤姆孙电子衍射实验 ( 1927年 ) 电子束透过多晶铝箔的衍射
D
K
双缝衍射图
P
M
U
例3 试计算温度为25 C 时慢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解 在热平衡状态时,按照能均分定理慢中子的平 均平动动能可表示为
T 298K
平均平动动能
3 2 kT 3.85 10 eV 2
两相邻晶面电子束反射射线干涉加强条件
d
2d sin
2 2
2
cos
2
k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d sin
d sin k k 1, 50
镍晶体
2
d 2.1Βιβλιοθήκη 1010 m10p
h
2
E mc h h 德布罗意公式 h h p mv 1)若 v c 则 m m0 注 意
德布罗意
1971年,尼加拉瓜发行了一套十张邮票,题为“改变世界面貌的十个数学公式”,其中第八张邮票中写着这样一个公式:λ=h/mv这就是著名的波粒二象性公式,也称德布罗意定律。
它描述了微观世界中一个非常奇妙的特性:在原子世界里,所有物质既是粒子,也是波!物理学家“亲王”这个公式的提出者是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
1892年8月15日,德布罗意出生于法国塞纳河畔的蒂厄浦,他是法国一个贵族家庭的次子,并拥有一个显赫的贵族头衔——“亲王”。
德布罗意家族自17世纪以来,一直在法国的军队、政治、外交等方面颇具盛名。
德布罗意的祖父是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1871年当选法国国民议会下院议员,同年担任法国驻英国大使,后来还担任过法国总理和外交部长等职务。
德布罗意从18岁开始,就在巴黎大学学习理论物理。
因为打算以后按其家族传统从事外交活动,他同时兼修历史,并且于1909年获得历史学位。
之后,贵族家庭出身的德布罗意又研究起了中世纪史,据说是因为中世纪史中有着很多神秘的东西吸引着这位年轻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布罗意在军队服役,并被分配到无线电台工作。
德布罗意的哥哥是个著名的X射线物理学家,拥有设备精良的私人实验室。
1919年,德布罗意突然又一次对物理产生了兴趣。
他来到他哥哥的实验室,开始研究X射线。
1919年是一个科学界急剧动荡着的年代,量子概念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由普朗克提出,而后被爱因斯坦加以发展。
爱因斯坦指出,光不但是一种电磁波,而且也是一种粒子,即“光量子”。
这是一个很新颖的观点,但并没有完全被当时的物理学界所接受。
从他哥哥那里,德布罗意了解到了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的工作,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经过一翻思想斗争之后,德布罗意终于放弃了早先决定的研究历史的计划,选择物理学作为自己的事业。
1920年,他来到了法国物理学界的一派宗师朗之万门下读研究生,希望通过物理学研究获得博士学位。
从此,德布罗意走出了一道足以让任何传奇都黯然失色的人生轨迹。
德布罗意关系式的引出
德布罗意关系,指的是路易·德布罗意创立的方程,表达式为:
λ=hu/mvu=h/mv=h/p。
该式以著名的质能方程和普朗克方程为基础,进行替换和变形得到结果。
该式推导过程如下:
1、引入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E=mc^2。
式中,E表示能量,m表示质量,c表示真空光速。
2、引入普朗克公式:E=hv'。
式中,E表示能量,h表示普朗克常数,v'表示频率。
3、德布罗意认为,粒子与波具有相同的特性(即在物质世界的量化描述中二者可以被视作是同一的),故假设二者的效能是等同的:mc^2=hv'。
4、由于实际粒子并非以真空光速运动,故德布罗意用群速度v乘相速度u 代替c的平方,得到:mvu=hv'。
5、通过等式λ,德布罗意用相速度除以波长(u/λ)代替频率v',得到波长与粒子速度的关系式:mvu=hu/λ。
6、最后得到德布罗意关系表达式:λ=hu/mvu=h/mv=h/p。
第二十二章量子力学基础§22-1德布罗意假设
三.波函数和概率波
1.玻恩假定 ( r , t ) 概率振幅 2 * ( r , t ) ( r , t )( r , t ) 2.自由粒子平面波波函数 经典的平面波为 由图
概率密度
z 波面
, p k 利用 x i ( t ) p r 得 ( r , t ) Ae
由归一化 : C
能量本征值
由
2=2mEn k 2
n , k L
n 1,2,3,
得
2 2 n2 , En 2mL2
• 能量取分立值(能级)能量量子化
2mL 用不确定关系:△x=L, ∴△p~h/L
E=p2/2m~(△p)2 /2m~h2/2mL
• 当 n 时,量子化连续 2 2 0 — 波动性 • 最低能量(零点能) E 1 2
2
i E
p 2 2 x
2
(1887~1961)
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动力学创始人, 193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p 由E i 2 2m t 2m x
2 2 2
这就是自由粒子波函数所遵从的微分方程
p 若不是自由粒子,则 E U 2m 2 2 i U 2 t 2m x
U(x)
2 n n ( x) sin x L L
n En 2 2mL
2 2 2
E4
4
E3
3
2
1
o L x为a 的无限深势阱中,一个粒 子的状态为 f ( x ) sinx sin 2x 多次测量其能量。问 每次可能测到的值和相应概率? 能量的平均值? 解:已知无限深势阱中粒子的
解:
德布罗意波长公式:描述物质波波长的公式
德布罗意波长公式:描述物质波波长的公式引言德布罗意波长公式是描述物质波波长的重要公式,由法国物理学家路易·德布罗意于1924年提出。
这一公式揭示了物质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具有波动性质的本质,对量子力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介绍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推导过程、应用领域以及实验验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概念。
一、德布罗意波假设的提出德布罗意波假设是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理论基础。
根据这一假设,任何粒子,无论是光子还是物质粒子,在运动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质。
德布罗意根据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推测物质粒子也可能存在一种类似的波动性质。
二、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推导德布罗意根据波动光学的理论,将光的波动性质与粒子的运动关联起来,建立了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这一公式描述了物质粒子的波长与其动量之间的关系。
公式的推导过程如下:1. 根据波动光学的理论,光的波长与频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λ= c / f,其中λ表示波长,c表示光速,f表示频率。
2. 根据相对论的质能关系E = mc^2,其中E表示能量,m表示物质粒子的质量,c表示光速。
3. 根据爱因斯坦的能量动量关系E = hf,其中h表示普朗克常数,f表示光的频率。
4. 将第2步和第3步的公式联立,得到mc^2 = hf,进一步推导可得m = h / cλ,其中λ表示物质粒子的波长。
由此可见,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推导基于光的波动性质、质能关系以及能量动量关系,为描述物质粒子的波动性质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应用德布罗意波长公式的应用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量子力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等。
1. 量子力学:德布罗意波长公式为量子力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根据这一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质粒子的波长,从而揭示其波动性质。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常用于描述电子、中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波动性质。
2. 物理化学: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在物理化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
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
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是一种物理学上用来计算德布罗意波长的方法,它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物理模型,用于研究物理系统中特定物质的波动特性。
德布罗意波长是指物体在波动过程中,波动现象从一处传递到另一处时所需要的时间。
它是一种统一的概念,可以用来衡量物体波动的速度。
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波拉西埃多·德布罗意于1844年提出的,公式的形式如下:德布罗意波长λ=v/f,其中v 是波的传播速度,f是波的频率。
因此,要使用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计算德布罗意波长,首先需要知道波的传播速度v和波的频率f,然后把它们带入到上述公式中,即可得出结果。
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在物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研究高频波动时,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传播到另一处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当我们研究磁场的振动时,可以使用这种公式来计算磁场波的频率和传播速度,并从而计算出磁场波传播到另一处所需要的时间。
此外,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于研究声音波的波动特性,从而了解声音传播到另一处所需要的时间。
这种公式可以帮助我们
计算出声音从一处传播到另一处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传播特性。
总之,德布罗意波长计算公式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波动从一处传播到另一处所需要的时间,从而更好地理解物体波动的特性。
物质波理论的诞生
物质波理论的诞生冯志勇摘要;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并没有使牛顿惠更斯时代就已尖锐化的粒子说和波动说之争根本解决。
这一问题的彻底解决是由德布罗意创立的物质波理论完成的。
本文通过翔实地回顾物质波理论的建立过程,欲反映德布罗意的思想和方法,以及实验对理论物理的意义。
关键词:德布罗意物质波波粒二象性自从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子假说,宣告量力论诞生以后,虽然经过爱因斯坦、波尔等人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就,但由于他们仍未能摆脱经典物理学概念的束缚,使旧量子论的发展遇到很大的困难。
从1913年波尔建立氢原子轨道量子化理论到德布罗意假设提出以前,在长达11年的时间里旧量子论始终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1924年,德布罗意在他的博士论文《量子理论的研究》中,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电子。
提出自由电子应当与一束平面波相联系,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德布罗意波。
这一思想的提出为量子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也开创了因学位论文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先河。
1踏上科研路1892年8月15日,L. 德布罗意诞生于法国塞纳河畔迪埃普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
父亲曾担任过法国首相等要职。
他在德塞利中学读书时,就因才华横溢而引人注目。
18岁时获得巴黎大学历史学士学位,接着又开始学习法律。
年轻有为的德布罗意此时尚无一点迹象表明日后他会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大师。
这时有两个主要因素促使德布罗意的兴趣转向物理学。
其一,20世纪初物理学界一个又一个重大发现,首先吸引了他的哥哥莫里斯·德布罗意(Manrice.De boglie)献身于实验物理学。
在他哥哥的影响下他拜读了当时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科学思想家彭加勒的《科学的价值》和《科学与假说》等几本书。
也读了罗仑兹和郎之万等人的科学著作,这些书使他对自然科学有了新的认识。
在哥哥的继续影响下,他开始对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人的工作有所了解。
并逐渐为之神往。
在1911年即德布罗意20岁那年,他放弃了关于18世纪初期法国内政问题的学位考试,转而学习理科。
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假设
得: P 1 2 E E E 2 1 E 2 2 E m c 2 0 k k k k 0
c
c
h 代入德布罗意公式 ,有: P
hc
2
Ek 2 Ek m0c 2 hc h 2 若:Ek m0c 则: 2 2m0 Ek 2Ek m0c hc hc 若: Ek m0c2 则: 2 Ek E
一、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假设
1.物质波的引入 光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h h P c 上面两式左边是描写粒子性的 E、P;右边是描写 波动性的 、。 h 将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联系起来。
光子能量和动量为 E h 1923年,德布罗意最早想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大 胆地设想,人们对于光子的波粒二象性会不会也适用 于实物粒子。 一切实物粒子都有具有波粒二象性。 实物粒子:静止质量不为零的那些微观粒子。
hc
Ek 2 Ek m0c 2
2
8.73 10 (m)
4
13
(4)当EK= 1GeV 时,
2 ,有: Ek m0c
hc 15 1.2410 (m) Ek
例2:质量 m= 50Kg的人,以 v=15 m/s 的速度运动,试求人 的德布罗意波波长。
34 h h 解: 6 . 63 10 P mv 5015 37 8 .8 10 m
人的德波波长仪器观测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 不必考虑,只考虑其粒子性。 德布罗意关系与爱因斯坦质能关系有着同样重要意义。 光速c是个“大”常数;普朗克常数是个“小”常数。
5
3.从德布罗意波导出玻尔角动量量子化条件 电子的物质波沿轨道传播,当电子轨道周长恰为 物质波波长的整数倍时,可以形成稳定的驻波(因只 有驻波是一稳定的振动状态,不辐射能量) ,这就对 应于原子的定态。
德布罗意物质波公式的建立
Br g i s a ihe he b s cf mul he ma t rwa et o y f o t e b s ct e re v o le e t bls d t a i or aoft t e v he r r m h a i h o isofwa e a d s e i lr l tv t d n t a l e i e he pha e v l c t nd g ou e o iy o he ma t r n p ca ea i iy an a ur ly d rv d t s e o iy a r p v l ct ft t e wa e The phy i a e ni g o he t eocte r h v. sc lm a n ft wO v l ii swe e s own n he pr c s . i t o e s
为 相 当 困 扰 的 新 问 题 ( 者 就 经 常 被 学 生 问 及 ) 笔 , 即 根 据 物 质 波 的频 率 v和 波 长 可 以得 到 物 质 波
速 度 、 速度 的概 念 , 群 而教 材 中一 般 很 少 详 细说 明 并解 答这 一 问题 , 即使 有些 教 材 ( 文 献 E i 作 出 如 l)
物理 与工程
Vo. 1 No 3 2 1 12 . 01
德 布 罗 意 物 质 波 公 式 的 建 立
许 亚 娣
( 海 交通 大学 物理 系 , 海 上 上
( 收稿 日期 :2 1 — 23 ) 0 0 1 — 1
20 4 ) 0 2 0
摘 要 本 文根 据德布 罗意在 诺贝 尔奖获 奖典 礼上 的演讲稿 “ 电子 的波 动性” 内容 , 的 系统 介 绍 了德 布 罗 意通 过 综合 运 用 波 动学 、 义相 对论 等 的基 本 原理 , 步步 建 立起 了关 于物 狭 一
德布罗意波公式范文
德布罗意波公式范文λ=h/p其中,λ表示物质波的波长,h为普朗克常数,p为粒子的动量。
这个公式说明了波长与动量之间存在着一种量子关联,即动量越大,波长越短,粒子的波动性越显著。
这个公式在描述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等)的行为时非常有效,相比经典力学的描述方式,更符合实验观测结果。
德布罗意波公式的提出,给予量子力学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
它揭示了微观粒子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的特性,即微观粒子既可以以粒子的形态存在,又可以以波动的方式传播和干涉。
这一发现挑战了经典力学中的质点概念,并为进一步研究微观世界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线索。
德布罗意波公式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粒子物理学中,德布罗意波公式可以用来计算微观粒子的波长和动量,从而进一步推导出粒子的能量。
其次,在材料科学中,德布罗意波公式可以用来研究纳米材料的电子行为和能带结构,帮助我们理解纳米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此外,德布罗意波公式还被应用于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领域,帮助我们观察和研究微观世界的结构。
然而,德布罗意波公式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仅适用于具有质量的微观粒子,对于光子等不具备质量的粒子,德布罗意波公式不适用。
其次,量子力学中的波动性通常表现为统计性质,而德布罗意波公式仅对单个粒子成立。
最后,对于高能量和高速度的粒子,由于相对论效应的影响,德布罗意波公式也需要修正。
综上所述,德布罗意波公式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公式,用于描述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它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行为,对量子力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虽然德布罗意波公式存在一定的限制,但在当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为我们深入理解微观粒子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指导。
物质波
17
物质波振幅的平方与粒子在该处邻近出现的概率 成正比。 成正比。 电子出现的概率反映该处的波强。 电子出现的概率反映该处的波强。 粒子观点 波动观点 波强 电子密处,概率大。 电子密处,概率大。 电子疏处,概率小。 电子疏处,概率小。 电子密处,波强大。 电子密处,波强大。 电子疏处,波强小。 电子疏处,波强小。 振幅A 粒子密度 ∝ 振幅 2
13
h h λ= = 2me eU P
再由: 再由:
2d sin ϕ = kλ
−31
U = 54V, me = 9.11 × 10
6.63 × 10 −34
−31 −19
Kg
λ=
×1.6 × 10 × 54 180 − 50 电子衍射掠射角: 电子衍射掠射角: ϕ = = 650 2 镍单晶 d = 0.91×10 −10 m, ϕ = 650
∝
概率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空间传播, 布罗意波是对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空间传播,德布罗意波是对 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 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
18
二、不确定关系
经典力学中,物体初始位置、 经典力学中,物体初始位置、动量以及粒子所在 力场的性质确定后,物体以后的运动位置就可确定。 力场的性质确定后,物体以后的运动位置就可确定。 但对微观粒子,因具有的波动性, 但对微观粒子,因具有的波动性,其坐标和动量不能 同时确定。我们不能用经典的方法来描述它的粒子性。 同时确定。我们不能用经典的方法来描述它的粒子性。 1.电子单缝衍射 1.电子单缝衍射
2
= 8.73×10 (m)
7
−13
(4)当EK= 1GeV 时,k >> m0 c 2 ) E 有: hc
,
λ=
德布罗意波公式的推导
dv
(9) (10)
1)
由此可 以得 到
C
一
:
:
:
: (12)
“群 3(0’) a ’ √ 一 _2 …
进 而 得 到
U群 = nc = V
(13)
这就说明 了粒子的群速度正好等于粒子在 固定 坐标下辖的速 度。
由此 可 以进行 推 算
me E hv h
deo
(6)
在 引入这些概念后,首 先我们在空间中建立坐
标 系 S,我 们 在 空 间 中引 入 一 个 自由运 动 的粒 子 (根
据德布罗意 的思想,该 自由粒子 既有波动性又有粒
子性),该粒子在空间坐标系 S中以速度 1,= c沿
某 一方 向运动 ,假设是 x轴方向。在该 自由粒子上
波的频率有关。通常把相速 度与频率无关的媒质称 为无色散媒质;把相速度随频率而变的媒质称为色
散媒质 。在无色散媒质中,只用相速度描述 波即可 , 但在色散媒质中 ,要描述任意一种波的传播只有相 速度是不够的 ,需要引入群速度的概念 。群速度是
指 ,包络传播 的速度 ,实际上就是波实际前进的速 度
2007:15 20
· d ·
1 引 言 在大学普通物理 的学 习中,我们都会学到德布
罗意假设 (即德布 罗意物质波假设 ),也正是德布 罗意的假设拉开 了现代量子理论冰 山的一角。德布 罗意关于物质波 的假设大胆提 出了两个关系式
h 和 尸:_h
:
课 本 中对 这 两 个 关 系 式 的 理 论 由来 并 未 解释 太 多,以至于本人在学 习过程 中遇到两个棘手的问题。 1.1 问题 一 :
物质波的波长公式推导
物质波的波长公式推导
物质波,即玻尔原子理论中电子作为粒子和波的双重性质所表现出来的波动现象。
物质波的波长公式推导过程如下:
首先,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粒子是具有动量的波动,而波动是具有频率的波动。
根据波长公式,可得波长λ = c / f,其中 c 是光速,f 是频率。
其次,根据德布罗意假设,任何物质粒子都具有波动性,其波长λ 取决于物体的动量 p:λ = h / p,其中 h 是普朗克常数。
将两个公式联立,可得:
h / p = c / f
即
p × λ = h
这个公式就是物质波的波长公式,它表明物质波的波长是与物体的动量成反比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个结论:
1. 波长越小,动量越大。
2. 频率越高,动量越大。
这些结论有重要的物理意义。
例如,根据第一个结论,对于相同
的能量,静止的物体具有更大的波长,而运动的物体具有更小的波长。
这意味着,运动的物体更容易被探测到。
总之,物质波的波长公式揭示了物质粒子的波动性质,为我们理
解物质的微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德布罗意波长公式:p=h/入。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在1923年经过计算,得出了电子是一种波动的结论。
并把这种波称为一相波(phasewave),后人为了纪念他,也称其为“德布罗意波”。
后人证明,此公式可以用于任何宏观物体或者微观粒子,故德布罗意波也被称为物质波。
波长(wavelength)是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也就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相邻两个振动位相相差2π的点之间的距离。
波长等于波速u和周期T的乘积,即λ=uT。
同一频率的波在不同介质中以怀同速度传播,所以波长也不同。
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不能用于物质波,那德布罗意波长公式怎么推出来的?
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不能用于物质波,那德布罗意波长公式怎么推出来的?题主你好。
物质波的德布罗意波长是一个假设,而非是推导结果。
德布罗意看研究波尔模型的时候发现,可以用更简单的假设——也就是德布罗意波——代替玻尔假设。
玻尔曾假设对于氢原子的轨道角动量是约化普朗克常数的整数倍,且处于某一特定轨道的电子是定态的(不释放能量)。
德布罗意假设对于氢原子里的电子是波动的,处于定态的电子波是驻波形式,且波长服从德布罗意关系。
那么只要简单计算就能得出角动量的量子化结果,其原因是驻波波长的特性本就是一种“量子化”。
作为事后诸葛亮,小编来尝试'推导'出德布罗意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像德布罗意一样思考:作为波动性的光有粒子性,那么作为粒子的电子也应该有波动性。
于是,德布罗意波就这样诞生了。
但是如何得到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办法是量纲分析。
大家相信,量子效应下的关系式里必须有普朗克常数,且非相对论性的粒子也应该有量子效应,所以该波长关系式里一定没有真空光速。
那么波长公式应该有以下形式:这里的C是一个无量纲的数。
现在我们来确定常数C。
这里引入德布罗意假设:氢原子外的定态电子波是驻波,且轨道周长是德布罗意波长的整数倍。
那么必有以下关系上面两个式子联立消去波长,有按照玻尔模型,氢原子的电子角动量满足由此得出C=1。
注意以上的推导只是形式推导,并不是真正的物理证明。
德布罗意的假设比玻尔模型更具有说服力,首先玻尔无法解释为什么定态电子不辐射能量,其次引入量子化的假设几乎是无据可依。
而德布罗意假定定态电子是驻波,这一件事情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
驻波不辐射能量这一点可以用经典波动力学证明,另外,驻波波长和轨道长度恰恰是倍数关系,这一点也是合理的。
但是德布罗意的假设无法解释索末菲模型。
索末菲对玻尔模型做了一些修正,一个是引入椭圆轨道,一个是考虑相对论修正。
不仅如此,德布罗意没有给出波的动力学方程,所以他的工作也只是'半吊子'。
德布罗意物质波公式的建立
德布罗意物质波公式的建立
许亚娣
【期刊名称】《物理与工程》
【年(卷),期】2011(021)003
【摘要】本文根据德布罗意在诺贝尔奖获奖典礼上的演讲稿“电子的波动性”的内容,系统介绍了德布罗意通过综合运用波动学、狭义相对论等的基本原理,一步步建立起了关于物质波理论的基本公式的过程,同时自然地引出了物质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并清晰地阐明了它们对应的物理意义.
【总页数】3页(P4-5,11)
【作者】许亚娣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上海20024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德布罗意(L)D10N——提出"物质波"的概念;导致波动力学的建立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J],
2.德布罗意和物质波理论的诞生——纪念德布罗意诞辰110周年 [J], 杨发文
3.德布罗意与物质波:纪念L.德布罗意逝世10周年 [J], 杜晓红;刘玉瑛
4.相对论的德布罗意物质波及其应用于量子跃迁Rabi振荡过程 [J], 崔怀洋;
5.物质波理论的创始人-德布罗意-祝贺德布罗意九十寿辰 [J], 王锦光;闻人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球的德布罗意波长
地球的德布罗意波长
物质波公式,又叫德布罗意公式,具体表达式为:波长入
=h/p=h/mv,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推出的物质波动方程。
1923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经过计算,得出了电子是一种波动的结论,并把这种波称为相波。
后人为了纪念他,又称其为“德布罗意波”。
此后,基于相波,德布罗意经推导后得到了物质波公式。
具有质量m和速度v的运动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种波的波长等于普朗克恒量h跟粒子动量mv的比,即λ=h/(mv)。
这个关系式后来就叫做德布罗意公式,即物质波公式。
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1924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一个假说,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和质子、中子,都有波粒二象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m
1. 73 39. 52 8. 94
1. 84 39. 24 9. 03
1. 94 38. 99 9. 11
2. 06 38. 70 9. 20
2. 17 38. 43 9. 29
V 0 = 10m/ s
H/m
0/( )
S/ m
1. 75 40. 81 11. 82
1. 87 40. 59 11. 90
的工作和理论的基础上, 凭借其敏锐的思维, 通过
综合运用波动学、狭义相对论等的基本原理, 一步
步建立起了关于物质波理论的基本公式的过程, 同时, 也很自然地引出了物质波的相速度和群 速
度, 并清晰地阐明了它们对应的物理意义. 由于整
个建立过程中所用的物理知识基本上都是我们在
量子力学之前的教学中介绍过的基本知识, 非 常
( 上接第 5 页)
物质波理论的基本公式为
=
h p
( 12)
3 必要的说明
在介绍完上述的建立过程后, 我们必须要 作 出以下几点说明:
( 1) 虽然德布罗意在解决关于物质波的速度 问题时提出了波包、群速度和相速度的概念, 并得 到了群速度恰好等于粒子的运动速度的结果, 但 有人认 为德布罗 意的这些 解释有点 牵强( 例如, 波包 是要 扩散 的, 这 和粒 子的 集中 存在 相 矛 盾) . 然而我们不必去纠缠此类问题, 重要的关 键 是他关于物质波的思想, 不久物质波的假设和 上
le ct ure , Dec. 12, 1929 ( h tt p: / / en. w ikipedia. org/ w iki/ M at t er_w ave)
( 上接第 8 页)
由表 3 情
形下的最佳出手角和射程非常接近, 有不少组甚至
通俗易懂, 因此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短暂的时 间
对这个建立过程作一下介绍的话, 我觉得既可 以
帮助同学理解并掌握物质波的基本假设, 又能 让 他们体会物理学各理论体系之间相互联系、前 后
贯通的关系及综合运用物理学知识的美妙结果.
2 德布罗意物质波公式的建立过程
德布罗意在 1929 年 12 月 12 日的诺贝尔 奖 获奖演讲 电子的波动性 中, 首先回顾了自 1900 年普朗克提出量子论之后 20 多年来物理学所 带 给人们的种种困惑及获得的一系列发展成果, 然 后他对自己提出的物质波思想及物质波公式的建 立过程作了系统的介绍. 他在演讲中指出: 我的 研究始终围绕着这样的思想, 对于物质和辐射( 尤 其是光) , 必须同时引入粒子的概念和波的概念, 即在任何情况下粒子的存在必然伴随着波动. 因 此, 必须首先建立起粒子运动和波动传播之间 的 对应关系 .
相同, 相差最大的也仅有 0. 04 和 0. 02m, 偏差为 1% 和 2% , 可见在对最佳出手角进行分析时可以 忽略出手角对出手高度的影响, 出手高度 可视为 独立变量.
表 3 出手高度不随 出手角而变的条件下, 最佳出手角、出手速率和出手高度间的大小关系
V0= 8. 5m/ s
H/m
0/( )
述基本公式确实得到了一系列实验的证实. ( 2) 上述建立过程中运用了经典的波函数形
式, 而在现有的经过不断完善后建立起来的量子力 学体系中, 物质波的波函数是用复数形式表示的, 如对应上述自由粒子的单色平面物质波波函数为
( x , t) = A e ih( px- Et) 同时, 还要说明物质波是概率波, 它与经典的波、 经典的波包在本质上也是不同的.
根据狭义相对性原理, 粒子在其他任何一 个 惯性系中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假设另有一个惯 性 系 O x y z ( 称为 S 系) , 在 S 系中粒子以速度 v = c
沿 x 轴方向运动, 根据洛伦兹变换, 在 S 系中观测 者测得的时间 t 与固有时间 t 0的关系为
t0 =
t- x/c 1- 2
生的思维达到更深刻的层面.
参考文献
[ 1] 张三慧. 大学基础物理学( 第二版) 上[ M ] . 北京: 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07. 4
[ 2] 黄强, 蒋达国. 抛体运动的描述[ J] . 技术物理教学, 2007, 15 ( 2) : 32~ 33
[ 3]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 I) [ M ] . 北 京: 中 国大百科 全书出 版社, 1987. 636
[ 1] D B Lich tenberg and J G W ills. M axim izng t he range of shot pu t. A m. J. P hy s. 1978, 46, 546~ 9
利给出群速度 U 满足关系式
c U
=
(n )
( 9)
由式( 8) 可得
c U
=
(
2-
2 0
)
=
2-
2=
0
1 n
=
1
( 10)
即波包的群速度为 U= c= v, 恰好等于粒子在 S 系中的运动速度.
在 S 系中, 运动速度为 v 的粒子对应的物质 波具有频率 和相速度 V = c2/ v. 根据量子理论的
1 引言
在一般的量子力学教材中, 如文献[ 1, 2] 等,
关于物质波假设部分一般都是介绍德布罗意在普
朗克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及玻尔的原子理论的
启发下, 通过类比的方法, 提出了实物粒子也具有
波粒二象性, 并直接给出了实物粒子对应的物 质
波的频率、波长与 粒子能量、动量 关系的 基本 公
式, 即
E= h , p= h
=
v c
=
=
2
1-
0 2
( 8)
表明不同频率的波在真空中具有不同的折射 率, 物质波即使在真空中传播也会发生色散. 德布罗
意指出, 对于速度为 v= c 的粒子, 并非具有确定
的 值, 而是处于 + 的限制范围内, 对应的
物质波则是由频率介于 + 的一系列单色波 叠加组成的波包. 波包的传播速度称为群速度, 瑞
基本关系, 即能量与频率的正比关系 E= h 和狭 义相对论的基本关系可得, 在 S 系中, 粒子的能量 为 E= h = mc2( m 为粒子的相对论质量) , 粒子的
动量为
p=
mv =
mc2 c2 / v
=
E V
=
h V
=
h
( 11)
式中的 就是物质波的波长. 因此得到了德布罗意
( 下转第 11 页)
( 4)
因此, 对 S 系中的观测者而言, 粒子对应的物
质波的波动式将为
s in 2
0
1-
2
t-
xc
0
1- 2
( 5)
表明该波的频率为
=
0
( 6)
1- 2
沿 x 轴方向传播的相速度为
V = c = c2
( 7)
v
由上面( 6) 、( 7) 两式可得波在真空中具有的折射
率, 即
n=
c V
=
c c2/ v
( 1)
这样的过渡虽然比较自然也容易被读者接受, 但 对于稍作深入思考的人来说, 物质波的速度将 成 为相当困扰的新问题 ( 笔者就经常被 学生问及) , 即根据物质波的频率 和波长 可以得到物质波
的速度为
u=
=
h h/
=
E p
( 2)
进一步将狭义相对论的动力学关系
E = h = mc2 和 p = mv
4
物理与工程 V ol. 21 No. 3 2011
教学研究
德布罗意物质波公式的建立
许亚娣 (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 上海
( 收稿日期: 2010 12 31)
20024 0)
摘要 关键词
本文根据德布罗意在诺贝尔奖获奖典礼上的演讲稿 电子的波动性 的内容, 系统介绍 了德布罗意通过综合运用波动学、狭义相对论等的基本原理, 一步步建立起了关于物 质波理论的基本公式的过程, 同时自然地引出了物质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 并清晰地 阐明了它们对应的物理意义. 德布罗意物质波; 相速度; 群速度; 波长; 动量
41. 24 2. 22 16. 76
V 0 = 14m/ s 0/ ( ) H / m S/ m 42. 68 1. 76 21. 69 42. 54 1. 87 21. 80 42. 40 1. 99 21. 90 42. 27 2. 11 22. 00 42. 13 2. 22 22. 11
参考文献
在此只介绍最简单的情形 自由运动粒子
的物质波. 首先在自由运动的粒子上建立一个固有坐标
系 O x 0 y 0 z 0 ( 称为 S0 系) , 在此坐标系中与粒子相 应的物质波也应是 固定 的, 即波在任何一点的 相位是 相同 的, 其 波动 式 ( 即振 动式) 可表 示 为 sin2 0 ( t0 - 0 ) , 其中 t0 是粒子运动的固有时; 0 是一个常数.
11
物理与工程 V ol. 21 No. 3 2011
5 结论
由于运用不同 的坐标系, 物理量的表 示形式 各不相同, 注意到不同坐标表示起点上的差别, 注 意到运算形式上的差别, 识读物理量的不同表 示 形式并理解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能帮助学生理 解 不同坐标系的特征意义和掌握在何种情形下采用 何种坐标系, 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 也使学
1. 98 40. 34 12. 02
2. 10 40. 13 12. 10
2. 21 39. 95 12. 18
V 0 = 12m/ s
0/ ( ) H/ m
S/ m
41. 95 1. 76 16. 35
41. 76 1. 87 16. 46
41. 59 1. 99 16. 56